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朝有个独孤郎-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到盏茶时间,士卒们纷纷退去,孝明帝扶着胡灵太后慢慢走近寝宫,这里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地面布满了花瓣,空气中充满了浓浓的熏香气息,让人忍不住想多吸上两口。

看了看神情淡淡的胡灵太后,孝明帝说道:“母后,或许我们应该让独孤子龙离京,这样也许元乂会早些露出真面目来。”

苦笑了一声,胡灵太后看了看孝明帝,这个孩子的确是成长了,可惜,他就不知道自己仍然只是个空架子吗?

让元乂露出真面目,就算他明目张胆了,你又能如何应对?

“孩子,子龙……独孤子龙如今是我们性命的保障,虽然他只是一个人,看起来势单力薄,但元乂终究对他有所顾忌。

元乂和元怿斗了那么久,都没能搬到元怿,可是子龙来了之后,不到两个月,整个朝廷局势,立刻大变。

而且明显最终得利的,还是江阳王派,我想就算是冲着这个,独孤子龙在元乂面前,也会有点儿话语权,留着他,更好些啊!”

“可是母后你……”

看着胡灵太后有些冰冷,有些淡然的表情地说出这番话来,孝明帝多少有些担心,不禁有些犹豫地说道。

然而,胡灵太后只是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孝明帝立刻意会,不再说话,转身出了寝宫。

“就只能这样了吗?”(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子龙有点儿不对劲儿

孝明帝走了,走的一点儿也不犹豫,看着那个匆匆离去的身影,胡灵太后不禁扪心自问:“真的就只能这样了吗?”

一切,才刚刚开始而已!

独孤子龙似乎很听话,乖乖地呆在驿站哪儿都没去,据说迷上了释门经典,每日研读,驿站里的人和孝明帝的眼线,每天都能听到子龙房间里传出来的念经声。

一直以来名不见经传的一个中年文士,却忽然火了起来,屡得孝明帝召见入宫,虽然没有任何官职,可是这样的荣宠,是炙手可热的江阳王元乂都没能取得的。

终于,城中沸沸扬扬的传言,传到了江阳王的耳朵里,那时候元乂正在筹备是不是趁此机会去驿站一行,好久没有去问候子龙,实在是失礼啊,毕竟接下来他还要派上大用场呢。

晃悠悠刚要出门,结果刘腾就来了,来的很急,神色很慌张,到门口四下看了看,没有说话,那意思很明显。

江阳王皱了皱眉头,如今大势已定,还这么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虽然,元乂心里不以为然,可是仍然对身边人摆了摆手,屏退左右,毕竟刘腾是他老牌的搭档了。

看人都走了,刘腾这才神色慌张地说道:“刘辉来了!”

元乂一愣,疑惑地看着刘腾,问道:“什么刘辉?”

一时半会儿,元乂还真想不起来自己有这么个远房的姐夫呢,心里不禁对刘腾更是看不上眼了,随便来个人,就特么大惊小怪的,还有点儿范儿没?

刘腾这个捉急,脸上的褶子,都给甩平了,伸出手指着元乂抖了半天,才长叹一声道:“唉,你呀你,现在才什么时候,你……兰陵公主的夫婿!”

刘腾这么一说,元乂才恍然大悟道:“哦,他啊,来就来呗,兰陵公主的账,还没人找他算呢,来京城,那不是自投罗网?”

这话说的,让刘腾不得不后悔,当初为什么就选了这么个纨绔中的纨绔,两人的谋略这才刚取得一点儿小小的成绩,他就不知所谓了。

看着元乂那副无所谓的样子,刘腾不得不内心里抱怨一声,接着说道:“兰陵公主虽然早薨,刘辉也曾经不知所踪,可是,皇上竟然屡屡召他入宫,一开始我还没注意,今儿才看到了他,隐隐觉得熟悉,这才想起来竟然是刘辉。

你想想,他当初可也算是一时俊杰,而且又有南宋的背景,孝明帝多次秘密召见,所说的东西我们都不知情,甚至连刘辉是什么时候入城的都不知道。”

被刘腾这么一说,元乂的确是觉得有点儿奇怪,孝明帝份该叫兰陵公主为姑姑,当初兰陵公主因刘辉与丫鬟私奔,郁郁而终。

这件事,成了当时满朝文武的笑柄,兰陵公主本就先克死了第一个丈夫,如今第二个丈夫又跟人丫鬟私奔,这兰陵公主死时,连个子嗣都没有留下。

这样的闹剧,发生在皇族之中,着实是诚为天下笑也,孝明帝就算怎么样,也该先治他个欺君之罪啊!

可是秘密召见,还屡次,这其中的缘由,就不得不让人颇为玩味了。

“啊,没事儿,如今大势已定,满朝文武谁不为我马首是瞻?他一个外戚,又无官无爵的,能起多大风浪?”

虽然觉得奇怪,可是元乂还真没把他当回事儿,孤身一人,还想改变什么?他刘辉不是独孤子龙,自己也不是清河王那个缺货。

可是刘腾可不这么看,因为随着刘辉的出现,还有个巨大的变化,那就是孝明帝的态度,独孤子龙已然被罢黜,可孝明帝却仍然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显然,有人在背后出谋划策。

而如今,嫌疑最大的,那非刘辉莫属。

“哎呀,你想想孝明帝越发纯熟的御下之道,再想想那几次对你的态度,还有亲政以来的诸多举措,难道你就一点儿都不怀疑?孝明帝才多大啊!”

的确是有点儿奇怪,可是元乂却从这些变化里,一丁点儿外人出谋划策的滋味都没读出来,反而看出了很多激进的弊病。

“唉,刚刚亲政,有些个想法,不过都是儿戏,你看他哪个政令,是真行得通的?你太多心啦,行了,我会注意的,等有空,我再去见见刘辉,没问题的!”

说着,就招呼了左右侍从,晃悠悠出了府门,直奔驿站而去,可怜他刘腾虽然明白孝明帝的一些旨意的确儿戏,但是,这种儿戏,可不像个孩子能想出来的。

如今元乂不当回事儿,他也没有办法,还能怎样,明哲保身吧!

不说刘腾离开江阳王府,单说元乂一路来到驿馆,让侍从们,将车上带来的礼物,都给搬到楼上。

驿馆自从子龙被罢黜之后,还是第一次如此热闹,围观的人们,见有人如此大肆张扬地带着礼物来到驿馆,不禁猜测,这驿馆中,到底住进了什么人物。

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元乂十分满意,不管到哪儿,他都要做个焦点人物,每个人都要对他刮目相看,将来他还要君临天下,这样的人生才算畅快。

看着礼物已经都搬了进去,元乂朗声大笑,迈步进了驿馆,只见楼上有人高声喊道:“江阳王如此厚礼,子龙可受不起,您真是太客气了。”

“子龙将军,别来无恙啊,这朝堂上没了你,本王实在是觉得却了点儿什么,这不,今儿就登门拜访来了,看看您现在过得好不好啊!”

元乂这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和他第一次来到驿馆见子龙的时候如出一辙,然而当子龙下了楼的时候,元乂却总觉的哪儿不对劲儿。

不过这子龙看起来的确是清减了些,瘦的都有些脸色发黄了,元乂看了,不禁暗想,原本看还以为什么都不在乎呢,原来也不过是些表面上的样子而已,真能装啊!

“江阳王实在客气,又劳您破费,子龙真是惭愧啊,如今无官一身轻,倒也自在,只是不能再为朝廷效力,心有不甘啊!”

元乂一听,笑了,说得好听,不就是还想当官儿吗?今儿本王就是来给你这个机会的。

想着,哈哈大笑,边笑边说道:“不请我上去坐坐啊?”

说着也不等子龙表态,就当先迈步上楼,走起路来,威风凛凛,恐怕别人不知道他多得意似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子龙替身

元乂忽如其来的到访,似乎让子龙有些慌乱,虽然平日性子冲淡,可子龙今日,却有点儿手足失措。

和元乂并肩而行也就算了,说话时竟然也不像之前那样,永远都是目光灼灼的正视,眼神多少有些闪躲。

茶会倒太满,话会很少说,以元乂如今的身份和权势,在外人看来,这简直就是失礼到了极点,幸好,元乂不在意,也没有外人。

“子龙啊,看来皇上太后忽然对你的责惩,对你多少有些影响啊,不要放在心上,过些日子,我会在太后面前为你作保,你想做什么位置啊?”

以元乂如今的状况来说,这样的事儿,的确说得上易如反掌,大咧咧说着,还跟之前的样子一般无二,子龙不过是他将要列为部曲的一个目标而已。

所谓部曲,指的便是门客,或者家臣。当时乱世,尤其在南朝,朝代更替频繁,各势力相互倾轧稍微有些权势的豪门,便会接纳众多部曲。

这些部曲,即为豪门收留的食客,关键时刻,还能为豪门贡献自己的力量,文的有,武的也有,只不过无官无衔而已。

而像北魏这样,长时期统治整个北地,所谓如南朝般的谋朝篡位,必然是少之又少,不过权利倾轧,却一点儿一不含糊,甚至更显激烈。

比如元琛和元雍的斗富,其实就是权力倾轧的一种,为的不过是彰显自己的财力物力,而元怿和元乂之间的斗争,便更显直白,就是谁能把持朝政。

按理说如今元乂一家独大,有没有什么部曲,对他也没什么影响,可是元乂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深谋远虑,毕竟之后面对他的很可能是承袭大统。

如果要承袭大统,那整个北魏便是他的了,多些人才,当然是好事了,尤其是像子龙这种,威名在外,文武双全,智谋过人,简直就是家臣部曲的不二人选。

当然,如果子龙识相,接受了元乂的招揽,并且在之后的日子里,诚意效忠江阳王,助他夺取天下,那么高官厚禄是肯定少不了的。

然而,子龙似乎对这个并不感兴趣。

“子龙所愿者,唯众生脱离苦海而,至于子龙一人之荣辱得失,不过浮云也。”

听了这话,元乂是觉得有些怪异的,但是到底哪里怪异,他却一时想不起来,不过,有些有才华的人,端端架子也是正常。

当年卧龙还不是要三顾茅庐,才肯出离南阳,为刘玄德南征北战?

独孤子龙必然也是存的这个想法,越是婉拒,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元乂他懂!

“但先生若能为国效力,编户齐民脱离苦海也更快些,个人荣辱得失,自有后人评述,如果是我,当然求贤若渴,唉,可惜啊……”

接下来的话,元乂没说,可是傻子都知道,他要表达的不过是为子龙抱下冤屈,替子龙鸣下不平,好端端被人罢黜,这的确是够郁闷的。

要怪,可不怪不得江阳王元乂啊,那是当朝皇上和太后的事儿,啧啧,可怜啊!

然而,子龙对这事儿,还是有着自己的想法吧,微微笑了一笑,子龙将手指放在了茶杯上,轻轻晃了一晃。

“后人评述与否,又有何干系,这茶杯里的茶,煮来喝时,才会有人叫好……”

说着,将茶杯一倾,笑问道:“现在,后人如何来品评这茶,是不是好茶?”

说完,元乂一愣,这又是什么道理,茶都被你倒了,后人如何来品?就算你不倒,也得看什么时代的后人,若千年之后恐怕茶杯都已成糜粉,品茶?笑话。

“额,子龙今日言谈之间,似乎颇有些不尽之意,耐人寻味,倒有些释门的味道。”

元乂也算是对释门有所了解,毕竟由上而下的推广,已经让释门的教义和名声,传遍了整个北地。

江阳王作为这些人当中,最早接触到胡灵太后倡导释门教义命令的人,当然首当其冲,对释门哲理,多有研究,众多法师,也认识不少。

听了子龙今日的言谈举止,忽然就发现了他今日有点儿不一样的地方,正是这说话总是从简单平淡中见至理的味道。

而子龙在元乂这话话音刚落之时,肩膀微微一抖,身子不自觉地向后靠了一靠,笑道:“哦?释门高僧,子龙又岂敢高攀,至今恐怕连一位高僧也无缘得见,真是惭愧。”

哈哈一笑,元乂拍了拍子龙的肩膀,说道:“无妨,他日我为你引荐,你尽可先休息些时日,他日待有了机会,我再来探望!”

元乂虽然说的好像豪爽,可心里却不以为然,这些自诩聪明之人,说话都唉绕弯子,好好的话不好好说,非要绕上三五个弯子,真是不痛快。

说着,起身告辞,子龙也没挽留,站在楼上,望着元乂渐渐远去的随行队伍,深深出了口长气。

正遥望着,忽然身后一人拍上了他的肩膀,陡然一颤,回头见原来是刘辉,不由说道:“唉,这样的日子,还要多久啊!”

刘辉目不转睛地看了看元乂离开的方向,说道:“这才刚刚开始而已!”

说完,两人非常默契不约而同地叹气出声,“子龙”忽然猛地抓起了头皮,看的刘辉乐不可支。

“别抓啦,抓掉了,可还要遭一次罪,听说这个东西弄不好,会撤掉一层头皮的,如愿大公子!”

原来这个子龙竟然是如愿所扮,只见如愿苦着个脸,嘟囔道:“唉,但愿他能早点儿回来吧,唉,你刚才说会扯掉一层头皮,不是真的吧?”

……

两人说着笑着,进了子龙的房间,而此时洛阳城百里外的官道边,一匹浑身如火般殷红的骏马,正百无聊赖地在小树林里遛弯儿。

一颗小树下,一个身穿金甲头戴金盔的男子,手里摆弄着一只弯的不像话的长戈,挠着头皱着眉头,一阵火大。

“哎呀,这个破东西,到底要怎么才能搞成方天画戟啊?”

说着,将长戈朝地上一扔,抱起胳膊来,看着马儿嘀咕道:“就你自在,啥都不用想,唉!”

第二百四十四章 回到左人城

原来这才是子龙的真身,当日和如愿刘辉见面之后,子龙就想到了将他俩的优势结合一下,也许就能出来一个子龙的替身。

如愿的优势当然是长相了,而刘辉的优势,大概也就是他那老谋深算的心吧,不管怎样,一通乔装打扮之后,子龙还是出了洛阳城。

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如双和陶弘景,能安安稳稳地返回自己身边,到时候他亲自护送也好,还是委托尔朱荣也罢,将这二人送到武川老家,算是目前看来最稳妥的办法。

可是,葛荣是什么样的货色,他可是太清楚了,如今自己完成了与他当初的约定,只要有人先按捺不住,整个局势必然失衡,天下大乱,指日可待。

而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日子里,子龙只希望尔朱荣不要冲动,否则时局一变,胡灵太后母子不保,他也会走上他命定的命运轨迹,敏莹一定会伤心死了。

为了应对葛荣忽然的变卦或者留一手,子龙现在必须想办法将小坑说的那个方天画戟给弄出来,自己如今可真是单枪匹马了,万一有什么变故,应对起来把握也大点。

而且,子龙对这个方天画戟究竟有什么奇特的效果,真的很好奇,被小坑说的那么神乎其神,不见识一下的话,岂不浪费?

“唉,到底该怎么修复这个东西啊?”

看了看烈风,还在优哉游哉地晃荡,子龙真是羡慕,要是能做一匹马,那该多好啊,吃了睡睡了吃,除了跑跑没啥事儿了,哦,还有繁衍后代。

长叹一声,子龙还是决定上路,可就算在马背上驰骋,他那脑子还是不能停止运转,终于在这样死去活来的十天之后,子龙来到了左人城。

千里宝马真是古代的至宝啊,这么长的路程,只要十天就跑完了,烈风竟然没一点儿疲累的样子。

到了城门口,见防守井然,城头士兵精神抖擞,子龙不由心中大赞,李虎不愧是当代名将,只可惜他发迹还要一段时间。

不过,现在子龙就是来送给他发迹的机会的,李虎,不知道你准备好了没有?

左人城,作为破六韩拔陵义军兴起之地,先后经历了破六韩拔陵、葛荣、元弘业和鲜于修礼的苦心经营,在这么就以来,面对北魏的步步紧逼,竟然能保不失,不得不说也堪称是义军真正不落的发源地了。

子龙在葛荣处,如今只是个被削去一切职务的编户齐民,他和葛荣之间秘密定下的约定,自然不能为外人所知,故而这义军见了他这样一个穿戴盔甲的陌生人,自然一番盘问是少不了的,而子龙却不能直说自己是谁。

“在下独孤如愿,本是葛大帅手下,后因为杜洛周所败,身负重伤,逃到陇西地界,今日回来特为参加义军,扫灭腐朽魏廷,请转告李将军,他是认识我的。”

守城门的小兵,看来是才加入义军没多久的,对于独孤如愿这个名字,那是十分的不熟悉,不过听子龙说李将军认识,再看看子龙装扮,却是像个将军。

于是只能向队主汇报,队主疑惑地看了子龙几眼,微微皱起了眉头,便带着他去帅府了。

左人城帅府,本是破六韩拔陵所遗留,后来经过葛荣扩建,规模扩大不少,如今李虎却反其道而行,竟然将帅府的部分房屋拿出来用作仓库。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子龙不由暗自点头,李虎能有这个想法,说明他还真是个实用主义者,而且明显是看不惯南北朝时期普遍的奢侈作风。

怪不得他的后世,能有李世民这样开创出贞观盛世的一代千古帝王的后代,果然是遗传基因就很好啊!

不过想想,貌似李世民的奶奶,也就是李虎的妻子,可是独孤如愿的女儿,这么说来,独孤家又给了李世民什么样的遗传呢?

想着,不由嗤笑了一声,如愿差点儿没做了和尚,要是他真的去做了和尚,也不知李世民要怎么蹦出来。

等了良久,终于李虎皱着眉头来到的帅府门口,走得很急,若有所思的样子,看来真是军政要务繁忙啊!

子龙满脸微笑地看着微微颔首走着的李虎,站起身来,干咳了一声,李虎听到,抬起头来,瞬间,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

“嘿呀,你……诶,真是的,快走,咱们进去谈!”

也没多话,李虎就在守城队主和门卫诧异的目光中,一搂子龙的肩膀,朝内走去,结果子龙却挣脱开来,回头说道:“兄弟,烦请你照看下我的马儿,他很好养的,随便儿喂点儿水就好了。”

“你还顾得上说马,赶快,好多事得问你呢!“

子龙呵呵一笑,不再多言,被李虎强拉硬拽地拉近了正堂。

此时正堂内空无一人,主位上堆满了竹简和一些帛书信函,子龙撇了撇嘴,笑道:“看来你真是很忙啊,这些东西都直接搬到正堂来了,也不怕客人来了看你笑话?”

“少说废话,告诉我,元琛忽然放松了对左人城的攻势,竟然跑去青州布防了,是不是你干的?”

李虎将子龙朝主位上一按,自己却坐在左首位置上,也不等子龙喘口气,便大咧咧地问道。

子龙一咧嘴,捏了捏喉咙,装作沙哑地声音说道:“哎呀,这一路给我渴的,嗓子都冒烟儿了,连口茶都没得喝!”

听了子龙这话,李虎一拍大腿,说道:“嗨,都没见过你这样的,你等着,不对,你先说,我马上着人奉茶,真是的,还什么讨难将军参录事呢,连口茶都要蹭我的,出息!”

嘴里是抱怨着,可李虎还是麻溜地令人奉茶,子龙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肯开口,也不问下李虎让不让,就拿起了桌上的帛书一看。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怎么一点儿消息都没得到?”

看了帛书上的内容,子龙大惊失色,抓着帛书跨到李虎身边儿,指着上面的内容,皱着眉头问道。

这下,轮到李虎玩味地笑了,子龙一看,嘿,他们俩在这儿矫情个什么劲儿啊,不由忙道:“你先说瀛洲这是怎么回事儿,说完了,我再跟你好好聊!”(未完待续。)

。。。

第二百四十五章 紫鹃回家了?

原来,帛书上的内容,是葛荣传来的兵力调派的通知。

本来左人城留守的兵力,就只有三万而已,还要防备尔朱荣和元琛的突然袭击,李虎正在为这事儿挠头不已呢。

这个葛荣,一听说元琛调兵到青州驻防,青州和左人城与中山城都不毗邻,在一般人看来,这左人城的威胁等于是凭空去了一大半。

所以,为了保证能拿下插在自己势力范围里的哪根钉子,于是集结兵力,准备攻打驻守瀛洲的元融和元渊。

而且,左人城还有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不知道李虎用了什么方法,竟然使左人城府库的粮草储备,隐隐稳居各州府般的水平高度。

葛荣欣赏之余,当然动了心思,于是在调取左人城两万兵马的同时,还要求李虎顺便押送六成的左人城粮草储备。

听到李虎苦着个脸将这些事儿一说,子龙就笑了,这个葛荣还真是能搞,一个瀛洲而已,不过五万兵马,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的?

不过,细想一下,其实这样大军压境也不是没有好处,依照元融武断无谋的个性,没准儿他脑袋一发热,就冲过来了,大军一围,他就挂了。

可是,瀛洲军里,可还有个元渊呢,有他在,这事儿可能就不那么好办了。

元渊其人,大魏宗室,曾经大破破六韩拔陵,而且在六镇为李崇扫平后,曾向胡灵太后尚书为六镇之人谋求利益,可以说六镇设置州郡,就是在他的推动下完成的。

所以,这个人在六镇编户中,一向享有盛誉,而葛荣手下,本就是破六韩拔陵、杜洛周等留下来的兵将,大多出身六镇,对元渊颇为拜服。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慑于元渊打败破六韩拔陵的威名,将士怯战该如何应对?如果六镇义军顾及元渊曾为六镇编户谋求利益,不肯全力应战,又该如何应对?

就算全都不说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