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苍茫-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此番却是锦衣卫的番子抓了他的家人,告之他在济南恒泰酒楼领人。

刘钧虽说冷血无情,但是家人还是极为看重的,几经思量他还是在这一日来到济南城南的恒泰酒楼。

当他被伙计引入第三层上的大厅时,这里已经有三个人坐在不同的桌椅后面了。

看到其中的两人他眼睛一缩,这两人同他一样都是北地的所谓豪侠,一个名唤赖邢,此人善使短兵器,几乎所有的短兵器在他手里都能用的烂熟,近战近乎无敌。

另一个名叫汤隆,善使短剑,他用的短剑也就是匕首的两倍大,这是个标准的杀手,他曾用一双短剑在一个客栈中杀了三十余个镖局的镖师和趟子手,也是近战的好手。

山东和河南人士,他们之间都见过面,一起为某个东主效劳过,如今却是来到了一起。

几人心照不宣的点点头,都是明白锦衣卫的番子将他们找来定是有大事来办,连锦衣卫都如此低调的从外面找人,可见此人的难缠,这差事不好办啊。

最后一个竟然是个女子,三十来岁,面貌如同村妇,只有一双眼睛极为灵动,她安然坐在大厅一角喝着茶水,对同在一个厅内的三个男人全无惧意。

大厅内极为的安静,各人都是想着各自的心事,谁都是有家眷被控制的,想来番子找他们来也是出生入死的活计,前景黯淡,但是为了家人不得不来。

别的江湖人或是士绅抓了他们的家人还可以用其他手段解决,手段不要太多。

但是对上大内锦衣卫还是算了,这是无法对抗的存在,除非他们没有盯上你,否则根本逃脱不了,当然孤家寡人除外。

楼梯传来凌乱的脚步声,很多人在踏上楼梯,楼梯在吱吱嘎嘎的响着。

近十名身穿蓝色短打扮的汉子登上三层,他们向前散开,将后面护卫起来。

老周一身玄色长衫,头上方巾束发,手拿一把折扇不断摇动着,锦衣卫百户消失了,如今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微胖的富家翁。

他身后还跟随着数名短打扮的壮汉。

“几位都已经来了,好好,都坐下来吧。”老周态度的不错,笑眯眯用折扇点指着。

几人面面相觑,都在几个桌边坐下,他们绝对不会在一个桌子边坐下,都是同类太知道对方的危险,还是隔开一段的好。

老周在护卫的随扈下慢慢悠悠的来到主位。

“来人,告诉店家上菜吧,另外告诉二楼的弟兄们不许一个人上到二三楼。”

老周收起笑容命道。

一个番子躬身施礼下楼去了。

四个人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对面的番子越是如此慎重,他们心里也是没底,看来这次让他们做掉的人物个头不小。

至于为什么一定是杀人,如果不是,找他们作甚,决计不会跑了这个活计。

“这位大人,我等不过是厮杀的粗汉,有什么事情大人尽管吩咐,何必抓住我等家眷呢。”汤隆笑嘻嘻的躬身道,他有个江湖匪号笑面虎。

“怎么同大人说话呢,不知道上面的是百户大人吗,还不跪拜见礼。”

一名番子喝道。

几人此时终于确定确实是锦衣卫的档头和番子公干,都是心下叫苦。

“不妨事。”老周笑着抬手阻止了番子,他看向这四个人。

“你们应当都猜出来了,这次找你们来做什么。”老周收起了笑意,语调也变的冰冷。

“告诉你们,这次你们事情成了,每人五千两银子,家眷安然奉还,本大人还领你等的人情,就是你等失风陷进去了,五千两银子也会送到你等家中。”

老周狞笑一声。

“如你等做不成这事,哼哼,家里的家眷一个不得好,都得不得好死。”

“这位大人,妾身打生打死这是命中注定的事,妾身的家眷何其无辜,能不能放他们一马呢。”

那个女人嫣然笑道,眸子越发的灵动,语调轻柔绵软,同她的相貌比起来怎么看都不是一个人。

只是老周根本不吃她这套,就当什么也没看见。

“之所以此番如此郑重,那是因为此番要你们对付的人太不寻常,他名叫赵烈。”

老周轻描淡写的说了出来,话语虽轻但是却是如同晴天里打个霹雳。

几人一听心神大震,果然是九死一生的活计,赵烈是谁他们太是一清二楚了。

登莱总兵这个职位注定会是众多护卫随扈,刺杀这样的军将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你等放心,锦衣卫会派出人手同你等一同行动,本官就是要一个,赵烈的脑袋。”

老周眼神凶狠的依次看向众人。

几人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本官知道你们不甘心,不过不想着动什么歪主意,如果不能斩杀赵烈,结果你们晓得,就是你等不顾家人逃亡,锦衣卫上天入地也能将你们抓住零碎了,你们不是赵烈。”

老周森然道。

是啊,他们不是赵烈,几人颓然无语,真是反抗不得啊。

杜立是被快马加鞭召集回石岛的,因为此番征伐青州,登州、莱州成为前方,杜立不放心登州方面,特别是登州的镇守府和锦衣卫所在,会不会趁此做出什么事来。

因此杜立亲自前往登州水城坐镇,保证青州战场后路的安危。

青州战事结束,杜立刚要返回北华,就被副手派人快马召回,信里没有明说,但是信封上羽毛的数量说明了一切,这是最高等级的。

杜立接到信后心急如焚,大人如今正在返回石岛的途中,按说不能出事,那么石岛出了什么事,难道是两位夫人还是……

杜立飞驰数天,浑身尘土的奔回石岛军情司的衙门。

“大人,军情司在排查近两年来进入石岛的商户时,发现了几个可疑的商户,盯着他们时,发现一个商人的库房有夹层,这里面有十余个人,他们就是窝在库房里哪也不去。”

副手何允顾不得寒暄,急忙报秉。

杜立点点头,嗯,这么多人手根本不象是传递消息的,更像是行动队,怪不得何允快马飞报他。

“而这个商人同靖海卫战兵的一个百总来往密切,而这个百总同亚历山德拉夫人的一个女护卫订了婚。”何允的这句话惊呆了杜立。

“此事确实吗。”杜立急切道。

根据赵大人的命令,内卫司操练了五十名女护卫随扈赵家女眷,减去了男护卫无法时时刻刻随扈的缺点,使得防护力加强,却是没有人想到,有人会从这里下了手脚,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大人,是还等等引蛇出洞,还是现在就抓捕。”

副手何允请示道。

“用谁引蛇出洞,万一有了闪失,我等死不足惜。”杜立瞪起眼睛吗,真是糊涂。

副手何允张了张嘴,他想说一切都是监控下,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出了问题就是地动山摇的大事,他终于没敢出声。

“这些军中的败类一概摘除,绝不容留下祸患,否则我等百死不足以赎罪。”

杜立切齿道。

何允施礼就待离开,杜立又将其叫住。

“其他石岛的奸细暂先不予动手摘除,毕竟大人还要他们传出我军希望他们传出的消息,此时不是动手的时候。”

杜立也是有些憋屈,不能获利全开的打击敌手,让他这个军情司的指挥使也是窝火。

何允又张了张嘴,最后无言的施礼退下。

第592章毛利秀就的野望

秋日里的荻城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因为临近海边此地的节气比内陆还是要晚十来天。

天守阁中毛利秀就正在来回走动着,眉毛开始有些灰白的秀就如今不过四十出头,但是头发已经开始斑白了,这是重重重压下的结果,他经历的是毛利家最艰难的时刻,也真是难为他坚持了下来并开始看到了曙光。

自从和明人结盟以来,毛利秀就心中的野心再也按捺不住,对中国地方十国故地的渴望压倒了一切,让他不顾一切的选择了冒险,这是恢复昔日毛利家荣光的最后希望。

当然,无数次他在深夜中被惊醒,不是战阵失败被幕府军俘获杀死,或是被人告发幕府军围困了荻城,最后荻城陷入漫天的火光中,满城的人都是被屠杀殆尽,他被噩梦惊醒。

这样的日子任何一人经历了八年,他也得同毛利秀就一样的苍老。

好在这日子到头了,前些时日,山内信正的长子正直带来了明人已经同意长州藩可以开始恢复故土的行动,而山内信正则同明军援军一同返回。

而今日午时,正直前来禀报,山内信正和明军已经乘坐明人的海船在阿武川入海口登陆,随着他们回来的还有两千名被明人整训的荻藩足轻,他们也是离家数年了,今日终于可以返家了。

毛利秀就已经等待了两个多时辰,从午时等到了傍晚,他要等到山内信正的到来,亲耳听到山内的禀报,要不心里不可能踏实。

终于小姓禀报,山内信正前来拜见,毛利秀就急忙召见,心急如焚就是如今秀就的写照,他急等着山内信正灭火呢。

山内信正快步进入室内,入得门来即刻拜倒于地,“拜见主公,信正不负主公重托,终将常备带回藩内,同行的还有明军两千余铁骑。”

毛利秀就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真是各位家祖的名字被他念叨个遍,如没有他们护佑,毛利秀就觉得等不到这一天的到来,当然还得摆脱他们继续护佑长州藩武运长久。

祈祷完毕,毛利秀就上前搀扶起山内信正,只见山内也是热泪盈眶,看着山内也是苍老的面容,秀就拍拍山内信正的肩头。

“信正君数年忍辱负重,本督心中一一记下,此番能有明军襄助,收复故土有望,你信正当立首功啊。”

信正又一次深鞠躬,心中感慨万千,这几年他也是熬得辛苦,一方面完成沟通明人整训新常备的任务,一方面还得在毛利家臣团中忍辱负重,假装不受家督待见,如今还没有恢复其船奉行的职位,就连儿子山内正直也受了他牵连,几年过去了还是个上番头而已。

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避开幕府的耳目,尤其是两个兵法师范的监控。

不过只要家督将他的功劳记在心中,那一切都是值了。

“多谢家督记挂,家督大人擢拔臣于微末,已经是对山内恩同再造,信正敢不效死命。”

谦逊的话还是要说的,无论主公怎么宠信,绝不能自满,这是山内多年的心得。

“此番攻伐中国十国故土,本督属意你为统兵的总大将。”

毛利秀就又扔出一个大大的甜枣。

山内信正一时呆滞,出兵的总大将向来都是藩主的嫡系中的嫡系,以往他绝对没有这个资格,但是今日,他却是被藩主任命为统兵的总大将,这绝对超出他的想象,立时被震的目瞪口呆。

毛利秀就好好欣赏了一下山内信正如今痴痴呆呆的模样,不禁笑了起来,嗯,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效果,如果山内不是太过惊讶,毛利秀就还真的想想是否看错了人。

“藩主大人对山内一家的恩情信正无以为报,只是山内初回本藩就出任总大将,恐其他家老不服啊。”

缓过神来的山内信正急忙他推辞,他真不知道家主这是真心呢还是试探,再者其他的八大家老的态度也是个大问题。

“本督说你能胜任你信正就能胜任。”毛利秀就果断的一挥手,很是爽利,“任命你信正为总大将,本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本家倾尽全力也不过就是万余军势,攻下十国地方当属没有问题,问题是幕府定会派出常备会同纪伊藩等亲藩反扑过来,到时明军就是成败的关键,而无论明军还是新的常备只有你能沟通率领,其他人都是不成。”

山内信正此时方知家主当真是要任命他为总大将,因为毛利秀就说的理由都很强大,明军确实一直同他联络,再有新的两千备军确实这几年就只见到他一个长州藩的家臣,一时间也只是听他命令从事。

山内信正还待推辞,毛利秀就伸手阻止了他,“此事已定,就不要再议了,信正啊,此番明人可是回复了我藩的请求。”

毛利秀就希翼的看向山内信正。

长州藩如今藩内封地只有三十万石,大半还是沿海的贫瘠田亩,城下町也就是这几年才繁盛起来,税赋不是太多,而支出还是很大,藩内财政极为的困窘,又拿出十万银小判装备了两千常备让明人整训,而此番要大举攻伐中国地方,军兵一动,哪里都要钱粮,而藩内根本没有这么多的银钱。

万般无奈的毛利秀就只好盯上了明人的钱粮,明人可是从幕府手中勒索了大笔钱财,别人不知,长州藩可是知晓,都是山内从济州打探来的。

于是长州藩请求明人借给三十万银小判,帮助长州藩渡过难关,他作为藩主答应十年付清借款,毛利秀就也是有样学样,谁让明人也是要求幕府大将军分三十年分期付款呢,他也是有样学样。

“秉家主,明人答应可以付款就是这个,呃。”山内信正一打磕绊,为难的看看毛利秀就。

“明人还有什么要求。”毛利秀就一看就明白了,明人肯定是提出了一些条件了这是,否则山内信正不会这么为难。

“秉家主,明人要求五年付清,到时须还付三十五万银小判,如果是十年嘛,就得是四十万银小判。”山内信正躬身道。

“啧,这明人真是吝啬之极。”看到明人要了利钱,毛利秀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家主,此番是本藩有求于明人啊,如果明人不借出银钱,我军恐怕无力东征。”山内信正伏地劝道。

毛利秀就无奈的点点头,“信正,你同明人相处日久,你认为明人扶持我长州藩,攻伐德川幕府,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

山内信正思量半天一咬牙,“明人大将军赵烈此人对我国颇为戒备,他打击幕府,扶持我长州藩,估摸就是为了分裂我国,让我国不能统一在一个大将军之下,分裂内乱的我国对他才是最有利的。”

毛利秀就点点头,长叹一声,“我长州藩就是知道赵烈的筹谋,却也得依照他的吩咐行事,否则就是自取灭亡,他赵烈自可找到其他大藩合作,而我长州藩却失去了自救的机会。”

长州藩如今就是知道前方是火坑也得跳,如今幕府对各处大名监看的十分严厉,作为西军的主力的毛利家更是在幕府的严密监视下,毛利秀就也是逼不得已,朝不保夕的感觉太难熬了。

他不知道德川家光什么时候就突然对长州藩下手,毛利家的苗字在他手中断绝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毛利秀就绝不能允许的,这也是他要拼死一搏的因由。

虽说知道明人不怀好意,甚至是恶意满满,长州藩为了自家的延续也只能从了明人。

“明军此来的骑军战力如何。”毛利秀就抛开了脑中的杂念,此时他只能上船不能下船,想多了徒增烦恼。

“臣下正要禀报家主,此番前来助战的两千余骑军战力强悍,藩主可曾听闻从武藏向东向北向西纵横千里不败的明人骑军,就是他们这两千余人。”

山内信正谈起这个明人骑军,是信心满满。

哦,原来是那支杀人放火的骑军,这两伙瘟神如今在本州是大名鼎鼎,他们几乎让上野下野武藏等处近半的村庄化为白地,至今也没有恢复元气,他们的凶名传遍本州中东部。

听闻这支骑军前来助战,毛利秀就心里有了底。

第二日,毛利秀就召集一众家臣前往阿武川入海口游历,藩主的命令家臣当然是莫敢不从,家主的八大家老都随着一同前往。

当他们一行人进入入海口处的明军大营看到全身甲胄的明军骑军和全身护甲极为精壮的常备时,这些家臣才如梦方醒。

此时毛利秀就将事情和盘托出,一句话长州藩大举反攻中国故地的时候到了。

许是看到明军相助,许是看到常备的精壮,这些家臣倒也极为激昂的支持藩主的决定。

毛利秀就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有其考量的,如果没有看到明军的援军,表明击败幕府大将军的明人支持长州藩,这些家臣能有一两个支持就不错了,甚至可能有人要出首告发他。

第593章势如破竹

随着破虏军商船到达的三十万银小判给了长州藩极大的支援,让长州藩上下都是极为的振奋。

长州藩立即开始从城下町大肆采购米粮,但是还略显不足,毛利秀就甚至向破虏军提出了购买米粮的请求。

李虎当然全盘答应,放着北华那个大粮仓不用岂不是可惜了,如今北华可是在华都、方茂等处设置了四个大粮仓,那里的堆积的粮食真是太多了,都是依照大人的命令储备的。

但是北华的粮食还是太多,如今商人们已经开始向大明贩卖了,当然登莱系和扬州孟家还是主力,将陈年的粮食发卖出去,而将新粮储备起来是北华如今的一大要务。

既然如今有人上赶着要替北华消化陈粮,破虏军当然是不会拒绝不是。

当半月后所有的粮秣齐备后,长州藩立即发动,他们将幕府派来的两名所谓的兵法师范扣押起来,其实这就是幕府在长州藩的耳目。

他们关注着荻城的一举一动,使得长州藩不敢轻举妄动,长州藩以往的筹划都是在远离荻藩的地方进行的,但是如今攻伐中国地方故地,要长州藩全体动员,荻城内有敌人的奸细怎么得了。

当这个眼中钉被长州藩摘除后,长州藩立即在领地里开始动员。

一般来说,一万石的领地动员两百名足轻,但是紧急时刻可以动员四五百名足轻,将领地内的青壮席卷泰半。

如今长州藩就是紧急全员的召集,十天后一万一千名足轻汇集到了长州藩镇城荻城。

当然这些足轻不会东征中国地方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守卫长州藩领地,不要出现前方激战,后路被断的最坏场面就可以了。

此时长州藩八千常备已经集结完毕,加上破虏军的两千余骑军开始向东进发。

长州藩的总大将正是山内信正,藩主毛利秀就在一众家臣面前将山内信正几年来忍辱负重,秘密同明人接洽的事情都摆了出来,可谓是劳苦功高。

同时恢复山内信正船奉行的职位,出任东征的总大将。

有了藩主的力挺,看到山内信正同明人军将楠勇确实极为熟识,其他家臣都没有出言反对,毕竟东征成功之后收复旧地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现在真是不急。

东征军的副大将乃是家老益田元祥的长子益田元家,如今近五十岁的益田元家也是继承了益田家家主的位置,也是毛利秀就的亲信大将。

而毛利秀就和笔头家老福田家留守荻城,固守长州藩的根基。

这一日,毛利秀就统领着一众家臣在荻城内丸的后山祭拜了毛利一族的家庙,寄望诸位家主的在天之灵护佑后,一万余军势迈上了向东的征程。

按照长州藩的筹划,先将北方的石见国等处弃之不顾,长州藩大军就是沿着南部的安艺国、备后,直达备中,锁住中国地方向东的官道,阻挡幕府来军的要道。

毕竟如果幕府来军从东面杀过来,一般都是走这一线的海滨平原平坦地方。

而北方的出云、石见绕道攻击长州藩,则是绕道远路,而且山路较为崎岖,不利大军行进,这也是长州藩当先攻击南部的原因。

再者这里临近纪伊藩和尾张藩两个德川亲藩,他们不等幕府大将军家光的命令当先杀来的可能性是有的,因此在备中锁住中国地方通往东方的门路是至关紧要的。

大军一路上的行进惊吓了一众同周防接临的豪族,他们经若寒蝉的龟缩在自家的领地不敢迎战,他们的小领地注定了他们只能有二三百的足轻,简直是不值一提。

山内信正也没有时间搭理他们,全军尽快抢占备中才是真的,这些墙头草最后发觉同幕府失去联系自会向长州藩投降。

七天后,他们临近了安艺国广岛藩的地盘,此时的广岛藩的藩主是三十岁的浅野光晟,广岛藩可是四十二万石的大藩,常备八千,骑备五百,实力按说不在长州藩之下。

藩主浅野光晟得知长州藩起兵造反已经好几天了,快马急报江户城此间长州藩叛乱一事,同时广岛藩开始整军备战。

笔头家老福田家彦认为长州藩来势汹汹,如果不是有了什么依仗,绝不会如此不智。

因此,福田家彦的建言是固守广岛城或是向东面相邻的大藩福山藩求救,两家合并一处再同长州藩决战不迟。

但是登上家督宝座只有数年没有太多表现机会的浅野光晟如何肯放弃这样的机会,如何肯退守镇城避战,他还寄希望此番大胜,留下他赫赫威名。

因此他没有听从福田家彦的劝阻,亲自统领常备八千向西迎敌,留下了福田家彦守护广岛城。

在浅野光晟看来,双方的兵力相差不大,而他的麾下进步以逸待劳,因此广岛藩的更占优势,至于长州藩,自从大阪战后被减封,如今石高三十二万而已,还不如他广岛藩封地多,不过就是去了势的老虎没什么可怕的。

浅野光晟气势汹汹的攻打过来,两军在广岛藩西边的边界相遇,立时爆发大战。

大战伊始,情势确是像浅野光晟想的那样,两军的足轻先是用步弓和一些不多的火铳远距离交火,然后两军近距离搏杀开始。

但是此时,右翼的广岛藩常备很快就败退下来,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对手是那两千名新常备,这些长州藩常备就是破虏军的山寨版,他们近半都是火铳,虽说是火绳的,但是集中起来三段连击的威力也不是对面只有区区数十铁炮的对手可以阻挡的。

右翼的广岛藩藩兵在对方火铳的三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