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苍茫-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面铁山营、铁拳营跟进,接着就是赵烈的中军,后面是济州营、朝鲜军、华新营以及炮队,最后是华北营、华南营、道南营。

破虏军五万八千余大军浩浩荡荡向西开进。

咚咚咚,阵阵的战鼓声响起,济南城北这块平原上黑压压的人群向着济南城开进。

后面是各色的八旗战旗已经王爷各个贝勒、额真的旗帜,附近是全甲的八旗甲兵,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兵甲的闪光晃瞎城上守军的眼睛。

他们的前方是各式般杂甲胄的蒙八旗、蒙人轻骑以及汉八旗军兵。

他们正在驱赶着一万余附近抓获的明人百姓向着城墙走去。

这些明人百姓哭嚎着极不情愿的向前走去,他们身上扛着沙袋,手里抬着云梯,他们身上全无防护就这样被汉八旗军兵驱赶着步向死亡。

但有犹疑踌躇以及伤损落后者即刻被汉军旗斩杀,不带有丝毫犹疑的,如今的汉八旗已经完全褪去了汉人的秉承,头上的发式身上的服饰、兵甲的样式全部向着建奴靠拢。

他们视人命如草芥的劲头也向着主子爷看齐,甚至在满洲他们就是在女真人、蒙人后面的三等奴才,被欺压的狠了,心里颇为的扭曲,来到大明砍杀起大明百姓来毫不留情,甚至还有嗜血杀戮的变态。

恭顺王尚可喜骑在马上面无表情的看着前方哭爹喊娘踉跄前行的明人百姓,心里多少有些抽搐,但是他表面上绝不漏出半点同情之意。

嗯,尚可喜在临出发前忽然得到喜讯,他和石廷柱一同被封王了,当时两人被召集到皇宫中,当着一众大清贵族文武大臣的面,皇太极封尚可喜为恭顺王,石廷柱为怀顺王。

尚可喜表面上感激涕零,千恩万谢,汉八旗建立后尚可喜隶属镶蓝旗,汉八旗是随从女真八旗的,在大殿上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向他也是闻言道贺,尚可喜也是不断躬身拜谢主子爷。

但是从一旁女真王爷贵族不屑的眼神中,他悲哀的晓得他这个王爷还不如一个女真人一个牛录额真有地位,只不过是女真王爷们凶猛些的猎犬罢了。

尚可喜投靠女真人不是太心甘情愿,那是因为皮岛内斗造成的不得已,如果他不走,黄龙和沈世魁为了收取他的兵权打算杀了他,不过是信息被他得力属下许尔显得知了,他这才侥幸逃过一劫,他如果继续留在东江就是一个死,他北上那是逼不得已。

但是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尚可喜就没打算再回头,如果三心二意,建奴不会饶了他,大明也会猜忌他,只要是降了建奴之后偷偷跑回去的明将据他所知没有人善终。

因此,尚可喜虽说憋屈万分,但是只能在条路上走到黑了。

不过看到如此多的大明百姓被他的手下驱赶着奔向城池心里还是有些不落忍。

“许尔显,你带人驱赶他们,爷到后面歇歇。”

尚可喜留下了他这个得力部下,他自己调转马头向后而去。

高瘦的许尔显答应了一声,他在护卫的随扈下催马向前,他对这些百姓没有一丝怜悯,他就是被大明这帮子混蛋官员军将逼迫投敌的,投敌后所受的屈辱让他更为痛恨大明。

城头上颜继祖身子在发抖,他一个进士及第走了半辈子仕途的读书人什么时候看到过这样的场面,外面建奴、蒙人、汉八旗数万人马纷乱以及百姓的嚎哭让这位山东巡抚胆战心惊。

好在多年的养气功夫让他表面上还过得去,最起码没有象布政使般告病在家不敢登城。

“大人,建奴已经攻城,下官自请到西城监看。”

山东布政使麾下监管屯田、仓储的参政邓谦拱手道,这个人虽说也是进士及第出身,但是少时喜好骑射,胆气极壮。

“有劳邓参政了,西城就交于邓参政了。”

颜继祖拱了拱手道。

建奴此番是围三缺一,东北西三面围城,只留下南面没有军兵攻击,甚至没有清军建立大营围困,摆明了让城内人有念想,实在受不住还有后路不是。

当然城外建奴的骑兵,步行逃亡是不可能的。

但是,城内的官员和军将不是有坐骑吗,大明再是缺乏战马能少得了他们的吗。

邓谦很是豪气的回礼大步下城而去。

“大人,这些该天杀的畜生竟然驱赶这么些百姓攻城,也不知道有多少是我历城百姓。”

带领历城两万余百姓避入济南城的历城知县韩承宣红着眼低吼着。

历城在济南城北几十里处,正是建奴来犯的要道上,县城城高只有一丈余,根本不堪守护,颜继祖下令历城百姓入济南避难,但是接到指令避难的只有县城中以及左近的百姓,其他地方的百姓根本来不及撤离。

“在辽东在宣大、蓟镇建奴都是驱赶百姓攻城,这也是我家大人要守军多备些滚木礌石的因由。”王丰麾下游击刘德让面如表情道。

王丰和刘德让都是出自宣大的军将,见识过建奴残酷的手段。

他们此前建言要多备滚木礌石,但是济南真是没有那么多,于是他们建言拆除一些庙宇和戏台以及一些废弃的民宅和官仓,用那些地方的梁木、砖石守城。

但是颜继祖考虑再三没有允许,他怕引起城中百姓过于恐慌,这半月来,随着建奴大军逼迫过来,济南已经是一日三惊,偷盗抢劫犯事的日益多了起来,颜继祖也是深怕城内更加混乱。

骨子里他也不相信建奴真的能驱赶那么多的百姓攻城,在他看来建奴再是凶残,也有个限度,按照他认为是人有些事就不会太出格。

但是他没想到建奴真是不把明人当做人看,在城头上他已经看到了很多的百姓被砍杀在路上,这些清军当真是兽军啊。

“那刘游击你看这些滚木礌石能否守住济南城。”

韩承宣急忙问道。

刘德让眺望了一下靠近的明人百姓的数量。

“这些百姓登城耗费不了这么多滚木礌石,但是两位大人不会以为建奴手中就是这些百姓吧,最后还有建奴汉军趁势攻城呢。”

“韩知县,本官给你派出三千青壮,你即刻到城内拆除戏台一些庙宇,还有荒废的屋舍,一定要多些石料木料。”

看到眼前的情景,颜继祖已经顾不得官声和百姓的骚动了,守住济南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济南不保,什么官声都是虚的。

韩承宣急忙领命小跑而去,这时候讲究什么官仪都是扯淡了。

刘德让咧了咧嘴,心道几位大老爷早干什么去了,如果早听我们几个军将的,能如此狼狈不堪吗。

当然大明文尊武卑的传统让他不敢明言,还得是忍啊。

此时外面的鼓声突然变得咚咚咚咚的快速的响起,只见数千建奴甲兵催马向前。

“请巡抚大人即刻入城楼躲避箭枝,建奴要攻城了。”

刘德让急忙喊道。

此时,颜继祖是刘德让说什么他听什么,早先那个固执的巡抚大人消失了。

第633章试探攻击

踏着咚咚咚的战鼓的节奏,三千名甲兵趋前跟在明人百姓的后方步向护城河。

众多的百姓已经来到护城河边上,此时距离城池只有几十步远了,城上的攻击开始了。

弓弦的响声和箭枝的丝丝声不断响起,但是箭枝很是稀疏,根本形成不了密集打击的效果。

如今济南城每面城墙只有一千军兵,其中的步弓手只有不足百人,要不是济南武库里所有的弩箭到了城头,这点打击效果也没有。

如今也就是几百弓弩在发射箭枝弩箭,发出的箭枝也是七零八落,射到哪里去的都有,形成不了密集的打击效果,谁让这里都是临时抱佛脚的军兵和青壮发射的呢。

当然护城河前面的人群太密集了,只要你的箭枝大约摸能到那里肯定有人伤亡。

没有任何防护的百姓惨叫着跌倒地上翻滚着,更多的百姓硬撑着靠近护城河,将肩上的沙袋扔了进去。

在一千余沙袋的填埋下,护城河被填充了三丈余宽的道路,后面抬着云梯的百姓踏着高低不平的沙袋堆积的道路向城墙奔去。

此时城头上蓬蓬蓬的爆响,十余门佛郎机铜炮轰响了,大笔的散弹向着人群扑去,近两百名百姓身上喷血,甚至有的百姓头脸碎裂开来,场面血腥无比。

这些没死的百姓在地上不断的滚动着哀嚎着,刺激着其他人得神经。

其他的百姓硬着头皮向前,因为后面大股的建奴甲兵已经来到了护城河边上,谁敢后退就是找死,他们只能向前。

砰砰砰,百余火铳响起,在这么宽大的正面上,这些火铳简直太稀疏了,对蜂拥而来的人群没有太多的作用,只是有几十名百姓倒毙,在数千人的队伍里简直是不值一提。

百姓蜂拥冲向城墙,此时丝丝的响声大作,建奴数千弓手开始向着城头抛射箭枝,建奴数千的弓弩手的箭枝形成了集中的打击,乌云般向城头盖去。

乒乓之声大作,很多的箭枝击打在城头防护的木盾上,伤亡的人员很少。

王丰等人同建奴交过手,深知建奴弓弩手对守城军兵的威胁,反正城内木料不缺,打造了极多的木盾,就是为了遮挡箭雨。

但是百姓开始登城了,此时守城的军兵和青壮开始向城下扔下滚木礌石,这时候不可避免的脱离了木盾的保护,城头也开始伤亡大增,惨叫声此起彼伏,甚至有青壮和军兵疼的从城上跳下只求速死。

城上军兵青壮开始大批伤亡,城下百姓被滚木礌石击倒一片,大批的云梯被毁,很多人从半空掉落。

从一两丈高的地方掉落到冰冻的大地上,基本都是一个死字。

在济南城上下万余汉人又在殊死拼杀,而看戏的又是清军。

“看来济南守军当真都被调到德州了,看看他们的箭枝少的可怜。”

阿济格用马鞭一指城头。

多尔衮、多铎点点头,这么稀疏的箭雨只能说明一件事就是守城的大部分不是军兵,而是城内的青壮,否则绝不会这么点反击的远程弩箭。

“不过守军的滚木礌石可是不少啊。”

多尔衮一指如今还是雨点般落下的木料和石料,这些物件让城下百姓倒地一片,哀嚎震天。

“济南一个大城,里面的木料石料多得是啊,老十四,咱们得合计一下怎么尽量减少折损攻下济南。”

阿济格看着济南这座坚城道。

“那就得多准备些尼堪,让他们消耗掉城上的滚木礌石,最后汉军登城一鼓而下,不能给明人留下时候从城下再行运上来辎重的机会。”

多尔衮说的极为缜密老到。

阿济格点头,也只有这个办法,也只有一鼓作气,否则接二连三的运送滚木礌石上城,多少人都不够填的,别忘了济南是个大城,里面数万间房舍是足有了,只要守军狠下心,多少石料都有,因此一旦攻击就不能歇气。

“那就多备些尼堪,反正这地界多得是。”

阿济格、多尔衮邪恶的哈哈大笑起来,仿佛抓些明人百姓就像是抓些个牲畜般容易和不在意,很多人的命运就在两人的狞笑中决定了。

多铎站在一旁只是无聊的看着城下的攻防,他对于两个兄长间的谈话没啥兴趣,他更愿意上阵杀敌,至于这个筹划那个筹谋,他一听就脑袋疼。

“行了,多铎,你告诉前面收兵了。”阿济格一摆手道。

虽说多铎是一旗之主,不过对于他这个战功卓著的长兄还是颇为敬畏的,他在护卫随扈下打马前行。

须臾锣号响起,正在向城上射箭的甲兵听闻即刻放下了弓弩,他们调转马头向后撤下。

而监看百姓的汉八旗的军兵们也扔下了百姓后撤,这是退兵的号角,他们当然得听命从事,至于那些百姓的死活同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没有了汉八旗军兵和甲兵的威逼,百姓当然不在登城了,他们急急忙忙的离开了城下,向后面几十步退去。

而城上的滚木礌石也停了下来,济南城如今是乐得节约守城辎重。

百姓们不敢靠近城池,但是回到见那里也是不得好死,他们成为了最可怜的一群人。

看着城下伤亡的成百上千的尸首,想不出他们还有什么活路,很多百姓立时放声大哭,城下护城河边上立时哭声震天,凄惨至极。

城上的守军和青壮也是一阵凄然,随说刚才他们还向这些人扔滚木礌石以及放箭打击,但是那不是没法子不是,总不能让他们登城吧。

但是看看城下伤亡的这么多的百姓,看看坐地嚎哭的数千人,只要是个人此时心里都是窝的慌,自家的百姓被驱赶攻击自家城池,说明朝廷根本无力护卫自家的子民,才让建奴对他们随意打杀劫掠。

颜继祖此时终于步出了城门楼,出来一看城头上到处插着箭枝,放眼望去简直是箭林。

很多军兵青壮正在治伤裹伤也是一片忙碌,很多伤患大声哭喊着,当然还有一些人已经没有声息了。

颜继祖看到到处的鲜血和伤亡者,耳朵被哭喊折磨着,他的腿颤抖着,迈步极为的吃力,他身边的家仆急忙扶着这位巡抚大人,总不能瘫在地上出丑吧。

颜继祖好不容易挪动到城墙边上,他手扶着垛口向下张望,城下是尸横遍地,护城河边上数千百姓哭声震天。

巡抚大人心下凄然,他想了想,派人将刘德让唤来。

“刘游击,这些都是我大明的百姓,建奴既然退开,能不能打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颜继祖询问道。

刘德让立时有捂脸的冲动,这帮子文人战阵一无是处,扯后腿是拿手好戏,给他们守军出的难题是一个接着一个。

“大人,不要看建奴军兵撤出了三里去,只要我军打开城门,没等百姓进来一半,他们的骑兵就会赶到,到时候从城门一拥而入,济南城必不能保全啊。”

刘德让都有点喊的意思了,此时什么顶撞上官的罪名都顾不上了,命都没了还能管这个。

当然,此时巡抚大人也是没心思注意这个,颜继祖想了想,他长叹一声,“那就按你说的办吧,只是这些百姓何其无辜啊。”

刘德让心里腹诽你少掺和点,就能让济南百姓没有这么惨。

当然表面上他还是恭敬的回礼。

此时,一些汉八旗的军兵奉命赶回,将这些百姓押解回去,他们回去后才想起来这些百姓不能丢啊,否则还是他们要出去抓获的,到时候得费多大的事啊。

百姓的大队慢慢向北行进,当然也有一些烈性的不想再来一次这样的攻城,干脆投了护城河,立时护城河里堆满了尸首,场面惨不忍睹。

颜继祖掩面长叹转身离去,他真是看不下去了。

砰地一声,崇祯青筋暴露的一拍桌案。

“杨兵部,你不是说建奴不会攻击济南坚城吗,而是会攻击德州,朕这才下令巩固德州城防,如今建奴却是舍弃德州不攻,开始攻打了济南府了,你怎么说。”

杨嗣昌心里这个腻歪,他也没法子,当听闻建奴大军向南而去的时候,天子和阁臣都是乱成一片,他这个兵部阁臣也只能当仁不让的提出建言。

但是他可不是胡乱猜测,而是从建奴大军的规律得出来的。

像是涿州、保定、天津卫等坚城建奴一个都没碰,还是忌惮坚城折损太多。

因此,他才提出建奴可能还是要劫掠德州、临邑、齐河、历城等诸县城,尤其是山东北大门的德州更是防御的重点,这才将山东总兵刘泽清所部调往德州守城。

可是谁想到建奴大军此番却盯住了济南坚城,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啊。

“臣下罪该万死,自请万岁发落。”

杨嗣昌无奈的跪下道。

“如今的局势如之奈何,还有何处兵马可以前往解围。”崇祯盯着杨嗣昌问道,这个破事是杨嗣昌造成的,他当然要问这个罪魁祸首。

当然了这个杨嗣昌对剿灭中原叛逆还是有大功的,也算是能臣,还真不能弃之不用。

“臣,臣实无良策。”杨嗣昌一身大汗的跪地请罪。

山东军兵如今就在德州、临清、衮州等处驻防,如果出援济南,这些城池的守护呢,何况即使到了济南也通不过建奴大军的封锁不是。

砰砰两声,崇祯狠狠的击打了桌案。

“万岁勿忧,臣下总感到登莱赵烈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可能会出兵偷袭建奴。”

杨嗣昌这个惯于算计他人和揣测他人心思的阴谋家似乎感到了什么。

“他这个逆臣看到朝廷实力大损心里正在暗乐吧,他能出兵济南,哼哼。”

提前赵烈,崇祯立时盛怒,他如今最恨这人。

大殿里一时静寂。

第634章伊泰阿降了

伊泰阿带领着二十余人的斥候队向东行进,正蓝旗如今就是负责北向和南向的探查。

北向德州方向还是有数千明军的,虽说缩在城内瑟瑟发抖,但是如果如果有明军从北面而来,德州明军还是能起到作用的。

斥候的活计很苦而且十分的危险,建奴大军气势逼人,如今在大明京畿是望者披靡无人能敌,但是那是大队军兵,有句话说的好,女真人是满万不可敌嘛,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小部斥候还是有明人敢于袭杀的,最起码一个人头就是几十两银子,让一些亡命的明人十分的眼热。

当然,这些人不傻,他们要不聚集数百人袭击斥候队,或是用偷袭下毒等手段,因此斥候队人员的折损还是较多的。

伊泰阿如今这个过气的牛录额真之子被派出来做这个危险的活计是太正常了。

虽说有巴彦阿那里的颜面,但是毕竟不是一个旗里,上官牛录只能说没有打压他,但是亲近那远远算不上。

这不,出来探查斥候的活计就来到了伊泰阿面前,伊泰阿坦然受之,如今他对所有的这些都是不在意,在他看来作为已故旗主的亲信无论他怎么做都是没有出头之日,所以现在能保全性命就是紧要的,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真是不能缺了他。

二十余人形成一个稀疏的长蛇阵慢慢行进,战马就是一个快走的姿态,不是遇到敌人和猎物,战马就是这个步速,虽说有备用马,但是保有马力还是必须的。

因为备用马如今拖带的东西也不少,上面有毯子以及劫掠来的金银首饰,只是这些东西就是有些份量,毕竟已经在蓟镇和京畿纵横多时了,有这些收获不稀奇。

一路上他们几乎没有遇到什么人,除了十几个流民,这些流民看到他们惊吓的立即跑入两侧的田地里,这些正蓝旗甲兵已经抢掠得够多了,对这些几乎没有油水的流民不感兴趣,任由他们逃脱。

对明国如今的衰样,伊泰阿也是感到无语,当年他跟随阿玛出征时,辽镇还是一个庞然大物,虽说被击退到辽西走廊,但也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对手,两军在辽西辽南还是不断拉锯,当然是他们主攻明军主守。

但是大凌河之战后局势急转直下,辽镇再也没有余力攻击辽沈,而女真人则是可以随便出入大明北部,说是如入无人之境那是夸张了,但是比起当年同女真大军对战的那些南兵和辽镇边军相比,如今的明军可说是战五渣了,你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当然,还有个赵烈,但是悲催的是赵烈同他所谓的朝廷和天子也是闹翻了,如今更是传来消息赵烈在登莱反了。

不过明军越是衰败,对他们这些斥候威胁不小不是吗,伊泰阿乐于接受如今的局面,保命是第一位的。

远远的天际突然腾起大片的烟尘,接着地面上微微有了震动。

伊泰阿立即跳下了战马,他用手按在地上,地上传来了清晰的震动声,根据多年的经验,他估摸能有数千骑兵向这里奔来。

伊泰阿又跳上了战马,他做了一个手势,所有的甲兵跳下战马,换乘备马,他们知道危险在逼近着,保有马力准备逃跑是最紧要的。

当然,他们不能马上逃离,既然是斥候,这么大股敌人接近,他们必须弄清楚,否则让敌人摸到近前他们都得人头落地。

渐渐大股的骑兵出现在视线里,他们全身的铁甲在阳光下闪着点点寒光,他们乘坐的高头大马向西奔驰而来。

当对方接近到三里地的时候,伊泰阿困惑的看到对方竟然是正红旗的甲兵,没错旗帜、盔甲都是正红旗盔甲的样式。

他和甲兵们困惑的看看,这事怎么回事,他们前面还有十几个人的斥候,也就是说他们二十多人是仅此于那十几个人最靠东的斥候队了。

那么这些全甲的正红旗甲兵是从哪里来的,没听说过啊。

他们决定继续等待,但是他们的马头都已经调转向西,一个风头不对立即远遁,这是保命的不二诀窍。

当对方接近到一里地时,他们可以看出对方确实是女真甲兵,衣甲可以骗人,但是在马上的骑姿一看就是女真人,这是太熟悉了,绝不是明人骑兵拙劣僵硬的骑姿。

众人放松了些,但是还没有完全放弃警惕,那是因为按说东方已经没有这么大股的骑甲了,怎么出现的呢,这个疑问不解开,谁也不敢完全放松警惕。

“你们是正蓝旗谁的麾下。”当对方接近到半里时,对方一个当先的军将大喊道,他的女真话真是地道极了,压根就是女真人。

听了对方的话放松下来的伊泰阿报出了自家牛录的名字,“你们是正红旗谁的麾下,为何在此出现。”

“我等是博洛大人派出袭取济阳、高青县的,如今正在折返向博洛大人交令,如今大军在何处。”

这名军将大喊着。

这下怀疑去了大半,节制正红旗各军的固山额真杜雷在官庄战死后,正是阿巴泰的三子博洛署理正红旗。

因此对方说的一点毛病没有,至于没有听说正红旗甲兵东去也正常,毕竟如果攻取济阳等处,从齐河就分兵东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