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苍茫-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如今几个部落已经损失上千的精壮,仅仅库图那班部落就折损四百余人,但是没有效果,明人还是不断的开拓领地,瓦拉纳西上个月已经停止了这种毫无意义的攻击,该为后路打算了,他知道直接对阵他们没有赢得希望。

望着眼前清澈的河流,以及河上被焚毁的几艘小小的渔船,他苦笑一声,这眼前世代居住的青山绿水将不会属于自己了。

瓦拉纳西决然的下令将南部的族民全部向北迁移,同时向德加西部落派出使者。

三天后,瓦拉纳西、卡西提在双方五六百族兵的护卫下在南部走了一遭,观看了四五个被焚毁的村屯。

虽说相互敌视多年,不过眼前的惨状让卡西提和他带来的长老们惊诧万分,明人不惜一切占据全岛的意图一览无遗。

这已经不是个别部落的事了,卡西提庆幸有库图那班部落挡在南面,否则德加西部落就会是如此下场,但是库图那班部落败亡后接着明人就会攻击德加西部落。

两天后,他们遇到了全甲双马奔袭的五十名明军骑兵,双方突然相遇,爆发混战,明军留下了六名骑兵的尸体,他们则损失了三十五名族人,还有二十余人负伤。

明军的披甲坚固,只有近身肉搏才能杀伤他们,因此自身的伤亡也会惨重,明军看到他们人多势众快马逃离,他们的马匹马力当然比不上明人的双马,只能追之莫及了。

这次交战大大打击了卡西提的信心,这点明军已经是如此难对付,当明军大队来袭,德加西部落绝无幸理。

“说吧,瓦拉纳西,你请我来是如何打算的。”卡西提摸摸满脸胡须,面色凝重的说道。

“卡西提,我们几个部落抵挡不住了,下一步就会是你们部落,这个你不会否认吧。”瓦拉纳西问道。

“没错。”卡西提等着瓦拉纳西下文。

“我们十来个部落一起向北进入山里,过了北山,在北部还有一个不大的平原,在那里足够我们生活的。”瓦拉纳西说道。

“那不是一样,明人早晚会到达那里。”卡西提失望的摇摇头,他没想到向来多智的瓦拉纳西提出的是这种建议。

“不一样,北山方圆百余里,明人要安置平原的开垦,没有余力进入北部,最起码几年内没有可能,但是,南部的和人不会让明人取得这里,我派人打探的结果是他们已经在海上打了一仗,和人败了,不过和人的大将军正在备战,要同明人一决胜负,和人一旦胜利,明人必会撤离,这就是我们的机会,现下,我们只要暂先避开,明人一旦败北,我们即刻杀回来收回我等的土地。”瓦拉纳西说道。

“这话我也听闻过,不过,如果是明人胜了呢。”卡西提看着瓦拉纳西问道。

“那我们更应当抵达北部,那里与北部大陆相邻,如果和人战败,那么我等即刻出海向北,那里也有我们阿努伊人,我们联合在一起足以立足。”瓦拉纳西语气坚定的说道。

“你不亏多智之名,只是,我需要回去同我们的族人商议。”卡西提思量半晌后说道。

明军在一个月后突然发现北部的阿努伊人消失不见了。经过半月的探查,直到北部的山脉都没有发现阿努伊人的影子,只有被焚毁废弃一些村屯表明这里曾经有人居住,这让北华军政人员百思不解。

第203章

石岛的六月正是一年的盛夏,阳光明媚,草木旺盛,正是一年最美的季节,对于亚历山德拉来讲也是现下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

婚礼在即,亚历山德拉号从澳门将叔父一家、议长阿隆佐等人接到石岛,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此行是秘密前来,亲人的相伴和祝福让亚历山德拉心情极佳,每天巧笑嫣然,这也让赵烈心情舒畅。

六月十八日一早,在石岛搭建的简易天主教教堂里,澳门来的克里门托主教主持了两人的西式婚礼。赵烈和亚历山德拉穿上了葡萄牙人传统服饰,在两方家人的祝福当中结为夫妻。

西式婚礼完毕,两人急忙又换上了中式的传统大红婚服举行中式婚礼,这身婚服是孤儿院的孩子中手巧的专门给亚历山德拉这个妈妈制作的,亚历山德拉很是宝贝。

虽说这个婚服稍稍简陋,但是亚历山德拉毫不在乎,赵烈更是无所谓,可着亚历山德拉来。

同西式婚礼只有家人见证不同,中式婚礼上,赵海明、李明峪、王哲等人以及赵烈的许多部下参加。

李明峪、王哲更是全家前来道贺,黄汉、马涛、李禄、韩建等也从济州岛赶来庆贺,孟广山、罗长山等更是备上厚礼奉上,这个拉近与大人关系的时机如何能够错过。

赵烈没有通知千户所的军将,婚礼上葡萄牙人不少,私通外夷的名声在如今的大明可是不小的罪名,都司中一些人和常汝宁正在收寻赵烈的错处,赵烈可是不想大意。

当然这里少不了一个幽怨眼神的注视。

石岛的军民也是每人发了一两银子,作为大人婚礼的赏赐,整个石岛也是喜气洋洋,军户、工匠、辽民也推选代表献上礼品祝贺大人。

喜宴上,诸位部下逐一敬酒,让赵烈早早的不省人事,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清晨了。

看到身边熟睡的亚历山德拉才回想起昨日的婚礼,赵烈苦笑不已,自家两辈子的唯一的婚礼就这样昏昏然过去了,新婚之夜还是在这般情形下渡过的,想来亚历山德拉很是委屈吧。

赵烈轻吻亚历山德拉额头,亚历山德拉睫毛频动,醒了过来。

“早上好,亚丽。”赵烈微笑道。

“早上好,烈。”亚历山德拉微笑回道。

“昨晚我醉倒了,没有陪你,很是愧疚。”赵烈伸臂搂住亚历山德拉的肩头说道。

“哦,我是很孤单。”亚历山德拉想起昨晚自己一个人的守候,有点委屈,拍了一下赵烈的胸口,“不过,我决定原谅你。”

“谢谢,亚丽,以后不会了。”赵烈拥抱着她深情的吻着,亚历山德拉热情的回应,这也算是补过昨晚的良宵吧。

当两人洗漱出门向赵海明、赵秦氏问安时,已经是辰时末了,天光大亮,当亚历山德拉向赵秦氏敬茶时,走路的别扭姿态让赵秦氏抿嘴一笑,看看两腮晕红的亚历山德拉,接过茶杯,让丫鬟扶着亚历山德拉坐下叙话,赵烈则是磕头请安后被赵秦氏赶了出去,说是婆媳二人要叙叙话。

赵烈刚刚回返自己的院落,余大宝禀报,杜立求见。

杜立带来了辽东的消息。

六月五日,袁承焕在旅顺双岛召集毛文龙会商战事,历数其大不敬,当场斩杀毛文龙,希望收拢皮岛军权。

可惜,事情没有向袁承焕的想象中形势靠拢,而是向他期望的反面滑去。

以往毛文龙主宰皮岛的一切,虽说其部下在旅顺的张盘,广鹿岛的尚可喜,皮岛的陈继盛、沈世魁、干儿子毛承禄等人都各有部属,但是介于毛文龙的威信都是甘愿臣服。

如今毛文龙被杀,一句遗嘱没有留下,十万的军兵以及数十万的军户都如没头苍蝇一般乱了阵脚。

各个军头,如皮岛副将陈继盛、参将沈世魁、毛承禄、刘兴治、尚可喜等人各成一派,乱斗不止,粮饷断绝,军民逃亡甚重。

对于杀死战死毛文龙的袁承焕,这些人的反应倒是一致,具皆大骂,上本参劾,弹劾的折子雪片般飞往京师,至于袁承焕的命令更是无人在意。他的派出的使者被陈继盛轰出门外,铩羽而归。

袁承焕也是措手不及,这个戏本它不应该是如此的,它应该是……,此时,他是没有能力兴兵讨伐的,现有的兵力谨守宁锦都是勉强,于是,袁承焕悲剧了,这个结果是他无从预料的,他隐隐感到好像此番铸成错事了。

至于济州方面,三个月来,济州向皮岛输入十万石粮草换取了三万五千辽民,这是毛文龙首肯的,这些人已经被运到济州岛的难民营。

虽说各个廋弱不堪,不过将养些时日还能恢复过来,赵烈对于丁口是无限渴望的,不过,这项行动因为这场内乱停止。

东江已经没有下决断的人了,几个巨头各个不服,谁说了也不算,张盘、尚可喜等人还好点,他们不在皮岛上,沈世魁、陈继盛、毛承禄等人的属下已经是爆发了几次冲突,这时谁还顾得上这些丁口、粮秣之事。

赵烈长叹一声,历史车轮滚滚不可抗拒,明明他已经提点了毛文龙,不过毛文龙太过自傲了,他肯定是不信袁承焕敢于先斩后奏,毕竟他是朝廷二品大员,只有天子下令才能处置他。偏偏袁蛮子就这般干了,毛文龙定是死不瞑目。

赵烈立即召集赵猛、黄汉、马涛、李禄等人,通报了这一消息。

“杜立从辽东得到消息,皇太极从八旗抽调精兵,将会于秋季借道北元入寇蓟镇。”赵烈当然乃是臆测,此事恐怕刚刚筹划,只在女真上层知晓。

杜立听得一愣,不过既然大人如此说了,他只有点头,嗯,是我听到的,“数万女真披甲会攻几处残败关口,定会破关而入,如此大明富庶之京畿近在眼前,建奴怎会放过。”

赵烈看看四周赵猛、黄汉、唐显文、李禄、韩建等人,他们各个表情惊诧,“我等整军数年,如今初具实力,此番建奴入寇,正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如果我军歼敌一部,立下奇功,则我等就可进一步升入要职,掌控更多的军兵丁口,如此我等就会在大明立下根基。诸位,可有击败建奴把握。”

“大人,放心,前年铁山一战,我军大败建奴,军心大振,今日再战,我军上下必会再败贼寇,扬我军威。”黄汉一听大战降临,立时兴奋起来。

“大人,我军败敌不难,只是须得避其主力决战,再者建奴大股披甲骑兵也是我军劲敌。”谨慎的李禄隐约提出自己的担心。

“有敢战之心就好。”赵烈说道:“然则,我军势单力孤,当然不可与敌决战,还是那句话,骑兵大成之日才是我等与敌决战之时,此番还是多路探查,歼敌小部。”

“黄汉、李禄即刻回返济州,加紧操练军兵,尤其是新建的骑兵,当于九月底前完成整训,等待出征的命令。”赵烈命道。

“遵命。”两人躬身施礼回应。

“赵猛、徐鸿、唐显文你等备足军械、粮草、火药、兵甲,以备大战所需。”

赵猛、徐鸿、唐显文轰然应诺。

金黄色的金币,泛着白光的银币,红黄色的铜币摆在了几个人的面前,这是济州匠户营中外工匠们赶制的钱币,正面是济州岛的粗略模样,背面是几艘海船行驶在大海上的场面。

“金银币含量都是在九成,一个金币可换十个银币,一个银币可换百个铜币。根据大人的谕令,正面是济州岛的形制,背面是航海的图样,如果,大人满意,属下返回后即可开始大量赶制。”马涛端详着赵烈的表情说道,这是反复制作了五次,几经修改才铸造出来的,也不知道大人是否满意。

“嗯,不错。”赵烈试了试钱币的硬度,大小,三种钱币泛着各自金属的亮光,显得制作十分精良,金银币直径都在一寸有余,重一两有余,“回去后可以大量赶制,不过,发行嘛,我认为可以成立钱庄专门发行。”

“大人,我军建立钱庄倒是很好的生意,如今济州市面上的钱庄都是一些朝鲜人开设的,我汉民借贷不易,钱利极高,这半年来发生了几次汉民同店主的冲突。如我军建立钱庄,他们必定小心行事,不敢如以往般肆意订立钱利。”马涛说道。

“如今的钱庄是如何运作。”赵烈问道。

“如今的钱庄是百姓商家到钱庄用银两兑换铜钱,商家还有个别百姓将银钱送入钱庄,交些保管利钱,钱庄再将银钱借贷出去,收取利钱,如此钱庄获利颇丰。”马涛言道。

“这是两头收钱,难怪获利颇丰。”赵烈砸吧了下嘴,当下的钱庄象是后世的某些部门吃完上家吃下家啊,刀刀不落空,“这般收钱,百姓到钱庄存钱的多吗。”

“怎么可能多,极少,大人,到钱庄存钱的都是商家,毕竟有些银钱出入还是钱庄方便,其实,钱庄收取的银钱不多,但凡开设钱庄的都是家里颇有资财的,也不指望外面收来多少银钱,放贷出去的大多是自家的银两。”马涛说道。

“如此,我军还真是有开设钱庄的必要,嗯,是银行的必要。”赵烈说道。

“大人,银行为何物?”黄汉问道。

“嗯,这个,和钱庄略同。”赵烈挠挠头说道。

“嗯,这个,大人,那不如还唤作钱庄,百姓倒也明白。”黄汉一愣道。

“这个大不同,我所谓银行,乃是银钱往来的所在,一者,百姓商家到此存钱,银行不收利钱,还付给百姓利钱。”赵烈刚说到这,李禄张大嘴巴看着赵烈,这大人是不是说颠倒了,其他人倒是忍得住,估摸大人还有后话。

“二者,收取放贷出去的利钱只是付给百姓利钱的三倍到四倍,赚取二者之间的利差。”赵烈就当没看到属下的表情继续说道。

“三者,铸造发行钱币只有这一家银行进行,其他钱庄不可铸造、发行,只可放贷。”

“大人这般行事这银行必是获利极丰,这铸造钱币就可获利五成以上,真乃暴利。”唐显文咂巴着嘴说道,他经常是与罗长山厮混,这里的门道如今也是门清。

“不止,大人,如果是这点利钱,济州、北华的百姓大都到银行借贷,如此人数众多也是不小获利,再者,百姓借贷总额,家中家底我等也是心中有数。”马涛说道。

“不错,你等也是有心了。”赵烈朝他们竖了竖大拇指,以示嘉奖,“这里还有一个绝大的好处,你等没有在意。”

“大人,还有大的好处,当真?这钱庄也没有其他的进项了。”李禄摸了摸自家两撇小胡说道。

“如是到银行存钱付给你利钱,你存不存。”赵烈问道。

“当然存,不存是傻子,这是白拿钱的好事啊。”李禄咔吧着眼睛说道。

“如此,就当两年后,北华、济州百姓日子好过了,手里有些银钱,有半数的百姓家存了五两银到银行,银行可有多少银两。”赵烈问道。

“就当是有三万户存钱,那也是十五万两。”李禄扒拉着手指算到。

“如此,就会有十五万两银子让我等使用。”赵烈说道。

“那百姓都取回去怎办。”李禄呆呆的问道。

“如是常年存钱,每年都有利钱,你都取出去,那不是傻子。”黄汉用手一点李禄,其他人尽皆大笑,李禄挠挠头干笑两声。

“过年过节,婚丧嫁娶这些用些银子,其他时候他们都会放到银行,除非,破虏军战败,百姓惊慌才全部取回银两。”赵烈说道。

众人尽皆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看来这银行是大有可为啊。

第204章贝勒议政

辽东沈阳大政殿中,一口阴阳顿挫的辽东官话回响在殿堂中。

“汗王,诸位大贝勒,至今年五月止,驱使汉民开垦荒田九十八万七千余亩,设立村屯三百零五座,设立汉军牛录三百零七个,至此,大汗立汉官开荒田可谓大成。”范文程言毕躬身谢恩。

“一年多的时间不过是开垦了不足百万的荒田,当真可笑。”二贝勒阿敏鄙夷的撇撇嘴。

“二贝勒所言极是,这般尼堪就是散懒成性,不用刀枪逼迫绝不肯麻利的干活。”莽古尔泰与阿敏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阿敏斥责,他就在一旁敲敲边鼓。

当然他们是心中有气,这里许多汉民和荒田都是从他们镶蓝旗、正蓝旗中划拨出去的,这让他们极为不满,尤其是丁口,现下辽东丁口就是钱粮,因为人力的缺失,让他们两蓝旗内耕种拙荆见肘。

大贝勒代善只听不言,这里的弯弯绕他当然知晓,他的两红旗属下同样有汉奴和荒田的损失。

然而,如果他也加入声讨的队伍中,只怕皇太极会认为三大贝勒相互勾连。

代善明白立汉官驱使汉民开拓荒地,不出几年定会大成,每亩得收成收取五成,这会让大金入库极多的田产,毕竟这些汉民原来都是旗奴,他们是在刀枪相逼下干活,这番是在为自己干活,两厢不可道里计。

再则,原有旗内收入很多会被旗内女真贵族和旗主上下其手欺瞒不少,根本就不上报,让朝廷损失不少田赋,此番由汉官管辖,许多的欺瞒再不存在,让田赋大增,只是让原有的旗丁极为辛苦。

因为旗内原有的汉奴大减,他们只有亲自动手耕种了,这让他们怨气不少。

阿敏、莽古尔泰从中作梗的最大原因是今后这些田赋交于朝廷,实际上是落入了皇太极的手中,这会大大加强皇太极两黄旗的实力。

将来有一天皇太极定会真正的成为帝王,乾纲独断,让所谓众王议政成为摆设,这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也是代善不愿看到的,不过,既然阿敏、莽古尔泰放炮,他决定还是少说为妙。

皇太极心中厌恶至极,不过七八万的丁口,因为汉民逃亡田亩凋敝,朝廷收入锐减,府库中抢掠辽东汉人的银钱也是花费殆尽,因此朝廷挤出的钱粮也是极少。

众多汉民在忍饥挨饿的情形下开拓出近百万的田亩,已经是让他喜出望外了,到了这两个蠢货的嘴里,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皇太极清楚这两人是认为他抛开八旗的开拓触及了众王议政,这才是他们反对的根本,大约代善也是如此想的吧,皇太极余光看看代善。

端坐如山的代善忽然感到浑身一寒,这让他心中惊惧。

皇太极看看僵在当场,满脸冒汗的范文程,心中明白汉臣当然是不能同女真贵族尤其是大贝勒抗辩的,这是大金的规矩,他看看站立在一旁的豪格,递了一个眼色。

“两位大贝勒,七八万的丁口,钱粮短缺匮乏,开拓近百万亩田亩却也不易了,如此我大金也能多出不少的钱粮。”豪格同皇太极一般粗壮,只是勇武有余智谋稍差,不过,这里浅显的道理他当然明白,在父汗的示意下前来解围。

“今日所议都是枉论,还是看看今年能打出多少的钱粮再说吧。”阿敏别有用心的说道。

说是别有用心,这是因为今年到了现下,雨水极少,如果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里没有大的降雨,今年粮食歉收就是定局了。

皇太极心中大恨,阿敏此言其心可诛,十分的歹毒,这是变相的贬低他的决策,动摇他的威严。

皇太极暗中屏气,心中暗道制怒,自前年铁山战败后,皇太极咬牙处罚了济尔哈朗,也借口阿敏是主帅也应担责,罚没了他五个牛录,加上征朝的折损,这让阿敏实力受损,也让自感不妙的阿敏更加的疯狂。

“父汗,二大贝勒其言大谬,当下已是夏末,我辽东只降下寥寥数场小雨,旱情极重,二大贝勒此时所言……”皇太极可以制怒,小年轻子豪格可是控制不住,跳将出来指责阿敏,不过,皇太极马上制止了豪格的话。

“长辈商谈,晚辈不得多嘴。”皇太极肃容训斥,他心中暗叹,豪格勇武有余,城府不足,也十分欠缺活泛,话可以说,但是不能太过激烈,这时还不是翻脸的时候,这种稍显鲁莽的行事是皇太极最不放心的豪格的所在。

阿敏凶狠的瞪着豪格,他没想到这个皇太极的黄毛小子竟敢当众斥责他,这让他极为的恼火,毕竟他是大金建国过程中建立殊攻的二大贝勒,豪格是什么,不过是有个好爹的小崽子而已。

豪格虽然退后,不过,眼睛也是回瞪阿敏,寸步不让。

皇太极挥手让范文程退下,此番奏对是在大朝会之前,也是皇太极彰显一下屯田的成果,给八旗各个旗主一个交代,从人家其中将丁口分来,没有个结果肯定是不能服众的,不过,这一切都让阿敏和莽古尔泰搅合了,这让皇太极十分的憋屈。

“来人,让殿外的各贝勒大臣入内。”皇太极命道,大朝会商议的内容才是关键。

岳托、萨哈廉、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德格类、济尔哈朗、硕托,甚至只有十二岁的多泽也来到殿内,这是全体贝勒共议国事的大朝会。

来到的诸贝勒跪拜皇太极,参见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

岳托、萨哈廉、阿巴泰、阿济格、济尔哈朗、硕托这都是倾向他的贝勒,多尔衮则是不得不屈从他,多泽是唯多尔衮是从的小屁孩,德格类则是同母哥哥莽古尔泰的跟屁虫,皇太极估算了一下双方的对比,心下稍安,此番议政不能出现闪失啊。

“各位贝勒大臣,去年辽东水患极重,田产大降,今年以来,旱情危急,估算粮米产量不如去岁。”皇太极边说边环顾了各位贝勒大臣,“我大金府库本已匮乏,今年田赋大减,将会入不敷出,召集此番共议国事,本王力主伐明,夺取明人钱粮丁口,反哺我大金国力,渡过此番难关。”

下面的众贝勒尽皆惊诧。

“不知汗王所言伐明是攻取大明何处,前者我大金数次攻打宁锦都没有攻下,虽说夺取了一些丁口,不过钱粮所得有限,恐怕只是杯水车薪。”莽古尔泰发问道。

皇太极听闻深恨之,两番激战宁锦,袁承焕、赵率教、满桂抵死坚守,攻取不下,这成了阿敏、莽古尔泰攻讦他的口头禅了,说道何处都要提及一番。

“辽西大明坚城众多,锦州、宁远、山海都是坚城,我军不可力敌,父汗曾言,过坚城而击之,本王筹谋抽调八旗精兵向西北经蒙南入蓟镇,攻入大明富庶京畿,如此大明财赋子女任我大金取之。”皇太极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