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苍茫-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锋,赵娥则看到赵烈的言语引燃全场,崇拜之情愈烈。
离开匠作处,赵烈等人来到威海卫城外辽东难民聚集处,只见密密麻麻的窝棚立于官道以东,衣衫褴褛的人们合伙还在建造窝棚。
万基上前见礼。
“大人,难民大多是青壮,以五十人为一组,合作建窝棚,三日后可完成。”
“好,两千兵丁招募齐全了吗。”
“大人,人数齐备。只等大人差遣。”万基回道。
“好,万基操劳了。”赵烈仔细的观看难民营,只见窝棚虽乱,还是留出道路,还建立了公厕,有水师官兵在维持秩序。
“运来的粮食还可支撑多久。”
“大人,一天两顿稠粥,还可支撑四个月。”万基略一思索回道。
赵烈很是满意,万基战阵不如黄汉,余大宝,不过心思缜密,心机深沉,赵烈把第一个麻烦难民营交于他,让他独当一面,可谓信任有加。万基也晓得赵大人对其的看重,行事尽心尽力。
“很好,错落有序,还算规整。”赵烈温言嘉奖“还有何难处。”
“大人,人手还是不足。”万基提出要求,“小人在此诸事繁杂,看书习字犹是让小的头疼,实无时间操练军阵。”
“这样,我把杜立、汪全交于你,操练军阵。如何。”
“多谢大人,必不负大人所托,小人三月内必炼成铁军。”万基大喜,他明白自己是第一个独当一面的亲随,可见赵烈对他的信任。
“大哥,兄弟我有事相求。”赵烈又转向赵猛,打虎亲兄弟嘛。
“二弟,都是自家的事,有话直说。”赵猛答道。
“大哥,我人手吃紧,我希望大哥逐步接手难民营。”赵烈人手紧缺,只好打起家人的主意。
“大哥我没问题。”赵猛应予下来。“只是上手还须时日。”赵猛也看出来这个难民营中事事规矩,自己还须熟悉。
“那好,一切拜托大哥了,我与大哥两个月,两月后还有其他诸事,我就将要走万基。到时,难民营还须大哥操持,这里面干系甚大。”赵烈提出要求。
“两个月,没问题。”赵猛满口答应,现下赵家田庄就是赵猛操持,都是管事的差遣。
“二哥,你看小妹妹多可怜。”赵娥眼泪汪汪的扯着赵烈的衣袖说道。
赵烈一看只见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瞪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他们,廋的皮包骨头,更显的头大、眼睛大,头发像一把黄草,身上的衣服褴褛,到处是补丁。
一个枯廋的同样衣衫褴褛的老头抱着她坐在一个窝棚前,敬畏的看着众人走近。
赵烈安慰的拍拍赵娥,走到老人面前:“老丈,哪里人啊。”
老人急忙放下女孩,跪下用一口辽东腔回道:“大人,小人是辽东岫岩韩家村的。”
赵烈忙拉起老丈:“老丈,家里人都来了。”
老人站起叹口气:“老奴太是狠毒,家中本有几十亩田,老奴来后,田亩房屋皆被抢去,家中女儿、儿媳都被建奴掳去,家中老妻、孙子饿死,小人和三个儿子杀了领催逃了出来,大儿子死了,还有二儿,三儿。”用手一指女孩“这是老大唯一的骨血了。”说罢,几滴老泪流了下来。
“爷爷不哭,爷爷叫我不哭的。”小女孩伸出肮脏、纤细的手指替老人擦泪,她自己的眼泪却夺眶而出。
众人一同像被炫目的阳光伤了眼睛,不约而同的眨巴着双眼。
赵烈强忍住泪水,用手一点一老一小,对着万基说道:“照顾好他们。”转身离去,再不走,赵烈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众人无言的行走着,只有赵娥的抽涕声传来,赵猛紧紧的抓住赵娥的手安慰她。
赵烈环顾四周众多窝棚,心想这里当真是一个窝棚一部血泪,汇集到一起就是百万辽民的受难史,也是对建奴血腥杀戮的控诉史。
不过,这个世界向来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即使到了后世二十一世纪还比的是谁的块头大,拳头大没理也有理,何况如今。赵烈硬起心肠走出难民营。
赵烈带着弟妹来难民营,就是深深的知道,这只是中国苦难的开端而已,将来数十年整个中国南北将有数千万人口毁在天灾人祸上,既然生活在这个巨变的年代,必须让弟妹们尽早知道这个时代的残酷,才能晓得外面的世界可不是指挥使大人府邸般温暖安全,在他们心中埋下思量的种子,切不可安逸享受。
但是,残酷到这种程度也出乎赵烈的意料,毕竟后世在白纸黑字的研究成果当下却是血淋淋的展开在他面前。建奴就是将汉民当做牲口一般,肆意奴役、践踏。
赵烈回去后一夜未眠。
第022章安定军心
第二天卯时,赵烈整整折腾了一个时辰,大枪轮的大开大合,雁翎刀挥舞的虎虎生风,最后,赵烈用弓箭静心,一气射了五十箭。
李虎、黄汉、余大宝以及后赶来的赵猛最初十分担忧,赵烈暴烈的操练方式太容易受伤了,但最后,当赵烈射最后十箭时,以看到心无旁骛,平复如初了。
沐浴更衣后,差人唤万基回府,将十几页纸的防疫操守交于他,又细心解释了各个细节。如不得喝生水,只能喝烧开的水,检查个人卫生以及街面卫生,设立公厕,不许随地便溺,统计十二岁以下的儿童数目等等,诸如种种条目。
此令今日起施行,这本操守不禁让本身谨慎的万基更是小心的管理难民营,他才发现一点,原来大人五大三粗的身体里的细心远在自己之上啊。
早上吃早饭时,赵烈发现还有三个红眼的,赵秦氏、赵锋、赵娥,尤其是赵娥,两眼高高肿起,没什么精神。
饭后,赵秦氏让赵猛陪自己去难民营去了一趟,回来后,赵秦氏收集旧衣物,收购粮食,忙个不可开交。充分发挥出女强人的潜质,把管家、婆子、丫鬟调动的团团转,全力开动救济辽民。赵猛赵锋一旁配合。
赵烈是没有这些功夫了,他必须为几万人今后的生存忙碌,确切的说是冒险。
赵海明已将福海号触礁沉没,海沧三艘,苍山船三艘遇风暴沉没。这几艘海船都已经报备遇到风暴沉没,上报登州水师。
赵指挥胸有成竹,此次大功朝廷无论如何也会把威海水师战船补足,此外水师内部也有一长串的报功名册,想来也会恩准,毕竟首级都是实打实的。
因此,赵烈上午到码头登上了福海号,与其他六艘船的船头汇合,交代事宜。
赵烈登上福海号时,六个船头早已等候在福海甲板上了,见到赵烈,齐齐躬身施礼,“见过大人。”这几人都是赵海明的嫡系,这也是被赵海明选中他们的因由。
这几人和赵烈官阶相同,都是百户,不过,赵烈是赵指挥公子,又新立大功,升职是必定的,几人自是恭敬非常。
“免礼,几位船头都是赵某的前辈,以后尚请多多提点。”
几人连称不敢。
“诸位,赵烈今日言明,今次,我等要深入琉球国,惩治倭奴船队。有疑问,可以说。”赵烈环视几人。
几人面面相觑,中等个,微胖的蓝祥看看众人,鼓起勇气:“大人,这是擅起边衅啊。朝廷……”蓝翔眨巴着眼睛看着赵烈,话虽未完,不过意思是表明了,老大,这抄家的罪名啊。
“更换装束,旗帜,强抢货品,留货不留人,货物出手后,所有船员一成半收益,船头半成收益。保留军籍。”赵烈不耐各个解释,干脆的全盘提出。“有退出的吗。”
一众船头先是惊诧,好嘛,更换旗帜,装束,这不就成了海盗了吗,嗯,还杀人灭口,靠,真毒辣啊,大人今年才十六啊,真真的面嫩心黑啊。
等等,船员一成半收益,船头半成收益,嘶,好几个人擦了擦口水,还保留军籍。这,这傻子才退出呢,在水师一年只有八个月的饷银,不是海上零星还有点进项,日子都没法过了。这是军伍合理合法的抢劫,倭国就是敌国,万历征朝鲜不就是征倭寇吗。何况又是什么事不还有赵大人顶着嘛。
“谨遵大人号令。”几人异口同声回应。
“回去通告船员,阵亡的,抚恤二百两白银,重伤致残二百两白银,重伤一百两白银。”赵烈放下最后的底牌。“船头死伤五百两白银。”
几人也果然被压弯了腰,重重叩头,“多谢大人体恤,多谢大人。”各个激动异常,这是关系到自己每个人的利益,战场上枪炮无眼,谁敢说自己没有走背字的那一天。
“今次开拔,与家人、亲戚不可漏一点口风。违令者斩。”赵烈厉声言道,眼睛挨个审视几人,几人立时感到一股冷意铺面而来,赵烈凌厉的眼神,身后亲随冰冷的面孔,表明这不只是威胁,作为指挥使大人的公子对于他们来讲就是天一般的存在,要他们的性命那真是太轻而易举了。
“遵令。”几人恭恭敬敬的应答。
“今日起,各位称为船长,记住,我们还是明军。不是海盗,我们是为国惩罚不臣。”赵烈最后强调。动机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任何事都要有正义的理由。
“是,我等为国惩罚不臣。”几人轰然回应。仿佛真的是为国讨伐不臣般的正气昂然。
接下来,赵烈又吩咐多备辎重,多备帆索。计议三日后出发。第一次会议圆满结束。
赵烈又马不停蹄的回转府内,只见府内人等正忙忙碌碌,整理库房,装运陈粮,清洗旧衣物,一副繁忙景象。
进得大厅,只见赵秦氏正歪在躺椅上休息,旁边贴身大丫鬟紫玲正在扇着扇子。
赵烈有点心痛,这番劳累都是自己引来的,却让老妈劳心劳力,却是自己的不该,毕竟赵秦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这在古代已是高龄了,上前问候:
“母亲大人多多操劳,孩儿给您请安了。”
赵秦氏笑笑,“没事,看着辽民凄苦至此,心中发堵,自家做些事情,心中安稳,多救些人为你们父子多求些福源。”
赵烈欲言又止,赵秦氏笑着点了一下赵烈,“又有事吧,这半年来,就是你事多,说吧。”
“母亲,我从一个勘验师傅那里拿到山东铁矿、铜矿等矿址,接下来,生铁、黄铜孩儿有大用,母亲能否差遣些得力家仆打探确实。”赵烈实在是苦于人手短缺,只能向老妈求援。
“哦,地点属实。”老妈略有疑问。古代探矿不易,走了眼的是常事。
“属实,各个地点都有村民发现矿石,只不过以往无人找准矿脉。”开玩笑,都是后世大矿,虽说现今是人力开掘,只能利用浅层矿石,不过这也够自己前期使用了。
“这事麻烦,朝廷施行矿禁,只能和当地仕绅合股。”赵秦氏毕竟是独掌家中财权,经多见广,一语点到要害。
“这都好说,在他们看重的是发卖矿石的收益,我家要的是铁和铜。”今后,鸟铳、大炮都是消耗铜铁的大户,自己手中没有来源,只靠收购闽铁、广铁、苏钢,空耗银两,一旦两地有失,来源断绝,就是大祸。
赵秦氏略一思索,也就点头同意,今次辽民之灾让她产生极大的不安,登莱只在辽东对岸,海面不过几百里,顺风一日余可达,登莱已是前沿,自家立足水师军将,赵秦氏深知一次大败就是灾难,一切以加强自家实力为先。只要自家官位、军力在手,今日散去的浮财日后自归。
赵烈留下了铜铁矿的几处地点,又帮赵秦氏松松筋骨。伺候的老妈眉开眼笑。
赵秦氏一高兴,就提到赵烈的婚事,“烈儿,你大舅前日来信,言道,文登县县令有一嫡女,年方二八,知书达理,容貌秀美……”
“母亲,海船备料甚急,我也是抽空前来,此事不急,带我回来后商议。”赵烈急忙打岔,狼狈逃窜。
赵秦氏哭笑不得,赵猛因有疾在身,多次姻缘不易,门当户对的嫌弃,愿意的赵家又不愿委屈,所以蹉跎至今,二儿也十六了,也到了年龄,不过,只要一提此事,赵烈就打岔溜号,直令赵秦氏无奈。
赵烈也是无语,自己在这个时代才十六周岁,十七毛岁,相信自己的妻子只会比自己小,来至后世的赵烈说什么也接受不了自己和一个未成年的少女的婚姻,实在是太邪恶了。
下午申时初,水师营寨响起三声号炮,赵烈急忙披挂,与一众亲随来到营寨,只见福山号正在慢慢靠港,身后几艘海沧,苍山船也缓缓进港,码头上,指挥同知秦祚、佥事李洋、各个船头,官署各级司吏一众人等都来到恭迎指挥赵大人得胜归来。
当赵海明刚一踏上码头,众人跪拜同声:“我等属下恭贺赵大人杀奴得胜而归,大涨我威海水师军威,令建奴闻风丧胆。”
赵海明右手抚胸,大喝:“大明万胜。”
众人回应,一时码头上,船上四处都是高亢的大明万胜之声。人人明白此次大胜,大家都有好处,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
赵海明伸手虚扶:“请起,都请起来。”看看赵烈,捻须而笑,心知肚明此次大捷赵烈才是首功,不过,也只有自己居功才不会让人把大功冒夺了,否则的话一个小小的百户算得了什么,被人冒领军功乃是平常事,如果没有被夺占军功才是咄咄怪事。
“今次大捷,全赖一众官兵临阵奋勇杀奴,全赖后方诸将供应粮秣,此大功乃是我等威海水师上下一心搏杀来的,我赵海明在此多谢各位。”赵海明深施一礼,究竟军伍,深知战阵争锋,属下归心的紧要,分薄功劳也是一大学问,赵海明深蕴此道。
果然,众人全部感激的又一番跪拜。赵海明一一扶起,好言激励。赵烈一边旁观,叹服老爹手腕娴熟,游刃有余,自己是大有收获。
赵海明同几位大人回到官衙会商,晚饭各级官员就在水师官署会餐,毕竟封赏没有下来,不好到威海卫中的酒楼庆贺,各船水手也是加餐庆贺,一时水师大营欢声雷动。
酒宴到了亥时中才结束,赵海明在众人的攻势中,虽有赵烈助阵,也是酩酊大醉,赵烈也有个八分醉,父子二人在一众亲随搀扶下回到官邸,赵秦氏又是一阵埋怨,各自收拾休息。
第023章顺风启航
第二日清晨卯时初,赵烈照旧起身与众亲随在小校场锤炼武艺,在此乱世赵烈是一刻不敢松懈,这技艺乃是安身立命的本钱,一刻不得荒废。
当最后,赵烈箭术静心的时候,赵海明来到校场,默默的看着儿子箭箭中靶,欣慰一笑,吩咐一旁的黄汉一句,悄然回返。
赵烈更衣后,依照赵海明吩咐来到书房,只见赵海明,李明峪正一人一盏香茗谈笑风生。
赵烈进去一一请安,落座后,赵海明略一示意,李先生用他那温厚的声音介绍一番。
武之望还算厚道,拨下五千石粮,三万两白银,还有一些布帛接济灾民,不过,今后是没有接济了,登莱支援辽东沿海诸岛几十万军民,也是左支右拙了,实在是有心无力,后续,赵海明、李明峪接洽各级衙门,到手就是四千石杂粮,两万余白银,其他都是漂没了,这还是本应是漂没大户的登莱巡抚没有插手,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
“父亲大人,造铳、造炮、造船的工匠可是求来?”赵烈最是关心这等人手。
“烈儿,造铳的匠户为父要了十余户,造炮只有五户,只会造大小弗朗机,至于造船的匠户,实在紧缺,只有两户,还有几个学徒。”赵海明也是尽了全力了,这几日紧忙,连他这指挥都亲自上阵,可想而知,忙碌程度。
“父亲大人,李先生多辛劳了。”赵烈也不是初哥,大明官场的潜规则是心知肚明,辽饷直接关系到大明生死,还不是照样漂没,贪婪的各个利益集团只会计较此次有多少好处,不会想想今后大明一旦不在,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到最后只会便宜了李自成和满清,后世大明勋贵被抄家斩杀殆尽,也是报应。
“烈儿,你几时出海。”赵海明最关心的是赵烈的首航,这是舰对舰的搏杀,不过没有办法,赵烈谁得劝言也不听,一定要亲自出海。
“父亲,孩儿打算后天出征,我相信定会旗开得胜。”赵烈深知父亲的担忧,于是表现的胸有成竹。
赵海明欲言又止,长叹一声,饮茶不语。
“父亲,孩儿需要近海的一个岛屿,作为存储辎重,驻扎船舶的基地。最好是常年不冻。”以赵烈现在对黄海的熟悉程度,只有求助赵海明。
赵海明沉吟片刻,这个地点,登莱北面,东面,水师巡哨频仍,十分不便,“靖海卫东南三四十余里,有大小三岛,大山子岛,二山子岛三山子岛,港深水阔,可泊福船,正是我威海水师的防地,只有附近渔船避风聚集,以威海水师泊地占之,日后渔船避风可驱使其到三山子岛。”
赵海明轻啜一口茶。“另,靖海卫石岛湾湾阔水深,适合建港造船,与威海卫同属文登营统辖,海边土地贫瘠,想那靖海卫也不能为难我等。”
赵烈记下两处地点,决定自己实地探询一下。
接下来几天,船队备足辎重,兵甲,药包。
天启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巳时初,多云,微风,福海号、海龙号、海豹号、海狗号、苍龙号、苍云号、苍雨号,升帆启程出发。
赵海明、赵秦氏没有来码头送行,赵海明是持于自己指挥身份,赵秦氏则是不忍看到赵烈走向危险。赵猛带领赵锋,赵娥来到码头送行,两小又是眼泪汪汪,他们再小,也是知晓大海的风险,恐怕二哥回不来。
没有出发的仪式,此行严格保密,官兵不许向家人告之去向,也几乎没人前来道别。
在与赵猛互道珍重,安慰了赵锋、赵娥后,赵烈登上福海号,福海最后起锚,赵烈站在甲板上挥手与兄妹道别,留给赵烈最深的印象是,冷清的码头,孤寂的几个身影,在几个亲人相送下赵烈踏上了未知的航程。
两日后,赵烈先是到达了石岛湾,经过简略的测量后,确定石岛是一处难得的天然良港,此地东向大海,水深,海湾广阔,适合设立港口,由于地势平坦广阔,更适合建立船坞,这是天赐的建立船厂的好地点。赵烈放下大半心。开头还算顺利。
三日后,赵烈兴致勃勃的登上大山子岛,在探测了二山子岛,三山子岛,大山子岛,并确定了此岛确实天然良港后,赵烈的心情确实不错,自己的基地终于确定了。
赵烈带人环岛一周,岛东西长,南北狭,北半部稍平缓,南部山势陡峭,南北皆有合适的港口,最终,赵烈与众船头商议后,定下北部平坦处设港。
诸事完毕后,赵烈命海狗号、苍雨号返航,回威海向赵海明求援,从威海运来五百辽民,与材料先在岛上建立港口、栈桥以及屋舍,还有护卫的炮台。
赵烈预估几项建完,岛上也就没有多少平坦的地界了。
两船返航后,赵烈在岛上停驻一天,第二天卯时初,船队径直驶向东南,赵烈望着渐渐消逝的小岛,看看自家小小的五艘的船队,想想郑芝龙、刘香、李魁奇等人动辄几百艘的船队,只能是长叹一声任重道远啊。
琉球国至十五世纪初立国以来,仰仗着其沟通东北亚与东南亚,背靠大明这个中央帝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天赐良机,大明与日本交恶,两国之间许多的贸易都通过琉球中转,琉球人因此得利丰厚,琉球人每年因中转贸易而产生的巨额利润引来了垂涎的饿狼,琉球国小羸弱,犹如一个童子抱着宝藏,根本是没有能力守护。
1609年,日本九州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派遣桦山久高为总大将,战船一百余,武士及足轻三千入侵琉球,击败琉球国战力可怜的军队,掳掠琉球尚宁王及王族成员到萨摩,国库中百年积蓄被萨摩掠夺一空,也使岛津氏与德川氏争夺幕府失败而一空的国库充实起来,从而一举恢复为日本南部强藩。
萨摩用刀尖逼迫尚宁王签下【掟十五条】,承认萨摩对琉球的实际控制,萨摩独占琉球的对外贸易的赋税。并有驻军权,割让北部奄美群岛与萨摩等等。至此,尚宁王得还。
不过,还国之后,国内朝政被亲日派掌控,国王再无实权,萨摩藩明暗密探监控琉球诸岛。
日本人对条目真是世代执着,后世的二十一条至今日始,而萨摩入侵琉球的借口还是和寻找失踪人员一样的烂。
诸如琉球拖欠日本征朝费用,日本征朝与琉球无关吧,至于琉球水师攻击明朝商人前往日本的船只的借口更是让人瞠目结舌,琉球还要指望明朝与日本的贸易税过活呢好不好,岂能砸自家的饭碗。真是若论无下限,他人对倭人是望尘莫及。
当然赵烈前往琉球时,并不晓得这其中的许多故事,赵烈前世并不曾详研历史,赵烈只是大约知道日本此时逐步控制琉球,何况他也顾不上许多,抢了再说。
此时赵烈正与台风做着斗争,本来一路平静的行驶,船队已接近了琉球西北部,这时一股气旋铺面而来,尽管达不到飓风的级别,不过几百吨的小船,在风浪中颠簸,赵烈平生第一次晕船,吐得是昏天黑地,黄汉、余大宝等人也是如此,不过,久经历练的水手们还是有条不紊的走着之字路线,在风浪中穿行。
好在,此番风暴不是太大,一天后,东海就已是风浪平息,船队又平顺的向东南前行,不一日终于抵达后世伊江岛东部日本通往琉球本岛的航线上。
第024章毛利武士
山内信正率领两艘海船即将到达伊江岛,两艘海船其实是从明国福建购买的二百余吨的福船。
山内信正今年四十四岁,毛利家小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