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武夫-第5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死,然后被代善和后母虐待,甚至闹过失踪不见的大事,到最后引起努尔哈赤过问,重重问责代善,岳托他们才有了自己的牛录和地位,所以阿敏才会这么说。

不过岳托为人处世都是颇为谨慎,阿敏肆无忌惮惯了,他可不敢跟着说,现在除了大汗努尔哈赤之外,几大贝勒都有自己的眼线密探,说不准什么时候的那句话就被捅了上去,下场可会很惨烈。

“兄长,大敌当前,无关的话咱们还是少说几句。”那边济尔哈朗看不下去,出声拦了一句。

阿敏对济尔哈朗的话还是听的,只是冷笑了声不再说话,济尔哈朗对岳托点点头,又是开口说道:“明军火器要是不糊弄,也是杀人的利器,不说别的,高丽人那火铳,明军留下那火炮,那个不是好东西,这赵家军的火器犀利恐怕不假,眼下要紧的就是怎么打?如果咱们再吃了大亏……”

他说到这里看了眼岳托,却没有把话说完,在八旗中,镶蓝旗一直被有所针对,若有什么大错,就会被剥夺牛录人口和所占田地,不过这些话当着岳托的面,却不好明说出来了。

“还怎么打,压过去,冲过去,火器有什么要紧,再厉害又能打出几轮,咱们只要冲到跟前去,还怕他什么?”阿敏很是不屑的说道。

“阿敏叔父,刚才那个逃回来的不是说了,这赵家军步卒站得稳,队列牢靠,就算冲到跟前了,恐怕也要打的辛苦。”岳托插言说道。

说到这些,阿敏认真起来,可态度依旧很轻松,在那里摇头说道:“冲过去的骑兵还不够多,只要有足够多的骑兵压过去,那就不是问题,前面这几场才有多少骑兵,到跟前的时候都被打的稀里哗啦,还有多少敢接战的,骑兵冲不动,后面的步卒也要挨着火炮火铳,怎么可能不垮!”

第1417章谁能想到大势如此

济尔哈朗和岳托都在缓缓点头,阿敏声音抬高些许,恶狠狠的说道:“咱们手里有万骑的话,还管什么火器,冲到跟前,任他铜墙铁壁也得被咱们打垮,到时候赶羊杀羊,我就不信这些汉人能有多大的本事!”

“岳托,你去巡查下营房,再有去糟践汉民女人的,参领以下,都直接行军法示众!”济尔哈朗叮嘱了句,岳托起身答应。

听到这个,阿敏却皱起眉头,不耐烦的说道:“不值半斤粮食的汉狗,让奴才们快活是她们的福气,管着干什么。”

“兄长,汉人卑贱不值钱,可马上就要开打,这些混账奴才把力气都废在烈酒和女人上,怎么上阵杀敌。”济尔哈朗冷静的回答说道。

阿敏没话可说了,那边岳托也是告辞离开,等到岳托出了军帐,济尔哈朗才压低声音说道:“兄长,大汗和其他三位贝勒正在辽阳沈阳汇集兵马,也有几部蒙古过去了,在老林子那边抓来的野人也都编进来,咱们手里这些人什么都做不了,而且正红旗和科尔沁蒙古那边,和咱们不是一条心!”

此时的金国的主体是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也是八旗的主要构成,不过想要攻城略地,镇压四方,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之后,就开始不断的派兵马去白山黑水之间,抓捕收拢那些没有归化的女真村落部落,这些也就是俗称的“野人”,官方的叫法则是“伊彻女真”。

这些“野女真。”虽然相对落后,可长于白山黑水之间,从事半军事化的渔猎生活,比起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来说,又多了许多野蛮剽悍之气,算是最好的兵源之一。

大汗与四大贝勒共掌八旗,这里面只有二贝勒阿敏的镶蓝旗一系和努尔哈赤是叔侄关系,其他人都是父子,更不要说阿敏的父亲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圈禁处死,有这些因果在,双方暗地里自然有隔阂,彼此很是提防,阿敏心里在想什么,济尔哈朗很清楚,所以总要提醒几句。

对自己弟弟的话,阿敏没有回答,只是恶狠狠的向地下吐了口唾沫,低声骂了几句。

※※※

徐州的深秋初冬,同样是农闲时节,据老辈人讲,在几十年前徐州和山东那边一年还能种两季,但如今这些年越来越冷,也只能一季了。

每当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都要说赵进圣明,都要说老天保佑徐州,要不是进爷来到,大家怎么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不过如今这样的颂扬私下里不见有人谈了,甚至开始有些埋怨,因为徐州、淮安府、凤阳府以及兖州府南部的青壮很多人都被征发从军。

在一开始的时候,赵家军从农垦田庄内抽调人丁,可在这天启四年的秋冬之际,农垦田庄编组的护卫军兵已经不够使用,开始将平时遍练的民壮团练改编为正规军。

亲卫旅扩编成亲卫师很顺利,徐州、邳州的优秀青壮们纷纷加入,亲卫师共有两个旅又一个骑兵团,第一旅和第二旅都是三个满编团,骑兵团有八个骑士连队,共配属火炮三十门,又有辎重团两千人支持。

火炮团扩编为火炮旅,共有火炮二百余门,护卫连队十个,合计三千余人,教导旅和骑兵第一团的编制不变。

亲卫旅和火炮团的扩充对赵家军内部来说只是一个调配,并不存在太多的磨合,因为将军府只是将各处驻防遍练的军兵连队,团练连队,选出合格的调入亲卫旅这边,然后发给更新装备,指挥程序之类都经过训练,调入就可以融合。

而火炮团扩旅,则是相应的装备,相应的人员,每一门火炮被造出来,就会有相应的炮兵进行训练,这同样是个调拨的过程。

归德军兵团和凤阳军兵团都扩编为加强军兵团,凤阳军兵团加强为二十五个连队,配属六门火炮,归德军兵团扩编为三十五个连队,火炮十门。

隅头镇巡丁团和清江浦巡丁团合并为暂编巡丁旅,留下四分之一的力量维持治安,其余则是汇合在清江浦附近,由黎大津为暂编旅旅正,归第三旅旅正董冰峰指挥,目标向南。

眼下北方封海,赵家军能动用的舟船力量都集结在海州港和蛤蜊湾附近,驻扎在南直隶江北的军兵营都开始向港口处汇集,然后清江浦这边的船只也被集中征发。

大规模的扩充,大规模的调动,自然耗费民力,原本一直享受好处的徐邳百姓们开始觉得麻烦,开始担心自家子弟的安危,开始有了怨言。

不过赵家军从一开始就没有去讨好民间,他们始终走得是严刑酷法,大家即便有怨言,也知道对抗是什么后果,赵进所统治的核心区域已经习惯了一件事,那就是赵进命令下达,大家必须要服从。

有一个调动让众人开始觉得不寻常,好多人都以为这样的和平还能持续两年,但这个调动却让大家感觉到,恐怕没什么平静了。

驻扎在宿州的宿州加强团开始撤回徐州,宿州团与徐州巡丁团一起接管徐州邳州区域的防务和治安。

每逢大战,李五看家,这已经成了个习惯,果然,在宿州团回到徐州之后,刚刚扩编完毕的亲卫师、教导旅、火炮旅以及骑兵第一团就开始准备北上。

这样规模的兵马运动,以及运动前的准备,没可能瞒得住人,即便是内卫、情报局和巡丁多方封锁,但这只是做该做的,当大军开始准备调动的时候,所有盯紧徐州的人都得到了消息。

本来天下人将目光投注在辽东,谁能想到此时徐州还有这样的动作,谁都知道这个动作的意义,谁也想不到徐州居然能做得这么快,这么多人马,这么多装备,在这个时候又没办法利用水路,要准备多少车马民夫,要预备下多少粮草,这事先的准备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可徐州赵家军说动就动。

赵进年轻,可赵进做事周全老到,这么大规模的兵马动作,肯定不是冒进,稍微打听就能知道,赵家军已经在运河沿线积储了大量的粮草,这些城镇就是兵站,足够支撑赵家军这些部队,包括已经开往临清的第二旅和邳州团的给养。

这么多粮草哪里来?关注的人很快就弄懂了,但凡是大明朝廷那边的人都是苦笑尴尬,无话可说。

从前在江南运一斤粮食去京城,各种耗费捐税以及花用差不多就要有四斤,这四斤就是运河上下各方人等分润的好处,如今赵家军把持运河漕运,这些苛捐杂税以及无谓耗用都是烟消云散。

运送到京师几百万石粮食需要几千万石的成本,现在这些成本属于赵进了,有这么多的粮食物资在手,的确不用担心大军耗用。

难道这就是天下鼎革,这就是灭国之战了,不是说还有两年吗?赵进不是说要休养生息两年吗?大家不都在说大明还有两年再起的机会吗?

阉党已经被清除干净,今上又是奋发图强的明君,朝里也可以称得上众正盈朝,怎么就突然间到了这样的境地?

没人觉得大明还有什么机会,以赵家军那样的强横战力,大明这残破兵马怎么可能抵抗成功。

更有聪明的人感叹不已,这赵进果然没什么疏漏,果然想得周全,眼下陈昇统领兵马的确孤悬海外,如果被鞑虏击败,会有很大的风险,而且按照阴谋论来说,陈昇那边离心自立的万一可能。

但赵进只要占据北直隶,兵临山海关,那这些危险都不足为怪,说什么孤悬海外,辽镇毕竟和关内是一块陆地,赵家军到了山海关,难道辽西兵马挡得住?辽镇的精锐又不是没和赵家军打过,什么下场大家早就看到,不用再做什么揣测了。

要说此时还有什么机会,那就是赵进还没有到达山海关之前,建州女真和陈昇所领赵家军的大战出来结果,只要在辽镇的赵家军惨败,那么人心浮动,大明还有一线生机,可提出者一线生机的人自己都没怎么有底气,世上那有什么随人心意的,何况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的时候,赵进才刚刚从徐州启程,没有什么盛大的典礼,也没什么父老焚香祝告,一切都好像是正常的行军作战。

谁不知道这次意义重大,对于徐州和邳州以及这附近和赵家军荣辱与共的各色人等来说,谁不知道这次之后,大家恐怕就要鸡犬升天了,的确徐州不去做什么巧取豪夺,徐州不搞什么分封,可这大明天下是偌大的市场,大家靠着徐州这边的工商之力,靠着徐州带给大家的法子窍门,足以在这大明天下发一笔大财。

而且这么大的地盘,以进爷做事的风格,难道会留用那些无能的大明官吏,这些位置该谁去填补,还不是赵家军以及云山行等等各个系统,在这里面的人肯定都有一个位置,原本商行的伙计,可能都要去某处做个七品县太爷了。

第1418章入股

在这样的想法下,徐州以及周边区域怎么可能不群情涌动,不过,赵进和王兆靖对这件事几乎是下了严令,进爷和三爷下令了,谁也不敢不听。

徐珍珍和木淑兰带着孩子去了云龙山,那边被大明的酸腐文人称为是徐州“郿坞”,云龙山以原来的云山寺为中心,构建了极为严密的要塞工事体系。

到这个程度,其实也没办法瞒住什么人,大家都能猜到那边有赵家军很重要的东西,再进一步猜,也都能猜到赵家军自起家以来,各种战斗和经商买卖积累的金银或许积存在那里,可能还有什么为了艰难时候再起准备的物资。

当年董卓建造这郿坞,号称无人能够攻破,里面积存着大批粮食和财宝,以及从东汉宫廷里搜刮来的美女,要用这个做自己余生几十年的安乐窝,当然,结果世人都是知道,用这个比喻云龙山所在,肯定是没安什么好心。

另有种种评话戏文,说得是忠心大明的好汉,潜入这云龙山盗宝,吓得赵进不敢心生反意,什么这云龙山、云山寺机关消息重重,又有什么武功盖世的大和尚镇守,想要潜入当真困难无比。

按说这等评话故事编出来之后应该很精彩,但说了几段就没多少人理睬,也就是四川和广东一带还颇受欢迎,因为凡是赵家军能影响到的地方,谁不知道赵家军的强大,这种太厉害的胡编实在无趣的很。

不过徐珍珍和木淑兰带着子女过去,并不是要去躲避,因为赵进的第三房夫人孟子琪就在何家庄那边主持,他们之所以过去,是因为赵振堂和何翠花老两口要为赵进在佛前祈福。

“你儿子这些年对佛寺下手可不少,早就把佛祖得罪惨了,要还能保佑,这得多宽的心思。”赵振堂倒是说得很刻薄,结果被何翠花好一顿埋怨。

“小兰信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让她跟着来佛寺,这不是给咱家添堵吗?赵振堂的这句话倒是让何翠花有点担忧,生怕让儿媳妇多想什么。

倒是木淑兰不怎么在意,还让赵麒跟着祖母一起去拜佛,为赵进北征祈福。

木淑兰依旧管着闻香教,闻香教的规模的确比徐鸿儒时候萎缩不说,但从组织严密程度和行动力来说比从前要胜过很多,而且教义也愈发完善。

郑全的孩子,尤振荣的孩子,在徐州五大学堂读出来之后,并没有如他们父辈期望那般去加入赵家军或者云山行,反而继续为闻香教做事,这让郑全和尤振荣捶胸顿足,恨不得动手打骂,最后还是赵进发话才算了局。

在这批年轻人加入之前,闻香教的盘子被内卫和情报局甚至云山行有意无意的侵蚀,对这个势头,内外都默许,即便有所想法也都无可奈何。

不过这些年轻人加入后,一切开始不同了,他们学来的知识来自两处,一个是学堂内教授灌输的赵进理念,一个是洋人传教士的西方教会组织体系,然后再去粗存精筛选出闻香教和佛教可用的部分,自然和从前不同。

对这样的改变,内卫和情报局甚至提出了灭杀的意见,总算这些年轻人的理念和闻香教不同,他们很多人是见识过山东和天下各处的苦难和混乱,也见识过徐州的繁荣和安定,他们私下里沟通聊天,逐渐产生了这么一个念头,赵进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子和神子,是天派他来拯救这天下苍生。

他们所搭建的教义就是要天下人都意识到这一点,让他们接受徐州的拯救,接受天子赵进,为了这个目标服从虔诚,如果不服从,那就是邪魔妖孽。

这个宗旨一出,无论赵进和核心几位,又或者内卫和情报局的老谋深算之辈,甚至算上王友山这些赵家军一方的饱学鸿儒,都对这样的闻香教表示赞同,就连最谨慎小心的也觉得最起码几十年内,这样的闻香教对赵进是大有好处的。

可以用来安抚人心,可以摧毁那些与赵家军为敌,利益有冲突的佛寺道观,可以扫除那些隐藏在民间,历朝历代都想着作乱造反的教门,甚至可以强化赵进的天命所在,虽说兵强马壮者为天子,但有这一层天命神化,总归大有好处。

不过内卫和情报局,甚至其他相关各处,都先后向里面安插不少耳目,一方面加强控制,但另一方面也是加强了闻香教的行动力。

“……进爷倒是不必太过担心,这闻香新教看着生机勃勃,不过内里牵制太多,很难拧成一股向心之力……”

如惠对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因为参加者闻香新教的,除了前闻香教徒的子弟,还有云山寺的子弟,这些人出身不同,自然心思也不同,目前所想所做目标相同,但长久以往就不同了。

真正一个团结的新兴教门力量,这个是要提防的,但一个注定要分裂的教门,那么分而治之,就可以掌握在手中发挥出更多的力量了。

实际上,很多云山寺核心子弟也就是在最近这半年来开始热心,真正核心子弟,即便是如惠这一系的,对赵进和赵家军也说不上发自内心的亲近,尽管在赵进手下他们前途无限,可他们心里也明白,如果没有赵进,他们搞不好能拿到的荣华富贵更多,加上云山寺相对封闭,对外界情况了解不多,更加深了他们的想法。

也就是这半年来,他们才意识到,原来他们赶上了从龙这样修几世都修不来的大福气,赶上这一拨,可不是云山寺这种一州一府的土豪能比,而是偌大天下。

可意识到这个的时候,他们已经晚了,他们在为赵家军做事,但没有用心刻苦,今后虽有富贵地位,却比不上那些真正投入进去的同伴,有些人不甘于此,只能去发掘新机会,这闻香新教就是机会了,不过做这些事的时候,难免内心慨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他们这么暗地里后悔,却没想到徐州、邳州以及淮安府、凤阳府、归德府和兖州府这些周围府县的人感慨更甚,原本以为这是个杀头灭门的大风险,谁能想到是个光宗耀祖的大富贵。

从前那些改朝换代,先乱再打,然后收归一统,这从头到尾多少年,要死多少人,即便跟随了主家,也未必能活到最后,谁敢冒险去跟,而且这大明二百多年,还看不出什么不对的样子,从前几次比现在还大的凶险,也这么挺过来了,这赵进起事,十年才勉强拿到两省地盘,将来还不知道多少变数。

谁能想到这么快就要改天换地,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最小心的人去分析判断也找不出这里面有什么凶险。

赵进的赵家军无论武力还是财力都是有绝对优势,从前那些风险他们都没有,从前那些没有的优势赵家军则是有的,这完全是十拿九稳的局面,外人说什么二爷陈昇在辽东还有风险,可内里的人谁不知道,就算二爷那兵马全都折损在辽地,进爷手里的营头也包打天下,谁能挡得住。

外人都以为二爷的第一旅是强军,可大伙都知道第二旅和第三旅不差,更知道最精锐的是亲卫旅。

从前错过了,大家一边痛悔得捶胸顿足,一边要抓紧赶上,一时间去徐州学堂报名的人爆满,武馆那边自不必说,就连最不被人看重的工务学堂和洋务学堂前面都是挤满了人,在山东和南直隶江北各处的云山商行、云山客栈那边也都是人头涌动,哪怕区区一个伙计的职位都有无数人在争夺。

更不要说各处的农垦田庄,很多人带着妻儿投奔,甚至愿意把自家的土地投献,只求在改朝换代之前求个资格。

本来大征兵动员造成的暂时短缺瞬时缓解,按照内卫和情报局的说法,过来投奔,愿意为赵家军效力的各色人等中,很有些大明权贵的子弟,包括那些与国同休的勋贵爵爷们。

当然,有权有势的豪强富贵们,他们所作和其他人又是不同,无论是京师和山西河南的豪商,还是南直隶以及浙江的世家大族,又或者是闽粤出身的海商,他们对赵家军表示亲近的法子更直接了当,在徐州购置产业,然后在云山商行倡议大家参与工商行业内投下重金。

其中最出挑的就是闽粤海商,按照云山行掌柜们的描述,他们简直是用船满载着金银入港,然后倾倒在港口上,参股所有可以参股的产业,买下大量的田地,然后顺便买走适宜贸易的货物。

其次就是清江浦和江南的豪商,他们比海商们更知道重点何在,他们也比海商们更懂得讨好攀结,这些豪商大族除了入股参股之外,还主动让云山行参股自己的产业,原本铁桶一块的松江府、苏州府的布业行会开始向云山行放开。

这个放开也是不得不为了,因为苏松两府的棉花生产根本满足不了这两府织布工场的巨量耗费,而其余的棉花产量都被赵家军牢牢掐在手中,更不要提要面对徐州布的凶猛竞争,打已经打不过,不如大家一起发财。

第1419章百姓心里有杆秤

向徐州低头,并不仅仅是赵家军即将席卷天下,也有生意上的考量,眼下海州港和清江浦两处大量出货,通过海商们的船队运往大明北方,南洋诸国还有倭国以及高丽,有传闻,说是建州女真也买了很多……

这些渠道和销路也是江南布商们急需的,而这些都在徐州赵家军手里牢牢掌握着。

不仅仅是棉布,很多货物都是如此,明明徐州不是产地,却能生产出更好更便宜的货物,然后卖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徐州所掌握的不光是港口和船队,还有定期出发的驼队和大车队,以汉井名酒作为媒介,徐州和草原上的贸易越来越顺畅,打通了一条条从前被封锁的商路,沿途从官府到边军再到草原部落都给各种方便。

对于为了发财,眼里也只有发财的商人们来说,徐州就是大家的财神,就是大家的祖宗,有了赵家军,大家多出那么多生财之道,多出那么多商路。

虽然徐州收取商税,可他们让大家赚的更多,这样重商重工的势力,而且还是极有把握拿下天下的势力,大家当然要蜂拥而上,唯恐落后半步。

闽粤海商们背后是闽粤大族,清江浦和江南豪商们背后是江南的世家豪门,他们愿意俯首低头,代表着这些大族豪门也是如此,这些人就是地方上的实际掌控者,这对于徐州来说,就是意料之中,却远大于意料的收获了。

有这两方面的支持,有这两方面的表态,徐州所能使用的金银极大丰富了,然后军粮更是不愁,与其卖做漕粮,还不如卖做军粮,赵家军可是实打实的支付银钱。

这些豪商富贵人等也送来了自家子弟,这些子弟一方面用作人质,一方面也要参与到实务中去,这可是象征着赵家军到底接纳不接纳他们这些投靠的人。

徐州五大学堂的扩招一方面有现实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这些子弟,他们初来乍到,没有完全融入,怎么可能给他们实务来做,但这些人必须要吸纳进来,那就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