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武夫-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及为了鼓励国民休养生息,所以农商税都定得较低的缘故。

如果赔款条件真的按照群臣设想的条件实现了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大汉朝廷能够得到每年一百万两的额外进项,这一笔巨款将会让原本十分困窘的大汉朝廷的财政状况得到巨大的缓解。

然而,皇上却以一句话否认了群臣商议后的结果,觉得太少。

皇上一句话确实可以代表不容违抗的意志,没有人想要违抗他,但是正因为有这种不容置疑的权力,皇上其实很少在会议上说结论性的话,因为他无论说什么结论,群臣都会中止自己的不同意见,改为思考怎么执行皇上的意志。

而今天,皇上却极为罕见地直接推翻了群臣们商议好的结论。

这种极为罕见的直接否定,让群臣一时间有些应对无措,纷纷在思索圣意到底为何。

然而,在说出了自己的结论之后,皇上却没有继续说下去,好像是在打算让群臣自己揣摩一样。

这突如其来的沉默,让大厅内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太子也好奇地偷偷打量群臣和皇上,努力吸收着自己在第一次参与国务会议时所得到的经验。

在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丞相王兆靖觉得自己有必要去探究皇上的真意如何。

因为他的地位和威望最高,所以某种时候还是有寻求解释的权力的。

“臣等愚钝,请皇上恕罪。敢问皇上,若是觉得我等的要求太低的话,到底应该以多少数字为基准呢?”他小心地看着皇上。

“一千五百万,看着挺多,但是对日本这样一个盛产金银的国家来说,实在太少了。日本产金银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多少年来他们早已经发掘出了大量金银,国内有大量存货,所以他们付得起更高的价钱。”等到丞相再来问,皇上这时候终于开口了,“如果我们能逼迫幕府签订和约的话,一千五百万的胃口就实在太小了!我看,要至少三千万才能让大军不虚此行!而且十五年,最多二十年内就必须要拿出来!”

第1490章全权处置

“三千万!”皇上此言一出,几乎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虽然他们已经是一个泱泱大国的掌权者,多年来早已经经历了各种大阵仗,但是这个天文数字仍旧一下子让他们相顾无言。三千万两,这可比当初群臣要的翻了一倍。

就连丞相,也被皇上这雄心勃勃的话给弄得精神有些紧张。

说实话,从本心来说,他并不反对尽可能多地从日本多榨出一些钱来——如果真的能从日本榨到这么多的话。

然而,他同样也十分清楚,并不是想要从别国搜刮出多少钱来就可以搜刮出来的,为此,他决定尽大臣的责任,劝谏一下皇上。

“皇上的气魄,臣等身为叹服。不过……不过……三千万两白银,会不会对日本人要求过于严苛了一些?臣等虽然听闻日本富产金银,当时其国毕竟国小民贫,能够拿出的钱也并不是太多,二十年内未必能够筹集如此巨款。如果我们提出的条件过于严苛的话,幕府反而可能会因为无法接受条件而拖延了求和的意图,最后反而会拖延战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丞相的疑虑不是怕对日本压榨太厉害,而是怕条件太苛刻日本没人肯答应,这样就会造成战事人为延长很久,白白消耗国家的资源。这种顾虑确实很有道理,但是皇上并不打算为此改变自己的主意。

“你们啊,明明是大汉的大臣,为日本担心个什么呢?”皇上先是开了个玩笑,然后大笑了起来,“这笔钱日本人出得起!再说了,幕府只要被我们打败,四方的敌人都会跑出来和他们作对,岌岌可危的形势下,哪怕饮鸩止渴他们也会跟我们求和,再苛刻的条件他们也会答应的!”

皇上的话,虽然听上去有些道理,但是丞相还是将信将疑,显然还是有所保留。

“可是……幕府纵使相信,一年拿出一百五十万两白银,持续二十年,他们真的做得到吗?如果做不到,难道我们还要兴师讨伐?如果不讨伐,那我们自己降了价码,岂不是反而给了日本人侥幸之心,让他们故意赖更多赔款?再说了……我朝毕竟是为了匡扶正义而兴师讨伐,如果抢掠太多的话,恐怕有损盛誉……”

“大汉虎踞中国,四边的小国地位本就是低于大汉,抢掠就抢掠了,怎么了?哪用得着跟他们顾念那么多名声?”皇上皱了皱眉头,随口说了一句。但是也许是觉得这话太过于露骨的缘故,他很快就稍微地改了口,“不过,丞相你所担心的事情也不无道理,日本幕府治政粗陋,哪怕答应了赔款也不一定给得出。所以击败他们之后,为了保证他们能够给得出钱款,大汉要派员留驻,监督矿监和商关,监控日本的财富流向,把矿税和海关的商税都握在手里。另外,为了保证条约的执行,大军也要留一部分留驻日本——当然,驻军的费用也是要日本承担的。”

也就是说,皇上打算在战后,于日本留驻一个民事和军事机构,进行间接的统治——丞相瞬间就明悟过来了。

他其实也不反对皇上的这个构想,“皇上所言甚是,为了确保日本人付出赔款,以及确保在战后日本国对我国唯命是从,留驻一些派驻机关是必然之举,臣也觉得应该趁这一战,将日本纳入到我朝的藩国管理当中,一切仿高丽的例子。不过……既然朝廷是要将日本羁縻控制在手里,那若要是压榨太过,难免让日本人心生怨愤,反而难以服服帖帖按照我朝的意志行事,影响我国日后对他们的控制。”

丞相的思路是反正战后要把日本当成被大汉朝廷控制下的外部藩国,因此不急于在几年十几年内压榨他们,反而要作出一副为日本人匡扶正义维持和平的旗号来。

就一般的思路而言,他的想法是没错的,因为他是充满自信的中国士大夫出身,华夏文明在这个年代仍旧对周边的小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被这种自信熏陶下长大的他,根本就无法理解,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人在心里会残留着怎样的对日本的看法和报复欲,也无法理解皇上的心里将日本并不是视作一种一般的小国,而是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提防心理。

“你还怕他们恨我们?爱恨就恨,随他们去!我想要的东西,他们得一分不少的给我。”皇上摆了摆手,示意他在这个问题上根本不想让步,“总而言之,三千万两银子是底线,一定要从他们那里榨出来。你说这会让他们一直凋敝很久,那好,那就让他们凋敝下去吧,日本做一个穷国与我有什么关系?我是大汉的皇帝,不是日本的皇帝!”

眼见皇上如此说,丞相暗自叹了口气,不再准备继续劝谏了。虽然他还是不明白皇上这样坚持的动机,但是他知道,皇上看样子决心已经下了,他再多说不仅不会起作用,反而会让群臣们误解皇上和丞相之间有了嫌隙。

既然不能再质疑,那现在该考虑的就是怎么样才能尽最大可能地实现皇上这个看上去强人所难的要求了。

他定了定神,然后转过视线来,看了看周璞。他对日本的情况不是特别熟悉,还是得让这个知晓日本情况的属下来为朝廷献计献策。

当被丞相这么一看的时候,周璞心里就明白,他刚才在堂上的这一番陈词,已经在丞相心中树立了难以取代的处理对日事务专门官员的形象,而丞相想要他做什么,已经在大汉的朝廷当中历练了几年的他当然也明白。

平心而论,他也觉得皇上的要求有些过高,但是既然皇上坚持要从日本榨出一笔这么大的钱来,他就要想办法去达成皇上的心愿,而不是诉苦。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不负皇上的厚恩,才能继续得到皇上的赏识。

他明白,皇上是在事前给他定任务,给他规定和谈的最低条件。

大军开战之后,两国之间几千里关山和海洋的阻隔,又没有即时通讯的手段,皇上不可能事事都在京中遥制,必然要放权给军政两方的官员们便宜行事,所以他肯定会想要事前规定一个对日交涉底线,要求和谈当中必然达成,以免下面的官员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乱来,皇上定了这个底线,那么他在日本就不能带着低于这个底线的东西回去,否则就是有负皇恩,不管他再怎么说自己功劳巨大,朝廷也不会认。

这种思路也不能说不对,周璞也知道,在几十年之前,万历初年的大明朝廷曾经和丰臣秀吉掌控下的日本在高丽狠狠地打了一仗,而两国的谈判官员就利用两方之间的信息隔绝,私下里各自弄鬼,闹出了许许多多的乱子,也给原本就艰难的谈判平添了更多的困难。

可是……既然要如皇上所愿,把几千万两白银的财富从日本榨出来,那就非要得到日本人的合作不可,否则单靠几千兵士的话,单是镇压日本各地的反抗就已经让人焦头烂额了,哪里还能安安稳稳地榨出钱来?

这还真是两难的局面啊。

不过,丞相既然已经点将了,那周璞就不能选择沉默。

“皇上所言甚是,日本确实盛产金银,臣在日本经商的时候,就多有耳闻,听说日本的豪门巨室都有窖藏金银的传统,多少年来家中的藏金已经难以计数,如果能够将这些金银都拿过来的话,那对我朝来说确实大有裨益,臣这次去日本,也一定会以尽量多地从日本榨出赔款来为目标,此自不待言。”周璞先小心翼翼地在皇上面前做了一个铺垫,然后将他的心里话说了出来,“只是,日本国情特殊,而且民风与中华大不相同,其人奸猾狡诈,机谋百出,单单是击败幕府恐怕难以让他们完全顺服……就算幕府勉强答应了我们,如果其他人不合作的话,那可能,可能不会轻易得到那么多的赔款……”

虽然他的话说得很委婉,但是真实的意思还是透露出来了。

“难,是难,这一点没说错。”皇上的视线放到了周璞的身上,让这个年轻人一下子有些站立不稳,“不过,身为大汉的大臣,不做点知难而上的事情怎么行?事在人为,只要有心、有勤,再难的事情也办得到!今天大家都在,可以群策群力,你也可以好好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才能让日本人俯首帖耳,只要你能给出主意来,反正我们是可以全权委托给你来处置的。”

全权处置……皇上随口四个字,代表的可是无可估量的价值啊……周璞心想。虽然不太可能是对日军政事务的全权处置权,但是他觉得,只要他今天让皇上满意了,那至少从今之后,对日外交事务的全权处置就会交给他了。

这个诱惑由不得他不接。

他绞尽脑汁,努力构思方案,以便能够让皇上满意。

第1491章文武争利

“陛下,之前众位大人们商议的战后方案已经十分完备了,重要的只是让日本人执行、让大汉来监督而已。所以……臣有以下建议……”周璞咽了一口口水,然后继续说了下去,“第一,在战后仿照高丽例子,在日本设立公使馆,由皇上亲自授权的驻日本公使来负责对日交涉事务,有权节制日本各个方面。

第二,在照搬高丽公使馆的基础上,扩充公使馆的编制和规模,挑选精干官员充实,全权负责对日本的财政监督。这些官员可以派驻监察日本各地矿山和海关,估算它们的收入,然后将日本的矿山交由日本的专门机构专营,而这些也机构都必须派驻公使馆的监察官员,可以直接从它们的收入当中抽取资财抵扣赔款。如果能够切实做到这一点的话,臣认为让日本二十年内交出三千万甚至更多数量的资财是有可能办到的。”

“有意思,”看到这位对日交涉的专门官员支持了自己的看法,皇上微微笑了笑,“这两条我看都没错,可以执行。那还有第三吗?”

周璞的心骤然紧了一下。

“第三,臣认为,日人奸猾狡诈,如果想要完全杜绝他们耍小聪明是难以办到的,只能因势利导,制造出一种日人各方势力牵扯不下,不得不同时依赖大汉朝廷支持的局面,以日人制日人,才有可能让他们将精力主要放在内耗上,而不敢欺瞒朝廷……”

“这一点也有意思,”皇上赞同地点了点头,“我也觉得战后要让日本继续支离破碎,不能把幕府打烂了反而让别的人一统了日本,说得直白点,幕府要真的全烂了,谁来维持日本的稳定,让他们安安心心给我们赔款啊!”

“臣也认为如此,幕府的权力和威信需得到一些保留。”周璞躬下了身来,“臣等这次征伐日本,既然前期会打出匡扶正义的旗号,又准备拿日本皇室作为招牌,那战后日本皇室的力量和威望必将大大超过之前,甚至可能会拥有自己的财源和兵源,对此我们可以予以一些扶助,以便让它壮大到可以抗衡幕府,但是又不能让它变得太强,以免尾大不掉,反而成了个拥有大义名分的幕府,更加难以驾驭……”

“说得对,我们是给大汉打仗的,不是给日本朝廷打仗的,周璞你果然是个晓得利害的!”皇上十分赞许周璞的这句话,然后特意看了看赵松,“赵松,这话你也给我记着。如今你也是统兵一方的大将了,切记不要一味沉迷于战阵当中,要学学运筹帷幄了。打赢很重要,但是打赢之后做什么也更加重要,你以后要多跟周璞请教,他知道怎么对付那些人。”

“臣到时候必定时时跟周大人请教。”赵松连忙答应了下来,然后转身向周璞微微拱了拱手,“周大人,还请到时候不吝赐教。只要你我精诚合作,何愁大业不成?”

“这哪里敢当……将军有问题只管垂询,周璞知无不答!”周璞连忙谦逊着答应了。

虽然表面谦逊,但是他心里却已经乐开了花,因为皇上已经用这种方式确立了他在这里征伐当中的相对独立地位,以及可以建议领兵将领的权力——出征之后,即使贵为皇亲的赵松,也不能把他的话全当耳旁风了,否则就是违抗圣意。这种安排,对他日后的工作肯定是极大的帮助。

“让日本朝廷和幕府两方互相对立牵制,这确实是一招好棋,但是只有他们缠斗恐怕还是不够,别忘了两雄相争,一旦有一边失了脚,另外一边就会势力大涨……”皇上夸了周璞几句之后,又严肃了起来,“既然要让他们大小相制,那就要做到底,干脆不让他们有翻身的机会。你不是说过吗?日本有很多不服幕府的豪族,这次可以为我们所利用,但是我们不能只利用他们不给好处吧?战后我们也可以将一些有力的大名扶植起来,让他们手里也掌握不俗的实力,这样就可以独立于幕府和日本朝廷了。他们既然没有把幕府放在眼里,那也就是未必对日本朝廷有多少忠诚心,只要他们有了力量他们就谁都不会买账!”

经过皇上一番提点,周璞差不多也回过了神来。

“皇上所言甚是!日本人畏威而不怀德,向来无忠义之心,更何况是那些豪族?只要我们扶持起来他们,他们肯定不会跟着幕府或者朝廷走,这样的话,战后日本就是幕府、朝廷和豪族三足鼎立,他们彼此互相牵制攻讦,不得不依赖我朝的调解,我朝也可以用凌驾其上,让他们互相拼斗……”

“就是这个意思!”皇上笑了笑,然后抬起了头来,“只要让他们几家势力平衡,互相攻讦,你的任务也就好办多了嘛!一家卖国,总是会有些扭扭捏捏,要是让他们几家比着卖国,那肯定就会卖得积极妥当,卖得心甘情愿了!”

皇上一这么说,除了周璞,堂内的群臣们也一起笑了起来。他们不仅仅是为了逢迎皇上而已,而是觉得皇上这个办法确实十分妥当,切中要害。

“皇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确实为臣等所不及!”这时候,丞相也不再表示不同意见了,“周璞,皇上的这个方略你可挺好了?以后你去了日本,定要好好执行!”

“皇上明见万里,臣……拍马难及……”周璞心悦诚服地躬身,“皇上的方略臣一定牢记在心中,定让日本从此之后一直成为天朝藩国!”

而旁边一直沉默着的书记官们也将刚才皇上和重臣们讨论的那些战后条款都给记录了下来,一个国家的未来命运,就在这样的只言片语当中给定下了下来了。小国在任何时代,都只能成为任由大国宰割的对象,而日本这次战争后将要付出的代价,几乎已经和亡国只差一线之隔了。

然而,他们割出来肉,就连讨论一下处置的机会都没有,能够讨论怎么处置的,只是这次会议上的另外一些人而已。

石满强元帅就是有资格讨论怎么处置的人之一,而他也确实打算讨论一番。

“皇上,臣以为,设立管理机构来监察日本工矿一事,势在必行。不过……这些机构的地位却值得商榷一番。”就在群臣们还在纷纷颂赞皇上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石满强元帅突然发言了,“驻日使团要处理对日交涉事宜,还要仲裁日本各大势力纠纷,处理政事,本身已经是日理万机,若是同时还要负责日本的工矿事务,实在责任太过于繁重了,而且难免……难免还有权力过重之嫌……”

元帅的这个建议,让丞相等内阁大臣顿时就微微一愣。

说实话,没人想得到,元帅居然会这个时候站出来质疑战后的安排,觉得派驻日本的使团会权力太大。

虽然元帅的建议看上去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这些人都是已经在朝堂上立足了很多年的人,自然明白朝堂上的事情永远不是只能看表面的。元帅本来是军队的人,对内阁事务并没有什么兴趣插手,他如果有一点意见也不会公开在朝堂会议上说,以免影响他和内阁之间的关系。而他今天这样直接说,背后肯定还隐藏着什么深意。

“石元帅此言甚是有理,日本孤悬海外,情缘特殊,所以也不好一味仿照高丽例子来进行羁縻遥控,要重新研究一下特定的架构。另外,驻日使团虽然因为把握权威,但也确实不宜事无巨细统统打理,否则难免会有疏漏。”在先铺垫了一番,给元帅赞同了之后,丞相又回绝了他进一步说下去的余地,“此事确实十分紧要,内阁需要从长计议,大家回去之后再议定一下,看看怎么样分配权力才最为稳妥,不至于失了使团的权威,也不至于失了天朝的体面。”

一般情况下,丞相说到这个地步就差不多已经够了,他给了插手政事的元帅一个面子,而且答应采纳元帅的意见,元帅也不应该继续指摘内阁事务的问题了,然而,今天的元帅却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因为他确实是另外有打算。

“丞相,此事干系重大,还是先在国事会议上商定好为妙,免得以后再在日本起纷争。”元帅摇了摇头,反而继续说了下去,“既然丞相也觉得驻日使团不宜权威太甚,那可以考虑将金银矿务的监理机构交由驻军来处理——毕竟到时候日本各地肯定会有一些驻军的嘛!这一,一来方便大家各自处理事务,二来直属于驻军的话,万一金银矿发生事端,驻军也可以第一时间调动前去镇压,以免事端扩大,影响了矿务收益……”

果然来了!

丞相和财相同时心里悚然一惊,不期然间同时暗暗对视了一眼。

他们之前就担心,军方的人会同样对日本的金银矿产生觊觎,没想到这些人居然这么大胆,还不等在日后的征伐当中做小动作,居然明明白白地就在国务会议当中提了出来。

一瞬间,不知道怎么回事,丞相的心里居然微微有些怒意闪过。

第1492章为国争公心私心

这些年来,仗着内阁和军队区隔开来的文武分离制度和皇上有意无意对军队的偏爱,军方自行其是的行动越来越多了,虽然暂时还称不上骄横跋扈、尾大不掉,但是这种苗头就已经让他这种前明出身的文官感到有些不满和警惕了——这种不满和警惕,在大汉内阁当中其实也并不仅仅是他一人独有,而是普遍慢慢升腾起的一种情绪。

因为有超越其他所有人的资历和功绩,所以丞相并不担心军方的人把他不放在眼里,但是正如财相之前跟他说过的那样,他没事,但是他的继任者们呢?如果他在的时候军方就已经这样自行其是了,以后他的继任者们面前那还了得?不管怎么样,这种风气绝对不能涨。皇上说的是文武分离,而不是让军方凌驾于内阁之上。

更何况,军方这次还主动要求把日本的财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要是让他们得逞了那还得了?那以后他们就更没有必要去考虑内阁的想法了,以后的内阁大臣们势必更加难以和军方争锋。

带着这股怒气,丞相皱眉思索,想着要以什么方式来回击这位元帅,又不至于在皇上面前失去大臣的体统和文武大臣们之间的和气。

“让驻军来监理日本金银矿?这……恐怕与体例不合吧?”还在丞相思索的时候,性子较急的财相突然主动发言了,“而且,若是要在日本驻军,那本来是为了维持秩序,保卫使团和大汉商民安全,若是要安排了监理矿山的任务,岂不是本末倒置?”

“财相这就多虑了。”虽然财相明确反对,丞相也好像不太支持的样子,但是石元帅并没有退缩的迹象,“我大汉军队乃虎贲之军,既然能够打败幕府,那既然就能够压服日本,而且……如果能够取得对日本矿山的监理职权的话,更能保护大汉在日本的利益,不是吗?”

“要保护大汉的利益,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