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朝征战-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形成恶性循环。”

“可是不增加赋税我们如何补足巨大的亏空?”财政大臣反问。

杨严旭两手一摊,耍起了无赖:“那就不关我们军队的事情了,你们自己想办法。”

“既然你们反对增加赋税,那么今后的军费也就干脆不要从国库调拨了。”吏部大臣冷哼一声,发表自己的意见。

“想要削减我们的军费是痴心妄想,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拼死杀敌保家卫国,命都豁出去了,如果想要削减军费,你得问问百万将士答不答应。”

“哼哼,我觉得最应该削减费用的是你们吏部,养了几十万尸位素餐的废物,都不看看将王朝各地祸害成什么样了。”杨严旭说话丝毫不留情面,句句戳中要害。

“你——”吏部大臣气的面色铁青,却是无力反驳。

他们吏部下属几十万官员,费用开支很大,但是存在的贪官污吏太多了,一个个就知道捞钱,将地方治理的一团糟,因为文官的无能**,导致起义不断,最终还要军队来擦屁股,这也是军方不满的主要原因。

听到军方和文官们还没讨论出一个结果就已经火药味十足,开始了互呛,龙寒只能将目光投向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的林川。

“林爱卿,你的意见呢?”

“啊?”林川目光游离,心思根本没有在会议上,对于这种扯皮的事情,他最不屑参与,所以听得昏昏欲睡,昨夜太累了,所以听到龙寒的问话,一脸懵逼,不知道说的啥。

看到林川一脸茫然的状态,有官员发出了嗤痴的笑声,会议室紧张的气氛缓解了不少。

“朕问你关于增加赋税的提案,你有什么想法?”

龙寒也是耐着性子,没有生气,再重复地问了一遍。

林川正襟危坐,目光扫了一眼互不相让的两派官员,缓缓开口:“陛下,诸位大人,我们监察厅不懂税赋问题,不过既然陛下让我说想法,那我还是有一点的。”

看到林川一脸正经地开口,内阁官员们都不屑一顾,心想:你一个军人出身的大老粗,有屁的想法。

军方则是满怀希望,毕竟林川也算是军方出身,现在坐镇监察厅,举足轻重,如果林川支持减税,那么他们就可以狠狠地压文官集团一头。

“我的意见是加税和减税并行——”林川拉长了声音,一边观察众人的反应。

第509章 征收商业税

“哈哈哈,林总长,不懂就直说嘛,非得弄个不伦不类的加税减税并行,你这不是闹笑话嘛。”

林川的话声为落,以内阁首辅周儒林为首的文官们顿时噗嗤地笑出了声,政务大臣吴敬棠更是毫无顾忌地大声嘲讽。

林川的监察厅以铁血严明著称,从成立到现在不知道将多少贪官污吏拉下马,然后砍了头,这其中不少都是在座重臣的门生故吏,他们对林川表面上虽然一团和气,但是背地里恨林川恨得要死。

面对文官们毫无顾忌的嘲讽讽刺,林川微微一笑,并不搭理他们。

林诺言也不断通过眼神向林川示意,让他如果不懂就不要装懂,免得出丑。

但是林川话既然说出来了,自然就有自己的考虑和想法,两世为人,林川可不是那帮骄傲自大的文官们所认为的莽夫,他懂得可比他们的。

“陛下,这加税减税并行,并不是微臣一时异想天开,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容我细细道来。”

林川说完不忘眼睛瞟了一眼准备看笑话的政务大臣吴敬棠,挑衅意味十足。

被林川这么瞟了一眼,一脸得意的吴敬棠突然感觉到眼皮一跳,莫名地感觉到心里一阵不安。

“诸位大人,我所说的减税自然是要削减百姓的税赋,连年烽火战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他们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如果继续加税的话,百姓活不下去,那么地方的叛乱根源就不会杜绝,起义将会越演越烈,绕是王朝拥有百万大军,如果天下所有百姓都反抗,那么王朝也就危险了,所以我们必须给百姓减税,至少要减一半。”

林川的一番话说到了军务总长杨严旭的心里,他们负责执行征剿叛乱,最是体会到原因所在,对于林川的话他们是大为赞同。

龙寒也是若有所思,他不是一个愚笨之人,林川所说的并不是危言耸听,他也冷静下来了,重新思考税赋的问题。

“阁下说减一半税赋,那本官问你,到时候军饷如何而来?各种开支用度的钱财从何而来?”财政大臣开口质问。

“既然谈到这个问题,那就关系到我说的加税了。”林川微微一笑。

“林爱卿,你继续说。”龙寒身子微微前倾,他想要得到一个补足国库的好办法。

“根据我们监察厅的调查,现在我王朝两极分化严重,百姓困苦不堪,但是贵族豪门却是生活奢靡,掌控着大量钱财,所以微臣建议增加商业税收,凡是在王朝境内做买卖的人,一律征收税赋,按期经营的规模征税。”

远东王朝商业发达,商人不计其数,豪门贵族更是掌控着当地的经济命脉,这是多么好的财源啊,但是统治者却从未征税,而是一直征收百姓的税,这是林川不能够理解的。

“陛下,万万不可啊,如果一旦对商业征税,那么所有的商人都会逃离我们王朝,到时候街道空无一人,无人贩卖布匹油盐……国将不国啊,这林川居心叵测啊!要严惩!”政务大臣吴敬棠首先跳出来不但反驳林川的想法,还变本加厉地想要陷害林川。

林川插嘴道讥讽道:“恐怕是吴大人担心自己的产业受损吧。”

“我哪里有什么产业,我只不过是替商人们主持公道罢了,你们监察厅屠杀贵族已经是人神共愤,现在又要对商人下手,我身为政务大臣,绝对不答应!”吴敬棠义正言辞,表现得铁骨铮铮,赢得满堂喝彩。

林川心中冷笑,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既然如此那就怪不得自己了。

“吴大人,据我所知,你在王京拥有店铺一百零八家,垄断盐铁生意,在各个行省还有产业一千多家,经营着镖局,商铺,制造局……每日进账可是两百多万金币啊。”

“你…你…你血口喷人——”吴敬棠没有想到林川将他的底细调查的这么清楚,顿时脸上无比慌乱。

林川咄咄逼人:“是不是我血口喷人可不是吴大人说了算,我林川说话向来讲究证据的,如果吴大人要证据的话,我这就派人回去取可好?”

“这…这……”看到口舌打结,手足无措的政务大臣吴敬棠,林川心中冷笑,和我斗,也不看看我是干什么的。

龙寒此刻更是面色铁青,没有想到国库空虚,身为政务大臣不但不为皇帝分忧,反而为了自己不被征税,千方百计阻挠增加商业税。

“来人,吴大人累了,带下去歇息吧。”龙寒对着内侍挥挥手,感觉到一阵疲惫。

吴敬棠顿时瘫坐在座位上,被内侍架着离开了,虽然他不断大喊求饶,但是龙寒已经心冷,不想再任用他了,议事厅留下了空空的位置。

面对空空的位置,重臣们都沉默不语,并没有人站出来为吴敬棠说话,就像这个位置原本就是空着的一样。

他们知道吴敬棠算是完了,这政务大臣也算是当到头了,如果他承认还好一点,但是被林川揭开性质就不一样了,算是欺君,为了私利不顾国家利益的行为,皇帝龙寒是绝对不会容忍的。

面对坐在哪里面无表现的林川,众人都是心有惧意,没有想到林川三言两语之间就将如此重臣拉下马。

“我看减少农业税增加商业税可行,周爱卿你们内阁下去拟个方案报上来吧。”龙寒一锤定音,算是将这个事情定下来了。

“陛下圣明——”有了吴敬棠这个出头鸟,叫嚣着反对的文官们此刻顿时变乖了,不再反对,纷纷转而支持。

其实林川也是煞费苦心,如果远东王朝真的要强大,那么就必须要解放生产力,陛必须减少百姓税收,增加商业税其实比农业税来得更多,通过调控税收,反而会刺激商业发展,当然这一切重臣们现在还想不到那么远。

国库的资金来源得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完全推翻了内阁提出来的增加农业税收,反而是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增加了商业税收,他们再一次体验到了林川的可怕。

第510章 流民与扩军

内阁提出的议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终于尘埃落定,虽然最终为见底的国库的找到了一条完美的解决办法,但是内阁重臣们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的表情。

林川提出的减免农业税,增收商业税对于内阁官员们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害怕监察厅的他们主动退了兼并百姓的土地,现在家族的商业也要受到限制,这对于他们来说,眼神都能够杀死林川。

不过林川却是毫不在意这些重臣们此刻内心的想法,反正之前解决贵族兼并土地的的时候就已经将人得罪的差不多了,现在他已经无所谓了,他所考虑的都是为了远东王朝,没有私心,所以他问心无愧。

“你们内阁还有什么问题吗?”龙寒继续问。

虽然第一局就败下阵来,还损失了政务大臣吴敬棠,但是内阁首辅周儒林不得不打起精神。

周儒林开口:“现在聚集在王京极其附近地区的难民已经接近两百万人,我们虽然派出了官员每日施粥,但是也只是权宜之计,随着即将入冬,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这两百万人何去何从,请诸位大人拿个主意吧。”

军务总长杨严旭也附和说:“这几日游行不断,这些难民们要求提高伙食待遇,要求回家的路费,虽然我们派出军队进行了驱逐,但是成效甚微。”

“王京城内治安状况每日愈下,很多店铺遭到饥饿的难民哄抢……”

议事厅内的气氛再一次凝固了起来,难民问题已经困扰了众人很久,但是面对严峻的情况,不得不在这样的军政会议上提出来。

各地的起义和战乱让成千上万的百姓逃到王京地区,形成了无数的难民营和流民窟,上百万的难民让王京的治安情况不断恶劣。

杀人抢劫的事件不断发生,虽然维持治安的士兵增加了数倍,但是面对上百万难民,依然杯水车薪。

这么多难民聚集在王京地区,极大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并且每日施粥给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发给他们路费,让他们回乡。”龙寒思索片刻后开口。

“陛下,两百多万难民,如果要发路费遣送回乡,至少需要五百多万金币,但是这仅仅是路费。难民们的房屋已经焚毁,他们回去需要重建家园,需要钱财,等到明年秋收还有这么一段时间也需要大量粮食,经过综合计算,如果想要将他们安置妥当,不让他们成为起义军一份子,我们至少需要五个亿的金币……”

财政大臣阿修斯双手一摊,表示自己无能为力,现在国库剩下不足九千万金币,而且用钱的地方很多,根本拿不出五个亿。

龙寒眉头紧锁:“就没有其他办法吗?”

议事厅之内众人眼观口,鼻观心都沉默不语,处置这些难民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无论是遣散回乡还是留在王京地区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撑,而现在王朝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财。

“陛下,微臣有一办法不知可行否?”

龙寒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般,急忙开口:“林爱卿,尽管说。”

“无论是遣散他们还是留在王京地区都不是最妥的办法,与其我们花费大量的钱财去救济他们,还不如给他们找一点事情做,这样既可以消耗他们剩余的精力,防止生变,也可以帮助王朝基础设施的建立。”

“哦?怎么讲?”

“我的办法就是以工代赈,现在王朝通往各个行省的道路因为战乱,年久失修,不如我们招募这些难民前去筑路,然后给予报酬,等到来年开春,他们有了钱财也可以自行回乡播种,也可以继续筑路。”

“可是这样我们需要大量钱财,”财政大臣好心提醒道。

“我知道需要大量钱财,但是这不是一次性给予他们的,是按月发给他们的酬劳,我想五千万就可以支撑数月,几个月之后国库的税收也应该到位了,那么剩余的酬劳也可以发放了。”

林川这种以工代赈,以空间换时间的办法不仅仅解决了难民聚集闹事的一系列问题,还可以为王朝的基础建设做贡献,虽然很多官员不喜欢林川,但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之前只能采取这个办法。

龙寒拍板定案:“好,那就如此订下来,既然这个提案是林爱卿提出来的,那就有林爱卿主持吧。”

“遵命陛下”林川欣然答应下来。

“林总长身兼多职,会很累的,陛下不如将这件事情交由我们内阁去做。”周儒林此刻站出来反对。

这些事情本来应该是政务大臣的工作范畴,但是政务大臣吴敬棠被林川给弄下马上了,现在林川将手伸到他们内阁了,他自然不同意。

林川却是早有准备:“多谢周大人关心,我已经向陛下请辞监察总长一职,所以今后不存在身兼多职的情况,我会一心一意处理难民事宜。”

“的确如此,周爱卿就不要担心了。”龙寒也开口。

周儒林眼皮却是狂跳,甚至没有问监察总长接任者是谁,他已经感觉到不妙,会议上拿下政务大臣,而林川却是这个时候接手政务大臣的工作,那么不久将来,很有可能担任政务大臣。

想到这里周儒林就感觉到一阵危险逼近,林川的强势和干练他是知道的,如果真的让林川进入了内阁,那么他们的权势地位势必受到挑战,虽然他脸上没有变化,但是心里已经开始思索应对之策。

长久以来,内阁都是由他们五大家族的人担任重臣,牢牢控制着政务,而现在拿下吴敬棠,林川进来,这让他们感到了不安。

商讨万流民的处置问题后,军务总长杨严旭开始将军方的议案拿出来让众人讨论。

军方的议案很直接,也很简单,那就是扩大现有的兵力编制,增加五十到一百个旗团的兵力。

他们给出的理由也是明明白白的:现在北方的戎族蠢蠢欲动,如果他们南下进攻,北方军三十万兵力根本无法抵挡,所以至少要增加二十万兵力。

远东地区的形式更加严峻,军务总长杨严旭给出了这样的一组数据。

“八月十五日,瀚海边境巡逻队与我远东边防军发生摩擦,我方阵亡士兵五人,军官一人。”

“九月一日,瀚海边防军擅自进入我境内,屠杀两个村落五百口人,我军与其发生冲突,阵亡士兵三十八人,军官五人。”

“九月三十日,瀚海帝国借着演戏的名义,占领我和朔五镇,为避免爆发大规模冲突,我方已经将其提交到外交部,双方正在谈判。”

“十月中旬,我远东边防军一个骑兵巡逻队遭遇瀚海人袭击,全军覆没……”

“根据我们的情报,瀚海人已经在边境地地区集结了重兵,不断挑衅,为了避免更大冲突,爆发战争,我们现在是节节退让。”

“所以我们现在必须给远东军增兵至少二十个旗团,给瀚海帝国以震慑,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林川缓缓开口:“远东地区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们监察厅也有情报显示,瀚海帝国正有意对我王朝发动新一轮战争,所以我支持增兵远东地区。”

“哼,我看都是你们军队的问题,你们不去挑衅,他们怎么会出兵,我们和瀚海人和平相处了近百年,为何没有发生摩擦,现在都跳出来了,依我看,这不是增兵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外交谈判,增兵只会让瀚海人误解,增加爆发冲突的可能性。”

吏部大臣顿了顿继续补充说:“我建议远东军非但不能增兵,还需要裁撤,消除瀚海人的误解,他们觉得我们没有威胁了,自然不会再咄咄逼人。”

“蠢货!”听到吏部大臣如此颠倒黑白,林川忍不住心中暗骂,面对强敌欺辱,不去捍卫国土,反而卑躬屈膝,这样非但不会赢得尊重,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好欺负,反而会加速战争的到来。

第511章 形势严峻

面对军堂扩充军队的提案,遭受到了文官们的一致反对。

财政大臣还是老套路,以国库空虚,拿不出扩军军费为理由坚持反对。

周儒林作为内阁首辅,长期掌管远东王朝的政务,他的理由倒是充分了许多:“前几年的大旱,寒冬导致粮食减产,连年的战争也导致无数的田地荒芜,现在农业生产急需恢复,如果现在扩充军队,青壮都进入了军队之中,那么谁来种地恢复农业生产?”

周儒林作为一名老臣,虽然出身贵族但是对于远东王朝也是鞠躬尽瘁,他常年执掌朝政,比皇帝龙寒和军堂的一些人更加的了解远东王朝的实际情况,所以他的发言不得不引起人重视。

听到周儒林的一番理由,军务总长杨严旭只能退而求其次:“既然农业生产需要大量青壮,那么我们可以缩减扩军的规模,只增加二十个旗团如何?”

“不行,别说二十个旗团,就是一个旗团也不能增了。”

面对杨严旭的让步,周儒林依然不松口,坚决反对扩军。

“周大人,我知道农业生产需要青壮,但是我们军队的压力也很大啊,如果不早做准备,那么如果一旦爆发战争,我们以现有的兵力根本难以应付,如果真的到了那时候可就来不及了。”

“杨总长,也不是我周儒林为难你们,但是现在却是不宜在征兵了,从八零一年到现在,三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大旱,寒冬,兵灾,如果再不恢复农业生产,那么明年我们只能吃野菜了。”

“可是我们仅仅扩军二十个旗团,每个行省半个旗团而已,这不多吧?”

周儒林此刻表现得无比的顽固,坚持不退步:“既然杨总长如此说,那我就得和你好好算算这笔账,八零一年皇陵刑徒四十万暴乱,虽然全歼他们,但是我们中央军,禁卫军损失了二十万人,后来补充军堂进行了募兵,从王京周边五个行省募兵二十万。”

说到这里,周儒林看了一眼坐在哪里的林川和林诺言,不过他们都面无表情,似乎和他们没有关系一样。

“八零二年,中央军追绞邢徒军余部损失了五万人,北方军和戎族的几次小规模战争也损失了三万人,镇西军和野蛮人交战,损失了一万余人。”

“八零三年,远东地区闪族人叛乱,远东军损失了五个旗团五万人,在内地中央军损失的更多了,足足十万,五十六个行省守备部队损失了三十万。”

“今年王京之乱二十万禁卫军直接建制都打没了,镇西军三十万人现在剩下不足八万,中央军,内卫军损失了少说也有十万人吧,加上雨王龙景的叛乱,南方军这一次招募二十万人。”

周儒林目光从众人的脸上扫过,提高了音量:“陛下,诸位大人,我们仅仅四年的时间损失了一百零六万人啊!这不是一百多万猪狗,而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他们身后更有上百万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我想问问杨大人,你觉得我们远东王朝还有多少个一百零六万年轻人可以消耗?恐怕再来一次大规模战争,不需要别人动手,我们自己就灭国了!”

周儒林情绪激动,声音掷地有声,在座的皇帝龙寒和这些位高权重的重臣们没有一个人开口,因为他们从未想到过远东王朝的形势已经到了如此的地步,内乱竟然消耗了如此多的精锐军队。

龙寒听到如此惊人的数据之后也是沉默了,周儒林说得没错,如果再继续扩充军队,将青壮送上战场死掉,那么只剩下孤儿寡母的远东王朝只有灭亡一途。

“所以杨大人,不是我反对扩军,我也知道瀚海人,戎族人狼子野心,但是现在我们王朝的确是输不起了啊,至少三到五年之内不能爆发战争,我们需要休养生息。”周儒林伸出了五根手指说道。

军务总长杨严旭还想坚持一下,但是龙寒却开口了:“现在王朝的情况诸位也已经很清楚了,内有民众食不果腹,外有强敌窥伺,虎视眈眈,现在朕需要诸位同心戮力,我们一起共度难关。”

“戮力同心,共度难关——”众人齐声表态。

“周爱卿说得很对,我们王朝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扩军的事情就缓一缓吧。”龙寒一句话就否决了军堂提出的议案。

杨严旭急忙开口问:“陛下,那远东地区和北方地区怎么办?”

“这件事情交由外交部去办,派人出使戎族和瀚海帝国,只要能够避免发生战争,他们要多少钱朕都给!只要我们恢复三五年,我们再讨回来便是!”龙寒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十分的无奈,表情很痛苦。

远东王朝立国三百年,一直国富民强威震四海,但是最近百年来,国力下降的太厉害了,特别是皇帝龙寒接任的时候就是一个千疮百孔,即将四分五裂的王朝。

要不是有忠臣良将辅佐,迅速地平定了诸位皇子的混战,迅速稳定了各地局势,那么这个国家已经名存实亡了。

现在虽然稳定了各地区形势,但是新的问题又摆放在众人的面前,那就是恢复因为天灾战乱而停滞的生产,恢复商业,恢复中央的威信,但是破坏起来容易,恢复起来没有三五年根本不可能。

就拿那些因为战乱而损毁的村落来说,想要重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荒芜的田地重新耕种到收获至少需要一季的时间,而因为青壮都战死沙场,现在则变得更加的艰难。

天灾战乱同样导致了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