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末暴徒-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胡亥怒哼一声,转过头去。
这时,大殿中突然站出来一个五旬老者,他身穿长袍极有风度,脸sè和煦中正,显得颇有气节。
“老夫淳于须赞同长公子之见,如今我朝已经定鼎天下,何须在内地多置兵马,确实是应到边疆效力,包括军功二十爵位和部分法制都应该再次重立,从而取悦百姓,而不是以兵马监控百姓。”
淳于须是扶苏学上的师傅,和长兄淳于越一样的儒家出身,前几年一直不被始皇重用,甚至因为焚书一事,差点被淳于越连累丢官。
但现在却隐隐不一样了,谁都知道扶苏是偏向儒家的,连带着淳于须每天出门都有了很大底气。
“博士说的轻巧了吧。”此时,李斯跪坐在地上,看也不看他一眼的随口回应道。
轻蔑的语气更具攻击xìng,淳于须顿时怒目而视。
大殿内的官员都把目光转移到了二人身上,李斯是朝廷法家代表,淳于须是咸阳儒家领头羊,以前始皇帝在时重用法家,现在扶苏将要即位,儒家的人就开始表现积极了,一力想争夺朝政控制权,如今矛盾已经极为尖锐了。
赵军淡淡看了淳于须一眼,暗暗不耻,要说秦朝什么不能轻动,那就是秦朝的法制和二十等军功爵位制。
秦朝的法度虽然有些僵硬了,但不能说它不好,相反它是经过秦朝六代君主一步步完善,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的jīng密法律,单从秦朝的吏治清明便能看得出来,只是被执政者和严重的赋税徭役掩盖了,还有六国余孽从中挑拨的结果,所以并不能说秦朝的法度该改,在秦地,秦国可是很得民心的。
另外就是军功爵位制更不能轻动,它是保证秦朝耕战体系的有力武器,给了平民一个上升贵族的机会,所以秦军所向无敌,秦人每次作战,皆勇猛向前,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活下来,那就有着无数财富在等着他们。
而所谓耕战体系就是明确耕种为国之,战乃是保百姓有耕种的土地,耕战体系是秦国的国,秦国之所以能越战越强,最终吞并六国,靠的就是耕战体系。
当然,其它六国也有耕战体系的观念,但是执行的不够明确和彻底,大多还依靠奴隶制,强制奴隶效力却不给于好处。
“这个容后在意,今天是说二弟神武侯的问题。”扶苏皱了皱眉头,一语带过。
而众多法家大臣,尤其是李斯,听后脸sè都yīn霾起来,‘容后再议’的意思就是说,淳于须说的这个问题可以考虑,看来扶苏是决心维护儒家了。
“神武侯?他能有什么问题?”此时,殿外忽然响起了一声略显苍老,而又中气十足的不满声。
紧接着,同样一道苍老声略带不满的道:“哼,废除二十级军功和秦律?此人居心叵测,实在该杀!”
“何人在殿外喧哗?”扶苏不满叫道,同时一众大臣也是奇怪的往外张望。
这时,章邯的声音在外响起:“禀长公子,上将军和国尉大人求见。”
“啊?”众人一惊。
只有赵军、胡亥脸sè没有惊讶,李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而扶苏的脸sè则是有些古怪。
第八十四章王翦、尉缭
上将军职位之秦朝历代不少,但如今尚存世的,只有曾多次指挥兵灭国战,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传奇统帅王翦。
至于国尉并不是秦朝的正统职衔,而是属于一人的专属,那就是尉缭,就像赵军的神武侯称号一样。
在统一六国之战前夕,秦国战将如云,猛将成群,并富有百万虎狼之师,以当时秦国之力消灭六国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不成问题的,可六国要是联合起来共同对秦,情况就难料了。
所以,秦朝当时唯独缺一位能掌控全局,运筹帷幄的战略军事家,就在这个时候,年轻的尉缭轻衣入关,为秦始皇带去了平定天下的策略,最终辅佐秦始皇一扫六国,他当时的职位是太尉,故而人尊称为国尉,可见其威望之高。
“快请。”扶苏在短暂的怪异神sè后,脸sè就恢复了镇定,挥手对门外叫道。
‘咯吱’殿门缓缓被章邯推开,外面正站着年逾七十的王翦,和年近五十的尉缭。
二人脚下都似生钉了一般,站在门外一动不动,脸上都有些愠sè,扶苏先是惊愣了一下,然后就是尴尬,想来是淳于须的话惹怒了二人。
“二位大人快快请进,外面风大。”扶苏不得不起身走下高台,然后一脸带笑的向殿外走去,尽是要亲自迎入二人。
不过,殿内大臣却丝毫不奇怪,秦国统一天下军功最高者当属他二人,一人是战术最高指挥者,一人是战略部署者,始皇帝在时还能压制二人,始皇帝不在。单凭扶苏的威望,在二人面前还是要矮一截。
见扶苏亲自迎来,王翦却没好脸sè,丝毫不留情面的训斥道:“我大秦能有今rì之威在于忠实贯彻耕战方略和秦律严明,没想到陛下一走,儿子却要挖秦朝根基,我大秦数代先烈拼下的江山,难道要尽遭儒生糟蹋吗?。”
尉缭淡淡的略带不屑道:“儒生议政,长公子实不过轻信。否则国将不保。”
被二人当着众臣面训斥,扶苏直觉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脸sè羞红之极,可是偏偏凭自己的威望又奈何不得二人,若是扶苏敢擅动二人。必会遭来朝堂诸多大臣反对,还有王贲等军队里的将领抵触,甚至蒙恬兄弟也不会向着自己,要知道,王翦带兵一生,军队里到处都是他的门生,尉缭在朝廷为太尉二十多年。不知道多少人受过他恩惠。
殿内大臣此时都是眼观鼻,鼻观口,一声不响,单凭二人的威望。足以震住整个朝堂。
忍下不满,扶苏陪口笑道:“二位老大人言重了,淳于大人也只是一提,国轻易动摇不得。还快请大殿吧。”
扶苏现在只盼着二人快进大殿,不然让人知道自己把二位国宝级人物处置于殿外。肯定会影响自己名声。
“吾等羞于酸儒同堂。”王翦冷然一声,语气极为不屑。
扶苏一脸无奈,只得转头对淳于须道:“咳咳淳于大人你还是先回避一下吧。”
“我”淳于须被连番羞辱,已然是羞愤yù死,在面对扶苏的命令更是无地自容,在看王翦二人的威势,他只得强忍下怒气,粗粗对扶苏一揖,疾步往殿外走去。
淳于须在路过殿门时,气愤的往王翦怒视一阵,表示不满,然后便要离去。
“站住!”王翦忽然沉声一喝,目光凌厉的看向淳于须。
淳于须闻声脚步一滞,回头迎上王翦的目光时心头突的一颤。
只听王翦森冷的道:“哼,再敢胡乱编排他人,妄议国,老夫就亲斩了你的狗头!”
冷寒的杀气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压向淳于须,淳于须直觉堕入了冰窟,忍不住全身发冷,脸sè苍白起来。
“是,是是。”淳于须低头慌忙应声,最后忙不迭的落荒而去。
走出宫门时淳于须才大出一口气,随后脸sè又变得狰狞起来,语气恶yīn狠的道:“王翦,我发誓,今rì之辱我必报之!”
北陵殿内,扶苏总算把王翦和尉缭迎进了大殿,大松一口气后才回到短案前坐下。
可是,还没等他喘口气,就听王翦僵硬的质问道:“听说长公子要废除神武侯的兵权?这兵权可是由先帝以神武侯功勋之高亲自册封,况且神武侯在临淄几年可是政绩不俗,当年临淄入不敷出现在却是逐渐繁荣,每年收上来的赋税比其它郡还多一半,临淄郡和附近几郡的盗匪更是逐渐减少,从军政上神武侯都是颇有建树,这样的人才不重用反要削兵权是何道理,不知长公子可否给老夫一个答案?”
“这个”扶苏被质问的一愣,心内有些无奈的愤然,若是父皇在,王翦哪敢如此放肆的倚老卖老。
不过,扶苏的涵养的确很好,稍微沉思后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道:“我也不想去二弟的兵权,也并不是我不信任他,相反我对二弟的能力很佩服。
不过你们也看到了,这几年我大秦修建各种工程,连年征战,赋税徭役沉重,百姓苦不堪言,现在天下太平了,自然该消减兵力,顺便加重边疆防务。”
“减轻负担?太平了?不见得吧!”此时,尉缭突然冷笑一声反驳道:“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临淄兵力才三万人吧,相比于南北军动辄几十万的兵力和辅兵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就算和维护治安的顺天府比也有不如。
而且,听说这几年三万兵马的财政支出大都是靠临淄多征收的赋税,还有神武侯自己行商贴补,何来减负之说。
至于天下太平也不尽然,虽然六国没了,但隐患却不少,六国余孽挑四处拨百姓与官府关系,各地盗匪横行,一旦有机会就趁机滋事,若不留临淄大营三万兵马,何以管辖百姓震慑盗匪?而且当初置临淄大营的事,好像也是长公子提的意见吧。”
“这可二位大人也说了,临淄郡盗匪减弱,民心已收,在留临淄大营何用,也正是二弟他武兼备,所以我才想让他去边疆,如今九原城新建才两年,百姓尚在开发土地阶段,还有匈奴那里的隐患犹在,综合考虑,都需要二弟这样的人才前去。”扶苏又把之前向大臣说的借口翻新了一遍。
殿内大臣听此齐齐目瞪口呆,怎么平时那么贤能的一个人,在大事上就糊涂了,之前的理由可以对赵军说,也可以敷衍其他大臣,但是能对尉缭和王翦说吗?这简直是胡来!
第八十五章正直的李斯(上,二更)
赵军暗暗摇头,之前他对扶苏的评价还是高了,小事能干,大事却糊涂,如果让他做一个臣子,绝对是位贤臣,可是若做君主那就差的太远了,关键时刻掌握不了尺度,御人之术更离始皇帝差了许多。
“你简直一派胡言。”王翦气的直觉气血上涌,气的全身发颤。
尉缭好点,但也是脸sè铁青,嘴唇直抖,这分明是在侮辱他们了。
“今rì老夫倒是要瞧瞧,你是怎么侵害兄弟,胡作非为的。”二人明显被扶苏的无礼行为彻底激怒了。
大殿内的众臣都是心内打鼓,恐怕今rì扶苏是不会好过了,二人都是功勋盖世,在军政两方都有莫大威望的存在,以扶苏的威望是也不得,动也动不得,除非始皇帝再生,才能完全震住二人。
同样,扶苏的脸sè也不好看,内心只觉冤屈无比,可恶,实在太可恶,若是父皇在,他们岂能如此猖狂。
想到父皇,扶苏内心突然一动,对了,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想到这,扶苏突然从怀内拿出了一张布帛。
随后,扶苏看向尉缭和王翦突然开口道:“二位老先生,这是父皇留给我的诏令,来我是不想用的,但迫不得已,扶苏为了国家着想也只有如此了,父皇的意思是逐二位出咸阳,永不得回来。”
“始皇诏令?”听得此话,殿内大臣不由同时惊呼出声,始皇帝还留有遗诏?
这时扶苏示意高台下的侍官上前,侍官躬身上前,然后双高捧始皇诏令退下,最后转身递给蒙毅等大臣一一查看。赵军也看了,以上确实是始皇帝口吻,最重要的是还有已经陪葬的始皇信印。
轮到李斯看过后也不由内心感慨,始皇帝就是始皇帝,早就想到自己后扶苏驾驭不了王翦和尉缭这两个国之擎天巨孽,会在某个问题上出乱子,所以才留下这道遗诏预防,有了这遗诏在,王翦和尉缭二人还能有何话。就是在高的威望,在始皇帝诏令面前也是云烟而已。
只是,始皇是否会想到,扶苏居然把这个诏令用在对付兄弟身上呢,这还是那个贤明的扶苏吗。或者权利真的能改变一个人?
有这个想法的不止李斯一个人,同样其他大臣看后也是脸sè各异,暗赞始皇帝高明的同时,对扶苏的评价也大大降低。
最后看的是王翦和尉缭,二人一边看,一边脸sè低沉起来,而在看完时又转为落寞。神情恍惚起来。
“哈哈,哈哈!”王翦突然嘶声大笑,神情凄然而悲愤的叫道:“好,好一个陛下啊。就算死也不放过我王翦啊,我王翦一身为秦打拼,不求荣华富贵但求拼打来的秦朝能万世相传,却没想到反被侮辱。生亦何恋呼!”
苍凉的悲鸣声在空旷的大殿中来回震荡,仿佛杜鹃泣血。悲伤而心酸,殿内的大臣闻之无不心内戚戚然,自己哪天会不会也是这个下场。
“哎”尉缭摇头一叹,落寞、绝望的表情瞬间在脸上交汇,哀莫大于心死,面对始皇的遗诏尉缭感到深深的无奈,最后转过头对赵军歉然一笑。
赵军暗暗摇头,示意他们不必再争了,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对扶苏兴不起任何好感了,就这样一个无能之辈也配做秦朝皇帝?滚下吧,我到想看看你如何下我的兵权。
念头转过,赵军就准备站出强争,乱世一到,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不博一把如何成大事,畏首畏尾不是他的风格。
然而,正在此时,李斯却忽然站了起来,只见他走到殿zhōngyāng对扶苏先是一揖礼,然后不急不缓开口道:“且不论王、尉二位大人之事,想必先帝也不是为神武侯之事立此诏令,李斯只想让陛下给出一个剥夺神武侯兵权的正当理由。”
殿内众人一愣,李斯怎么站出来了,平时李斯可是一向恪守见风使舵的原则,就连一向耿直的右丞相冯疾此时都明哲保身,他李斯站出来什么意思,此时跪坐的蒙毅皱了皱眉头,不管今天结果如何,恐怕屡遭质问的扶苏注定要声威大损。
“刚才我已经过原因了,丞相这是什么意思?”扶苏有些气愤的道,对李斯他一向没什么好感,认为李斯虽有才能,却是阿谀奉承,品德有损的小人,不应重用,加上李斯也没那么高威望,所以扶苏对李斯的质问显得很不耐烦。
不过李斯也未生气,脸庞就如坚硬的岩石,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以僵硬的语气道:“公子刚才的只是原因,却并未出除神武侯兵权的正当理由。”
扶苏闻之脸sè倏忽之间变得yīn沉之极,一字一顿的道:“我过了,这只是为了国家社稷着想,难道堂堂一国之主调动将领还要什么正当理由不成?”
见到扶苏如此作态,群臣不禁有些心内悻悻然,同时又有些害怕,毕竟始皇余威犹在,帝皇之威不容置疑。
“可公子还未登基。”李斯突然道:“在,公子也不是简单的调动将领,而是要神武侯的剥夺兵权,置疑先帝的决策,若是无正当理由,神武侯又未有过失,请恕臣不能苟同。”
听此,大殿内的臣子瞬间傻眼了,今天李斯是打鸡血了吗,怎么变得如此敢于直言了,一众御史、博士有些羞愧,面对长公子的无理作为李斯都敢仗义执言,自己却是瞻前顾后,以后谁在李斯见风使舵,我跟他没完。
赵军也愣然了,李斯怎么会硬挺自己?难道是因为李由,不对,虽自己跟李由的关系很不错,但也没到李斯为了自己豁出前程的地步,李斯是什么人他很清楚。
“放肆!”扶苏就是涵养在好也忍不住怒吼起来,随后盯着李斯冷厉的道:“公子奉命继位登基,就算现在还不是,但作为监国长公子,一样可以行使国家大权。”
李斯面无表情的据理力争:“长公子的确有行使国家大权的资格,只是我大秦以法为,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都不得逾越法律之上,吃穿住行都要按法办事,就算是公子你目前也不行,因为法就是法,公子若能找到剥神武侯兵权的法度,李斯便在不反对。”
第八十六章正直的李斯(下,三更)
见李斯如此硬气,扶苏双眼几yù喷出火来,怒火冲冲的道:“我这个任命要是下定了呢?”
李斯听后脸sè丝毫不变,之后忽然伸出解掉头上的发冠,然后把中的玉圭一横,连同发冠高高举起道:“那就恕李斯无能,不能在为朝廷在效力,请革李斯丞相位。”
“你威胁我?”扶苏有些慌然,之后内心极其不满的道。
李斯低着头看不见什么表情,但语气依旧执着:“不敢,李斯只为维护朝廷法度威严,若是任由朝廷法度废弛,则国不存,李斯既不能秉承先帝传国遗志,又有何颜面留在朝廷。”
“你”扶苏满脸急愤,怒指李斯,最后气的一句话都不出来,李斯一口一个国,一口一个先帝,置他扶苏于何地?
而冯疾等一干大臣这时在看向李斯的目光都变了,先是震惊,后是变得肃然起敬,能顶住压力,豁出前程维护秦律威严,这还是为名利逼死韩非子的政客李斯吗?
这时,朝廷内有法家之人,还有往rì李斯的门生,对视一眼后都齐齐起身,然后走到大殿zhōngyāng,做出与李斯一般的动作,弯腰高举发冠与玉圭,朗声道:“吾等亦同,请公子革职!”
十几人朗声高叫,整个大殿内顿时一片肃然,气氛骤紧。
“你你们太放肆了!”扶苏惊怒起身,怒火满脸的叫道。
同时,扶苏内心又感到深深的无奈,最后片刻颓然坐下,目光纳然,十几个朝廷高官一瞬要都革职了那国家还不乱起来啊。这一刻扶苏深深的感到了自己与始皇帝的差距,难道自己真不适合做一个皇帝吗?
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死寂一般的沉静,李斯等人依然在大殿内躬身请,只剩下神sè不定的扶苏,还有一干神sè迥异的大臣们。
半晌后,扶苏有些无力的安抚道:“刚才是公子冲动了,你们都是我大秦的栋梁,父皇刚你们还要尽心辅佐才是,临淄大营的事容我在考虑考虑。”
罢。扶苏起身就往殿外走,众人知道,扶苏这是认输了,赵军不禁暗暗摇头,如果他是扶苏就绝不会这一句话。哪怕是被迫妥协也要找个合适台阶,直接向臣子认输好听点是有胸襟,难听点是懦弱,作为一个君王最基的威严都保持不住,还什么能当个好皇帝。
“恭送长公子。”众人见此齐齐起身,位列两边躬身揖礼相送。
随后,冯疾等臣子挨个离。不过走的时候都看了赵军一眼,神武侯厉害啊,今rì他是主角,可一言未发。却渡过一劫。
此时,蒙毅走到赵军身边叹口气道:“你好自为之吧。”罢,蒙毅摇摇头,转身也离开了大殿。从私人感情上讲他是愿意帮助赵军的,可是先帝的遗诏是扶苏当皇帝。他就必须为扶苏效力,为大秦效力,这是为公。
赵军看着蒙毅离的背影,yù言又止,不过最终没出话来,蒙毅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自己恐怕和他最终要站到对立面上了。
最后,赵军看李斯快要走出大殿,就疾步赶到殿门处拱道:“李丞相,今rì多谢了,这个情我赵军记住了。”
李斯回头还礼,又一笑道:“侯爷不必客气,莫你与我儿的恩情,便是秦律也不容亵渎,况且你也是先帝的皇子,我这么做也是为了能陛下走的安心些。”
“不管怎么,丞相今rì是帮了我大忙,以后但有所需,赵军义不容辞。”赵军虽然感觉李斯的表现有些不对劲,但不管怎么,今rì是李斯豁出官位帮了自己。
“好好,不定李斯以后还真要有求于侯爷,另外,今rì的事李斯也只是帮侯爷拦了一阵,至于长公子后面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不过侯爷还是小心为妙。”李斯打了个哈哈,然后又一揖礼,旋即转身离。
看着李斯离,赵军迷惑了一阵,确实,今天扶苏迫于形势认输了,没有剥掉自己的军权,但他会不会有什么后招还真不准,不过,赵军也不怕,逼不得已就只能行险了。
咸阳宫一座偏殿内,此时突然传出‘噼里啪啦’的摔东西响声。
殿内是扶苏入驻咸阳宫的睡榻之处,此时扶苏已经把能摔的东西都摔了一遍,头发披散,神情发狂,眼睛里时不时冒出怨恨的目光,四周的宫女吓得瑟瑟发抖,她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平时温尔雅的扶苏公子何以变的如此暴躁。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响起羽林卫的叫声:“禀长公子,少府赢高和偏将将闾公子、博士淳于须求见。”
扶苏狰狞的脸上一愣,随后渐渐归于平静,稍微收拾了一下仪容,恢复平静后对门外叫道:“请他们进来。”
很快,淳于须三人就进来了,三人进来后先是看了一片狼藉的殿内,然后是一躬身,齐齐对扶苏行了一礼。
“免礼吧。”扶苏抬抬,脸上勉强挂起笑容,并且对周围侍女挥挥,示意她们出。
淳于须看了一眼扶苏的表情,等侍女出后问道:“公子可是为了今rì之事还在生气?”
扶苏听后,原勉强压制的火气腾的一下又窜上来,冷声道:“哼,这个李斯实在是太放肆了,还有尉缭和王翦,倚老卖老,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以前父皇在的时候也没见他们敢这么嚣张。”
“大哥不必动怒,只要先拿下二哥的军权,然后在对付他们不迟。”将闾先开口道。
淳于须道:“长公子,今rì后面之事我也听了,完全是李斯势大的结果,还有尉缭和王翦,他们完全是依仗功勋而已,从这点看来,必须铲除法家,实行分封制,否则你的地位不稳,天下也治理不好。”
扶苏听后眉头一皱:“分封制你暂时就不要想了,当初父皇花费了那么多心思就是要集权于一身,现在已成定势,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了,就算是法家也不能轻动,单看李斯今rì的行为就知道了,你们还是想想,怎么才能把二弟的兵权拿下,来我还是对他放心的,可从今rì来看,二弟分明是早有准备,不拿下他的兵权,我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