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末暴徒-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抄家灭族。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当夜里城郊西边发生火灾,烧毁了几处宅院,惹动了咸阳三军出马,不过这件事情跟赵高之死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
不过,朝中有些耳目灵通脑海中有智慧的人,却猜出了此事不同寻常,远不是表面说的那么简单,大家都知道赵高从博浪沙后就变成了阉人,如和与宫女私通?还有城郊发生火灾也只是小事,有都尉军出面就可以了,但为何中尉军与卫尉都出现了?
不过,这些疑点也仅仅限于猜测,不知内情永远找不出来事实,而且碍于秦律谁也不敢大肆张扬。
另外就是关于赵军等人的封赏了,原本出行任务的总共是两百五十人普通人马,其中除去战死、重伤者有五十人,这些人的封赏都是按照秦军功计算的五倍给予赏赐,就是杀一人做五人,另外始皇帝还大方的赏赐金子、布帛等物,战死者、重伤者尤其厚待,可谓尽服人心。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是赵军、李由、白影、公子高几人的封赏,李由爵至十二级左更,并被李斯向皇帝请荐三川郡守之位。赏金千两,白影爵至十二级左更。任黑冰台大首领,公子高爵至十二级左更。任黑冰台大首领职位,原本参加任务的将闾因为中途退出并无得到封赏,不过如今他凭借军功已经在南军冉冉升起。
最后就是赵军,他的封赏是最为惊人的,爵至秦军二十级军功最高级,二十级彻侯,着其在临淄自招三万人,另成一军,封其为临淄统帅。
如此以来。赵军可谓一步登天了,如今秦朝的统帅无一不是天下平定前的始皇心腹,想蒙恬、任嚣哪个背景军功都不简单,可赵军年不过二十,更是毫无根基,但却硬凭着救驾、平定余孽、抓捕赵高的功劳成为了朝廷里的一方统帅。
咸阳城,李斯府邸,湖心小岛内,李斯站在书房内。正欣慰的看着李由道:“呵呵,一不小心,我儿长大了,以后就要成封疆大吏了。”
李由执礼道:”还是父亲大人教导有方。加上父亲在朝中立助,孩儿才有今天的前程。”
“嗯,说起来这还真得羡慕赵军那小子的好运气啊。”李斯有些感慨的道。随后又严肃道:“由儿,你告诉父亲。那天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赵高会突然被处死?”
李由听后脸色一怔。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小声耳语了一番。
李斯听后脸色惊骇的半晌没反应,一直到最后还是有些不敢置信的道:“赵高居然是赵国王室,怪不得,怪不得陛下实现诺言,封他为侯时直接跳过了十九级的关内侯,看来这是对他查出赵高的事情暗中补偿了。”
李由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当晚我们攻进城西郊外的宅院时,发现了大量有关赵国王室的东西,而且还有许多书册有赵高的私人引荐,包括平原君赵胜的灵位,不过皇帝对此下了封口令,严禁任何人外传,否则就是诛九族的重罪。”
李斯听后长叹一口气道:“为父明白啊,这是皇帝接受不了被背叛的事实,同时更不想背上一个用人不明的名声。伴君如伴虎啊,儿啊,你以后的官是高了,但做事前一定要揣摩清圣上的心意后在行动,就像赵军这件事,外人看他现在风光无限急于攀附,但是你要明白了,皇帝对他并不是太满意,所以你私交即可,但不能在大事上有所含糊。”
“不太满意?怎么会,不提他救驾和平定六国余孽了,单是揪出赵高这个祸害就是天大的功劳。”李由愣然道。
“哼,坏就坏在赵高上。”李斯冷哼一声,见李由还不明白,便无奈解释道:“陛下为人极其自负高傲,怎么会容得他人的背叛和自己用人不明的名声,况且赵高跟陛下又是有多年的感情在,赵军未禀明陛下就私自动手,还先杀了赵高,把皇帝逼到了被动位置,皇帝又怎会高兴。
若是他能先禀明陛下,给陛下接受的时间,然后在听陛下指挥,把最大的功劳让给陛下,让陛下的英明神武灭掉赵高,那时他赵军才会得到陛下最大的恩赐。”
李由听后愣然,“这也是父亲一人猜测吧,在说当时那种情况,赵兄要是不果断处理,很有可能就被赵高溜掉了。”
“哎,是啊,鱼和熊掌岂可兼得,我是想当然了。”李斯叹口气,最后又对李由道:“不过你也记住了,这不是父亲的猜测,而是事实。
当初扶苏上书四极锁天之势可是极得陛下看中,也确实是威慑天下的好办法,最后被皇帝陛下定为了重大国策之中,这样的一个重大国策,难道不应该重视对待吗。
可是,你想想,皇帝是怎么封赏的,是让赵军自招三万人人马,而且并没有提到换掉临淄郡守,让赵军独揽军政大事,仅仅是一个驻军统帅而已,就连其它一些物力、财力的支持许诺也没有,这让临淄的地方官员怎么看他?
还有,赵军平定天下六国余孽而得功,但也因此得罪了六国旧人,他一到临淄恐怕连兵马都难招到,地方豪绅百姓更会仇视他,如此以来他又如何做稳临淄统帅的位置?”
李由一边听,一边思考,直到最后恍然大悟。
“那父亲。我是不是该提醒赵兄,且不论我们的私交关系。就是赵兄的能力以后也绝非池中之物,或可与我李家有利。”李由最后道。
“呵呵。不用你提醒,以赵军表现出来的机智和才能,恐怕在事情就想到了,但正如为父所说,鱼和熊掌岂可兼得,还有,你别忘了他还有一个墨家的妹妹以及天下第一富商的丈母娘,另外加上王家和蒙家在朝中为其掌舵,他还是能渡过这个难关的。不过嘛,雪中送炭最是不易,你在去三川郡赴任前可以和他多走动,或者到了三川群也可以多信件来往,加深感情,赵军确实不是池中之物。”
“是,父亲,孩儿明白了。”李由点头尊令。
***
清晨,咸阳城外。赵军正骑马赶向听风别院,那天赵高的事情处理完后,赵军就把赵灵送到了听风别院,一方面这里比较安全。另一方面这里环境清幽适合养伤,总比自己府里灌婴和唐厉、曹无伤总是舞枪弄棒的强。
赵军现在是穆家的姑爷,听风别院山脚下的奴仆一见是赵军来了。慌忙迎接,最后赵军把马匹交给他们。自己向后院走去。
后院花园里,穆宁和赵灵正在亲切的聊着天。
“原来。你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事啊,真羡慕你们。”赵灵的气息平和出尘,到是很能和穆宁谈得来。
穆宁脸色一笑道:“我还羡慕你能和赵军青梅竹马呢,而且要不是你和她一起逃出陵墓,我还遇不到他,你可不知道,他回到军营后听说你被人劫走了十分焦急,还托我查访你的踪迹,跟他在一起,时不时的都会听他提到你。”
“是吗?呵呵。”赵灵有些高兴的一笑,不过随后又有些神色失落道:“他只是还当我是当年那个傻妹妹而已。”
穆宁听后神色一怔,随后有些复杂,不过最后还是道:“你和他又不是亲生兄妹,你既然喜欢他为什么不直说,你要是不敢,我替你去说,赵军这个混蛋真是白痴。”
“别。。。”赵灵底下了头,不知道内心在想什么。
就在这时,赵军刚好来了,见到穆宁一愣,穆宁也回来了啊。
“你回来了?”赵军没想到穆宁回来那么快。
穆宁冷哼道:“怎么,我回来你不高兴了,是不是又勾引谁家姑娘了。”
“额。。没有。。。”赵军有些窘迫。
这时穆宁想起来赵灵还在旁边,就慌忙转移话题道:“我这次急急回来,还不是因为赵高那件事情,现在刚好白影和公子高补充进来,我就派他们去通缉赵甫和赵妙。”
“原来如此。”点点头,赵军又走进赵灵拉起她的手温柔道:“灵儿,好些了吗,来让我看看。”
说着,赵军就要去查看赵灵身上的伤口,赵灵脸色一红,瞥了一眼旁边的穆宁,有些羞涩的道:“没事,没事了。”
赵军只是习惯性的,想当年他们俩还天天睡一起呢,所以下意识的把赵灵当成小的时候了。
想当不妥后,赵军就松开了手道:“你安心在这里养伤,我还要等阵子才去临淄,到时我们一起走。”
“嗯。”赵灵点点头,脸上有些甜蜜的意味,不过随后她又想起来赵军的身世道:“阿兄,你的亲生父母查到了吗?”
“还没有。”赵军下意识的摸了摸胸口的墨玉,这块玉佩开始在咸阳宫被项羽夺走,后来在吴县清查项羽的住处时又找回来了,可能是项羽匆忙遗落的。
穆宁此时也道:“我也翻看了一些宫廷记载,不过因为秦国宗室一向对宗室之事保守严密,加上陛下干预,所以也没查到关于赵军身世的蛛丝马迹。”
赵军到是颇为洒脱一笑道:“这个倒是无所谓,也不必费心了,事隔这么多年了,或许我的生父母已经死了也说不定。”
“听说这次在赵高的事情上,皇帝对你有些不满。”这时穆宁又问道。
赵军苦笑道:“嗯,皇帝他觉得被我当提线木偶使了一回,没有展现他的英明神武。”
穆宁冷哼一声:“皇帝总是如此自负,一点胸襟也没有。”
赵军无奈的摇摇头,好大喜功爱好虚名,几乎是每个皇帝都避免不了的,不过这却苦了自己了,本以外可以做掌三万精兵了,但却没想到要光杆一个去赴任,人全靠自己招。
中午时分,赵军留在听风别院吃了一顿饭,清夫人因为有事,所以并不在听风别院。
刚用过午食的时候,熊乐忽然急匆匆来了。
“大人,陛下有诏令,传你速速进宫。”
“传我进宫,这时候招我进宫能有什么事?”赵军听到这一愣。
穆宁疑惑道:“会不会是关于临淄大营的事,皇帝要派兵马给你了?”
“应该不是。”赵军摇摇头,随后就走了,他也摸不准皇帝是什么意思,只能快快进宫了。
ps:ps:感谢‘凯胖子’童鞋的再次投月票,谢谢,另外还有‘深渊之幽灵’童鞋,你是第一次给咱们书投月票,非常感谢,期待后续支持。
现在我们书的月票是63张,离月底还有4天时间,请大家不要放弃,战斗至最后一刻!
第六十二章秦始皇终认子
咸阳宫,西武殿内。
“臣拜见陛下。”赵军对着长案前的始皇帝恭恭敬敬拜道。
始皇帝此时脸色有些不正常的嫣红,从赵军进来开始,他就在上下打量着赵军,好像才认识他一般。
一直到赵军被盯的发毛时,始皇帝才道:“赵军,把上衣脱了。”
“啊?”赵军一愣,有些反应不过来,不过当迎上始皇帝有些急迫的目光时,他就毫不犹豫的把上衣外套脱了,始皇帝可是说一不二的角色,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触怒他。
“都脱了,脱光。”忽然始皇帝又道,语气不容置疑。
“陛下?”
“这是朕的命令!”
。。。
片刻后,赵军**了全身,大冬天里还是很寒冷的,要不是他身子壮,加上屋里有火盆,他还真受不了。
不过,随后赵军就发现不对劲了,怎么始皇帝的目光有些不对劲,热切,对,就是热切,始皇帝热切的看着赵军**而又结实的上身,目光似火焰一般燃烧,最后越来越激动。
“难不成秦始皇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不成,我该怎么办?”
赵军突然想起来龙阳之癖几个字,难道始皇帝也号自己这口,要是始皇帝真用强怎么办,不行,打死也不能从。
就在赵军胡思乱想之际,始皇帝突然又走近赵军,用手仔细抚摸着赵军胸口左下方的皮肤,赵军几乎寒毛乍起,忍不住就要动手。管你是秦始皇还是谁,敢犯我贞洁。先宰了你在说。
然而,就在这时。始皇帝突然又摸向了赵军胸口,最后抓住了那块半截残玉,手臂越来越颤抖。
“取下来。”这时,始皇帝声调有些打颤。
最后他忽然注意到,刚才始皇帝抚摸的是自己身上莫名图腾纹身,脑中灵光一闪,赵军收起乱七八糟的心思,飞快把玉佩取了下来。
始皇帝几乎是夺过玉佩,最后又颤巍巍的从自己贴身处取下来一块相似玉佩。最后被他对向一起,居然严丝合缝一毫不差的配成了一整块玉佩,这时赵军才看清玉佩的真实全貌,和身上的图腾一眼,是一匹奔腾的黑野马。
“哈哈。。哈哈。。紫儿,你看到了吗,我们的儿子回来了。”始皇帝突然大笑出声,好似千斤重担被卸下了一般,轻松而肆意。
半晌后。始皇帝才停止笑声,‘啪嗒’一颗眼泪从始皇帝眼中滴下,最后打湿在地上,尽然喜极而泣。
“陛下。。。”此时赵军脑海一片混乱。有种思考不及的感觉。
而始皇帝则是一反常态,皇帝的威严消失无踪,只有浓浓的慈爱看向赵军道:“傻孩子。还叫什么陛下,朕总算把你找回来了。你母亲她该泉下安心了。”
“我。。。。”赵军欲言又止,实在不知道怎么说出口。
始皇帝摆摆手道:“军。父皇知道,你一时难以接受,朕也没想到啊,朕寻找多年的儿子,居然会是给朕立下大功的爱将,要不是清儿她今天派人回来告诉朕,见过你身上有这么一块玉佩朕到现在还不知道呢,说起来也都怪赵高那个恶贼,当年紫儿被陷害,他就是主谋,清儿也是为了保护你,所以之前才没对朕讲,现在好了,我们父子总算相见,以后父皇将会弥补你所有受过的苦。”
赵军听后一愣,怪不得那天在听风别院和清夫人**过后,清夫人看到自己的玉佩和纹身会有一瞬的发呆,还问自己的出身经过,当时自己也没怎么在意,没想到清夫人居然事前了解好了一切,已经为自己做准备了,想到这,赵军不由对清夫人由衷的感激,同时还有些愧疚,其实赵军能跟清夫人走到今天这一步,一是缘分使然也有些感情基础,二却是自己刻意为之,看重的就是她的地位,清夫人未必不知道,但对自己还是倾心以待。
“儿臣拜见父皇。”赵军立刻下拜道,这时他也不在矫情了,否则反而会触怒始皇帝,不管怎么说自己穿越而来是借用的这个身体,而这个身体却是始皇帝给的。
始皇帝一边去扶起赵军,一边开口激动道:“好儿子,朕有你这个儿子,足以不悔此生了,也不辜负紫儿当初对朕的一片情意,试问天下能有几个人,二十岁不到,凭借自己一刀一枪博得侯位,你就是第一个,对了,你还没字吧,朕就今天赐你字为霸先,愿你能以霸绝人先,成为我大秦的天之骄子。”
“儿臣谢父皇赐字,霸先身为大秦皇子,愿永为我大秦之盾,终身护我大秦江山永固!”
“哈哈,好,说的好,有你辅佐你大哥扶苏,那就朕就算百年后去仙界也放心了,稍后朕会选诏,封你为神武侯,凌驾于所有爵位之上,可自己开府招士,以后去临淄后,那里军政大权你可一手掌握。”始皇帝得意的大笑道。
赵军听后喜哀交加,喜的是镇国侯封号,有了这个爵位在,自己就可以公开建立属于自己的幕府了,而且自己可以总揽临淄军政,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哀的是,自己尽管是始皇帝的儿子,但还比不上扶苏从小在宫廷接受培养,以及始皇帝对他的感情,所以,接受皇位是不可能的了。
“谢父皇隆恩,儿臣一定竭力治理好临淄,震慑六国宵小之辈。”
始皇帝点点头,随后又无奈道:“之前让你自招兵马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我大秦如今要修驰道、灵渠、长城等重务,北军和南军都还未平定边疆,地方兵力又薄弱,所以精锐士兵根本抽调不了多少,这样吧,到时你去北疆一趟吧,看从蒙恬那里抽调一万人去临淄,其他的只能你自己想办法了。”
“儿臣能理解,另外,关于兵力分布上,儿臣还有几个建议要讲。”赵军开口道,其实有些建议是不适合说的,但现在自己身份变了,赵军的心态就转变了,自己不仅要借着秦朝这颗大树扩展实力,还一定要保住秦江山,否则到时自己这个皇子也没好下场。
始皇帝神色一动,欣喜道:“哦,你只管说。”
ps:ps:今天因为有些事耽搁了,所以赶的冲忙了,望大家见谅~
第六十三章赵军的建议(一更求订阅)
“你有什么建议,说来给父皇听听。”始皇听后饶有兴趣的道,随后走到长案前坐下,并令宫扑又搬进来一个矮凳,给赵军赐座。
赵军坐下后先是沉默,整理了一会思路,半晌后开口道:“军国大事儿臣不敢言及,但儿臣认为在咸阳的军队根本不能有效的配合,提高利用率。”
始皇帝一愣,疑惑问道:“何为利用率?”
“额,就是效率,咸阳三军包括父皇的亲军拥挤在一处,兵员看似充足但却灵动不足,缺乏应变能力,加上黑冰台的人手不足原因才导致父皇屡遭刺杀,险情屡生。”赵军解释道。
始皇帝听后沉吟半晌,对赵军说的新鲜词他不甚明了,但却能理解赵军话里的意思,他说的很对,自己身边的兵马是多,但一旦遭遇刺杀时,又显得有劲使不上。
“继续说下去。”
赵军又拱拱手道:“黑冰台的根本问题就是人员不足,儿臣建议把上次在蓝田大营的培养章程定为一项朝政,根据黑冰台的人数多寡,每年定期定量的培养选拔新人。
如此以来,不出三年就可以补足黑冰台人员,甚至逐步优胜劣汰,提高黑冰台人员的素质,以后在发生类似刺客的事情,不用父皇受惊,黑冰台就能提前发觉并阻止,也不用为通缉朝廷罪犯而发愁。”
始皇帝边听边点头,黑兵台人员不足确实可以用这个办法,以后黑冰台的力量强大起来。那些六国余孽的生存空间就更小。
不过,片刻后始皇帝又笑着问道:“霸先。你跟父皇说说,这咸阳三军以及朕的亲军又该如何解决臃肿问题?”
赵军一愣。刚才他只是提出问题,并没有说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就是因为这其中牵扯的太广,弄不好自己就要得罪人了。
“只管说,有父皇为你撑腰,不用顾忌。”始皇帝见赵军有些犹豫就沉声道。
“那儿臣就说了,不对之处还望父皇指正。”略为沉思后,赵军就道:“儿臣是建议把都尉军的十万人马布置到南阳,这样以来。东可以雄顾中原威慑异心之辈,南可以与南军遥相呼应,监控楚地遗民。
再者,前几年父皇把关东旧民大都迁移到了三川、南阳和巴蜀,有这十万兵马在也可以防其生变,至于东北和北方有儿臣和蒙恬将军在当可无碍。”
其实,赵军还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天下一旦大乱,南阳就可以与三川郡互为犄角。守住大秦的关中之地,使大秦帝国根基不倒。
当然,这句话他是万万不敢对始皇帝直说的,现在他只能未雨绸缪。在后来的乱世中,尽其力量保住关中之地,那时他自己就有时间对付关东群雄了。秦国未必不可以破而后立。
“嗯,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关中咸阳的治安呢?”始皇帝听后眼睛一亮,随后又问道。
赵军开口道:“可以在另外成立一衙门。以中尉军和原本两万宫卫为基础,配备文吏统一负责咸阳内外的治安,统筹负责之下必能效率大增,更为有效处理咸阳内外事务。
至于咸阳宫,可以调集父皇的亲军入驻防守,加上蒙毅大人麾下的卫尉军足够了,另外就是要充实中车府令的人手,尽选勇武之士,必可贴身护卫父皇的安全。”
“成立单独衙门统筹管理?哈哈,不愧是朕的儿子,策略之能比尉缭也不差,朕准了,不过既然如此那就所幸把中车府,和黑羽卫也兼并到一起,同时卫尉和朕的亲军并和,如此方能尽到最大。额。。是最大的利用率,哈哈。”
始皇帝听后大笑,明显是很赞同,也给了赵军很大的评价,世人都知道,始皇帝登基以后治理国家是靠李斯,打仗靠王翦白起这些人,但是平定天下六国的战略部署却是靠尉缭。
“父皇英明。”赵军当然也想到了把两军并和,只不过这话得由皇帝来说,不然你都把事情做了,皇帝如何表现他的英明呢。
“那你说说,这衙门和两军的称呼以及人选该如何处理?”始皇帝又笑着问道,这算是考校赵军了。
赵军想了想便道:“衙门可以称为顺天府,选府令一人,可由原中尉军统领王贲将军担任,两军可以称为左右羽林卫,以郎中令蒙毅大人统辖,同时在另置中郎将一名辅佐蒙毅大人,儿臣曾听闻少府章邯颇有韬略,且弓马娴熟,单做文吏是太可惜了,不如由他担任中郎将,以他的功勋地位足够了,也算人尽其才。”
始皇帝听后欣然点点头道:“你考虑的很周全,朕心欣慰,不过还有些瑕疵,朕会考虑周全后在公布,现在说说你要去临淄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父皇会尽量满足你的。”
赵军听后内心一喜,知道皇帝这是在变相奖赏他了,于是毫不客气的道:“一是兵甲,二是文吏,儿臣对治理地方经验不足,所以想讨要些文吏辅佐。”
“兵甲朕就给你三万副,父皇会给你一道诏令,你到北疆带人马时可直接从北军讨要,至于文吏你自己挑选,只要不是朝廷大员,父皇都答应你。”
赵军听后稍稍有些失望,本来他还期待皇帝能大方的给他些工匠,许他自己打造兵甲之权,现在看来自己是异想天开了,始皇帝对天下兵器控制极其严苛,又怎么会随意许诺打造兵甲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