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枭杰-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还不简单,他看中我的箭法了,说我去了军队,一定是个好手,想拉着我去。可我……”二郎忽然顿住话头,他看一眼屋子里灶台的方向,不由长长叹息一声。

这是不舍得老爹啊,离开家。他似乎就不能供养老父了,来这家屋子之前,赵凯曾听武商提起过,他打探得知,老农的大儿子战死沙场,女儿下嫁邻县的地主做了二房。所以,这个二郎估计是不舍得老爹吧。

赵凯向屋里喊了一声,武商急匆匆走了出来,他来到赵凯身边时,赵凯吩咐他去取弓箭,之后武商急匆匆返回临时营帐,取来了赵凯常用的弯弓和一壶箭,赵凯把弓递给二郎,笑道:“试一试?”

二郎把拎起的水桶放到一旁,之后他拿起弯弓拉了一下,之后笑道:“太轻,还是用我自己的弓比较习惯。”

二郎返回屋内,取出他之前回来时放在门口的那把弓,弓是自己土制的弓,虽然外形不好看,但是拉起来却吱呀吱呀响,这把弓至少有三石的力道。

二郎拉开弓之后,随手捻起一支羽箭瞄准院子外的一颗小树,右手一松,羽箭呼啸而出,不偏不倚的射在了小树上,但是,他射的位置却不是随意射出去的,而是不偏不倚的射在了一个圆弧形的树心上。

院子里响起了众人的喝彩声,天色越来越暗,可视度很低,这样的情况下,二郎能够射的如此精准,的确难得。

赵凯看一眼二郎,之后笑道:“你的确有些天分,何不从军锻炼一番呢?”

“我……不能去。”

“是不是为了你老爹?”赵凯毫不隐讳,直入主题。

二郎又瞄一眼屋内,之后点点头,声音低沉的叹道:“如今能在膝下奉孝,我已经很知足了,如果真的有机会从军,也必然是我老爹归天之时,我了无牵挂,才能离开此地。”

“有志气,我可以帮你把你老爹接回邯郸供养,给你们一个稳定的小屋,你可以用你在军队的俸禄赡养老父,岂不更好?”

“真的吗?”二郎眼中露出惊喜之色。

赵凯点头笑道:“这对于我而言,只是小事一桩而已。”

“不知将军是哪位?如果真能帮我,我愿意跟着将军一起从军,好比和张屠户去军营瞎混好得多。”

“我是武信君赵凯。”赵凯笑了笑,二郎整个人愣住了。

武信君赵凯的名字,赵地之人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就连老农得知赵凯的身份之后,也是惊得说不出话来,他又得知赵凯愿意把自己带进邯郸,让儿子从军,他心中却是一冷,自己的大儿子已经死在了战场上,如果小儿子在出什么事,他该如何是好?

他不想自己的儿子上战场,他宁愿儿子庸碌一辈子,只要活着就行。

但是这种观念,在赵凯的劝说下,老农终于有所改变,大丈夫,生在天地间,不做一番事业,干一番功绩,这辈子白活了。

但是老农却执拗不愿意去邯郸居住,这可为难了二郎,他从军的心思也跟着动摇了,是夜,这个话题再也进行不下去了,赵凯给二郎一夜的时间思考,即使老爹留在这里,也无妨,他可以有空回来看看,多寄些钱回来也是一样的,赵凯同样可以吩咐地方官经常来照看。

老农家的屋子有限,赵凯和岑凤一人一屋,老农和儿子挤在一个屋子里,剩下的人,除了值夜站岗以外,只能在外屋将歇一宿。

这一夜无话,第二天早起,当赵凯询问二郎是否愿意从军的时候,二郎依然还在犹豫,徘徊,老农已经想开了,他劝说二郎还是跟着赵凯一起走吧,但是二郎,却始终拿不定主意。

昨天二郎提起的那个张屠户,赵凯对他很感兴趣,这个人赵凯虽然没有见到他的长相,但是也能从二郎的形容中猜出,此人必然是一个豪爽之人。

武垣一线战争告急,此人能够组织乡里,从军抗敌,这样的人即使出发点偏激了一些,用武力去拉乡里的人从军,但是他的心却是向着赵国的,他愿意为赵国付出一切,这样的人,赵凯觉得,他应该见一见。

不管二郎是否愿意从军,那是他自己的选择,赵凯不想因为这件事而伤了和气,毕竟,赵国还没有到生死存亡的那一刻,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拿起武器捍卫家园,即使真到了那一天,赵凯也不会用武力去强行征兵,只是,下面人会不会强行征调民夫,徭役,那不是赵凯需要关心的。

离开老农的家,赵凯一行人向着县城方向行去。

队伍有几百人之多,蒯彻,蔡文二人昨晚是在军营居住的,这里春天的蚊子较多,二人这一夜休息并不好,此时骑在马上,有些无精打采,但是二人对武垣的局势分析,都希望赵凯能尽早启程,赶去武垣。

赵凯也知道前线战况紧急,随时都可能擦枪走火,再生战乱,可正如蔡文所言,也许,燕国使者只是试探性的求见张耳,他即使见了赵毅,也无法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他必然会再来找自己,等燕国使者一到,也许,事情会有转机。

刚柔并进,这是蔡文提出的策略,也是赵凯觉得眼前唯一可以看到收获的策略,他要打压政敌的情况下怀柔燕国,虽然尺度很难把握,但是,这个计策值得赵凯一试。

二郎所说的邻县名叫昌邑,是一座中小型的县城,有人口约七千余人,有八百余户人家。

这里归赵国管辖,由于武垣距离这里有数百里路程,所以昌邑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燕军压境,昌邑的守军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不少,这里没有驻军,多数都是县里的衙役在城门站岗,此时赵凯的百余人军队抵达,武商亲自去沟通守门的吏员,吏员得知武信君到来,他匆忙跑到赵凯马前给赵凯见礼。

赵凯也只是安抚吏员几句,告诉他自己只是路过而已,之后带着人向着城内行去,吏员心里忐忑,他吩咐衙役们好生看管城门,自己则匆匆向着县衙跑去。

赵凯等一行人来到昌邑东街的时候,离老远,就看到一个膀大腰圆的大汉正站在肉铺前,冲着一群人吆喝着什么,而在大汉身边,贴着一个白布,上面潦草的写着几个字,看到大汉之后,二郎赶忙指着大汉对赵凯道:“将军,他就是张屠户。”

第0082章 游说宋义(上)

这个张屠户膀大腰粗,的确一副痞子形象,但是他身旁歪歪扭扭写的几个字,赵凯却着实看清了,是保家抗燕四个大字。

赵凯望了一会,他不禁对这个张屠户来了兴趣,他让自己的骑兵队先一步向北去,他则带着蒯彻,蔡文等人引着张屠户的肉铺走去,快到近前时,赵凯听到张屠户在大声呐喊:“燕狗趁我赵国南面大战,吞我范阳一线,眼看着就要打到昌邑了,你们还能在这安居下去吗?战火燎原,我们都得背井离乡,远离家园,与其这样,何不随我一同从军,我们去北面,去加入赵军,一起抵抗燕狗,如何?”

“张大哥说的对,我愿意去。”

“我tm也去!算我李六一个。”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响应,这道使赵凯身旁的二郎有些脸红了,貌似唯独他没有响应张屠户。

赵凯见张屠户的号召能力十分强,他倒是一个人才,不免心生爱才之心,笑问道:“你从军了,你这肉铺咋办?”

“一起带去,留着没用,把肉带到军营里,还能做觐见之礼,混个一官半职的,哈哈。”张屠户没有注意到赵凯,有人问,他就随口答了一句,却在这时扭头忘了过来,发现是赵凯之后,他不禁愣住了。

赵凯没有穿军甲,但是他穿着白色的宽袍,身边跟着岑凤,蔡文,蒯彻等人,武商带着几名亲兵护卫在侧,他们可是穿着赵军的铠甲的。

这是一个军爷,张屠户立刻看出了赵凯身份不一般,他走前一步,欠身施礼:“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敢问下是?”

“我吗?一军将而已。”

“敢问下在哪高就?”

“你不用问我,说说看,你拉起了多大一支队伍。”赵凯朗然笑道。

赵凯的高姿态不得不让张屠户老实的回答每一个问题,他犹豫了一下,之后说道:“有六七百人吧。我们昌邑虽然县城小,但是我们可是爱国的。”

“哈哈,好一个爱国,你的性格。我喜欢。”赵凯笑了笑,他看一眼围在张屠户身边的人,这也不够六七百人啊,顶多也就百余人,他又问道:“就这些人吗?”

“还有一些邻县的兄弟。还有一些人回家收拾行装去了,我们准备今夜就起行,去武垣。”张屠户说完,众人纷纷响应,高喊去武垣。

赵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次北上之行收获如此丰富,不但结识了蔡文,还认识了这么多来自民间下层的有志之士,他们虽然没有什么远大的学识,却有着一颗爱国的心。有着敢于拼杀,为国效力的决心,这就足够了。

正如刘渊所言,广招门客,吸纳四方有志之士,何愁赵国不能富强呢?

赵凯意识到,自己以往办事的作风有点太局促了,局促在自己的范围之内,在赵国以外,或者朝野以外。尤其是民间,各郡各县,都有着很多有能力,有抱负的人。他们,都是可以富强赵国的人,也正是赵凯需要的人。

此时赵凯非常满意的点点头,一旁武商轻轻提醒赵凯:“将军,地方官来了。”

赵凯扭头望去,一辆轺车疾驰而来。后面跟着几名衙役,轺车快到赵凯身边时停下了,县令苏旦下了轺车,一路小跑迎了过来:“不知武信君驾到,有失远迎,下官失职了。”

赵凯笑着摆摆手:“我要去武垣,路经此地,一会就得起行,苏大人不必多礼,你也不必陪我,有什么事你忙去吧。”

“那怎么行,武信君既然来了本县,也好让我备些薄酒,进进地主之谊才好。”苏旦陪笑道。

一旁的张屠户等一帮人听说眼前站着的,就是武信君赵凯,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重要,他早就发现赵凯身边站着的二郎了,张屠户怎么劝说二郎,他都不肯跟着自己一起去投军,甚至两人为了这件事还大打出手,此时二郎站在这里,莫非他也投军了吗?

张屠户有些紧张,他早就听闻赵凯的一些事迹,例如战李良,收安阳,伐秦等等,此时能够亲眼见到赵凯,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说服这名名将收下自己呢?

苏旦诚邀赵凯去县衙小聚,却被赵凯婉拒了,他有些抹不开面子了,也许,自己这小小县衙,留不住赵凯吧,毕竟人家可是武信君。

苏旦也不强求,他笑着拱拱手:“既然武信君有急事在身,下官就不勉强武信君了。”

“呵呵,武垣战局紧张,我也身不由己啊,必须尽快赶过去。”赵凯笑了笑,他轻拍苏旦肩膀道:“昌邑城建设的很好,发展的很繁荣,民风淳朴,十分爱国,我非常喜欢这里,可见苏大人治理地方也是有条有理,我很欣赏你,好好干,不久之后,我想你一定能回邯郸发展的。”

苏旦得了赵凯的夸赞,他慌忙施礼:“谢武信君。”

赵凯又安抚苏旦几句,让他做好百姓的安抚工作,不要因为武垣一线禁严,就导致昌邑人心惶惶,一定要严加盘查来往商人,谨防奸细等事宜。

赵凯安排好一切,与苏旦道别,张屠户一脸期盼的凑到赵凯身边,有些胆怯的问道:“那将军……我们怎么安排?”

“什么怎么安排?”赵凯一时间没有明白张屠户的意图。

张屠户被喝问,他有些诺诺的说道:“我们想要从军,希望武信君能够收纳我们。”

“哦,原来是这事,你们跟着我的队伍,一起去武垣吧。”赵凯笑了笑,他抬头看了看时间,已经不早了,必须尽快赶往武垣了。

这时的武商已经递来缰绳,岑凤等人已经先一步上马了,赵凯又看一眼二郎,笑问道:“你呢?去还是不去?”

二郎有些犹豫,最后他还是摇了摇头。

赵凯点头:“自古孝为先,你回去吧,我不勉强你,日后若是想通了,你可来找张屠户,让他带你见我就行。”

赵凯刚准备走,他又看一眼不远处的张屠户,喝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叫张伟。”

“好,出发,去武垣。”赵凯一挥鞭,向着昌邑城北门疾驰而去。

……

张敖来到楚国都城之后,他没有急着去见任何人,他在驿馆住下之后,多天走访在酒馆,客栈,茶楼之类的地方,从这些不起眼的地方收集信息,大致了解了楚国目前的状况。

楚王羋心虽然收走了项羽,吕臣的兵权,但是他却从另一个角度加大了刘邦的军势,刘邦渐渐的走上了楚国政权的新高度,成为了楚**权掌握最多的人。

项羽自从被收走军权后,他有些一蹶不振,至少,他离开了彭城,去下相访亲去了。

项羽一走,羋心的权力根基更稳固了。

上柱国陈婴和楚令尹宋义成为了楚王羋心的左膀右臂,辅佐他一步步把楚国带出低靡,从战败的阴影中重新走出来,此时,张敖已经彻底锁定,他要去拜访宋义,从宋义这打开一条出路,希望能够说服楚国尽早发兵援赵。

可张敖还有些许担心,项梁死后,曾经披靡一方的楚军还能有曾经那势不可挡的劲头吗?他们……还是秦军的对手吗?

张敖这天换上一身棕色的宽袍,乘坐轺车来到了宋义的府宅前,已有军士提前一步和宋义府宅的守卫交涉,当张敖抵达宋义府门前时,已有宋府的管家在门外候着了。

张敖刚刚走下马车,宋府的管家一脸笑意的迎上来:“敢问,是张敖张大夫吧?”

张敖点点头,管家指着府内的方向笑道:“我家柱国大人等候多时了,请。”

张敖随着管家走入宋府,穿过前院,转走一个长亭,进入花园,过了一座小桥之后来到了偏院,偏院里,一座凉亭里,宋义坐在软席上静静的品茶。

周围有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不绝于耳,张敖快步走过去,快到凉亭的时候,张敖朗然笑道:“想不到楚令尹宋大夫也有如此雅兴,看来,我们还真有缘。”

张敖的笑声打断了宋义的雅兴,他回头看一眼,张敖已经到了亭子外了,他不由起身施一礼,笑道:“哦……是什么雅兴,不妨说来听听。”

“这种鸟语花香之地,品一杯香茗,点一缕清香,静听这自然中的妙音,心如止水,不理旁骛,心自然可远飞千里之外,静观天下之势,洞察天机,妙不可言。”虽然张敖说的有些牵强,话语中略带飘忽,但是这是在极力附和宋义之前的举动,宋义听在耳中,他不由爽然大笑。

“张大夫可真会说笑。”宋义做个请的手势,两个人各自入座,管家命人送来两杯刚刚沏好的热茶放在石桌上,之后周围只剩下二人,所有的人都被清退了。

两个人各自静了一会,宋义没有急着询问张敖的来意,其实他只需要看一看张敖之前的举动,他就已经大致明了张敖此行的目的了。

宋义不敢说对天下之势了如指掌,但是,他对时势的分析却没有太大误差,当初若不是项梁一意孤行,不肯听从自己的劝阻,定陶一战,楚军也不会败得那么惨重了,近三万大军死在了定陶一战之中。

宋义刚刚拿起茶杯呷一口,对面,张敖已经开口笑道:“张敖先要在这里恭贺楚令尹大人,马上就要高升了。”

“额,何出此言?”宋义一脸困惑,他有些看不透,张敖这句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

这几天状态不好,大家久等了,中午补一更。

第0083章 游说宋义(下)

宋义凝视着张敖,起初他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并没有悟透张敖所说的高升指的是什么,但是很快,宋义便明白了,张敖这次来是充当说客的,他不仅仅是出使楚国,他在话题打开之前先抛出这么一句话,估计是想说服自己,劝说楚王出兵援赵的。

援赵自然是要援的,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可何时出兵,何时救赵,这其中就有区别了。

让秦赵之间杀得你死我活,双方实力都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楚军北伐,击溃秦军,一举吞并赵国也是可以的,即使不吞并赵国,就凭秦赵之间的这场恶战,恐怕几年时间,赵国都甭想缓过来。

这也是宋义灭秦之后减少对手的一种方式。

宋义故意苦笑了一声:“张大夫说笑了,我哪有升官的命。”

他故意装出一副苦恼的样子,摇摇头,岔开话题道:“张大夫来彭城可有些日子了吧?”

“呵呵,是啊,宋大夫也知道我来了?”张敖拱拱手,笑着反问一句。

张敖拿起茶杯呷一口,宋义摇摇手:“我只是猜的,不过张大夫来彭城,能先来找我,可以看出,张大夫对我还是有些感情的,也不枉我们在濮阳时候曾有一面之缘,既然你今天来了,晚上就不要走了,在我府上醉饮一番,我偏院还有几个厢房,在这里住上一夜,如何?”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张敖笑了笑,两个人又把话题迁到了定陶一战上,项梁的死,让人惋惜,楚军兵败,让人唏嘘,张敖不禁叹气,好言安抚宋义,能在那时出使齐国,也未必是件坏事。

这件事本就是宋义自己请命离开的。就是为了避开楚国这次的浩劫,但是在张敖面前,宋义还不方便说出实情。

“项梁将军的死,的确给楚国带来不小的打击。三军颓然,百废待兴,我宋义,也是难辞其咎啊,如果我再坚持坚持。也许,还能说动项梁将军,归根结底,我宋义也是楚国的罪人啊。”宋义煽情之余,他拿起茶杯呷口茶,假装懊恼的样子。

张敖抚慰宋义几句,他又把话题迁到了安阳一战,他也是叹息一声道:“秦楚之战,楚国折了武信君,项梁。可畏悲哉,可安阳一战,如果败,赵国损失的不仅仅是一座安阳城,我们把全部兵力和资源都用在了对抗秦军上,一旦败了,我们恐怕会连都城邯郸都拱手相让了。”

“有那么严重吗?”宋义假装吃惊。

张敖点头道:“确实如此,不过,秦军若灭我赵国,必然会再次回师。那时,恐怕楚国也难逃厄运了,我为赵国惋惜,也为楚国惋惜啊。”

“事情还没有到这种地步。张大夫你也不必如此忧虑。”宋义冷冷一笑。

但是张敖却不肯就此打住这个话题,他继续说道:“救赵,不亚于救楚,为由我们合并一处,才有破秦之力,当年。武信君也是秉承着这一想法,才会东征西站,鏖战章邯,我赵国武信君赵凯,也是为了灭秦,不惜横跨黄河,背井离乡来河南,山东一线联合楚军共同抗秦,虽然最后势败,但是,我们的雄心不可就此沦亡啊!”

张敖说的激动,他的手微微有些抖,这些细节都被宋义捕捉在眼中,他沉思了一会,假装不解的问道:“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吗?”

张敖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眼前一亮,看着宋义道:“若能得楚柱尹帮我说情,想必楚王不会拒绝的。”

宋义又沉吟了一会,之后他一拍大腿道:“好,明天我陪你进宫面见我王,如何?”

“多谢宋大夫。”张敖深施一礼,以表谢意,宋义这时也看了看天色,笑道:“时候不早了,走,去后衙,我们醉饮一宵。”

……

清晨,当楚王宫刚刚打开宫门的时候,一辆轺车凭借楚令尹令牌,急匆匆驰进了楚王宫中。

车上,除了宋义以外,还有手捧旄节的张敖,他今天算是正式出使楚国,并且,他已赵国使者的身份,通过宋义这层关系,免去了很多繁文缛节,来到了楚王宫中。

马车一路疾驰,到了内宫门的时候,马车不能再继续前行了,他们必须不行进入楚王宫,但是由于张敖的特殊身份,他不能和宋义一同进入,只能在外面等候传见,此时宋义整理一下身上的官服之后,笑对张敖道:“张大夫少怠,我去禀告我王一声。”

张敖双手抱拳:“有劳了。”

宋义也抱拳回一礼,之后急匆匆走进了楚王宫。

楚王羋心今天照比往常起的要早一些,因为他昨晚就得到了宋义遣来的下人汇报,说张敖今天会出使楚国,本来羋心是准备在朝堂上接见这位赵国使者的,但是,宋义却偏偏赶早把他带进了宫里。

虽然对宋义的举动有些不满,但是宋义毕竟是自己的心腹,又是左膀右臂,羋心知道,宋义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羋心刚刚洗漱完,偏殿已经备好了早饭,但是他还没有走出寝宫,已经有毗人进来禀告,说宋义到殿外了。

羋心苦笑一声,他知道,这顿早饭吃不消停了。

他让毗人带进宋义,宋义刚刚走入,便给楚王施一礼,羋心让他起身说话,之后两人各自入座,宋义没有拐弯抹角,他直入主题,把张敖前来求援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羋心冷然一笑:“赵国求援,只不过是穷途末路罢了,他若败了,难道我楚国不能独战秦军吗?”

宋义摇摇头,他声音低沉的说道:“国君,您太自负了,楚国现在的形势,独战秦军,胜算渺茫。”

这句话明晃晃的打了羋心一个响亮的嘴巴子,但是羋心却没有恼怒,他只“哦?”了一声,之后问道:“此话怎讲?”

“秦军目前之势,有三十万,在河南山东一带尚有十万军队屯守各处,如果赵国亡,章邯南来,他再集结各路兵马,若秦王朝再派援军,章邯之势可达六十万,那时,国君试想,我楚国能拿出多少军队鏖战秦军呢?”

“依你之见,即刻救援楚国吗?”

“可假意周璇,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