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小驸马-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卑乎弥思虑良久,心道以邪马台国的力量,如何抵抗大汉进攻,既然有败无胜,还是避免战争为好,道:“我很羡慕大汉的繁荣富强,很想让我的族人过上汉人一般的日子,但是东倭太落后了。你若保证东倭人能过上好日子,我不当这国王就是。”
姜述认真盯着卑乎弥的美眸看了一会,徐徐问道:“你退下王位,以后想做什么?”
卑乎弥望着姜述,猛吸一口气,坚定地说道:“我要嫁给你为妻,监督你履行我们之间的约定。”
姜述站起身,走近卑乎弥身旁,给卑乎弥摘下面帘,只见卑乎弥双目如星,眉梢传情,顿时为之心动,出尘的容貌和雍容的气质,早已打开姜述的心扉。她的肌肤晶莹剔透,白里透红,视线滑到雪颈以下,更是让人血脉沸腾,"shuangfeng"高耸入云,玲珑浮凸的身材让姜述心动不已。
卑乎弥尚是处子,在姜述火热的注视下不由有些赧然,继而掩面一笑,便要逃出屋去。姜述此次东征,身边并未带着女子,此时怎能放过这个尤物,当即将她拉于怀中,继而嘴唇覆上小小樱唇……
卑乎弥双手紧紧抱着姜述,感受着他身上的阳刚之气,很快在姜述的攻击下软了下来,平昔异常精明的大脑一片空白。她不由想道:“对!就是这种感觉,为了它,我可以放弃所有……”
两人就这样吸吮搅拌,交缠碰撞,气息越来越是粗重,姜述忍不住搭上"shuangfeng"轻柔抚摸,卑乎弥敏感的玉体触电般颤抖,头不自觉地后仰,一声轻呼脱口而出。
妩媚入骨的娇音,更让姜述血脉奔腾,他的双手连续灵巧地挥动,卑乎弥雪白精美的**渐渐浮现出来,只见"shuangfeng"茁壮挺拔,**修长笔直……
卑乎弥似乎惊呆了,身体不由本能地挣扎起来,此时姜述的嘴唇已经吻向"shuangfeng"上的红豆,在红豆挺立以后,不停地在上面打着圆圈,还不时用牙齿轻轻咬着。卑乎弥的玉体顿时软了下来,继而轻轻颤抖,抱着姜述的双手越来越紧。
姜述的双手也没闲着,从纤腰到俏臀,再到已经如春潮泛滥的小小峡谷。卑乎弥受到这般刺激,再也站立不住,双腿缠上姜述的虎腰,急促地轻喘,眼神已经迷离……
闻琴音而知雅意,姜述是弹琴高手,在女人身上弹奏更是专长。弹奏之时姜述已经顺便除去衣物,深吸一口气,对准目标,分身一气呵成,进入曲径通幽的玉洞,刚刚进驻便品尝到细密紧致的压力。姜述是其中高手,自然不会大煞风景一下到头,而是就着这狭小空间来来往往,到了卑乎弥玉体逢迎之时,这才突然发力,猛地突破那层薄薄的障碍……
“喔……”卑乎弥在********之时猛然遭到致命一击,不由悲呼一声,凄美哀怨的眼神让姜述更是心神荡漾,双手抱着她的**,就这样轻柔动作起来。卑乎弥从来没有遇到这般情形,只是紧紧抱住姜述,不知拼搏了多长时间,卑乎弥这才苦尽甘来,忘情地极力后仰,不住"shenyin"起来……
两国首脑在这边风流快活,纪灵手下却忙成一团。入夜以后,先是秘捕陈家商铺数位伙计,从诸人口供已经可以认定袁胤等人身份,纪灵当即下令缉捕。袁胤等人却摆脱跟踪,让纪灵不由大发雷霆,随即下达通缉令,在全城进行搜捕。袁胤等人却似凭空消失一般,纪灵部下不断反馈回来信息,竟然再没发现半点踪影。
卑乎弥回国之时,随同者除了姜述,还有无数精锐汉卒。次日,卑乎弥召集文武大臣入宫,正式宣布嫁给姜述为妻。文武众人皆是贵族子弟,面对大汉重兵压境,皆是忧心忡忡,这下与大汉联姻,再也不用戒备汉军入侵,不由又惊又喜。
卑乎弥随即又宣布一个决定,合国贵族迁到大汉内地,邪马台国全部并入大汉。朝堂之上顿时纷乱起来,文武大臣相继提出异议。卑乎弥静候诸人说完,挥手示意大家噤声,缓缓说道:“我国合国之兵只有万余,其余小国全部兵力相加不足三万,皆是乌合之众。大汉数万精兵陈兵边境,以邪马台国国力,如何抵抗?我之所以决定全国并入大汉,是为了避免这场必败的战争,以免合国上下受此覆顶之灾。诸位若有异议者,本王也不阻拦你们,划出东方百里之地,任你等统领族人前去,本王不会跟你等计较,但是汉军起兵之时,再无人可以救得了你们。”
争执的大臣们顿时哑口无言,城南大汉军营屯集万余精兵,只凭数百家兵如何抵挡?如果真要去了那边,无疑与去了断头台一般。合朝文武息了争执,皆垂头丧气,下朝以后匆匆回去与族人商议不提。
姜述虽与卑弥乎有了合体之缘,但他为人谨慎,此次来到邪马台境内仍然统领重兵,除了三千亲卫,还有孙羌、田峰两营骑兵。除了卫护姜述人身安全,还有震慑邪马台贵族之意,担心有人兴风作浪,粮草辎重诸物皆是随军携带。
自从卑乎弥于朝堂上宣布归附大汉,邪马台城内纷乱两日,数位心中不服的贵族串连,兴兵夜袭王宫,欲挟持卑乎弥,以期撤回王命。姜述早有准备,卑乎弥入城之时,命许褚带领一千亲卫随同,全面接管王宫警戒。
叛军不过数千,皆兵甲不齐,在王宫门前,被许褚统兵一阵大杀。城中精锐驻军皆由卑乎弥王弟统领,闻警引军包抄,不到两个时辰,全部歼灭叛军,参与叛乱的贵族多被抓获。
叛军失败,城内顿时平静下来,城中贵族见大势所趋,已不可违,开始处置田产商铺,做好内迁准备。诸葛亮奉命入城,开始接手邪马台军政事务,一切均计划实施,十分顺利。
姜述见诸事妥当,远望南山风景不错,静极思动,邀请卑乎弥进山游玩。此山原是小山家族私产,小山家主因为参与叛乱被诛族,其家田产商铺皆被没收,此山也被充入官府。小山家族势力颇大,族内有精通商业的人才,原本家财蕴厚,族人在山中筑有村寨,山路修得颇为齐整。
山清水秀,空中清新,携美同游,令人心旷神怡。午时在山中野炊,卑乎弥存有心事,本待建议姜述回营,见姜述兴致很高,欲言又止。
第一卷姜述篇第267章袁胤设伏
午后继续向深山行进,转过一个大弯,植被茂盛,多是巨大的杉树,与前面景色殊异。姜述驻足,谓卑乎弥道:“此山秀丽,皆天然而成,倘若是在汉境,文人留墨者必众……”
说到这里,左侧树丛忽然射来十余支利箭,但因距离姜述甚远,又有亲卫持盾护卫,并未造成伤害。遇刺对于姜述来讲并非首次,护卫在侧的典韦处理此类事件富有经验,连连呼喝下令,典韦引领百名亲卫在姜述面前排成盾阵,许褚引领百名亲卫围上前去。
众人均以为是邪马台国残余贵族部众捣乱,不以为然,沿着山路继续东行。又行一段路程,前方丛林突然又射来几支利箭,所幸亲卫皆全神戒备,行进之时手挽盾牌,轻松挡住敌箭。此时,姜述开始警惕起来,喝止住欲分兵上前搜查的护卫,道:“回去,加强戒备!”
从此处返回兵营,必然经过数段险峻之路,两旁山林茂盛,极易隐藏兵马。姜述于途中,潜意识忽然觉察到危险的气息,抬头打量两侧山林,见飞鸟不落,知晓林中有人埋伏,忽然想起当初南华真人送给他一个锦囊,一直随身放着,此时意识到未知的危险,应该是打开锦囊的时候了。姜述打开锦囊一看,锦囊上写着八个字:“回途不利,宜往东行。”
此时山道两侧树林内,伏着密密麻麻的士兵,这些士兵并非邪马台国士兵,而是全身汉军制式的精兵,还有十余架强驽。这是袁胤统领的五百余精锐,袁术留下的最后军事力量。
袁胤自落难以后,经过这段时间历练,确实长进很大。当初在祥通港,袁胤正在军港附近探听消息,一名心腹寻了过来,道:“卑乎弥正与一位青年男子在酒楼会面,相谈甚融。”
袁家想在邪马台立足,还要依仗卑乎弥,这就决定了两者之间的主从关系,卑乎弥手握主动权,袁家不得不低头,暂时听她号令。两者只是相互利用,因此袁胤表面顺从,暗地里却在防着卑乎弥。袁胤详细问明青年男子的相貌,虽然不能确认青年男子就是姜述,但却生出极大的危机感。随后又发现有人跟踪,当即招呼张勋、俞涉诸人,设法甩开尾巴,立即赶到海边,启用早已备好的逃命舟,从海上逃了出去。卑乎弥已经失去信任,袁胤不敢公开露面,利用前期结交的人脉,从小山家族购置一处山林,将部下全部转入一处秘密山谷,隐藏行迹,等待机会。
姜述来到邪马台以后,袁胤异常重视,派出斥侯密切观察,并不惜银钱打探各种消息。袁胤就似潜藏在暗处的毒蛇,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时机,今日终于到了千载难逢之良机。
斥侯见卑乎弥出城,及时汇报给袁胤,袁胤当即集合部下,赶到山道附近准备设伏。但是姜述出行,亲卫必先仔细巡查路线,两侧容易设伏之地都认真检查。袁胤见状,想出一个主意,派十几名精细士兵在山道两侧山林茂盛处躲过亲卫检查,寻机发射冷箭,然后迅速逃走。
按照袁胤设想,经过三两次冷箭,姜述意识前方危险,或会撤回兵营,撤回之时或会忽略回程检查。袁胤诸般设计奏效,姜述回程时亦未派出亲卫检查,但是关键时候姜述感觉不对,想起南华真人昔年警告,距离埋伏地点三百步处停下,开始收拢亲卫。
袁胤选择此处设伏,原来根本没有奢望用来伏击姜述,而是因为此处是出入藏身之处的要道,为了预防一旦与邪马台交恶,用来阻击进山清剿他们的兵马,因此根据地利设下种种机关,两侧圆形巨石最是厉害,若是姜述不慎中计,即使亲卫武艺最高,突其而来的巨石如何应对?
姜述先唤来两名亲卫,道:“你们两个一先一后,务必将我手令交给诸葛亮、孙羌、田锋三人,让诸将听从诸葛亮指挥行事。前方山道两侧飞鸟不落,必有伏兵,你们匹马向前,敌人埋伏必然不会发动。我引领众人慢慢东行,择地驻扎,以候援兵。”
两名亲卫得令,立即启行。袁胤在山林中远远望见,还幻想姜述继续前行,埋伏不敢发动,任由两名亲卫疾驰出山。
姜述遥望两名亲卫一前一后出了山口,下令道:“全军戒备,皆往东行,择地扎营。”
袁胤本来已做好万全准备,只待姜述进入伏击圈,推动备好的巨石,将姜述一行辗压成泥。此时眼睁睁看着一行人簇拥着姜述,回头又往东行,袁胤不由暗骂一句,强自忍住,命令部下注意隐蔽,心中祈祷姜述快点返程。
诸葛亮此次跟随姜述过来,一路之上出了不少好主意,让姜述刮目相看,因此这次委其重任。隐藏在暗处的敌人绝非简单人物,典韦、许褚皆是勇将,但是谋略不足,孙羌、田锋也非帅才,只有诸葛亮才能把握全局,有能力将隐藏在暗处的高明黑手揪出来。
袁胤埋伏半天,看看天色渐黑,未见姜述回转,问斥侯道:“姜述目前在何处?”
斥侯答道:“方才望见他们在老龙湾扎营,想是今夜在彼处宿营。”
袁胤心想这老龙湾身处山谷平地,地势开阔,并无用计之处,看来今天良机就此错过。袁胤心中还不罢休,下令道:“暂时撤下山坡,寻僻静处埋锅造饭,明日再来设伏。”
袁胤统领众人撤下,却未注意远方树丛内,有人正在密切监视着他们。
这是诸葛亮的手笔,若是庸才,心忧姜述安危,早就拥兵杀上前来,在不占地利的情况下,即使得胜,也会是一场惨胜。诸葛亮得了姜述手令,仔细研究前后过程,认定这伙人很难对付,因此派出斥侯暗中盯着伏兵,并未打草惊蛇。
此时诸葛亮引领孙羌、田锋等统领六千余众,埋伏在山口右边一座山丘背面,斥侯前来报告:“两侧山坡皆有伏兵,共约五百余人,皆着汉卒全套制甲,有十余架强驽,目前伏兵分为两路退下,尚未确定对方扎营之处。”
诸葛亮点点头,道:“甚好,注意隐藏行踪,我猜对方伏兵之处必会留下岗哨,你等小心行事,抓几个活口回来。”
斥侯领令而去,诸葛亮道:“全军分两拨饮食,准备夜战。”
晚饭后不久,斥侯抓了四名活口回来,一经审讯,知晓是袁家余孽逃到此处。诸葛亮问明情况,和颜悦色对四名士兵道:“你等并非袁家人?”
四人皆摇头。
诸葛亮又道:“你等家人皆在豫州?背井离乡在外,不想家吗?”
四人皆露出无奈之色,其中一人大着胆子说道:“当初因为军令,跟随袁大人出来,如今漂洋过海至此。我等家人皆在豫州,如何不想念?只是我等不识路途,又无盘缠,即使想回也回不去。”
诸葛亮道:“若是你们立功,我答应赦免你等之罪,送你等盘缠,让你们随船回归汉境。”
四人目光一亮,皆道愿意立功。
诸葛亮道:“待会你们分出一人引领我军士兵去你等平常驻留之处。其余三人跟随大军活动。”
此时斥侯回来,报告说对方营寨已经扎好,分为两处。
诸葛亮当即下达军令,命孙羌引领五百兵马去抄袁胤的老巢,自与田锋偷袭袁胤扎营之处。
却说袁胤退在山上择地扎营,命令斥侯哨探姜述情况,听说姜述驻地防守很严,知晓夜里偷袭没有机会,又不想打草惊蛇,想了一会,让士兵就地休息。
张勋见袁胤忧郁,让左右取来酒肉,来陪袁胤饮酒解闷。袁胤心中不快,不自觉喝得大醉,醉卧帐内。到了半夜,忽然外面吵乱,将袁胤惊起,袁胤忍往头痛,正要出帐,只见帐外涌入一伙人,为首者正是田锋。袁胤不由吓得呆了,被田锋上前一把揪倒,命左右将他捆了起来。此时汉军占据上风,部下纷纷喝道:“放下武器不杀!”
袁胤部下见来人皆是汉人同袍,大多主动弃甲来降,除了摸哨杀了数人,基本没伤太多性命。诸葛亮见这边大获全胜,分出五百兵士押着俘虏回营,自与田锋引领两千余兵马去偷袭俞涉营地。
俞涉所领士兵埋伏在左侧山坡,下山寻地扎营,距离袁胤营地直线距离很近,但是需要绕过山丘,行军路途极远。俞涉营中防守更差,只设了两个巡逻哨,很快就被身手矫健的汉军斥侯摸了哨。
第一卷姜述篇第268章攻占吴郡
大军进去,各自围住营帐,并未惊动。俞涉正在沉睡之时,感觉有人推他,不耐烦地哼了几声,并未睁眼,感觉有冰凉之物触体,这才惊醒,睁眼看时利刃已经抵在咽喉上。
天亮之时,姜述得到报告,说袁胤一伙被抓获,连藏身老巢也被抄得干干净净。姜述领兵回营,问明诸葛亮经过,道:“亮儿可以独领一军了。”
姜述先让人押袁胤上来,袁胤望着姜述,一言不发,只是恶狠狠地盯着,姜述见状,叹了口气,从俘虏中找出袁氏子弟,让典韦押到营门斩首。可怜袁术一支子弟,若是自此隐藏起来,天下之大,怎能无落脚之处?又不缺银钱,尽可延续繁衍,怎奈继续兴风作浪,今日被连根拔起。袁术一支只余八大杀手护着袁耀逃走,其余族人遂绝。
姜述回到营帐,让人押张勋、俞涉前来,道:“你两人本是汉将,如何随袁氏背井离乡?”
俞涉道:“袁太守于我两人有知遇之恩,受其委托,不得不忠人之事。”
张勋亦点头认可。姜述道:“事至如今,怜你两人忠主之心,若想为将,我可安排你们职务,若想为民,我即放你们回籍。”
两人皆言愿为民,姜述赠两人盘缠,又使人指点两人路途,张勋、俞涉自此归乡。降卒也有半数愿意归乡者,姜述皆赠送盘缠,愿意从军者,暂时编在亲卫,待东倭事了,再将其编到赵云部下。
邪马台并于大汉,姜述请设东倭郡、倭南郡、倭西郡、倭北郡,朝廷分派官员治理。封诸葛亮为平波将军兼领四郡军事,统领两万兵马驻守东倭四岛。
邪马台贵族分批安置在大汉各郡,其余小国有不从者,皆被诸葛亮引兵征平,东倭正式纳入大汉疆界,大汉又添四郡。
回到洛阳,姜述奏明两后,封卑乎弥为一品夫人,令为姜述平妻。姜述与卑乎弥完婚不久,与郭嘉等人奔赴徐州,开始筹划讨伐刘瑶之事。
刘瑶,又名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齐孝王少子牟平侯之后。繇伯父宠,为汉太尉刘庞侄,原兖州刺史刘岱兄弟。刘瑶年轻时,其叔刘韪为贼人劫持,统乡人杀死贼人,夺回其叔,自此名望渐显。后来举孝廉,初为郎中,又任下邑县长。后来任命为司空掾,除侍御史,其坚辞不到任。后来避乱江淮,灵帝任命其为扬州刺史、振武将军。
刘瑶到任后,吴景、孙贲迎其到曲阿。袁术占据豫州,又想图谋扬州,派兵攻打扬州江北诸郡县。刘瑶遣樊能、张英统兵防御,相争数年,不胜不败。
扬州之境共有六郡,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豫章郡。刘瑶到任数年,能够完全掌控的区域很小,除九江郡外,丹阳太守吴景、吴城太守严白虎,会稽太守王朗,庐江太守陆康,豫章太守孙贲皆有异心。
丹阳太守吴景为孙策母舅,豫章太守孙贲为孙策堂兄,各拥兵万余。姜述回京,召孙策问道:“我欲取扬州,当行何计?”
孙策道:“刘瑶名为扬州刺史,然而诸郡皆不心服,吴景、孙贲皆与我有亲,大军赶到之时,此两人必不敢与我军争锋。会稽太守王朗,乃是知名文士,然此人武功不足,周边各郡不与其争锋,因其名望之故。庐江太守陆康,乃江东大族陆氏族长,势力极大,甚难安抚。吴郡严白虎,为人暴虐,不得人心,其地沿海,又与广陵接连,可先攻其地,以威慑诸郡。”
姜述又召郭嘉,道:“伯符建言先攻严白虎,奉孝之意如何?”
郭嘉道:“刘瑶对朝廷表面恭顺,对其无名兴兵,吴郡、会稽皆是大郡,夺取吴郡,王朗有文胆却无武胆,必会举地投降。两郡若下,丹阳太守吴景、豫章太守孙贲皆孙讨逆亲族,可以遣使说降,六郡之地则下四郡。余下九江、庐江,只须让降官报上文书指其过失,则出师有名。”
姜述抚掌道:“奉孝所言甚是,既然如此,可让太史慈统领水军,先去夺了吴郡港口,我让孙策部为此次征战主力,定可一战而定。”
却说刘瑶接着朝廷命令,说严白虎起身贼盗,占据吴郡,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今朝廷兴兵讨伐,令扬州各郡各守疆域,不得随意出兵,以免误伤。刘瑶对严白虎成见更大,见信大喜,从事薛礼道:“朝廷兴兵讨伐严白虎,若夺得吴郡,会稽兵马暗弱,若惧朝廷往攻,或会不战而降,吴景、孙贲若再献地而降,主公虽为扬州刺史,然名不属实,久必被朝廷兼并。”
刘瑶摇头道:“扬州四分五裂,乃我能力不及,朝廷若是来攻,我等只有举城而献,若真如你所言,四郡皆归朝廷,彼时我等降了便是。原本皆为朝廷之地,我又为皇亲,此应为之意。若是朝廷攻下吴郡,再无动作。我等可借朝廷之威,命令各郡交纳税粮,或可收拢各郡。”
薛礼知刘瑶必败,再不复言,归家后即写降书,令心腹送给姜述。
严白虎自黄巾起,招募壮丁万余,攻城拔寨,占据吴郡,自称东吴德王,遣部将分守乌程、嘉兴。吴郡人口众多,商铺林立,为繁华大郡,因为严白虎暴虐,许多商人迁去东莱,吴郡逐渐衰弱。
严白虎此日还未睡起,忽有从人来报,道:“满校尉在外立候,说有紧急军情报告。”
严白虎急披衣召见满会,道:“何事如此惊慌?”
满会道:“朝廷水军若干,昨夜突然出兵,如今港口全部被占,军船亦被其夺走。”
严白虎一愣,继而吓得脸色苍白,命令左右聚文武议事。众人尚未聚齐,有斥侯来报,道:“朝廷兴兵,孙策统领大军正向吴城赶来。”
严白虎之弟严兴道:“所谓兵来将挡,我领兵前去交战一场再说。”
严白虎见众人皆沉默不语,自己也无好计,道:“如此你领兵马一万,前去枫桥拒敌,若是敌军势大,则紧急退回城中防守。”
严兴当即点将整兵,启程赶往枫桥,兵马摆列军阵,严兴横刀立马,在桥头上严阵以待。斥侯向孙策报告,孙策道:“无名小辈,竟敢对抗天军。”
孙策欲要出战,部将荀正道:“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文聘、宋扬皆勇猛之将,何须将军出马?”
孙策道:“你之言如金石,既然如此,且让文聘出战。”文聘好战,闻令欣然出马。比及文聘到了桥上,甘宁统领水军从下游逆水而上,水军驽箭齐发,射倒严兴部下无数。严兴见敌不过,不等与文聘交战,便下令撤军。孙策统领兵马紧追,一直杀到吴城城下,严白虎领兵接应,严兴军败退入城中。
大军水陆并进,围住吴城。孙策统兵赴城外挑战,城中只是不理,无人出战。城上一员小将,见孙策部下出口骂战,露出头来,右手指着城下大骂。孙策就马上拈弓取箭,顾左右道:“看我杀了这厮!”说声未绝,弓弦响处,果然射个正中,直直射中小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