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82章血洗河东王家村!

三年前陈同担任兵曹吏,八渠帅村和河东王家又爆发一次械斗,最后兵曹上下全部出动,几百号人手挽手拉起人墙,硬生生把械斗制止,之后经过一番协商,暂时平息了事态。℃八』℃八』℃读』℃书,。■。o↑

后来陈同升任副管事,最近三年时间,两村偃旗息鼓,彼此相安无事。许多人甚至忘了这段恩怨,黄澄来得晚,估计至今还未必听说过这段往事。

两村之间的恩怨从根子上并未解决,只要遇到风吹草动,就会旧事重提,两村械斗可能迅速升级。这次械斗发生的时间也很巧合,正是姜阳带领后勤部骨干到水军大营开会之际。

快马急驰两刻钟,于甘四人这才赶到八渠帅村,来到村口一看,一大堆人正聚集在村口牌坊处。走到跟前一看,张靖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黑压压的一群村民全副武装,全着民兵制式兵甲,手持制式武器,若非披甲者多是老人和少年,与辅兵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张靖心里有些疑惑,现在已经开春,民兵训练都已结束,训练武器怎么还没收缴?正在心思时,只见村民们群情激愤,挥舞着手里的武器,整齐地大喊:“血洗河东王家村!血洗河东王家村!”

提前赶来的兵曹属下只有二十余人,站在上千名村民前,显得势单力薄,力量悬殊一目了然。张靖毫不怀疑村民的战斗力,若非对朝廷怀有敬畏之心,这几十名士兵早被生擒活捉了。

于甘脸色凝重,也不说话,径直朝着村民方向走去。八渠帅村民熟识于甘,有人喊了一声,道:“于少吏来了。”

张靖并未紧随于甘身后,而是落下两个身位,方便在后面仔细观察。平常小心谨慎的于甘,此时似变了个人,并不惧怕这个场面,对领头的长老说道:“霍四爷,能不能让村里人回去?这样全副武装要干什么?即使河东王家全被灭了,咱村里老少爷们会死伤多少人?昨天安全保卫处已将涉案人员拘押,按律处罚,该罚款的罚款,该充军的充军,该判劳役的判劳役,何必因小失大,闹得不可开交?”

霍四爷是位须发全白的老者,拄着拐杖,浑身充满杀气,一看便知是老卒出身。霍四爷望着于甘,略思一会,道:“于少吏,三年前陈管事派人调查此案,承诺尽早查出当年勘界证据,再找两村长老对照一下,从根源里解决两村争端。陈管事当时说话时,你在身旁听着,三年时间过去了,证据呢?勘界是在十年前,十年以前的官府档案没了?若非档案丢失,为什么至今还不解决?”

于甘面露愧色,道:“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代陈管事认下。”然后大声说道:“我这次来是来解决问题的,这件事情不解决,我就住在村里。诸位散了吧,伤人的事会依法惩治,勘界的事也会依法解决。”

村民对于甘比较尊重,又见霍四爷挥了挥手,外围的人开始散去。霍四爷道:“这次给于少吏面子,若是这次事情还解决不了,我们进京找皇德妃给我们做主!”

于甘点头道:“好!如果没处理好,我来担这个责任!”说完对霍四爷道:“给我安排住的地方,我们今天住在村里。”

霍四爷对于甘的态度十分满意,他虽然目不识丁,但是见多识广,晓得新朝重视法令,事情真闹大了对村民也不是好事。但村民视土地为命根子,当年勘界时明明白白,为何让别人占了地还没地方说理去?

霍四爷在前走了几步,扭头对同行的于甘道:“我们村的人感念陛下和德妃娘娘的恩德,如今有吃有喝,感觉很满意,村中青壮虽多,何时闹过事?不是我们老实,而是不想给官府添乱,给陛下和娘娘添乱。附近村庄侵占我们的土地,官府竟然拿不出勘界证据,这不是扯蛋吗?这事拖个没完没了,迟早会出大事,到时我看那位只知吹牛的陈管事怎么说!”

跟在后面的张靖心头疑窦重重,心道官府勘界档案是要害文件,怎能寻不到?即使档案不慎丢失,过去没有多长时间,参与勘界的官吏还找不到?找到当年参与人员,加上两村长老,真相很快就能水落石出,为何拖了这么多年没有解决?

于甘带着人随着霍四爷进村,霍四爷在村里威信很高,一边走一边招呼人,道:“小七,你把你的旧院腾出来,安置这些军爷。”又招呼道:“老九,你将新房腾出来,安置于少吏他们。”又往前行了几步,又对旁边一位老者道:“你去几家凑些新被褥,村里给补贴。”

张靖随着于甘进了老九的新房子,房子盖了没有多长时间,收拾得很干净,名叫老九的老者憨厚地笑道:“这是给我小儿子盖的新房,还没有住过人。”

张靖稍一安顿,就来寻找于甘。张靖进门,惊动了正在的埋头沉思于甘,张靖问道:“于少吏,这事本来简单之极,为何拖了这么长时间?”

于甘看了看门口,小声说道:“张靖,这件事背景复杂,我处理不了。你背景深,要想妥善解决这事,还得你出力才行。”②miào②bi。*②阁②,

张靖想了一会,道:“于少吏,你寻我来不是无人可用,是想借我的力?”

于甘长叹一口气,道:“我是于家远支族人,背景太浅,职位又低,想伸手解决也无能为力。这事都是有人私心作怪,为了个人得益,致百姓争斗流血,真不是东西!”

张靖脸色一变,道:“何人敢如此闹腾?”

于甘附耳说道:“陈同。”

张靖道:“为何?”

于甘冷哼一声,道:“制止两村械斗,就可以立功,否则他的副管事怎么来的?还有一个好处,若想整治黄管事,只要将事件闹大,一旦出现伤亡,就会把黄管事挤走,他再平息这次事件,就可以取而代之。”

张靖拍案而起,怒道:“这不是丧心病狂吗?可有证据?”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83章你就是个老狐狸!

?于甘压低声音,道:“这几年我一直在调查此事,田大人暗地里也在调查,当年收集了大量证据,不料一夜之间被人偷走。以当初的情况来看,盗取证据者应是兵曹核心人员。我以前怀疑国大人,后来排除掉了,若不是国大人所为,嫌疑目标太过广泛,因此成了一桩悬案。”

张靖琢磨一会,盯着于甘的眼睛,道:“为何如此信任我?”

于甘定睛望着张靖,毫不回避,一字一顿道:“你是德妃之侄,就要出手管这件事,凭黄巾系的能量,陈家根本不足为惧。”

张靖方才看于甘处理这事的前后过程,对于甘的认识再次发生变化。原本在张靖的印象中,于甘是个不作为的老好人,上次事件才让张靖刮目相看,现在看来于甘不是不作为,而是认为力量不足,这才明哲保身,但骨子里很有正义感,还有忍耐力和判断力,该出手时果断出手,是位智勇双全的谋略之才。

张靖到达威海港以后,发现的第一个人才是田思。田思勤勉之余,老谋深算,绝对不是平庸之人,但因田思身份非同一般,不能引为己用。第二个人才是黄澄,此人正直有威,沉稳大度,有独挡一面的能力,与黄家联姻可以引为臂助。第三个人才是安百,安百不适合走仕途,此人有正直感,文笔很好,有敏锐的洞察力,适合做新闻记者,可以荐到大齐报,日后可为摇旗呐喊的笔手。第四个人才就是眼前这位相貌平庸的于甘,此人虽是于禁族人,却是远支,与于禁来往并不紧密,可以拉为己用。

张靖摸了摸鼻子,道:“黄巾系缺少智谋之士,若得你相助,黄巾系会如鱼得水。”

于甘眼神一亮,道:“若是能入德妃法眼,于某出籍也在所不辞。”

张靖笑笑,道:“这事以后再说,先将这个败类铲除掉,待我回京之时,会设法帮你引荐。”

于甘拱手为礼,道:“多谢四皇子。”

张靖一怔,继而虚点着于甘,笑道:“现在看来,你就是个老狐狸,将陈同作为晋身台阶,既有效地解决了事端,又因此与黄巾系结下善缘。

既然被你猜出身份,我也不瞒你,我就是德妃之子,你从现在开始,就是黄巾系一员。”

于甘大喜道:“多谢少主。”

张靖扶起于甘,眉头一皱,道:“这事解决简单,但如何将涉事者一网打尽?”

于甘道:“此事突破点应在费深身上,证据失窃一案,用排除法只有费深嫌疑最大。费深表面与陈国交往平平,但据我近年调查,两人关系其实十分要好,若非生死之交,无人敢冒如此大的风险作案。想让费深入套,只须伪出一桩机密失窃案,由情报部门介入此事,很快就会查个水落石出,还不会打草惊蛇。费深处事小心谨慎,做下此案,不会轻易销毁证据,一旦开口,证据就会寻到。以情报部门的手段,陈国就会牵扯进来,如此就能一网打尽。”

正在此时,有人寻了过来,张靖出门看时,见是刘开引兵进来。张靖让刘开散开部下,到屋里坐下,指着于甘道:“以后于少吏是我们自己人,有事多与他商议。”

刘开稍一迟疑,于甘面对李辉挺身而出时,刘开被陈同调开,并未在现场,对于甘并不了解。刘开不明白张靖怎能看上于甘,但是长年的思维惯性,让他选择了信任和服从,向于甘郑重施了一礼。张靖小声向刘开介绍完情况,刘开更是火冒三丈,恨不能啃下陈同几两肉来。张靖想了想,让刘开讨来纸笔,写了一封密信,交给刘开道:“你速去姜阳将军府中,将此信交给姜阳长子姜任,让他火速传给齐隶大人。若是姜任不在,就在姜阳府中等候,不得交给第三者。”

刘开领命而去。于甘从怀中掏出一卷文件,笑眯眯地递给张靖,道:“少主近日修订规章制度,缺少数据支持,我这边统计过一些,可以免得少主调研之苦。”

张靖打开细看,不由大喜,道:“正好缺少这些,如此只要月余就会修订完毕,你又立了一功。”

于甘道:“其实基地管理问题相仿,兵曹规制修订完毕,整个行政管理部的规章制度,整理起来也非常简单。

制度修订完毕,基地军眷驻所,各军屯田处都可复制。威海基地管理难点在行政管理部,再拿几月时间将基地规制理顺一遍,可以惠及水军所有港口、基地。如此一来,陛下对少主印象将会大改。明年若再立下军功,职级上来,就可超然兄弟之上,对未来极为有利。”

张靖忽然问道:“何处会有战事?”

于甘知道这是张靖考校自己,略想一想,道:“近年新占区域颇多,朝廷还未消化完毕,今明两年大规模战事不会发生。可立军功处,应在西北方和南部,身毒战事已赶不上,可以赶上西部战事。我推断明年部队动向,应是征伐康居粟特和北匈奴,到时赵子龙部和马孟起部这些以骑兵为主力的部队,将是西征主力。两军多是西北人,熟悉环境,都是骑兵,部中胡兵又多,出战机率最大。”

张靖默思一会,点点头,道:“西北游牧民族居多,骑兵以这两营最是骁勇。若能参战,必得战功,升职以后,又该如何规划?”

于甘脸色一整,道:“陛下之所以培养诸皇子平民化,是想让诸皇子尽可能体验下情。少主身份尊贵,在野战军熟悉一段时间,只要参过战就已达到目的,其后陛下必会调少主到其他部门,或在军衙任职,或在地方任职,或在水军任职。这三个选择,去地方或水军都可以,只有军衙不能去。”

张靖不由心生好奇,若依平常人思维,到军衙任职可以培养大局观,为何于甘想法与众不同?当即问道:“为何军衙不能去?”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84章理屈者是受害人?!

?于甘道:“我认为陛下久不立储的原因,是担心立储以后感觉不合适,到时更储牵连太大,索性不立。少主明年结业,距离大婚还有四年,这几年时间是诸位皇子展现能力的机会,若是皆在地方工作,才能充分展示各人的能力。陛下春秋鼎盛,婚后有的是时间呆在京城,培养全局观念并不急。所以要珍惜这几年时间,尽可能都在地方工作,这几年的成绩就是未来的资本。黄巾系底蕴庞大,少主又得陛下高看,即使日后不能成为储君,也必是储君的左膀右臂,掌握部分军权是笃定的事情。”

张靖又道:“只在军中发展势力,是否单薄一些?”

于甘摇头道:“少主出宗,其实利大于弊,否则君上身体康健,子嗣阴蓄力量,是犯大忌之事。军方只须保住黄巾系的力量,就足够用了。文官之事不必顾忌,如今国学大批弟子已经成才,现在人才多而不是人才少。陛下坐稳江山,用的是联姻,少主也可以沿用此法,只须拉住几家,有国学弟子补充,文官不会无人可用。陛下直辖诸司,现在还触碰不得,少主最大的短板在于情报系统,我对情报系统不熟,还没想出应对之策。”

张靖点点头,道:“你所言与我想法暗合,父皇春秋鼎盛,若是所谋太多,会引起不必要的猜忌。以父皇的精明和情报系统的强大,诸事多数瞒不过去,你入我黄巾系一事,也应保密方好。你目前职级略低,接触不到太多机密,以你之见,安排哪个职司较好?”

于甘道:“目前不宜变动太大,威海基地距离腹地甚近,级别颇高,信息灵通。抓住水军后勤部,等于控制住了水军脉搏,虽不引人注目,却十分关键。只需少主与姜阳将军美言几句,我的职级会很快上去,姜阳将军年纪渐大,水军后勤部到了寻找接替人选之时。”

张靖仔细琢磨一会,按照他的计划,与黄菲羽定下婚约以后,将全力推动黄澄接掌水军后勤部。黄澄勇猛有余而谋略不足,若以于甘为辅,控制水军后勤部就会容易许多。

张靖在八渠帅村住了一宿,实地察看相关情况,将来龙去脉弄得清清楚楚。八渠帅村和河东王家离海很近,这次冲突十分偶然,只是因为争议海滩引发的冲突。

按理说姜述征伐而得天下,对内州破坏不大,用计夺得青州,然后夺了徐州三郡,再得黄巾来投,除了征战洛阳、豫州、并州伤亡较重以外,余州多是和平解决。黄巾起义破坏了部分官府档案,但青州未受波及,而且青州恢复最早,档案管理又是要事,若说东莱境内档案不齐,可以说是天下一大奇事。

当年安置黄巾难民和王匡族人,这片区域还未划到威海基地,以当年东莱官府的风气,怎能不存档案?众人所提的勘界资料,就是东莱官府交接诸村到基地时,按照图籍逐一比对,诸村当初皆无异议,说明当时档案整齐,标识十分明确,问题出在后面,定是有人捣鬼。

此事诱发的起因,始于十年前,八渠帅村公房失火,毁了部分田籍册子,去官府查证时一时没寻到档案。余村档案整齐,八渠帅村与诸村核对复制档案,除了河东王家余村皆没问题。与河东王家核对时,进展十分不顺利,部分地块并未寻到相关资料,这些资料的缺失成为两村后来争议的重点。

按照张靖推理,此事应是河东王家村搞鬼,将不太引人注意的边界前移,悄然侵吞八渠帅村的田地,久之引发两村纠纷。当时官府缺少依据,又有人在后掣肘,致使此事拖了下来,最终引发大规模械斗。

开始时海滩也好,山林也罢,收益很少,亩数多少两村都没往心里去。后来国学格物研究院琢磨出人工养殖和经济林种植,无论山林还是海滩,只要是地皮都能变出钱来,土地纠纷开始显露出来。

河东王家村将几片有争议的山地、滩涂归于己有,承包给本村村民,开始引发矛盾,官府调解时,河东王家村找出当年的勘界存底,能说明这些土地归他们所有。八渠帅村拒不承认,又找不出反驳的证据,为了保护本村利益,只能大打出手。

这件事情从法理上讲八渠帅村没有道理,但是两村长老心知肚明,河东王家村从不主动寻衅,表面来看每次理屈的都是主动调起事端的八渠帅村。

这次械斗张靖排除了人为发动的因素,此时骨干管理层都不在基地,包括陈国在内都去了黄县。

事情冲突源于一件小事,两村村民在海滩捡拾贝类,捡到争议地带时起了冲突。两村都是些少年,不知道里面的道道,河东王家村民指责八渠帅村民过界采集,八渠帅村民骂河东王家村民私占本村滩涂,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这场混战中,河东王家村民四人挂彩,八渠帅村三人负伤,幸亏皆是轻伤。安全保卫处及时出手,将相关人员扣押,这本身不是大事,本想今日调解以后放人,不料今早事情突然发作,八渠帅村召集民兵,披挂整齐,要去寻河东王家的不是。幸亏村中几名水军士兵昨晚住在村里,偷偷递出消息,兵曹辖下巡兵及时赶到,阻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

集体械斗案件取证难,现场人多手杂,双方各持一词,很难判定究竟谁对谁错。其中还涉及到历史遗留问题,安全保卫处根本不敢轻易断案。

张靖有了解决源头的方案,并不着急,先是寻些老人问清楚当年始末,心中大约有了底。

在村里待了几天,得了外边传来的信,张靖与于甘商议以后,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赶往河东王家村。

进了河东王家村议事所,大家坐下一同议事。于甘委托张靖全权处理,他在旁边眯缝着双眼,似睡不睡。张靖让人准备笔墨,让村里拿出争议地点的档案资料,安排吏员复制一份,让在场长老在复件上签字画押。又进行详细询问,让安全保卫处吏员作了笔录,也让在场长老签字画押。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85章德妃娘娘亲笔信!

?这些工作做好,张靖正色道:“这件事情我们已经掌握证据,八渠帅村和河东王家村这场纠纷风波,肯定有一家在撒谎。所说的证言不实是做伪证,提供的证据不实也是做伪证。大齐律法严谨,因为伪证形成冤假错案,造成重大后果的,除了赔偿银钱以外,相关人员还要负刑事责任。因为一点经济利益,致使两村械斗多次,致伤多人,带来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这个案件足够定为大案要案,诸位想想,当年参与勘界之人很多,东莱郡衙与水军后勤部皆有人参与,想要查明真相困难吗?我可以下个保证,一点也不困难,为什么此事迟迟拖到现在?是因为有人受了一些经济利益诱惑,所以做出对不起良心的事来,收益不大,带来祸患不小,却有人因此谋得利益。近期此事将会真相大白,任何犯罪在阳光之下都会暴露出来,参与者有的职级较高,在百姓眼中可以算是大官,但是胡作非为,丧心病狂,能长久吗?我给大家一个机会,今天向安全保卫处悔过者以首告免于刑事处罚。我就不明白了,大家都能吃饱穿暖,去赚那些味良心的钱干嘛?有意义吗?花得心安吗?”

王家为首长老王叔公,须色皆白,坐在那里脸色数变,等张靖说完话,问道:“这位长官,我问个事,你说我们两村械斗是受人利用?利用这些事能干什么?”

张靖冷笑道:“你们械斗,有了重大死伤会让相关责任人免职降职,也会让一部分人升职。平息械斗则会立功,所以你们年年械斗,年年有人吃亏,也年年有人沾光。吃亏的是你们两村的百姓,背后惹事者看着津津有味,还能升官发财,何乐而不为?这就是争议迟迟未解决的原因。”

王叔公听完这话,脸色变得很难看,长叹一口气,站起身来,对于甘、张靖施了一礼,道:“长官们在此暂坐,我等开个公会,稍待再来相见。”

张靖点点头,任由他们出去。在室内等候之时,刘开进来,附在张靖耳边,道:“有三位士兵旁听后,已经请假返回,已派心腹盯上去了。”

张靖点点头,向于甘转述一遍。于甘笑道:“河东王家村百姓不知内幕,以为别人那里都没证据,只想沾点小便宜,这下明白了事情真相,见事情并非料想那样,定然惧罪首告,当年挑拨离间者马脚顿时就会露出来。

请假的三名士兵应是那人的亲信,说不定还是知情者,他们一旦将消息透露出去,待会这里将会上演一场龙虎戏。我们只要在此稍候,很快就会有人赶来救场,就是不知时间能否来得及。”

张靖略思一下,道:“此事还得速战速决,拿了证据赶到八渠帅村,就不怕他们施展阴招。”

正在讨论之时,王叔公带着两名长老进门,而显愧色,道:“众长老无颜前来,让我们三人出面来向大人请罪。当年我们确实受了别人挑唆,为沾小便宜惹得两村械斗,让人平白耍了一场。”说到这里,王叔公让身后人拿出一卷图,道:“这是我们村当年存底的档案,是争议区域的详图,长老们都已签字画押。”又让另一人拿出十余张纸,道:“这是当年受人蒙蔽者的供词,皆是实情,大人破案可能有用。”

说完,王叔公让族人先出去,小声说道:“这事是不是陈大人弄出来的,你们能扳倒他吗?”

张靖笑道:“只要有人违法,就有人能将他绳之于法,只是一个小官,又不是丞相大将军,怎能扳不倒?”

王叔公又望向于甘,见于甘点了点头,王叔公从怀里拿出一份供状,道:“这是小老儿的供状,当年陈大人曾来寻过我,小老儿也是受了他的蒙骗。等抓了这小子,砍头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