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小驸马-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鄄恍校H胃呒豆僭鄙杂行┏粤Γ芄坏5泊笕握呤坎皇呛芏唷O啾冉隙裕兰页錾淼淖拥埽唤鑫灾厝握撸际强梢远赖币幻娴牟鸥伞F┤绯氯骸④髫④鲝⑻锓帷⒎训t、蒋琬,包括已被免职的逢纪、蒯越等人,自小生活的环境和交往圈子,决定了他们的大局观,学识好,才能卓著。这些人中,即使跟随姜述时间最长的陈郡、荀彧,德才兼备,官声极佳,但在姜述对付世家这点上,立场也不坚定。
姜述运用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对世家子弟并非全部弃而不用,而是选择其间的开明者,若与他思想合拍,便委以重任,若与他思想不合拍,也不是弃之不顾,而是安排一些次要的岗位,尽量做到人尽其才。
对于世家中几个特殊的家庭,如孔家、孟家、荀家等,姜述十分重视,在儒学份量极重的年代,虽然其余学说开始兴起,但是儒家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孔孟诸家影响力很大。姜述立朝以后,采取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的办法,提升孔、孟、荀诸家的地位,刻意打击以五姓为代表的大世家。
编写《百家姓》,姜述心中早已有腹稿,但是并未公示,而是授命蔡邕会合孔、孟、荀三家代表编制。蔡邕也是世家出身,孔孟荀三家皆是很有影响力的世家,这些人家族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认为高门大户尊贵,寒门姓氏低下。
蔡邕受诏以后,召集孔孟荀三家十余名长老,收集全国家族代表的家谱资料,依据历朝史书,考证世系,分出排名顺序。最后把姓氏定出九个等级,这本《百家姓》初稿并非抑制世族,而是在编世家谱系,确定世家的尊贵地位。尤其不能令姜述接受的是,《百家姓》虽将姜姓排为第一,排名第二的竟是已被张靖族灭的崔姓。
姜述看后很不满意,召集蔡邕等人,道:“崔姓以前或许荣耀,目前族人虽然不少,但是出任高官者很少,最有影响力的是原颖川太守崔林,现在也已免职回乡。为什么还对崔家如此推崇?难道贾文和、郭奉孝这些朝堂重臣,家族就不能排在前面?”
蔡邕既是姜述的老师,又是姜述的岳父,对姜述并不惧怕,道:“我们排序诸姓,为了服众,按家族祖先的名望、官职累积而成,崔姓虽然现在没有高官,但自春秋以来,高官历代不绝,王郑李卢四大姓,比起崔家差距很大。我们看完诸家家谱,经过公议,认为崔姓应该排在前面。”
姜述面对这位特殊身份的老夫子,不好指责过重,皱眉道:“现在朝中文武官员,德行学识俱佳,也都为国立过功劳,为什么你们还热衷于旧门第?那些旧门弟即使荣光,也已成为历史,有什么值得仰慕的地方?”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451章皇家出招压世家!
蔡邑等人遭到斥责,只好重修《百家姓》,姜述指示他们不要看重旧门第,要根据现实情况排列位次,众人便将姜姓排在第一,皇后刘姓排在第二,丞相贾姓排在第三,大将军郭姓排在第四,仍把崔姓排在第五位。%∷八%∷八%∷读%∷书,。≮。※o前五位姓氏为上,后依九等顺序共排出姓氏,合计一千六百余家。
蔡邑主持编修的第二稿《百家姓》,虽对宗族世家观念有所贬低,但仍然是一个抬高世家地位、贬仰寒门地位的“贵族谱”。
姜述还是不满意,要求再次重修《百家姓》,主导思想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这本启蒙书籍,否定世家的家族等级,达到无论何等出身,只要才德兼备,就能为国效力的目的。
蔡邑是姜述的岳父兼老师,姜述也未难为他,将此事交给贾诩处理。贾诩听完蔡邑转述的姜述所言,当堂表示以在朝任职高低为标准,不论门弟。众人官职大小一样的,按照职级划分,官职职级再相同的,按照任职年限排序,没有三天,《百家姓》便成稿,再将蔡邑所编的诸姓讲义按照顺序重新编派,整理完后呈交姜述。
新《百家姓》淡化门第观念,打破了世家子弟的传统认识,蔡家、荀家排名也大幅上升,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姜述阅完十分满意,当即下诏印刷,免费下放到各县,成为御定儿童蒙书。
姜述抑制世家出的第二招,就是反对包办婚姻,提倡自由恋爱。姜中年近二十才大婚,是自由恋爱的一个标杆,现在虽已失去储君位置,但是身为皇长子,仍有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世家之所以受到打压以后,很快就能复兴,是因为重视族学,人口基数较大,彼此之间联姻,只要族中一人当了高官,会提拔起不少关联官员,很快就会形成庞大的势力。
姜述立朝以来,提拔朝中官吏或是地方大员,基本没有世家子弟的份,又在文化教育和世俗观念上突破世家的桎梏,此后采取考录形式寻取人才,基本没有实施难度。国学前几批弟子,如贾收、姜哲、田锋、关且等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国学弟子,逐渐拔为高官。这些弟子皆是姜家、贾家、田家、关家的远支族人或家奴出身,他们的成功起了很大示范作用,平民家庭开始重视子弟的教育。
姜述花费心力、用尽手段打压世家,是要避免发生类似晋朝时士族一手遮天的局面,他当恶人,受益者却是远在澳洲的张靖。
骠骑将军府秦宓此时送上一份文件,建议朝廷改革军制。姜述阅完文件,感觉十分实用,重赏秦宓,在朝中又掀起一轮改革。这次改革并非大的政治或军事改革,而是不变职责,只改名称。
西时官职太过复杂,平民百姓根本弄不清楚其中意思,譬如执金吾与卫尉有何区别?征虏将军与偏将军谁大?长史是吏员还是官员?兵曹是军队职务还是地方职务?
姜述这次改革,将政务各司集中为政衙,就是以前的丞相衙门,关联政务的各部门皆集合办公,有利于明确职责,提高效率。同时军务也全集中在军衙,就是以前的大将军府,只要与军务有关的皆集合于军衙办公。
按照左文右武的惯例,姜述在皇宫前面征地建房,修建政衙办公区和军衙办公区,各部门门前皆挂牌,军政两衙门前立着公示栏,标识各部门的分管职责。各州太守名称未变,兵曹改为警备军。因为张靖所辖是远征军,目前领兵在外,其部属于特例,还是沿袭旧名。
老儒们对姜述将严肃的官名改来改去很不高兴,说有碍祖制等等。但在实际上,如此改革,并不影响军务政务,名称通俗易懂,将复杂的名称变为简单的名称,通俗易懂也是一种创新。
姜述是现代人穿越,对于享受看得很重,对于权力看得很淡,被局势一步步逼到皇位上,实则很不喜欢这种生活质量极为低下的皇帝生活。但在封建时代,又不敢将权力交到别人手中,无奈之下只得尽量多做些事,培养接班人,希望尽早将权力交到接班人手中,他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张靖平复澳洲全境时,甘宁部将蒋钦、周泰也完成了航海史上一个壮举,从非洲南端绕到大西洋,从大西洋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水军主力战船一到,地中海制海权易手,大齐向罗马全面开战的时机成熟。
张靖统领部下开赴美洲的同时,大齐正式向罗马宣战,集合全国半数以上军团参战,一时间欧洲锋火连绵,大齐名将一起发力,各自建功立业,打得罗马人节节败退。
为了就近指挥这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姜述移驾月亮城,朝中重臣半数随驾,程立、姜勇等坐镇洛阳,负责处理国内事务,后宫交给万年公主、张宁共同打理。
因为战争原因,情报司、神鸟机构的重点皆转向罗马,贾诩、郭嘉等重臣随驾去了月亮城,万年公主趁这个空当,开始串连后妃,打压张宁姐妹,意图控制后宫,给姜逆上位创造条件。
姜述自东莱起兵,万年公主配合默契,给了姜述很大助力,直到新朝建立,威信一直很高。宫中有份量的后妃,皇贵妃甄姜失势,皇淑妃卑弥乎是外族人,皇德妃张宁为人低调,万年公主身为国母,雌威大发之际,后妃们皆战战兢兢。
三夫人以下,曹羡为顺仪,糜贞为顺容、步练师为顺华、孙仁为修仪、夏侯娟为修容、蔡琰为修华、田丰儿为充仪、甄宓为充容、马云鹭为充华,统称为九嫔。九女之中,步练师与张宁关系一向不错,其子姜威与张靖私交最好,本身也没有争储的的想法,暗地里帮了张靖不少忙,这次扳倒甄姜,大半功劳便是步练师所立。
蔡琰只有一女,与夺储一事没有关联,置身事外,心态十分超然,负责宫内蒙园教育,又好琴棋书画,平常很少关注别事。马云鹭是马超嫡妹,儿子偏好武艺,为马超说服,息了争储的念头,又知张靖与马超交好,虽然没有表明态度,心里还是偏向张靖。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452章诸葛家老三出场!
??宫内还有一股极强的势力,就是以顺仪曹羡为首的曹家三姐妹,二妹是婕妤曹华,三妹是才人曹节,修容夏侯娟是夏侯渊之女,与曹家是同宗,平常共同进退,在宫中话语权不弱。
曹羡长子是皇十三子倭东王姜策,现在国学读书,上面的几个哥哥汉东王陈扬、汉南王姜域、京兆王姜超、扶风王姜飞刚刚国学毕业,现在已在前线随军作战。姜策在同龄兄弟之中,资质还算不错,曹操虽然希望姜策能成为储君,但是判断形势,内心并不看好,曹羡归省时曹操曾经与她密谈,认为姜策成为储君可能性很小,目前情况下不宜卷入夺储风波,先看看局势再说。曹羡向来敬服父亲谋略,在此次夺储风波中一直保持中立。
糜贞以前还有一点想法,甄姜失势让她清醒过来,知晓糜家势力与甄家相仿,甄姜向为宫中二号人物,如今落到这般下场,怎能不让她引之为戒?
九嫔之中,还有修仪孙仁、修容夏侯娟、充仪田丰儿、充容甄宓四人,甄宓是甄姜嫡妹,甄姜身为皇贵妃,又是情报司统领,姜中是皇长子,都已败下阵来,甄宓早就息了念头。夏侯娟定位很好,见曹氏姐妹皆不出头,更是不言不行,只是静观其变。还有向来不安分的孙仁,其子是皇七子姜会,但是才智平平,英勇有余,谋略不足,孙玲珑嫁给张靖以后,孙仁对皇储位置也没了心思。充仪田丰儿之子是皇十子姜行,田家是姜家崛起的大功臣,田家子弟虽无高官,但出仕者无数,有田家在后力挺,田丰儿也存有助子夺储之念。
除了九嫔,其余后妃有背景者,如关凤、张星彩姐妹、吕雯、袁芙等,关凤只有一女,张星彩稳重多智,吕雯儿子太小,袁芙性格软弱,对于夺储之事目前都置身事外。
万年公主联合的后妃,何静姝是她表妹,是板上钉钉的铁杆盟友,与她交好的还有田丰儿、张春华、曹苑儿、魏雨儿,余者貂婵、甄姜姐妹等皆已息了念头,卑弥乎、祝融夫人身为异族,根本没有想法,辛宪英、黄月英是当世智女,蔡姬、杜一娘、卞玉儿、郭旭姐妹、吴苋、伏寿、冯香儿、乔琪姐妹、甘怡、樊璃、徐环、鲍三娘、王元姬、王异、邹氏、姜穗儿,在宫中地位不高,背后的支持力量也弱,即使有心也无力搅事,何况万年公主也未将她们放在眼中。
万年公主与姜述大婚以后,并未真正主持过家事,很久以前就形成一个格局,家中内务由甄姜打理,外面商业由糜贞打理,步练师参与机密。甄姜失势以后,协理六宫事务顺理成章交到张宁手中。
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张宁在宫中可以信赖的后妃,除了张雁,还有步练师、关凤、辛宪英、黄月英等人,步练师掌管情报,关凤掌管女卫,辛宪英、黄月英足智多谋,张宁接管协理六宫事务,诸妃无人敢提出异议。
万年公主可以完全依赖的人,实则只有何后,何后爱女心切,在后面出了不少主意,主题思路就是以何家为基础,拉拢诸葛家族,结连有军方背景的后妃。
何苗在旧朝时曾为卫将军,统领兵将与黄巾军征伐数年,从历史渊源上讲是黄巾系的对头,但黄巾系诸将如今手握军权,何苗位尊权轻,又年老体衰,实则给不了万年公主多大助力。
诸葛玄智力平平,得任高官全凭平常勤勉,又无多少实权,与姜逆虽是翁婿之亲,但委实帮不上什么大忙。诸葛谨、诸葛亮是当世俊才,聪明绝顶,怎能掺合立储之事?此时诸葛家的另一位俊杰闪光登场,就是诸葛亮之弟诸葛均。
诸葛均是国学四期弟子,专修文史,毕业以后在齐郡担任吏员,后来升为郡衙门下吏,转去海州担任县长,提出不少边州治政改革意见,得到海州刺史满宠赏识,拔为州衙仓曹。姜逆转任军衙司直,身边无人可用,与诸葛玄商议以后,调诸葛均到军衙任职,帮助姜逆出谋划策。
姜逆在诸子中十分优秀,身为嫡子,出身高贵,没有恶习,十分自律,若非与张靖这位合魂者竞争,储君应在他与姜中之间产生。
诸葛均稳重不如诸葛谨,大局观和智谋不如诸葛亮,但是分析问题比较全面,也能找到破题的点,在很短时间内便帮姜逆在军衙树立起威信。诸葛均因为诸葛亮告诫,开始也不掺合立储之事,与姜逆相处日久,见姜逆的确十分优秀,人也聪明,若能登基必是英主,存了这个心思,开始打探诸子情况,以便预先筹谋。
张靖归宗受封为齐王,明眼人皆知姜述属意张靖为储君,诸葛均对此也心知肚明,他对姜述诸子不熟,待探明诸子情况以后,不由吓了一跳。前面几位成年皇子有一位算一位,即使已经失去储君资格的姜中,在同龄人之中也可称为人中龙凤。接着往下调查,又是目瞪口呆,先不说其余皇子,即便张靖一人,也足以浇灭诸葛均的满腔热情。
黄巾系鼎力相助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手握兵权的马超与张靖关系紧密,荀家、孙家、公孙家、王家、黄家等是妻族,还有一点十分关键,张靖是皇家护族者家族的主夫。
诸葛均这才明白两位兄长为何多次告诫,不准参与立储一事,其中的水确实非同一般的深。诸葛均比较姜逆与张靖两人,发现姜逆学识能力皆不占优势,除了嫡子的身份以外,背景势力根本不可比拟。
诸葛均史上并不出名,但也算是一名智者,数次想要开口,建言姜逆顺其自然,不要刻意相争,话到嘴边,又感觉说不出口,把话憋了回来。这日诸葛均刚到公房不久,宫中有人传召:皇后召见。
万年公主近日行事,诸葛均也有耳闻,常常摇头叹息,认为那些动作都是无用功。何家已经势落,给姜逆提供不了多大助力,后妃有子者皆不能信任,诸葛家族又不可能参与,万年公主即使得到半数后妃支持,又有何用?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453章老太后稳住后宫!
??万年公主在诸葛均入室后,显得十分热情,待他就座以后,亲自奉上一杯香茶。诸葛均连称不敢,万年公主回到座位坐好,让侍女皆退到门外,道:“今日召你来此,可知何意?”
诸葛均摇了摇头,道:“不知。”
万年公主道:“我们是姻亲,你又与逆儿交好,可有办法助逆儿成为储君?”
诸葛均欲言又止,万年公主见状,道:“室内只有你我两人,言者无罪,你尽管说出心里话便是。”
诸葛均不答反问,道:“皇后娘娘有什么对策?”
万年公主道:“我母族立朝前因大案牵连甚众,族人只余刘晔尚居高位,除了母舅骠骑将军,唯有诸葛家可为援手。”
诸葛均想了想,实话实说道:“二兄曾经警告数次,不让家人参与夺储之事,若是长兄与二兄皆置身事外,余人即使有心,助力也不会太大。”
万年公主沉默一会,道:“我近日在后宫寻到不少帮手,或许有所帮助。田丰儿、张春华、曹苑儿、魏雨儿,皆可与我们同盟。”
诸葛均盘算一会,摇头道:“田娘娘有子,背后还有田家支持,即使同盟,也不会和我等一条心。真若遇事,不仅不会出手相助,甚或会落井下石。张妃母家实力平平,助力不大。曹家只是郡望,曹豹能力平庸,仅是营将之职,起不了太大作用。魏妃之兄魏续是奉先将军旧部,若是得他相助,或能影响奉先将军,不知吕妃意下如何?”
万年公主摇头道:“吕妃很有主见,虽然不曾明言,但听她语意,应想置身事外。”
诸葛均略一思忖,道:“如此看来,宫中数妃助力皆不大。”
万年公主道:“德妃外有黄巾系鼎力相助,内有数妃相助,又有协理六宫之权,内宫势力很大,诸妃即使有心也不敢得罪她。”
诸葛均想了一会,道:“曹妃那里如何?”
万年公主道:“曹妃背后长安系实力很强,三姐妹生有五子,怎会与我等合谋?”
诸葛均道:“不然,曹娘娘姐妹三人在宫中,势力不小,又有夏侯娘娘相助,足可与德妃抗衡。长安系军政都有数人担任高官,文官以海州刺史满宠为首,慕黑太守夏侯和、兹格太守曹楷、夜郎太守夏侯威、哀牢太守曹泰、钩町太守曹范、于寘太守曹演、康居太守曹彬,疏勒太守夏侯衡等,皆是曹娘娘宗亲;肃慎太守杨阜、讨胡太守郭淮、威远太守杨修、越隽太守张邈、建安太守桓范、庐陵太守吴质、桂林太守、婆珂太守钟繇皆孟德公旧部。武官以卫将军为首,阿州警备军主将夏侯渊、非州警备军主将夏侯淳、高州警备军主将曹仁、安州警备军主将曹纯、第十五军主将夏侯霸,曹洪、曹真、朱赞、韩浩、郭淮、郝萌、李典、史涣、于禁、曹遵、曹休、毛玠、郝昭、夏侯尚等皆是曹操宗亲故旧。长安系诸人平常低调,若是一旦发力,实力委实不敢小觑,是可以跟黄巾系叫板的势力之一。殿下若想与四皇子争储,若无曹妃一系相助,势力相差悬殊,如何能是对手?此事一旦暴露,四皇子肯定仇视娘娘,真若到了四皇子继位之时,娘娘如何自处?此事目前刚刚开始,并未付诸行动,若是不能得到曹妃相助,还是及早收手为好。”
万年公主沉思片刻,道:“如何能让曹妃出手?”
诸葛均道:“母亲痛爱孩子皆是天性,曹妃最希望孩子成为储君,其次就是想有个好的封地,享受荣华富贵。娘娘抓住这两点,倘若还是不能说服曹妃,娘娘还是及早收手的好,否则皇贵妃就是前车之鉴。”
万年公主寻找机会召曹妃密谈,其后曹妃三姐妹立场发生转变,后宫顿时分为两派,一派以万年公主为首,曹妃姐妹等妃嫔为辅;一派以张宁为首,步练师等妃嫔为辅。
万年公主为后宫之主,有了曹妃等相助,底气十足,守着其余后妃的面,寻张宁姐妹的不是,损害张宁的名望威信。宫中后妃见万年公主强势,不少人开始依附万年公主,联合起来排挤陷害张宁姐妹。
因为处于大齐与罗马交战的特殊时期,张宁并未与万年公主撕破脸皮,去寻太后周氏,道:“我自协理六宫以来,处事皆以公心,皇后娘娘多次寻我不是,我都忍耐下来。现在正是与罗马交战的关键时刻,后宫不宁,会让陛下担心。我今天特来寻求公道,请母后派人明察,若真是我的过错,我愿辞去协理六宫的职责,并愿意领取责罚。”
周氏在北宫居住,所谓旁观者清,万年公主近期所作所为,皆有耳闻,知道背后牵扯立储之事,也知张宁受了委屈,温言安抚张宁一会。其后将万年公主召进宫中,道:“你自嫁进姜家,一向温婉孝顺,统率六宫,也有国母风范。如今大军在西方苦战,陛下在陪都亲自指挥,你近日都做了些什么事?!”
周氏平常不理世务,但是精明异常,口才又好,一旦发下话来,姜述也得俯首听命。万年公主也知自家不是,唯唯喏喏,低头不敢仰视。周氏让诸人出室,对万年公主温言说道:“立储事关重大,你是皇后,逆儿是嫡子,比余子优势明显,陛下至今并未公布储君,但是属意已经十分明显。姜儿往年与我最是亲近,前番生事吃了大亏,你可知姜儿败在谁的手中?宁儿什么也未做,为何地位日益稳固?姜儿吃亏便是自作聪明,背后生事,结果弄巧成拙,不仅自己失势,连累中儿也失了分。宁儿恪守本分,结果给靖儿加了分。你如今所作所为,陛下知晓会怎么想?”
万年公主闻言大悟,连忙叩首请罪,自承过失。周氏想了想,又道:“你母族调零,外力几乎无可借用之处,即使依仗别人势力让逆儿上了位,以后怎样确保皇位稳固?到了那时,一个不慎,就会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你只顾眼前,可否想到以后?陛下若是知道你目光如此短浅,逆儿会因为你而失分,即使原有几分希望,现在也希望渺茫。你切记一事,陛下希望后宫安宁,立储之事可以正当竞争,但要靠各自的能力本事,背景势力只是辅助。回去跟宁儿好好聊聊,往年都是好姐妹,无论是谁上位,难道还能贬了你不成?逆儿学识能力都好,即使当不上储君,也会有用武之地,你又何必杞人忧天?”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454章大齐犀利的战船!
??周氏说服万年公主,又唤曹羡过来,并非与万年公主那样温言细语,当头就是一顿怒斥,道:“你们姐妹向来恭顺,皇后行事不当,你等应当规劝才是本分,如何在后煽风点火?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