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小驸马-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格杀十余江湖巨擎,游历江湖四十载,无人可敌。六十岁后在此处建观,专心悟道,间或教授弟子。
姜述转世前原本不信鬼神,穿越之后因为奇特遭遇,对鬼神心存敬畏,如今未曾开口说话,信息跟随意念传达,这让姜述对南华真人更是敬畏有加,一时间气血不稳,竟有些情绪失控之状,不得不深吸一口气,这才勉强压制住心情波动。姜述、玉丰子进门显然惊扰到了另外两位老道,亭内三人突然同时一动,接着一片璀璨无比的耀眼亮光陡然乍现,非常突兀,令措不及防的姜述有些眼花脑眩。
未等姜述搞清情况,两位老道立起身来,对着南华真人躬身说道:“师父高明,弟子心性还是修炼不足。”
“你两人近年进展尚可,假以时日,大成有期。”南华真人起身,点评一句,不待两徒说话,身子一旋,未见其如何作势,数步便已迈到姜述近前,扫了姜述一眼,眼中立马掠过一丝异色。
“在下冒昧前来,多有打搅,还请真人多多海涵。”姜述心生敬畏之余,又被方才光亮扰了心神,礼数上却不肯有失,客气地拱手施礼道。
“不敢,老道未能远迎,失礼之至,还请贵客多多包涵。”南华真人还了一礼,逊谢道。
姜述穿越之后与道士并无太多交集,但是听过不少南华真人神迹,知道此老能耐非比寻常,自是不敢在其面前摆谱,再说前有救命之恩,此行又有事求教,姜述更是现出求贤风姿,脸上满是笑意,道:“先行谢过真人搭救之恩。”
就在南华真人与姜述应答之际,两位老道已行到近旁,见二人见礼已毕,同时高声见礼道:“老道左慈、于吉见过贵人。”
“两位真人不必多礼,尝闻两位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当真出尘之士也!”姜述前番受过左慈恩德,见于吉亦是仙风道骨,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拜见。
“贵人谬赞,两徒委实担待不起。”南华真人说了一句,引领姜述入室。
左慈细看姜述,面色微微一变,不由自主轻噫一声。左慈这一轻噫,姜述心头立马一跳,只因自家事情自家最是清楚,在这三位以异术闻名于世的高人面前,委实不敢掉以轻心,连忙问道:“谢过元放先生上次搭救之恩,在下有何异状否?”
左慈被姜述一问,便要出言之时,不料南华真人笑呵呵地开口打断道:“贵人乃是稀客,且进屋一叙如何?”说完,南华真人一摆手,请姜述当先而行。然后又谓左慈、于吉两人道:“贵人金贵之体,时间繁忙,今日一述也是有缘,你两人一同作陪吧。”
第一卷姜述篇第83章南华真人1
刚才那阵光亮是怎么回事?左慈、于吉历来云游天下,怎会如此碰巧至此?姜述思绪万千,暗自钦佩南华真人果真是得仙之士,心道此行或会有所得。
姜述心思变幻不停之际,南华真人突然开口道:“贵人请入后院奉茶。”
这声招呼,姜述登时从胡思乱想中惊醒过来,忙不迭收敛心神,回道:“三位真人请。”
南华真人未再多言,颇有深意地看了姜述一眼,当先而行,领着姜述便向后院行去,却未进正殿,反而转过一道院门,到了一处静舍。姜述见典韦、许褚紧随其后,嘱咐两人在门外相候。进了静舍,南华真人将姜述让到客位,而后告声罪,在主位跪坐相陪,左慈、于吉在下首落座。
室内十分简陋,偌大室内除了两张几子,一只烧着的火炉以及一扇遮挡门口的屏风之外,再无他物,甚至连香案都没有,就这个摆设而论,比之寻常百姓都远有不及,若不是亲眼所见,姜述实难相信这是南华真人会客场所。室内诸物皆平平,唯一能吸引注意力的是屏风后面一幅周天八卦图。姜述曾经研究过周易,对八卦图十分熟悉,然则面前这幅图显然与众不同,那一对阴阳鱼眼却似活得一般,给人一种十分灵动的感觉,细看却是寻常图案,姜述一时间浮想联翩,不免有些入神。
就在姜述对着八卦图发愣之际,玉丰子手脚麻利地冲好茶,将茶碗放在姜述面前,说道:“贵人请用茶。”
姜述醒过神来,伸手捧起茶,先谢了玉丰子,又对南华道人赔礼道:“有劳道长,在下一时看得着迷,失礼之处请见谅。”
“贵人亦研易经?”南华真人随意问道。
“真人说笑了,在下曾读过易经,但是不求甚解,若能得真人指点,乃在下之幸。”姜述此次有事相求,开始与南华真人套近乎。
南华真人淡然笑道:“命有定数。”又转首谓左慈道:“方才你轻咦一声,如今可以说说了。”
左慈道:“此事涉及天机,这……”
南华真人道:“无妨,贵人心性坦荡,乃是拾得起放得下之人,但说无妨,也让天下百姓少些苦难。”
左慈道:“短短数年,贵人面相已改,往昔逆天改命之时,原想让贵人位列高位,劝导新君多行仁义。如今贵人之相已贵不可言,已非辅星命格,而变成主星命格。大汉命运由贵人而改,大汉百姓少了许多灾难。然而贵人对内温和,对外强横,异族将临大祸。”
左慈语气平淡得很,可落在姜述耳中却与炸雷一般无二,心中失惊,手不由哆嗦一下,捧着的茶碗一歪,茶水四溅。姜述原本存的确是自保之心,若是刘辩顺利即位,他确实可为辅佐之臣,逐步消除大汉弊端,使汉室再次中兴。入主青州之后,随着势力不断扩张,逐渐生出代汉自立的念头。而未来破解国内矛盾的办法,也是对外扩张,抢夺周边之地以养大汉多余民众,甚至有到边远之地建立殖民地的想法。许多仅仅只是念头,不想却被左慈一语道破,姜述心中安能不惊?饶是姜述心机深沉,这下惊得手颤之下,茶水洒满几子。
“哎呀,水烫,在下失手矣,海涵。”甭管啥理由,代汉自立泄露出去,却不是一件好事,自是不足为外人道,三位老道皆非熟识之人,因此姜述口中不愿承认,假作水烫掩饰一番。
室内三位老道皆知天机,当下皆不说破,南华道人道:“贵人既知水烫,稍缓即可。”
“茶道也是一门学问,不唯与茶叶、水质有关,这水温也是关键,水温太高会伤口舌,水温太低茶味失色。但这温度何时合适,却要便试便饮,真人之语饱满天机,在下受益非浅。对了,先前初入后院之时一片光亮耀眼无比,可是三位在研究玄术吗?”姜述从茶杯入物,间接答了南华真人之语,立即转开了话题。
“确实如此,道家引魂附体之术,数十年只成功过一例,还损耗了我师徒三人不少真元。今日本想再试一次,无奈此事可遇而不可求,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毁了道具。”南华真人没有避而不答,手捋斑白长须,感慨地说道。
姜述心里如波浪翻滚,问道:“莫非上次成功那例,便与在下有关?”
南华真人微一点头,道:“不错。贵人之所以运道旺盛,与此大有关联。”
“若想回去,能行吗?”姜述顺话说出此行目的。
南华真人正色说道:“道法自然,无必成之事,亦无必败之事,一切随缘。贵人重任在身,还不到功成身退之时。”
姜述默言一阵,知晓此次难以讨到明确答案,又转个话题问道:“听闻真人相术通玄,我若争霸天下,能成功否?”
南华道人道:“虽然不知贵人另外一半魂体来自何方,但贵人入世以来,文名扬于天下,又有识人之能,数年间已从客星变成主星。原来五颗帝星,已有两颗黯然失色,退出主星之列沦为客星。另外两颗帝星命运大变,虽然还是主星,但是光环大减,原本围绕周侧的文武臣星四散,三足鼎立之势不存。紫微帝星原应君临天下,此时业已改命,后来必遭凶事,运道未至便逝。大汉帝星本已暗弱,却有小星渐成气候,但因汉室气运已竭,即使有其余帝星相助,仅能维持数年割据之势。贵人身上除了附有两魂,还得了我师徒三人的部分真元,又有数十附体未曾成功的亡灵碎片,虽不完整,却能助识助运,成就大业已势不可挡。贵人只须稳重行事,十年便可重建新朝。然附体灵魂甚多,每魂在世间皆有对应花星,贵人桃花劫最重。后宫大星十二,小星二十四,其余杂星更是数不胜数,有双鱼奎星压制,后宫人员虽众然能相处皆安。只是子息太多,才能显著者众,未来子星争位,若不能提前预防,兄弟阋墙之惨事难免。”
姜述听到此处,不由大惊失色,后世玄武门之变浮上心头,连忙恭声问道:“请真人指点破解之策。”
南华真人苦笑道:“运势大改,已出往昔推算,无法琢磨后期运势,推算这些已是竭尽全力,目前确无良策可解。”
姜述又道:“天下人皆知真人识天文,懂阴阳,便是武艺亦是天下之冠,在下慕名已久。”姜述说到这里,突然跪直,拱手为礼,道:“在下自知资质平庸,然而向道之意却诚,今日冒昧前来,是想拜入真人门下,还望真人成全。”
姜述提出拜师之意,南华真人当即沉默下去,良久不发一言,唯手捋长须,一派深思之状。姜述心焦万分,却又不好出言催促,只能望着南华真人,满眼期盼之色。
“天文、阴阳、技艺,皆小道耳,并非大道,贵人欲学,本无不可,只是老道潜心悟道,已至关键之时,不能为贵人之师。”南华真人思考半晌,缓缓说道。
“真人既言如此,在下不敢相强,或许缘分未到,且容在下暂退,他日再来求教。”姜述见南华真人婉拒,虽然失望得紧,却不敢失了礼数,苦笑一下,打算告辞而去。
“贵人且慢。”南华真人见姜述作势要走,忙抬手拦下,道:“非是老道藏私,实是老道没有时间和精力。”
姜述见南华真人所言并非单纯婉拒,不由有些发怔,一时间猜不出南华真人之意。
南华真人苦笑一声,接着说道:“老道前番授了张角三卷天书,因其命中便是搅乱汉室之人,只好顺天而为,天书多劝人向善之言,希望其少造杀孽。授书后推演变化,八州之地却是血雨腥风,因此耗费真元改贵人之命,虽然消了杀孽,但是违了天理。天谴将至,老道明日起将闭关避祸,少则十年,多则数十年,不能出关。非不愿收贵人为徒,实不能也。贵人之资上佳,文武也有名师,并非无人可授。”
“还请真人赐教。”姜述此次前来,本想求教回归现代之策,听闻南华真人所言,连自己出处尚不得知,如何能送自己回去?当下息了这个念头。拜师之意原是对南华真人存着敬畏之心,借机与他亲近而已,并无强要拜师之意。此时一听南华所言,文武皆有良师,立马就来了兴致,出言问道。
“贵人武有王越,文有蔡邑,已是天下顶尖人物,夫有何求?”南华真人笑答道。
“道家玄术尚无人指点。”姜述道。
“前番已使元放赠你天书,《循甲天书》与《太平青领道》,再寻得《太平要术》,三书合一,便能从中寻得大道。”南华真人道。
“这……那两本天书在下曾经拜读,只是内中无字,不知是何缘由。”
第一卷姜述篇第84章南华真人2
南华真人笑道:“天书只授有缘人,要探得其中秘密,需得三书合一,方才可行。张角寿数将尽,若无意外,此书亦会传于贵人。贵人得了三书,其中奥妙自会找到。”
姜述道:“听闻左真人、于真人皆习天书,莫非不是一书?”
南华真人道:“不错。左慈、于吉、张角三人皆修天书,然而皆修上卷,下卷无字天书皆无缘得窥。我闭关之后,让左慈、于吉随贵人左右,闭暇时可以教习两书上卷。《太平要术》上卷与其余两书上卷皆通,两人虽未修习,亦可以帮你研习。至于无字天书,需靠你个人之力,余人实是无能为力。”
姜述大喜,连忙拜谢,道:“多谢真人。”
南华真人道:“左慈、于吉往年行道,积了一些善缘,贵人南征北战之时,或会有些助力。”
南华真人此言一出,姜述立马醒悟过来。左慈于江北,于吉于江南,施符治病,救人无数,在民间威信很高,若得两人相助,日后平定天下便少了许多波折。再则左慈、于吉精通玄学相术,还有惊天武略,便是医术也有独到心得,两人追随左右,又多了两位不可替代的超级保镖。
姜述谢过南华真人,又对左慈、于吉两人行礼,道:“多谢两位相助。”
南华真人长叹一声,道:“一啄一饮皆有定数,此次逆天改命,定数改动,变数即生,兴亡成败已出掌控矣!”
“真人此言何意,莫非在下可有不妥?”姜述阅历过人,闻言心中虽惊,外表却看不出慌乱,索性将话挑明。
“妥与不妥却非老道可以断言。”南华真人并没有隐瞒,捋了捋胸前长须,道:“老道略懂阴阳,顺天或可,逆命却是难料,贵人之额宽而饱满,本是贵极之象,却因眉间有浅纹,历劫必多,今竟又生暗纹,是吉是凶,殊难逆料。然大势所趋,应当无虞,但是其中恐多波折。百姓未来受益,贵人却要劳心劳力。只要贵人行事平和,持心以正,或可化解数厄。”
面对这听来甚觉悚然的批语,姜述不单不慌,反倒激起心中豪气,道:“人生在世,未经波折又安能成就大业?只要汉人少些劫难,便是劳心劳力又何妨?”
“贵人豪情,老道感佩,惜乎老道明日闭关,不能亲见贵人力挽狂澜之英姿,可惜!”南华真人感慨数语,从怀中换出一个小匣子。
姜述连忙欠身而起,双手躬身接过,脸露疑惑,问道:“此是何物?”
“此匣存了一封书信,可解贵人一次大难,到了危急万分之时,开匣以观。”南华真人留下一个悬念。
“长有赐,不敢辞,真人美意,在下生受了。”姜述认定南华真人并无恶意,不再矜持,双手捧着小匣,脸色恭敬地说道。
南华真人道:“贵人切记,要持身以正,心系万民者,就是逆天改命,也会无往而不利,老道言尽于此,贵人宜行矣。”
“多谢真人指点迷津,时辰不早,在下告辞。”姜述虽然尚有无数疑虑,可一听南华真人下了逐客令,只得顺势站起,将小匣放在怀里,出言请辞。
“贵人好走,老道不送,他日若有大难,记得利往东方。”南华真人没有挽留,在姜述转过屏风之际,突然出言说了一句。
姜述将话记在心里,出了琅琊观,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观中安置不下众人,只能摸黑下山。左慈、于吉因要侍候南华真人闭关,不能立即随姜述启行,送姜述出了观门,回去侍候真人去了。
又候数日,琅琊十三县全部收复,众军纷纷回开阳复命。姜述整顿兵马,往攻东海郡城郯县。前军已出城门,姜述随中军启行,忽有亲卫来报:“辽东兵曹求见大人。”
姜述心道莫非赵云来了,喜道:“速让他过来。”
不一时,亲卫引一位披甲小将近前,小将身材修长,白面无须,俊郎无双,行下大礼,道:“辽东兵曹赵云拜见大人。”
姜述仔细打量赵云一番,赵云后世鼎鼎大名,如今尚算初出茅庐,观其神色坚毅,步履沉稳,若是历练数年,必可成为镇守一方的将帅之才。姜述下马扶起赵云,道:“向闻子龙英名,今日方得相见。”
赵云家境一般,若非姜述点名提拔,短期难有出头之日,因此对姜述满心感激,道:“多谢大人栽培之恩。”
姜述道:“本想推荐子龙担任辽东郡尉,怎奈缺少军功资历,不好越级提拔。今正值英雄用武之时,子龙统领一队亲军,暂时护卫本侯左右。”
赵云道:“诺。”
姜述亲卫向来由典韦、许褚统领,赵云初来乍到,身材又有些单薄,典韦、许褚两人皆轻之。赵云不与两人争竞,两人反以为赵云才能有限,见面经常出言讥讽。姜述闻知此事,谓典韦、许褚道:“待到达郯县安下大营,我允许你们与子龙比试一番,行军途中不可胡为。”
两将挨了训斥,不敢说话,诺诺而退。
大军到了东海,安下营寨,至晚,典韦对许褚道:“主公既让我等与赵云比试一番,我先去试试他的份量,你在此守护主公,”
半个时辰之后,典韦回来,满面大汗,许褚问道:“如何?用了几招?”
典韦摇头不言,道:“你去试试便知。”
未有多时,许褚回来,左臂受点轻伤,典韦笑道:“吃亏了吧。我与其较量,不分上下,估计千招之内不能决出胜负。以仲康武艺,定会吃些小亏。”
众将平常相互比试,众将以典韦武力最高,其下是关羽、张飞、许褚,太史慈再次,然后是张辽、张合、徐晃、乐进等。典韦与赵云比试百余合,感觉赵云武艺不在自己之下,千招之内难分胜负,担心继续下去出现误伤,主动中止比试。许褚武艺稍低,典韦猜测其与赵云比试定会灰头土脸。
许褚苦笑道:“没想到子龙身材如此单薄,力气却不小,武艺也娴熟得很,主公识才之能,确实让人佩服。”
次日上午,姜述早已听到消息,唤赵云、典韦、许褚近前,道:“天下英雄辈出,切忌骄傲自满,子龙并无名望,然其实力非同小可。天下武将以吕布、黄忠为最,你等以后若与两人为敌,一人决非对手。吕布武艺高强,你等两人合力或可与其打平,若想战胜此人,需三人合力。天下勇将甚多,西凉马超年纪虽小,武勇不凡,相敌之时不可轻视。再若荆州文聘、西川严颜、李严、长沙孙坚及其子孙策,皆世之勇将。袁绍部将颜良、文丑、高览,袁术部将纪灵、雷薄,皆非易于之辈。”三人心中凛然,尤其是典韦、许褚跟随姜述已久,知晓姜述之语每言必中,当下用心记下这些名字。
郯城守将邹炎,任平初为东海贼之时就是副手,熟识东海海域,是水战好手,其凶名甚著,在东海周围威名很高。任平坐镇下邳,使其弟坐镇琅琊,而将根基之地委于邹炎,可想而知邹炎深为任平所重。
郯城沿河而建,距入海口五十里左右,城中人口不多,城墙也没开阳城宽厚,合城兵力不足万人。郯城守兵倘若出城野战,只需三千青州兵就可胜之,但是邹炎狡猾异常,坚守不出,又派水军潜往后方骚扰。
郯城守军拥有百余艘战船,是东海贼逞威海上的大船;三千余水军战力不俗,军官皆是东海贼出身,兵丁原来都是东海渔民,熟悉水性,又知晓附近地理,甚是难缠。
威海船厂虽已启动,但开工时间太短,现今只有部分小船下水,大船还是半成品,皆未下水。姜述日常皆依赖糜家船队,但其船队皆是商船,这让姜述对水军一时无法可施。
军营扎在郯城西五里,也沿河水下寨,修建一座水门,通过浮桥与北岸相接。东海水军海贼出身,通晓水性,狡诈异常,隔段时间就骚扰一下,或劫粮草,或烧浮桥,大军赶到,马上乘船远走,似是滑溜溜的泥鳅,让众将甚是烦恼。
姜述苦思无计,亲兵来报,道:“糜竺大人押粮来到。”
姜述心思糜家为东海大族,糜竺或有办法,使人召他前来,道:“子仲来得正好,正为攻城之事烦恼。”
糜竺笑道:“此次讨这趟差事,正是为了攻取此城。”
姜述喜道:“子仲有何妙策,且请道来。”
第一卷姜述篇第85章占得东海
糜竺道:“糜家根基原在东海,这城有一处致命漏洞。城中糜家老宅有秘道通往城外,修筑时原为避祸之用。此事极为秘密,即使族中亦只有极少人知晓。”
姜述大喜,让人召贾诩前来共同商议,贾诩道:“郯城守军不多,有此秘道,破城不难,然而东海水军甚是麻烦,若贼众乘船逃入海中,我等空有雄师,亦不能入海剿之。此次结怨已深,若其日后骚扰州郡,拦劫商船,甚是麻烦。因此得设计阻止其船外逃,其众则为网中之鱼尔。”
姜述道:“贼人防备甚严,探子无法深入,城中情况不明,若想设计甚难。”
糜竺道:“糜家在东海颇有恩义于众,属下派亲信家丁潜入城去,秘密打探如何?”
姜述喜道:“如此甚好,入城时别用密道,留作攻城之用。”
未有几日,城中消息传出,还送来水门草图。贾诩研究一番,道:“攻城之时,可用火油封其出口,贼人则为瓮中之鳖。”
姜述未得官之前,便带人去乐安海边秘密打探,依照前世胜利油田的方位,寻找出产石油的大约位置。出任东莱太守以后,使人购置彼处地块。这些地块多为无主盐碱地,当地官府又有姜家族人,花了极低价格沿海岸线买下大宗土地。姜述派人在此种植芦苇,又派姜仁带着工匠前去,用打井方法打了三个油眼,其中一处为自冒油井。姜仁根据姜述吩咐,命人建好许多硬底大池,将石油收集起来。姜述担任青州刺史以后,在此地建起简易炼油厂,将原油加温后,上面那层装起来便是火油。下面那层也收集起来,即现代的沥青,一是建储油池时可为表层防漏,二是可以用来修筑道路。如今火油产量虽然不大,但是经年累积,库存已有数万桶,此次行军带了许多。
诸人商议一番,定下计策,分令诸将实施。关羽统兵收集了无数草木,入夜后民夫装上大车,与火油桶一起发运,悄悄潜往水门附近埋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