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小驸马-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喏喏。
姜述又道:“你等杀害汉民者,自行报数,斩百人以儆效尤。”
丘力居到了此时,已无退路,让摩利去军中寻出百名凶残之人,交到军前。姜述命斩首百人,悬首城头,以为震慑。又做祭文,带领手下文武,公祭死难百姓。
姜述又择乌恒精壮者入军,得精骑六万,分为三军,命张飞、吕布、张合三将统领。让徐晃派人在乌恒聚居处建城,设置三县治理,各县设立马场,纳乌恒百姓于其中。又使人在洛阳建设府第,安置乌恒贵族居住,每年马场收入二成供贵族支用。
丘力居自负勇力,请求随军征战,姜述任命其为郎将。姜述听说摩利通晓汉事,令摩利为徐晃副手,管理乌恒民事。其余贵族愿意随军者,皆分至丘力居手下,不愿从军者送去洛阳安置。
再说东莱海匪,确实可恶,接连出手劫夺,海商损失惨重。诸葛谨急报姜述的同时,安排郡尉、民兵司分头行事,又派人急报太史慈。
太史慈奉命组建水军,以敬江部下为基础,兼并东莱水军,又征募万余士兵,在渤海训练多时,已经训练成军。战船皆使用三帆船,行动快捷,不惧风浪,船上配备火炮、驽车、火油诸物。水军正好缺少实战机会,太史慈得了东莱急报,分派船只士兵,从海路赶往威海。
海匪得手数次,胆子渐大,听说威海商埠聚积无数钱财货物,派出细作打探清楚,聚合部众趁夜往劫商埠。待到港口,见港口内停泊船只不是很多,但无人护卫,便派人夺了船只,然后集兵上岸,杀奔商埠而去。
威海卫校尉姜泸为姜述族叔,早已做了许多准备,海匪上岸之时,便得到消息,统兵护住商埠大门。不久,各商家又派护卫前来相助,计有千余,在姜泸指挥下,占据要害位置。
海匪一拥而来,姜泸定睛细看,不由大吃一惊。原来这些海匪并非乌合之众,皆着甲衣,行进之间军纪严明,不像普通匪徒,而是身经百战的精兵。
贼首望见大门紧闭,汉卒在城墙上严阵以待,知晓商埠有备,派一名手下上前喊话,此人上前十余步,大声呼道:“诸人听着,我等只劫钱货,不伤性命,此时退去还来得及。”
姜泸一听此人为徐州口音,心道家主猜测应该不假,喊道:“你等皆是朝廷官兵,为何行强盗之事?丞相明辩秋毫,你等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若不及时反正,以谋逆之罪论处,你等族诛之祸不远矣。”
贼首不由一愣,见部下士兵骚动,叱责几句,道:“废话少说,你等若不让开,休怪我等无情。”
姜泸哈哈笑道:“你等已中了埋伏,尤自大言不惭,真是可笑之极。”
说完,挥手下令,守军弓驽手开始射击。只是贼人着甲,又有铁盾,虽然伤了十余人,但是效果不佳。贼首见状,命令部下强攻,但是商埠城墙高厚,皆为石块垒成,坚固异常,贼兵缺少攻城器具,一时间难有作为。
一位亲兵建言道:“船上备有巨驽,或可轰开大门。”
贼首点头道:“刘四,你速带些人,去船上搬取几架巨驽过来。”
刘四接到军令,点了百余健卒同行,行至港口,却见海上不知何时出现无数海船,正是水军主力赶到。刘四虽然不识字,但是十分伶俐,一见便知大事不好,急忙说道:“大伙儿赶快撤退。”
商埠门前交战益加激烈,双方皆死伤不少。贼首不停调兵遣将,但是商埠防卫严密,一时间并无进展,正在焦急之际,望见刘四带人回来,大呼道:“将巨驽安置正前,集中攻击大门。”
待众人行近,见双手皆空,贼首正要发怒,刘四来到眼前,道:“水军夺了我军战船,港口已被封闭。”
贼首不由大吃一惊,港口被封,归路已断,若不能及时退走,汉军合围,自己就成瓮中之鳖。贼首顾不上发怒,急忙下令,全体退往港口方向。
贼人到了港口之时,汉军已经尽夺贼人船只,在海上排好船阵。贼首见海路不通,领军往左边逃去,前方突然亮起无数火把,一股兵马阻住去路,正是诸葛谨引领郡兵在此埋伏。贼首知道中计,不敢引兵厮杀,统领部下又退往右边,行不多远,前方又涌出无数兵马,东莱郡尉姜封集合民兵杀来。威海安置退伍黄巾兵最多,民兵皆着兵甲,手持枪刀,杀气凛然。
后面姜泸引领部下又追了上来,那边水军搭好踏板,众军依序上岸,贼首见四面无路,不由慌了手脚,待要挥军搏杀,只听诸葛谨开口大呼道:“我们皆是汉人,并无斩尽杀绝之意。”
贼首心中略定,忽听那边姜泸呼道:“曹豹,你乃良家子,又是朝廷委任校尉,为何行此恶毒之事?”
贼首一怔,今夜倒了大霉,没有建功不说,被人抄了后路,此时又被人喝破身份,内心委实沮丧。又听诸葛谨道:“我乃东莱太守诸葛谨,你等皆是奉命行事,不得不为。此时弃械归降,不予追责,倘若继续抵抗,以重罪论处。”
贼首正是广陵郡尉曹豹,奉陶谦之令,北上劫夺船只钱财,此时见四面兵马无数,士兵又失战心,当下弃械于地,道:“弟兄们,事至如此,随我弃械归降。”
士兵们本无战意,闻听上官下令,纷纷弃械下拜请降。
诸葛谨命人押送降兵先行,单独提审曹豹。曹豹不答反问,道:“我等行事机密,如何获知我等消息?”
诸葛谨笑道:“你手下众多,安能万众一心,早有人送来消息。若非如此,如何提前设伏?”
曹豹不由垂头丧气,道:“诸葛太守亦是徐州人,我自认罪,不要加害这些徐州子弟。”
诸葛谨道:“本无加害之意。然此事应大白天下,请诸位做个证明。”
曹豹道:“此事陶徐州理屈,作证原无不可,怎奈众人家小皆在广陵,若是出面作证,担心家小难保。”
诸葛谨摇摇手,笑道:“广陵很快就会易手,丞相亲自谋划,怎能没有后手?”
曹豹奇道:“丞相远征幽州,如何知晓此间事情?”
诸葛谨道:“丞相神机妙算,非你我所知。请安抚部下,在东莱呆些日子,静待丞相军令下达。”
土垠城,典韦来报:“主公,东莱急报。”
姜述伸手接过典韦手中竹管,旋开暗扣,从管内取出一个纸卷,摊开一看,近日悬着的心登时放了下来。
“主公,可是胜了?”典韦见姜述脸上露出笑容,出言问道。
“嗯,曹豹草包些,未曾交手便被逼降。甘宁已经引军偷袭广陵,有陈家为内应,破城应该轻而易举。”
“主公算无遗策,算计陶谦老儿自不在话下。”典韦大嘴一咧,兴奋地一击掌,紧赶着捧了姜述一句。
“罢了,不说这个了。去,将丘力居带到此处,我有事要交待!”姜述不喜欢听奉承话,打断典韦的话头,吩咐一句。
“诺!”典韦不敢怠慢,紧赶应答一声,大步出来,自去寻找丘力居。
典韦前头刚走,许褚后脚进屋,道:“主公,孙坚将军与公孙瓒将军求见。”
姜述道:“有请!”
孙坚与公孙瓒进屋,躬身问安,道:“丞相。”
姜述起身回礼,道:“两位将军勿需多礼,请座!”
“谢丞相!”数番征战,两将对姜述心服口服,礼数上十分恭敬。
公孙瓒道:“如今乌恒已平,听闻子龙在乐浪大胜,如今引兵去了三韩。又闻文远杀败高句丽军,实是欣喜若狂。如今乌恒已平,末将请求带兵征伐高句丽,为大汉开疆拓土。”
公孙瓒话音刚落,孙坚出言道:“公孙将军所言甚是,高句丽军既败,国内士气全无,我军随后掩杀,灭国不难!”
尾随掩杀?姜述不是没想过,灭掉三韩只是时间问题,高句丽新败,好生部署一番,灭了此国确实不是难事。不过当务之急却非攻打高句丽,而是一统幽并两州,灭了袁绍。
姜述道:“两位将军所言有理,高句丽这等小国,灭之只是举手之劳。前番让子龙攻打三韩,是为三韩作恶甚重,竟敢屠杀大汉百姓,安能饶之?三韩路途甚近,又有海路可以补给,子龙英勇有智,三韩灭国只是时间问题。我军如今停驻右北平,除了要破韩馥、袁绍,还要震慑鲜卑、夫余等异族。诸族若是聪明,近日会遣使前来交好。外患暂消,我等可以全力恢复幽州,继而大军西上,恢复并州,顺便灭掉匈奴。如今四周皆是敌人,若是分兵太甚,首尾难顾,一旦有所闪失,东北局势糜烂。灭高句丽小寇不过翻手之事,无须急于一时。”
第一卷姜述篇第136章匈奴暗子
此番大战下来,两将始终无仗可打,绝大部分战事都是姜述嫡系在唱主角,本想借攻打高句丽建立功劳,一听后面还有许多大仗要打,两将不复多言,齐道:“丞相英明,末将等追随骥尾!下次交锋,我等愿为先锋。”
两将离帐回去,典韦陪着丘力居进来。一见姜述笑容满脸看将过来,丘力居没来由打了一个哆嗦,不敢胡乱心思,恭谦万分行礼道:“末将参见丞相!”
姜述笑道:“将军不必多礼,近日可好?”
丘力居没了王位,但也得了军职,没有受啥委屈,族人安置也让人放心,日子蛮过得去,觉得不比为王之时差多少,对现状甚是满意,连忙说道:“还好,托丞相的福,合族上下皆已安置妥当。”
“这就好,听闻将军与匈奴王呼厨泉相识?”姜述问道。
丘力居与呼厨泉皆为大族首领,相识却无深交,丘力居据实答道:“与呼厨泉只是泛泛之交,闻其一直居于洛阳,使右贤王、左贤王轮番监国,近十年并未见面。”
姜述道:“呼厨泉已经趁乱逃回,若你率众往投,他能接纳吗?”
丘力居不知姜述之意,不由吓了一跳,忙道:“自归丞相以来,绝无外逃之心。”
姜述笑道:“非疑你不忠,欲使你见功尔。”
丘力居道:“愿听丞相示下。”
姜述道:“吾闻你族苏仆延、乌延暗中串联,欲逃往草原,此事你知否?”
丘力居顿首谢罪,道:“两人皆大部首领,辖下族人比末将略少,平常属下亦不敢轻易得罪。前日请我饮宴,曾经言及此事,为我叱责一番。”
姜述道:“两人亲信精壮尚有多少?”
丘力居道:“前期挑选精壮入军之时,两人暗自隐藏不少精壮,合计五千余众。”
姜述道:“本侯让你与两人投奔呼厨泉为内应,你意下如何?”
丘力居道:“我等族人皆崇尚武力,若我只身逃离,身边无兵,苏仆延、乌延不会甘居我下。”
姜述笑道:“既然让你为内应,岂能让你只身前去?让你统领五千乌恒骑兵同去,如此两人不得不奉你为首。待我恢复幽州,便是出兵并州之时。近闻袁绍结连匈奴,命你前去一是为了打探匈奴详情,二是为了未来配合大军作战,你意下如何?”
丘力居略一思忖,道:“谨遵丞相之令。”
姜述详细交代丘力居诸事,丘力居不由生出一身冷汗,心道幸亏合族归附,如此毒计若是用在乌恒身上,合族将死无葬身之地。
丘力居得了姜述军令,秘密串连部众,邀请苏仆延、乌延商议,道:“前番听了摩利所言,降了大汉,怎知规矩颇多,想逃往匈奴,两位可有意同往?”
苏仆延、乌延当初便不同意投降,碍于当时形势,不得不随降,本就有意外逃,今闻丘力居此言,不由大喜,道:“本有此意,定当从命。”
丘力居道:“我已约好心腹部众,今夜偷出军营,先北逃出汉境,然后西上投奔呼厨泉。两位若是相从,日间使部众分批至城外相候。此事关乎生死,除了心腹,余人不许携带,以免事情泄露。”
夜间,丘力居、苏仆延、乌延三人引领万余族人,趁夜出城潜逃。徐晃向姜述报告,姜述道:“让摩利出面,约束乌恒族人,余事容后再议。”
摩利听闻丘力居叛逃,急忙前来请罪,姜述密谓摩利实情,摩利这才放下心来,自去安抚族人不提。
再说东莱水军,配合诸葛谨逼降曹豹,当夜起航,直奔东海港。到了港口,魏延统领两万兵马在此相候,两军拿出兵符对上,即刻合兵一处,登船偷袭广陵。
东莱得以擒拿曹豹等人,皆是广陵郡丞陈登通报消息。陈登字符龙,忠亮高爽,沉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博览载籍,雅有文艺,旧典文章,莫不贯综。二十五岁出任东阳县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因黄巾大乱,陶谦表陈登为广陵郡丞。陈登之父陈硅,曾任下邳相,素有知人之名,姜述任东莱太守时,诸事传遍天下,陈硅谓陈登道:“姜东莱得民心,必列三公。”后来姜述领兵平定青州,恢复琅琊、东海等郡,陈硅私谓陈登道:“此子明文武之事,行事不依常理,又厚待左右,此为明主。若汉室无明主,久后必得天下。”
陈登欲投姜述,因宗族皆在徐州,只能等待时机。时陶谦因下邳之事与姜述生怨,又被刘岱、张邈游说,公开归附长安。陶谦归附不久,便奉曹操密令,命令广陵水军乔装海匪袭击威海商埠,抢夺船只钱粮。陈登参与议事,知悉详情,派人通知东海太守步骘。步骘急忙传信与诸葛谨,东莱得以提前做出各种准备,曹豹只是前期劫了数船货物,并未给威海商埠带来太大损失。曹豹亲信胡会实是陈登暗子,往来信息通畅,东莱得以提前得到消息,布局致曹豹全军覆没。
此时飞鸽传书仍是机密事情,信鸽员皆为姜家族人家丁,非心腹不知其中玄妙。有了这个便利条件,各地信息通达,姜述决策甚少失误,众人大多不明真相,以为姜述得神人眷顾,流言益盛,姜述名望更高。
姜述倚重的情报机构名为神鸟,寓有飞鸽立功甚伟之意。神鸟发展很快,探子遍及天下,甚至开始在周边小国安插暗子。陈登暗自投奔姜述,居间联络由神鸟安排专人负责。
神鸟用人十分讲究,除了控制其家人之外,还经常扮演敌人进行突袭抓捕审问,经不住考验者马上清除出去,因此能进入神鸟核心之人,无一不是心志坚定之辈。神鸟自创建至今,尚未发生泄密情况,与当年姜述定下的残酷规矩大有关联。
陈登此时已经得到密报,知晓曹豹部全军覆灭,又闻姜述派兵袭击广陵,正在思考如何配合夺城,心腹家人来报:“冀州刘成来访。”
冀州刘成身份是冀州刘家广陵商铺的掌柜,实则是神鸟的地方情报负责人。陈登闻方眼光一亮,忙道:“请到书房见面。”
刘成三十四五岁,是姜信最初成立情报体系的老人,行事沉稳,而且颇有计谋。来到室内,将一封书信递给陈登,道:“主公回信,请大人依计行事。”
陈登看完,拍案笑道:“丞相果然神人,如此广陵立下。”
次日,陈登往见太守,道:“曹豹等久无信息,行事顺利否?”
太守张京为徐州名士,写一手好字,好诗词文章,却不善治文武诸事,道:“前番来报,只是劫了些船只货物,近日再没送回消息。”
陈登道:“曹豹耿直,不善谋划,不若我带一部兵马前去接应,先将船只货物押回,再帮他筹划一番。”
张京素来信任陈登,不疑有他,喜道:“符龙相助,此事可成。我即付与兵符,执此可去兵营调兵。”
陈登得了兵符,径去调了两千精兵,一同坐船入海,午后行至一处海岛。众校尉见岛边停有海船无数,又有兵丁若干,心中不免生疑,但见陈登面无异色,谈笑自若,这才放下心来,以为是友军兵马。
陈登先派刘成坐小船上岛,下令道:“诸军稍安勿躁,静候军令指示。”
不一会工夫,刘成带领数人回来,谓陈登道:“请将军下令,士兵置兵器于船上,下船到岛上饮食。”
陈登下令诸军下船,每船只留两伍士兵看守。众军见陈登随同,并未怀疑,依令而行,进入岛内大营。陈登让众军在营寨广场列阵相候,带了数名亲随进了大帐。
陈登入帐,对帐内三位大将道:“不辱使命,诸军皆我家乡子弟,请勿加害。”
为首大将正是太史慈,左边是周泰,右边是甘宁。太史慈拱手道:“符龙兄请上坐,主公有言,东莱此祸得免,全赖符龙之功;未来徐州清平,尚需符龙出力。”
陈登听闻姜述如此评语,内心欢喜不迭,太史慈吩咐甘宁、周泰、蒋钦诸将分头行事,自与陈登商议偷袭细节。商议完毕,甘宁回帐来报:“广陵兵甚是桀骜,请符龙兄前去安抚。”
陈登出帐一看,广陵兵纷纷嚷嚷,正与甘宁部下理论,见到陈登露面,方才安静下来。陈登大声道:“今陶谦背弃朝廷,又使郡兵假扮盗贼,劫掠同胞,诚小人之举。今奉大汉丞相姜述之令,恢复广陵。诸位若是信任陈登,暂且在此静候数日,诸位家小我自会看护,数日以后局势平定,诸位就可回城。待会吃饱喝足,解下衣甲,我有他用。”
第一卷姜述篇第137章陈登建功
陈登素有威名,又有信义,官兵未有闹事者。周泰、蒋钦见广陵士兵安静下来,让部下送上衣物、饮食、帐篷等,广陵兵见汉军并无恶意,解下衣甲,换上衣物,各自吃饱喝足,依照军伍行军惯例搭建帐篷歇息。
周泰挑选两千精兵,换上广陵兵衣甲,登上广陵水军战船先行。太史慈、魏延等将统领主力随后跟上。到达广陵城水门,众军登岸,陈登唤来水门都尉,道:“今我欲归朝廷,大军已在门外,可命部下随我安民,以建功业。”
官兵平时信服陈登,闻听陈登所言,无有异议者。陈登策马入城,路遇巡丁,皆温言劝降,众兵无抵抗者。等到四门皆下,太史慈、甘宁、魏延等率军占据要冲,城中尚不知有变。魏延叹道:“符龙得军心如此,诚为干才。”
甘宁性情甚是急躁,到达张京府第,就要统兵杀入,陈登止之,道:“张京为徐州名士,素有清官之誉,伤之不祥。登自入内劝降,无需大兴兵戈。”
说完,只身往府门求见,与平时无甚两样。张京听说陈登求见,讶然道:“何其速也,快请进来。”
陈登入内,道:“陶谦胡作非为,已失民望,曹豹全军覆没。我已拜入丞相门下,大军已经入城,请公归降。”
张京不信,出门往观,见街上诸军排列兵阵,虎视眈眈,回首谓陈登道:“事已如此,不得不降。”
陈登兵不血刃夺了广陵,让诸将大为叹服。次日,张京、陈登分别具书,使人送去辖下各县。三日后,陈登拜见魏延、甘宁,道:“广陵各县已下,请诸位分派兵马,我派人引导前去接管。”
姜述听说广陵赖陈登一人而下,不由大喜,命张京赴京担任学官,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徐盛为广陵郡尉。徐州自此失去海港,长江以前水军之利尽归姜述。
陈登又推荐门客淮南人刘晔。刘晔字子扬,刘氏宗亲,历史上曾是曹操重要谋士,有佐世之才,历任太中大夫、大鸿胪等职。姜述曾派人去淮南寻访刘晔不得,未想到竟会在陈登府上寄居,姜述闻讯大喜过望,起用刘晔为丞相史。
七月,夫余、鲜卑、丁零三族遣使入朝,途中皆先赴右北平拜见姜述。姜述温言抚慰,又传书信回京城,吩咐诸臣分头接待。
七月底,姜述命吕布统兵收复渔阳,自引诸将攻打涿郡。渔阳得知张纯已亡,早已纷乱,张举接任兄职,压制不住张纯旧部。吕布引兵到达城下,张举见汉军雄壮,不敢出城交锋,只是固守不战。
张纯部将王政,虽是马贼出身,却颇有侠名。张纯纠众叛乱,夺得渔阳,招降附近马贼土匪,壮大声势。王政携千余部下来归,张纯亲出城门相迎,相待甚厚。张纯后来结连乌恒,王政道:“现今两帝分立,地方得以独大,我等拥兵占地,朝廷若来攻打,举地而降不失封爵。结连异族入境,荼毒大汉百姓,若是朝廷不容,再无退路,望将军明察。”
张纯野心极大,不纳王政劝言。乌恒入境,杀害汉民,王政大怒,统领部下与其相争。张纯出面调解,斥责王政一通,此后不复重用。张纯被杀,张举威望不足,部将各行其是。听说朝廷大军来到,部将多心怀恐惧,因王政名望极高,都来与他商量。王政道:“乌恒数十万众,都被汉军逼降,我军主力已失,城中多为老弱残兵,如何抵挡主力汉军?张纯兄弟结连异族,荼毒汉民,是为汉贼,我欲擒拿张氏合族献降,从者随我起兵。”
众将皆不服张举,又为保全性命,皆起兵响应,未等吕布统兵攻城,王政等抓拿张家合族出城献降。吕布入城安民,整编降兵,派人赴琢郡报捷。
姜述统兵赶往涿郡,沿途各城不战自降,大军顺利到达,在城东安营扎寨。韩馥遣使前来问责,姜述谓使者道:“前番抗旨不遵,即为谋逆;又欲让地于袁氏,幽州为朝廷之地,非袁氏之地,更非韩馥私物,有何脸面相责?”
使者回城如实禀告,韩馥大悔,召集众文武商议,高干道:“袁刺史已经发兵,只需坚守半月,援兵抵达,琢郡可保。”
荀堪冷笑道:“袁本初自身难保,还能保全他人?真是天大笑话。”
高干怒道:“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无数,如何不能保全?”
荀堪道:“袁氏四世三公,世受大汉恩德,所作所为却与叛逆无异。今丞相当权,识人重才,汉室气力渐复,声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