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双鹰旗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说我也有资格配备一匹战马?”卡列尼说道。

“你是翻译官,应该会有吧,这得听后勤主任的安排。”张副官说道,“你得快点去申请,部队马上就要开拔了。”

“开拔?我们要去哪?”卡列尼问。

“去察里津,科尔尼洛夫准备向察里津进攻,我们需要在侧翼提供支援。”张副官说道:“真不明白为什么要替俄国人打仗。”

卡列尼没有说话,这个情况也不知道上级是否得到了消息,不过,他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争取华工军团能够站到苏维埃这一边,至少也要保持中立。

第三天,在接到上面的电报后,华工军团第9师就奉命开拔了。与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第7师。师部当即由卢甘斯克出发,向顿涅茨河东侧进军。师部与辎重车队一起行动,沿着通往米列罗沃的公路,一字排开,在一片喧哗和车马声中向东行进。

公路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夏日的热风吹拂着已经开始黄熟的黑麦田,远处则是绵延起伏的顿涅茨岭,郁郁葱葱,河水安静地沿着平坦宽阔的谷地向东南逶迤而行,消失在一大片茂密的白桦树林地里。

科尔尼洛夫的志愿军团正沿着顿河两岸向上游进军,与赤卫军在齐姆良斯克一线展开激战,而中**团则和纳扎罗夫的顿河军团一起进军,保护着科尔尼洛夫的侧翼不会受到赤卫军的攻击。

根据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之间的协议,以两人的部队所占领的地盘都归各自管理,纳扎罗夫的行动与其说是配合科尔尼洛夫的进攻,不如说是趁机想多占些地盘。

从卢甘斯克通往米列罗沃的铁路线在树影中时隐时现,铁路已经遭到破坏。纳扎罗夫的顿河军团和中**团不得不走走停停,以便修复铁路,使其能够勉强恢复通车。

在一个叫马林尼克的小站上,中**团第9师司令部又驻扎了下来,车站上堆满了从马里乌波尔运来的军用物资,一群穿着灰色军服,讲着外国话的军队控制着这个车站。萧万山命令军需主任带着卡列尼这个翻译前去车站进行交涉,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卡列尼才搞明白,这是一支来自波兰的“志愿军”。

不过他们并不会参与作战,只是负责护送奥地利人提供的军用物资,然后把这些物资移交给华工军团。

一五一、察里津(二)

师部安顿了下来,看样子中国人并不准备冲到第一线,在与许多军官的谈话中卡列尼了解到,他们中间许多人倾向于保守中立,即不想帮顿河军,也不想帮苏维埃方面。

走了两天的路,终于能停下来吃顿热饭了。卡列尼惊奇地发现这些华工士兵在开饭前,要排好队由军官带头要先唱一遍军歌:“于斯万年,东亚大民国!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扬我五色民国徽,唱我民国歌!”

“他们唱的是什么?”卡列尼对身边的张副官说。

“军歌,中国的军歌。”张副官说道。

“可你们现在打得却是乌克兰民族军的旗帜,应该唱乌克兰军歌才对。”卡列尼说道。

“哈哈,你说得有道理,可惜我们只会这个!”张副官大笑起来。

科尔尼洛夫现在手上有了6万人,比苏维埃南方军区的赤卫军兵力要多。他现在希望攻占察里津,打通与奥伦堡方面的杜托夫集团之间的联系。为了保卫察里京,莫斯科方面派出最高人民委员朱亚什维利担任西南军区主席,负责整个西南方向与科尔尼洛夫和纳扎罗夫集团之间的作战。

双方现在还没有形成欧洲战争时那种漫长而坚固的阵线,克拉斯诺夫所指挥的白军主力在齐姆良斯克与赤卫军进行了一场大战,其后由于科尔尼洛夫的增援到达,赤卫军不得不放弃齐姆良斯卡亚,把兵力集中于察里津一带。

白军还在继续向察里津方向推进,只有偶尔会发生一些小规模的骑兵侦察部队之间的冲突和战斗。拉乌罗夫将军率领的顿河哥萨克军团从西北也开始逐渐逼近察里津,在渡过顿河,夺取了察里津以北的叶尔佐夫卡镇和皮丘任斯卡亚镇之后,就停了下来。因为赤卫军方面的抵抗越来越激烈,而且得到了新的增援。

他需要等待克拉斯诺夫的部队到来,然后一起向察里津发动进攻。

萧万山指挥的华工军团第9师跟在拉乌罗夫的部队后面进军,顿河平原如同遭受过严重的冰雹灾害似的,大地上千疮百孔,凡是发生过战斗的地方,田野里布满了累累弹痕和草木燃烧之后的焦痕。骑兵队伍在已经成熟的庄稼地里发起冲锋,田野里遍地都是践踏过后的马蹄印和倒伏的庄稼。

顿河下游成了各种“反动分子”的聚集地,许多俄罗斯帝国时代的高级将领、高官和地主、资本家为了反对苏维埃政权实行的公有化革命,都逃到了这里,妄图以这块土地作为根据地,来实现他们推翻社会民工党政权的梦想。从北方逃来的军官、士官生、突击队员、学生和士兵中的反动分子以及反对土地革命的哥萨克分子组成了整个顿河军团和科尔尼洛夫的志愿军团中的骨干。

奥匈方面向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释放和移交的15万哥萨克战俘成了“白卫军”的主要兵力来源,使得他们顶住了赤卫军的进攻,在顿河下游和顿涅茨克地区站稳了脚跟。前俄军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对从战场上自动解散的“杂牌”哥萨克军队的收编工作也卓有成效,现在已经组建了两个师,这些人现在也加入到了科尔尼洛夫的志愿军队伍之中。

随着《布列斯特条约》的签署,“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了,但“西风”却把战火从乌克兰吹到了顿涅茨和顿河地区,吹到了哥萨克人的家乡。

几大团淡黄的云团在叶尔佐夫卡镇上空静静地飘动着,数量更多的华工军团跟着拉乌罗夫大军后面驻进了镇子外面。黄错时分黯淡的阳光照在农庄的窗户上,发着刺目的金光。卡列尼跟着第25步兵旅进入到了叶尔佐夫卡镇,骑兵们杂乱的马蹄声斜穿过小镇,在小镇外面西南大约有3俄里远的一座庄园前停了下来。

“干什么的?”拉乌罗夫属下第8顿涅茨步兵团的一个连队已经占据了这座庄园,几个端着步枪的哨兵在庄园外面拦住了他们。

“我们奉命接管这座庄园,把你们的长官叫出来。”卡列尼骑着一匹铁青色的顿河马跑到前面,对那几个哨兵说道。

“凭什么?长官,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个住的地方。”那位连长慢慢腾腾地出了庄园,听了卡列尼的介绍,极不情愿地说道。

“不为什么,老兄,他们的军衔比我们要高。”卡列尼说道。

“这些黄猴子?”那个叫勃列尼科夫的连长说道。

“你说什么?妈了个巴子的。”但这句话第25旅旅长黄翼升听懂了,他是本身在黑龙江带兵,别的可能不会,但毛子的骂人话总是会说几句,况且不论那种语言,骂人的话总是最容易学会的。于是他抡起马鞭子,照着勃列尼科夫的脸上就是一下。

这下立刻炸了锅,哥萨克们拉动枪栓,把枪口对准了黄翼升,而那位旅长的卫兵们又把哥萨克们围了起来。

“他奶奶的,这是要造反啊,你们是不是想当赤卫军?”黄翼升拔出贴在腰里的手枪,对准了勃列尼科夫的脑袋。最终由于中国人多得多,这个哥萨克连被缴了械,被撵出了庄园,而且还有几个人挨了揍。

挨了打的勃列尼科夫跑到叶尔佐夫卡镇上,去找拉乌罗夫的参谋长评理,结果又被参谋长骂了一顿,并警告他不许再惹中国人。并把勃列尼科夫的连队安全到了镇外的森林边上去休整,并在那里安营扎寨。

“天哪,我们现在反过来成了黄种人的奴隶!”勃列尼科夫在新扎的帐篷里大骂,由于受了气,又没有人为他申冤,于是,当天夜里,他就带着他的一连人逃出了营地,去投奔了赤卫军。

“看吧,我就看着这小子不顺眼,整么看也象赤色分子。”黄翼升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但没有为自己的冲动使得白卫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而感到丝毫的懊丧,反而沾沾自喜,仿佛是他替拉乌罗夫清除了部队里的“败类”似的。“哎,你给我说说,那些赤色分子是怎么一回事。”他对卡列尼说道。

“怎么说呢……”卡列尼反而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就简单地把布尔什维克的一些主张说了一些,比如是工人阶级的代表啦,无产阶级的政权啦,主张消灭剥削,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穷人啦这些东西。

“这么说他们很不错啊!”黄翼升说道,“我其实也是穷苦人出身,小时家里穷啊,爹娘也死得早,只能四处讨饭,我们五兄弟给饿死了两个。后来袁大帅……哦,就是袁大总统招兵,当时我正在德县要饭,饿得两眼发昏,一咬牙就跑去报名,可是当时我岁数也小,长得也瘦弱,人家招兵的不收。我就哭啊,正好被大帅……哦,袁大总统给看见啦,就问我是哪的人,为啥哭啊。咱说就想当兵,也不为啥。其实是实在饿的慌。大帅直夸我实诚,就叫招兵的破格将俺收下了,还当了大帅的亲兵。后来慢慢熬着,就慢慢升到了营长。”

“啊,没想到黄旅长从前也是穷人。”卡列尼说道。

“是啊,是啊,后来民国啦,蒙地闹动乱,大帅就叫我带了个骑兵团进了察哈尔平叛,后来又调到了呼伦淖尔和海拉尔驻防。”黄翼升说道,“其实我们国家有个‘孙大炮’,也主张平分地权,我觉得他说得不错。那时他到北京,我带大总统的卫队营给他站岗。不过,后来他反对袁大总统,搞暴乱,又成了咱们的敌人啦。”

“黄旅长也希望平分地主的土地?”卡列尼说道。

“是啊,是啊,那些财主抠门着呐,咱当初要饭时,可没少受那些土财主的气。”黄翼升说道,“做人最忌的一件事就是为富不仁,哪天你给我仔细说说赤党的事。”

一五二、察里津(三)

克拉斯诺夫的军队也赶到了,与拉乌罗夫的白卫军一道,从三面向察里津发起了进攻。

察里津是伏尔加河下游重要的内河港口和俄东南部最大的铁路枢纽,而且由于中亚的粮食、肉制品、棉花等重要物资基本上是通过里海的港口运送到这里,再由铁路运往俄国北部,无论如何莫斯科方面也不会轻易放弃这里。在全俄苏维埃委员会的动员下,已经有五万多名赤卫军聚集到了这里,其中有三万多人是革命的哥萨克士兵,其战斗力与那些没有受过什么军事训练的工人赤卫队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莫斯科全俄苏维埃委员会的命令,由察里津、萨拉托夫和沃罗涅日三个地方苏维埃组成的南俄工农兵苏维埃由朱亚什维利出任军政委员会主席,由伏罗希洛夫出任新组建的赤卫军第8集团军总指挥。

南俄苏维埃政权下过了死守察里津,绝不后退半步的命令,同时下令征招顿河区所有年满了15岁到56岁男人参军,任何拒绝参军的人员都会被当成反革命分子被直接处决,而且从北方调来的赤卫军也通过铁路源源不断的被调往南线,以增援察里津的保卫力量。

此时,托洛斯基领导的赤卫军总后力只有不到50万人,但却要对付芬兰叛乱的尤登尼奇、顿涅茨大区的纳扎罗夫顿河军、科尔尼洛夫的罗斯托夫志愿军团、奥伦堡的杜托夫集团,另外还有邓尼金的外高加索军团,从兵力上而言,赤卫军毫无优势。

奥地利人把他们用不着的大炮都送到了俄国,华工军团和白卫军总共拥有1200多门大炮,比守卫察里津的赤卫军方面要多好几倍。双方围绕着察里津展开激烈的拉锯战,这座城市在俄国人自己的厮杀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星期,白军从北面和西南两个方向突入到处都是残垣的市区,赤卫军已经退到了伏尔加河边,依托内河舰队的支援仍然在顽强抵抗。市区内的大部分赤军都已经被消灭,但仍然有少部分的赤卫军负隅顽抗。

整座城市已经被炮火摧毁,几乎已经看不到完整的建筑物,到处是一片残垣断壁,街道两旁残破的树木还在冒着青烟。在笼罩着悲惨氛围的血色黄昏,丢弃在街道和瓦砾间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一阵阵刺鼻的,令人作呕的腐尸气味,随风飘散着。

华军跟在白卫军后面向市区内部推进,在断垣残壁的废墟之中搜索残敌,枪炮声已经转移到了河岸一带,偶尔会从一些废墟里射出冷枪,立刻会引起一阵乱枪之声。

八月五日,乌克兰华工军团总指挥蒋作宾在参谋长蒋方震的陪同下乘内河轮船沿顿河尔上,到了皮丘任斯卡亚。华工军团第7师师长宋焕章带着一些军官和一队卫兵在码头上迎接着他们的到来。宽阔的河面上,有几艘奥地利人“赠送”给顿河军的内河炮艇在来回巡逻,纳扎罗夫的顿河军团在码头上渡过顿河,源源不断地涌向察里津。

这些华工军团方面的高级指挥官们在卫兵们的护卫下,坐上汽车,进入设在镇内的前线指挥部里。过了几个钟头,由华工军团旅长以上级别军官参加的高级会议就开始了。目前在乌克兰的华工军团一共有7个师,大约33万人。这些高级军官加起来总共有70多人,一个大会议室里面坐得满满当当。

参谋长蒋方震在主持着会议,他在会议刚开始就直接说道:“现在许多人更为关心的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现在德奥同盟已经基本与英美之间达成了停战协议,我们之前和奥匈之间也有协议,在欧洲的战事结束后,由德奥方面派船分批送我们回国,并保留现有的装备。预计到11月苏伊士运河重新通航后,我们就可以分批返回国内。政府和陆军部方面已经承诺华工军团整体编入政府军,各位还能够保留现有的职务。”

这可是个好消息,底下顿时一片嘈杂,这些华工军团的高级军官在国内只是刚从陆大毕业不久的军官,之前顶多是营级军官,甚至还有些人是保定陆军学校的毕业生,在国内也顶多是个连长,如今等于连跳了好几级。陆军部和参谋本部如果能保留现有的编制,对他们而言绝对是个重大的利好,对很多人而言,他们实际上等于已经获得了和各省督军及将军府的将军们平起平坐的地位。

“好啦,现在还不到大家高兴的时候。”蒋作宾敲了敲桌子,打断了底下军官们的喧哗,下面渐渐安静了下来,他又继续说:“我们现在的目的是继续与赤俄作战,迫使他们与我们签订一份和约,交还帝俄时代侵略我国的领土。”

“收复领土?以什么为界线?”王汝勤突然说道。

“以《尼布楚条约》堪定的边界线为准,我们不承认近代满清政府签订的任何不平等条约。”蒋作宾说道。

“但是俄国人会同意吗?”苏炳文说,“以老毛子的个性,吃到嘴里的东西是不肯轻易吐出来的。”

“所以我们就和他们打,直到他们愿意了为止。”蒋方震说,“最近赤俄方面不是发表了一个所谓的《对华宣言》吗?”

“对呀,我们应该帮赤俄才对!”黄翼升说道,“赤俄方面宣称他们放弃了帝俄时代在华取得了一切不平等利益。”

“但他们没说放弃侵略的中国领土。”蒋方震说,“这是很关键的地方。”

“我们以谁为谈判对象,赤俄还是白俄?”宋焕章说道。

“赤俄,这些白俄成不了气候,德奥方面也只是想扶持白俄组成地方政府。而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顿河军和志愿军方面各怀鬼胎,都打着自己的主意,又不肯联手,没有我们和德奥的支援,他们根本打不过赤军。”蒋作宾说道,“外交部已经派出人员与赤俄开始谈判,如果赤俄肯承诺放弃远东和西伯利亚,我们就开始撤军!”

“外蒙古呢?”毅军出身的尹福臣说。

“蒙古本来就是我们的领土,只不过是取消自治罢了,用不着俄国人插手。”蒋方震说道,“最近陆军部徐次长要代表段总长过来,大家说话要斟酌!”

最近国内也是政局不稳,孙文在西南军阀的支持下在广州成立了“护法政府”,徐树铮也和总统府方面的内务部长孙洪伊闹得不可开交。段祺瑞开脆派小徐访问欧洲,一方面可以缓和与总统府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也能替他收拢军权。

小徐要来了。

确实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五三、翻版“马歇尔”?(一)

一五三、翻版“马歇尔”?(一)

目前,苏伊运河还无法通航,但英国人已经解除了海上的封锁。徐树铮乘船先到了苏伊士港再换乘火车到亚历山大港,塔乘地中海内的班轮,这才到了的里雅斯特。在维也纳的中国公使馆,他恰好碰到了以外务次长施肇基所率领的一支中国代表团也在这里。

“和他们谈的结果如何?”小徐现在还兼着国务院秘书长,对于中国外交代表团到欧洲的目的也很楚,国务院方面希望在欧洲和会期间,通过外交谈判解决自**战争以来列强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所有问题。其中包括:解决在欧战期间被日本逼迫签订的二十一条和山东问题;归还旅顺、威海等租借地;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归还在华各地租界;撤走外国驻军;取消外国在华设立的邮电机构;恢复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这些问题当然不会一下子全解决,但外交部方面的底线就是要解决山东问题。

“奥匈皇帝答应全力支持我们收回胶东半岛的主权,但日本人说他们已经答应把胶东半岛交还给德国,恢复战前的势力范围。而德国人显得吞吞吐吐,他们声称并没有占领中国领土的**,但却不愿放弃在山东的权益。”施肇基说。

“这是什么意思,不想占我们的领土又不想放弃权益?”徐树铮说。

“德国人的意思就是不愿交出胶州湾的租界地和胶济铁路的控制权。”顾维钧说道。

“奥地利皇帝是怎么说的?”徐树铮问。

“他说我们太着急了,实际上我们现在主要的目标应该放在国家稳定和建设上,只要国家强大了,这些问题都很好解决。”施肇基说。

“这么说也不错,但我们总要给国民一些交待。”徐树铮说。

“嗯,奥国皇帝说他可以借我们一笔钱,从德国人手里赎买回胶济铁路的所有权。但青岛问题则很难解决,德国和奥地利需要在远东有一个海军基地。”施肇基说,“他说如果中国与德奥结成军事同盟的话,军事基地的问题就可以向国民有所交待,而且德奥愿意为此向政府提供一定的军事援助。”

“援助?是指哪方面?”徐树铮说。

“主要是枪炮等军械吧,现在欧洲的战争已经结束,他们在这方面的剩余物资有的是。”顾维钧说,“不过,也算是一种交换。”

“这有可能得罪英国人和美国人,更主要的是得罪日本。”徐树铮说。

“确实就是这样,虽然欧战结束了,但毕竟英国和德奥是敌对关系。”顾维钧说,“他们肯定会反对我们这么做。”

“但如果有德国人在背后撑腰呢?”徐树铮说,“我们需要好好权衡一下利弊,等见过奥国皇帝之后再做决定。”

两天之后,李海顿在香布伦宫会见了徐树铮、吴光新一行,令徐树铮感到意外的是蒋作宾、蒋方震两人居然也在奥地利皇宫的会客室里。这令人感到有些别扭,几人表面上寒喧了一下,然后就分开坐到了沙发两侧。

“你们不是一个派系是不是?”李海顿笑着说道,然后和陆军总参谋长博洛耶维奇、外交部长切尔宁坐到了他们中间。

“是,他们是属于总统一个派系的。”徐树铮爽快地承认,看来奥匈皇帝对中国的政局十分了解,这些报纸上都能看到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徐次长很诚实。”李海顿笑了一下,“好,现在我就问一个问题,你们热爱你们的祖国和民族吗?希望她强大起来吗?”

“这有什么问题?”徐树铮等人十分疑惑地点了点头。

“很好,各位都是爱国者。”李海顿说道,“现在没有什么大问题了。下面先请切尔宁先生介绍一下我们和德国人达成的一揽子振兴和促进远东经济发展的计划,然后我再提出我的一些建议和要求。”

“是这样,我们和德国方面在对于战后经济建设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德奥两国制订了在战后发展殖民地经济和扩大投资的一揽子投资方案,预计两国将在今后数年内提供大约500亿马克的资金用于支持海外的基础投资项目,其中包括部分交通和重工业建设项目。虽然中国并不属于德奥殖民地的范围,但却在这项庞大的投资计划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我们计划拿出150亿到200亿马克的资金为中国政府的基础项目,包括公路、铁路、工矿投资提供政府间的援助。”切尔宁说道。

“有什么条件吗?”徐树铮把身体坐直了,想了好一会儿这才问道。

“当然,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政府。”李海顿说道,“你们都是爱国者,但如果为了权力斗争而使国家陷入到混乱状态,你们就是民族的罪人。就比如现在的俄国,我希望你们能明白这一点。俄国的混乱给了你们最好的历史机遇,如果你们现在自己也陷入混乱之中,那么你们永远也别再想收复那些失去的领土。”

“我们会尽量与徐次长进行沟通的。”蒋作宾说道,“通过与您的几次谈话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