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想彻底打败东吁,永远消除东吁的威胁,大明至少要出兵十万,需要大城提供三十万石粮食。”黄晓福没说大明要占领整个东吁,而是模糊地说要永远消除东吁的威胁,其实,永远消除东吁威胁的唯一方法,就是彻底消灭东吁政权。

“好,大城一定会准备三十万石粮食。”普蒂敏锐地捕捉到“永远”一词,他觉得自己将签下一份十分有利的合约,原本只是准备让大明驱逐东吁的军队,依照合约,如果东吁的军队再次入侵,大明理应再次发兵救助,他没有破,希望黄晓福没有发现自己语言上的错误。

“此外,东吁并不是军事上的弱国,大明出兵东吁,军士必然会有大量的伤亡,他们可是不远万里,帮助大城退敌,大城王朝应该拿出一定的抚恤金。”这一条本不在朱由检交代的范围内,但黄晓福见普蒂答应得爽快,他要为大明谋取更大的利益,“国师,军士伤亡抚恤问题,才是大臣们发对出兵最根本的理由。”

“大城可以支付抚恤金,但我大城国小,贫弱,又遭到东吁的入侵……不知道需要多少抚恤金?”普蒂不反对抚恤金,但抚恤金数额如果太大,大城恐怕承担不起。

“根据大明军律,士兵阵亡,抚恤金是两百两,伤残大约一百二十两。”黄晓福夸大了军事抚恤金的数额,他也不担心普蒂将来知道,如果普蒂责问,他已经有答案了,军士为国而战,抚恤金有固定的数额,但要协助他国,必须调高抚恤的标准,否则难以调动他们作战的积极性。

普蒂心中默算了一下,如果大明有五万士兵伤亡,那抚恤金的数额,竟然达到一千万两!以大城现在的赋税来计,就是十年也还不清,他面有难色:“这数额太大,恐怕……”

黄晓福面色转冷:“国师,我大明损失的可是精锐的士兵,他们每个人光训练为合格的士兵,花费就超过两百两,而且,我大明还有大量的弹药消耗……”

“黄部长,下官也知道大明的士兵是在拯救大城,但如果明军伤亡达到五万,抚恤金就是千万两白银,我大城就是不吃不喝,十年也还不清呀!”普蒂已经放弃了外交的谋略,他只能实事求是,期望黄晓福看在珍珠玛瑙的份上,能高抬贵手。

“原来是为了这个?”黄晓福心中暗笑,面上的表情却是没有变化,“大明要对付东吁,伤亡应该不会超过五万,国师,一千万太多,大城的确承担不起,这样吧,我们确定一个具体的数字,不管士兵伤亡多少,其余的抚恤金,由大明承担。”

“那……需要大城承担多少抚恤金?”轮到普蒂支支吾吾了。

“国师,我们就以一千万两计算,大明与大城,各承担一半,如何?”

“一半?五百万两?”普蒂依然是哭丧着脸,“黄部长,我大城国小民少,赋税比不上大明家大业大。”

“国师此言差矣,大明这是在帮助大城,否则,我大明的士兵,一个也不会伤亡,何须抚恤?”

要是同意五百万两的抚恤,回去不被帕拉塞剥皮抽筋,也会被大臣们的吐沫淹死,普蒂只能寄希望于刚才送给黄晓福的珍珠玛瑙了,“黄部长,大城实在承担不起呀。”

黄晓福拿人东西手软,他叹口气,“哎,大城到底能拿出多少?”

普蒂一咬牙:“最多五十万。”

“五十万?国师,你当打发叫花子呢?”黄晓福的面色再次转冷,看来珍珠玛瑙还不能起到觉得性的作用,“要知道,大臣们反对出兵,主要就是因为军人的伤亡问题,如果不能在抚恤金上让他们满意,出兵的事,多半要黄。”

普蒂陷于沉默,过了好久,他才抬起失望的眼神:“一百万,再也不能多了。”

黄晓福还是不依:“四百万,不能再少了,有了这个数额,估计能说动陛下,但大臣们人多嘴杂,能否同意也不一定,我尽量试试吧。”

“黄部长,大明的赋税远超大城的十倍,就不能再通融通融?”普蒂几乎在哀求了,他又随意看了看黄晓福的衣袖。

“国师,我也想帮帮大城。”黄晓福心中恼火,口中还是语重心长,“可是大明出兵,完全是为了大城,这么大的事,不是我一个副部长就能决定的,要不,这些珠宝,国师先收回去?”黄晓福的手伸入衣袖,假意要还珍珠玛瑙。

“别,别,黄部长,是下官担忧国内的局势,一时失策。”普蒂犹豫不决,“黄部长……这……那……”

“国师也不能让我太为难,大明毕竟是一个群臣做主的国家,一个人谁也做不了主。”

“那……两百万?”普蒂几乎带着哭腔了,“黄部长,再要增加,那就是要了我这把老骨头了。”

黄晓福偷眼打扫普蒂,发现他不像是作态,“好吧,看在国师一片诚意的份上,我竭尽全力,争取让大明早日发兵,不过……”

“黄部长,不过什么?”普蒂担心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国师,说实话,二百万两白银,肯定难以让大臣们满意,我们有一件事,需要国师帮忙,如果国师办妥了,陛下与大臣们,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发对意见了。”

“黄部长有话,不妨直说,到底是什么事?”

“澜沧王国,曾经是大明的老挝宣慰使司,与大城的关系不错,好像还共同抗击过东吁吧?”

普蒂不明白黄晓福的意思,“黄部长的意思是……”

“大明迟早会南征澜沧王国,国师如果能劝说澜沧王国回归大明,对大明来说,就是减少了军士的损失,也就变相减少了抚恤金。”

“奥。”普蒂应了一声,却是沉默了好久,“不过,让澜沧王国回归大明,恐怕不太容易吧?”

“国师,澜沧王国没少受到东吁的入侵吧?要是大明不出兵东吁,他们还能独立称国吗?”

“东吁多次大规模入侵澜沧,到现在还占据着澜沧的大片土地。”

“就是。”

普蒂深思了一会,这才幽幽地说:“黄部长,下官尽力吧!”

“不是尽力,是一定要成功。”黄晓福打断普蒂的话,“要让陛下与大臣们接受大城二百万抚恤金的事,恐怕就在这个澜沧王朝身上,国师仔细掂量掂量。”

第381章谈判结束了

普蒂果真在仔细掂量,过了好久,他才出声到:“黄部长,澜沧王朝的事,下官自当竭尽全力,争取让他们早日回归大明,但下官也有一事,希望黄部长能够帮帮忙。”

“国师请说。”

“我大城的赋税,比不得大明,加上与东吁的战斗,消耗甚多,这二百万两银子,一时实在凑不齐,希望黄部长能宽限两年。”

黄晓福沉思良久,方才开言道:“国师的事,就是我黄某的事,我一定秉明陛下,让大城三年内还清,但国师必须说服澜沧王国,无论用什么手段。”

“这是一定。”普蒂放下心来,如果三年还清,大城过紧日子,总好过被东吁灭国,至于澜沧王国,那里反正不是大城的土地,无论属于谁,与大城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国师,那此事暂时就这么定下来,等黄某秉明陛下同意后,我们再签订合约?”黄晓福那个乐呀,凭空讹了大城二百万两白银,他算是超额完成了朱由检交代的任务。

“黄部长,那大明何时能发兵?”这才是普蒂最为关心的问题。

黄晓福闭着双目,像是在思考如何说服朱由检,突然,他的双目猛地睁得巨大,“国师刚才说得好,救兵如救火,既然大城现在形势危急,那自然是越快出兵越好。”

“对,对,黄部长说得不错,不愧是下官的朋友。”

“看在国师多礼的份上,我将向陛下建议,不用调动京师的军队,最好就近调动云南、广东的军队,可以省去万里的路程,国师看如何?”

“多谢黄部长!”普蒂长揖为礼,“如此我大城有救了。”

黄晓福却不管大城的安危,他要尽快兑现大明的收益,“国师,刚才所有的约定,是一个整体,国师也要兑现自己的所有承诺,不要让黄某难做人。”

普蒂再次行礼,“黄部长放心,一旦签订合约,下官立即动身回国,准备兑现合约上所有的承诺,再说,以大明的强大,小小的大城怎么敢违背合约。”

“话是这么说,但黄某不愿双方出现不愉快的事情。”

“黄部长放心,绝对不会。”

“那黄某立即觐见陛下,国师静候佳音吧!”

黄晓福送走普蒂,趁着宫门未闭,立即求见朱由检。

朱由检正在练功,听说黄晓福求见,稍稍有些意外,“黄大部长,与普蒂谈判得怎么样了?拿下普蒂,估计需要几轮谈判?”

“回陛下,谈判基本结束了。”

“结束了?为什么谈崩了?双方的主要争议在哪?”朱由检微微有些失望,大明迟早要出兵缅甸,如果现在出兵,无论是道义上,还是实惠上,大明都占尽便宜,不想黄晓福弄砸了,难道自己看错了人?还是黄晓福太贪心了?

“回陛下,没有争议,我们已经谈妥了。”

“谈妥了?”朱由检打量着黄晓福,似乎他是来自火星的怪物,“真的谈妥了?结果如何?”

“一切都在陛下的算计当中。”黄晓福将谈判的过程,详细汇报了朱由检。

“哈哈,在延绥第一次见到爱卿的时候,朕就知道,爱卿具备外交官的潜质,天生讹人的材料,这第一次正式谈判,不但完成所有的使命,还讹来二百万两银子。”朱由检庆幸自己用对了人,“爱卿说说,需要什么赏赐?”

“陛下,为大明谋利,乃是微臣的本分,不需要什么赏赐,微臣已经拿着大明的俸禄了。”黄晓福从袖中抽出普蒂送给他的锦盒,打开放到朱由检的面前,“陛下,这就是普蒂送给微臣的珍珠玛瑙。”

朱由检是第一次看到这些变态的珠宝,“普蒂为了贿赂大明的官员,这次真是下得血本了。”

“陛下,微臣没有私受普蒂的贿赂,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所有的珠宝都在这儿。”

“一切为了大明?好。”朱由检合上锦盒。

“陛下,这锦盒可是要交给财政部?”黄晓福知道现在的惯例,礼物太过贵重,私人不能收受,必须交给财政部的国库,作为国库的收入。

“朕知道爱卿没有私受贿赂,这锦盒里的珠宝,还是满的。”朱由检也不回答,他将锦盒还给黄晓福,“一切为了大明的人,也应该得到相应的赏赐。”

“陛下……”黄晓福不知道朱由检究竟是何意思。

“爱卿尽管收下,这次爱卿超额完成谈判的任务,就当是朕的赏赐吧!”

“陛下……”

“爱卿放心,这不是贪墨,而是你应得的赏赐,只不过这份赏银,是由普蒂代朕奉送的。”朱由检眉眼含笑,白得二百万两银子,连赏赐的银子都不用自己出,他比周玉凤初入信王府的时候还要兴奋。

“陛下,这是真的?”黄晓福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虽然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俸禄其实并不高,也就刚刚过上小康的日子而已,只比当年在延绥混吃等死好上一。

“君无戏言。”朱由检让黄晓福收拾好锦盒。

“微臣多谢陛下洪恩,陛下万岁万万岁!”黄晓福向朱由检叩头谢恩,然后再次落座。

“哈哈,朕有赏赐,才是万万岁呀?”朱由检心情大好,主动开了一涮。

“臣不敢。”黄晓福欲待叩头谢罪,朱由检伸手止住他,“朕今天高兴,和爱卿开个玩笑。”

黄晓福当然知道是玩笑,也就不再惺惺作态,“微臣与普蒂的谈判,基本结束了,陛下,还要补充些什么?”

“这些就很好了,不用再补充,签订合约的时候,带上文书,只要表达上不出问题就行。”

“微臣遵旨!”黄晓福拱手行礼,“陛下,普蒂还在等待微臣——————大明究竟何时发兵?”

“既然大城这么有诚意,我大明也不能不有所表示。”朱由检思考片刻,像是自言自语:“运送山地跑与火箭的舰船,应该已经到了广州。”

“陛下……”

“告诉普蒂,开年正月初十起兵,正月二十可以到达云南,再有半个月,即可抵达大城,让他们准备足够的粮食与银子。”

“是,陛下,普蒂已经做出承诺,一旦签订合约,他立即回到大城,着手准备。”

“嗯。”朱由检头,“另外,说服澜沧王国的事,也要立即进行,朕不希望他们毁约。”

“陛下,打败东吁之后,大明的十万将士,正在大城的家门口,借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毁约。”

“最好是这样。”朱由检不愿节外生枝,他现在的事情太多,内有改革向中五省、南五省推进,外有南海舰队在南洋作战,小小的东吁,他根本没放在眼里,也没打算投入太多的精力。

“陛下,臣这就去会普蒂,及早签订合约。”

“黄爱卿别急,今晚不用去了,明天着人去请普蒂,再行商谈吧!”

“是,陛下。”黄晓福回过神来,如果现在急急忙忙去普蒂,人家不怀疑自己给他下套才怪呢,“多谢陛下提携,臣茅塞顿开。”

“去吧,好好研究一下合约。”

“是,陛下,臣告退。”

与普蒂签订合约的事,由黄晓福全权负责,由于普蒂带来大城国王帕拉塞盖好印绶的空白文书,在朱由检盖上印绶后,合约就正式生效了。

朱由检以为,送走普蒂,新元之前再无大事了,但北海舰队司令卫信与南海舰队司令郑芝龙,几乎同时来到京师,求见朱由检。

第382章莫宁岛

卫信带着莫宁,比郑芝龙早两天来到京师。

朱由检立即在乾清宫召见了卫信与莫宁。

“臣参见陛下。”卫信知道朱由检不重视虚礼,但朱由检是皇帝,礼不可废,他还是向朱由检行了参拜大礼。

而初次觐见朱由检的莫宁,则是既兴奋又不安,兴奋的是,他对面坐的可是当今大明的圣上,超过九成的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这位身居皇宫的君主,不安的是,他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或者因为不懂皇宫的礼节,闹出什么笑话。

虽然卫信早就告诉过他,皇帝不是注重虚礼的人,只要照实回答皇帝的问题就行,莫宁还是有些不安,皇威给他的压力太大了,第一次见到皇帝,他实在放不开。

朱由检也看到了莫宁的惴惴不安,他心中暗笑,这个时代的等级制度,真是深入骨髓,“两位爱卿坐吧,不用太紧张,上茶。”

太监给卫信与莫宁奉上香茗。

有了茶杯,莫宁稍稍好受,刚才他的双手,好像是多余的,放在哪儿都不合适,现在终于有了去处,他双手捧起茶杯,却不是为了喝上一口皇宫的绝品专供。

“两位爱卿,北海舰队现在训练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北海舰队的训练,一切正常,随时听从陛下的召唤,准备为大明建功立业。”卫信的回答,非常坚定果断。

“爱卿不用着急,暂时还没有作战的任务,你们只需加强士兵的训练,做好战斗的准备就行。”朱由检先讲了两句套话,然后话锋一转,“北海舰队现在建立了多少母港?”

这个问题当然还是由卫信来回答,“回陛下,除了原来的登州港、青岛港、旅顺港,现在舰队已经穿过朝鲜与日本之间的对马海峡,在绥芬河口建立海参崴港,在黑龙江口建立特林港,不过……”

“不过什么?爱卿有话不妨直说!”

“陛下,特林就是原来奴儿干都司的府治,位置太过偏北,冰冻期太长,舰队难以充分展开活动。”

“奥。”朱由检知道特林的位置,那里的确太冷,“卫爱卿,此处虽然寒冷,但在霜冻来临之前,可以将舰队移至海参崴,免得舰船被冻在冰里出不来。”

“是,陛下,微臣已经将舰船移走了。”卫信迟疑了一会,还是说出了心中的话,“陛下,微臣在北海(今鄂霍次克海)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舰船沿海岸线巡视,却怎么也出不了东面的太平洋。”

朱由检接过卫信手中的海防图一看,原来北海的东面,被北部延伸出的一个半岛(今堪察加半岛)、半岛南部的群岛链(今千岛群岛)、虾夷岛(今日本北海道)封锁,所以舰船只能在北海中打转。

娘希匹,大明的东部怎么会有这么多岛链?朱由检骂归骂,岛链不会因为他的愤怒而消失,“卫爱卿,如果在这个半岛或者群岛链上建立母港,舰不船就能自由出入太平洋了?”

“这个……微臣实在没想到。”卫信老脸通红,自己是前线的司令,还不如长居深宫的朱由检眼光独到,“陛下,这些土地,与他国有争议吗?”

朱由检盯着地图看了会,现在的俄罗斯,还在东欧被波兰、瑞典肆意蹂躏,日本还龟缩在本州岛上,连虾夷岛都没有征服,“没有,现在这些地方,可能有些土著,但他们根本没有建立国家,奥,这儿现在属于大明的北海省。”

“北海省?”

“是呀,你在北海巡视的时候,没有遇上北海省的探险队吗?”朱由检估计,北海省一定会派出探险队,配合北海舰队向东探险。

“陛下,微臣遇上了,他们正在向东探险,因为要建立大量的堡垒,推进速度很慢。”卫信手指着北海的北岸中部,“大约才行到这儿。”

“没关系,那里太过寒冷,慢倒也没什么,他们迟早会到达这个半岛。”朱由检指着半岛与南部的群岛链问道:“他们现在有名称吗?”

“这个……微臣实在不知,为臣只是在夏天的时候,派舰队沿海岸线巡视过一圈,并没有登陆。”

没有登陆也无妨,这个半岛,不能再叫堪察加半岛了,至于群岛链,就用原来的名字也可以,“卫爱卿,这个半岛,就叫安东半岛吧,至于群岛链,因为岛屿太多,就叫千岛群岛,有了汉化的名字,此后他们就正式属于大明了,你们尽管在这里建立基地或者母港,不管当地有没有土著。”

“是,陛下,微臣记住了。”卫信在地图上标注名称,作为它们正式的名字了。

朱由检转个话题,他召见莫宁,真正的目的就在于此,“两位爱卿,舰队向东探险的事,谁给朕说说?”

“陛下,舰队探险的事,一直由莫宁负责,他有亲身经历,就让他向陛下汇报吧!”

“好,那就由莫爱卿说说吧,朕虽然一直在京师,却也想听听海外的奇闻,真想有机会去海外看看。”朱由检说的事实话,他确实想去这条航道上走一遭,有了这条东向的航道,大明发展的空间会更加广阔,将来也不会被所谓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困死在陆地了。

“是,陛下。”说到舰队探险的事,莫宁才放松下来,双手也不再抖动了,确切地说,他是忘记了最初的紧张情绪,他从第一次出海,在种子岛登陆说起。

“种子岛?你说种子岛不是属于琉球,而是属于日本?”朱由检十分惊讶,他一直以为,日本九州岛以南的大量岛屿,都是属于琉球的。

“陛下,种子岛的确属于日本,原来的岛主种子岛氏,从属于九州岛的萨摩藩,现在的岛主,是岛津氏。”

朱由检没有说话,他双目内敛,脑中迅速闪过一丝念头,又毫无意识地摇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发现卫信与莫宁都用奇异的目光打量自己,他霎时清醒过来,“莫爱卿说得很好,朕已经知道了种子岛的现状,没有你的东行,朕还蒙在鼓里呢!你继续说。”

莫宁见朱由检恢复了神态,就把八丈岛与青之岛的事,简单说个大概。

“八丈岛与青之岛的居民,真的来自中土?他们真的是徐福的后人吗?”朱由检到现在还觉得像是天方夜谭,他突然紧盯着莫宁的双目,发现莫宁除了有些紧张,目光并没有闪烁,应该是没有说谎,否则就是一个城府特别深的人。

“陛下,他们自己说,他们就是徐福与那些童男童女的后人,还会说一些汉话,虽然和我们的不完全一样,还是能听懂一些,而且,岛上除了流放的罪犯,并没有日本人。”莫宁已经意识到朱由对这两个岛屿的兴趣,他有些后悔,如果让王永庆与韩五爷一同入京,就可以证明自己了,“不过,岛上并没有书籍记载,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朱由检心道,徐福东渡那会,除了徐福,那些童男童女和船上的水手们,识字的恐怕没几个,再说,纸是东汉的蔡伦发明的,那时还没有纸张,要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谈何容易,能将汉话传承下来就是万幸了。

不过,这些对朱由检来说,都不太重要,只要岛上的居民自己承认,他们的先祖来自中土,他们是汉人的后裔就够了。

他不由得赞赏起自己来,幸亏有了探险活动,否则这两岛上的汉民,在大明不知道的某个时间里,迟早会被日本人同化。

但朱由检不会将所有的功劳都揽在自己的身上,将功劳让给探险的官兵,才能激发这个古老民族的海洋意识与探险的热情。

“莫爱卿,你已经做得很好了,驻守在岛上的军士,将承担起保卫岛上汉民的责任,说明你的心中,永远装着汉人百姓,以后继续与岛上的百姓和睦相处,我们舍弃一些钱帛和粮食都没有关系,另外,可能的话,正式邀请王永庆与韩五爷来京师看看,但不要用强,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是,陛下。”见朱由检满口赞赏自己,莫宁心中的石头才完全落地,“微臣绝不负陛下所托,争取早日让王永庆与韩五爷登陆京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