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找几名配置火药、制造炮弹的优秀工匠过来,我亲自和他们说。”刘一飞作为火器局主管,对火器总体上有一点都认识,但应该不是某一项技术的专家,和他说了造法,他还要转述给专门的工匠,一来二去,技术就会出现变形,还不如直接和工匠们说。

“好的,殿下请稍等,我这就去把优秀的工匠找来。”刘一飞立刻消失了,他也想看看,到底什么是地雷、手雷,分别有什么用处。如果真的出现了新的火器,他这个大明火器局的局长都不知道,那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朱由检没有等多久,刘一飞就领着几位工匠进了大厅。他们都是穿着粗布衣,有的衣服上还打着多重的补丁。

在大明,工匠的地位是非常抵的,即使在火器局,如果没有独门技术,收入也是不高,比普通的自耕农还要差点,因为大明主流的士林阶层基本上只会读圣贤之书,对技术没有研究。

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偏偏大明的话语权掌握在士林阶层,于是他们便把本阶层普遍不懂的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加以贬斥,这也是大明科技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这位是信王爷。”刘一飞向几位工匠介绍朱由检。

“见过信王殿下。”工匠们在地上跪成一排,他们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尊贵的信王殿下有什么和他们过不去的地方。

“起来吧!本王来火器局,一来是看望你们,二来是要定制一批地雷和手雷。”朱由检没有时间在这儿耗下去,他直接说明了来意。

“地雷和手雷?”这些工匠们也是一脸的惊愕,他们也从没听说过地雷和手雷,惊愕使他们忘记了面对信王时的紧张。

第21章实战演习

朱由检没有感到意外,现在的世界上还没有这一名词,他们如果知道的话,说明他们也是和自己一样,是从后世某一时间穿越而来的。“手雷是金属外壳,下端有一个木制手柄,使用时用力扔出去。”朱由检在图纸上画出手雷的简易图。“金属外壳里填充火药,外面接一根拉绳,拉绳的另一端是特殊的摩擦线,就像火折子,用力拉拉绳,产生火花,点燃火药。”朱由检解释了半天,这些工匠们还是一头雾水,没办法,超前的武器不是谁都能懂的,就是懂了也不一定能造出来。

“我懂了,拉动拉绳的时候,就像摩擦火折子,点燃了内部的火药。”终于,一名中年工匠有所领悟,“拉绳上有一块火折子,手雷里面应该也有一块火折子。”

“道理上是这样。”朱由检如释重负,“这两个火折子都要固定,否则,一旦移位,就会自动爆炸。”至于用什么材料来引燃,那是工匠们的事,朱由检毕竟不是制造弹药的专家,他只是用后世的经验,给这些工匠们指明方向。

地雷的原理和手雷差不多,只是要将拉绳改成金属杆,因为地雷要埋在地下,借用外力踩踏金属杆来触发引爆装置。

除了刚才的那位中年工匠,其他人好像还是不太懂,看他们的眼神,都显得颇为迷茫。这种迷茫很快就转化为嫉妒。

朱由检这才想起,大明工匠都是独立进行研制的,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工匠们只有拥有独一无二的技术,才显示出自己的重要性,收入才会增加,那些掌握独有技术的工匠,一般只会将技术传给儿子、孙子,如果没有儿子,或者儿子转业从事其它工作,才会将技术传给徒弟,并且一般在自己年老即将退休的时候才会将所有的关键技术传授下来。如果掌握技术的工匠因意外死亡、失去传授能力,这项技术就会失传,这也是大明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你们要相互合作,保密只是对外人而言,在你们内部不需要,地雷手雷的制造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且时间也很重要,超过时间,造出的地雷手雷也无人购买。如果你们能制造出地雷手雷,我会给出一百两的奖励,将来还会大规模购买地雷手雷。”

“一百两?”工匠们瞪大了眼睛,又看了看刘一飞,担心朱由检的话不能兑现。一百两,那是相当于七品知县两年的工资。

刘一飞是第一次见到朱由检,他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王爷为什么要制造地雷手雷,而且不惜重金,但信王不是他能得罪德起的,况且,他也想看看地雷手雷的妙用:“堂堂信王爷,难道你们还信不过吗?赶紧研制好地雷手雷是正经。”

“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本王先支付五十两作为定金,只要你们能制造出我需要的东西,钱,一分都不会少你们的。”朱由检让徐应元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交给几位工匠,看他们颤颤巍巍地接了,又补充道:“你们要加强合作,抓紧时间将本王要的东西制造出来,不要相互猜忌,我以后还会有好东西让你们制造,只要你们有本事,钱,一定不会少赚。”

一位年纪较大的工匠接过银票,仔仔细细地观测了一遍,发现真的是银票,这才放下心来。明朝的时候,还没有造假一说,银票更没有假的,“王爷,我们一点会尽快制造出地雷手雷,不负王爷所托。”

“嗯,本王也相信你们能制造出地雷手雷,到时候,别忘了通知本王。另外,对外暂时要保密,谁泄露了秘密,不但不能从本王这儿得到一个子儿,本王还会严惩不贷。”

有了皇兄的一万两银子,奋武营的训练会持续下去,火器局的工匠们已经接下了地雷手雷的制造,一旦成功,对于研究燧发枪是有极大的帮助,燧发枪的原理和地雷手雷的原理是十分相似的。

离开火器局,朱由检的心情非常好,初夏的气候不冷不热,脚底下松软的青草比五星级宾馆的席梦思还要宜人,微微的凉风如情人的头发,轻轻摩挲在裸露的胸口上,已经逐渐西沉的暖阳,在无限的空间扩张着人体的念想。朱由检跳上马背,冲徐应元一挥手,“走,回府。”

再次来到军营,朱由检立即通过营部发布一条消息:奋武营的士兵,每天都有一顿肉吃。有了朱由校拨给的一万两白银,够奋武营的士兵吃一段时间了,只要阅兵仪式上出彩,说不定还能从兵部得到一些奖励。

全营士兵哗啦声、欢呼声不绝。有些敏锐的军官和士兵立刻意识到和王信有关。自从这个富二代王信当上营部参谋,军队有了很大的变化:训练量加大、每天出操、有军歌、开展军技比赛、饭能吃饱,如今又能每天都吃到肉。虽然训练起来很累,但奋武营的伙食可以说是整个京师军最好的,而且,他们感觉朱由检把他们真正当兄弟看待,没有高高在上的轻视。能吃饱饭的时候,别人的尊重绝对是人的第一需要。他们不知道王信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是富商的儿子。反正对自己有利,管他呢?虽然朱由检年轻,士兵们还是服了这年轻的营部参谋。

军营的训练的内容页逐渐丰富起来,特别是特战队的士兵,每天除了正常的训练,朱由检还亲自传授虚极刀法,每天训练结束的时候,有些士兵累得连澡都懒得洗。自从开展军技比赛后,各营之间逐渐有了竞争。骑兵卫下辖三个千户,千总分别是张横、王强、钱礼民,训练起来互不相让,有些训练项目,比朱由检制定的标准还高。步兵也有三个千户,千总李行、吴兵、蒋根虽然私交不错,但在整个训练环境的带动下,也是毫不含糊,生怕士兵给自己丢脸,训练的狠劲不亚于骑兵,常常身先士卒。

又过了三天,为了增加训练的趣味性,检验训练结果,提高士兵的实战能力,奋武营举行一场军事实战演习。

军事演习本来是大明军队的一项常规的训练活动,但大明后期,政治的腐败逐渐蔓延到军队,演习活动往往囿于形式,有的军队甚至已经停止了实战演习。

演习之前,朱由检进行简单的训话,并强调演习规则:离军营十里外有一块土坡,名叫狼岭,由吴兵和李行各领本部士兵,分别从北面和南面出击,抢占狼岭。

双方距狼岭都是十里,李行从北面、吴兵从南面,同时出发。上午由双方侦察地形,下午未时整演习开始。

为减少伤亡,所有的器械都是木制,沿途及狼岭都有石灰池,在器械的顶端沾上石灰,作为击敌的依据,士兵必须身着玄衣。

凡是头部、身体中一个白点,或者四肢中两个白点,必须退出演习,以重伤、死亡处理。

为就近观察各军队,营部在演习双方的军队都派有监军。监军以红布套在胳膊上,监军不得对演习双方提出任何建议,双方士兵也不得对监军发动进攻。

未时之前,演习双方的士兵进入各自预定区域,双方的千总开始训话,鼓舞士气,交代战略战术。

李行是山东人,长得高大威猛,发密须浓,以力气大闻名于奋武营。“兔崽子们,半个时辰,必须到达狼岭,一炷香的时间必须拿下狼岭。”李行的肺活量应该不错,声震全营。

“是。”士兵们的声音同样震天,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留两百人殿后,作为援军,其余的未时整出发。”李行扫了士兵们一眼,对于整齐的队列十分满意,自从进入军营以来,还从未见过如此整齐的队伍。

吴兵的身材适中,和李行相比,无论身高、力量、肺活量都不如对手,但吴兵并不认为自己的士兵会输给李行。

“五百人为前队,尽可能快地赶到狼岭;三百人为侧翼,待敌我大战正酣之际,从敌方侧翼出击,不管伤亡,猛冲猛打,一定要切入敌军中路,让敌军的先头部队前后受敌;另外两百人作为援军,看到烟火起时,便赶来接应。”吴兵的嗓子也是不错,声音浑厚,布置完策略后,他的视线从士兵们的脸上一一扫过,“兄弟们,你们怕李行公鸭嗓子吗?”

“不怕。”士兵们齐答,斩钉截铁。

第22章勇将与谋将

狼岭是一个小土坡,坡顶不过十数亩,四面都是陡坡,由于雨水的冲刷和孩子们的玩耍,北、南两面都有小路,少量的人员可以缓慢通过,但不适合大部队的强攻。

双方的士兵很快在狼岭相遇。李行亲自打头,用木棒点地,一鼓而上,士兵们紧紧跟在李行的后面。吴兵的士兵则排着队,一个推着一个,鱼贯而上,坡顶的平地,就是双方的主战场。

虽然是演习,但是有监军监督,有朱由检带着士兵们观战,双方的交战还是很惨烈,不断有士兵“阵亡”,退出战场。

李行的士兵人数占优,加上大嗓门的李行亲自指挥,气势上渐渐占据优势。

“兄弟们,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把吴兵打趴下!冲呀,兄弟们。”

两边士兵喊杀声震天,就连“阵亡”的士兵,也忘情地大喊大叫,他们虽然不能参加战斗,给本方的士兵呐喊助威还是可以的。

突然,一小队士兵,绕过狼岭土坡,从李行的后方杀入,悍不畏死,直接插向李行军的中路,随时可能将李行的军队拦腰切为两段。

“妈的,吴兵不守规矩,兄弟们,顶住,演习结束,我要控告他。”李行手上的木棒丝毫没有收到影响,接连两名对方的士兵“倒”在他的棒下。

但已经冲上狼岭的李行前军,担心后路被断,冲锋的气势渐渐缓了下来。

“弟兄们,李行的前军已经被包了饺子,冲呀,活捉李行!”吴兵也发挥一下并不弱的嗓子。他的士兵们看到对方阵脚初乱,进攻趋缓,立刻士气大振,瞬间转入反攻。

这是冷兵器时代的演习,受伤自然难免,不断有士兵惨叫,不断有士兵心有不甘地离开那如火如荼的战场。有些士兵甚至不知道自己受伤了,在监督人员的提醒下,才不得不离开战斗,加入呐喊者的行列。

战斗的确惨烈,有些士兵都流血了,但没有人退缩,混战从狼岭上延续到狼岭下,如果有人偶然经过这里,一定以为这是一场真正的战争,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这正是朱由检要的效果,奋武营现在没有上战场的机会,只有通过近似实战的演练,才能培养士兵们的勇气杀气,虎狼之师从来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在鲜血和死亡面前铸就的……

“兄弟们,我们的援军很快就会到来。”李行面对不利的局面,想起了留下的二百名后军,该是他们立功的时候了。

吴兵也想到了援兵,李行已经处于不利的局面,如果自己的后军此时赶到,正好是压垮李行的最后一根稻草。“点火。”吴兵果断第下达了命令,正在五里外等待命令的援军看到烟火,立刻奔向主战场。

双方的援军几乎同时抵达狼岭,这两股力量就在狼岭下铲斗在一起,谁也无法支援自己的主力部队。

狼岭上,李行的前军被冲断,在两面夹击之下溃退,李行亲自断后,连续击倒了数名吴兵的士兵,才稳住阵脚,且战且退。但兵败如山倒,吴兵一鼓作气,终于将李行的士兵全部驱出狼岭。

“当。”一声刺耳的锣声,盖过士兵们的呐喊声,尽管狼岭下的战斗还在继续,但,演习结束了。李行瞪了吴兵一眼,呆呆地愣在狼岭前的微风中,金黄的野菊花在他瞳孔中无尽地放大,铺天盖地,屏蔽了其它一切的感官,连对方士兵的欢呼声,也被遮挡起来。

朱由检立即安排受伤的士兵回军营就医,虽然绝大部分士兵的伤并不严重,但在这缺乏消毒药物的年代,任何一个小小的伤口,都可以造成士兵的死亡。士兵的死亡,在大明,是无足轻重的事,辽东前线数十万士兵死了,都未能激起多大的浪花,不过,朱由检可舍不得让奋武营的士兵由于人为的原因死掉,他们是他的心血和宝贝。

回到军营后,朱由检立即组织军官们交流经验总结。一场演习,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方,都会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参谋,我不服,吴兵违反了演习的规则。”已经从失神中清醒过来的李行,立马向朱由检提出抗议。

“说说看,吴兵违反了什么规则。”朱由检笑嘻嘻地看着李行,虽然李行是失败的一方,他对李行还是满意的,军人,就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如果你承认不是人家的对手,那还打什么仗?但是,失败了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能将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别人的身上,“不是什么什么无能,只怪什么什么太狡猾”的思想,还是要不得的。

“吴兵的士兵从狼岭下发动了进攻。”李行也觉得自己的理由不是很充分,但他还是要为自己找一个失败的理由。

“规定了不准从狼岭下发动进攻吗?如果可以,你甚至可以在半路拦截。你的士兵不也是在狼岭下和对方发生激战了吗?那也算是违规吗?”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道理一点含糊不得,以后的实战演习还会有很多,如果失败了就找战争之外的原因,那么将领们就不会从战略和战术上找原因。“兵者,诡道也。能根据具体的地形、士兵的状况、对方将领的性格等,果断采取灵活战法的,就是优秀的指挥官。下面我们探讨一下这次实战演习的收获。”

“吴兵用三百人的从从侧翼袭击,是获胜的关键。”骑兵千总王强也是个喜欢用脑子的人,对吴兵的战法十分推崇。

“对,吴兵能审时度势,用兵不拘一格,的确是一名谋将,如果能多读一些兵书,能多参加一些真正的战斗,一定能成为一名指挥万人的将领。那李行呢?难道他就没有可取之处?”朱由检希望多发现军官们的优点,他相信,好的将领是夸出来的,因为汉人都特别看重领导的表扬和鼓励,这几乎和战场血与火的考验一样重要。那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的话,只适合奇才,对于普通人,不但没有促进作用,甚至有反作用,会将本来优秀的人才压迫成畏首畏尾的白痴,而真正的奇才,不但大明,全世界都凤毛菱角。

“李行的作战很勇猛,身先士卒,而且还杀了对方不少的士兵,我初步数了一下,不少于三十名。”另一名步兵千总蒋根倒是很欣赏李行的勇猛,这在大明后期的军官中是很少见的。

“恩,李行的冲锋陷阵的确很鼓舞士气,是勇将。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关键的时候,李行的军队绝对是一支让人放心的队伍。”朱由检看了一眼李行,发现他的脸色已经有所好转,不再是先前的赤黑色,“此外,在局面不利的时候,他的士兵没有溃败,他能带领士兵,全身而退,如此就是勇将中智将了。”

见众人不住点头,肯定自己的发现,暂时没有说话的心思,朱由检只好继续自己的发现:“实战演习虽然有胜负之分,需要每位军官,特别是领军的二位军官去总结不足之处,但更重要的是练兵,让士兵们感受战场的气氛,经受胜败和生死的考验。本次演习最大的收获,是双方士兵严守纪律,没有一名士兵逃离战场,只有这样的士兵,才能成为强军。”虽然这离朱由检的要求和目标还差得远,但奋武营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沿着这个方向前进,朱由检相信,他们一点会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虎狼之师。

第23章阅兵

兵部尚书,同时也是京师三大营提督的李春烨,在五军营右都督林国泰的陪同下,来奋武营阅兵。他是三朝元老,既性格耿直,又老于世故,因此在大明后期的政坛上长盛不衰。本来他是按照地方军、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的顺序依次阅兵的,但秦永年通过林国泰的推荐,才让他勉强赴奋武营单独阅兵。

前几天看了地方军、神机营、三千营,李春烨眉头紧锁,作为文官出身的兵部尚书,他知道政治腐败,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军营,无精打采的士兵、漠然低落的士气,大明军事上的腐败赤裸裸地展现在他的面前。虽然军官们尽量伪装得声嘶力竭,士兵们尽量忍住哈欠以显得勇武有力,但深谙军事之道的他还是显得忧心忡忡。

朱由检带着士兵在阅兵台下,秦永年随李春烨、林国泰站在阅兵台上,他虽然对朱由检有一种非理性的信任,但朱由检毕竟是未成年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他的内心还是忐忑不安的,只是他不参与政治,也不是媚上的人,对阅兵的结果也不太强求。林国泰纯粹是为了秦永年的要求,自己的军队自己清楚,这些饭都吃不饱、多年没上过前线的士兵,军容又能好到哪里?李春烨站在阅兵台上,一言不发,他的心情就像几天来所阅的士兵们那样,完全是在打不起精神的情况下强要振作起来。

一队百名士兵,在一名军官的领导下,从右侧昂首、迈正步入场,一直走到阅兵场中央。整齐的步伐、有力的臂膀、冷峻的面容、绝不斜视的目光……

全队立在场中,纹丝不动,只有悠悠的春风吹动士兵的头发。带队的军官跑步奔向朱由检,抬手敬礼:“报告王参谋,奋武营步兵第一队,集合完毕,正在场中,请指示。”

朱由检也小跑着上了阅兵台,同样抬手敬礼:“报告尚书大人,奋武营第一队集合完毕,请求阅兵开始。”

李春烨看到奋武营的一队士兵出现,目光就变得晶亮,他正盯着阅兵场上的士兵,朱由检的话,令他一呆,根本没听到具体的内容,林国泰上去耳语一番,李春烨才缓过神来,“同意,阅兵式正式开始。”

朱由检又小跑着冲下阅兵台,来到那位军官面前,立正站好:“阅兵式正式开始,步兵第一队出列。”然后挥手敬礼,从左侧退出阅兵场。

领队军官向左转身,跑步归位。

“立正,向右——转,起步——走。”百名士兵,分成十队,每队十人,迈正步走向阅兵台前,每名士兵的左腿、右腿、左臂、右臂,整齐划一,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好像是同一个人,但百人的队列,又比一人走起来气派多了,士兵们的双脚,也是掷地有声,更增添了集体的气势。

第二队士兵,也是百人,十行十列。

“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后——转,向右——转,向先前三步——走……”在领队的口令中,士兵们动作整齐,昂首挺胸,目不斜视,时而在领队的指挥下变成五队,时而又还原成十队,绝无凝重滞涩的感觉……

第三队百人步兵,左手持盾,右手拿刀,昂首阔步,在领队的带领下,从阅兵台前走过,没有任何的停滞。

第四队百人步兵,双手握枪,枪尖斜向上指向天空,也是正步,毫不停留地走过阅兵台。

第五队步兵,是特战队,他们腰胯短刀,整齐入场。他们没有穿着明军的铠甲,而是身着一套草绿色的军装。

“向前后左右散开!”

领队一声令下,士兵们四散分开,但队列不乱,依然十行十列,只是每名士兵之间的距离增大了许多。

“唱军歌!”

士兵们齐声唱起了朱由检教过的军歌:

“狼烟起

江山北望

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

……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

更无语

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

人北望

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大明要让四方

来贺。”

边唱边演示朱由检设计的一套军体拳,动作散而不乱,显得磅礴大气。

一段终了,在领队的口令声中,士兵们同时拔刀,“……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最后五招,赫然就是朱由检的虚极刀法:金玉满堂、凿户观光、见素抢怀、大音希声、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