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英雄谱-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

在虎威通币大行其道的形势之下,再加上糜竺的支持,本土的税收反而成了小头,财政盈余一月比一月喜人。

在军粮方面,首先得感谢陈登。陈登除了在军政谋略上颇有造诣之外,更是一位水利工程大家。

在两年时间里,陈登昼夜辛劳,终于把青徐二州的灌溉网络建设的四通八达,无论是旧田新地,都能水到田头。使青徐的田地能旱涝保收。

除此之外,高云又早就开始鼓励畜牧,加上本土人口大幅增长,积肥倍增,土地日趋肥沃,亩产提升半数以上。

有了这些前提,高云才敢从去年开始着手变更农业格局,在本土大力推行稻麦双作、谷麦复种以及豆谷双养等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

到今天,这些推广都已经大行其道,整个青徐二州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种植格局的升级。这一大作,使两州农业产量成倍提升,不但兵粮充足,同时州内百姓也日趋殷实,无不感念恩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此时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民殷国富,这是高云期许多年的意愿,如今在自己的地盘上渐渐达成,高云心里越想越高兴。

但是这高兴似乎并不完整,高云很清楚,虽然青州、徐州以及淮南各地眼下是一片太平,但是除了自己的地盘之外,全国各处却都是刀兵四起。

刘备在西川站稳脚跟,养足了力气,兵出剑阁,攻打汉中张鲁;曹操夺了宛城,巩固了防御,再次起兵西征,讨伐董卓;袁绍为了扫清身后,起兵三十万北上,兵伐公孙瓒;刘表趁着袁术被曹操大败,又染病在床,起十万荆州军,兵渡汉水,攻打蔡阳。

0298:长驱大进刘玄德

虽然各处都在打仗,但是高云只在意东川和西凉两处战局。至于刘表和袁绍这两路其实没什么好关注的,因为结果几乎可以料定。

公孙瓒和袁绍的实力差距太大,袁绍起三十万兵马北伐,公孙瓒绝对抵挡不住,必败无疑。

虽然自己跟公孙瓒有些交情,但是幽州地处北垂,袁绍又实力强劲,根本鞭长莫及。高云也只好命关羽分一军出济南,兵临黄河南岸,尽可能牵制袁绍兵力,以缓解公孙瓒的败局。

至于刘表和袁术这一局,基本是两败俱伤。刘表刚刚跟自己大战数场,元气伤损颇重;袁术虽然败于宛城,但是南阳和豫州根基仍在,麾下仍有十几万兵马。

刘表兵跨汉水,袁术必然拦河而战,这样一来又占地利,刘表势必难以进展,迁延日久,必然罢兵。

剩下的就是刘备对张鲁、曹操对董卓这两局。其实这两局胜败也基本能够断定,但是因为刘备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关系,高云还是格外关注。

刘备这一次可以说是志在必得,起十五万川军,分两路而进。使张任领一路兵马直取南郑、刘备自领大军取定军。

张鲁闻听消息,吓的魂不附体,急忙召集文武商议对策。

军师阎圃献计道:“主公,如今刘备大起川军而来,分兵两路而进,其势颇大。我军兵马不足,若分军迎战,恐难以匹敌。刘备兵寇定军山,其意必在褒中。而褒中乃汉中之北门,绝不可失。以属下之见,不如集中兵力,固守褒中与南郑两城。川中道路崎岖,兵粮转运不便,刘备远涉山川而来,其必利在急战。我军若能扼守南郑、褒中两处,使其兵不能进。刘备日久粮乏,必然退却。则定军、沔阳等地,皆可复得也”。

张鲁是个道士出身,哪懂什么兵法战略,军政要事全指望阎圃。听了阎圃计策,急忙应允,“军师所言甚善,便依军师妙计,即刻速行!”

阎圃领命而退,安排兵马迎敌,使大将杨任领兵三万增固南郑四门守御;使杨昂领三万兵马镇守褒中。

杨昂临行之前,阎圃一一再三叮嘱,“你到褒中之后,可多置滚木礌石,坚守城墙。务必深沟高垒,绝不可出城半步!”

杨昂拱手应命,别过军师,领兵马而去。

安排完兵马布守,张鲁又问阎圃道:“军师,如今董卓挟天子于西凉,与我为邻。眼下刘备攻势甚急,是否派人往西凉求援?”

阎圃摇了摇头,叹息道:“主公有所不知,如今曹孟德起兵二十万西征,兵指西凉,业已过了司隶。董卓自身难保,又岂能派兵增援啊”

张鲁听了阎圃这话,仰天而叹,黯然无语。

定军山守将名唤马齐,早探知刘备来袭,连发数十道告急边报,却不见回应,心里焦急不已。

刘备大军到临,马齐哪敢迎战,坚守不出。

刘备要举兵攻打,张松却劝道:“主公莫急,定军山兵多乏粮,其供养皆来自沔阳。若能先取沔阳,则定军可不攻自破”。

刘备点头称善,传令兵马绕过定军,先取沔阳。

马齐听闻刘备绕道去打沔阳,大惊失色,暗道:“沔阳若失,此处兵马皆饿死也!不得不救!”

想到这里,急忙聚集麾下兵丁将校,分军出寨,进兵向北,去救沔阳。

刘备早料到定军山必然出兵救援,先使雷铜领兵埋伏。马齐兵马出寨,行不三里,耳边三声锣响,雷铜伏兵尽起,杀奔而来。

马齐大惊,慌忙迎战。雷铜奋马提刀,撞透敌阵,直取马齐。

刀枪相接,战不三个回合,雷铜手起一刀,将马齐砍落马下。

主将被斩,定军兵马大溃,或逃或降,霎时瓦解。

此时定军山已然空虚,雷铜马不停蹄,整兵再进,一鼓作气,攻入敌寨,尽降其众,占了定军山大营。

刘备闻言大喜,传令三军,鼓噪而进,直临沔阳城下。

沔阳城守将郭允早得了阎圃将领,坚守城墙,避而不战。刘备大怒,亲自擂鼓助战,传令四面攻打。

见主公如此,西川兵将士气倍增,一个个悍不畏死,猛攻沔阳城墙。

从辰时杀到正午,沔阳城兵将死伤惨重,守御渐松。大将李严瞅准时机,举盾提刀,奋勇杀上城头。一阵乱砍,杀散守门敌军,斩落关锁,打开城门。

西川兵马一拥而入,乱刀杀人。郭允见大势已去,慌忙逃窜,却被邓贤逮个正着,抬手一枪,将郭允刺死。枭其首级,四门号令,沔阳兵马一见,无不跪地请降。

刘备取了城池,稍事休整,即便起兵。留吴懿领五千兵马镇守沔阳,自领大军转道向东,兵叩褒中。

张任受命大军先行,领兵马直到南郑。此时听闻主公连战连胜,长驱大进,心中不免焦急。

却无奈南郑乃是汉中治所,城高池阔,又守御工事完备。张任一连攻打多日,毫无进展。

而刘备领兵马到了褒中,也似乎碰到了一颗钉子。褒中城跟之前的定军、沔阳大不相同,城池险固,易守难攻。

况且杨昂早到城中多日,谨遵阎圃吩咐,四门加固,又多置滚木礌石,守御工事极其完善。

杨昂又固守不战,刘备连日攻打,始终无果。眼见兵粮将尽,刘备一筹莫展。

正在此时,左右来报,军师法正求见。刘备急忙请进,起身问道:“孝直不在帐中歇息,来此何事?”

法正拱手道:“褒中连日攻打无果,南郑方面又无进展,属下寝食难安,偶得一计,或可破敌,特来请主公定夺”。

刘备大喜,“噢!?孝直有何妙计?速速讲来!”

法正回道:“如今南郑、褒中两城皆被我军围困,消息不通。以属下之意,可从军中选一名与张鲁形象相似者,垢其头面,推至褒中城下,诈称南郑已破、张鲁已俘,召杨昂来降。杨昂在城上远观,难辨真假,其心必惊。如此一来,褒中军心必然瓦解,杨昂即便不献城归降,也必将弃城而窜。届时主公便可将计就计,约兵暂退,伏兵于外,则杨昂可擒、褒中可破矣!”

0299:破褒中法正妙策

刘备听了法正之计,拍手叫绝,急忙吩咐手下有熟悉张鲁的,从军中挑选一人,务必要跟张鲁形象相似,越像越好。

虽然说两个人身材长相完全一样不可能,但是刘备麾下十万兵马,要找一个跟张鲁体态形容都相似的人,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出半天,就找了十几个跟张鲁想象的,一字排开。刘备让手下熟悉张鲁的一起挑选,选出一个公认最像的来。给他换了衣服,披开头发,弄成灰头土脸的样子。

第二天一早,天色微明,刘备大军齐集,传令把那名打扮好的兵士推到城下。

要说这个人那体态样貌,倒真是跟张鲁十分相近。从城上到城下,中间又隔着护城河,杨昂虽然看不真切,但却感觉十分像张鲁,不禁大惊失色。

刘备远远的看到杨昂在城头上,便派人到城下喊话。

左右几个聪明伶俐的小卒子,应声跑到城下,对着杨昂大喊道:“杨昂匹夫!你看这是谁!?”

那名假扮张鲁的士兵早就受了吩咐,听到同伴这么一喊,赶紧仰起头,也向城上大喊,“哎…!”

刚喊一个“哎”字,旁边一个小卒劈脸就给了他一个嘴巴,“叫唤什么!?”。

那假张鲁装作十分害怕,赶紧双手抱头,缩成一团,好像被打怕了的样子。

那几名兵卒又接着喊道:“杨昂匹夫听着!我家主公已打破南郑!张鲁已被擒获在此!尔等速速开门投降,饶尔等不死!倘若稍有迟疑,我家主公大兵打入城去,定叫尔等死无全尸!”

刘备看了这一段表演,都快拍手叫好了,心说:“法孝直果然教的好,这般演技,怕是连我都要瞒过了……”。

但是杨昂可是看的步步惊心,本来潜意识里就觉得可能是张鲁,这会儿下面兵丁又如此一喊一演,杨昂心里顿时有**分相信了,吓的跌坐在地,半晌无语。

杨昂身为上将都这样了,那身边兵丁将校自然更加深信不疑,一个个惶恐难安,互相议论。霎时功夫,整个褒中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知道南郑破了,主公被人家活捉了。

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真,越传越邪乎。褒中兵马顿时人人自危,都觉得自己已经成了无主残兵,一旦城破,必死无疑。

别说这些士兵,连杨昂自己都六神无主了,悄悄问左右副将道:“你们觉得,适才城墙之下,是不是主公?”

左右副将相互对视了一眼,倒反问杨昂,“将军以您之见……?”

杨昂点点头,“我觉得像”。

“是!是!我们觉得也像!”

“对!很像”。

俩副将这么一应和,杨昂更认定了那就是张鲁了,心里都快烧着了,急问左右副将道:“事已至此,以你二人之见,当如何是好啊?”

这会儿俩副将意见倒不一样了。其中一个说道:“既然主公已然被俘,我等再守此城,已是多余,不如开城投降,以免杀身之祸”。

另一个练练摇头,“不行!不行!你没看见?主公那样的身份,投降了都被打成那样,我们要是投降了,必然得死啊!”

杨昂又问道:“那如果不降,当如何是好?”

那副将又道:“不如弃城而逃,走奔西凉。如今天子在那里,我们或可得任要职”。

杨昂点了点头,也觉得这个计划好。看到假张鲁那个惨样儿,杨昂实在没信心刘备会饶过自己,所以不敢投降。

那么剩下的,也就是逃跑这一条路了。这一商量,杨昂也就下定了决心,即刻安排俩副将调集心腹兵马,准备弃城逃亡。

刘备听了法正的计策,知道杨昂如果要跑,一定是走北门去西凉。所以,暗地里故意把半数以上兵马调离北门,表面看上去,北门外兵力显得很是薄弱。

杨昂为将多年,虽然汉中不怎么打仗,但是兵法还是知道一些。看到北门外兵力突然少了很多,也感到有点不妥。

两员副将见杨昂犹豫不决,心里着急,一起劝道:“将军,此时若再迟疑不决,恐怕就走不成了!”

杨昂一想也是,待在城里迟早是个死,闯出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于是把心一横,提刀上马,“走!”

领一万亲随兵将,悄悄的开了北门,一声呐喊,杀奔出去。

北门外川军乃是泠苞,早已经受了法正计策,见杨昂领大队兵马出城突围,心里暗道:“军师神算!”。急忙将大枪一招,麾下兵马顺势分开,竟然让出一条道路。

杨昂慌不择路,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此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一催胯下马,领兵直冲而出。

泠苞一直等杨昂大部分人马闯出包围圈外了,才催马提枪,领麾下兵将掩杀而上。

杨昂一军只想逃命,毫无战心,哪有人回身厮杀,情知追兵在后,一个个越发争先恐后,拼命奔逃。

逃不五里,突然间一通锣响,左右两侧各杀出一路兵马,刘璝领一军在左、邓贤领一军在右,两路兵马齐头并进,呐喊杀人,把杨昂一军冲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杨昂与左右副将一起,奋力冲杀,且战且走,勉强突出战圈,兵马剩余三千不到,汲汲皇皇,向北而走。

走不数里,又是一声锣响,涌出一路彪军,拦住大道。为首一将,形容魁伟,手提一柄开山大斧,指杨昂喝道:“杨昂小儿,走哪里去!?李严奉军师将令,在此恭候多时矣!还不下马受降!?”

李严一出,杨昂暗地里啊呀一声,心里明白,自己眼下就两千多残兵败将,根本无法跟对面这一旅彪军对抗。

但是,即便是九死一生,此时此刻也不得不战了。杨昂一催胯下马,倒提大杆刀,迎头而上,直取李严。

李严见杨昂举刀杀来,冷冷一笑,候他马到近前,突然一声怒喝,“下马!”,猛抡开山大斧,势如泰山、快似惊雷,只一斧,将杨昂砍落马下。

两员副将和手下兵丁吓的一个个战战兢兢,再也没有一个敢举刀的了。杨昂身为主将,都被人家一斧子劈了,自己要上去,那不是白白送死吗。

想到这里,两员副将带头,呼啦一下,全部跪倒在地,磕头求饶。

0300:杨松杨柏一般货

杨昂领兵出逃,被李严所杀。 褒中群卒无首,刘备兵马一进,四门一齐投降,刘备派人收缴降卒,走马入城。

这褒中城一取,整个战役的结果基本就确定了。张鲁剩下南郑孤城,必然难以久守。而刘备得了褒中府库,解决了军粮问题,兵马持续作战的期限得以大大延长。

就这两大因素分析,刘备取东川基本成了定局。

但刘备是个谨慎的人,为防夜长梦多,还是没有懈怠。大军休整一日,留李严领一路兵马镇守褒中,自起大军投南,直临南郑。

张任听闻刘备领兵来到,急忙迎接,跪拜在地,连连称罪道:“张任无能,有负大哥重托,南郑久攻不下,任之罪也!请大哥责罚!”

刘备一听,顿时眼圈发红,急忙搀起张任,说道:“贤弟岂可如此!?南郑城高池阔,乃张鲁老巢,难以攻打,是必然也!我与贤弟八拜之交,视同荣辱,贤弟之罪既是我之罪也!贤弟如此自责,岂不令大哥心痛,快快起来,莫要如此!”

要说刘备这喜欢结拜的习惯还真是一点没变,这一回没跟关羽张飞义结金兰,到西川却跟张任拜了把子。

张任听到大哥这么心痛,感恩戴德,急忙起身,把刘备接入中军,一同商议破城计策。

法正献计道:“如今褒中已破,南郑势孤,可先将杨昂首级号令城下,城中兵卒必然惊骇。待南郑士气瓦解,城池不难破也!”

刘备用其计,将杨昂首级悬于高杆之上,命令一队兵将挑着,在南郑城四门游走,大声宣扬。

张鲁闻听此讯,惊恐不已,亲自登城观然是杨昂首级,啊呀一声,跌坐在地。

这也不怨张鲁恐惧,杨昂首级既然在这里,那褒中城池肯定失守了。这样一来,只剩下南郑一座孤城,又能保得了几天呢。一旦城破,自己的命运就搓于敌军股掌之上,生死难卜,又如何不惧。

左右侍卫慌忙扶起张鲁,好几个人搀着,回到府内。张鲁慌忙问阎圃道:“军师,褒中已失,刘备兵临城下,当如何是好啊!?”

此时全军上下,唯一一个镇定自若的人,就是阎圃了。鲁慌作一团,阎圃拱手劝道:“主公不必太过忧虑,南郑城高池阔,钱粮丰足。如今城中尚有兵马三万杨任将军所领守城兵马亦有三万,若能上下一心,死守城墙,胜败尚未可知也!”

阎圃这话说是胜败未知,实际上意思不过是拼死抵抗,还有一线生机。这一线生机有多渺茫,张鲁心里清楚上上下下的将佐也都清楚。

阎圃这些话说完,武将班里站出一人,说道:“军师此言,恐怕不妥。坚守不战,或可保守一时。但迁延日久,军心必然瓦解,届时南郑不攻自破矣。如今之计,要博一线生机,唯有凭战退敌一途。杨柏不才,愿领兵死战,以破刘备!”

张鲁这会儿早没了主意,问杨柏道:“杨将军果能胜乎?”

杨柏摇了摇头,“不能!”

张鲁一愣,“既不能胜,将军为何还要出战?”

杨柏回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兵临城下,末将愿效死战,以保主公”。

张鲁听了杨柏这话,大为感动,甚至觉得,这或许是一条活路。传令左右上酒,亲自给杨柏斟酒壮行。

杨柏连饮三盏,辞别张鲁,领一万兵马出南门列阵。

张鲁为鼓舞士气,领麾下文武将佐皆到敌楼,为杨柏观敌瞭阵。

但是天,张鲁越觉奇怪,杨柏大队兵马列在城外,跟张任相互对峙,却都不出战。

阎圃猛然一惊,对张鲁道:“主公,速关城门!”

张鲁还没明白过来,突然城下兵势大变,杨柏临阵倒戈,竟然领兵马反攻回来。

张任一军也顺势而动,紧随其后,杀入城门。

张鲁吓的魂飞天外,被阎圃等人连拉带扯,救下城墙,往内城急奔。

刚进内城,迎见一队败兵逃回,向张鲁急报道:“主公!杨松趁主公不在,降了刘备,献了北门,刘备领大队兵马已经杀进来了,主公速走!”

张鲁跌足而叹,“二贼害主!天理不容!”

阎圃急忙劝道:“主公且莫愤怒,速召兵马,突围出去!”

张鲁恍然大悟,急忙往州府急走。走到半路,恰好碰上杨任,领兵马败下阵来,见了张鲁,急忙下马,说道:“主公,张松献城,我军大败,主公速速上马,随我杀出城去!”

张鲁见了杨任,心下稍安,急忙上马,跟杨任直奔东门。

南郑城大,南北两门兵变,东西两门守卫并不知情,仍在抵抗。杨任马到东门,即刻召集守军,打开城门,一鼓作气,杀出城外。

东门外攻城大将乃是泠苞,见城内一队兵马杀出,知道是敌军突围。急忙纵马提刀,领兵马拦住去路。

杨任见了泠苞,二话不说,催动马蹄,直迎而上。

泠苞也知道杨任是张鲁麾下第一大将,不敢大意,举刀相迎,全力施为。

刀枪相交,你来我往,二将厮杀三十余合,不分上下。杨任见急切间战不下泠苞,急忙大喊道:“军师大人!速带主公突围,杨任今日战死在此矣!”

阎圃听杨任如此说,也顾不得自己身为文官了,绰了一条铁枪在手,对张鲁道:“主公,跟定阎圃,突围出去!”

阎圃说罢这话,一声令下,带兵马径撞敌阵。泠苞这边压阵副将见敌兵突围而来,急忙招动令旗,迎战而上。

两军混战不多时,刘备得了消息,派严颜领一路兵马增援来到。

南郑兵马本来就敌不过泠苞一军,严颜这一路杀入战圈,胜败立见。

南郑兵马霎时溃散,阎圃本是一介书生,不说手无缚鸡之力,也差不多少;张鲁虽是武将出身,但多年养尊处优,身体早已不堪其重。俩人冲突半天,皆被乱军活捉。

杨任见主公被生擒活捉,一声长叹,“今日!有死而已!”,挥动大枪,恶战泠苞,招招只攻不守,意与泠苞同归于尽。

0301:董卓弑君塌天祸

严颜见杨任以死相搏,担心泠苞有失,急中生智,在旁大喝道:“杨任,再不停手,你家主公死在眼前,”

杨任听到严颜拿张鲁性命威胁自己,心里咯噔一下,稍一分神,被泠苞逮个正着,抬手一枪,刺中肩窝,杨任负痛,啊呀一声,栽落马下。

泠苞身后兵丁一齐上前,杨任还要挣扎,却被牢牢摁住,五花大绑,押解回营。

刘备和张任两路兵马齐头并进,扫平南郑残兵,坐落州府大堂升帐。见泠苞和严颜把张鲁阎圃和杨任系数押到,心中大喜,将泠苞严颜二人皆录为头功。

刘备也是个爱才之人,知道杨任和阎圃是张鲁手下的第一谋士和第一勇将,舍不得加害。心下一转念,走下正位,亲自为张鲁解开绳索,笑道:“让足下受惊,备之罪也。乱世之中,用兵争强,情非得已。犹如昔日,足下发兵剑阁,攻我西川,亦情非得已也,如今备虽取下汉中,然绝无伤害足下之心。不知足下,肯降否,”

张鲁听刘备有招降之意,知道这是唯一一条活路,急忙跪倒,连称愿降。

既然张鲁都归降了,阎圃和杨任也自然洠裁春谜吹牧恕?銮因饕仙星姨吧挠腥嗽敢馑赖摹R舱酶怕骋黄穑樗沉肆醣浮

到此,这一路战局落下帷幕,刘备完胜,坐镇东西两川,盛世日趋浩大。

李肃听了这个消息,急忙來见董卓,劝董卓道:“主公,贼子曹操起兵來犯,已到长安。如今刘备占了东川,声势浩大,主公何不降诏与刘备,令其出兵取长安,以解危机。”

董卓想了想,感觉也是这么回事儿,当初刘备坐益州牧还是他给准的,这会儿让刘备出兵解围,应该可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