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英雄谱-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云又心生疑惑,问道:“如果我所料不差,那时你年方八岁,而洛阳距此地何止千里,又是何人将你送来此处?”

“哎!说来话长!”,刘协一声长叹,双泪再垂,这才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如何逃出生天,又如何来到徐州隐匿行踪,等等往事,一一讲出。

刘协当年离开洛阳之后,并不知道该去何方,毕竟是一个八岁大的孩子,纵然从小多受磨难,也是心智有限。

只是知道,绝不能留在洛阳,否则必然为人所害。为了掩人耳目,刘协把自己弄的脏兮兮的,蓬头垢面,奔着远离洛阳的方向走。

一连走了三天,也没走出虎牢关,又累又饿,眼前一黑,晕倒路旁。

也是黄天佑护,恰好一路难民经过,其中有好心的,见刘协还有一口气在,便就地生火,把讨来的剩菜剩饭加热,喂刘协吃。

刘协肚里有了饭食,逐渐缓醒过来。这些难民见他醒了,便问他,你是哪家的孩子,怎么一个人昏倒在这里。

刘协哪里敢说实话,随口编谎,就说我是近城一个村的,父母家人都被乱兵杀了,我自己逃出来,又不知道去哪里,走着走着,我又累又饿,不知不觉的就昏倒在这里了,多谢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们搭救,要不是你们救我,我准活不了了。

0305:宅心仁厚高家爷

难民们见刘协乖巧,说的又可怜,就问他,“那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啊?有能投奔的亲戚人家什么的吗?”

这一问倒勾起小刘协的伤心事,爹娘奶奶都死了,就撇他一人在世,孤苦无依,不由得又哭起来,“各位恩人,我家人都死了,世上只我孤独一个,也无亲可投,还望恩人们救我一命”。

同是天涯沦落人,难民们一又这么可怜,都说:“行了,那你就跟着我们吧,一路上但凡有一口吃的,好歹也匀你半口,活到那儿算那儿吧”。

小刘协赶紧千恩万谢,跟着难民队伍,一路逃荒出了关外。

说来也巧,这一队难民恰好就是在洛阳城外,受过高云恩惠的那一波,也就是跟关二爷在一起的那波。

高云坐镇下邳之后,名头越来越响,这些难民得了消息,又赶上洛阳打乱,这才结伴出关,正是要投奔徐州。

就这样一路颠沛流离,饥一顿饱一顿的,走了好几个月,总算活着到了下邳。

但是刘协却不知道,在高云治下,那对于难民是有专门机构接收的。难民到了下邳,必须先找民政司报道,然后根据情况分配生产资料和福利。

刘协毕竟还小,又没不了解高云,就害怕再被当官的认出来,送回宫里去。

所以,到了下邳之后,小刘协找个机会就跑了,根本没敢进城。一路逃到了郊外的一个小村子,想找个人家收留。

但是他哪里知道,高云治下的地方,都是秩序井然。各村各落的每一口人都要登记在册。他来历不明,又没有户籍,哪个人家敢收留他。

如此一来,八岁的刘协就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黑户,只能在下邳郊牧的各个村落游走,乞讨为生。

也幸好他只不过是个小孩子,村民们也不至于提防他。倒是相反的,各家各户都还比较照料他。

就这样,小刘协白天各村乞讨,夜里露宿荒郊,冬天冷了,就找个破庙或者义庄什么的暂住。硬生生的在徐州熬过了五年。

近几天来,董卓杀死刘辩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凭着年幼时在宫里受的熏陶,小刘协觉得这个时候,自己或许对高云有用。

反复琢磨了一宿,刘协打定主意,这才现身徐州衙外,来见高云。

高云听到这里,抬手擦拭了一下眼角,冲刘协竖了竖大拇哥,“小王爷,不容易!”

刘协苦笑了一下,“嗨!大将军取笑了,我这次来见大将军,其实心里也没底。敢问大将军,将如何处置我啊?”

高云噗嗤一下乐了,问小刘协,“那你先告诉我,你冒这么大风险来找我,是想怎么样啊?”

刘协愣了一下,两个小眼珠子一转,跟着叹了口气,“哎!我哪里敢多做奢望。此次来见大将军,不过是想将先皇尚方斩马剑献给大将军,只求能得片瓦之地,供奉先祖牌位,我也就知足了”。

高云微微一笑,拿手指点了点刘协,说道:“与同龄人相比,你确实颇有心机。但是在我眼里,你也不过是个半大孩子。所以,你最好有话直说,撒谎的孩子,我可不喜欢”。

高云不紧不慢的这几句话一说,刘协顿时一哆嗦,“这……这…大将军何出此言?”

高云站了起来,倒背双手,来回走了两步,“你既然敢到州衙来见我,我相信你必然明白,如今你哥哥被害,在天下诸侯眼里,你是个香饽饽。但是我实话告诉你,你一旦离开我的辖区,无论去到那里,结局一定不会比你哥哥好”。

高云说的都是实话,无论刘协投奔那一路诸侯,都一样是做傀儡。但是,如今天下诸侯里面,像自己这样宅心仁厚的,恐怕难找。

小刘协毕竟是个十三岁的娃娃,一听高云这话,顿时慌乱,赶紧翻身跪倒,“大将军恕罪!小子此生全仰仗大将军佑护,望大将军原谅,我一切都听从大将军安排”。

个苦命的孩子吓成这样,一个劲儿的磕头,高云又不忍心了,弯腰把他扶起来,抚摸了两下他那小脑袋,语重心长的说道:“孩子啊,你也不用害怕。你来我这里,是来对了,至少我不会害你。只要你听话,不该有的念头不要去想。我保你这一生平安富足,无忧无虑”。

刘协两行眼泪流了下来,多少年的煎熬,今天总算是盼到头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只是使劲的点着头。

这也难怪,刘协从小就没了母亲,在宫里四处躲避暗杀,长到八岁爹也死了,又沦为乞丐,可谓不幸之极。这样活下来的一个孩子,能有片瓦遮身能得三餐之饱,那就是天大的幸运了,哪里还有什么别的奢求。

高云天生心善,孩子哭,自己也鼻头发酸。勉强忍住眼泪,伸手给刘协擦干净小脸儿,笑道:“好了,不哭了,以后这里就是你家了,我就是你的亲人。走!跟我回家,先吃顿好的!”

“嗯!”刘协一听说有好吃的,顿时破涕为笑,跟着高云,走出堂外。

见高云带着刘协出来,郭嘉他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想问几句,却被高云摆手拦住了,“你们先去忙自己的吧,回头再说”。

郭嘉他们也就不好再问,各自散去。

高云带着刘协回到府里,给他好好洗了个澡,换上新衣裳,又让后厨准备了一大桌好饭好菜。

刘协都一两天没正经吃东西了,早饿坏了,一见这么些好吃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但刘协毕竟生在深宫,进了高府这样的地方,又想起宫里的规矩来,一时间想吃又不敢,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云。

高云笑了笑,“愣什么神儿啊,赶紧吃吧!”

“哎!谢谢大将军”,小刘协几乎是扑到桌子旁的,左右开动,那吃相,无法形容。

玉儿心细,赶紧给倒上水,“哎呀,你这孩子,慢点儿吃,别噎着咯,喝点水……”。

高云最近回家都晚,家里这些女眷有的几天见不上高云一面,听说家主爷今天早回来了,还带回来个孩子,觉得好奇,陆陆续续都来到大厅。

这一有点儿hold不住了,心说家主爷这是把谁家孩子带回来了啊,不像是逃难的啊,但这吃相怎么跟饿死鬼似的。

0306:刘协称帝登宝座

莎琳娜嘴最快,就问高云,“云哥,这是谁家孩子啊?”

高云笑了笑,“什么谁家孩子,这是王爷!”

“啊!?”,包括玉儿在内,高家十一名女眷全都不淡定了。

“哪个王爷啊?”

高云假模假式的摆了摆手,“什么哪个王爷,这位可是正根儿,先皇的次子,陈留王千岁!”

刘协听到是在议论他,赶紧回过头来,嘴里还塞着一口肉呢,咧嘴一笑,差点儿没掉出来。

孩子就是孩子,无论是什么出身,在这种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里,撒个娇,才是他最真心的表达。

玉儿听说这位是陈留王,也有点儿拿捏不住,但是自己是一家主母,这时候自然不能笑场。

定了定神儿,赶紧说道:“罪过罪过,没想到是王爷驾临,来,姐妹们,快来一起,拜见王驾千岁”。

刘协一听要拜他,赶紧从椅子上下来,嘴里还塞着一口饭呢,一边儿使劲儿的摆手,一边儿赶紧把饭咽下去,“别!别啊!这里没有外人,我就不是什么王爷,我就是个小孩儿,你们别拜,我还指着大将军活命呢”。

刘协这一惊慌失措,高云心头又是一酸。“我还指着大将军活命呢”,一个半大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来,心里是怎样的恐惧和无助。可想而知,他这十几年,受尽了人间煎熬,可能每一天都是在担惊受怕度过。

一个孩子,夜宿在荒郊破庙里,半夜被噩梦惊醒,这种场景,高云不敢去想。但谁又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过多少次呢。

高云眼圈红润了,强颜欢笑着,摆了摆手,“行了,你们别折腾他了,让他好好吃饭吧。来!咱们也都坐下,一起吃!”

高云语调有点儿哽咽,玉儿听出来了,赶紧笑着招呼女眷们落座,陪着小刘协一起吃饭。

一会儿苏苏给小刘协夹块儿肉一会儿蔡琰给他夹口菜,小刘协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欢乐,这是他从来都不敢做,但却一直期盼的一个梦。

玉儿刘协那欢快的样子,不禁低声问高云,“我听说灵帝就只有两个儿子,当今天子被董卓害了,那眼前这位陈留王就是最合适继承大统的人选,你是打算……?”

高云点点头,“嗯,虽说是帝室之胄,但这孩子有多可怜你也。还好他来找了我,至少咱会好好待他。如果落到其他诸侯手里,恐怕会比他哥哥还惨。况且,如今的情况,拥立天子,我就能名正言顺的平定天下,还太平与百姓。所以,我打算就让他在徐州登基,继承帝位”。

“是啊,子,不定受了多少惊吓煎熬,以后有护着他,也算是他最好的归宿了。但是既然你决定了,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天下间汉室宗亲多如秋叶,若是各路诸侯先拥立了别人称帝,即便陈留王是帝室正统,恐怕你也要多费周章”。

高云笑了笑,美美的儿,“行啊媳妇儿!越来越有见地了!说的句句在理”。

玉儿噗嗤儿一声笑了,“少来了你,就知道取笑我”。

“哪有啊,真的,你说的跟我想的一模一样,我已经安排下去了,后天是八月初一,我就让他在徐州登基”。

高云确实就是这么打算的,第二天就昭告天下,并派人传诏各路诸侯,宣布陈留王将在徐州登基的消息。

这诏书自然是假的,写的大体意思是,先皇灵帝早预见到董卓之祸,恐怕天子被奸臣所害。故此,虽然让刘辩继承皇位,但却将传国玉玺和自己的尚方斩马剑传给了刘协。并暗传旨给虎威将军高云,让高云把刘协悄悄接到徐州保护,一旦刘辩遭遇不测,即刻奉旨拥立陈留王刘协继承大统。

如今国贼逞凶,天子遇害,国不可一日无君。高云谨遵先帝旨意,拥立陈留王刘协登基,继承汉统,立下邳为新帝都。

把这些事办妥,高云一点没给其他诸侯应对的时间,第三天八月初一,刘协在徐州正式登基称帝,改元武兴。

这个消息一出,举国震惊,那轰动程度,比刘辩被杀大的多。最震动的自然是各路诸侯,谁也没想到高云竟然拥立了陈留王,而且陈留王消失多年,怎么就突然在徐州出现了呢。

各路诸侯无不怀疑,各自都派出汉朝的大老元臣,名义上是往下邳朝贺新君,实际上都是为了查明白到底是真是假。

这一查之后,反而大部分诸侯都没了脾气。一来有很多汉朝老臣认识刘协,刘协比八岁时容貌变化又不大;更厉害的是,那传国玉玺和灵帝的尚方斩马剑都是货真价实啊。

既然灵帝的亲儿子出来当皇帝了,那任何的汉室宗亲也就都白瞎了,大部分诸侯也就只好打消了原来的主意,表面上都表示臣服。

之所以说大部分,是因为还有两路不服的,这两路诸侯不是别家,正是袁家两兄弟,南阳袁术河北袁绍。

虽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这回,袁家这兄弟俩的口径却出奇的一致。就说高云绑架天子于下邳,意图谋篡。并且还都立起大旗,扬言要出兵下邳,营救圣驾。

郭嘉和贾诩得了消息,俩人碰了个头儿,一起来找高云商量。

高云倒是淡定的很,让尹茜沏上茶,三个人围坐一起,喝了好几盅,高云才不紧不慢的说道:“这个局面,我早料到了。我之所以没有让皇上给我和众家兄弟加官进爵,就是为了避免更多的反声。如今只有二袁造反,已经算是不错了。再有个把月就进冬了,袁绍和袁术不会在这个时候动兵,要来也得是明年开春儿以后。

到那时,将是我军前所未有的一场大战。袁术累败之兵,倒不足惧。但袁绍兵精粮足,又新破公孙瓒,士气正盛,确实是一大劲敌。如今,也确实到了我跟袁绍一决雌雄的时候了。

你们也都清楚,我们与曹孟德之间,早晚必将一战。如今五年之期,已经过半。袁绍占据河北,与青州隔河相峙。若我与曹操交兵,袁绍必将兵出渤海,渡河南下,实为心腹大患,不可不除。

所以,我决定趁此时机,与袁绍决战!还请二位军师,多费心力,早做筹措”。手机请访问:

0307:运筹帷幄贾文和

武兴二年,公元一九五年二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正是乍暖还寒时候。

在高府的湖心亭里,两碟坚果,一壶香茶,高云裹着貂裘,半仰在摇椅上。远处枝头点点绿湖中薄冰渐渐融。

高府的女眷无一缺席,难得高云这样的闲暇时光,全都在亭子里陪伴着。

玉儿坐在高云身侧,陪着高云,景,“冬天过了,春回地暖,你是不是又要远赴征尘了……”。

高云没有,依旧凝视着远处晨雾里朦胧的树影,微微的点了点头,“嗯,乱世之秋,每逢此时,多半战乱难免。我又新拥天子,必然首当其冲。家里就交给你了”。

“唉……”,玉儿叹了口气,“我明白,家里你不用挂心。你这几年屯兵积粮,眼下已经兵精粮足,万事俱备,我知道你要做什么。身为你的妻子,无论你如何抉择,我都只会尽我一切撑着你,绝不会有半个不字。如今你将展志四海,我半点不拦你。只是,你一定要记得,时时小心处处小心,我……在家里等着你…”。

高云轻轻的闭上了眼睛,他不敢,他只怕一,眼泪就会流下来。所以,高云只是轻轻的点着头,算是答应她。

高云心里明白,这一次,真的跟往昔不同了。这一次走上征途,将不知要面对多少的风口浪尖刀风剑雨,甚至不知道在哪一个瞬间,自己或许就会永远的闭上双眼,再也回不来了。

如果真是那样,恐怕自己的五位夫人都不会活下去,尤其是玉儿和莎琳娜,这一点高云心里非常的清楚。

沉默,思绪和怅然在脑海里飞扬,耳边都是女人们低声的啜泣。

“大哥!”

郭嘉的声音突然从远处传来。

高云赶紧擦拭了一下眼眶,平复下自己的情绪,“奉孝,你怎么来了?”

郭嘉快步走进亭子里,先见过几位嫂嫂,接着对高云说道:“果然不出大哥所料,袁绍和袁术起兵了”。

“哦”,高云点点头,“不可能只有他们兄弟俩吧”

“是!还有吴郡严白虎会稽王朗起兵响应,兵进建业,似有渡江之势”。

高云笑了笑,“那局面还算不错哦,袁绍和袁术军势如何?”

郭嘉报道:“袁术起兵马十五万,诈称三十万,分军两路而进,纪灵领一路,暂屯固始,当是要取谯郡。袁术自领一军,经新蔡西进,其意应在寿春合肥两处;袁绍势头颇大,起兵五十万南下,似乎有决战之意”。

“嗯!好!”,高云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兵来将挡!水来土屯!速传令各部,后日午时,本部中军点将!”

“是!”郭嘉拱手告退,转身离府,派人去传谕各令各旅。

虽然听起来战势挺急,但是高云清楚,没有人不怕,包括袁绍在内,也绝对不敢长驱大进。

所以高云并不着急,第三天直到巳时,才起身更换铠甲战衣,离开高府,来到本部中军大帐。

这时候,众家兄弟早都到齐了。镇守外围的这些大将都很久没见高云了,一个个热情洋溢。尤其是关羽张飞赵云三兄弟,一见大哥,格外亲切。

一番嘘寒问暖之后,高云先让郭嘉把大概情况简要说明,然后问众人道:“四路敌军来寇,兵马近百万,诸位有何良策?”

张绣起身献计道:“主公,如今虽是四路敌兵一齐来犯,然而属下以为,袁术王朗严虎三路兵势较弱,不足深惧。倒是河北袁绍,举兵五十万而来,其势颇大。而关将军所部虎啸令兵马仅有五六万之数,恐难以匹敌。以属下愚见,可使‘虎掠令’兵马坚守寿春,以挡袁术;使‘虎剪令’兵马南进,拒守江岸,以阻挡王朗严虎;再使‘虎吼令’兵马进取新阳,以破纪灵;主公须亲领大军,增援北线,以破袁绍。若破袁绍,则其余三路可举旗而定也!”

“嗯”,高云点点头,没有表态,又问道:“哪位还有高见?”

下面众文武纷纷商量,都觉得张绣说的在理,袁绍是大头,应该重点打击。连关羽自己这次也不敢托大,面对十倍的兵力,确实谁也没把握敢说必胜。

这时候,贾诩笑了笑,站起身来,冲高云一拱手,“主公,属下倒以为,当先破西南三路,然后北上”。

“噢?文和有何良策?速速讲来”。

“是,主公容禀。属下之所以献此计,其因有三。如诸位方才所言,袁绍起大兵五十万之众,则其粮草辎重必然极多,又要远跨黄河,行军必然缓慢。而关将军乃善战之将,若举本部之兵,自黄河南岸起,节节击之,徐徐后退。则袁绍要到临淄,至少一月多则一季。此其一也!

再者,主公若使三令兵马据守西南三路,再留军镇守徐州,举其余兵马与袁绍决战,恐兵力不足,胜之不易。此其二也!

南阳袁术一路,虽诈称兵马三十万,其实不过十四五万,且是累败之兵,士气久疲。主公若举全军之众以击袁术,必可立败之!至于王朗严虎等辈,皆守户之犬耳,若知袁术兵败,必然不战而退。

如此一来,主公便可集六令六旅之兵北上,与袁绍决战。以主公之英明神武,必可大破袁绍于黄河以南。

袁绍若败,其势竭矣!主公举得胜之兵,渡河北上,必如破竹之势,河北虽大,可一扫而靖!此其三也!

除此之外,属下还有一计,可让袁术一战而丧!”

贾诩略作停顿,高云。高云点点头,“说!”

贾诩又说道:“兖州曹操自破董卓之后,声势日重,有取南阳之心久矣。前者占据宛城,大破袁术,其势愈明。曹之所以迟迟未动者,其一,忧心袁术兵马尚多,取之不易;再者,恐袁绍趁机攻其背后,袭取东郡。

如今袁绍大兵俱临青州,曹操暂无后患;若我军再将袁术兵马滞于淮泗,则曹兵必出。袁术举全军而来,南阳豫州必然空虚,岂能保乎?必为曹操所破。

巢穴尽失,袁术必亡。计乃如此,请主公定夺!”

0308:排兵布阵战意决

高云听完贾诩的计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不禁拍案叫绝,“好!文和此计大秒!就依此计行事!众将听令!”

众文武一齐拱手,“尊听主公号令!”

“虎啸令督军关羽!”

“在!”

“命你率本令兵马,沿途节节阻击袁绍,切记稍战即退,不可深陷!如有违令,军法从事!”

“得令!”

“虎吼令督军张辽听令!”

“末将在!”

“命你领本部兵马,迎战纪灵,如若不胜,必按军法!”

“得令!”

“虎夺旅都尉孙策听令!”

“末将在!”

“命你领麾下兵马,移屯兴化,敌挡王朗严虎,不可使其过江半步!”

“得令!”

“虎咆令督军赵云听令!”

“在!”

“袁术取道新蔡,必经埠南而來,命你为本部先锋,领麾下兵马西进,先破其前军,挫其锐气。如若不胜,提头來见!”

“得令!”

“其余诸位,速各回本营,集合麾下兵马。限五日为期,都到寿春取齐!”

“谨遵主公号令!”众将一齐应命,各自出帐上马,回归本部,集合兵马,赶奔寿春。

说起來打的这四路兵马,虽然都是打着讨伐高云,靖清君侧的口号,但真实目的却各不相同。

发起者袁绍是唯一一支想跟高云正面决战的势力,这也是情势所逼。袁绍的势力版图是河北冀州、并州、幽州等地,要想拓展势力范围,就只有南下。

而南下又只有两个邻居,一个是曹操、另一个就是高云。相比來说,曹操更容易对付。所以,袁绍本來的主意是想等曹操跟袁术交手,然后趁机出兵兖州。毕竟高云的太过强大,能缓一缓,还是先不惹。

但是他洠氲降氖牵咴迫赐蝗挥盗⒘颂熳樱饩置婢筒灰谎恕U饩痛砀咴埔丫龊谜菇赝恋淖急噶耍绻约涸俪霰ゴ虿懿伲咴剖票鼗岢没鄙希ト『颖薄1暇购颖币痪呈歉咴频谋澈螅蘼鄞幽母鼋嵌确治觯咴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