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英雄谱-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惇不由得仰天长叹,默然不语。回到中军,心中惴惴不安。

曹洪见众将忧闷,便开解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足挂怀。张飞虽勇,然而有勇无谋,胜之不难。昨日元让略施小计,便使张飞弃寨而逃。来日再战,可用伏兵之计,诱张飞远出,三路夹击,必可破之!”

夏侯惇眯着眼睛,不断的摇头,“今日一战,方知之骁勇也!张飞麾下兵马虽只数万,但其战力却足以与我军抗衡。但昨日之战,子孝兵马一到,张飞便弃营而逃。如今想来,未免太过不合常理。况且,今日阵前,张飞竟反说我是无谋匹夫,着实令人费解”。

夏侯无双也说道:“大哥所言不差,昨日我与二哥奉命偷袭营寨。李典一军只不过守了片刻,便自溃乱,继而全军逃走。以今日战事观之,确有可疑之处!”。

夏候无双话音未落,夏侯惇突然拍案而起,“不好!快派人…”。

这话没说完一句,突然帐外跑进一人,气喘吁吁的报道:“禀报将军!大事不好!”

0385:张飞夏侯斗兵略

夏侯惇正在忐忑不安之际,突然帐外一声高喊,紧接着不等传讯就闯进来一名小卒,口中连连叫道:“将军!大事不好了!”。

夏侯惇一听这句,顿时心往上提,再一看这小卒灰头土脸,一副狼狈之相,心里越发不安,急忙问道:“何故惊慌!?”

那小卒翻身跪倒,磕头泣诉道:“启禀大将军,小人乃是后营马元将军麾下军士。今日未时,小人随马元将军一同由邹县押运粮草来此,不想于蒙江北岸与突然遭遇,马元将军为虎掠令督师黄盖所杀,我等寡不敌众,不能抵挡,粮草尽数被黄盖夺走。小人于乱军中捡得一条性命,一路奔回,来向大将军禀报!”

夏侯惇腾地一下就跳了起来,“你说什么!?在哪里与遭遇!?”

那小卒不敢怠慢,急忙又重复道:“启禀将军,是在蒙江北岸与虎掠令黄盖所部遭遇!”

夏侯惇、夏侯渊、夏候无双、曹仁、曹洪、乐进等等文武将佐一下全都傻了,互相之间面面相觑,一时间全都说不出话来。

“为何蒙江北岸会有!?为何!?”,夏侯惇像是在发问,又好像是无法接受事实而自言自语。

其余众将也回过神来,曹仁忙劝夏侯惇道:“将军且莫惊慌,仅凭一小卒之言,尚未准信。属下即刻派人往蒙江北岸打探,如事属实,再做处置不迟”。

夏侯惇此时已经完全冷静下来了,默然摆了摆手,“不必打探了,押粮兵马迟迟未归,此人所言,多半属实。我等皆中张飞之计矣…”。

众人各自一惊,连忙问道:“大将军何出此言?”

夏侯惇长叹一声,黯然回到座位上,徐徐说道:“我以为张飞不过一介匹夫,有勇无谋之辈,心生轻敌之念,而铸此大错。张飞定是知道蒙江长不过百里,可渡之处有限。我军十万兵马屯扎江北,他必然无法偷渡。故而他才假装节节败退,由蒙江一路退至昌虑,将原本不过百里的战线,拉伸到两百余里。待我军追到昌虑之后,他却暗中使黄盖由我军身后偷渡蒙江,其意必在邹县”。

曹仁等众将闻听此言,各个大惊失色,曹洪急忙说道:“若是如此,邹县危矣!屯粮之所,岂容有失?请大将军速发兵马,末将愿领兵连夜去救!”

夏侯惇摆了摆手,“不可!张飞既能用如此谋略,绝非有勇无谋之辈。黄盖已偷过蒙江,不去攻打邹县,却袭我押粮兵马,诸位可知其中深意!?”

曹仁等众将连连摇头,“吾等不知,请大将军明示”。

夏侯惇又道:“此乃张飞诱敌之计也,他知道我军兵众,若正面交锋,胜负难料。故而他才使黄盖于未时突袭我押粮兵马,意图诱使我军连夜去救邹县。他却在半途埋伏,惯善夜战,无人能敌。主公亦再三晓谕,无论如何,绝不可与夜战。如今入夜已深,我军若出,必中张飞奸计,故而此时绝不可发兵!”

听夏侯惇这么一说,军中众将瞬间陷入两难境地,曹洪又问夏侯惇道:“大将军所言想来不差,但邹县乃我军屯粮之所,若不去救,必被所破。届时大军失养,却如何是好?”

夏侯惇略一沉思,说道:“昌虑城虽小,却是徐州门户,关乎中三路兵马粮道,张飞绝不敢轻忽,必驻重兵把守。如此一来,其可用远战兵力必然大减,我料黄盖所领兵马至多不过一师。邹县城郭尚称得上坚固,李猛所部也有三千余兵马。黄盖既是偷渡蒙江,必然随军没有攻城军备。如此一来,三五日之内,邹县还不至于落入敌手。我等今夜只须坚守营寨,待到明日,便可分军两路。某自领大军抵挡张飞,子孝将军可领三万兵马北渡蒙江,必可大破黄盖,则张飞无能为矣!”

曹仁连忙拱手领命,其余众将也纷纷点头称是,各自辞别夏侯惇,自去歇息。

话说张飞果然在亥时前后领两万兵马悄悄出了昌虑城,人衔枚马裹蹄,一路悄悄绕过夏侯惇大营,在蒙江南岸设下埋伏,专等夏侯惇连夜去救邹县。

但是从亥时一直等过了四更天,却连一个曹兵的影子都没见。张飞看看天色,东方已有一线光天,知道再等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十分气恼的跺了跺脚,翻身上了乌骓马,将丈八蛇矛枪一招,“退兵!”。众将士都是携兴而来,但如今却要无功而返,一个个也是丧气,只好跟着张飞一路返回昌虑。

李典和董袭见张飞兵马归来,急忙开了城门,接张飞入城。李典见外出兵马毫发无损,不像是战斗过的样子,心里略感疑惑。回到昌虑县衙便问张飞道:“督军,此番伏击,战况如何?”

张飞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哎!特娘的!俺老张在江边守了大半夜,连鬼影子都没见一个,真特娘的丧气!”

李典听闻此言,心下越发疑惑,又问张飞道:“如此说来,难道那夏侯惇尚不知兵粮被袭之事?”

张飞连连摇头,“不可能!黄公覆昨日傍晚已送来迷信,说未时袭了夏侯惇押粮兵马,且放走许多兵丁。无论如何,那夏侯惇也该得了消息”。

董袭在旁边一直没言语,听了张飞和李典的对话,突然站起身来,对张飞说道:“督军,如此说来,莫非夏侯惇已料到黄督师偷袭邹县是假,诱敌夜战是真!?故而不去救援!?若是如此,眼下天色将明,若夏侯惇分军回援,黄督师岂不危矣!?”

张飞猛然醒悟,一下子跳了起来,“不好!快!速派快马传报!让黄公覆火速回来!”

传令兵不敢怠慢,急忙接了军令,转身就走。恰在此时,衙外传来一声:“回事,江北黄督师送来战表!”

张飞愣了一下,急忙先拦住传令兵,索了黄盖战表来看。这一看之下,脸色由青转红,慢慢笑了出来,“哈哈哈哈!当真是天助我也!”

0386:蒙江线李猛倒戈

李典和董袭见张飞忽然大喜,急忙询问,“督军,黄督师所言何事?”

张飞哈哈一笑,把战表顺手递给他俩,“自己看,哈哈哈哈”。

李典和董袭看完战表,也不禁哈哈大笑,异口同声道:“此番夏侯惇无能为矣!”

原来黄盖奉张飞将令渡江,果然行的是诱敌之计。其实张飞并不知道邹县兵马还有多少,所以根本没有让黄盖去攻取邹县的念头,只是让他领兵偷渡蒙江,选未时或申时诈造声势,惊动夏侯惇,引诱夏侯惇连夜去救邹县,好凭借的夜战之力一战溃敌。

但是张飞没想到,夏侯惇为将多年,明辨军势,半途识破了张飞的计谋,所以非但没有连夜去救邹县,反而打算将计就计,分军剿杀黄盖一军。

可是让夏侯惇没想到的是,他在邹县训斥李猛的几句话,却为他埋下了莫大的祸根。这李猛虽然武艺平平,才能也一般,但却自视甚高且心胸狭隘。被夏侯惇当众训斥之后,心中气恼不已,以为夏侯惇不懂兵略,必将败绩。

闻听渡了蒙江之后,李猛以为战事果然被自己料中。一来因为心里记恨夏侯惇、二来又害怕打破邹县,危及自己。居然主动派人找到黄盖,携麾下三千兵马献城投降了。

这一巨大的意外收获让黄盖都有些蒙圈了,毕竟邹县目前还是敌军腹地,而自己所部不过本师一万兵马,就算加上李猛那三千降兵,也不过一万三千人。要想固守邹县,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也不敢自己拿主意,紧急写了战表,让快马送回昌虑,请张飞定夺。

张飞虽然读书不多,但是这十几年来一直跟在高云身边,耳濡目染也学了很多的兵法战略。更何况高云又有意教导他,十几年下来,张飞对于行军布战早已经烂熟于胸。得了黄盖战表,张飞觉得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机。曹操的主力兵马只有两路,除了曹操亲自统领的二十万大军之外,就剩下夏侯惇这十万兵马。如果能够凭借这个战机击溃夏侯惇一军,那外围的四路兵线就能迅速向中路靠拢,对曹军形成合围之势。

但这也只是一种直觉,到底具体要怎么做,张飞心里还是没有主意。所以即刻写了战报,连夜派出快马加急,向大哥高云请示部署。

高云是何等样人,一看战表十分振奋,当即先发一令,命后军典韦领三万精锐骑兵,火速增员张飞。接着题写回书,告诉张飞,中路已派出大军增援,让张飞不必顾虑,全力出击,务必击溃夏侯惇一军。

张飞得了回书,欣喜不已,即刻点集全军,安排兵马进击。另外又往南路派出三路斥候,迎接援军,交待战况部署。

因为李猛是全军主动投降,所以消息封锁极为严密,夏侯惇毫不知情,仍旧按照原计划安排作战。第二日平明,曹仁领三万兵马,渡过蒙江,向邹县进发。一路奔走数十里,却不见一兵一卒,曹仁心里惊疑不定,约束全军急行,午时前后便赶到邹县城下。

曹仁以手遮额,向城上观瞧。却见邹县城头静悄悄的,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曹仁心里越发不安,拍马向前,向城楼上喊道:“李猛安在!?速开城门!”

城头上依旧是静悄悄的,一点反应也没有,仿佛这本就是一座空城。曹仁心里咯噔一下,接着又喊道:“李猛!速开城门!”

这第二声话音未落,城楼上猛然三声锣响,霎时功夫,城头四周竖起旌旗无数,兵丁将校布满城墙,各个披甲执刃,怒目而视。敌楼正中一员健将,手持八瓣莲花紫金锤,傲然而立,背后一面将字旗迎风招展,上书七个大字,曰:“督师黄盖”。

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了,曹仁一时间被惊的手足无措,仰指城墙,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正在此时,黄盖身后闪出一人,正是邹县守将李猛,手指曹仁,大声喝道:“子孝将军!夏侯惇不识兵法韬略,亏得我良言相劝,彼却将某视为草芥。如此之将,早晚必为所破。汝何不早早归降,以免屠戮之苦!?”

曹仁这一下算是明白了,气的破口大骂,“李猛匹夫!卖主求荣之贼!吾必将汝碎尸万段!”

黄盖哈哈大笑,“曹仁,休逞口舌之利,如今李猛将军已将邹县献与虎威将军,汝等粮草尽失,何能再战!?不如听从李猛将军相劝之言,早早归降,虎威将军乃当世明主,礼贤爱士,必能重用足下”。

把个曹仁气的血灌瞳仁,七窍生烟,但却又毫无办法。他这次带兵回来,本来是为了增援李猛,与黄盖野战。随军什么攻城器械都没有,别说是邹县有一万把守,就是一座空城,曹仁也爬不上去。无奈之下,曹仁只好暂且约退兵马,发快马去蒙江南岸大营,向夏侯惇求援。

夏侯惇原本以为,邹县绝不可能一夜丢失,曹仁领三万兵马增援,必然能击溃黄盖一军。而黄盖是大将,张飞绝对不可能不去救援。为了防止张飞领兵突然冲寨,夏侯惇早早就布下兵马,准备拦截张飞。

从辰时等到未时,夏侯惇一个的影子都没见着,心里正在疑惑,却突然接到曹仁的战报,一看之下怒火填胸,恨不得当时就把李猛生吞活剥。

夏侯渊、夏候无双、曹洪、乐进等等众将听了这个消息,也一个个又惊又气,大骂李猛卖主误军。但是气恼是没有用的,夏侯惇努力稳住心神,急忙召集众将佐商议对策。

乐进劝夏侯惇道:“大将军,我军粮草辎重俱在邹县,如若失却,必然军心震动。况且邹县乃兖州门户,军机要地,绝不可失啊。所幸黄盖所部兵马不多,若是围而击之,夺回邹县亦非难事。只是…,须防张飞趁机北渡蒙江,袭我之后”。

夏侯惇点了点头,“文谦所言甚是,吾用人不明,乃至此祸”。

0387:全军突进张翼德

夏侯惇南渡蒙江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把握能打败张飞。因为考虑到自己的营寨是背水而立,犯了兵家忌讳,而又有石炮利器。夏侯惇害怕万一自己营寨被破,随军辎重必然被夺。为了减少万一兵败之后的损失,自从渡江之后,夏侯惇就一直坚持只留五日的随军兵粮。好在邹县距离蒙江不过百里,又是一路坦途,粮草输送极为便利,倒是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如今邹县一旦失却,对于夏侯惇来说,形势立刻就十分严峻了。因为上一波运送的粮草被黄盖打了,到现在时间上又过了两天,也就是说夏侯惇的随军粮草,最多只够支应三天了。如果不能尽快夺回邹县,三天之后,三军无粮,那后果可想而知。

夏侯惇思虑半晌,对众人说道:“张飞出兵枣庄,其意本就在邹县。如今黄盖既然占了邹县,张飞必然发兵增援。而如今他却迟迟未动,我料其必然是在等我军回撤,他却趁机北渡蒙江,以袭我军之后。如此则不得不防,我意趁此时彼军未动,全军急速渡回江北。由文谦领两万兵马把住蒙江北岸,阻击张飞渡江。我领所余兵马去邹县,与子孝汇合,取回城池。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帐下众将尽皆称善,乐进起身接令,点集兵马先行渡江,安排沿江布防,截击张飞。夏侯惇发乐进去后,也即离了座位,安排夏侯渊等人集合兵马,急渡蒙江。

夏侯惇所部兵马众多,营盘广阔,又兼有攻城军械等辎重须得拾掇,因而拔营十分繁琐。直至酉时过半,才算将营盘收拾了个大概。夏侯惇看看天色,日已西陲,不敢再有耽搁,急忙传令,让夏侯渊领一军殿后,其余兵马依次北渡蒙江。

看着大队兵丁撤退,绵延数里,辎重繁多,夏侯惇心里升起一股寒意,不由得脊背阵阵发凉。虽然这种恐惧还只是潜意识里的一个念头,但却足以让夏侯惇惴惴不安,心里暗道:“又是这个时候,天马上就暗了,这应该不会是张飞故意为之吧?料想他一介屠夫,就算受了高云一些教导,其兵法修为也绝不可能到如此境地吧……”。

正在这样想着,突然身后一声高喊,“报!大将军,南面有大队往此处杀来,中军打虎掠令督军张飞旗号,兵马漫山遍野,不知多少!距此已不足三十里!”

夏侯惇在马上一个激灵,这真是越怕越有狼来吓,哪敢有丝毫怠慢,急忙召来曹洪和夏候无双,紧急商议对策。

曹洪和夏候无双也是大吃一惊,眼下酉时已经过半,不消一个时辰,天色必将黑透。而曹操一再叮嘱,无论如何,绝不可与夜战。但张飞兵马已杀到身后,二三十里的距离,先头骑兵眨眼就到。要想在兵到之前渡过蒙江,那是绝不可能的。

曹洪急道:“属下愿领一军,与夏侯渊将军一同殿后,阻击张飞。大将军当速领兵马渡江,邹县为重,不可延误啊!”

夏侯惇略一沉思,摇了摇头,“不妥,如今天色将晚,张飞突然而至,必是有意夜战。便是你与夏侯渊合兵一处,亦绝非敌手。适才小卒来报,说张飞所领兵马漫山遍野,其数颇众。我料其必是倾巢而来,如此则昌虑定然空虚。昌虑之于张飞,不亚于邹县之于我军。若能趁此袭取昌虑,必可使战局立转。子廉将军,你速领一万兵马,由此往向东,绕过张飞兵马,突袭昌虑。我自与夏侯渊坚守此地,与张飞厮杀”。

曹洪一听,也觉得是条好计,此时已经无暇多想,急忙受了将令,点一万兵马,投西而去。

夏侯惇知道,虽然此战在所难免,但是无论如何,也要尽量避免跟夜战。所以越早交锋,对自己就越是有利。想到这一节,夏侯惇即刻约住兵马,全军调转回头,与夏侯渊合兵一处,排列阵势,等待接战。

曹兵这边列阵方圆,远远便听见南方马蹄震地,杀声彻天,一片尘土飞扬之势,张飞领四万杀奔而来。

夏侯惇一看张飞果然兵马遍野,心里反添一份喜悦,暗道:“此番张飞果然是倾巢而出,曹洪取昌虑必矣!张飞若知昌虑被袭,必然回军急救,则我趁势掩杀,一战可胜!”

想到这里,夏侯惇一声大喝,“敌军将至,箭阵伺候!”。夏侯惇这一路兵马也是曹军精锐,历经无数战阵洗礼,虽不比精锐,却也是兵强将勇。听闻夏侯惇一声令下,两厢前弓硬弩顺势向前,万千箭矢飞射,直袭先头骑兵。顿时有许多骑兵被射翻在地,战马嘶嚎之声乍起。

但曹兵的弓弩十分普通,与的高云弩绝非同日而语。而张飞所部骑兵又快,敌阵一波箭雨打完,来不及抽弓换箭,骑兵便已杀到近前。

夏侯惇将九环刀一摆,怒吼一声,“杀!”,匹马单刀飞出阵外,直取张飞。身后曹兵见主将如此骁勇,倍受鼓舞,纷纷呐喊而进,奔杀向前。

张飞见夏侯惇举刀杀来,哈哈大笑,催动胯下乌骓马、使转掌中蛇矛枪,迎头而上。

两骑相近,夏侯惇抡开九环大刀,携风带雨,一记力劈华山,冲张飞面门猛剁而下。

“啊哈!来得好!”,张飞杀意涌起,兴奋异常,不闪不避,丈八蛇矛枪横扫而出,直撞夏侯惇大刀。“当!”的一声,两股兵刃在空中相撞,顿时火花四溅。

夏侯惇所使九环大刀是刃长柄短,杀法路数讲求的就是一个险字,出手速度极快。这一刀不中,随机旋刀回手,反刀由下向上,斜撩而出,直取张飞腋下三分。

张飞蛇矛枪是长兵大刃,插招换式不如夏侯惇迅捷,此时要回枪去挡夏侯惇的大刀怕是来不及。猛见夏侯惇一刀撩来,张飞急中生智,蛇矛枪一抖,直点夏侯惇捉刀手腕。

0388:曹子廉戟下命绝

所谓:“一寸短一寸险,一寸长一寸强”,张飞这一枪突变可谓刁钻之极。夏侯惇虽然进招迅速,但怎奈手中九环刀短,这一刀刚撩到一半,张飞丈八蛇矛已经接近手腕。

夏侯惇不愧为曹操手下大将,临危不乱,眼看张飞蛇矛刺来,手腕发力,将九环刀往起一抛,撤手躲过张飞蛇矛,接着往空中一抓,攥住九环大刀,顺势斜劈而下,直取张飞左肩。

这抛刀、撤手、空抓、劈斩一气呵成,亚赛电光石火,又如行云流水,把夏侯惇的杀法功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连张飞也不由得大声喝彩,“好刀法!”,急忙把蛇矛往回,将夏侯惇这一刀挑开。抖手再进,丈八蛇矛枪使如苍龙搅海之势,与夏侯惇战在一处。

这两员大将厮杀,一刀一枪更迭闪烁,鏖战八十余个回合,杀了个旗鼓相当。

“将无偷生意,士有决死心”,两军兵士见主将都如此奋勇厮杀,军心大振,各个奋力向前,两军对垒厮杀,互不相让。一时间整个蒙江南线杀声鹊起,呐喊震天,一片烟尘飞荡、两下戟舞刀轮。

夏侯惇等将心里清楚,要想避免跟夜战,就必须在两个时辰内结束战役。故此夏侯惇从一开始就拼命搏杀,意图带动士气,尽力抗住的进攻,好等待曹洪偷袭得手,迫使张飞撤退。夏侯渊和夏候无双兄妹也知道这一节,也各身先士卒,领兵突杀。

若是换做普通军队,夏侯三兄妹这般厮杀气势,早已叫对方丢盔弃甲了。但是偏偏他们遇到的是,天下第一战队,任凭他们气势如虹,却丝毫不占优势。李典董袭二将奉命督阵,领全体将士奋力冲杀,反将战线一步步向北推进。

夏侯惇兵力原本十万,抛却战斗减员之后,剩余大概九万,抛去江北曹仁的三万兵马、先发走的乐进两万和偷袭昌虑的曹洪一万,夏侯惇所部剩余兵马仅有三万之数。而张飞此次是全令出击,昌虑只留了一千底兵,所部兵马将近四万。曹兵战斗力本来就不如,这下兵数又差了一万,所以夏侯惇从刚一开始也没指望能鏖战取胜。他现在之所以这么顽强拼杀,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死扛,一直扛到曹洪得手,张飞退军回援,然后趁势掩杀。

曹洪身为曹营大将,自然也知道这其中利害,领一万轻骑绕道东南,飞奔急进,仅半个时辰不到,已临近昌虑城西二十里。官道两旁皆是密林,曹洪只道张飞背后空虚,一心要取昌虑,毫不防备,径由林前而进。

猛然间一声炮响,震天动地,密林后涌出一票骁骑,为首一将手持镔铁双戟、飞纵胯下乌骓,犹如一团乌云掠地,眨眼而至。右手铁戟抡圆,“呜呜”作响,如泰山压顶之势,迎头而下。

曹洪自然认得这是大将典韦,顿时骇然失色,忙举大刀招架。典韦强行怒魄本就霸道无匹,又借飞马之力,这一戟砸下,似有万钧之重。曹洪仓促出手,使不出全力,如何挡得典韦一击。两刃相撞,火花四射,铿锵有声,曹洪顿觉两耳轰鸣、五内翻涌,连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