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在奥匈帝国-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已,是大部分普通公民都能够消费的物件。
根据统计,整个收音机市场的产值三十年内大约可以达到50亿欧元,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不言而喻。布拉格就有几位销售商因为出色的销售能力一跃成为欧洲巨富之一,手里握着几十、上百万欧元的财富,这是继电影、唱片公司之后的新兴暴利行业。
因为同音乐互惠互利的关系,安妮也附带性的收购一家收音机制造公司,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成功在华沙上市,虽然股价不高不低,但安妮还是因此把自己的财富翻一番还要多,即便在很多人看来安妮手中的财富仿佛并没有什么用处。
布尔克特。弗朗茨已经出生,刚刚出生就是哈萨克王国的皇储,这是查理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查理获得皇储身份的时候已经能够开口说话下地奔跑了。几个月来世界还是那番模样,北洋政府依然在内斗,即便南方已经开始进攻北方,且打压的他们很是凄惨。
说起来东方的一些烂事恩斯特都不想理会,每天就是什么罢工、报纸宣扬对方的坏处、提倡一些普通百姓不接受的东西之类。不过说起来北洋政府也不是没有一点功劳,至少他们给这个国家的教育带来兴盛。
1923年的时候这个古老的国家学生数量已经提高到380余万接近400万,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虽然教育普及在欧洲国家眼中依然是一个可笑的程度,但是同满清时期相比……这真的非常恐怖。
军阀们自私自利没错,但是大部分他们对于教育都是保持支持态度的,这也是为什么说那段时期是文人的巅峰时期,因为他们真的非常具备影响力,同时这一段时期也真的出现太多、太多优秀的知识分子。
1923年上半年美国空军飞行员横跨大陆、英国想要监管东亚那个古老的国家、欧洲马克正在下跌、土耳其继续为自己的战败付出代价、满清那位前皇帝正在忙着裁撤太监……当然,实际上这些东西同恩斯特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德国马克的下跌恩斯特是开心的,因为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欧元造成的,不单单德国马克下跌欧洲其他包括美国的货币都有小小的不景气,主要原因就是欧元的强势崛起。面对这样的情况英法美自然不满意,他们想要惩治四国联盟,但偏偏此时意大利同四国联盟走的很是亲密、那个古老的国家也因为英国提议的监管而非常不满,紧张时期英法美可不敢刺激四国联盟那脆弱的神经。
当然,说是害怕刺激四国联盟的神经还不如说是害怕刺激恩斯特的神经,要知道这位四国联盟掌控者、有“东欧之王”称号的君主可有一些疯癫,万一他发疯掀起世界大战,倒霉的还不是自己?
外界对于自己的看法恩斯特根本无心理会,因为那是政府的事情,如果事事都让自己操心,那么首相、外交官什么的干脆都才撤掉岂不是更加节省国家财政?
四国联盟基本上已经完成城镇化政策,为此四国联盟付出的代价是难以想象,捷克公国十几年的积累几乎都扔到这里面,但是效果也是值得肯定的,医疗方便、教育方便、税收方便、经济提高都是显而易见的。
为提高自己的掌控力度,恩斯特特意在全国各个地区都安置一台大喇叭,这几乎能够保证只要自己想要开口说话,那么他的声音就能够覆盖到整个四国联盟,当然这样的安排也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四国联盟常务理事弗兰德亲王就预计1925年基本上能够完工。
这种东西并非是没有用处的玩意,谁也不能保证下面的官员会不会出现什么偷天换日的大胆之徒,大喇叭会把联盟的新政策一一传递到每一位公民的耳中,同时这也能够拉近皇室同公民之间的距离、增加对全国的掌控力度和公民的效忠。
收音机并非全部都是想象中的老式模样,例如一些咖啡馆之类的地方,他们会收听固定的温情音乐电台,而为配合自己的咖啡馆,他们的收音机往往都有精致的外表、或纯白可爱模样、或漆黑优雅样式。
华沙一家恩斯特经常微服私访的咖啡厅,这里的收音机就是一对小猫模样,优雅文静的音乐淡淡响起,配合咖啡厅的环境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触,有些忧伤、有些寂寞、也有些初恋回忆……
“我不喜欢这个地方!”
玛利亚有些不满的表示出自己的意见,她是今天刚刚来到的华沙,王宫里休息不到两个小时就被恩斯特带到这个地方喝咖啡。不满的话让恩斯特多少有些无奈,他只是想要效仿那些普通的青年玩一下浪漫而已,可是这结果……
其实也是恩斯特自己的原因,他也并非没有眼光,可是为什么不能看出玛利亚的性格根本不适合这里?出身皇家、坐过皇位,玛利亚骨子里就是有些霸道、果断,你让这样性格的一个女性如何习惯这样有些淡淡忧伤的地方?换做感性的安妮还差不多,相信恩斯特一定能够得到他想要的……
“已经见过布尔克特?”
恩斯特可不相信玛利亚只是来华沙游玩一圈,她的目的不单单恩斯特只要是稍微聪明一些的人相信都能够看得出来。玛利亚对此也不遮掩,直接点头说道:“很可爱的一个小家伙,但是我并不认为他能够成为合格的国王。”
玛利亚的话恩斯特自然不会理会,在她这里任何一位都不会是合格的国王,因为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都是查理的竞争对手,她的内心很是警惕。
第二百九十二章军费的问题
“这座城市怎么样?”
转移话题恩斯特已经很是顺手,当然这也是玛利亚不想较真的缘故,否则这粗劣的转移方法真的很难遮掩住恩斯特的用心。顺着恩斯特的手指玛利亚看向窗外,夕阳照射下倒是有一番美意,可惜……
“很不错,但是我对这里很难有亲切的感觉。”
别具深意的一番话让恩斯特不由脸色有些难看,他讨厌玛利亚这样对待一件事纠缠不休,尤其是关于皇储、男女之间的一些事情,可是恩斯特无法说什么,因为这些事本身就是恩斯特理亏。
经过华沙市长的规划,未来几年内华沙将会用一副新的面孔面见世人,欧洲的中心已经开始渐渐偏向东部,若非有英法两国的支撑,西欧很难保住自己的经济地位和国际地位。华沙无疑是现在东欧的中心,但那位华沙市长并不甘心只把华沙建设成政治中心,经济上他依然抱着很大的野心。
一百二十三项经济变动让整个华沙政府忙碌成一团,如果不是政府公务人员的薪水很高,相信大量的公务员已经开始辞职,就是恩斯特都有些看不过去,一天接近十一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谁能够承受?当然,他们真正的工作时间只有标准的6个小时,其余的工作则是工作之余进行的。
薪水已经无法再上调,因为四国联盟的公民已经开始针对公务人员的薪水表示出不满,继续提高只会是给自己找麻烦,无论是四国首相还是联盟的理事对这件事都是相同的意见,为此华沙市长只能从其他的方面来进行补偿。
劳务协会的人员盯得很是紧,华沙市长也不想用加班费这样的名义给自己增加把柄,他只能竭尽全力的增添一些“油费”“电话费”“餐饮费”补偿吧华沙市政府和市政府相关的部门。
1923年四国联盟欧元大约等同于美元。英镑有些贬值但是同欧元的兑换依然保持在1:2左右,四国联盟普通公民的薪水(月)大约在50欧元左右,士兵几乎是普通公民的三倍而政府公务人员要少一些80—120欧元不等。
华沙几乎就是四国联盟的政治中心,而随着大量贵族、富商的到来,华沙的物价水平呈直线上升,华沙政府公务人员的薪水自然也在各国前列。随着华沙市长的各种补贴。他们已经接近陆军士兵们的薪水。
有人曾经向恩斯特提到过这件事,倒是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担心这件事如果被联盟内其他城市的公务人员知道会不满从而疲怠工作,这并非不可能,华沙市政府的工作人员知道自己有多忙碌,可是其他城市的公务人员不清楚。
对于这样的问题恩斯特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毕竟他从一开始就推行的政府“承包”政策,你是市长那么城市的一切都属于你管理,如果不合格直接撤掉而达到满意的程度则进行晋升。就是内阁都没有什么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一切靠成绩来说话。
这个成绩可不单单是经济的提升、城市的建设就可以,公民的满意程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人事部门主要就是看公民的满意程度来进行评判,连续三年的甲评就是你晋升的重要资本。
恩斯特不理玛利亚,玛利亚也不说什么直接谈论起军方的一些事情,这是马塞纳在他临来时的委托,现在马塞纳是查理的重要支持者。玛利亚不能忽略这位“大将”的请求。
“战争已经过去,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战役出现。马塞纳首相希望你能够缩减军费的开支,毕竟现在军费占据的比例实在是有些……”
玛利亚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恩斯特用很认真的眼神打断,只见恩斯特直接问到:“这也是你的意思,我是指军费缩减!”
如果单单是一句话那么玛利亚自然会直接承认这也是她的想法,可是现在看到恩斯特一脸的认真她不由开始犹豫起来,这几年恩斯特仿佛并没有任何轻松的意思。他在担心什么?难道他认为还有战争?
突然间玛利亚想起什么,英法美四国联盟的冲突还没有解决,虽然现在互相之间都在努力的克制,但是如果一方实力出现变动,相信他们一定不会再忍让下去。恩斯特的担心就在这里?可是自己都能够想到的事情马塞纳没有理由想不到,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还要自己说这些?
多疑的玛利亚这一刻不由开始猜想马塞纳的用心,国家毕竟还掌控在恩斯特的手中,自己的错误思维很有可能影响到查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玛利亚有些怀疑马塞纳的真正用心……
“你在怀疑马塞纳的用心?不用怀疑,马塞纳只是对我的一次试探,他的位置决定他的思维已经开始受到影响,或者说……这一段时间的财政压力让他有些想要赌一把!”
马塞纳的确很想赌一把,因为捷克公国现在每年的财政百分之30都在军事上,现在只需要拿出百分之10放到经济建设上马塞纳就能够轻松很多,他认为这样做并不会影响到什么,可是偏偏这番话他很清楚自己说出来就代表着没有退路,由玛利亚开口最合适。
成功固然最好,失败也和他的关系不大,未来有好机会还可以再提一次,如果这一次是他直接开口被拒绝,那么他自然无法第二次开口。
恩斯特帮马塞纳进行解释,可是玛利亚也有不解的地方,她直接承认自己也是相同的态度,缩减百分之10的军费并不会影响什么,当然最好是缩减士兵的薪水,不需要太多减少10欧元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玛利亚的疑惑恩斯特自然很清楚,为此他很是坚决的摇摇头道:“军费的问题可以缩减,但是不能从薪水上面进行,士兵的薪水只有增长而不是有任何的减少,另外……也许你没有想到一个问题,军队是皇家的军队但是国家……却不是我们哈布斯堡家族的国家。”
一言惊醒梦中人,只是瞬间玛利亚就醒悟过来,国家覆灭没有关系,他们需要的是家族的兴盛,孰轻孰重的根本如果都看不清恩斯特如何放心把查理交给她来教育?这一刻玛利亚很是沉默,同时她也有些担心,担心恩斯特会把查理接到身边亲自教育,毕竟现在查理也有三岁多是时候进行一些基础的教育。
“恩斯特……”
“我只是希望你能够记住这一点,没有其他的意思!”
看向窗外,恩斯特自然知道玛利亚的担心,因此直接对她进行解释,但不知为什么,这一刻玛利亚居然有些失望。
第二百九十三章四大勋章
马塞纳有关军费的问题完美战败,不但如此,恩斯特还为稳定军队特意创办三大军功勋章,铜十字勋章、银十字勋章、金十字勋章。当然,为避免有人说厚此薄彼,恩斯特还特意为非军事人员创办骑士勋章。
四大首相唯一获得骑士勋章的只有马塞纳一人,对此也没有人提出异议,因为四国联盟的今天有很大功劳属于马塞纳,让人们震惊的是三大军功勋章的获得人员。
皇家陆军的老师长们一水的铜十字勋章,这可不是说铜十字勋章不值钱,事实上它对于那些老师长们来说宝贵的很,要知道无论是铜十字勋章还是骑士勋章,这四大勋章都是由恩斯特亲自颁发,含金量相当高。
库尔特、安德烈居然获得同胡瑄霆、于占山这些人一样的银十字勋章是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唯一获得金十字勋章的居然是舍尔纳,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但是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毕竟没有安德烈、没有库尔特恩斯特依然能够拿下波兰、立陶宛这些地区,但是如果没有舍尔纳,那么就没有现在的俄罗斯帝国,他获得金十字勋章也算是众望所归。
也许是因为德国大量军人、公民来到四国联盟的缘故,一战结束之后几乎可以算是恩斯特的军事巅峰时期,因为他在基层重点培训的将军名单之中看到很多眼熟的人名,例如隆美尔、例如古德里安、又例如龙德施泰特。说实话有的时候恩斯特都觉得对不住希特勒,自己这样挖干净他的将军们真的合适?
其实最郁闷的就是现在四国联盟有取代德国的意思,英法两国对四国联盟保持放任的态度。目的就是牵制苏联和避免战争。坐视四国联盟吞掉波兰继而发展到现在的程度。这从某种含义上来说不就是另外一个“第三帝国”?不过有一点英法几乎可以放心,那就是四国联盟短时间内绝不会主动出手发动战争。
二战结束厌恶战争的可不单单只是英法美三国,四国联盟的公民同样如此,如果此时恩斯特号召战争,响应者估计会寥寥无几。那对于恩斯特的皇位影响也许不大,可是恩斯特可不愿意做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
他很想让德国站在四国联盟的前面,但是随着时间恩斯特越来越觉得这样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而就在恩斯特想着希特勒的时候,希特勒却在密谋他的“柏林事件”。希特勒向来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家伙。这一点他自己都非常坦诚的承认,但有的时候他的确显得有些急躁。
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夜!
这里是希特勒的起源地,也是他将来要实现梦想的初始地,带着大量的“政治献金”回到慕尼黑,这个时候的希特勒原本应该是意气风发的,可实际上并非如此,他觉得自己此时仿佛走进困境。
此时的慕尼黑,纳粹之外还有很多的右党派,他们同样认为凡尔赛条约是犯罪行为。其幕后的指使者就是犹太人。他们抵触、他们厌恶、他们想要反抗,但是单独的小党派根本无能为力。而就在这个时候希特勒带着大量的财富回到慕尼黑。
不到二十场的演讲,这些右党派纷纷归附希特勒的纳粹党之下,但随着实力的提升希特勒越发觉得掌控力度的无力,他缺少一个能够真正帮助到他的人,而这就是希特勒真正愁闷的原因。
这样的愁闷整整持续三个多星期,直到一个名叫赫尔曼。戈林的人到来,希特勒才眼睛一亮重新恢复自己的信仰,这一刻希特勒仿佛重活一般。
赫尔曼。戈林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对于他的到来希特勒保持欢迎态度的同时也有些困惑,他从不认为自己的党派有任何地方能够吸引这样的人才。这样困惑希特勒也是这样询问的赫尔曼。戈林,赫尔曼。戈林也没有隐瞒直言自己的想法。
“我之所以加入纳粹党并非出于什么信念,只觉得纳粹党具有革命性。”——这是赫尔曼。戈林的原话!
大量德国地区被法国占领和巨额的赔款导致德国经济的崩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法国如果不占领大部分德国地区他们根本不能安心,毕竟德国战斗力实在是太强悍,趁这个机会留出一块缓冲区是最好的办法。
此时的德国通货膨胀、货币体系瓦解,欧元成为德国此时的主流货币,这是希特勒的机会,他想要用巴伐利亚作为跳板直接拿下柏林获得全国政权,就如同意大利的那位一般,但明显希特勒的人品和运气要差一些。
10月,希特勒回到巴伐利亚的第三个月,戈林进纳粹党的第二个月份,这个时候实力大增的希特勒再也忍不住开始针对柏林而动手。
这一个月巴伐利亚同德国政府的关系很是矛盾,德国是偏向和平而巴伐利亚想要反抗、想要拒绝那巨额的赔偿,希特勒试图说服巴伐利亚联邦政府首脑。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一旦成功就能够如同意大利王国那位一样成功夺取柏林,获得全国政权……
但让人想象不到的是那位巴伐利亚联邦政府首脑过于优柔寡断,他拒绝希特勒的建议,选择观望状态。这样的态度无疑激怒希特勒,他不想继续等待下去,他想要创办一个完全按照他意志行事的独裁制度国家!为实现自己的愿望,希特勒发动政变,只是他低估联邦政府的实力、同时也高估自己的个人魅力,最终导致这一次政变的失败。
说实话希特勒的政变也着实吓那位联邦首脑一跳,为避免这类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他直接把希特勒拘禁起来,并且暗中还准备好好的照顾一下希特勒,其他的不多想,只是为保证他将来出狱不再有能力闹出类似的事情而已。
德国的情报人员第一时间把相关的消息传递到恩斯特手中,对此恩斯特只有一个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希特勒的性命,不过除非有必要,否则一定不能泄露身份,恩斯特不想在希特勒的事情之中有太多自己和四国联盟的身影。
现在的身份让希特勒在恩斯特的眼中就是一枚棋子,一枚摆在面前同英法美三国打擂台的棋子,只有德国崛起恩斯特才能放心的整顿东欧,才能够直接拿掉苏维埃政府这个有些讨厌的国家,彻底把自己的地盘连成一片。
海外的领土恩斯特没有想太多,主要是太困难,20世纪是一个殖民地独立的时期,恩斯特唯一能够保证自己地位的就是让海权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和尽量保证四国联盟持有核武。一个霸主不一定要如同英国那样全球殖民,实际上如同美国那样用美元和经济把持着全球也非常不错。
1923年末希特勒被关进监狱,同一时间未来影响欧洲的另外一**oss此时正忙着整治自己的国内,国会已经完全被掌握在手中,他继续要做的就是把那些违抗自己的全部清理掉,至于清理的方法则根据对方的态度来决定。
相比较希特勒的生活墨索里尼自然是自在的,毕竟此时他已经获得成功,已经是意大利王国的首相并且牢牢的掌控住全国的权利。有一点实际上墨索里尼和恩斯特是非常相像的,那么就是他们同样看重军队、同样看重教育,这一点看墨索里尼的为政就很清楚。
此时的墨索里尼已经是意大利王国海陆空三军总司令,整个意大利王国的军权都被他掌控在手里,意大利国王此时就是一个笑话、一个傀儡,唯一做的也许就是老老实实生活在自己的王宫,过富裕、悠闲的生活。
1923年快要结束,圣诞节都即将到来,而东方此时还在忙碌内战的事情,那位新上任的总统可谓是花费巨大才坐到这个位置上,但是很明显他的钱已经很难在这个位置上赚回来。
苏维埃政府的那位第一领袖已经很难撑过圣诞节,新的领袖即将诞生,可毫无疑问第一领袖给他留下的并不是什么好的东西,一个残破且随时有可能覆灭的国家只能让这位面貌粗狂的中年的第二领袖头疼。
恩斯特倒是不管苏维埃政府即将进行的权利交接,几个集团军牢牢的锁定住苏维埃政府,四国联盟的情报人员在那里发展的很是顺利,毕竟身份达到一定的地位都能够看出苏维埃政府能够坚持的时间已经不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事情也许就是英国工党的事情,现在的执政党因为爱尔兰独立的事情失去大量的民意,工党趁机而起获得相当的选票,恩斯特的私人幕僚推测,这一次工党很有可能会获得当选。
虽然恩斯特一直都在关注那位丘吉尔首相,但是对于这位工党强力推举出来的麦克唐纳先生同样没有小视,毕竟上百年的时间里英国首相和内阁一直都是自由党和保守党执政,现在工党能够杀出一条血路,这位麦克唐纳先生功不可没。不过有一点这位先生让恩斯特稍许不满,那就是他的政治理念居然偏向于大力扶持苏维埃政府。
第二百九十四章熟悉的城市
意大利王国此时和四国联盟算是蜜月期,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那位墨索里尼先生居然会如此的自信,直接逼迫南斯拉夫在边境上进行妥协,几个城市的归属权由南斯拉夫转变为意大利王国。
这无疑是突破四国联盟底线的事情,第一首相马塞纳第一时间对意大利王国进行斥责。是的,就是斥责,不过这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随即恩斯特就在华沙宣布自己的态度,三天之内如果意大利王国不把军队撤出阜姆,那么四国联盟不介意撕破脸皮对意大利施行军事打击。
恩斯特的宣言是没有经过任何人商讨的,因此恩斯特宣布自己的警告时马塞纳这些首相、官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