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在奥匈帝国-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否则在陆地上只有一战时的德国才有一战之力。”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们还真的很是为难,总不能就让四国联盟在阿拉伯驻军吧!真要那样,距离他们王国也已经不远。

“也许……我们可以帮阿卜杜拉复国。”

“我们?”

“没错,我们可以帮阿卜杜拉复国,这样四国联盟就没有理由在阿拉伯驻军。虽然这样很有可能创造一个强国,但只要躲过这一劫谁还会在乎以后的事情?”

一位国王的一番话彻底让酋长们表示赞同。现在都还顾不上谁有心思考虑未来的事情,既然如此事情就这样做吧!

1935年8月,阿拉伯六个国家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他们强烈谴责美国商人在阿拉伯世界的暴力行为,并表示如果在24小时内不撤离阿拉伯世界,他们将采用军事手段维护阿拉伯世界的治安情况。

其实不用他们说这番话,当那位美国商人知道阿卜杜拉成为恩斯特女婿的时候就已经逃离中东地区,甚至害怕阿卜杜拉他花费巨额财富请求欧洲的一些大贵族帮助他疏通关系,富有的美国商人经此几乎破产。

有关美国商人的事情阿拉伯各国自然非常清楚,可是他们依然需要站出来召开新闻发布会,因为这是让恩斯特看的,而非真正的警告。

同阿卜杜拉相邻的几个国家面对四国联盟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不好没有什么退让,每个国家几百公里的沙漠组成新的酋长国,人口上自然也有一些突破,各国划拨的人口让新的酋长国人口已经突破3万。

当恩斯特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不由苦笑,对方的这一系列动作倒是真的让他没有反击能力,总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派遣士兵前往中东吧!没有办法,事情只能徐徐途之,不过也许这正是阿卜杜拉想要看到的结果。

大规模的驻军不再可能,但是一个陆军团安排过去还是没有问题,毕竟这只是保卫罗莎公主的安保力量,同国家无关、同政治无关。

阿卜杜拉已经回到阿拉伯,他和罗莎已经订婚,而结婚日期则定在六个月之后,相信那个时候酋长国已经建造的初具雏形,恩斯特可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在漫天风沙的环境中生活。

离开时阿卜杜拉这位准女婿带走恩斯特送上的200万欧元的礼物,礼物中大部分都是沙漠里急需的各种材料和生活用品,相信这200万欧元的礼物完全可以为那里的牧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陪同阿卜杜拉一同回去的还有几位官员,他们将会以顾问的方式协助阿卜杜拉建设酋长国,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东西,实际上谁不清楚他们就是恩斯特掌控酋长国的第一步骤?

一个枭雄是绝不想要让自己的国家不受自己掌控的,可是离开前恩斯特也同阿卜杜拉好好的商谈一番,外孙没有出世那么他就绝不会获得真正的权利,什么时候恩斯特的外孙出世并且获得王储之位,那个时候恩斯特才会逐渐放开对酋长国的掌控。

获得实权的阿卜杜拉未来废除恩斯特外孙的王储?那是天大的笑话,只要有恩斯特在这里,那么有没有王储之位只是一句笑话,不说恩斯特,就是阿拉伯世界的其他国家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激怒之后的恩斯特很有可能大肆进军中东。

罗莎公主的成人典礼过去之后生活仿佛再一次恢复平静,但是大部分人都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而已,因为德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四国联盟此时如同一个大的火药库,150万精锐陆军随时准备出动,明显察觉一丝端倪的周围国家很是胆颤心惊,甚至奥地利的内战都平和很多,把全部的目光都对向四国联盟。

“我们是一个新的国家,但我们并非是一个没有底蕴的国家,从神圣罗马帝国到奥匈帝国再到现在的四国联盟,哈布斯堡家族千年来一直站在世界的巅峰上,而现在你们的国王、大公我——恩斯特。弗朗茨,将会成为东欧之王,我们需要更多的领土、需要更多的人口、需要整个东欧!”

这是恩斯特的一次半秘密讲话,说是半秘密是因为恩斯特没有公开演讲可是这番话却人尽皆知,东欧诸国开始胆颤、英法美三国的外交官频繁的来到四国联盟目的只有一个,安抚、劝解四国联盟。

一个德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已经很让他们头痛,如果再加上一个可以媲美英法两国加起来陆军实力的四国联盟,那么他们必输无疑,这样的结果绝不是英法美能够接受的,妥协,现在只有妥协一条路可以走。

你想要奥地利?没有问题,奥地利的事情我们不再参与,随便您怎样做!这就是英法美三国的态度,虽然他们很清楚这样一来会让四国联盟的实力再一次增强,可是现在他们只想保持现在的情景,最主要的是他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现在的英法两国可以算是非常的纠结,他们很想先解决掉蠢蠢欲动的意大利和德国,可是又担心自己的动手最后倒霉的是自己,世界第一永远都不想战争,因为他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发动战争的只会是世界第二,因为他想要那个王冠。

英法美三国抛弃奥地利,奥地利的总统伯勒尔没有任何的犹豫就准备逃亡,可是不等他做出行动,奥地利的保皇派就浮出水面直接控制维也纳,这个过程中也把他这位总统困在维也纳逃脱不得。

收复奥地利远比想象中容易的多,哈布斯堡家族在这里毕竟有几百年的影响力,顺势一推奥地利王国自然恢复君主制度,新的奥地利国王毫无疑问的是恩斯特。

其实恩斯特很想让斐迪南大公成为一次国王,可是却被斐迪南大公婉言拒绝,这个年龄他对于皇权已经没有那么的贪图,已经70余岁的他还有几年的时间能活?不要说做国王,就是现在的一些事情他都开始有心无力。

英法美三国放弃奥地利的第二周四国联盟的陆军就进驻奥地利,包括伯勒尔为首的一干政治犯都被囚禁起来,从总统到囚犯,伯勒尔的地位差距不可谓不大。

有关于恩斯特加冕的事情被推到1936年1月份,这一次的加冕倒是不再需要教皇,因为现在恩斯特一家信奉的是神圣骑士团,恩斯特自己就是宗教领袖骑士团团长,根本不需要其他人为自己加冕。

第三百三十六章东欧联盟

1936年1月,这个月恩斯特加冕为奥地利皇帝,同时乔治五世去世,新的英皇就是传说中爱美人胜过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对于这位传奇人物恩斯特也曾同他见过面,那是乔治五世继位的典礼上,他们同时为现场的重要皇室人物,当时恩斯特记得很是清楚,他还同这位举杯共饮。

维亚纳的加冕典礼上,恩斯特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神权合一、什么叫做绝对的掌控,站在维也纳的土地上,恩斯特恍若见到曾经的神圣罗马帝国、曾经的奥匈帝国辉煌,也许德国并非是第三帝国,四国联盟才是。

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现在剩下的只有罗马尼亚,那也是奥匈帝国曾经的五块土地面积最大的一块,不用恩斯特说什么,罗马尼亚主动申请成为四国联盟的一员,他们会如同奥地利一样推举恩斯特而成为罗马尼亚的国王。

恩斯特本想让罗马尼亚并进匈牙利,可是想想奥匈帝国的悲惨结局和未来的局势,恩斯特压下自己内心的想法,毕竟罗马尼亚不是斯洛伐克也不是东普鲁士和波兰,考虑到种种,恩斯特只能放弃并罗马尼亚到四国联盟。

突然间恩斯特仿佛有些明悟,也许自己并不需要搞什么民族大融合,只要保证哈布斯堡家族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就可以,这样也许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如同一个公司,恩斯特一直都想成立一个集团,可是他忽略掉其实自己只需要成立一个控股公司就可以。完全没有必要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去做这件事。

想到这里恩斯特不由想起东普鲁士和波兰。也许波兰王国和东普鲁士王国更符合地方公民的利益。斯洛伐克倒是不用动,因为根据捷克公国的律法,生活在捷克公国的公民最是幸福,斯洛伐克的公民可不想放弃这样的福利。

中世纪时期的皇帝们,他们谁不是脑袋上挂一圈的头衔?而实际上恩斯特只需要成立一个东欧联盟的组织替换掉四国联盟,自己担任理事长,其他的各国首相则是理事和常务理事,这样同样能够掌握整个东欧联盟。当然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军事的独立性,150万陆军只服从联盟理事长的命令,他们同各个王国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才是保证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核心。

这份提议自然不会有人有意见,唯一表示不满的也许只有立陶宛王国的首相,因为这样无疑削弱立陶宛王国的影响力和在即将组建的东欧联盟中的地位。波兰—东普鲁士—立陶宛王国的首相能够竞选一下常务理事的职务,而立陶宛王国首相估计只有理事的资格。

还好现在的立陶宛王国首相并非是在这里根深蒂固的阿尔图拉斯而是俄罗斯帝国而来的斯坦尼斯。格罗斯,他虽然很有能力,但是短时间内依然无法完全掌控立陶宛王国内阁,这件事自然而然也就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立陶宛王国的三国分立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机会。例如东普鲁士的总督威尔士先生、克里斯平先生等等,呆在波兰—东普鲁士—立陶宛王国他们最多就是重量级的部长和总督。但是现在……他们完全有机会成为一国首相。

冬季奥运会在德国举办的时候,东欧联盟已经正式成立并且替换掉四国联盟,新的东欧联盟拥有新的旗帜,典型的蓝底加黄星,而黄星的数量实际上就是东欧联盟拥有的国家的数量。

捷克公国、东普鲁士王国、立陶宛王国、波兰王国、奥地利王国、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哈萨克王国、俄罗斯帝国、秦国共计10个国家,不过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早晚有一天恩斯特会让自己国旗上的星星数量达到自己很难数清的程度。

论此时谁是欧洲最大的独裁者、谁是最高贵的皇室、谁是头衔最多的国王,那么毫无疑问就是捷克大公、东普鲁士国王、立陶宛国王、波兰国王、奥地利国王、罗马尼亚国王、哈萨克国王、秦国皇帝恩斯特。弗朗茨陛下。

十个国家十位首相,但是真正能够成为常务理事的只有一位——立陶宛王国内阁首相斯坦尼斯。格罗斯先生。如果算上马塞纳和阿尔图拉斯,整个东欧联盟的元老已经到齐。其余的几个内阁首相皆是联盟理事,只不过他们的主要办公地点和侧重还是内阁首相职务。

东欧联盟的成立让英美法三国很是紧张,因为这距离恩斯特的东欧之王道路还只差一个巴尔干地区而已,同时他们非常清楚,对于那里恩斯特势在必得,因为只差这一个东欧之王就有些名不副实。

几年前恩斯特的东欧之王指的是恩斯特的军事实力是东欧之中最为强大,随后的东欧之王指的是恩斯特已经在影响力上真正的可以代替整个东欧地区,而现在……恩斯特要做的就是把整个东欧都纳进自己的怀中。

他要让人们提起东欧首先想到的是恩斯特而非东欧某个国家,这就是恩斯特想要做的事情、也是他想要完成的目标,不可阻挡!

英法美三国进行紧急的会谈,可是还在他们会谈之中的时候,德国已经开始违背凡尔赛条约进驻莱茵兰、同一时间意大利王国也攻占埃塞俄比亚首都、日本在远东地区开始自己的大肆侵略征程。

整个世界都开始有些乱糟糟,一时之间战火仿佛遍布全球,英法美三国很想骂娘、更像不顾一切的掀起战争,可是他们很清楚,现在还不是时候,虽然此时也许是四个国家较为虚弱的时候,但他们同样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或许说此时他们还有侥幸心理。

三国的外交官奔赴几个国家进行会谈,对此四个国家并没有太过激烈,他们很是平和的接受会谈,只是面对三国的要求四个国家的应对也是完全不同的。

日本很恭敬,甚至三国的外交官在日本很受到优待,但是优待的同时日本外交部和内阁并没有给出什么明确的回应,侵略还在继续,只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已经转向东南亚地区而非华夏,因为前一段时间恩斯特已经给过日本一个警告,希望他们不要大肆的造成杀戮,否则恩斯特将很难保证自己的愤怒不会牵扯到日本的身上。

日本方面表示非常的委屈,咱们是什么关系、您同华夏又是什么关系,怎么也不能向着外人吧!不过想是这样想,此时的华夏也很难有什么进展,因此日本大本营开始把目标对象东南亚地区的小国。华夏?等等再说吧!

日本选择的是拖延战术而德国则非常客气的商量能不能撤销掉原来的凡尔赛条约,您看现在我们德国还在你们针对的范围之内,就是想要听您的话也要顾忌“普通公民”的态度对不对?

德国的条件让人难以接受,可也只是难也接受而已,事实上随后英法美三国经过一次会谈选择同意德国的请求,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意见,那就是提出收回东普鲁士,这方面上英美法会给予德国一些帮助。

毫无疑问这是英法美的计策,想要直接让德国同东欧联盟翻脸随后他们坐观虎斗,这是阳谋,英法美三国甚至在媒体上公开,德国公民很是激愤,明显他们对于东普鲁士成为东欧联盟的一员有些不满。

希特勒非常的纠结,他不知道这样做值不值得,好处很诱人可是东欧联盟的实力实在是太恐怖,恐怖到让希特勒很是纠结的程度。

暂且不说希特勒,且说意大利王国,面对英美法三国淡淡的威胁,意大利王国很是不屑的一笑表示回应,甚至他们的外交官都没有见到意大利王国的外交人员,当然相比较意大利王国外交官的情况,东欧联盟的外交官可谓是非常的倒霉。

从伦敦来到华沙,甚至他们还没有到酒店里休息一下就请求同外交部门进行会面,官方的申请流程,这让在华沙办公的东欧联盟外交部门官员们不能躲避,当然他们也没有想过要躲开。

“对不起,无论是奥地利还是罗马尼亚都是前奥匈帝国的固有领土,大公陛下拥有罗马尼亚的法理权!威胁?抱歉,东欧联盟从不畏惧任何的威胁,我希望您下一次能够冷静一些,否则150万陆军将会踏破您的家门口。”

150万陆军踏破您的家门口是什么意思?那可不单单是踏破他的家门口,简直就是直接打开边境,这样的结果可不是外交官能够承担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难看的一笑然后离开华沙的外交部门办事处。

四个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是顺利的,不过某种程度上他们也给四个过来带来压力,至少他们再继续增强自己实力的同时不敢如此的嚣张、不顾一切。

第三百三十七章日食的影响

正午时分,天空一片黑暗,这如同世界末日一样的场景很让人们惊慌,包括恩斯特在内的一众高官都欣赏这这百年难遇的全日食一幕。

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中世纪时期,没有人会茫然的认为这是天上的灾祸,尤其在东欧联盟境内,教育普及率非常高的欧洲联盟诸国公民此时有的只是兴奋和欣赏这难得的场景。当然,部分地区能够见到的只是日偏食而非日全食。

其实这是恩斯特的一个机会,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日全食覆盖的几乎就是东欧地区和亚洲北部,情报部门的渲染之下,日全食在他们国家出现很多的流言版本,其中最让人相信的一点就是黑暗代表着崛起中的东欧联盟,日全食覆盖下的地区象征着恩斯特的覆盖范围。

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能够见到日食的地区都是典型的东欧联盟影响范围呢?其他地方还要好一些,巴尔干地区、土耳其地区、苏维埃地区、日本地区,这些都是最紧张的,甚至日本方面还派遣来外交官进行试探。

日本的天皇还带着很浓郁的神话色彩,这样的流言无疑最有市场,他们也是里面最紧张的,相比较稳定一些的是苏维埃,只是稳定的也只是那些官员们,最是下层越是害怕紧张,因为贫困的他们文盲率也非常高。

一个日食差点让恩斯特成就大业,这多少让恩斯特有些放下心来,也许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上苍。他给自己的定义就是称霸东欧。否则为什么会如此的巧合?

加强对乌克兰地区和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恩斯特还把查理安排到罗马尼亚,同时跟随他前往的还有海因里希,海因里希的生活实在是太平静,恩斯特认为是时候让他跟在自己的哥哥身边学习一些东西。

这里面最让人出乎意外的也许就是布尔克特。弗朗茨,已经14岁的小家伙在草原上生活六七年的时间,他的心胸在这里有很大的影响,一举一动包括他的性格都显得有些狂野,同时他也是兄弟几个人之中身体最好的一个。

安妮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因此见到身强体壮的布尔克特。弗朗茨很是高兴,这些年来安妮一直担心布尔克特。弗朗茨的身体,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三个女人中身体最弱的她,儿子却是最强壮的一个。

毫无疑问,布尔克特。弗朗茨是兄弟几人之中唯一拥有私人军队的一位,哈萨克王国的政权比较弱,因此在哈萨克草原上,布尔克特。弗朗茨几乎就是王。

这几年的时间布尔克特。弗朗茨已经有有一整个骑兵师,整整13000余人的陆军骑兵师在哈萨克地区有很大的声誉,甚至他还同苏维埃的陆军强硬的碰撞过一次。也正是那一次的大捷才让恩斯特彻底放权给布尔克特。

骑兵师骑的并非就是战马,现在已经是20世纪30年代。战马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即便在有些落后的中部地区也同样如此,因此布尔克特的骑兵师主要是坦克骑兵和空骑兵组成。

骑兵师拥有坦克180辆、战斗机50架、轰炸机20架,包括一个空军基地,几个机场都是布尔克特。弗朗茨的私人财富。

这些年布尔克特。弗朗茨也立下一些功劳,其中包括整顿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区,当然此时他们还不是这个名字,他们也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只是趁当时俄罗斯帝国拿下哈萨克地区这两个人地区诞生一些军阀而已。

布尔克特。弗朗茨十三岁的那年,在他的“指挥”下两个地区的军阀被彻底消灭,两个地区自然而然重新回到哈萨克王国的领土中。

继续南下就是伊朗,说起来东欧联盟同伊朗的国际关系还算不错,尤其是同伊朗皇室,罗莎成人典礼的时候恩斯特也邀请过伊朗的一位适龄王子,并且把他列进候选人的范围,只是非常可惜……

整个波斯湾地区,巴列维王朝强大的军力俨然就是波斯湾的警察,这方面就是东欧联盟也不能媲美,谁让哈萨克王国不是伊斯兰国家呢?

从里海到黑海,如果能够打通这一条道路,那么欧亚就能够连接到一起,从哈萨克到罗马尼亚,恩斯特安排查理前往罗马尼亚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在其中。不过两海中间的几个地区的确有些不好应对。

不动则已,一动必然牵扯到苏维埃和伊朗两个国家,苏维埃没有什么,伊朗的军力东欧联盟也不放在眼里,可是恩斯特不想同伊朗发生矛盾,因为这很有可能在有心人的策应下成为东欧联盟同整个伊斯兰地区的矛盾,这可不利于东欧联盟在伊斯兰地区的布局。

这件事如何做还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本来是得利的事情如果一个不小心弄差,那么恩斯特岂不是会悔恨死?

灭一个国家不难,可是如果不能征服这个国家的公民,那么他们为你带来的损失是远超过你得到的,就例如奥匈帝国时期的巴尔干地区。

巴尔干地区的国家都不是很强大,想要灭掉他们很轻松,除去需要注意那里复杂的国际局势之外,真正让忌讳的就是那些疯狂的左派份子,历史上斐迪南大公的死亡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原因?

恩斯特可不想见到,整个伊斯兰地区到处都是仇恨东欧联盟的目光,但凡有东欧联盟的公民吗,他们都需要小心翼翼的走在中东地区的街道上,因为一个不小心就会有人向你开枪、用刀抹掉你的喉咙。

仇恨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这股力量的背后还有宗教的力量,那么已经不能单用恐怖来形容,至少恩斯特非常忌讳这样的事情发生。

1936年,轴心国正式成立,德国同意大利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次月罗斯福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同月日本、德国签订国防协定。

罗莎已经成婚并且陪同夫婿阿卜杜拉前往中东地区,婚礼的当日真正到来的贵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不过这也正常,毕竟此时欧洲已经到关键的时候,但即便是这样婚礼依然非常的奢华。

酋长国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扶持发展,现在人口已经突破20万,领土也增加到一万平方公里,相比较其他方面,酋长国的军事无疑是最强大的,整整5万精锐陆军全凭罗莎的私人财富供养着。

装甲师、飞行编队、驱逐舰、巡航舰……可以说恩斯特送给自己女儿的“嫁妆”可是相当不菲,如果真正核算起来,整体的价值估计已经达到三千万欧元。

面对这个新崛起的强大国家,无论是阿曼王国还是沙特阿拉伯王国都显得小心谨慎,他们一方面表示自己的友谊,另外一方面也在各种方面上限制阿卜杜拉的影响力,他们很害怕一个不小心自己就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