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在奥匈帝国-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来日本方面还要比英国好一些,毕竟没有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可以想象,未来日本很有可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四。

第三百六十四章新首相

意大利、西班牙、德国三国总陆军军力此时已经达到800万,而这800万陆军将来的主要目标就是东欧联盟。

相比较而言东欧联盟的陆军数量现在维持在500万,数量上有一些差距,可是真论战斗力,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很难是东欧联盟的对手,只因为他们很分散且不团结。

意大利虽然服从德国的命令,可是谁都知道墨索里尼是一位什么人,他虽然已经下野,可是依旧活着的他仍然在意大利有很大的影响力。

德国和英国的战争依然在持续,东欧联盟同日本的战争也同样如此,而现在德国在战争中是占据优势的,而东欧联盟……

谁也没有日本的攻势如此的凶猛,凶猛能够守住釜山一周的时间且釜山的军力增加到35万,这对留守的朝鲜半岛的东欧联盟陆军来说是一个很多的数字。

于占山此时非常的犹豫,其实不单单是他就是整个远东军区的总司令康斯坦汀上将也同样如此,可是他如何做?

华夏战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让日本在华夏战区站稳脚步,那么很有可能连东欧联盟都不会是日本的对手,可是放任朝鲜半岛不管……

最终还是查理想出一个办法,他的一封信为朝鲜半岛带来10万陆军连同他的那位弟弟布尔克特·弗朗茨。

一段时间不见,布尔克特·弗朗茨已经成为哈萨克王国的少将,他的麾下也有一整个集团军,这将是布尔克特·弗朗茨的私人军队,包括饮食起居等消费,也都将由布尔克特·弗朗茨来负责。

如果换成其他人来应对这一整个集团军估计很困难。可是在布尔克特·弗朗茨这里实际上并非如此。

很少有人知道布尔克特·弗朗茨王子几乎掌控着多半东欧联盟的赌马市场,光是这一项每年就能够为他带来超过一千万欧元的收入,外加其他杂七杂八和领地上的税收,一年布尔克特·弗朗茨的总体收入甚至能够达到三四千万欧元。

三四千万欧元你认为不多?那只是针对一个国家而言的,如果用低廉的价格购买东欧联盟的军火,那么一年一千万欧元都能够满足整个集团军的基本维持。

哥哥相召甚至还拿出三百万欧元的军费。这样的条件布尔克特·弗朗茨没有拒绝的道理,要知道虽然他能够满足整个集团军的基本维持问题,可是这也让他成为兄弟几人之中最贫穷的一位。

能够帮助查理的同时获得一些生活补贴布尔克特·弗朗茨自然非常的高兴,何况秦国政府也许诺会保证这一整个集团军在朝鲜半岛的生活问题。

敌人有35万而布尔克特·弗朗茨只有10万,即便算上朝鲜半岛留守的部分军力,他们相差日本还有一些,不过想想双方的战斗力倒是也让人很放心。

凭借这些军力把日本陆军狠狠的压制在釜山问题不大,真正的大问题是如何驱逐它离开,毕竟总不能让日本方面一直霸占着釜山吧!

布尔克特·弗朗茨的私人军队多是空军和重装甲师。他们拿下釜山倒是问题不大,前提是拿下之后估计釜山已经剩不下什么。

汇报放在高鸿粥的面前,他非常犹豫,前一次轰炸汉城的事情他就和于占山已经背上一个处分,如果釜山真的被夷为平地,那么他……

想一想自己的年龄,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心,可是高鸿粥最终还是签下强行攻打釜山的命令。也就在他下达命令的那一刻,数不清的坦克、火箭炮、轰炸机把自己的目光对向釜山。

其实不单单是釜山。就是港口的那几艘大型日本军舰也在火炮的覆盖范围之内,可以说,这一轮炮击之后釜山已经剩不下什么东西,真正的残垣断壁。

布尔克特·弗朗茨已经红着眼睛攻击途中的时候,高鸿粥的辞职信也已经来到恩斯特的面前,远东的事情恩斯特自然清楚。同时也明白这件事高鸿粥就是被一个黑锅而已,可是这个黑锅必须他来背,否则来怨恨日本还是东欧联盟皇室?

对于高鸿粥恩斯特也有相应的补偿,那就是调任他来到华沙担任外交总负责人,相信有这一层身份。将来他就是成为匈牙利王国首相、奥地利首相也并非不可能。相比较秦国这样的远东国家,奥地利和匈牙利这样的西方国家首相地位明显要高很多。

高鸿粥的继承人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家伙,他在东欧联盟算是元老级别,这一次安排他担任一任首相也有安稳地方的意思。

田一良由农业部大臣起家到现在的捷克内政部大臣,真正的副首相级人物,要知道内政部可是职权最重的一部。唯一可惜的就是田一良的年龄有些大,否则他也是会被当做重点培养对象,而不是此时去挖掘培养人才。

对于田一良继承自己的位置高鸿粥没有什么意见,甚至他还非常的欣喜,他最担心的就是恩斯特安排一位白种人来担任秦国首辅,那样也许不会有什么,可是引起百姓的丝丝不满却是一定的。

远东不是东欧,那里的种族融合还并不明显,此时让一白人担任国家首辅,估计他们的内心真的有些无法接受。也正是考虑到这些问题,恩斯特才让田一良前往远东,否则科西莫也是一位非常不错的人选。

从马塞纳的徒弟到恩斯特的贴身男仆、从贴身男仆一跃成为布拉格的市长捷克内阁阁员,那是科西莫政治生涯的真正开始。此时科西莫也是一位五十余岁的中老年人,青涩开始从他脸上完全消逝而去,现在有的只是干练、沧桑。

科西莫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这一点恩斯特从未怀疑过,同时因为他嫡系的身份一直都非常的顺风顺水,从布拉格的市长到商业部大臣、立陶宛内政部大臣,现在他欠缺的就是一个首相的位置就可以达到人生中的最巅峰。

第三百六十五章美国的想法

虽然科西莫错过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恩斯特也给他一个特例,那就是直接提拔他成为华沙理事会的理事,他也是第一位以内政部长身份兼理事会理事的官员。

各国的首相虽然级别相同,可是不同的国家自然也有不同的地位,例如捷克公国的首相那么自然而然是第一首相,因此科西莫从立陶宛内政部大臣到捷克内政大臣,虽然级别相同,可实际上他的地位稍稍提高一些。

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成为理事会的理事,否则他一个立陶宛的内政大臣就能够担任理事,这让捷克内政大臣如何自处?

内部的变动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战局,日本的攻势被到来的布尔克特·弗朗茨和他的10万雄师遏制住,德国则在英国战场上获得节节胜利,可以想象,距离德国合并英国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

此时此刻获得最大好处的也许就是非洲、东南亚地区的那些殖民地,本来英国对他们还有一些影响,而随着英国此时的局势,他们才真正的获得独立,很多的英裔被驱逐离开,他们不再是另外一个美国而是真真正正的独立国家。

世界乱成一团,各地都有起义爆发,恩斯特在其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就是布局在全世界的东欧联盟情报人员在四处挑拨战火。

澳大利亚也同样有暴乱,甚至最热闹的一次是一位当地土著抱着炸弹就在澳大利亚总督府门前爆炸,虽然其中没有什么人员伤亡。可是也把这些白人吓一跳。尤其是那些高官。

东欧联盟情报人员的帮助之下。一些当地的外来种族例如华裔、日侨等纷纷连同地方土著武装起来进行大起义,整个澳大利亚几乎乱成一团。

远征华夏战区的几乎都是白人,此时此刻的危机他们如何还能够在这里呆下去?撤退、只有撤退一条路可以走,不过两三周的时间,日本的援军已经撤离三分之二,而剩下的那三分之一则是因为国家已经完全独立,回去也只是送死而已这才留下。

虽然日本的援军都离开,可是剩下的三分之一几乎全部被日本接纳。他们已经没有国家,此时日本愿意接纳他们,他们自然完全的融进日本军方。

可以说,经过这一番动作,日本的实际战斗力并没有下降多少,毕竟澳大利亚这些援军在的时候,他们多半时间都在拖后腿,因此就是恩斯特都不清楚,自己的这一番动作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的。

不过恩斯特并不会有任何的悔意,因为他在这些土著们独立的过程中获得相当大的好处。一些蕴藏很丰富的脉矿资源已经成为恩斯特的私人财富。

当然,这也是次要的。真正主要的是东欧联盟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君主制本身就对这些首脑们非常有诱惑力,而他们刚刚创建新的国家,自然而然也同东欧联盟一般是君主制国家,至此恩斯特已经拉拢起一些自己的盟友小弟。

全球的独立爆发也影响到日本,东南亚一些日本掌控中的国家也开始爆发独立,原本驻守的日军就不是很多,经此一番内乱,日本对于东南亚地区几乎已经完全失去掌控。

日本内阁此时已经乱成一团,三位在内阁之中相当有影响力的官员对军方的一系列动作进行批判,甚至口中说出军方有亡国之意的极端话语。

日本天皇保持沉默,实际上他早已经失去对军方的掌控,尤其是华夏战区的军方,其实不要说他,现在就是日本军方的几位大将都对远东战区失去掌控,他们的多项决策甚至不用一个小时就被批驳回来。

海军自然还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可是他们有什么办法?难道前线的士兵想要粮食、生活物资他们还扣着不给?如果真的那样,那么距离日本亡国已经不远,因为全国百分之八十五的青年男性此时都在那里。

美国自然清楚此时日本的困境,因此一个美国外交使团的到来给日本一个新的希望,只是伴随着希望的是美国希望利益平分。

战争已经进行到这种程度,日本方面几乎倾国之力,如果不是东欧联盟也许此时已经拿下华夏,而现在美国一开口就是一半……

美国的外交使团在日本呆了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后他们满意的离开,随后美国开始紧急的士兵召集令,美国准备筹划8个集团军,超过30万陆军来到远东战场上。

日本同美国的协议则是,长江以南地区为美国所有,以北则是日本。同时他们针对的敌人目标也不同,美国的敌人主要是国民军而日本则是东欧联盟。

如果可以日本自然也不希望继续同东欧联盟硬碰硬,可是直接把东欧联盟交给美国日本还真的有些不放心,好不容易有一个盟友,如果美国再失利,那么他们在东欧联盟猛烈的攻势下还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英美的关系无疑很不错,为什么此时美国的主要重心转移到远东地区而不是欧洲?实际上是美国已经看明白德国和东欧联盟的关系,自己过去死撑着没有任何的作用,相反坐视不理任由英国沦陷才能够获得最大好处。

德国拿下英国之后的敌人将会变成谁?反正不可能是美国,因为进攻美国的成本实在是太大太大而且风险也非常大。

距离德国最近的是谁?无疑是东欧联盟,美国想要做的就是那个坐收渔翁之利之人,当然这样做也有危险,那就是如果时机稍微算差让其中一个获得完全胜利,那么下一个倒霉的无疑就是美国。

德国和东欧联盟任何一个美国都不是对手,如果他们融合到一起,那么……想一想美国总统都觉得恐怖,因此他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为自己争取好处。

同一时间东欧联盟的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这一次到来的不单单有那些老的理事们,另外还有来自挪威、芬兰、瑞典等成员国的代表。

第三百六十六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国王们

扩大会议的主要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商谈有关于军队合一的事情,东欧联盟向来都是军政分开,没有理由在芬兰、挪威这些国家这里有例外。

国王、首脑们对于这样的情况自然不是很满意,毕竟现在的理事会同几年前完全不同,一些新的面孔让整个理事会并非只是恩斯特的一言堂。当然,恩斯特的话还是百分百算数的,毕竟一切的国家大事都是常务理事会决定,普通的理事们拥有的只是投票权而已。

可随着理事的数量增加,恩斯特在某些方面也不得不对他们进行妥协,例如私人军队,毕竟恩斯特不想把吃相弄的太过难看。

如同想象中的那般,当恩斯特把自己的提议拿上会议时,大多数的国王和首脑都表示出不满,他们虽没有说什么,可是恩斯特明白如果自己不拿出一些东西来,那么他们就会是一枚枚定时炸弹随时影响到整个东欧联盟的危机。

“军政分开是东欧联盟的国策容不得任何的不同意见,但是考虑到理事们的个人安全问题,我们有必要为他们安排私人警卫团队。”

这也算是恩斯特的一个小小的妥协,不说军队而只是私人警卫团队,这样一来数量自然就遭到限制,至少不会出现一个师之类的庞大规模。

恩斯特的话让下面的理事们脸色微微好转,不过也只是微微好转而已,毕竟相比较他们失去的东西,得到的这些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们是准备投靠强大的东欧联盟。可是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可从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国家和自己都并进东欧联盟。如果不是局势有些紧张。相信他们绝不会轻易的下决心妥协。

有一个大概的框架,理事们也没有反对的意思,恩斯特很清楚他们已经默认这样的结果,因此开始下一步的洽谈,警卫团队的数量。

有理事提议一个警卫团、也有提议5000精锐陆军的规模,对于这些恩斯特自然都不能同意,一个理事5000精锐陆军,那么10个岂不就是半个集团军?

这样大的危险恩斯特也不允许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因此断然拒绝,不过对方的开价如此,恩斯特还价太厉害也不合适,因此经过一番争吵、议论、洽谈,警卫团队的数量被约束在500—1500期间。

君主国家的国王安全力量自然要超过那些总统制的国家,而国家规模的不同,自然也决定他们警卫团队的数量。

同理,恩斯特的一干子嗣也同样都拥有相应的警卫团队,不过为此恩斯特不得不让他们提前结束****的生涯成为一国国王。

当然,恩斯特也没有完全的放权。军队还在恩斯特的手中、东欧联盟的理事长也是他,说白一点他拿出去的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国王头衔而已。

布尔克特·弗朗茨顺理成章的成为哈萨克王国的国王。不过为此他的私人军队也因此缩减到1500人的规模,其余全部并进东欧联盟陆军部。

查理拿到的国王头衔是秦国皇帝,玛利亚依然还是俄罗斯帝国的皇帝,李玉梅已经是准王妃,如果不是这样恩斯特也不会让查理担任秦国的皇帝。

洛伦茨·弗朗茨没有继承父亲的王国,恩斯特给自己的这位侄子一个新的国王头衔——罗马尼亚王国国王。

从小开始恩斯特就没有把洛伦茨·弗朗茨当做自己的侄子,在他的要求中,洛伦茨·弗朗茨同查理等人没有什么区别。正好罗马尼亚也是洛伦茨·弗朗茨熟悉的地方,他的国王生涯倒是没有想象中那般困难。

海因里希这个老实的小男孩自然就是立陶宛王国的国王,杰西卡的家族势力已经在立陶宛王国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他的不敢说,至少海因里希的政令能够平稳的推行下去。

截止到现在为止,恩斯特头上的国王头衔虽然还有不少,可实际上真正的嫡系都已经分配出去,例如俄罗斯帝国、秦国、哈萨克王国、立陶宛王国,他手中留有的只剩下捷克公国和波兰、普鲁士等几个少数的嫡系国家而已。

巴尔干地区恩斯特准备成立一个新的王国,马其顿王国,主要原因就是恩斯特有这份名义,他的一位曾祖爷爷曾经是马其顿的骑士,这样一来他脑袋上的马其顿王国国王的王冠至少多一些法理上的支持。

此时此刻东欧联盟的成员国主要为巴尔干地区组建起来的马其顿王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组建的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组建的匈牙利王国、奥地利王国、捷克公国、波兰王国、东普鲁士王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部分白俄罗斯立陶宛组建的立陶宛王国、部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组成的乌克兰王国、俄罗斯帝国、哈萨克王国、秦国、芬兰瑞典挪威、阿拉伯帝国16个国家。

其中包括阿拉伯帝国在内的国家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而即便是芬兰、瑞典、挪威三个北欧国家,相信不用多少年也要在东欧联盟旗帜的旁边挂上哈布斯堡家族的旗帜。

16个国家横跨欧亚几乎占据欧亚多半的土地,人口更是已经达到五亿,而此时全球的人口才不过26亿而已。

人口的突然增多自然意味着生活水平的直线下降,为保证欧元不贬值,东欧联盟财政部只能尽量的控制各国的金融经济市场,只是即便东欧联盟的动作非常及时,欧元依然有贬值的迹象。

幸好这些年东欧联盟的积累实在是丰富,各方面的生活物资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哄抢事件也随着一次平叛而熄火,不过各国货币方面……

几个新并进来的国家自然要实行货币兑换,一味的否定他们手中的货币非法自然是行不通的,因为那牵扯到的是千万人的利益。

从会议召开前三周开始有关东欧联盟的财政官员都已经奔赴各国进行探访和突击检查,在不严重亏损的情况下,恩斯特是允许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其中大赚一笔。

可是谁也不要认为恩斯特而是一个好欺的性格,如果真的那样想,估计这样想的那位就要同撒旦去地狱聊聊天。

第三百六十七章大帝的演讲

华沙召开会议的时候,1941年已经悄然来临,而此时德国攻击英国也已经到关键的时候,一次错误的海军大战英国终于失去百年的光辉和荣耀,大英海军遭遇到惨败,就如同那一年纵横四海的葡萄牙输给西班牙一般……

战争已经明朗,英国的沦陷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英国首相丘吉尔密电恩斯特,可是对此恩斯特并没有明确的表态,因为他自顾不暇。

北欧三国和巴尔干地区就是定时炸弹,恩斯特很担心一旦自己同德国全面开战他们就会在自己的身后狠狠的捅自己的薄弱的腹部。

英国是东欧联盟的机会,他需要趁这个机会整顿整个东欧联盟,这才是恩斯特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华沙的东欧联盟扩大常务会议不就是为此召开?

1941年3月,恩斯特突然宣布进行一次莫名其妙的全国通电,这也是恩斯特第一次在东欧联盟成立之后的全国通电,超过三亿人在这一时间听到恩斯特的讲话。

东欧联盟从不畏惧战争,东欧联盟的陆军、空军世界第一,我们拥有最强大的军队,但是我们从没有主动的侵略过任何的国家,因为东欧联盟的主人是我、是恩斯特·弗朗茨、是伟大的哈布斯堡家族!

这是恩斯特演讲的第一句话,虽然他的话让很多人嗤之以鼻,可是对于很多不知情的人来说,恩斯特已经很完美的刻画下他们正义、仁慈的形象。

东欧联盟的公民拥有面包和牛奶,但这只是东欧联盟,对于那些贫穷的人们,我们很愿意施舍他们,但……他们选择用错误的方式来获得我们手中的面包和牛奶。他们不准备祈求而是想动用武力夺取!

我们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不,绝不可能!我们仁慈但不懦弱,我们虽不起弱小但任何的敌人我们都会用雷霆般的手段给予还击!因为我们是东欧联盟、因为你们是我恩斯特·弗朗茨的子民!

国内一片沸腾,恩斯特的话无疑让那些热血的年轻人们激动,他们开始从担忧战争到渴望战争,他们希望战场的鲜血和那血肉横飞的场面以及那漫天的枪林弹雨。当然。事实不会如同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死亡也并非他们想象中的英烈,但至少这一刻他们的内心是如此。

话还在继续、演讲也在持续中……

有人说,我们可以用外交手段、我们可以抗议、我们可以用道理说服他们,但此时我想说的是,那是低贱是没有骨肉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大炮、我们的飞机去狠狠的教训他们,让他们明白我们不单单是救世主、同样是魔鬼、是撒旦!

请记住,小伙子们。你们不是为家庭而战、不是为自由而战、甚至不是为手中的面包和牛奶而战,你们是为荣誉而战、是为我——捷克大公、东欧之王恩斯特·弗朗茨大帝而战!

第一次,恩斯特公开的把东欧之王和大帝的名头挂在自己的头上,可是没有人觉得不合适、没有人认为他不符合这顶王冠,因为他的确就是东欧之王、是恩斯特·弗朗茨大帝!

演讲完毕,整个街道上都是激动的青年们,他们高呼大帝、高呼恩斯特的名字,此时此刻。恩斯特就是他们心中的神、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神!

全国紧急的备战,同一时间远东战场也获得很大的胜利。首先是釜山重新回到秦国的怀抱中,大量的日本战俘已经被运送到西伯利亚建造铁路。其次,随着援军们的纷纷离开额外大量教官的培训,逐渐强大起来的国民军获得数次的大型战役胜利,日本远征军已经稍显疲惫。

查理、布尔克特·弗朗茨、洛伦茨·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