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大丈夫-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女孩们放下心来,李景指了指铜盆笑道:“赶紧起来吧水都凉了,你们总不能让我的脚在冷水里面泡着吧,”
“啊!”几个女孩儿这才醒过神来,慌忙将李景的脚从水盆里抱出来,用毛巾将脚搽拭干净。
“行了,你们回自己屋休息去吧。”李景摆摆手道。
“那您还看书么?”一个小丫头问道。
李景笑笑道:“我再看一会儿,你们不用管我。”
“那个,刚才您的卫兵说了,要我们照看火烛,奴9哪敢离开?”小丫头忙道。
李景闻言愕然,过了一会儿无奈说道:“你们看着办吧?唉!我怎么觉得这个家好像我说了不算了呢?连卫兵的话都比我说话管用。”
小丫头见李景虽然一脸无奈的表情,却无着恼之意,不由笑道:“嘻嘻,那是您的卫兵爱护您。”
“是啊,他爱护我,你们也跟着起哄,行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李景笑道。
说着,李景撒拉着鞋来到床前,丫头们急忙将烛台和火盆移到李景的床前。
见烛台搬来,李景再不理会几个小丫头,侧卧在床边,认真地看起书来。
《天工开物》共分三卷,记述了一百三十余项生产技术,涵盖了农业,手工业,工业等诸多方面,另外书中还附有一百余张插图,详细地描绘了许多工具的名称,形状和工序。许多技术,即使在后世还在借鉴甚至应用。
李景本想看一会儿便睡觉,不想被书中的内容吸引,越看越想看,到后来索性坐了起来。
“大帅,您披件衣服,别着凉。”一个小丫头将李景的大氅披在李景的身上说道。
李景头也不抬,只是摆摆手。过了一会儿,猛然醒悟过来:“现在什么时辰了,你们怎么还没休息。”
小丫头苦笑道:“己经五更天了(凌晨三点到五点)。”
“啊,这么晚了啊!”李景惊讶道,顿了顿,李景挥挥手道:“你们回去睡吧,我这里不用伺候了。”
“那您呢,马上要休息了么,奴9给您铺床。”小丫头忙道。
李景摆摆手:“不用铺了,我要琢磨琢磨给宋应星安排个位置,如此大才,岂能不加以重用。”
“天明以后再安排不行么?实在太晚了,您早点休息吧。”小丫头急道。
李景摇摇头叹道:“时不我待啊!有些事情是万万拖不得的,这个宋应星早一刻启用,咱们大明便能早一日强盛。”
指了指书桌,李景接道:“帮我研磨,我拟一道公文。”
小丫头无奈,只好依然铺纸研磨。
李景起身来到书桌前坐下,沉吟了一会儿,提起笔来在纸上书写起来。
旁边两个小丫头看了,相互对视一眼,同时暗暗顺舌。
无他,实是李景的任命太过吓人。
李景的第一道命令是写给内阁的:自即日起,内阁下增设工业部,任命宋应星为农业部和工业部副部长兼农学院以及工学院副院长(院长是徐光启),主管农工科技生产,享正二品正部待遇。
第二道命令是写给江西布政使刘二愣的,内容是:着江西布政使司衙门派重兵护送江西分宜县教谕宋应星进京,沿途务必严加保护,不得令宋应星有任何闪失。
第三道命令则是写给宋应星本人的,大抵的内容是:凡是协助宋应星从事科学研究的或者是宋应星认可的人,都可以随宋应星进京,并且这些人都归宋应星统属,职务亦由宋应星自己安排。
第四道命令则是命令马五秘密将刊印这本书的人带至京城,同时让马五把所有的人手派出去,将《天工开物》这本书全部收缴,决不允许这本书流传到外国。
这四道命令,每一道命令都代表着李景手中掌握的权力。
首先,增设正部级衙门,这样高级的部门,以前就连皇上都不能说增设就增设,但是看李景轻描淡写的样子,显然是只要他这道命令一出,这个衙门就算是成立了。
另外宋应星现在的职务是县教谕(相当于教育局局长),级别顶天也就是个八品,但是李景竟然直接任命他为副部级官员,并且还享受正部级待遇,这样的升官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快,大明有史以来,升官这么快的,恐怕只有崇祯元年的袁崇焕可以与之相比。
最后一点,李景居然还打包任命官员,凡是宋应星看上的人就可以当官,有句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夭。但是跟李景重用宋应星比起来,显然是远远不及。
这样的任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荒唐的任命,但是看李景郑重的样子,根本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完全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
小丫头们跟李景接触虽然不到一天,但是几个小丫头也能看出李景实是精明至极,别人有什么想法李景似乎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此精明的人物怎么可能办这样糊涂的事情?显然,李景这样任命必然有他的目的。
收起2楼2014…03…01 10:33 |
第364章 江西布政使
写完这四道命令,李景又重新看了一遍,检查无误之后用镇纸压住,然后长长伸了个懒腰。
看看天色未亮,李景笑了笑道:“天还没亮,我睡一觉,你们陪我折腾了一宿,都去歇着吧。”
“是!”几个小丫头急忙应道。
几个小丫头给火盆添了几块炭,又帮李景将被褥放下,服侍李景将外衣褪下之后,待李景躺下,把被子掖了掖,方才吹熄了蜡烛,回到自己的房间。
见小丫头们离开,李景轻轻叹了口气。
其实,李景又哪里睡得着,看完宋应星写的《夭工开物》之后,李景的心里直如翻江倒海一般。
在后世的时候,李景只是听说过《天工开物》这本书,并且通过这本书知道宋应星这个人,知道宋应星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
但是宋应星其体有多高的水平,《天工开物》这本书里面到底记录了些什么李景并不清楚,李景甚至不敢干涉宋应星的生活,得知宋应星在江西分宜县担任教谕之后,李景便不再过问一切跟宋应星有关的事情,李景生怕因为自己的干预令宋应星这个科学家陨落。
现在《天工开物》这本,李景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命人买了这本书送至京城。
用了一晚上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之后,李景认为,宋应星应该是当前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对于这个人,无论怎样褒奖都不为过。
宋应星研究出来的生产技术,有很多至少领先这个世界一百年,如果把宋应星研究的技术在大明应用推广出来,大明已经不光是中兴这么简单,那简直是可以统治整个世界。
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李景对科学知识的保密观念可说远远强于这个时代。
《天工开物》里面有很多技术远远高于这个时代,这样的技术决不能传入外国,一旦这本书传入外国,等于是教授外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最厉害的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这样,别国才会仰大明的鼻息,这就是李景下令收缴《天工开物》的原因。
至于对宋应星的任命,李景确实经过深思熟虑,宋应星研究的是实学,做的也是实务,这样的人只适合负责具体的事务,因此李景才任命他为农业部和工业部的副部长主抓科技生产,让他兼任农工学院的副院长,也是让他负责教授实学。
如果让宋应星担任正职,那宋应星每天俗务缠身,哪里还有时间做实事,教授学问?
而且李景知道,像宋应星这样的人恐怕也做不了官儿,因为他根本不会理顺官员之间的关系,根本不知道跟官员们应该如何相处。
就跟方程一样,方程到现在还搞不清跟别的部门应该如何打交道。
让方程担任工部的主管,实在是因为李景手里没人了,这才把方程给推了上去。
好在现在各大部的头头脑脑大都是李景的嫡系,这些人都了解方程的为人,即使方程说错了话,甚至做错了事,他们也不会介意,或者说不敢介意。因为方程是李景重用的人,谁要是跟方程过不去,就等于是跟李景过不去,跟李景过不去,那不是给自己找病么?
宋应星跟方程属于同一类人,让方程担任正职,是因为李景没有别的人可用,是勉为其难,但是现在使用宋应星,李景却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当然,在待遇方面李景是决不会亏待宋应星的,像宋应星这样的人物都是国宝级的,李景在他身上花多少钱都不会在乎。
而且李景相信,用不了几年,宋应星便会千倍万倍的回报给大明。
江西布政使司衙门,刘二愣坐在公堂里愁眉苦脸地看着手里的公文。
看了一会儿,刘二愣忽然啪地一声将公文泊在书案之上。
“大人,怎么不看了,”办见状问道。
刘二愣挠挠头,指着书桌上的一探公文对书办不好意思地说道:“你帮我看看,这些狗日的在公文里都写了些什么。”
那书办疑惑地从桌上拿起公文一本本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书办笑道:“大人,这些官员们说今年的年景不好,希望大人能缓征今年的赋税。”
“缓征赋税,我怎么看里面还提起许多人名,这帮人都是干啥的,我咋一个都不认识呢?”刘二愣疑惑道。
“呵呵,这是下面的人怕大人不答应,用历代清官名臣的典故以及他们说的话来告诫大人呢。”那书办笑道。
刘二愣闻言愣了半响,过了好一会儿才醒过神来,然后猛地一拍桌子:“他妈的,这些狗日净说这些废话,这不是欺负老子没读过书么?来人。”
一名亲兵听到刘二愣呼喝,急忙进了公堂抱拳道:“请问将军有何盼咐,”
刘二愣将桌上的公文一把扫到地上:“你带人把写这些公文的王八蛋都给我抓来。”
“大人,使不得,这些人都是朝廷命官,何况他们并未犯错,不可轻易拿人啊!”那书办忙道。
刘二愣摆摆手道:“没事儿,我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就是教训教训他们。他们不是喜欢讲废话么?我让他们每人把自己写的公文抄上十遍,再读上十遍,我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废话。”
“啊!”那书办闻言愣了一下,随即一伸大拇指赞道:“大人这个法子高明,如此一来,下面那些官员以后说公事的时候就再也不敢说废话了。大人高才,难怪朝廷任命大人为江西布政使。”
“嘿嘿,你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我有个屁才,这个办法可不是我想出来的,那是俺家大帅想得法子。”刘二愣嘿嘿笑道。
顿了顿,刘二愣接道:“我到了江西以后,这些王八蛋还一个没见过,这次让他们见识一下俺老刘的厉害。”
说着对那亲兵说道:“你多派一些人手,将写公文的这些家伙拿来之时,顺便通知各州县的官员,限他们五日之日来这里见我。”
“是!”那亲兵抱了抱拳,看了看写公文的几名官员的名字,然后将公文重新放置在书案之上,随即转身离去。
这名亲兵刚出门,只见一名亲兵带着一人匆匆进了正堂,见了刘二愣抱拳施礼道:“启真将军,曹文诏将军派人前来送信。”
刘二愣一怔,疑惑地问道:“曹文诏给我写信?这老小子找老子干嘛?这几年他把原本是老子的仗都他妈打光了,来年大帅还让他带兵打东虏,这老小子是来跟老子显摆么?”
“咳咳!”那书办听刘二愣大爆粗口,急忙咳了两声,同时连连给刘二愣递眼色,示意信使就在眼前,你这么骂曹文诏,他回去岂能不告诉曹文诏。
刘二愣也不在意,看了看那信使道:“你是来送信的?信呢,”
那信使急忙上前将信递了上去。
刘二愣接过却不打开,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那信使问道:“你是曹文诏的亲兵?”
“是,刘将军慧眼入炬,卑职正是曹将军的亲兵。”那信使抱拳答道。
刘二愣点点头:“不错,曹文诏那老小子看人的眼光倒是不差。
抓了多少蒙古人?他妈的,当年大帅把我们最精锐的部队都给了他,拾他!”
我问你,这老小子在蒙古打得咋样?
要是没抓到多少人。看我回京怎么收“回刘将军话,曹将军分数路出击,一举荡平漠南蒙古三大部落,三大部落的王公首领一个没跑掉,全部抓到了。”那信使说道。
“哈哈哈,好样的!果然没辜负大帅的期望,好!你回去跟曹文诏说,等我回京请他喝酒,给他庆祝。”刘二愣大笑道。
“是!卑职先代曹将军谢过刘将军。”那信使抱拳说道。
刘二愣摆摆手道:“行,你回去吧。”
那信使听刘二愣赶人,沉吟了一下说道:“启票刘将军,曹将军让卑职等您把事情办完再回去。”
“嗯,他找老子办事儿,办啥事,你等会儿,老子先看看信再说。”刘二愣疑惑道。
说着刘二愣将信打开,刚看了开头,便连连呸道:“他妈的,曹文诏这小子啥时学会掉书袋了,还刘兄钧鉴,见信如唔。他妈的,这信他找谁写的?”
那信使尴尬地笑笑道:“是曹将军亲自写的,写的时候卑职正好在场,曹将军当时说刘将军现在担任文职,给您写信不能像跟别人一样。”
刘二愣闻言大怒,一拍桌子,大声骂道:“放屁!老子啥时改行了!老子现在还兼着江西的将军呢。
曹文诏这家伙是巴不得老子改行,然后他好把老子的兵都划拉去。你告诉曹文诏,没门儿,回头老子就请示大帅,老子要带兵去打东虏。”
“打东虏恐怕是轮不到刘将军头上了,大帅己经开始从各地调兵了,领兵的主将是曹将军,副将是陈国柱陈将军。”那信使笑道。
“什么,柱子给曹文诏当副手,大帅这是咋想的啊?他妈的!看来打东虏真的是轮不到老子头上了,这下曹文诏可真是要抖起来了。”刘二愣闻听颓然叹道。
那信使指了指信笑道:“刘将军,打东虏算得了什么,您何不看完信再说。”
收起2楼2014…03…01 22:59 |
第365章 漠北
“嗯?”刘二愣疑惑地看了信使一眼,然后重新看起信来。
看了一会儿,刘二愣忽然大笑起来:“哈哈哈,老曹够意思,居然约老子跟他一起平定漠北。”
刘二愣笑声未歇,随即看到后面的内容,不由惊道:“咦?还有条件?他妈的,这老东西居然让我给他找几个漂亮娘们,不对,他是给大帅找娘们。这狗日的,竟然准备用女人贿赂大帅。嗯?”
刘二愣看着信忽然住口不言,脸色也开始凝重起来。
过了一会儿,刘二愣看向那信使郑重说道:“你随曹将军回京时见过大帅么?大帅的身体不好吗?”
那信使摇摇头:“卑职只是远远看到大帅,大帅的身体如何卑职不知,不过卑职听曹将军说,大帅实在是太累了,身边还没人伺候,吃饭睡觉都不定时,因此曹将军才写信给tj将军,让您在江南物色几名女子,去伺候大帅。”
刘二愣闻听默然不语,过了一会儿将信慢慢折起来,然后说道:“你暂且在这里住下,这件事我会马上安排。”
“是!”那信使说道。
刘二愣摆摆手,让亲兵将信使带下。
起身在堂内踱了一会儿,刘二愣对书办说道:“刘某人自到江西以来,大帅交办的事情一件没有办成,不能为大帅分忧,刘某实在愧对大帅。”
那书办忙道:“大人,您以前是带兵的,哪里懂得如何处理政务?这段时间您一直努力学习政务,晚生可是都看在眼里。”
刘二愣摇摇头:“我觉得我跟大虎在上任的时候,商量的思路是错的。”
那书办奇道:“您和陈大人商量的思路怎么会是错误的呢?担任地方官,本来就需要学会如何处理地方事务,您要是连这个都不会,那怎么管理地方?”
摇摇头,刘二愣叹了口气道:“我和陈大虎两人都不大识字,连公文都写不明白,你说大帅知不知道?”
那书办是刘二愣来江西上任时从平阳府带过来的,对陈大虎和刘二愣以及李景的关系十分清楚,知道这二人乃是跟着李景从一名土匪干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要说对这两个人的了解只怕谁也比不过李景。
因此听刘二愣询问,那书办不假思索便道:“呵呵,您和陈大人是什么情况,大帅自然最是清楚。”
“是啊,大帅了解我们,可大帅既然了解我们,那为何还让我和大虎来两江担任布政使呢?难道说大帅打算让我和大虎转职文官,然后派我俩来这里学怎么处理政务吗?”刘二愣接问道。
“这个……”那书办一时无言。
刘二愣和陈大虎是两块什么材料,平阳府官场上下可以说没人不清楚,这两人除了会带兵打仗,再就是喝酒。
让他俩当文官,处理地方事务,那地方非得让他俩搞的一塌糊涂不可。
李景手里并非没有担任两江布政使的人选,而且以李景用人之明,显然不会胡乱安排刘二愣和陈大虎的职务。让他俩担任两江布政使,肯定有李景的用意。
沉吟了一会儿,那书办道:“以大人之见,大帅是何用意呢,”
刘二愣摇摇头道:“其实我和大虎离京之时大帅曾交代过,说我和大虎到了地方以后,只管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当时我和大虎都以为大帅说的是反话,说这话是提醒我们,让我们不要胡来。
于是来到江西以后,我努力学习如何处理政务,但是这两个月以来,我政务没有学会不说,大帅交办的事情更是一件没有做成,这段时间我就琢磨着,是不是我和大虎把大帅的话理解反了。”
“等一下,您说大帅在临走之时曾经交代过,让你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那书办连忙问道。
刘二愣点点头道:“是啊,怎么?有什么不对么?”
那书办猛地一拍大腿:“大人,您早说啊!唉,这两个月的时间都白白耽误了。”
“啥意思?”刘二愣奇道。
“咳咳。”那书办咳了两声,看着刘二愣说道:“大人,恕在下说句不敬的话,就您的脑筋,连个弯都不会转,您说大帅会转弯抹角地敲打您吗?那些交待您的话,就是告诉您应该怎么去做呢,您琢磨大帅说的是不是反话,然后按照相反的思路去办事,那自是不对大帅的心思。”
刘二愣闻言顿时愕然,过了好半晌才道:“我就说怎么按照你的思路,事情反而越来越不顺手呢?合着是你的法子不对啊!”
“大人,您可别这么说,是您让我教您按照正常的规矩办事的,事情没办好,您可不能赖我头上。”
那书办急道。
“他妈的,你小子不讲义气,真是枉费我一片心把你从平阳府要来,大人我做错了事,你就不能帮我背背黑锅啊!”刘二愣瞪着那书办说道。
那书办闻言笑道:“大人您要这么说,这黑锅我就给您背了,不过我帮您背黑锅,您总得给点好处吧?我听说陈大人上个月给您送了两坛好酒,您送我一坛咋样?”
“你奶奶的,帮老子背个黑锅居然还要好处?行!酒可以给你,不过你得帮老子想个法子,怎么才能尽快完成大帅交办的事情。”刘二愣瞪着眼睛说道。
那书办笑道:“这还不简单,您就照刚才那样做就行了,不听话的您就把他抓来,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帅让您当布政使还让您带着兵,这不就是让您抓人用的吗,”
“哈哈哈,明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刘二愣猛地一拍脑袋说道。
过了一会儿,刘二愣接道:“对了,老陈那边干得也不顺利,我得告诉他赶紧改过来,嘿嘿,老曹不是让我给他物色几个女人么?这事儿得着落在老陈头上,你给他写封信,叫他帮我把这事儿办了。”
那书办笑道:“呵呵,大人不说我也想跟您说这事儿呢,咱们这边找合适的女人不容易,只能从人贩子手中或者是妓院里找,这样的人不知根不知底的,怎能送去伺候大帅?陈大人管着南直隶,那边遍地都是歌坊,花船,他找女人比咱们这边方便多了。”
刘二愣闻言顿时大笑起来。
那书办冲刘二愣拱了拱手,自到书桌前铺纸研磨,思索了一会儿,随即提笔挥毫,很快将信写完。
随后那书办又把信念了一遍,刘二愣听了连连点头,随即命人给陈大虎送信。
将信送出,刘二愣琢磨了一下说道:“既然明白大帅的心思,那咱们这就准备动手吧,以后不用跟下面那些人客气,我算看明白了,这些人是越敬越歪歪k。这样,那些地方官不是跟那些地主富商士绅穿一条裤子么?那咱们就越了那些官员,自己干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
那书办沉吟了一下道:“行!就按大人的意思办。不过那些官员毕竟是朝廷任命的,大帅没有下令拿人,大人最好还是不要做得太过。大人不是让那些官员五日之内来衙门报道么?到时候,大人好好敲打敲打他们,要是他们还不听话,那大人就师出有名了,就算把他们拿下,咱也有理不是,”
“就这么办!”刘二愣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说道。
接着刘二愣指了指椅子对书办说道:“我说你写,咱们马上发布告。”
书办点点头依言坐下,将纸铺好,然后提起笔来静听刘二愣说话。
刘二愣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你们都给老子听好了,老子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别他妈的给脸不要脸。
从今天起,老子在藩台衙门亲自收税,老子限你们三夭之内到老子的衙门将税款交齐。
如果有人不交,三天以后老子带兵上你们家要钱,老子丑话说在前头,等老子亲自登门的时候就不是收税那么简单了,你们还得交罚款,至干罚款的数额是多少,老子这里提前告诉你们,你们一定要做好倾家荡产的准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