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大丈夫-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前人少,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打不过可以跑,现在山上有沈家的家眷,还有诸多的钱财粮食,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说跑就跑了,而且现在就算想跑也来不及了。
李景琢磨了一会儿,决定还是要打,但是尽量控制不要杀人,以免触怒官府,最好能把他们吓跑。
有了计较,李景回到聚义厅前。
高奇,孙猛等人马上围了上来,见二人要说话,李景摆摆手道:“两位兄弟,让这些官兵兄弟把铠甲脱了,换上百姓的衣服,别露出你们的身份。”
高奇和孙猛一听,顿时明白李景的意思,这是既要他们参战,又不想暴露他们的身份。二人均知,这是隐藏身份唯一的办法。
两人当即下令手下官兵除去铠甲,换上土匪的衣裳。
见官兵换装完毕,李景把二人拉倒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孙猛和高奇听了连连点头,随即各领三十人埋伏去了。
接着李景让大虎和刘二愣带人在山上隐藏起来,只等官兵上山,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李景判断的没错,这伙儿官兵确实不是专程来剿匪的。
卫辉府的官兵已经有日子没发饷了,士兵们闹饷,军官也闹,眼瞅着要弹压不住了。
卫所指挥使没办法,就让手下的千户百户们自己想法子。
可千户百户又能有什么法子?
最好的法子就是出去剿匪,可现在的土匪比猴子还精,不等官兵到了他们就跑光了,折腾一趟啥也捞不着,还累的够呛,士兵们都不愿意干这个活儿。
剿匪不行,那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去抢老百姓,可抢老百姓还不能在附近下手,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只能到别的府县的地界去抢,可没有巡抚的命令,谁敢随便带兵过界?擅自带兵过界的罪名可不小,出了事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也不能就这么等着挨饿,后来有个百户想了个法子,上山打猎。卫辉府以北全是山,山上的猎物不少,弄点野味改善一下生活总可以吧。
这想法得到了大家一致赞成,于是卫辉府卫所全体出动,进山打猎。
卫辉府卫所这一出动,附近山头的猎物没惊动多少,山上的大小蟊贼吓得够呛,全部撒丫子跑了。
卫辉府卫所在编的有五六千兵丁,实际上却只有三千多人。可三千人也不少,撒出去打猎,几座山是不够的。几个千户一商量,分片儿,一个千户包一片儿区域。划分区域很简单,抓阄,抓到哪片儿就去哪片儿。
刘百户比较郁闷,他抓到的区域是最远的,远的就快要出卫辉府的地界了。
不过没法子,远点儿就远点儿吧,总好过没地方,于是刘百户就带着手下出发了。
应该说刘百户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可能是因为太远的原因,没人到这里打猎,他包的这片儿山区野味比较多,野猪,山鸡,兔子没少打。
在山里打了两天猎,刘百户一看收获不少,就准备收工。可就在收工的时候,刘百户发现几个人慌慌张张地往山里跑,手里还拿着刀,刘百户当即下令把这几个人拿了。
一通狠揍之下,这几个人招认他们是摩天岭周老大的手下,并将金牛岭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刘百户一听心中大喜,金牛岭离此不远,虽不知是哪路官兵在那儿剿匪,不过他带人前去助阵,怎么也能分一杯羹。刘百户当即下令转向,带着手下直奔金牛岭而来。
刘百户以为土匪已被官军打垮,自然没有防备,急匆匆赶来,没想到一头扎进李景布下的埋伏圈。
李景本不想多伤人命,这时他的势力毕竟太弱,找官兵的麻烦其实是自讨苦吃。
可有时候很多东西是没法控制的,当刘百户进了他的埋伏圈,一声令下,乱箭齐飞,想不伤人都不可能。
两轮箭雨下来,刘百户手下的官兵就大多挂彩。幸好土匪们的弓箭简陋,威力不大,除了个别倒霉的士兵被射中要害丧命,大多只是受伤。
刘百户手下的官兵突然遭袭,顿时乱作一团,扭头就往回跑,这时孙猛和高奇同时发动袭击,官兵本已混乱,再遭此猛攻,顿时溃不成军,宛如没头苍蝇,四下逃窜。
把这伙儿官军击溃,李景急令众人不得追赶,这时不是追杀官兵的时候,谁知道他们还有没有后续部队,他必须得抓紧时间撤离金牛岭,不然一旦大队官兵来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金牛岭自打李景和沈正等人上山之后,可不像以前那样一穷二白,银子不用说了,粮食就有数百石,再加上沈府的女眷和重伤员,那可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李景当即令众匪们收拾家当,同时命人通知沈正等人马上转移。
李景的决断下得可谓及时,刘百户被打的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怎肯善罢甘休。
刘百户逃下山后当即砍了那几个土匪的脑袋,随后便令人通知正在各处打猎的官兵。
听说刘百户被袭,接到消息的几个官兵首领也没细问,点齐人马迅速向金牛岭杀来,到了金牛岭山脚下,几处兵马稍一整合,便杀上山来。
只是当他们杀回金牛岭时,李景等人早已转移,刘百户等人见金牛岭已是人走屋空,一怒之下,便放火烧了山寨。
远远看见山上大火,李景叹了口气,知道金牛岭这个据点算是彻底毁了。
不过李景在撤离金牛岭的时候就已经想好去处,那便是三麻子的红山岭。
三麻子已经被灭,山寨已空,正好可以安身。
红山岭距离金牛岭只有十余里,路途虽近,不过周围全是山,金牛岭到小马庄还算有点像样的道路,往红山岭这里的方向根本没什么正经道路,李景等人骑马尚且费劲,沈府女眷和那些重伤的土匪乘坐的马车更是全靠人推才上得山来。
这么个破地方,卫辉府来的官军想要进来剿匪只能绕到红山岭的东北方向才有条山路,不过红山岭的东北方向却是彰德府的管辖范围,卫辉府没有这个权限进入彰德府境内,而从淇县方向进山却要大费周折,就算人马能进来,可火炮肯定是运不进来的,这玩意儿对土匪来说威胁最大。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李景等人来到红山岭之后,顿时心情大好。
红山岭本身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海拔只有二百多米,但是在红山岭上居然有一座道观,当然道士是一个没有的,有的只是几个看家的土匪而已。看到李景带着大队人马杀上山来,这几个土匪倒也识趣儿,当即弃械投降。
第三十五章 开展情报工作
这道观虽大,却也住不下李景手下这么多人马,不过道观周围还建有许多房舍,想来是当初为香客所建,这些房子虽不能全部解决李景等人居住的问题,却也解决了相当一部分,毕竟房子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建成的。
如果说道观解决了李景心头的难题,那么接下来李景看到的却是更大的惊喜。
李景站在红山岭的顶峰四下望去,只见西北方向越过两道山梁,赫然出现一大片荒地。
像这种山连山,岭接岭的丘陵地带居然有这么一大块平地实在不易,更妙的是,在更远处还有一条河流。
有地有水,以后这就是一块良田。
唯一可惜的是这里的山势都不是很高,也无险可守,不过这里山势崎岖,道路恶劣,临时做一个根据地还是完全可以的。
不过李景担心的就是从道观通往东北方向那条山道,需要提防彰德方向的官兵。好在山道不宽,大规模的官兵想进来也是不易。
而且李景只想暂时找个安身之处,并没打算久居。
等崇祯当了皇帝,各处百姓造反的时候,就是他离开之时。
把人员安顿好,李景将众人召集起来,开始重新登记造册。
这次虽然丢了金牛岭这个据点,但是李景的实力却壮大了许多。
李景现在手下的土匪已经有三百多人,这还没算土匪的家眷和留在王家田庄的匠人们,要是把这些人还有他们的家人全弄来,再加上官兵的家眷,估计得有上千人。
红山岭这边收拾停当,李景便让孙猛带着部分官兵下山。
孙猛带的官兵出来已有数日,再不回去怕就要出乱子了。
孙猛也知李景虽然让他下山,可所交的任务其实分量不轻,也不犹豫,点了二十来个士兵就下山而去。
孙猛走后,李景让众人休息,独独留下马五。
对于马五,李景以前其实并不是很放心。
实际上,除了陈老汉父子和柱子等人,由于是跟随李景一起上山的,李景对他们比较了解,知道他们绝不会出卖自己,对别的人李景都不是很放心。
这次李景离开金牛岭,留下马五看家实际上就是一个考验,而陈老汉也得了李景的嘱咐,要密切留意马五,一旦马五稍有异动,便要陈老汉将他格杀。
此事便是大虎和二虎等人也不知晓,只有陈老汉一人知道,而山上也无人想到李景还留有后手。
做的如此隐秘,自是怕一旦土匪们知道李景还防着他们,会寒了心。
李景对自己的做法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不过现在来看,马五的表现可圈可点,忠心毋庸置疑,完全可以对他委以重任。
马五虽然不再担任队官,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实际上是山寨的二号头领。
李景对马五是很看重的,死守金牛岭一役马五看似被李景处罚,可实际上只是拿掉了他的队官的身份,对他山寨二头领的地位根本没什么影响,这一点从李景给他的重赏就能看出来。
李景不让马五担任队官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这个人对打探消息这方面还是比较有天赋的,做这个工作比训练更适合他。
李景准备让马五从土匪中挑选一批机灵能干的人出来,组建一支情报队伍。
“五哥,虽然这一次咱们吃了点亏,不过却买来了教训。咱们不能只盯着淇县官府那边的动静,还要盯着附近的几个府县,甚至还要更远一些。你从山寨里挑选二十来个机灵能干的弟兄出来,把这些人全部撒出去打探消息,无论什么消息都给我收集上来。你们这些人就是我的眼睛和耳朵。事关弟兄们的生死,别人做这个我不放心,只有交给你我才放心的下。”
“大哥,你能说具体点儿么?都需要兄弟们打探什么样的消息?”马五挠挠头道。
情报工作在现代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在这个古代,尤其是对于马五这样的土匪来说,简直就是什么都不懂,李景组织组织语言,直白道:“你们这些人不光要打探附近的府县官兵有什么动作,还要打探朝廷有什么动向。比如哪个大臣被罢免了,什么地方闹灾了,哪里出民变了,朝廷里哪些官员是清官,是好人,哪些能打仗,哪些是饭桶等等。”
“大哥你不是想玩死我吧?就你要打听的这些消息,别说这几个人,就是咱全山寨的人全派出去也不够用啊?”马五苦笑道。
“呵呵,说到点子上了,这几个人确实不够用,远远不够!你可以出去招人啊,这年头吃不上饭的人多着呢,干活的人还愁找不到?你把你手下这些人派出去,让他们开青楼,开茶楼,开酒肆。反正哪个行当消息最灵通咱们就干哪个行当。周边府县,开封,洛阳,西安,还有京城像这些地方都派人去。我再教你个办法,比如说你想知道淇县县令的底细,那你就买通他家的下人,只要你银子砸过去,保管那小子连县官用什么样的马桶都能告诉你。”李景笑道。
“明白了,不过要做这么多的事情,那需要的银子可海了去了,咱山寨可支付不起这么大的费用。”马五犹豫道。
“银子你不必担心,这几天你先把人手选出来,记住,一定要选机灵能干还要对咱们忠心的,最好是有家眷在山上的。你挑出来的人嘴一定要严,保密措施很重要!这件事只有你我两人知道,别的兄弟就不必知晓了。人员选好后让柱子带你们到郑州王掌柜的田庄,二壮他们在那儿,你去提三万两银子出来,然后你带着这些人到我刚说的这些地方,照我说的开几家买卖,前期买卖上的事情找沈家的人帮帮你。”
说到这里,李景顿了顿,然后郑重说道:“你要记住,不能用沈家的名义,也别用你的名义,你就做个幕后老板。咱们干的事漏出去是要掉脑袋的,你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银子不够就来找我,我安排人给你送。”
“大哥放心,这事儿兄弟定会尽力办的漂漂亮亮的,决不叫大哥失望。”马五道。
“恩,你的为人我是信得过的,不过有两件事我得交代给你,第一,你闲暇的时候找人教教你读书识字,以后要常给我写信,要自己写,不要找人代笔。第二,不要忘了自己的出身,遇到穷苦人能帮就帮,实在过不下去的就收留下来,尤其是孩子。”李景拍拍马五说道。
“恩!”马五重重地点了点头。
“恩。。。。。。”李景琢磨了一下,觉得一下子让马五把摊子铺的太大有些不妥,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件事说急很急,说不急也不急,你以前从没做过这种事情,还是要稳一些。这样吧,暂时先别到太远的地方,只把精力放在周边的几个府县,等你慢慢熟悉了,然后再把人手扩散出去。”李景说道。
“嘿嘿,大哥刚才说的我还真的有些胆突,一下子让我干这么大的事,我这心里还真的没底,现在只在周边几个府县活动,能时时得到大哥指点,我的心里才安稳些。”马五挠挠头笑道。
“你去休息吧,好好养伤,等伤好了再开始行动。”李景笑道。
马五点头起身告辞。
。。。。。。
接下来的几天,李景令人到小马庄将已经身亡的土匪家属接到红山岭,并妥善予以安置。
见李景说到做到,众匪大是感动,均觉跟着这么一位老大就算死了也值。
随即有土匪提出能否把自己的家眷接上山来,李景自然是来者不拒,西面那片荒地他还愁没人开垦呢,有人上山正是求之不得。
土匪的家眷们陆续上山,孙猛那边的工作也十分得力,为表忠心,孙猛首先安排自己的家眷上山,然后才把士兵的家属和匠人们一批批地送上山来,随着这些人的加入,红山岭的势力猛然壮大了起来。
红山岭人马壮大自是好事,不过李景手下实在没个得力的帮手,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实在有些忙不过来。无奈之下,只好请沈正帮忙处理一些杂务,比如修建新房子之类的,都由沈正处理。
由于人数越来越多,红山岭的面积渐渐不够用了,而且那片荒地要开垦,以后不可能来回上山下山,李景便让众人把家眷安排到荒地那儿。然后又令四十岁以上的土匪全部去帮着建房开荒修道。
这些人年纪略大,就算用心训练,也不如年轻人,不如让他们去耕地做活儿。
由于拥有大批的匠人,制造开荒建房修道的工具是不成问题的,倒省了李景很多麻烦。
年纪大的安排好了,还要安排年纪小的。
这些土匪,士兵,匠人谁家没个孩子?
大人们干活儿,这些孩子没人管可就撒了野了,一个个就像猴子一样,到哪里都能看到这些孩子。
孩子整天野惯了,有几个连他们家的大人都管不了。
其中尤以两个孩子为最,这两个倒霉孩子一个叫虎头,今年十三岁,是孙猛的儿子,还一个叫石头,十四岁,是孙猛手下一个士兵的儿子。
第三十六章 女儿家心思
这两个孩子还颇有组织能力,居然把山上几十个孩子给组织起来,每天不是上树掏鸟,就是寻衅惹事,有一天居然跑进训练场偷刀,被高奇发现后狠狠打了一顿,可打完以后他们该什么样还什么样。
玩了一段日子,这两人估计是觉得没意思了,开始带着孩子跟李景等人训练。可李景现在训练的东西哪里是他们能学的了的?反正没看到他们学到什么东西,乱子倒是添了不少,李景每次见了这些孩子都是头大如斗。
李景手下也没个识字的,想教这些孩子读书识字都不行。沈正倒是能教,可他的事情也不少,山上所有后勤方面的事情全部由他负责,哪里有时间去教孩子?
可这些孩子整天放羊也不是个事儿。
后来还是沈家小姐想了个法子。
沈正的女儿小时候请过先生,识文断字,沈小姐听沈正回家念叨了一次这件事,便让母亲跟父亲说,她可以出面教孩子们读书。
沈正听了夫人的话后,琢磨了一下,觉得由女儿出面教书也不是不行,反正这些孩子年纪还小,女儿也不出门儿,就在道观里教书,也不算抛头露面。
听了沈正的建议,李景心中不由泛起沈小姐的脸庞,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这位小姐可真是才貌俱佳,更兼贤惠识体,若是能娶这样的女人为妻,可不知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有沈小姐为李景解忧,李景这块心病总算是去了。不过山上新收了许多土匪,难免良莠不齐,沈小姐在道观里教书,保不齐就有那不识趣儿的会去滋扰,这个保护工作可要做好了。
至于保护的人选李景还费了些思量,新来的土匪肯定是不能用的,至于那三十来个官军也不能用,这些官军以前欺男霸女的事可没少干,别见色起意,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来,到时可就后悔莫及。
还是要用金牛岭的老兄弟,这些人一半都参加过金牛岭防御战,对自己绝对忠心,对沈家也绝对尊重。
李景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些老兄弟每天既要参加训练,还要护卫沈小姐未免太过辛苦,只能实行轮班制。
算了下山上金牛岭老兄弟的人数,除去马五挑走了十来个和留在郑州看护王家田庄的,剩下的老兄弟已不足四十人,一班六个人,正好分成六组。
白天沈小姐教书的时候,每班六个人就散布在道观周围,负责保护沈小姐的安全,凡是不相干的人决不允许踏入道观半步。
把自己的想法跟沈正一说,沈正深深地看了李景一眼,点点头,这事儿就算定了下来。
沈小姐要教山上的孩子读书识字,令山上的土匪们欣喜不已。
这时穷人家的孩子不是不想读书,主要是读不起,另外田地的活计多,稍大一点的男孩子都要到田里干活,也没时间读书。
不过现在山上住都是土匪,山下也没那么多土地要耕种,孩子基本无事可做,现在听说沈家小姐要教孩子们读书识字,那自是求之不得,一家家急忙把孩子送到山上。
说来也怪,这些孩子自打进了道观之后,一个个全都老实起来,尤其是虎头和石头两人。
以虎头和石头的性格,李景本以为这两个臭小子是绝不肯安分读书的,不想这两个小子竟然完全收敛起来,李景和众匪见了都暗暗称奇不已。
这天李景训练结束,恰好看见虎头从道观出来,李景便对虎头招了招手。
虎头虽然混账,不过也知道山上是李景说了算,连他老爹都要听李景的,当即跑过来问好。
李景摸了摸虎头的脑袋,问他为何突然老实了,不想虎头说,教书的先生是仙女姐姐下凡,不敢惹仙女姐姐生气。
沈家小姐李景当初在破庙的时候见过半面,前些日子金牛岭一役,在沈老太爷处算是见了全貌。虽然只是略略看了一眼,不过已令自己险些失神,气质高雅那是不必说了,尤其在破庙的时候,当时那些男人的掉出来了。
只是不想竟然还有偌大魅力,竟然能管住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野小子。
“虎头,你既然怕惹仙女姐姐生气,怎么又跑出来了?”李景问道。
“我要出恭,怕熏到仙女姐姐,这才要跑远一点。”虎头说道。
李景闻听,不禁哑然失笑。
“去吧,好好学,莫给你爹丢人,等你长大了帮叔叔的忙。”李景温言道。
“恩,高叔叔说了,等再过两年,我就能跟叔叔学本事,我以后要做大将军。”虎头笑道。
“有志气,不过光有志气不行,还得下苦功,去吧,好好读书。”李景笑道。
虎头点点头,蹦蹦跳跳地走了。
看着虎头的背影,李景心头一动,缓步往道观走去。
到了道观门外,便听到有孩子读书的声音,期间不时出现几声柔柔的声音在提点孩子们的错误。
听到这个柔柔的声音,李景脑海里猛地现出一个女孩的脸庞。
虽然李景只看了那女孩儿一眼,但是印象却非常深刻。
他记得那女孩在被匪徒挟持的时候还在安慰身边的人,虽然她自己也很害怕。
想着那女孩儿清丽无暇的面容,李景心中忽然泛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大哥好!”
李景猛然一惊,只见两个看守道观正门的土匪正给自己问好。
随即李景发现自己竟然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道观。
“不要声张,免得打扰人家教书。”李景挥了挥手把两个土匪赶开。
两个土匪应了一声,急忙跑开。
李景站在门外听了一会儿,听里面沈小姐吩咐孩子们写字,随后里面传出研磨的声音,李景心里叹了口气,转身轻轻退出道观。
转头看到看门的土匪竖着耳朵倾听,李景轻轻摇摇头,心道:“难怪这些混蛋喜欢到道观轮值,就算见不到沈家小姐的人,听听声音也是好的啊。”
。。。。。。
“小姐,大当家的走了。”道观中一个女孩儿趴在窗户边上,一边从窗户的缝隙往外面看去,一边对正在看书的女孩儿轻声说道。
“知道了。”看书的女孩儿点点头。
“小姐,你刚才怎么不去看看大当家的啊?”窗户边上那女孩儿说道。
那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