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大丈夫-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景点点头,让人将名册放在桌上,然后招手道:“大家一起看一下,觉得哪些人合适做这件事就记录下来。”
众人闻言,急忙上前,一人取了一本名册仔细地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杨柳风忽道:“大帅,您看一下这个人的资料。”
李景闻言,放下手中的名册,接过杨柳风递过来的名册仔细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李景笑道:“别说,这个林欲楫倒是个合适人选。”
顿了顿李景接道:“此人万历三十一年中解元,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后选为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后任起居注史官,天启元年升任礼部右侍郎,崇祯初年耀为礼部尚书。
这个人见事极明,袁崇焕欲杀毛文龙时,林欲楫力言不可,曾连上十三道奏疏。”
读到这里,李景看了看朱由检,见朱由检脸色微红,李景接着念道:“后来因为件恶了阁臣,被逐出朝堂三载。后来皇上将他起复,充殿试读卷官,教习馆员。”
听李景给自己留了颜面,朱由检顿时松了一口气。
将林欲楫的卷宗放下,李景叹了口气道:“这个林欲楫曾做过礼部尚书,对外交方面的事宜肯定明白,而且这人做事尽心尽职,并且能恪守名节,我看就让他担任这次的谈判主使吧。”
周衡臣点点头道:“林欲楫确实是个合适人选,只是咱们给他安排个什么职务还有品级呢?”
李景沉吟了一下笑道:“我看就任命林欲楫为外交部的副部长吧,暂时先授于他正三品衔,待谈判过后,若是能达到咱们的预期目标,再晋升不迟。”
“呵呵,看来大帅是有意压低林欲楫的品级,免得抬高东虏使者的地位。”杨柳风闻言笑道。
李景笑笑,指着名册说道:“接着找,主使有了,还有副使呢,另外,像这样的人都给找出来,大明上下到处都缺官员,这些人正好派上用场。”
众人闻言,继续查看起来。
过了许久,众人又找出一些可用之人出来。李景命周衡臣把这些人的名字抄录下来,然后把这些人的履历资料留下,准备等自己闲时仔细地看一遍。
见众人有些疲累,李景摆摆手道:“你们回去休息吧,衡臣你派人把林欲楫请来,我有话跟他说。”
众人知道李景要交代林欲楫一些谈判事宜,急忙起身告退。
收起2楼2014…04…10 07:01 |
第404章 兵不厌诈
林欲楫时年六十一岁,仕途浮沉多年,见惯了官场上的风风雨雨,加上年纪已经大了,对仕途基本已经绝了念想,只想在现在这个位子上再干几年就回家养老。
可是林欲楫万万没想到李景会突然启用他担任外交部的副部长,虽然李景给他品级定的相对低了些,但是这个任命意味着什么林欲楫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他将重新进入朝廷的中枢层面。
林欲楫虽然已经不再追求进步,但是并不代表他不关心朝局,不了解朝堂里面的动向。
林欲楫知道李景用人注重实务,对他这样靠科举上位的官员是不大看得上的,甚至可以说李景对他这样的读书人有些偏见。
林欲楫实在想不明白,李景为什么会突然提拔于他,因此在听完周衡臣对他的任命之后林欲楫半天没醒过神来。
在周衡臣连声催促下,林欲楫终于知道这个任命是真的,而且李景现在就要见他。
当林欲楫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东暖阁的时候,李景正与朱由检闲聊。
见李景和朱由检言谈甚欢,林欲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景不是把皇上给架空了么?怎么说话时完全看不出朱由检有无奈地感觉?
想了想,林欲楫上前跪地行礼道:“微臣林欲楫参见皇上。”
给朱由检磕了三个头,林欲楫起身对李景躬身道:“下官拜见国公爷。”
李景笑了笑,指着身边的椅子说道:“林大人无需客气,坐吧。”
见李景神色不变,而且态度甚和,显然是对刚才的礼数根本不以为意。林欲楫心里暗叹一声,不管是真是假,就冲这份沉稳就能看出李景确实是个人物。
这人今年好像才三十五岁吧?如此年纪己然执掌大明最高权力,自己在这个年纪时好像才刚中进士,在翰林院做编修。
林欲楫打量李景的时候,李景也在观察林欲楫。
虽然林欲楫两鬓己然斑白,但是身板硬朗,精神十分矍ff,尤其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浑不像六十出头的老人。
轻轻叹息了一声,李景心中暗道:要是能再年轻二十岁就好了。
给林欲楫倒了杯茶,李景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方才说道:“林大人,我这个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去,这次任命林大人担任外交部的副部长,是因东虏遣使前来议和,我手下并无这方面工作经验的人选,因此才请林大人出任该职,负责跟东虏谈判。”
林欲楫一惊,随口跟了一句:“东虏遣使前来议和?国公爷同意跟东虏议和,”
李景微笑着点了点头。
“国公爷,依下官之见,现时万万不可跟东虏议和?”林欲楫急道。
李景笑问道:“为何不可跟东虏议和?”
林欲楫抱了抱拳道:“国公爷,前次京a之战,东虏大败而回,损失了五万余众,己然大丧元气。此番东虏遣使议和,不过是缓兵之计,意图休养生息。
东虏狼子野心,凯觑我大明江山多年,待东虏缓过劲来,必定会再次侵我大明疆土。我大明正该趁东虏元气大丧之际乘胜追击才是,如何能在此时跟东虏议和,任其恢复元气?”
李景看了看林欲楫,摇头轻叹了口气道:“国库无钱,军to都快发不出了,哪里还打得起仗啊!”
林欲楫忙道:“国公爷,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虽然国库空虚,但是我们也当咬紧牙关,勒紧腰带,出动大军趁势追击,如果能再打一次京a那样的胜仗,东虏就永远翻不了身了。国公爷,议和事关重大,千万要三思啊!”
李景闻言用力拍了下桌子:“好!有见地!”
扭头看向朱由检,李景笑道:“皇上,林大人只听片言便猜出东虏的意图,同时点明咱们下一步应该如何动作,实是难得的人才啊!”
朱由检笑着点点头道:“仕济(林欲楫的字)确实人才难得,一眼便看出其中的厉害关系。”
“皇上,国公爷,你们这是……”林欲楫一时不明所以。
李景笑了笑道:“林大人,我早己命曹文诏做好了准备,只待天气略暖便出兵辽东,一举灭了东虏。”
“那为何还要议和?”林欲楫疑惑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所谓兵不仄诈,东虏现在急需人口粮食物资,想要出兵朝鲜,但是担心咱们趁机进攻辽东,因此想借着议和拖住咱们,为他们攻打朝鲜争取时间。
好啊!既然他们想拖住咱们,那我就给他们吃颗定心丸,让他们安心出兵朝鲜,我估计没有两三个月,朝鲜的事情结束不了,东虏国内兵力不足,到时天气己暖,曹文诏出兵攻打东虏就不用那么费劲了。
林欲楫闻言恍然道:“国公爷原来是准备用议和来迷惑东虏,让他们安心出兵朝鲜。”
李景点点头,接道:“从军事层面来说,跟东虏议和,确实是为了迷惑他们,但是如果你能在议和时说的东虏主动投降,那咱们也可以省却一大笔费用。”
林欲楫沉吟了一会儿道:“不知国公爷对东虏投降的标准是什么,下官可不想被东虏弄个假投降糊弄到。”
“哈哈哈,林大人果然精明,就冲你刚才这句话,东虏想糊弄你就算找错人了。”李景大笑道。
顿了顿,李景忽然正色道:“女真人虽然非我族类,但是也算是咱们大明的臣民,毕竟他们臣属大明己有近三百年的时间,这些年对咱们大明也算尽到了臣子的责任,因此我不想对他们赶尽杀绝。
但是前提是女真人必须放弃国号,皇太极必须抛弃帝位,同时放弃军队,重新归属我大明管辖。
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点,我对女真人和汉人将会一视同仁,可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三点,那我李景杀起人来也是决不会含糊的。
几是敢裂我大明疆土者,哪怕斩尽杀绝,李景也在所不惜。”
听了李景杀气腾腾的话,林欲楫心中不由凛然。
冲李景抱了抱拳,林欲楫正色道:“这三点便是国公爷对东虏的要求是吧。”
李景郑重点了点头。
林欲楫琢磨了一下道:“国公爷,下官跟你说句实话,以现在的态势,想让皇太极放弃国号帝位以及军队,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咱们能把皇太极以及他的部属彻底打败,让他们知道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会考虑投降大明。”
李景摇摇头,冷笑道:“我要的不是他们投降。投降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一个国家战败了才会向另一个国家投降。辽东本来就是咱们大明的领土,东虏根本就没资格在咱们大明的疆土称王立国。跟我投降?
我还得接受才算!
林大人,你要明白,就算和谈都得分对象是谁,比如说东虏这次遣使来谈,我是不会亲自出面跟他们谈的,东虏的使者根本就不够级别跟我进行和谈。我不是自大,而是从国家的层面考虑。清国属于自立且不被咱们大明承认的国家,他派使来跟咱们大明和谈,我要是出面,等于是丢大明的脸面。
你知道我为什么压着你的品级么?说白了就是不想抬高东虏的地位。嘿嘿,这次东虏的使者是范文程在清国官居一品,但是在我眼里,派一名三品官员跟他和谈才算符合咱们的身份。”
林欲楫琢磨着李景的话,过了一会儿方道:“下官明白了,在国公爷的眼中,清国的首脑也就相当于咱们大明的土司或者是酋长,跟土司酋长的下属和谈,看来国公爷委以下官三品的官衔都有些高了,从三品或者是正四品倒是比较合适。”
李景笑了笑道:“不是相当于土司酋长,在我眼里他们就是土司酋长。至于你的品级,我认为正三品还是比较合适的,再低的话,显得我没把土司酋长放在眼里。”
林欲楫笑道:“呵呵,土司酋长在国公爷的眼里算得了什么?国公爷要是把他们放在眼里也太抬举他们了。”
李景摆摆手笑道:“林大人就不要抬举我了。”
顿了顿,李景接道:“林大人,你刚才说的不错,眼下的形势,皇太极是不会放弃国号帝位以及军队的,确实要狠狠地打他们一下,只有把他们打残,打废,打得他们永远翻不了身,他们才会认真考虑我的提议。
另外我还告诉你一句话,你出去跟人谈判的时候,咱们大明的军队就是你最强的后盾,你谈不成不要紧,我让军队打得他们答应咱们的条件,让他们跪着求你答应咱们的条件。
我还告诉你一句话,以后你跟别国进行谈判,军队永远都是你的后盾。你觉得谈不拢,我就派兵替你打到谈拢为止。”
听李景如此豪迈,林欲楫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
“国公爷,有您这句话,下官的腰杆子就硬起来了。下官也跟您说句心里话,以后军事上面的事情国公爷出面,谈判的事宜尽管交给下官,大明少一分好处,您就拿下官是问。”林欲楫郑重说道。
“女子,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李景大喜道。
说完李景摆手示意林欲楫喝茶,自己也端起茶杯饮了一口。
收起2楼2014…04…11 10:29 |
第405章 元宵佳节
喝完茶,李景接道:“林大人,伯应眼下在家伺候袁先生,没精力和时间管外交部的事情,另外咱们这个外交部暂时也没有什么事情,因此只挂了块牌子,部员也没有几个人,我打算把这一块都交给你,人选你自己挑,我信得过你的人品。”
林欲楫闻言点了点头道:“国公爷放心,下官决不会以权谋私,安排一些无干之人进入部堂。”
李景点点头,想了想,把刚才整理出的名单拿出来递给林欲楫道:“林大人,你为官多年,对这里面的人想来有所了解,帮我看一看,这里面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
林欲楫接过名单仔细看了起来,看完之后迟疑了一下方道:“国公爷,这里面大多还是能干事的,不过这些人都犯过错,有的更是被国公爷下令拿下的,下官实在是不敢妄言。”
李景摆摆手道:“犯过错不要紧,改了还是一样可以用的嘛?至于你说有些人是被我下令拿下的,我又不是圣人,难道就不会做错事?做错了难道还要一错到底?把这些人才永远埋没下去?如果那样的话,我哪里有脸坐在这里,妄言中兴大明?你实话实说,觉得哪些人可用,该用在什么地方,也省得我浪费精力去研究这些人。”
林欲楫闻言冲李景一抱拳:“国公爷,就冲您这份胸怀,大明必定能在您手里中兴。”
李景摇头笑道:“好听的话就不用说了,我要想听,天天都能听到,而且保证说的比你好听。”
林欲楫笑道:“下官说的可是实话,以前我可是有些误解您了。”
李景闻言叹了口气道:“有些事情是我考虑不周,你们误解也是正常。说实话,我现在很难听到跟我观点不同的声音了,这可绝不是什么好事儿。我希望你们多给我提意见,然后大家集思广益,哪怕说的不对也不要紧,我不会因言罪人的。”
林欲楫闻言默默点了点头,不管李景此话是真是假,能说出这番话就不容易了。
想了想,林欲楫笑道:“国公爷治国之能欲楫生平从所未见,想来只有当年的太岳(张居正)先生可与国公爷相比,属下们只需按照国公爷的吩咐做事即可,至于给国公爷提意见,属下们哪里有那份眼光!”
李景闻言盯着林欲楫看了一会儿,颓然叹了口气。
李景知道,自己刚才这番推心置腹的话,林欲楫恐怕根本不会相信,不过李景也知道这怪不得林欲楫,林欲楫为官多年,仕途数起数落,想是见惯了官场当中的尔虞我诈,现在自己刚刚提拔于他,他怎能听风就是雨,马上就给自己提意见?那样的话,林欲楫做官可就太愚蠢了。
摇摇头,李景指了指那份名单说道:“这里面的人你觉得哪些用得着,就到衡臣那里报备一下,然后自己斟酌着使用吧。另外吏部还有一些待选的官员,你自己挑一些可用的。
东虏的使者暂时被曹文诏安置在山海关等候我的指示,不管怎么样,咱们也不能干扣留使臣的事情,因此,你这边必须尽快做好准备,我最多只能给你半个月的准备时间。”
林欲楫点点头,重新审视了一遍名单说道:“这里面的人都有过管理地方的经验,放在我手底下有些屈才了,这些人我就不要了。至于外交部下面的人员国公爷不用担心,我从翰林院挑几个人出来就行。”
李景笑了笑,这个林欲楫是个明白事理的人,知道这些官员不能由他启用。
而且林欲楫知道和谈的基调自己己经给他定下来,他只需带人根据自己定的调子增加一些附加条款,这一来就需要笔杆子过硬的人,而翰林院里面的人恰好都是笔杆子。
“那行,你就自己斟酌着用人吧,有什么困难就跟衡臣和沈正等几位大人说,我让他们全力协助你。”李景笑道。
“多谢国公爷,那下官就告辞了。”林欲楫起身拱手道。
李景点点头,知道时间紧迫,林欲楫要抓紧时间选人,同时还要告知这些人这次和谈的目的,拟定方案条款。
待林欲楫走后,李景沉吟了道:“派个人给曹文诏送信,就说我己经同意和谈了,让他放东虏的使者进京。另外告诉曹文诏,让他密切注意东虏的动向,做好进攻的准备。”
“大帅,我估计曹叔叔就等您下令了。”小五笑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还用得着我下令么?皇太极打算在跟咱们和谈之时对朝鲜用兵,虽然他不会出动全部的军队进攻朝鲜,但只需调走一半,这次进攻就会轻松许多,这么好的机会你曹叔叔肯定不会错过的。”
小五点点头,自去安排人给曹文诏送信去了。
见屋内无人,朱由检叹了口气,对李景道:“终于要对东虏动手了,算起来,自打先祖晚年东虏起兵反我大明,至今已逾二十余载,期间我大明可谓饱受东虏欺凌,如果能在我在位期间解决东虏,那我死后也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了。”
李景闻言笑道:“皇上,自太岳先生去世以后,大明的局势便江河日下,等到皇上登基之时,大明己是千疮百孔。
现如今咱们不光有能力解决东虏,再有数年,大明还会重新振兴。
依我看来,不是你无颜去见列祖列宗,而是列祖列宗们无颜见你才对。”
朱由检听了展颜笑道:“那也是你的功劳,跟我可没多大关系。”
李景摇头笑道:“皇上此言差矣,我难道不是你的臣子?若不是皇上支持,我推行政令能这么顺利?”
朱由检摇摇头:“说起来惭愧,你一直把我当皇上看待,可我却没帮你什么忙,推行政令也都是你以我的名义下的。不过从今以后,我必定全力配合你推行新政。”
李景笑道:“真要如此,那许多事情就简单多了。我现在最头疼的就是那些藩王还有那些皇亲国戚,碍于你的面子,我真的不想对他们下杀手,皇上要是能出面,这些人就容易解决了。”
朱由检点点头,知道李景说的乃是实情,李景推行政令,最大的阻碍就是皇亲国戚,尤其地方那些藩王。
只是李景眼下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北直隶地区,以及南直隶和江西几处粮食产地,暂时还无暇顾及到别的地方。
即便是现在,李景其实已经对有些地方的皇亲国戚下手了,像南直隶和江西这两地,朱由检就听到风声,刘二愣和陈大虎两人己经开始收拾那些皇亲国戚以及藩王了。
而等到李景彻底腾出手来,那些藩王如果还像现在这样阳奉阴违,李景自不会再手下留情。
实际上,要想让藩王和皇亲国戚们听话,一是李景使用强硬手段,再一个就是朱由检出面,对这些人晓以利害。
这两个办法相比来说,由朱由检出面游说这些人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如果李景使用强硬的手段去解决这些人,势必会激起藩王们激烈的反对。
大明现在己经够乱的了,这些藩王要是再闹腾起来,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如果能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自然是最好不过。
而朱由检答应配合李景推行新政,实际上就是答应由他出面解决那些藩王。
如此一来,大明就会减少很多的麻烦,不必再牵扯李景的精力。
朱由检抬眼看了看天色,不知不觉天色己经暗了下来。
笑了笑,朱由检说道:“李兄,今天是正月十五,你的家眷都不在京中,咱俩是亲家,我看你就在我这里过节吧。”
李景摇摇头:“皇后娘娘以及诸位皇子和公主都等着你吃完饭看花灯呢,我就不碍你们的事儿了,免得被人家说我不通人情。”
朱由检笑道:“她们看她们的,咱们看咱们的,互不相干。”
李景摆摆手道:“别为我影响了你一家团聚,我自己回府跟小五喝酒去。”
朱由检摇摇头道:“过年那天你就是一个人,我听说,后半夜的时候马五和沈正还有张鳌跑你那儿陪你过了个年,今天怎么也不能让你再孤单了,你就留在宫里跟我一起过节。
另外,今天是正月十五,许多事情都可以不用避忌,呵呵,皇后没少听说你的事情,可从来没见过你,正好趁这个节,你也跟亲家母见见面。”
李景闻听一阵汗颜,不知周皇后听到朱由检称呼她为亲家母是何感想。
见朱由检诚意相邀,李景琢磨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也称元宵节。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大明历代皇帝对元宵节都异常看重,并极度嗜好灯会,可以说正月十五放花灯就属明朝的皇帝闹得最欢,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闹到正月十八,整整十天。
不过到了崇祯年间,国库空虚,己然不能像前代皇帝那样搞那么大排场,等李景主政,更不会花那么多钱去浪费。
崇祯十年的元宵节,李景下令只允许放三天花灯,同时不允许放过多的烟火,免得引起火灾。因为明朝的时候还没有专门的消防队,一旦失火,往往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收起2楼2014…04…12 16:10 |
第406章 猜灯谜
但是李景的命令在皇宫里是不起作用的。
李景管得了地方官员,却没法管宫里的皇后嫔妃。人家自己花钱玩乐,李景想管都无从管起。
说起来,这事儿也怪李景自己。
本来这些年皇宫里面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李景为了笼络住朱由检,把皇宫里面很多的用度开销都交给财政部负担。
另外李景每年还给朱由检拨一百万两银子,跟历代相比,一百万两银子看似不多,但是今年皇帝的负担少了很多,一百万两根本就花不完。
再加上皇宫还有皇庄等收入,这些钱实际上都是给后妃们花用的,这些后妃们手里有钱想花着玩,李景自然不能去管。
李景和朱由检来到坤宁宫的时候,只见宫里到处都点着花灯,比过年那一天还热闹。
见李景眉头皱了皱,朱由检笑道:“这些灯都是后妃们自己花钱弄的,你给我的钱,我留着办厂子呢。”
听朱由检解释,李景笑了笑道:“难得大家高兴,赏赏灯没有关系,只是放烟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可别起火。”
朱由检笑道:“这事儿你放心,我没让她们放烟火,毕竟前朝的时候宫里起过几次火,前车之鉴,我可不会忘记。”
李景闻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