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大丈夫-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时辰之后,清军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发起冲锋,无奈地向盛京城中退却。

失去了骑兵的保护,曹文诏迅速派出一支步兵部队将山上的清军火炮部队解决掉,至此西面的清军再无抵抗能力。

不过岳托的战术目的也己达到,抓住这段时间,岳托全力出击,终于把祖大寿部击溃,迫使陈国柱部后退,并令李定国部和孙虎头部现身,为皇太极逃出盛京,打开了通道。

可惜岳托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这一仗打完,清军损失了七万多部队,可谓损失惨重,再也没有能力发起进攻了。

而祖大寿部和陈国柱部在得到李定国和孙虎头的增援之后,迅速整顿人马,重新向盛京方向围攻而来。

同时,李定国部和孙虎头部连夜驰往盛京以东,锁住盛京至抚顺的通道。到这时,岳托己知盛京要步辽阳的后尘了。

不过岳托并没有退缩,哪怕是拼到最后一人,他也绝不肯放弃盛京。

但是令岳托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皇太极的侍卫回来报信说,皇太极失踪了。

这个消息对岳托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损失了这么多人,好容易打开通道,让皇太极离开盛京,皇太极居然失踪了。

听着报信的侍卫讲述昨晚被袭的经过,岳托终于知道自己还是上了曹文诏的当。

岳托有心想派兵去搜寻皇太极,可是一两人可以从包围的缝隙潜进来,大批人马想要出去却是不可能 因为一两个人的目标太小,敌军不容易发现,可大批人马出城,明军只要眼睛不瞎,怎能看不到?想要出城救皇太极只能硬闯。

可对面的明军是李定国和孙虎头指挥的骑兵部队,那可是以曹文诏所属的关宁铁骑为班底组建的骑兵部队,在没有使用新式武器以前,清军打这支部队都费劲,现在这些人换了武器之后,清军完全不是对手。

前日清军被李定国和孙虎头所部打成什么样,岳托再清楚不过了,让士兵出城救皇太极,等于是让士兵送死。可是皇太极又不能不救,岳托无奈之下,只好召集士兵组成敢死队。

但是打仗不是说士兵不怕死就能打赢的,在李定国和孙虎头所部凶猛打击之下,不怕死的清军全部变成了死人。在连续突击无望之下,岳托无奈收兵。

此战之后,盛京的防御力量再次被大大削弱,现在盛京城内可战之兵己不足五万,而且许多士兵身上带伤。

随后岳托发现李定国部和孙虎头部开始调动,只留一半人监视盛京,另一半则往抚顺的方向去了。

岳托知道他们的目标不是皇太极就是己经离京的朝廷重臣或者是正运往长白山的辐重部队,不过这时岳托己经无能为力了。

2楼2014…05…18 20:11 |

第441章 与城俱亡

l>;第441章 与城俱亡_明朝大丈夫吧_ 贴吧  | |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关注:76贴子:1;2771回复贴,共1页 第441章 与城俱亡

收藏     吧主10

vip章节的连载贴,禁止灌水:

公众章节到创世阅读,为作者增加点击

请有能力的朋友订阅本书,支持作者,使其走的更远。

没有能力的朋友请注册创世帐号,为作者增加收藏、并投推荐票。

懒得去创世的吧友,也请看完更新帖后,回复下,慰劳下更新人员。

1楼2014…05…18 20:19 |

竞价沙发:t豆首次抢占本贴沙发,竞价t豆越多,被超越的难度越大!我的t豆余额:0回复内容:还可输入140字前排沙发1970…01…01 07:00      吧主10   而曹文诏这边在击退西面的清军之后,迅速向盛京方向推进,但是等推进至盛京城下之后却突然停止了动作。

因为曹文诏已得到消息,皇太极已经逃出盛京,曹文诏现在关注的已不是盛京,而是陈二虎等人能不能挡住皇太极,并擒住皇太极。

为了确保陈二虎等人的安全,曹文诏命人飞骑通知李定国和孙虎头两部迅速扼住盛京到抚顺的通道,并且命人二人,如果城中有大股部队出城,击退出城的部队之后,马上分兵,往东接应陈二虎等人。

而程二虎等人果然不负众望,生擒皇太极,并把皇太极完整地带了回来。

至此,李景和曹文诏数月前制定的战役目标算是完成一半。现在只剩下攻占盛京,然后解决多尔衰。

等这两个目标解决,剩下的清军残部就可以慢慢收拾了。

曹文诏见到皇太极的时候吓了一跳,曹文诏万没想到皇太极居然憔悴成这样,这哪里还是当年他在战场上见过的那个指挥若定,临危不乱的后金大汗?

命人给皇太极搬来一把椅子,曹文诏又亲自给皇太极倒了杯茶:“喝口热茶,这两天你想必受了不少苦吧?”

皇太极接过茶杯慢慢饮了一口,然后看了看曹文诏,轻轻叹了口气道:“久闻曹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下无虚,不过你不用多费心思了,朕决不会投降的。”

曹文诏笑了笑:“皇太极,我没想招降你,我只是给你应有的尊重而己。”

皇太极闻言霍然抬头:“你尊重朕?朕败军之将,你为何要尊重朕?”

曹文诏摇摇头笑道:“我尊重你其实就是尊重我家大帅,我家大帅把你引为生平唯一的对手,你能被我家大帅看重,我焉能不尊重你?”

皇太极闻言眼睛一亮,随即黯淡下来,轻轻叹了口气:“李景一代人杰,朕不是他的对手,朕输得心服口服,朕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想早日见到李景,不知曹将军能否马上送朕到北京跟李景会面,”

曹文诏闻言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皇太极,我肯定会让你跟我家大帅见面,不过在此之前,我希望你能让城中的守军放弃抵抗,到了今天,你们己经没有任何机会了,何苦多添伤亡?”

皇太极幽幽地叹了口气:“曹将军,你的好意朕心领了,不过大清没有投降的皇帝,也没有投降的臣民,我大清的臣民们己做好了与城俱亡的准备。”

曹文诏看了看皇太极,见皇太极一脸决绝的表情,不由叹了口气道:“你会为今天的决定后悔的。”

说罢,曹文诏转头对亲兵说道:“传我军令,明日未时开始攻城。”

“是!”亲兵接令,疾步出帐。

看了看皇太极,曹文诏摆摆手:“带他下去休息。”

小五点点头,几名突击队员上前将皇太极带了下去。

待皇太极走后,曹文诏对陈二虎笑道:“陈将军,有件事怕是还得麻烦你和兄弟们。”

陈二虎抱了抱拳:“督帅请说,只要兄弟们能帮得上忙,义不容辞。”

曹文诏点了点头:“皇太极说他已经做好了与城俱亡的准备,我非常怀疑他在城里己经布下了后手,这个后手能是什么呢,只能是纵火焚城。

不过盛京外城的范围太广,清军便是纵火,对我军的威胁也不会太大,我估计只能是在内城与皇宫之间。我想你派几名兄弟进城打探一下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可疑之处。”

陈二虎笑了笑:“我说督帅怎么下令明日下午开始攻城,原来是给兄弟们留下进城的时间。行!我安排兄弟们休息一下,晚上潜进城去。”

“有劳陈将军和诸位兄弟们了。”曹文诏抱了抱拳道。

“督帅,大家都是为大帅效命,用不着客气。”陈二虎笑道。

陈二虎并没有问曹文诏为从何得知清军会纵火焚城,对于曹文诏的判断陈二虎是十分信服的。

而且陈二虎知道,哪怕曹文诏判断失误,但是为了士兵的安全,陈二虎也得进城摸一下情况。

因为盛京不同于别的城市,他是清国的都城,虽然盛京的规模没有北京那么宏大,但是该有的防御设施一样不少。

跟北京一样,盛京也分外城,内城和皇城。并且在内城的外围也有瓮城。

明军的火炮虽然厉害,但是不可能把盛京所有的城墙都摧毁,最多是破开盛京的城门进城。可瓮城的城墙与内城的城墙是连在一起的,如果清军退入内城,据瓮城和内城死守,明军只能采取攻打辽阳那样的战术,不停地用火炮轰炸,能不能打破城墙先不说,光炮弹这一项,曹文诏就消耗不起。

当然,打下盛京只是时间问题,最终明军还是会进城的,可如果清军在瓮城的藏兵洞埋伏一部分人马,等明军进入内城之后纵火焚城,必将会对明军造成大量伤亡。

曹文诏要陈二虎进城并不是让突击队寻找藏兵洞,或者是调查清军是否埋伏,盛京这么大,清军这么多,而且现在是非常时期,突击队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打探出清军这些隐秘的行动。

曹文诏让陈二虎带人潜入城中,只是要他们注意在内城与皇城之间,清军对民居是否有不同寻常的动作。

因为要纵火焚城,只能从民居想办法,若是在道路或者是明军进城的必经之路摆上大量的柴草等易燃之物,明军就算是傻子也知道清军要干什么。

至于潜入城内,对突击队员来说算不上什么难事,清军防范再严,也有松懈的地方,只需找到这样的地方,派几个人攀墙入城并不为难。

当然人多了肯定不行,想几百人攀墙入城,就算行动再谨慎,也难保不被清军发现。

曹文诏的判断确实没错,陈二虎带了几名精干的队员潜入城后,很快便发现内城的民居大多堆积了大量的干柴。

得知这个消息,曹文诏冷笑一声,既然清军想与城俱亡,那就只能成全他们了。

北京,乾清宫东暖阁。

李景看完曹文诏送来的战报不由大喜,转头对坐在一旁的朱由检笑道:“皇上大喜,曹文诏来信说,盛京外围之战,歼灭清军七万余人。另外,陈二虎和小五等人于萨尔浒生擒皇太极,现皇太极被暂押在军营,曹文诏说等攻破盛京,便连同清军俘虏一起解往京中。”

朱由检闻言霍然起身:“什么?歼灭清军七万余人?还擒住了皇太极?好!好啊!擒住皇太极,辽东便等于是平定一半了。”

李景笑了笑:“现在说平定辽东为时尚早,不过擒住了皇太极,便等于是除去了咱们大明最大的敌人。”

“呵呵,说的不错。这个皇太极前些年令朕寝食难安,今日生擒于他,可算消了朕这块心病。”朱由检笑道。

朱由检搓了搓手,起身在屋里踱了几步,看了看小九,又看了看文青,转身又看向李景笑道:“李兄,这么大的喜事,咱俩得喝一杯庆祝一下吧?”

李景笑了笑:“不急,从曹文诏所说的日期来看,盛京外围之战己经过了五天,这时他想必己经开始攻打盛京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两日曹文诏必有捷报,到时咱们再庆祝。”

朱由检笑了笑:“那行,那就再等几日,不过这么大的喜事,朕得告诉大明的列位先帝。李兄,朕去给祖宗们上柱香,告诉他们辽东大捷。”

“呵呵,行,你去吧。”李景笑道。

待朱由检走后,李景微笑着摇了摇头,将曹文诏的捷报交给小九道:“命人马上送交各部,同时下发邸报,通知全国各地,辽东大捷,生擒皇太极。”

待小九出屋,李景凝眉沉思起来,皇太极解往京中以后要如何安置呢?

杀是不能杀的,历朝以来,极少有处死敌国的君主的。封他个爵位吧,又有违自己的施政之道。

想到曹文诏信中所写皇太极拒不投降,并且盛京城内的军民要与城俱亡,李景不由叹了口气。

“大帅,擒住皇太极这么大的喜事,您为何还要叹气呢,”文青见了不由奇道。

李景扭头看了看文青,摇摇头道:“皇太极不降,盛京城内清军负隅顽抗,曹文诏必定要下重手,盛京城内十余万人怕是要惨遭屠戮。”

说着李景轻叹了口气:“皇太极为了一己之尊严,置十余万军民生死于不顾,真是愚不可及。”

“等皇太极押解进京,把他凌迟处死,以报多年来扰我大明之仇。”文青说道。

李景摇摇头:“这个皇太极不能轻易处死,要是能收服于他,对平定辽东可有大用处。”

文青不解道:“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还用招降皇太极么?平定辽东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李景笑了笑:“你以为平定辽东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告诉你,消灭清军的大股部队不难,难的是收拾那些残兵。

而要想把清军的残敌全部肃清,没有一两年时间根本做不到。期间咱们需要耗费多少军t}…物资,这笔账你算过没有?

杀了皇太极不过是解恨而己。可如果皇太极能够归降,让他出面收服那些残兵就容易的多,这样就能帮咱们节省大量的钱财物资,有这些钱,咱们投入到辽东的重建当中不是更好么?”

2楼2014…05…18 20:20 |

第442章 攻克盛京

l>;第442章 攻克盛京_明朝大丈夫吧_ 贴吧  | |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关注:78贴子:1;3201回复贴,共1页 第442章 攻克盛京

收藏     吧主10

vip章节的连载贴,禁止灌水:

公众章节到创世阅读,为作者增加点击

请有能力的朋友订阅本书,支持作者,使其走的更远。

没有能力的朋友请注册创世帐号,为作者增加收藏、并投推荐票。

懒得去创世的吧友,也请看完更新帖后,回复下,慰劳下更新人员。

1楼2014…05…21 07:44 |

竞价沙发:t豆首次抢占本贴沙发,竞价t豆越多,被超越的难度越大!我的t豆余额:0回复内容:还可输入140字前排沙发1970…01…01 07:00      吧主10   文青闻言默默地点了点头。

李景沉吟了一会儿,指了指书案道:“马上给曹文诏写信,如果盛京还没打下来,让他停止攻击,然后把皇太极火速押解进京,我要见皇太极。另外,命李定国部马上挥师东进寻找皇太极的后屺以及那些大臣,要是抓到这些人,同样火速押解进京。”

文青闻言,知道李景这是准备亲自劝降皇太极,当下不敢怠慢,马上铺纸研磨,然后迅速按照李景的意思给曹文诏写了一封书信。

可惜,李景的书信发出不到两天,估计还没送到曹文诏的手中,曹文诏的捷报再次传到京城:曹文诏攻克了盛京。

听说曹文诏攻克了盛京,李景不由一愣,这么快?

将曹文诏的奏报仔细地看了一遍,李景不由感叹一声,所谓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说的就是盛京城里的清军。

曹文诏在信中说,当他得知盛京城准备了大量纵火之物以后,将全部的火炮全部动用,在摧毁盛京的火炮之后,迅速占坡外城,然后以强大的火力封锁内城,并让陈二虎率部趁夜突进城内四处纵火。

由于城内通讯不畅,清军见了火光以为明军攻破内城,主将已经下令焚城,当即在城内放火。这一来城内顿时大乱,曹文诏趁势攻进内城,然后占领皇宫,生擒岳托等一干清军将领。

曹文诏回报,战后统计,城内军民死于大火之中不下两万人,另有无数人受伤。

另外,曹文诏在信中说,清军在城破之际,将囤放于城内的粮草物资点燃,大约有四五万石粮食被焚毁。

现在城中无粮,曹文诏请求李景马上调拨一批粮食运往盛京救急,不然的话,俘虏的士兵和百姓就只能饿肚子了。

叹了口气,李景将信轻轻放回桌上,起身在屋里慢慢踱了起来。

辽东现在的形势完全超出了李景的预料。

在李景的预料中,战役结束以后,城里的老百姓免不了会遭到明军士兵的劫掠。

这不是军纪不军纪的问题,而是明军多年来在清军手里吃了太多的亏,现在打下盛京,这些士兵不可能不宣泄一下,盛京城里的老百姓肯定要吃一些苦头,财产也肯定会遭受很大的损失。

这时就是考验领军主帅战役结束以后善后能力的时候,既得让士兵宣泄一下,还得控制住局面,不能让士兵做的太过。

然后就是收拢民心,收拢民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开仓放粮,先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老百姓只要能吃饱饭,后续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可是李景没想到清军在最后关头竟然把粮食给烧了,这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打算让全城的老百姓跟着殉国了。

清军想让全城的老百姓殉国,李景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饿死。

辽东拥有大片未耕种的土地,最缺的就是人口,李景以后要是移民,不知要花费多少钱粮。如果盛京城里这十余万老百姓能生存下来,国库就能省下一大笔支出。

可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即便是生长周期最短的马铃薯也还没到收成的时候。

平阳府这些年虽然攒了不少粮食,可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了支持这场战役,李景几乎把平阳府累年积攒的粮食都投入了进去。

本来李景供养十余万东征军就己经费劲了,再加上这十余万老百姓,李景真的是养不起了。

猛然间李景停下脚步,不对,大明完全有能力养活这些人,大明不是没有粮食,而是没有那么多人运输粮食。

年前,刘二愣在江西就征收了一百余万石粮食,陈二虎在南直隶也征收了一百余万石粮食,但是冬季运河封冻,嘈运不通,这些粮食根本无法从水里运输,从陆路运输的话,成本实在太高,因此,李景并未让刘二愣和陈大虎往北方运粮。

等到开春以后运河解冻,但是两省忙于春耕,也没有闲散劳力进行运输,因此这些粮食一直在两省存放 可现在马上就要到五月份了(农历),春耕早己结束,老百姓正是农闲之时,若不抓住这个时机运粮,再有一个多月,就到夏收时节,那时又无人可用了。

想明此节,李景大喜,忙让小九传沈正和张鳌速来东暖阁议事。

少顷,沈正和张鳌匆匆赶来。

“大帅,什么事情这么急?”沈正落座后问道。

李景笑笑,给两人倒上茶,然后将曹文诏的军报递给沈正。

沈正粗略地看了一下忽然惊喜道:“盛京攻克了?这么快?”

“啊,大喜事啊!”张鳌闻言惊呼道。

说着从沈正手中接过信,仔细地看了起来。

看完后,张鳌忽然皱了皱眉道:“这些女真人行事好毒,这不是想把老百姓饿死么?”

李景摆摆手:“事己至此,多说无益,我找你们来,就是商议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

沈正摇摇头道:且实在是太不划算了,“现时怕是无法解决,平阳府那边的存粮就算全部运到辽东,也派不上多大用场,而每运送一批粮食,倒有一半要落入民夫的肚子里。”

李景点点头:“平阳府的粮食是不能再动了,要以防万一,现在只能从南方想办法,二愣和大虎去年收了不少粮食,要想办法把这些粮食运到北方。也不需全部运来,两省各送一半,所有的难题便可解决。”

张鳌沉吟了一下道:“大帅,要运送这么多的粮食,怕是没那么容易,我查过户部的资料,这几年,运河淤积的厉害,嘈运十分不便,这几年南方的粮食大多靠陆路运输。”

“哦。运河的嘈运不通么?”李景闻言一e。

张鳌和沈正轻轻点了点头。

李景皱了皱眉:“马上调动人力,疏通运河,务必要保证运河畅通,不然的话,南北物资运输不便,既费钱又耽误时间。”

“可是,辽东方面怕是等不到运河疏通,要是从陆路运送粮食,送到辽东至少也要一个多月,辽东方面等坚持这么长的时间么?”沈正忙道。

李景摇摇头:“不能从陆路运输,时间长不说,消耗太大,我们承受不起,还是要靠船运。运河不通,就走海路。”

沈正闻言一匪 :“走海路?现在旅顺等地都被清军占领,想从海路运送粮食,这个风险太大了。”

李景点点头:“所以说,我们必须先把辽南地区的清军消灭,把通往辽东的海路通道打开。”

沉吟了一下,李景接道:“不过,咱们不能等万事俱备,要双管齐下,辽东方面尽快解决驻扎在辽南的清军,同时南边也得做好运粮的准备,让刘二愣和陈大虎马上组织人手和船只把粮食装船。不能辽南平定了才起运粮食,或者是南边的粮食己经起运,辽东方面还没动手。”

“大帅,虽然咱们己经掌控了辽东的局势,不过想平定辽南地区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听说吴三桂现在还被阿巴泰拖着到处跑呢。”沈正说道。

李景点点头:“说的不错,吴三桂现在被阿巴泰拖得厉害,以至于辽南的战事拖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太大的进展。不能让清军这么拖着,得速战速决,现在皇太极己被生擒,盛京也己攻克,可以把主力部队抽调出来增援吴三桂了。我准备让虎头率兵驰援吴三桂,把辽南的清军解决掉。”

沈正闻言迟疑了一下道:“调虎头所部增援吴三桂,这样一来咱们在辽东的骑兵部队就只剩下定国这一支了,后面的仗单靠定国这一万来人怕是不够。”

李景看着沈正笑了笑:“岳父,看来你对朝廷原来的军队还是放心不下啊。”

沈正笑道:“不是放心不下,实在是无法放心。盛京一战,祖大寿部损兵折将,伤亡一万五六千人,我现在正害愁战后的抚恤问题呢。这些战死和那些受伤的士兵的抚恤,我估计至少得花二百万两银子,现在大明到处都用钱,我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银子?”

李景摆摆手,正色道:“岳父,你可别在战后的抚恤问题给我打马虎眼,多少钱都得出,这些士兵都是为国战死的,是我大明的英雄,我不能让他白白的为大明流血牺牲。

那些受伤的士兵和战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