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大丈夫-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景点了点头,转头看向身边的陈二虎。
“二虎,看到前面那两个执勤的哨兵了么?”李景指着前方说道。
“恩!”陈二虎点点头。
“有没有把握射中左面那个哨兵,要做到一击必杀!”李景正色道。
陈二虎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弓箭,又算了下跟官兵的距离,点点头,又摇摇头。
“大哥,我有点紧张,怕射不准!”陈二虎道。
李景轻轻拍了拍陈二虎的肩头,知道陈二虎说的是实话。
陈二虎的箭术在山上算是出类拔萃的,正常情况下,一百步的距离,陈二虎基本可以做到百发百中。
但是现在可是实战,一旦射不死官兵,官兵便会发出警报,到时偷袭可就变成强攻了。
李景手头兵力有限,不可能把官兵压制住,强攻定然会有人伤亡,李景可不想出现这样的情况。
“不要紧,一百步不成,咱们再靠近一些,八十步怎么样?”李景说道。
看着李景鼓励的目光,陈二虎信心大涨,当即点点头:“成!”
“好!各队长听令!”李景低声喝道。
“在!”刘二愣等六名小队长低声应道。
“命令大家做好准备!当我和二虎将哨兵射杀之后,你们迅速冲到营帐外的护沟之内,刘二愣率一二三小队负责放火箭焚烧那些装着粮草辎重的车辆。王二茂率四五六小队负责射杀阻拦的官兵!”李景沉声说道。
“是!”刘二愣等人点头领命,然后转身跟手下吩咐去了。
待刘二愣把自己的命令传完,李景看了看前方的军营,等巡营的官兵再次过去,对陈二虎轻轻招了招手,然后伏低身体,向前爬去。
虽然冬天草木枯燥,但李景动作轻盈,居然没有发出一丝声响,而旁边的陈二虎则要差了一些,不时有草木发出唰唰地声音。
好在不时有风吹过,枯草发声倒也没引起官兵哨兵的注意。
看到李景的动作,刘二愣等人这才明白以前李景为何训练他们匍匐前进了。
堪堪爬了二十余步的距离,李景停下动作,扭头看向陈二虎。
陈二虎点点头,比了个射箭的手势。
李景点点头,示意陈二虎射杀左面的哨兵,自己射杀右面的哨兵。然后将背上的弓解下,又从箭囊中抽出一支长箭搭在弓上。
待陈二虎做好准备,李景猛然挺起上身,成半跪姿势。
“射!”李景低喝一声。
随即两支利箭同时离弦。
所谓快似流星,即如闪电!
两名哨兵万万没有想到,死神已经降临。待听到劲风扑面,想要反应已是不及,两名哨兵同时咽喉中箭。
只见二人手捂咽喉,慢慢倒下。
想来这两人至死也没明白此箭来自何处。
见两名哨兵倒下,李景一挥手,刘二愣等人早已等得急了,纷纷从地上跃起,迅速冲向营帐。
而李景则从怀中摸出面具,戴在脸上,对陈二虎招了招手,疾步向营帐处跑去。
猛然见李景带上一张狰狞的面具,陈二虎骇了一跳,随即醒悟过来,急忙跟着李景向前跑去。
等刘二愣等人冲进护沟,李景轻声喝道;“举火!”
“嗒!嗒!嗒!”几声火石敲击声想起,随即数道火把燃亮。
众人将缠着油布的箭支点燃,然后纷纷射向营帐中间停放的推车。
天干物燥,加上箭支上的油布助燃,推车上迅速燃起几个火头,当火箭越射越多,更兼一阵寒风袭来,顷刻间,营帐内已是一片火海。
。。
“走水了!走水了!”惊醒的士兵,边喊边慌忙穿衣。
“快救火!”从中间营帐冲出一名衣衫不整的军官大声吼道。
“大人,营外有人。。呃。。”一名士兵突然冲过来慌张喊道。
那士兵话音未落,一支长箭从他后面直贯前胸。
那士兵见胸前突然冒出一支长箭,一时不明所以,随即一股剧痛传来,接着便仆倒在地。
。。
这一箭正是李景所射。
李景本欲射杀那名军官,不想那士兵突然出现在那军官身前,这一箭没射中目标,却杀了这个倒霉的家伙。
那军官见士兵突然倒地毙命,顿时大惊,一个打滚,躲在营帐的旁边。接着大声忽道:“敌军在营帐外,列阵!列阵!”
听那军官大声吆喝,李景倒也有些佩服此人临危不乱。
不过佩服归佩服,该杀还是要杀。
第五十二章 爆破箭
这名军官调度有方,如果不杀掉此人,等官兵组织起来,自己手下这帮人就要面临危险了。
李景连发数箭,射杀几名想要吹响号角的官兵,然后抽出长刀,猛然从护沟中跃了出来,向那军官猛扑过去。
李景戴着面具,在火光的映照下更显得阴森可怕,几名胆小的官兵突然见了顿时吓得晕了过去。没晕过去的,也是不住后退,嘴里大叫有鬼。
李景也不理这些士兵,只是快步冲向那名军官。
那军官突然看到李景的形象也是大骇,更见此人对的正是自己的位置,吓得转头就跑。
只是胆战心惊之下,手脚发软,又哪里跑得动?
李景快步上前,挥起长刀,那军官慌忙拔刀相拒,可惜手上根本没有力气,李景一刀下去,那军官的刀便被斩落。
李景更不停顿,接着一刀斩下那军官的头颅,一道血光飚起,溅在李景身上,这一来李景的形象更是骇人。
见李景如此恐怖,众官兵更是慌乱,没头没脑地在军营之中乱窜。
军官已死,无人弹压,号角响起,却再无一人跑去列阵。
李景挥刀斩杀了数名忙乱中跑到自己身边的官兵,转头见还有数量装着粮草的推车没被点燃,急忙跑了过去,在地上拾起一根燃烧的树枝,将剩下几个粮车点燃,又随手把树枝扔进一座军帐,那军帐随即着了起来。
接着几名躲在军帐里面的士兵,大呼小叫地逃了出来。
军帐一般都是连在一起的,这样会节省很多打地桩的时间,不过这时官兵肯定会后悔自己偷懒了。
一座军帐点燃,瞬间引燃周围的营帐,刚刚躲进去的官兵只好慌张地跑出来,等看到驻地已经成为一片火海,知道在躲在军营当中必然会被烧死,一众官兵慌忙向营地外逃窜。
官兵这时只顾逃命,也不管从外面射过来的箭支。好在李景的手下不已杀伤人命为主,并未趁势攻击,大部分官兵都逃了出去。
李景自然不会呆在火海之中,将最后几个粮车点燃后便退了回去,见刘二愣等人还在大呼小叫地不停射箭,李景挥手止住了众人。
官兵已经乱作一团,粮草辎重早就没人管了,眼见烈火熊熊,不久就要化为灰烬,此时已经完全没有必要继续在这里纠缠。
而且这里燃起大火,十里外的官兵先头部队定然已经发现,想来已经开始赶回救援,要不了多久就会来到,再拖下去就会被官兵包围。
李景当机立断,停止攻击,率领手下脱离战斗。
。。
李景带领手下撤退不久,远远便见一道火龙迤逦而来,知是官兵回援的部队。
远远望着官兵的队伍,李景大致估算了下,这支援兵顶多能有七八百余人,也就是说营地最少还有五百来人。
李景点点头,知道领兵的军官还没有昏头,知道留人防御营地。
猛然间,李景灵机一动。
官兵回援,营地必然空虚,若是去袭了官兵的营地,天寒地冻的,官兵没了居处,想不退兵都不可能。
另外还可以帮孙猛一个小忙。
孙猛到林县赴任后,林县的卫所已经开始准备,孙猛也就没捞到这趟差事。
本来当初李景希望孙猛能领到这个差事,那样就可以先袭击卫辉府方面的官兵,然后把内奸送给孙猛,让他立个小功。
不想计划没有变化快,孙猛没能来成。
于是李景只好改变计划,先打林县这一路的官兵。
林县的卫所共有五名千户,这次出兵派了两名出来,要是让他们吃个大亏,这两名千户的地位必然不稳,这样一来,孙猛在林县就可以站稳了。
李景这时还不知道,刚才射杀的那名军官就是一名千户。
但是李景也知道辎重营地被焚,想来先头部队的营地必有防备,再想像刚才那样偷袭可就不容易了,甚至想靠近都不可能。
李景很清楚,这次能偷袭辎重部队成功主要得益于官兵疏于防范。
整个大明朝现在还没有爆发大规模起义,小打小闹的山贼土匪怎么有胆量跟官兵叫板?更不敢主动去偷袭官兵的辎重部队。
后勤补给乃军中重中之重,向来防备周密,以现在土匪山贼的实力,去袭击官兵的辎重部队无异于送死。
正因为官兵知道土匪的实力,因此才没有把土匪放在心上,因此李景带着手下这群兵匪组合才会轻易得手。
当然,如果是别的土匪,得知官兵围剿的消息之后早就逃之夭夭,哪里会主动攻击官军?
官兵万万不会想到他们要剿的土匪头子根本不是一般的土匪,这个人乃是来自现代的特种兵,最擅长干的就是这种突然袭击。
否则,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李景只带着六十名弓箭手,岂能偷袭得手?
知道官兵的营地必有防备,李景还没自大到认为凭手下这些人还会再次偷袭成功。
实际上李景也没准备带着这手下连续进行偷袭。
李景准备自己单独去偷袭,他的倚仗就是复合弓加爆破箭,这个时代,这样的武器已近乎于无敌。
李景的爆破箭只有二十支,在见袁可立时用掉一支,还剩下十九支。
这十九支箭可谓珍贵异常,若非必要,李景并不想动用此箭。
李景知道,日后面临的困难一定会更多,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着,而爆破箭用一支就少一支,李景可不想到那时无箭可用。
不过山上这次面临的困难极大,李景必须速战速决,动用一支爆破箭,李景认为还是值得的。
李景仔细盘算了一下,自己去偷袭,刘二愣等人却不能留在这里。
官兵的辎重被焚毁,必然大肆搜索。
一旦这些人不小心被官兵发现,那自己这次行动不但不会收到效果,反而会激怒官兵,接下来必然会受到官兵疯狂的报复。
想了想,李景叫道:“刘二愣!”
“在!”刘二愣听到李景召唤,急忙停下脚步应道。
“你带领兄弟们继续向北阳镇进发,路线不变,我随后就到。”李景说道。
听李景让自己带队,刘二愣一惊,随口问道:“大哥要去哪里?”
李景摇摇头,这个却不能告诉他们。
若是让刘二愣知道自己的打算,定然不会同意自己只身袭敌。
自己此去只是摧毁官兵的营帐,并非要跟官兵交战,他们去了非但没用,反而会拖累自己的行动。
见李景不说,刘二愣不敢再问。
李景平时待人随和,但是做起事来却是认真至极,一旦做出决定,那就意味着不可回转。
李景对手下有一条非常严格的要求,那就是决不许质疑自己的命令。
刘二愣以前多嘴多舌,为此不知挨了多少打,被李景打了多次以后,总算长了记性。
刘二愣知道李景要是不说,那就是不想告诉自己,自己要是再问,搞不好就会皮肉受苦。
当下刘二愣也不多问,带着手下向北阳镇进发。
至于李景能不能追上他们,刘二愣根本就没想过。
在刘二愣心中,对李景已经有了近乎于盲目的崇拜,李景说他随后就到,那肯定就是随后就到。
至于陈二虎等跟随李景上山的几人,对李景更是崇拜到极点。
陈二虎不像刘二愣那般没有脑子,他知道李景此去要做的定是大事,不带他们同去其实是为他们着想。
至于李景让他们先走,陈二虎更不担心李景会不会追上。
在训练的时候,李景很多时候都是身先士卒。
大家都亲眼看到,李景不管是体力还是耐力都远超他们多多。
想当初,李景带着大家在山中训练,弟兄们一个个累得跟狗似得,可李景居然跟没事儿一样。
同样背负一百多斤的重物,兄弟们累得腰都快直不起来了,可李景依然健步如飞。
虽然陈二虎等人痛下苦功训练,可是跟李景比起来依然远远不如。
。。
待刘二愣等人远去,李景辨了辨方向,向官军的营地进发。
十里的路程,以李景的脚力自是用不了多久就走到了。
远远望着官军的营地,只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果然防备得极严。
李景点点头,虽说卫所兵素质不高,但是毕竟经过训练,这营盘守得倒是非常扎实。
不过这里的士兵跟刚才那一帮都来自同一卫所,偷懒的毛病可谓一脉相承,这个营地的帐篷也同样都是连在一起的。
若非如此,李景还真的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还要继续使用爆破箭。
爆破箭虽然威力巨大,可毕竟也有范围。
官兵的营帐要是分得太散,爆破箭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不过既然连在了一起,那李景可就不客气了。
官兵虽然布置了不少明哨暗卡,但是对李景来说,完全形同虚设。
李景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就摸到了营帐附近。
接下来就简单了。
把箭头安装好,李景直接开弓放箭。
一声巨响,整个营地至少有一半直接上天,剩下的也好不到哪里,爆炸的热量直接把帐篷点燃。
随着冲天的火光点亮营地,李景的身形不免暴露出来,很快就有几名官兵发现了李景的存在。
只是当他们看到李景那恐怖的面容,这几名士兵都是张大了嘴,脸上露出惊恐之色,哪里还敢上前围捕。
李景轻轻一笑,转身离开营地。
第五十三章 厉鬼索命
张千户现在头疼的厉害。
当他带着援兵赶回来,粮草辎重已化为灰烬。
费了好大的力气,好容易把那些四散的溃兵收容起来,才知道负责押运粮草的吴千户已经死了。
在几名士兵的指点下,张千户半天才认出那颗烧的发黑的脑袋是吴千户。
吴千户死了,而且死的莫名其妙。
所有的士兵众口一词,都说吴千户是死于厉鬼的刀下。
张千户并不是不信鬼神,但是他觉得这事儿好像不对。
厉鬼索人性命没听说有用刀的,而且厉鬼怎么会放火烧粮,就算放火也不会用火箭。
而且还有很多士兵都是死于箭下和刀下,厉鬼杀人好像用不着这么麻烦吧?
张千户虽然有些不信,却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在场的士兵至少有一大半亲眼看到那个厉鬼,而且他们只看到火箭齐飞,却连半个人影也没看到。
张千户有心想说,看到人的那些士兵都已经死了,可不知为什么,这话却没有说出来。
吴千户死了,粮草辎重尽毁,这次剿匪就算大获全胜,他也不会好果子吃,用这个理由搪塞,也许还能搪塞过去。
另外他要考虑接下来该怎么办?
没有粮草,是继续剿匪呢?还是回转卫所请指挥使定夺?
就在张千户打不定主意的时候,远处隐隐传来一声闷响,接着便看到营地的方向有火光出现。
张千户大惊,急忙命人回去打探消息。
可惜,听说有厉鬼出现,张千户手下的士兵居然无人敢回去打探消息。
张千户大怒,有心斩了这几名违抗军令的士兵,可是当他看到士兵们一个个战战兢兢地样子时,不由得无奈地叹了口气。
就算杀了这几名士兵,恐怕也没人敢回去的。
就在张千户一筹莫展的时候,驻守营地的士兵跑来了。
只是跑回来的士兵连一半都不到,而且大多负伤。
看着眼前丢盔弃甲,面带惊容的士兵,张千户不用问也知道营地被袭击了。
不过他需要知道营地是如何被袭击的,袭击营地的有多少人。
当张千户抓住一名百户询问完之后,再一次愣住了。
因为那百户告诉他,袭击营地的不是人,是一个厉鬼。
这个厉鬼不知使用了什么东西,居然一下子就把营地给炸上了天,很多正在睡觉休息的士兵在爆炸中死亡,没死的也大多受伤。
如果说刚才张千户还不相信是厉鬼所为的话,现在也开始半信半疑起来。
一下子就把营地摧毁肯定不是凡人的力量。
可是这厉鬼干嘛要摧毁官兵的营地?官兵虽然不是什么好人,可也没干什么太过伤天害理之事啊,干嘛这么不依不饶地?
想想马上就是小年了,要送灶王爷上天,难道说自己得罪了哪路神灵,于是派了厉鬼来警告自己?
有了这样的想法,张千户再也坐不住了,急忙下令全体返回卫所驻地。
其实就算张千户不下令回返,士兵们也待不住了。
没有粮草,没有被服,连营帐都没了,天寒地冻的,难道在野外过夜不成?
。。
一个多时辰以后,李景追上刘二愣等人。
见李景安全无恙地回来,刘二愣等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虽然距离已远,但是官兵营地爆炸的声音实在太响,荒郊野外,声音传的更远,因此刘二愣等人还是能隐隐听到声音,登高远望,也看到官兵营地那个位置出现火光。
刘二愣等人猜出是李景干的,但是却猜不出李景是如何做到的。
当然他们更担心的是李景能不能安全的脱身。
看到李景毫发无损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刘二愣等人既高兴又佩服。
这些人能有今天,全仗李景,可以说,李景现在就是他们的天。
要是没有李景,这些人恐怕都不知道自己第二天应该做什么。
看到大家慰藉的目光,李景心中一暖,对众人挥了挥手。
“哥,是你把官兵先头部队的营地给毁了么?”陈二虎走到李景身边轻声问道。
李景点点头。
“那官兵这下子没了粮草和营帐,应该退兵了吧?”陈二虎接问道。
李景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不置可否。
正常来说,林县卫所的官兵在失去粮草辎重和所有的营帐之后,应该不会再参与围剿红山岭了。
毕竟天寒地冻的,没人愿意在野外受苦,何况红山岭的土匪并没有出现在彰德府的辖区,就算彰德不出兵,卫辉府也没有话说。
但是这次彰德府卫所出兵,实际上是徐家鼓动的。
出动官兵所需的钱粮全部由徐家提供,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林县的官兵若是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是无法跟徐家交代的。
李景估计官兵这次应该会先退兵,至于会不会再次出兵,则要看林县的卫指挥使跟徐家如何交涉。
根据沈正的分析,徐家这次找两府卫所出兵,花费的银两至少在一万两以上,首先两个卫指挥使是必须打点的,带兵的千户还有百户也要给钱。甚至当兵的也要给少许银子,不然的话人家出工不出力,还是白忙一场。
花了上万两银子,要是没有一点收获,徐家怎肯善罢甘休。
表面上看,卫所的指挥使跟地方官府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在明朝,文贵武贱,彰德的知府要是上奏弹劾卫指挥使的话,这个指挥使被拿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而彰德的知府是徐家的女婿,林县的卫指挥使是非常清楚的,因此搞不好林县还会再次出兵。
归根结底,要想官兵不出动,必须把徐家给灭了。
李景摇摇头,自己还是小看了徐家的实力。
当初李景以为,只要自己不显山不露水,沈家也低调行事,等时间久了,徐家自然会淡忘了沈家。
不想徐家竟然如此紧咬着不放,居然把两处卫所的官兵都调动了起来。
看来财帛动人心这话真是一点不假,沈家若是没有这么多的家产,徐家肯定不会下这么大的力气。
不过李景随即苦笑。
觊觎沈家财产的其实何止徐家一家?他自己其实也算一个。
沈家要是没有这么多的家产,李景也不会想尽办法拖沈家下水。
当然李景图谋沈家的财产跟徐家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李景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虽然李景把沈家拖下了水,但还是尽办法在保全沈家周全,徐家则想把沈家连皮带骨的都吞下去。
想了想,李景终究是放心不下,于是派出斥候前去打探官兵的动向。同时又叮嘱那两名斥候,若是官兵退兵,则不必赶回,尾随官兵到林县,跟孙猛保持联系。
此时李景还不知道官兵已经吓破了胆。
官兵们甚至都没有回先头部队的营地救治伤兵就连夜逃回了林县。
李景万万不会想到,他无意中拿的那副面具会出现这么大的效果。
当初李景看到那副面具,并且把面具收起来不过是一种下意识地行为。
李景以前经常在野外执行任务,而在执行任务时,他和队员们都会在脸上涂上油彩进行伪装。
伪装隐藏,几乎是李景每次执行任务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这里李景自然找不到油彩,因此当看到那副面具的时候,李景几乎是下意识的想用面具来代替油彩。
而且使用面具很方便,需要的时候就戴上,不需要的时候就取下,免去了洗脸的麻烦。
陈二虎当初看到李景戴面具的时候吓了一跳,心里一直纳闷,不知李景为什么要戴这么个玩意儿。
陈二虎知道李景绝不会做没意义的事情,更不会闲得无聊戴上面具去吓人。
因此,等李景安排完斥候出去打探消息后,便问道:“哥,你戴那个面具干啥?大晚上的,我猛然看到还吓了一跳呢!”
听了陈二虎询问,李景不由得面露苦笑。
戴面具其实只是李景的一种下意识行为,实际上根本用不着。
要知道,这里是明朝,根本没有电灯之类的照明工具。
这时的人在夜间到野外只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