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大丈夫-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徽揉大喜,对李景福了一福笑道:“妾身这便跟莹莹说去。”
李景的命令一旦下达,下面便快速动作起来。
两日后,沈正来报,已经筹措了五万石粮食出来,另外还有大量的药品和布匹,同时各地的粮食此时也正往绛县这边运来。
李景点点头,平阳府这边也是连月下雨,道路泥泞不堪,这么快就筹措出来五万石粮食实在是难能可贵。
李景知道灾情不等人,早一日把粮食运过去,就能多救一批人活命。
因此,李景决定不再等待,先带人把这五万石粮食运往河南,剩下各县的粮食物资到了以后,由张楚带队运过去。
五万石粮食再加大量的药品和布匹,需要动用大量的车辆和人力来进行运输,这一次,李景可真是下了血本,整个平阳府的人力物力都调动起来,才组成一支浩荡的运输大军。
同时还有陈国柱,孙虎头和李定国及陈大壮炮营一部组成的五千济世军进行押运。
李景带着运粮队,日夜兼程,每日行八十余里,只用了不到五天,便抵达孟津渡口。
李景用手遮住额头想黄河对岸远远望去,只见对面一片土黄色,在日光的映射下,泛出刺目的光芒。
叹了口气,李景下令将沿岸所有船只全部征缴装粮。
见李景发号施令,全没把本地的官员当回事儿,济源和孟津县的众官员只有无奈的份儿。
没办法,李景根本就不跟他们讲理,直接就把他们押到了黄河渡口。
押这帮官员自是借他们的旗号发号施令,毕竟组织渡船得用官府的名义另外,朱徽揉想出的办法虽然不错,但是赈灾布告却还得以官府的名义发布老百姓才能相信。
让一众士兵携着本地官员的布告四处张贴,不久就见大批百姓携带着木扳等物前来。
李景仔细地看了看,其中果然有许多人拿着门板床板。
众百姓一起动手,很快铺出一条可供粮车通行的道路。
带着运粮队进驻孟津县县衙以后,将本地一众官员聚到一起,然后李景对组织运粮的杨柳风说道:“慎行,河南府这边我给你留一万石粮食,你带本地的官员组织赈灾。”
冷冷地扫了堂中一众官员一眼,李景森然说道:“若有闹事者,或者图谋不轨者,给我就地斩杀,无论是谁,明白么!”
“学生明白!”杨柳风朗声说道。
李景点点头,这个杨柳风着实聪明,知道这时不能称呼大帅,另外杨柳风虽是书生,但是说话办事干净利索,而且极富豪气。
接着,李景又对孙虎头说道:“虎头,你带本部人马负责粮食的安全,更好保护杨先生的安全,杨先生做事认真仔细,你要用心学学。
“孩儿知晓,父亲大人放心!”孙虎头跟了李景多年,受李景影响,做事之前习惯思考一遍,眼见杨柳风没有称呼大帅,略一思索,便明白其中的原委。
而且孙虎头深知此次越境放粮事关重大,决不能有任何疏漏之处。杨柳风跟当地的官员周旋自然要做白脸,那这个黑脸之人就得他来做,这样才能镇住本地这些官员。
想起沿途看待溺毙饿毙的百姓,李景又认真嘱咐杨柳风,一定要把这些尸首处理好,免得爆发瘟疫。
杨柳风年前在绛州曾处理过此类事情,知道这么多死人如果不处理好,一个不小心,便会出现瘟疫蔓延开来,此事关乎无数人的生命,决不能轻忽怠慢。
超级巨星极品小农场汉魏文魁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我的女仆机器人都市灵仙帝国之大中华末世药奴葬剑江湖左手上帝,右手地狱寻途无极开天
第二百二十六章 省亲
实事求是的来说,虽然明朝很多官员比较混蛋,但是能做事的官员也还是不少的。不管是被逼迫还是自愿,起码在李景来了以后,济源和孟津两县的官员们都动了起来。
看到那些官员们一板一眼的做事,李景心里总算是踏实了一些。
孟津县虽然直接受到决口的冲击,但是由于孟津地势比较高,灾情还不算十分严重。
让本地的官员把那些灾民组织起来,李景让杨柳风发布了第一条救灾举措,堵决口,修堤坝,平整道路。报酬就是粮食,干活的有饭吃,不干活儿的爱上哪上哪,这里不养大爷。
那些老弱妇孺虽然不能千体力活儿,但是可以洗衣做饭,端茶递水。总之,除非是不能动的,都得出来千活儿。
对此,那些灾民并无异议,因为干活儿吃饭,天经地义。
而且他们都知道,从山西过来的这些人让他们干的活儿,其实是为他们着想,是真正在帮他们。
因为虽然现在雨已经停了,黄河的水势减弱了一些,但决口处依然有水在流。
如果不把决口堵上,那么黄河的水便会从决口处不断流向他们的田地。
中国的老百姓自古以来就是勤劳的,在得到吃的以后,马上响应李景的号召,开始展开轰轰烈烈地自救工作。
把孟津的救灾工作安排给杨柳风以后,李景率部押送粮食和药品向开封方向进发。
途径郑州时,李景把柱子留了下来,同时给柱子也准备了一万石粮食。
郑州距离中牟不远,中牟决口,郑州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郑州一带地势比较平坦,没有山岭阻挡洪水。
李景在郑州的根基可比孟津县厚实多了。
景记车马行在河南的中枢就在郑州,郑州车马行的员工也远远多于别的地方,郑州千户所都有数百名官军士兵还有他们的家属在车马行打工。
同时,车马行里面还有不少地方官员的老乡亲属在里面干活儿,车马行可以说牵动了郑州所有的地方势力。
谁敢动车马行,这些人第一个就不答应。
车马行是个赚钱的行当,自然有人想插手或者是分一杯羹,甚至还有人想取而代之。
但是看到车马行背后庞大的实力之后,这些人只好履旗息鼓。
真要有那不知趣儿的,李景当初安排在车马行的士兵就出动了,这些人本就是土匪出身,干绿林的活儿自是毫不含糊。
先是上门警告,接着就是拎刀威胁,最后开始动手,而且这一切都是晚上进行的。
基本上一套流程下来,那些对车马行心怀不轨的人就会老老实实,就算是地方官在面对这些人的时候,也同样服服帖帖。
但是李景并没有搞垄断,有不少商家看车马行赚钱,也跟风开办车马行,对此李景严令不得打压这些商家,甚至还命令下面的人,在这些商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景记车马行要出手帮助他们。
钱不是一个人赚的,也是赚不完的。
景记车马行这种做法赢得了同行们极大的尊敬,现在俨然是车马行的领头羊。
有车马行的人协助柱子,郑州这边几乎不用操心。
李景带队赶到开封的时候,城外的积水还未完全退去。
开封是河南的省治所在地,河南巡抚衙门,河南布政使司衙门全在这里得知有人带了大批粮食前来救灾,一众地方官大喜过望,打开城门欢迎李景等人进城。
李景要带朱徽揉回家看望父亲,自然不会拒绝。
吩咐陈大壮带兵在城外看护粮食,李景带着李定国和一干亲兵护着朱徽揉的马车进城。
令李景意想不到的是,他刚刚进城不久,还没到王府,官府便派人来找他了,并且张口就跟李景要粮。
看着前来要粮的那名官员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李景忽然笑了。
“你能告诉我你要粮做什么吗?”李景笑道。
“现在开封城里也没有粮食了,巡抚大人和布政使大人希望能借一批粮食以解燃眉之急。”那名官员理直气壮地说道。
“你知道我带这批粮食来是干什么的吗?”李景笑着问道。
“不是说赈灾么?”那名官员奇道。
李景四下看了看,点点头道:“对!赈灾,所以请你转告巡抚大人,马上发布赈灾布告,让受灾的老百姓来城外,然后我会发放救灾粮食。”
“放肆,巡抚大人要怎么做还用得着你来告诉么?”那官员怒道。
那官员话音刚落,便见眼前闪过一道影子,只听“啪”地一声,那官员随即大声惨叫起来。
却是李定国见他出言不逊,抡起马鞭狠狠地抽了他一鞭。
“滚!你是什么东西,敢在我父亲面前吹五喝六,让你们那个什么狗屁巡抚过来。”李定国喝道。
“你好大的狗胆,居然敢打我,来人,把他给我抓起来。”那官员捂着脸大声叫道。
一群差役闻听,当即扑上来要抓李定国。
李景摇了摇头,对身边众亲兵道:“略惩一下即可。”
那官员在李景面前张牙舞爪,亲兵们早就看得义愤填膺,不过他们可不像李定国。
李定国年纪小,又是李景的义子,小孩子脾气急,说动手就动手,他们没得李景的命令可不敢动手。
此时得了李景的指令,众亲兵大喜,从马上一跃而下,冲着那群差役就扑了过去,接着便听“哎哟”,“我的妈呀”之类的呼声响起。
李景的亲兵都是十一七八岁的壮小伙子,从小接受李景训练,身手比之突击队的成员也是不i2多让,有的甚至还有过之,对付这群差役自是小菜一碟,顷刻间便把这些差役放倒在地。
看到这些人如此无法无天,那名官员瞪大着眼睛,一时不明所以。
李景敢在城里命亲兵打人,那自是有所倚仗,在他身旁的马车里坐的可是周王府的郡主,郡主的下人在城里打个人算什么?
笑了笑,李景对那官员说道:“回去告诉你们那个巡抚,我在周王府等他。”
说着转头低声向着车厢说道:“徽揉,带你回家见你父王。”
“多谢老爷。”车厢里面说道。
那官员捂着睑,听李景说回家见父王,顿时吓了一跳。
在开封府能被称为王的只有周王,难道说这车里的是周王的女儿,那就是郡主了?
周王在开封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地位摆在那里,就连巡抚见了也得磕头而且周王素有贤名,在开封城里口碑极佳,开封城上到官员下到百姓,对这位王爷都是极为尊重。
他不过一名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儿,得罪了郡主,想找死么?郡主要是杀了他,最多是被训斥一顿而已。
那官员正在琢磨怎么应付过去,不想李景根本就不理会于他,转头对一命亲兵说道:“你去告诉你大壮叔叔,看好粮食物资,谁敢妄动,格杀勿论那亲兵得令,上马驰向城外。
李景接着对李定国笑道:“咱们随你姨娘去见王爷,你进了王府可不要这么毛躁,别给你姨娘丢脸。”
“孩儿遵命!”李定国说道。
听了李景的话,车厢里朱徽揉笑道:“定国一向很懂事的,刚才不过是气不忿那个人跟你说话的口气而己,你不要怪他。”
李景笑着摇摇头道:“你们就这么护着他吧,以后把他惯坏了,我看你们怎么办?”
李定国听了心中不由一阵感动。
李景拿他和孙虎头两人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下面的人也从不把他们当做是义子,一直都是虎头少爷定国少爷的叫着,不过虎头却没得到李定国这么多的呵护和照顾。
远远看到王府门口的石狮子,李景笑道:“徽揉,到家门口了,下车吧朱徽揉点点头,在小竹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这一路舟车劳顿,可把朱徽揉可累惨了,她毕竟是王府千金,身子骨远没有丫鬟结实。
另外,到了红山岭以后,虽然朱徽揉在沈莹的影响下解开了缠脚布,而且当时朱徽揉并未完全发育完,经过几年成长调整,脚板脚趾己经舒展了许多。不过毕竟缠足多年,脚的骨骼已经有些变形,再也不可能像正常人的脚一样。
朱徽揉的脚明显要比沈莹的脚小了许多。
一路劳累,要是没有丫鬟搀扶,让朱徽揉用自己的小脚走路确实有些困远远看到一群人在王府前面的路口停下。并且向王府走来。
两个看大门的急忙叫道:“什么人,竟敢在王府门前聚众。”
李景挠挠头,自己今天可算吃到瘪了,先是被开封府的一名小官儿欺压,现在连王府看大门的的都呵斥起来。
李景正琢磨怎么搭话呢,便听小竹喝道:“你们两个杀才,敏德郡主回家省亲,还不快点开门通报。”
“什么?敏德郡主回家省亲?”两个看门人大、凉,相互对视一眼,其中一人急忙说道:“你们等着,我回去通报。”
说着推开大门,撒腿就往府里跑去。
李景转头看了看小竹,伸了伸大拇指,以示赞许。
小竹的脾气李景多年前就己经领教过,端的是野蛮泼辣,当年李景都被她训斥过。
超级巨星极品小农场汉魏文魁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我的女仆机器人都市灵仙帝国之大中华末世药奴葬剑江湖左手上帝,右手地狱寻途无极开天
第二百二十七章 周王府
对于王府的家人不认识朱徽媃,李景并不奇怪,郡主是什么身份?一个看大门的怎么有机会认识郡主?
要不是郡主多年未曾回家,为显示对家里人的尊敬,在家门口就下车,这两个看大门的这辈子也别想见到郡主。
别说看大门的,就算是外宅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管事都没资格见到郡主。
见过了许久也不见有人出来迎接,李定国急道:“怎么回事儿,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人出来迎接姨娘。”
朱徽媃笑了笑道:“王府大得很,看门的要进去报信,得经过层层通报才行。”
朱徽媃话音刚落,便见大门再次打开,随即便见一个衣着华丽的人走了出来。
“大哥?”朱徽媃叫道。
“妹妹,真的是你?你真的回来了?”那人看到朱徽媃惊喜道。
听朱徽媃管此人叫大哥,李景知道这便是周王世子,朱恭号(加木旁,这个字打不出,以后就用号字)。
见朱徽媃要跪下,那人急忙拉住朱徽媃。转头对身后众人叫道:“快,快通知父王!真的是妹妹回来了。”
接着又叫道:“来人,轿子,轿子。”
“多谢大哥。”朱徽媃忙道。
“好妹妹,父王知道你回来,不知要欢喜成什么样子。”朱徽媃的大哥说道。
朱徽媃闻听默默不语,过了一会儿,方才想起还没介绍李景给大哥认识,急忙说道:“大哥,这是我夫君李景,夫君,这是我大哥。”
李景点点头,对朱恭号抱了抱拳道:“李景见过大哥。”
朱恭号仔细地打量了李景一眼,微微点头道:“无需多礼,此处非谈话之所,且随我见过父王再说。”
李景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下人把轿子抬来,朱恭号让朱徽媃上轿,然后对李景招了招手,转身上了轿子。
见周王世子在家里居然还坐轿子,众人均是大吃一惊。
但是等进了大门才知道周王世子为什么做轿子了。
周王府的面积规模极大,里面有内外两座城垣。环外墙周长为九里三十步,占地面积比河南府城还大。
河南府城洛阳的城墙的周长也只有八里三百四十五步,至于城里福王府的面积跟周王府相比更是不值一提。
周王府其实是在宋朝的皇宫遗址上建造的,外墙也就是萧墙虽然也能驻防士兵,但严格来说并不算古代城市战略防御体系的城墙。这是因为燕王朱棣当上皇帝以后,为防止藩王作乱做出的变动。
王府的城墙防御降低,那么自然很容易攻破,朱棣这么做就是告诉下面的藩王,你们给我老实点儿,你们的家说攻破就攻破。
外城有四个门,南门叫南华门,也叫皇城门,或者是午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北门叫后宰门。
外城墙高两丈左右,娱蛤木镇压,上面覆盖这琉璃瓦,实是气派非凡。
但是跟内城墙相比又差得远了。
内城即紫禁城,周长大约有五里左右,墙高五丈,上有垛口,四周有城壕环绕,四面有门,南门叫端礼门,北门叫承智门,东门叫礼仁门,西门叫遵义门。
看到紫禁城的时候,李景等人才明白为什么周王世子是坐轿子来的,又为什么给朱徽媃找来轿子。
同时明白刚才朱徽媃为什么说王府大得很了,合着他们刚才走那一段路其实只能算周王家的院子。
亲王府的紫禁城跟皇宫基本上没有太多差别,除了宫殿少了点,该有的都有。
一般来说王府有正事或者大事的时候,王爷才会坐在正殿里会客。比如说朝廷来人宣旨,地方官员i见等等。
敏德郡主回家在周王府也算大事,但是却不是正事儿,而是家事,周王自然不会搞那些没用的排场。
周王今年已经七十岁了,朱徽媃是他最小的一个孩子。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么儿。周王晚年得女珍爱异常,破例奏请当时的万历皇帝册封为敏德郡主。
不过这位郡主着实顽劣,竟然离家而去。
周王一怒之下,宣布不要这个女儿,但是父女天性,女儿离家,做父亲的怎能不惦记,又岂能不想?
每年寿诞,看到小女儿送来的寿礼周王都会沉默半晌。
在周王看来,这辈子恐怕是再也见不到这个小女儿了,不想数月前女儿突然派人送来六十四抬礼品。
看到这些礼品,周王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这辈子他嫁女儿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周王知道这些礼品乃是聘礼,不过规格显然是逾越了。
因为六十四抬礼品不是指六十四个人抬的礼品,而是一百二十八人抬得六十四件礼品,只有皇帝大婚时才能下六十四抬聘礼。
不过周王并不在乎,因为来人只是说这是女儿送来的礼品,并没提聘礼这茬儿。
看到聘礼,周王知道女儿这是要成亲了。
女儿成亲,婚嫁的对象做父亲的居然不知道,也不是从自己家里娶走,周王的心情可想而知。
谁承想,女儿竟然回来了,而且是跟丈夫一起回来的。
听到这个消息,周王对女儿的一切不满全部烟消云散。
看到父亲苍老的面容,朱徽媃再也忍不住了,哭泣着膝行在周王面前道:“父王,女儿不孝,请父王见责!”
周王颤抖着双手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这些年苦了我儿了。”
“父王!”朱徽媃扑进父亲怀里,终于嚎陶大哭起来。
搂着女儿,父王给你出气。
周王轻轻抚慰道:“莫哭,莫哭!受了委屈尽管跟父王说,说话间,周王也不禁老泪纵横。
哭了一会儿,朱徽媃终于想起还没把李景介绍给父亲,急忙从父亲怀里起身,擦了擦眼泪说道:“父王,女儿成亲了,这位便是女儿的夫君。”
说着指了指李景。
周王刚才一颗心全放在女儿身上,根本没去注意女儿的丈夫长得什么模样,这时听到女儿提起,这才仔细地看了:着军纂o仔细一打量,周王心里不由得暗暗吃惊。
对李景的相貌,周王并未在意,有句话说是男儿无丑相,男人只要五官端正就行,何况李景虽然不算十分英俊,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但是李景的眼睛直如秋涨一般,眼神深邃如潭,直似深不见底,偶尔一转,光芒闪现,好似能看穿一切。
而且李景只是随随便便往那里一站,犹如渊停岳峙,气势着实非凡。
周王一生可谓阅人无数,但这般有气势的却只见过一人,那还是他年轻时进京参见万历皇帝时,在张居正身上看到过,便是皇上身上也没这般气势。
见周王看向自己,李景笑了笑,上前跪倒在地,rw澎澎磕了三个头,然后说道:“李景参见岳父大人。”
对长辈实行跪拜之礼,李景并未觉得有何不妥之处,但是让李景称呼父王那是不可能的。
听李景如此称呼,众人尽皆大惊,这人竟敢如此无礼?
不想周王听了却哈哈大笑起来,周王这一生整日被人叫做父王或者王爷,还从未有人叫过岳父或者父亲,咋一听只觉得亲切无比。
“好!好!快起来!”周王大笑道。
说着随手从身前结下一块玉递于李景道:“来,这块玉你收着,这声岳父大人总不能让你白叫了。”
李景笑了笑,起身接过玉来,随手交给朱徽媃。
见李景连看都不看,直接交给自己的女儿,周王不由有些愕然,难道李景不知道他随身之玉的价值?
要知道周王这块玉可是非同小可,乃是他年轻时封世子时皇帝所赐,那时的皇帝还是万历他爹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屋。
周王这块玉可谓价值连城,不想李景居然连看都不看。
要说李景不识货,周王肯定是不信的,虽然李景穿着朴素,但是女儿身上的穿戴却一样不少,有些首饰周王府都未必拿得出,要说李景没钱,打死周王都不信。
周王赐玉给李景,便是认可了李景这个人,这时,周王世子朱恭号方才正式跟李景见礼。
然后又为李景一一引见周王家人,不是什么郡王,便是什么将军,听得李景脑袋都大了。
李景正头疼呢,忽然外面有人进来通报,河南巡抚前来求见。
“他来干什么?不见!”今日女儿带着女婿回来,周王兴致正好着呢,自不想被人打扰。
李景却知巡抚此来乃是想来探听一下虚实,看看自己到底是什么路数。
想了想李景笑道:“这个巡抚是为我而来,岳父大人还是见一见吧。”
“为你而来?为何因你而来?”周王奇道。
朱徽媃闻听,凑到周王耳边,把李景来开封的目的仔细说了一遍,又把进城后所遇之事大略说了一下。
周王听了大惊,惊奇地看着李景说道:“你这次来开封是为贩灾而来?
你上哪弄这么多粮食贩灾?这次受灾只怕得有上百万人,没有几十万石粮食怕是不够。”
李景笑了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