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少帝-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子辛言少帝刘辨,并未忘记荆襄的这些百姓,只要汉庭尚在,少帝刘辨尚在,荆襄一日就不会沦落成他人口中之物。这不只是徐晃的意思,也是少帝刘辩的意思。
襄阳城的百姓相信刘辨,所以他们等到了朝廷大军的到来。襄阳城的将士们相信刘辨,所以他们死守襄阳终于驱逐出江东的士兵。
当然徐晃还有另外一个心思,他并不知道襄阳城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但是当王越把荆襄城内这一连串的事情同徐晃悄悄地讲过之后,徐晃就决定做出个样子给荆襄这些门阀们看看。同汉庭,少帝刘辨作对,那么就想好后果再说。
诸葛亮、司马懿、庞统三人这一战用尽全力,已经并无力气再战,在众人的搀扶下,走下襄阳城,慢慢地靠近大军。
“徐将军,接下来就靠你了。”庞统把自己手中的圣谕交到徐晃的手中,因这一战,庞统力竭,自觉的把安抚襄阳城的事情就交给徐晃。
徐晃是朝廷派来援助襄阳的先锋将军,自然也是代表着朝廷的旨意的,出于地位的关系,自然高出襄阳城内所有人一头,当然庞统除外。庞统是唯一一个朝廷派来的使臣。但是现在庞统确实当不了襄阳城大任。
而南蛮来的援军,一是客军,又是异族,自然不能服众,而剑师王越的声明不显,自然也不适合暂时统领襄阳城大小事务。
“嗯。”徐晃跳下马来,对着诸葛亮、司马懿、庞统三人身居一躬,淡淡道:“三位,谢谢。”
“呵呵。”三人惨淡的一笑,从庞德公的府邸见过少帝刘辨后,这条命就已经同少帝刘辨绑在了一起。
一旁的襄阳百姓老幼搀扶,围凑到徐晃的身前,虽然没有人开口,无疑眼神已经出卖了他们的表情。他们都希望能听见朝廷的允诺,他们誓死拼搏该换回来的代价是什么。
看着身旁这老幼妇孺,还有带伤的襄阳守军,每个人给徐晃的感觉都是那么挚诚,他们为了等到朝廷大军的到来,浴血奋战到最后一刻,生死不顾。
这个时候,说什么话似乎都是多余的。
而且也没有什么话能够换回襄阳城内的每一仗。
天子让徐晃给荆襄的父老乡亲,全城的守军,深施一躬。可是现下徐晃总觉得这一躬并不能收服襄阳人心,徐晃另有所想,整了整自己的甲胄,卸掉自己的兵刃,当着全荆襄的老百姓,双腿弯曲,在所有人瞠目结舌下,狠狠地跪了下去。
庞统但见徐晃身子弯曲,朝着荆襄城所有的百姓跪倒。急忙上前想要扶住他,徐晃此刻代表的不是自己,他是代表着大汉天子刘辨。
从古至今,哪有皇帝给臣子下跪的。所以这种情况,庞统决不允许他发生。
“徐将军!”
就连一旁的诸葛亮、司马懿都不解的看着徐晃,猜测着这到底是皇帝陛下的主意,还是他自己私下的决定。
“徐将军!”
襄阳城的这些百姓和官军可不这么想,他们想也没有想到,当大军进城的第一刻,不是去做其他事情,反而是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大汉天子刘辨竟然派人给自己这么一个大礼。
亘古至今,从未有之。
“陛下,还没有忘记我们,没有忘记我们。”慢慢地从襄阳城一点一点开始慢慢蔓延,甚至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声音,全城的百姓和守军,甚至就连刚刚到来的荆襄守军都被他们的淳朴给感动。
徐晃,双膝跪在地上,心中有股从未有过的冲动。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少有人跪倒在其他人面前,更不用说全荆襄这么多人。但是今天,他徐晃觉得值,因为这群人太值得自己去用生命来保护了。
天倾已挽,那么接下来的大戏就看天子安排了。
……
长安。
经过这些时日的打理,由贾诩、刘晔、华歆、钟繇、杜畿等人的主持下,已经开始恢复了常态,各地同朝廷的联系的中枢基本上已经成型,只不过辽东各地的人才没有被调动到中央,依旧镇守着原地,防范着异族和袁绍的动静。
如今天下,辽东,关中,凉州,荆襄已入汉庭,就连江东、益州也在瞬息之间,可以说半个天下都掌控在刘辨的手里了。
除却辽东旧制不变,长安的全部兵力被刘辨整合为两个军团。
麴义统领收编的黄巾军,其中包括驻守潼关的褚燕一部,直指河套。
徐荣统领原董卓手下的西凉军集团,镇守关中。
而赵云、马超等人皆受两人节制。
少帝刘辨的统帅俨然以徐荣和麴义这些深知并熟识羌斗的将军为首。虽然两人论武功在刘辨手下的众位将军一点都不突出,有黄忠、赵云、马超、典韦、许褚、庞德、阎行这类猛将在,这两人根本就排不上号,但是单论统军之能,刘辨还是深知两人凌厉之处,从后世的经验上来看,无论是在界桥,还是在洛阳,两个人的能力都是凌驾于这些猛将兄之上的。
而且两人自嘉德殿起就跟随着刘辨东征西讨,凭借军功和辈分,两人不言而喻的成为南北两军首领。
“陛下。”
“哦。”听见身后的呼唤声,不用回头,刘辨都知道来人正是贾诩。
“陛下,大喜。”
刘辨不为所动,一丝意外都没有。缓缓地转回身子,盯着面前的贾诩道:“说说襄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陛下果然料事如神。”贾诩摇摇头,点点头道:“陛下猜的果然不错,确实是荆襄的事情,孙策败北,襄阳已定。”
“襄阳已定。”四个字刘辨说了很长时间,似乎在回味着这四个字究竟付出了多少代价。
“呃。”看着刘辨没有一丝喜悦,贾诩下面的情报不知道该不该说了。
“有什么都说吧。”刘辨盯着面前的贾诩,没有疑问。
“襄阳虽定,但是太尉,荆州牧,荆襄侯,刘表殉城。”
“还有谁?”
“别驾诸葛玄。”
“还有呢?”
“偏将蔡瑁、张允被司马懿用计,被周瑜除掉。”
“其他呢?”
“江东孙策大将祖茂被徐晃斩杀。”
“就这些。”
“嗯。”贾诩点点头,刘辨的平淡语气下掩饰的是他过度的感伤,这些贾诩甚至在吸入口中的空气都能感觉得到。
“朕这汉室一脉又去一重臣。”
“陛下节哀顺变。”贾诩对着身旁的刘辨说道:“太尉死得其所。”
“啪!”
再也压制不住的刘辨毫无征兆的打翻自己面前的茶盏,脸上浮现的却是从未有过的狰狞,手指猛地指向自己面前的贾诩喝道:“文和,你来说,朕难道是天煞孤星?”
“不是。”贾诩似乎怕刘辨没有听清,再次重申道:“绝对不是。”
“那呜呜呜呜为什么啊?”刘辨再也挺不住,眼中的泪水一下子全部涌了出来。
“这。”贾诩一时间也不知从何劝起。以刘辨现在的年纪刚刚不过十九就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做其他人所不能了。
短暂的哭过之后,刘辨慢慢站了起来走到一旁,擦拭一下自己的泪水,问道:“刘表、诸葛玄是怎么死的?”
“孙策遣周瑜、周泰为内应,在荆襄勾结蔡瑁和张允,企图逼迫太尉刘表反抗朝廷,太尉大人不允,命丧敌人之手。”
贾诩没有细说那一幕幕,恐怕说起来有数不清的怨恨,他只怕加重刘辨身上的戾气,一个皇帝果决狠辣倒是很好,可是要是这种感觉多了,那就是一个人人恐惧的暴君,迟早是要走上穷兵黩武的下场,而且这个皇帝是要成为千古骂名的。
刘辨身上有股子血性,汉朝几代皇帝所没有的血性,正是这种血性让刘辨能成功复辟,也注定了日后能横扫天下,一统**。但是也正因为这股不言而喻的气势,使刘辨的身上拥有者一种很多人都没有冒险精神。往往能在绝境之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陛下,还记得我说过的吗?”
“什么?”
“自古君王没有几个不是寂寞的。”贾诩没有异常的波动,只是淡淡的说道。
“高处不胜寒。”刘辨想起自己当初曾对自己说过的话,心中的激动顿时少了几分。
“陛下,当务之急,是稳住荆襄的局势,借而转向江东和益州。”贾诩进谏道。
“荆襄?”刘辨摇摇头道:“绝对不可能,我要的不只是荆襄一地,我要的是整个天下。”
“难道陛下,你是说现在就顺势而下?”贾诩大惊,如果这么做,所有的战略内需都将被消耗掉,到时候如果全天下的诸侯联合起来反抗朝廷的话,那样刘辨会吃不消。
“对!”
一个字显现出刘辨的心意已决。
“我不只要荆襄,我还要借着孙策大败之际,借用扬州刺史刘繇的兵力,扼住孙策,只要擒住这只猛虎,江东可定。”
“陛下可曾想过如果中原各路诸侯停止各自攻伐,转回调转枪头对准我们,我们怎么办?”贾诩问道。
“……”
“想要借助司空刘繇的实力,凭借陛下在江东埋下的伏笔,想要拿下江东似乎应该没有什么难为之处,但是战线太长,以我们现在仅有的实力根本就控制不住局势。”许久未见刘辨开口,贾诩担忧的说道:“更何况中原尚有一只猛虎,相比袁氏兄弟,只有他才是陛下真正的敌人。”
“不是敌人。”刘辨转回头道:“我相信他,就像相信自己一样,他不是敌人。”
第十三章等等,再等等。
“想要借助司空刘繇的实力,凭借陛下在江东埋下的伏笔,想要拿下江东似乎应该没有什么难为之处,但是战线太长,以我们现在仅有的实力根本就控制不住局势。”许久未见刘辨开口,贾诩担忧的说道:“更何况中原尚有一只猛虎,相比袁氏兄弟,只有他才是陛下真正的敌人。”
“不是敌人。”刘辨转回头道:“我相信他,就像相信自己一样,他不是敌人。”
……
颍川,许昌。
自从上次刘晔拜来过之后,曹操就决定暂时与少帝刘辩达成默认联盟,面上依旧尊奉少帝刘辨为当今大汉的天子,受其调遣。自己则全力对抗霸占豫州的袁术,而由少帝刘辨牵制河北袁绍。
两方都能各自寻找到暂时的敌人,不过以后,这种情况就犹未可知了。
“大哥,纪灵还算是将才,我们佯攻了这么久,他竟然屡败,屡次出城应战。”曹仁一脸为难的走进曹操近前,说道。
“嗯。”曹操不置可否的靠近众人点头道:“纪灵此人乃是袁绍手下第一员上将,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他能看出这围点打援之计,竟然能率领孤军出城浴血奋战,确实不可小觑。”
一旁曹洪不忿的一哼,道:“大哥,何必长他人志气,灭咱们自己的威风,他纪灵勇则勇已,不过就是一匹夫耳。”
“呵呵。”曹操笑笑不语,眼前的纪灵大军说起来并没有什么好让自己担忧的,捆住他们其实是曹操借用的一招围点打援之计。
“说他有勇无谋,他还真就是。”就连很少开口说话的曹纯都忍不住的讥讽了几句,纪灵狂妄自大,谋取长安不得后,竟然敢进攻曹操的许昌。之后就被自己率领虎豹骑包围在许昌这座小县城了。就连袁绍都不敢觊觎这地盘,他纪灵竟然敢触碰许昌,不知道这主意是袁绍出的还是袁术出的,当真是蠢得可以。
“大哥,我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夏侯渊看看自己身后新研发的发石车,一时之间用不上战场,确实让夏侯渊有些焦急。
“这个。”曹操沉思不语,似乎在想着什么事情。
“不必等了。”就在曹氏几个兄弟的不解中,从远处走来几个文士。
“哦,奉孝、仲德、志才、长文。你们来了。”曹操一笑,看着自己身前的四个智囊。
四人之中有两人是曹操新近在许昌提拔的。
其中,字长文的文士乃是颍川士族出身,同颍川荀家是同样高深的大阀,名叫陈群,虽然军事战略上的眼光有些许不足,但是治理自己治下的县城,却是绰绰有余。他的到来,确实为曹操粮食不足,解决了很大一块问题。汉高祖刘邦谋取天下,还是萧何占据着首功之位呢。
而他身旁的另一个文士,则最为曹操看重,颍川求学的浪子郭嘉,他是由戏忠和陈群一起引荐的,戏忠最近身体欠佳,唱常恐自己不假天年,便引荐了这郭嘉为曹操下任军师。而在这个文士身上,曹操总是有些看不透的感觉,郭嘉很奇特,也很聪慧,也从来都不会顶撞曹操发言,很会达于上意,但是又往往能在一瞬之间解决曹操的疑惑。
“怎么不用等了?”夏侯惇走到戏忠近前问道。
“志才先生,你可是改变战略了?”曹操凝眉思索。
戏忠一笑,并没有回答夏侯惇的问话,把手中的信笺交到曹操的手中,低声道:“荆襄已定,孙策败了。”
“什么,孙策败了?”
“败在了谁的手里?”
“少帝刘辨。”戏忠淡淡的说完后,似乎又觉得有些不妥,摇摇头笑道:“确切的说应该是公子辛言之手。”
“公子辛言,少帝刘辨?”
曹氏宗族子弟数人皆目瞪口呆的望着曹操,这是什么速度,刚刚重回关中的少帝刘辨竟然在荆襄又打一场胜仗,连那个江东小霸王都败在他手里了。
曹操点点头道:“我早就应该猜到。我早就该猜到结局了。”
戏忠点点头。
站在众人最后的郭嘉,低声道:“昔日少帝流落荆襄,纵观他所作所为,莫不是为了铲除荆襄那些阻挡他一统汉室的门阀,而五溪南蛮和太尉刘表,都是汉室早期布下的棋子,孙策能有这一败,没有什么好惊奇的,只不过布下这两颗棋子的人不同。”
郭嘉话指少帝刘辨的心机很深。
郭嘉这话,曹仁、曹洪、曹昂、曹休、曹真听不明白,剩下的众人倒是皆有所悟,原来汉室早图奋起,不止少帝刘辨在做努力,就是故去的灵帝也曾布下棋子。
“奉孝你是说,刘表出京是先帝安排?”
郭嘉点点头,不置可否。
“那益州刘焉、幽州刘虞、扬州刘繇、豫州刘岱,他们是不是也是少帝安排的棋子?”程昱觉得自己身上的毛发皆立,没有想到,在不知不觉间,灵帝竟然在死前,布下了这么多棋子。呢喃道:“难道,真是先帝刻意为之?”
“不管像不像,就凭刘虞、刘表这二人惨死之状,汉室在少帝刘辨的号召之下,已经彻底的苏醒了过来,恐怕……”戏忠没有把剩下的话说出来,只是把头转向一旁的曹操,希望能在曹操的嘴里听到什么解释。
“没错。”许久,曹操终于吞吐出两个字。
曹操仰望苍天,无数声呐喊,莫不是对着自己发出的问号,不要说那些人,就是当初嘉德殿前,自己和贾诩,徐荣和麴义,典韦和许褚,这些人哪个不是少帝刘辨的棋子。可是如今他们都已经重归汉祚,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汉室倾颓,可是偏偏走出一个当今……”程昱有些怨恨的说道:“如果不是当今圣上力挽狂澜,恐怕那些汉室这些宗亲也没有这份血性豪情。”
“天子用他的血唤醒了皇室的威仪,经过陈王刘宠、大司马刘虞、太尉刘表、献帝刘协这四位汉室举足轻重的人之死,大汉已经彻底的苏醒,恐怕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曹纯没有其他人的惋惜,反倒是有些轻松惬意看向长安,那个地方有个人,在嘉德殿前、虎牢关前、金华殿前让自己感动过无数次。
豪情,血性,往往最能打动刚毅的男子。
“哎呀!”曹洪见众人气色不对,气氛有些颓废,恼怒的打断,嚷嚷道:“少帝在荆襄打败孙策,就打败孙策呗,干我们何关系?”
众人闻听曹洪此言,俱是一愣,随即也都纷纷附和。
即使少帝能力挽狂澜,重树汉庭,自己这些人何去何从,那也是自家兄长做主的事情,当今之际,是怎么处理面前这些家伙,杀剐存留,何去何从。
戏忠看向郭嘉,会心的一笑。
曹操焉能不知道这二者其中的关联,没有理会身后自己兄弟的叫喊,走到郭嘉一旁,问道:“奉孝,你是说,孙策这一败,他连江东根基都失了?”
“不错。”
“而且还有可能连扬州刘繇,寿春袁术都会多有变动,袁术一时之间,恐怕无心处理这里的事情了。”程昱低沉着脸,围点打援的计划是他出的,可是现在却没有机会在多做些什么。
“哦!”夏侯惇看向夏侯渊,低声道:“孙策江东一失,袁术和刘繇必然会抢夺江东,袁术就再也不会救援许昌的纪灵了。”
“也就是说我们继续围困纪灵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嗯。”
“大哥,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就连戏忠同郭嘉都看向曹操,他们清楚在曹操的心中一直有件事情没有确定,是同少帝刘辨有关,他曹操是怎么想的?
“按照原计划,先除掉袁术,其他的照旧。”
闻此,戏忠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这成就的不是自己,而是少帝刘辨,二袁同少帝比起来,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好。”曹仁明白,对着身旁的曹氏宗族喊道:“你们还在看什么,都给我准备去,先拿下纪灵。”
“诺!”
……
邺城。
刚刚把附近的黑山军还有其他逃窜的黄巾军消灭的袁绍,终于有些惬意的时间来品一品茶水。
前些时日,自己去信联合袁术,出兵谋夺长安,本以为并成功收降天下第一的飞将军吕布,又暗中安插许攸和麴义,借助长安之内的王允、何颙这些门阀之手能杀掉董卓,掌控朝廷大权,挟制献帝,却万万没有想到,半道突然杀出少帝刘辨,毁灭了一切计划,而且还斩杀了自己的心腹谋士许攸,招降旧将麴义。更让袁绍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少帝刘辨竟然就是那个虎牢关前大败吕布的公子辛言,在邺城之北,斩杀张扬的公子辛言,这么多日子里时常威胁着自己的公子辛言。他原来一直都没有死,他一直就在自己身边。想想,袁绍就觉得自己身上冷汗滴落。
自己竟然一直都没有看出来。
“报!”一声厉喝,穿透袁绍府邸。
“进来。”
话音一落,从外走进两个甲胄鲜明的将军,正是偷袭长安未果的颜良和文丑。
“呃。”袁绍一惊,疑问道:“你们二人怎么回来了?”
“呃。”文丑吞吐的看了一眼颜良,不语。
“禀主公,我们来是有事情要同主公说。”话罢,颜良用眼角的余光看向一旁的仆从。
袁绍明了的点点头,挥手斥退自己身旁的护卫,待大厅之上空无一人后,开口道:“有什么事,说吧。”
“主公,我二人来此,只为吕布。”
“吕布?”听闻这两个字,袁绍眉头不悦,低沉道:“他又有什么变故了吗?”
“主公命吕布在河内剿灭逆贼,防备黑山,可是他却按兵不动,暗中招兵买马,恐对主公不利啊。”颜良担忧道。
“什么?”袁绍眉毛一挑,没有想到吕布这个人竟然在暗中招兵买马,不顾自己感受,他这是要干什么?自己好心收留他,他却如此,真是……要不是惧他飞将的名声,自己何曾想收服他。而且在长安传过来得消息,当时吕布答应归降自己也只不过是借用自己的实力,做大自己,他是黄巾贼,就终究是黄巾贼,只不过现在他暂时已无退路,才不得已的退居自己这里。
“报!”
未等袁绍有其他反应之际,从邺城府外又传进来一个声音,斯斯文文的,不像是寻常武将的声音。
“进来。”袁绍止住颜良和文丑,抬头看向门口处。
走进来的是逄纪,现在是袁绍最为倚重的谋士,自从许攸在长安被少帝刘辨斩杀后,袁绍心腹谋士只剩下逄纪、郭图、田丰、荀攸、审配、辛评、辛毗等人,邺城初定,审配被派往渤海镇守辽东,而辛评、辛毗两人被袁绍派往河内监视吕布,如今邺城之内只剩下郭图、逄纪、田丰、荀攸四人,而偏偏田丰、荀攸等人忙于内政,很少来自己府上。
“主公,大事不好。”逄纪出言道。
“什么事情这么慌张?”袁绍这人最讲究礼数,见逄纪神色慌乱一点自己心腹谋士的态度都没有,心中就是不悦。
逄纪没有及时开口,只是抬头看了看一旁的颜良和文丑,不解的一怔。
袁绍有些不耐烦的开口道:“他们是为了吕布的事情来的。”
“主公,我早就说过吕布此人不可重用,他是有野心的。”
“现在还说这些有什么用,总要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情。”袁绍让吕布这事闹的本来就很不爽,又听逄纪埋怨,心中不耐烦的开口说道。
“主公,纪来此,虽然不是为了吕布一事,但是却可以让吕布之忧暂缓。”逄纪鼠眼一眯,笑道。
“哦?”闻听此言,袁绍心情大悦的抬头看向逄纪道:“你说什么事情?”
“主公,江东孙策败了。”
“败了?”袁绍不解,他本人一向不太关注江南的时局,所以逄纪这消息传来,他不太明白的看向逄纪。“败给谁了?”
“刘表。”
“刘表?”
“嗯。”逄纪一笑,点点头附和道:“准确的说是败给少帝刘辨。”
“嘘!”
袁绍禁不住的深吸一口凉气,天子刘辨动作竟然如此之快,转眼之间便平定荆襄了,那么辽东是不是又要动武了,担忧的说道:“逄纪,少帝下一个目标是谁?”
“主公勿扰。”逄纪一笑道:“荆襄虽定,但是益州、江东尚未落入天子之手,他们不来找我们,而我们现在正是发兵幽州之机。”
“现在?”
“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