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少帝-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孝直此言不差。”刘晔点点头。

“那么……也就是说,子扬先生探视的并不是此事?”刘范抬头继续问道。

“嗯。”刘晔点点头,转回身凑到一旁,笑道:“大公子既然能得陛下重视,就一定有超乎常人的本事,而且,大公子身旁又有这么多的能臣之士相帮,这益州想要夺下,又有何难?”

三人闻此,俱是点点头。

倒不是他们夜郎自大,确实是他们如今已经在益州之内,布下层层心腹,三年的光阴,足可以让他们来吞噬整个益州,更不用说刘焉三年来一直病重,对眼下的军政力不从心。

而刘范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只想知道天子会如何对待川府之国的门阀,亦如荆襄九郡太守就给他们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刘范最后所忌惮的不过就是刘焉迟迟未死的原因。

一个儿子反老子,说出去,终究不好听。

“那天子目的何在,子扬先生的目的何在?”刘范思量了好久,也没有觉得什么才像最后的答案,不得已的询问道。

“天子目的很简单。”言此,刘晔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看三人,才缓缓道:“汉中。”

“汉中!”

两个字,三个人顿时恍然大悟。

天子所虑竟然如此之深,利用益州来引诱汉中张鲁,进而图谋汉中。

“汉中却是难去,身处众山环绕之中,易守难攻,一时间咱们却是拿不下此地,只是众位有没有想到,我们怎么才能让张鲁出兵?”法正回忆了一下,这些年来自己这些人不是没有打过张鲁,却都因剑阁的地势险峻,进不去几千里便只好引军而退。

“利用张鲁的野心是好,但是如果掌控不好,我蜀川同样有被他吞灭的危险,两相比较,只要从缓,处于关中和蜀川包围之中的张鲁定会投降,毕竟天下太平道都已经覆灭,黄巾也都归顺朝廷了。”张任思考道。

“嗯,正是因为不好把握,陛下才把我调往此处,另外命我全权掌控谍卫,助三位一臂之力。”

“哦?”法正同张任、刘范三人把头扭向刘晔,不明的问道:“那子扬先生打算怎么做?”

“第一步示强,第二步示弱,第三步全歼。”

“呃。”刘范不明的回看身旁的两人。

张任摇摇头。

法正点点头。

“嗯,今天做的就很好,你们让刘季玉看到了你们的威胁,他一定会做出办法的。”

“他能做出什么办法?”张任不屑的一撇嘴,他的身旁除了那些酸腐的文士,就每一个将领,他无兵无权,又怎想争夺继承大位。

“子扬先生是说,诱张鲁出汉中的那一个棋子就是刘璋?”法正大惊失色的回看张任。

……

同样的一幕的发生在另一座府邸,正是刘璋的府邸。

同刘范的喜怒不言于表不同,刘璋从父亲刘焉的府邸走回后就一直忐忑不安,眼见刘焉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而兄长刘范的地位却又一天比一天稳固,这益州眼看就要沦落刘范的手中,他刘璋的野心虽小,但也不甘于做一个普通的守成之君。

“内兄,你说如今该怎么办?”刘璋心情踹坠不安,转回头看向自己的两个内兄,庞义和费观,两人皆是蜀川本地土生土长的士族。

庞义之妹就是刘璋的正妻,史上原本是刘范的妻子,但因少帝刘辨的到来,事情发生转变,如今他的妹妹转嫁给刘璋为正式。

费观却是刘璋一奶同胞姐姐的丈夫,论年纪,刘璋该称呼他一声姐夫。

但是两人却都是代表着各自家族,甚是同他们交好的门阀的利益,所以他们每走一步,都代表着益州门阀的动向。

当初之所以选择刘璋联姻,两人看重的也正是刘璋的懦弱,容易受人摆布,而刘范则是大大的不同,此人文武兼备,而且手下早就收拢了一批自己的心腹,对于他们,刘范并不放在心上,不像刘璋能对自己有所依赖。

“季玉,无需太过担忧。”费观上前一步,说道:“我观州牧大人并无松懈的可能。”

“嗯?”刘璋转回头看向费观,问道:“宾伯,姐夫,你快说,父亲有什么犹豫?”

众所周知,刘范在刘焉心中的地位,也都知道刘范在益州这块土地上究竟有重要,又收到多少人的拥戴,甚至益州大部分的兵权都掌握在刘范的手中。费观这么说,总要有一个理由吧?刘璋左思右想,没有想出自己究竟在哪方面能比刘范强。

“不错。”未等费观开口,庞义跨前一步,低声道:“关键的问题就在于长公子刘范同州牧大人的心思不一。”

“心思不一?”刘璋不明的回头低喃道:“你们是说今天的事情,父亲难道是想投靠朝廷?不妙,大大的不妙啊!”刘璋一拍衣袖,悔叹道:“父亲竟然想归顺朝廷,我怎么就偏偏没有看出来呢?”

费观怒其不争的叹了口气,甚至都不想理会刘璋的话。

庞义却是无奈的摇摇头,谁叫自己是他的姐夫呢,什么事情都还是需要自己告诉他的。

隧开口道:“州牧大人的心思不是降,是自立。”

“自立?”刘璋眉头一挑,不悦的看向庞义道:“内兄方才还说父亲同大哥的想法不一,怎么现在还说父亲想自立?”

“你当时做的没错,只是当时大公子刘范的话说得言不由衷,这些州牧大人都已经看出来了,所以州牧大人有些犹豫。”费观叹了叹气,不得已的上前给刘璋解释。

“你是说大哥,是心向朝廷的?”刘璋左思右想,回忆了一下,发现大哥刘范的总总作为,确实有些心向朝廷。

“岂止是心向朝廷,大公子自三年前自建府邸后,就一直在为收拢益州的军权做准备,就是现在益州大部分的士族也都跟大公子有着数不清楚的联系。”庞义忧心的说道。

“要不是岳父一直在暗中掌控着益州时局,恐怕现在整个益州都会被大公子架空。”费观点点头道。

“这么说来,我岂不是很危险?”刘璋这才想起自己今日说话,说的有些鲁莽,自己帮谁都不太对,向着父亲刘焉,刘焉能活几日,死活不还是刘范说的算。向着刘范,那基本上死的会更快,连自己都不抵抗,那父亲刘焉还何必如此挣扎。

“嗯。”虽然心知刘璋为人向来懦弱,一直以来他们二人都不敢把实情告之刘璋,只是让刘璋充满自信心的去争夺继承人的位置,但是眼下,朝廷诏书将至,而刘焉的时日恐怕又不多,别无他法,现在只有告诉刘璋实情,让他做好破釜沉舟的打算。

“要不……我们就……投靠大哥吧?”刘璋抬了抬头看向身旁的两个内兄。

“糊涂!”

费观没有注意身份问题,大骂一声道:“如果早些时日,投靠大公子刘范尚有可能,可是现在,却再也没有机会了,刘范要是献蜀就必然要杀一儆百,这个对象不用想,都知道。”

听到杀一儆百,刘璋的脖子不由自主的缩了缩,没有想到实情竟然会这么严重,看向庞义,身子有些颤抖的抓住庞义的衣袖,哭诉道:“内兄,你要想想办法啊!”

“想想办法。”庞义故意抻了抻,不做多言。

“姐夫,你说,你说有什么办法?”见庞义不言,刘璋转回身抓住一旁费观的衣袖。

“唉!”费观故作无奈的一叹,用眼偷看了一眼庞义,两人同时点了点头,最后由费观开口道:“如今,我们只有求助外力了。”

“外力?”刘璋不明的一怔,道:“谁?”

“季玉,难道你忘了你母亲与谁交好?”

“张鲁?”刘璋不悦的挑挑眉,虽然刘璋暗弱,但是刘璋一向不喜欢张鲁这个人,仗着他母亲是自己母亲旧交,在汉中杀司马张脩(修),谋求自立,要不是父亲一直重兵在卧,三年之内,早就平定了荆襄之乱。

“嗯,如今只有张鲁离我们最近,又与你有旧情,时下,求助于他,才能保境安民。”费观点点头道。

“呃。”刘璋为难的摇摇头。

“季玉,再耽搁一时,恐天子诏书就至,恐怕我们就没有机会了。”庞义再次开口劝道。

“季玉,大家都不想就这么去死。”费观点头道。

“我再想想。”

“还想什么?”

“哪有时间让季玉你去想,再不准备,只怕他们就已经动手了,我们没有一兵一卒,但时候整个益州不仅仅会成为大公子的,就只怕我们的脑袋也是他的。”

“这。”刘璋左右为难的看着两人,见两人焦急的表情,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派人去请张鲁出兵。”

……

子午谷。

长安通往汉中的小路,很少有人从这条路上走,但是今日的子午谷上却是烟尘滚滚,从道路的一头至另一头,上上下下都是马蹄的脚印。

“令明将军,你这是从哪里选择的路,怎么这么难走?”马超是西两人,大漠的灰尘没少吃,但的黑土却没有吃过,今天一天却都让他吃了个遍。

庞德嘴角动了动,声音不高的说道:“这是陛下告诉我的路。”

一旁阎行听此,头颅微动,没有想到当今天子竟然能知道如此小路,难怪当年在长安,天子能横穿塞外,轻骑抵达长安,看起来大汉的每一块土地上天子都知晓。

“陛下?”马超嘴角微扬,那个同自己一样年纪的人,真的好神奇,从嘉德殿到金华殿,他用不符合自身年龄的一系列举动告之身边的人,他刘辨回来了,而且他刘辨回来就注定是以君临天下,复仇的方式回来,每一个曾经与他为敌的敌人现在都将要承受他的怒火。

在关中,以董卓为首的西凉豪强,皆连被收拢。

在荆襄,以蔡瑁为首的荆襄门阀,轰然倒塌了。

在江东,以孙策为首的各路军阀,也都消灭了。

如今,轮到益州了。

当然关中扬名的是赵云的七探盘蛇,荆襄扬名的是徐晃的穿越秦岭的奇迹,在江东扬名的是锦帆洞穿大船的奇袭。

那么接下来的就该看自己的了。

要想在天子刘辨的手下脱颖而出,不但但需要勇武就可以,这点马超很清楚,因为不论是黄忠、赵云、典韦、许褚、徐晃、甘宁等等,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与自己打的不相上下,而且他们在行军之中也有很多人的不及之处,他们或擅奇袭,或擅水战,或擅攻城,等等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特长,而自己却不想就这么输在他们的阴影之下,虽然自己的年纪却是这些人中最小的。

不过,马超一向自认为自己是最棒的,这种勇气从生下来的那一天他就具备,而且在虎牢关前,从遇见吕布时起,马超就知道,自己还有目标。

“那陛下,说没说怎么打下阳平关?”阎行转头问道。

庞德摇摇头,低声道:“这个没有。”

阳平关的守将是张鲁的亲弟弟张卫,所以从一开始就戒备异常,刘辨多次派谍卫插入其中,却都不得重用,从里头绝对打不开阳平关。

“阳平关虽然不及剑阁,但是也是天下雄关要塞,仅凭我们这数千骑兵,又怎们能轻而易举的攻下阳平关?”阎行摇摇头,不解的说道。

“不光是我们,我们只是在少将军的带领下提前出兵了。”闻此,庞德无奈的摇摇头。

“哦?”阎行大惊,脸色紧张的抬头看了看在前方意气奋发的马超,低声道:“少将军,竟然是私自出兵?”

难怪出兵的人数竟然会这么少?也难怪出兵的时候少将军没有拿出兵符,甚至是两个指令都没有,原来这一切都是马超凭借自己昔日在老部下的威望,率军前来。

“太大胆了。”

庞德也无奈的笑笑,不大胆,这个人就不是马超,他就是这样的一只猛虎,只要开闸,即便面前是万仞绝壁,他也要冲在最前头,目无组织,目无纪律。

“现在怎么办?”阎行问道。

“还能怎么办?”庞德摇摇头道:“唯今之计,我们只有跟着少将军杀下去,只盼望阳平关的守将是个废物。”

“太不现实。”阎行一向说话很少,但是今天却说得很多,却是因为被马超带入迷途有些担忧。

“那就希望,陛下派出的徐荣大军,早一点到了。”庞德似乎并不担忧,还有心情开着玩笑。

阎行似乎也发现了庞德的胸有成竹,勒住马的缰绳,问道:“令明兄可是已经有了对策?”

“呵呵。”庞德笑而不语,最后发言道:“你猜的没错,我知道一条小路,不用经过阳平关就能抵达汉中。”

“哦?”阎行眉头一皱,自己在西凉虽然不能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西凉所有大大小小的驿道,没有他不清楚的,这汉中地处西凉边境,自己怎么没有听说会有这条小路呢?

“怎么,彦明,以为我是在骗你?”

阎行摇摇头,不语。

“好了,到了,我自会说出来,只怕到时候你不敢走那条路了。”庞德道。

“哦?”阎行侧目观瞧庞德,最后开口道:“所以你怂恿胆子最大的少将军马孟起。”

“嗯。”这一次庞德没有否认,点点头道:“对,也可以说这次的事件却是我一手策划的。”

“为了争功?”阎行似乎很不能理解往日里异常冷静的庞德,为什么会如此行事,如果说单单是因为他想要立功,绝对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没有通报朝廷私自怂恿上官出战,这会是很大的罪名。

“不是。”庞德淡淡的否定,却无刚才的诙谐,脸色异常的冰冷,望向前方的汉中城,低声道:“彦明,你父死于韩遂之手,我父又何尝善终?”

“嗯?”听庞德这本是无礼的一句话,阎行没有往常那般生气,只是似有所悟,对庞德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口吻,有着同感,或许当初自己能隐忍在韩遂手下数年,亦如如今的庞德,只不过自己父仇得报,而庞德的仇人尚在。

“呵呵。”庞德惨淡的一下,双腿夹紧马腹,回身笑道:“不过,不用担心了,几日后就是那人的祭日。”


第十九章兄弟阋墙

汉中。

北倚秦岭、南屏大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独特的地理格局注定它与世无争,汉中百姓能安稳的生存下去,偏安一隅。

当初张鲁正是看到了这里的地势,还有民心向善,凭借昔日其父、祖父两代传教积累下的祖业,张鲁三年内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之所以称之为帝国,是因为从一开始这里就没有按照汉朝的官制,首领皆称祭酒鬼吏,士卒皆称为鬼卒,因五斗米教施行的是禁杀、禁酒的原则,即便是有错在身的人也可以用铺路来赎罪。张鲁的这一些列措施得到很好的发展,也促使汉中百姓的安定,渐渐民心向张鲁,对外也一向很排斥。

所以汉中之地,不能用强攻,天时地利人和皆向张鲁,此地也不同于荆襄,在那里汉朝的威名虽衰,但是天子刘辨的威望却很高,民心所向的是少帝刘辨。也不同于江东,江东一地,军阀割据,民不聊生,能重回大汉,安定的生活,自然也会得到百姓的拥戴。但汉中却是一个及特别的地方,一切只有看张鲁是作何感想的。

张鲁的府邸。

“大哥,急于把我召回何事?”张卫脸色不好,神情有些疲惫,连日来,他在阳平关抓到太多朝廷的奸细,看起来朝廷已经准备插手益州之事了。

“二弟。”张鲁同张卫的神情差不了多少,眼角眉梢中都是担忧,对朝廷的担忧。

“大哥,你是不是担心朝廷发兵?”张卫见左右皆是大哥心腹,锵的拔出宝剑,眉毛一竖,冷声道:“大哥放心,只要朝廷敢发兵,我就能让他们在阳平关下有来无回。”

“嗯。”张鲁点点道:“二弟能有此志,为兄甚慰。”

“大哥,不必庸人自扰,我汉中数十万军民皆可为伍,又有天险可以,只怕朝廷不来。嘿嘿……”

“哎!”张鲁抬手阻止张卫的狂妄之言,沉思道:“汉中虽然地处险要,易守难攻,但自古以来尚未有能在汉中一地席卷天下,就是高祖也是坐拥川蜀两地险要。”

“大哥,你是说我们?”张卫看向一旁,张鲁的心腹智囊阎圃正在那里双眼微闭,好像成竹在胸。

“没错。”阎圃开口道:“当今天子以弱冠之身复辟汉庭,诛董卓,定荆襄,平江东,携辽东之势,而太平道俱灭,天下可定。下一步必将是我汉中和西蜀,而我汉中虽然尚算富足,但是终究太小,不足与朝廷相抗。”

未等阎圃说完,张卫低叹一声,上前道:“那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束手就擒。”

“哎,二弟,你先听阎先生把话说完。”张鲁制止张卫的鲁莽,低声道。

“哦!”张卫点点头道:“阎先生,你说。”

“所以我们要进川,联合蜀川,共抗大敌。”阎圃说道。

“可是蜀川之主刘焉早就稳定蜀川,实力大过我们数倍,我们这点人,图川?”张卫不自信的摇摇头。

“唉,没有说不图川,如果能图谋最好,如果不能,我们就联合蜀川共抗大敌。”阎圃继续道。

“哦。”张卫点点头,呢喃道:“此计虽妙,但是又和理由说服益州蜀川与咱们合作?”

“这个,不用二将军担忧。”阎圃摸着自己的胡须,笑道:“圃不才,这里有蜀川求救书信。”

“呃。”张鲁也是不解的看向阎圃道:“阎先生,劳烦我们能看一看,究竟是谁送来的信?”

阎圃紧步上前,把手中的信笺交到张鲁之手。

“益州求救?”张卫不明的呢喃道:“虽然蜀川之主,刘焉病危,但是其下的长子刘范却是以明主,多次平定蛮乱,又多次袭击我葭萌关,如果不是大哥措施得当,恐怕早就被此人拿下了,蜀川求救似乎太不可能了吧?”

“可能,完全可能。”张鲁看完书信之后,急忙点头应承,回身看向阎圃,会意的笑了笑。

“看似是他们最大的优点,其实是他们致命的缺陷,如今刘焉将死,刘范势大,其弟刘璋有上位之心,却没有实力,故此来信邀请咱们出兵相助。”阎圃笑道。

“让咱们出兵?”张卫回忆了一下,因为两家母亲的关系,张卫对刘焉的几个儿子也很熟悉,刘璋是个什么样的人,张卫很清楚,一个懦弱的种子,但是却没有想到刘璋也有争位之心。

“对。”张鲁点点头道:“我让你们前来就是向几位听听意见,这蜀川我们进还是不进?”

除却张卫这个亲弟弟,阎圃这个心腹谋士,在座的还有蜀川的一大门阀杨氏,杨昂,杨柏,杨松等人。

张鲁的目光全部都聚焦在杨松的身上。

杨松是杨氏的掌权人,性贪财,也很无耻,是个卑鄙小人。但是为人老奸巨猾,见风使舵,从来不会把危险强加在自己的身上,但是他又时常对张鲁的脾气,知道张鲁所虑为何。见张鲁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不得已起身说道:“我观,蜀川可取。”

“哦?”张鲁大悦,虽然张鲁的为人野心不大,但毕竟还是有,听到众人都说蜀川能取,自然心生想法。接道:“杨先生,请说。”

“主公明鉴,蜀川今分两派,长子刘范为首,权倾蜀川,蜀中大权在握,但人性情刚烈,不肯虚以委蛇。而幼子刘璋,虽然软弱可欺,又无兵无权,但是身受蜀川本地门阀支持,而且身受父母恩宠。两相比较,刘璋邀请咱们出兵,却是有抵抗刘范之意,而且刘范那里也不是全无懈可击。”

“怎么个击破法?”张鲁担忧出不出川,不是因为自身汉中危机,而恰恰担忧,自己所去无功而返,毕竟刘范确实算得上是一个名臣。

“分化击之。”杨松双眼微合,奸笑道:“主公,刘焉病危,刘范和刘璋毕竟全都在成都侍奉,而刘范的大军却驻扎在四处,一时间根本无法聚拢,我们就趁着这个机会,拿着刘璋的手谕,过剑阁,通绵竹,直抵成都,杀了刘范,借此时机架空刘璋,全取蜀川大权,之后,刘璋是杀是留都是主公一人说的算。”

“嗯。”张鲁点点头道:“杨先生此计甚妙。”

“这么说大哥是决定出兵了?”张卫转回头问道。

“嗯。”张鲁肯定的颔首道:“不仅要出兵,而且我还要亲自带兵回成都。”

“那汉中城怎么办?”张卫大惊失色的问道。

张鲁扫视一眼,自己身旁的将领,最后目光落在杨昂的身上,应声道:“汉中之地就有杨昂杨将军驻守。”

张卫点点头,虽然自己一向对汉中杨氏有些许偏见,但是自己却十分认可杨昂的为人,杨昂虽然不是一个大将之才,但是他有勇武,为人也一向谨慎。汉中交给此人,在凭借地势,应该万无一失。

“汉中之地,艰险在于阳平关,只要二弟你能扼守住阳平关,汉中无忧。”

“大哥,尽管放心,臣弟在,阳平关一日不失。”

“好!就等二弟你这句话。”张鲁俯身而起,大笑道:“为求最快,我只带五千鬼卒,由杨柏将军为前部,阎圃、杨松两位先生为参赞军机。”

“诺!”众人纷纷领命而走。

只有杨松为难的转回身对张鲁,谄媚道:“主公,臣下新纳一房小妾,尚未洞房,如今就要远征……”

张鲁无奈的一笑,扬扬手,道:“也罢,你就留在汉中城吧。”心中暗骂,杨松贪生怕死,到不担忧杨松临时叛变,毕竟长安少帝最恶门阀,想来杨松也不敢举家投靠。

“那松告辞。”杨松嘴角不经意的流露出一丝狡黠。

……

绵竹。

绵竹这个地方很小,也不大,同成都相比,这个地方简直就是小的可以,也很少有什么值得人们去注意的地方,也仅仅因为诸葛亮的子嗣诸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