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行者-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洲微微蹙起眉头,不悦的说道:“你见他作甚,他已经不再是本帮之人,而且即将受刑,你还是不见为好。”
小厮打扮的女孩不依,但是并不撒娇,因为她不愿学姐姐们那样,做个小女人。她看着自己的父亲,信心十足的说道:“父亲若答应我的请求,我可以送你一样礼物,而这件礼物,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拒绝。”
“哦,什么礼物?”
“便是全天下都在寻找的八件信物中的玉麒麟,父亲是不是很感兴趣?”
一听到玉麒麟,杨洲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开口说道:“这是自然,若你真的知道它的下落,为父非但可以让你见他,还会答应你做一件事。”
请输入正文
第三百零三章 千层宝
相传大明王朝有一个隐秘的龙脉,太祖皇帝当年打天下的时候,正是因为撞对了这条龙脉,才取得了天下。
这条龙脉,并非像朝廷所说那样在安徽凤阳,安徽凤阳的那处,只不过是明面上的黄帝陵,其实决定大明气数的真正龙脉,应该在西北。
只是西北太过浩瀚,不懂得风水堪舆之术的人,根本瞧不出其所以然。而那些风水相术的大师,也早已经被监视起来,有的甚至已经被软禁在了京城,像活菩萨一般好吃好喝的供养者,就是不让他们将幕后的事情说出来。
这一切还得益于帝王师刘伯温,当年他为太祖皇帝取得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选择归隐之前,向皇帝献了最后一策,便是控制那些能人异士。
这也是他无奈之举,因为他不献策的话,他的身家性命,都会在太祖皇帝的屠刀下成为过往烟云。太祖当年斩杀的功臣不计其数,像宰相胡惟庸,大将蓝玉这些顶天的功臣,就是最好的例子。
说到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士。在皇帝大权独揽,坐拥天下的时候,不懂得明哲保身,便只能成为一缕幽魂。
阳谋天下的刘伯温,智慧近乎妖,哪里会揣摩不出皇帝的意图,是以最后他才献策让天下的相术大师齐聚京师,有些不愿奉诏入京的,都被秘密的处死了。
但凡事总有例外,刘伯温忠心为国,自然不会起不臣之心,在他死后,却没有预料到大明天下巨大的变化。
这变化就是燕王朱棣打出了靖难之役的旗帜,起兵攻入了京城,取代了侄子朱允炆的统治。这场战争,虽说是帝王家争夺权利的斗争,但是却苦了天下百姓。
而这场战争中最为关键的军师是一个和尚,这人原名姚广孝。法号道衍。这人是当时不世出的奇人,太祖朱元璋大肆抓捕天下奇人的时候,却唯独漏了他。
兴许是他当时名声不显,没有进入朝廷士大夫的视野。所以这些朝廷重臣,没有将他当作一根葱。而这人也确实不简单,或许是用了迷惑朝廷的手段,反正他成为了幸存者。
他千方百计来到燕王的身边,就是要说服这位心怀天下的藩王造反。并且为他鞍前马后,运筹帷幄,制订了一系列可行的策略,终于让燕王荣登九五,执掌天下。
这位居功至伟的军师在朱棣登基之后,却选择了退隐,不在乎高官厚禄,不留恋金钱美色,似乎他所做的一切,没有任何的动机。
然而。错了,他有着最不可告人的动机,便是颠覆大明王朝。只是他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便因为生命有限,而含恨九泉。
这奇人在临死之前,将大明王朝真正的龙脉,刻在了八件玉器上,凑够了这八件玉器,就能够找到龙脉。
相传龙脉处有无穷的宝藏,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江湖人争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
这八件玉器,被他的亲传弟子带到了民间,虽然成祖现之后。派出的大批的锦衣卫追杀,最后却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只追回了三件,供奉在大理寺中,有重兵把守,江湖一流高手也难以靠近。
至于其他五件。江湖上已知的便是蜀山一位年轻人执有一件,这年轻人虽然年岁小,可是辈分却很高。
相传在许泽闯荡江湖的时候,那个年轻人还是婴孩,从小被遗弃,被路过的蜀山弟子带回了蜀山。没想到他的悟性然,一般的武功一学就会,内功修炼也快人一倍,没过多久他便被掌教收为关门弟子,亲传武功。
这年轻人如今已经不再年轻,江湖中至今无人知晓他的下落,他就好似人间蒸了一般。
当初王守仁告诉冯牧,说其中有一件玉器在蜀山一名弟子手中,指的就是他,他按照辈分来说,是冯牧的小师叔。冯牧见过许多蜀山的人,传授他内功的许泽,还有年轻一辈的翘楚萧楚材,酒鬼华青峰,甚至早已脱离蜀山,成为寒秋谷谷主的许沛。
但是他至始至终,都没有见到那个传闻中的小师叔。而他自然不知道杨洲的小女儿,竟然也知道了其中一件玉器的下落。
杨洲脸带笑意,对他宠爱的小女儿问道:“云婵,此事非同小可,可开不得玩笑。”
他的小女儿杨云婵一脸严肃,说道:“昨儿个我到南京城的永安巷看人下棋,父亲猜我看到了什么?”
杨洲淡然的摇了摇头,开口问道:“你看到了什么?”
杨云婵也不卖关子,直言道:“父亲平日对于武道痴迷,对于棋道却甚少涉猎,孩儿说出来你也未必清楚。但是我下面的话,你一定会很感兴趣,因为我看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场景。”
杨洲也来了兴趣,神情期待的看着小女儿,开口问道:“你见到了怎样的奇闻?”
“孩儿竟然见到了玲珑棋局中泣鬼神的‘千层宝’,若是对弈的双方都是耄耋之年的老者,孩儿还能够理解,毕竟老而不死是为妖,这样的奇人虽然不多,但是普天之下找出来一两个,还是不奇怪的。”
杨洲听得有些入迷,开口问道:“难道你所见的不是老人?”
杨云婵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应该说是,也不全是,因为其中一人的确是须皆白的垂暮老者,至于另一人嘛,只是一个年纪十多岁的小乞丐。”
“小乞丐?”杨洲被女儿的话震惊了,虽然他不精通棋道,但是最基本的常识还是有所耳闻的,玲珑棋局的“千层宝”,即便是大明国手也未必能够走出来。
杨洲突然哈哈一笑,说道:“或许那小乞丐只是胡乱落子,碰巧走到了那一步,这样的事情虽然千古难遇,却也并非没有可能。”
杨云婵突然皱起眉头,不悦的说道:“孩儿与父亲说如此重要的事情,父亲却拿孩儿寻开心,着实让我有些失望。我能够以性命担保,那小乞丐绝非等闲之辈,他每一手都留有无穷的后招,或者说隐藏了无穷的杀意,这就是他的可怕之处。那老者当时被他气得吐血而亡,然后我便看到他从那老者怀中摸走了一件玉麒麟。”
“你见到他这个秘密,他没有难为你?”
杨云婵也不可思议的点头附和道:“那小子当真也奇怪,他似乎生怕我看不见,故意在我面前晃了晃,然后才大摇大摆的的离开。”
杨洲听得出神,然后反应过来,说道:“这小子是在给我们布置陷阱,但是他知道我为了他手中的玉器,就算是陷阱也会跳进去,那小子果然不简单。”
说着,杨洲大喝一声,立刻就有亲信手下来到屋子里,杨洲吩咐这些人,依照杨云婵的描述,画下小乞丐的画像,全城寻找他。
第三百零四章 棋圣的传人
小乞丐的画像很快便被绘制出来,但是具体的细节,还是有些出入,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最为关键的是第一时间找到这个怀有至宝的小孩。
庄不凡对于此时的江湖而言,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乞丐,正如他之前的经历那般,就算是在大街上被冻死了,也不会有人出面替他收尸。
他最多就是被巡街的士兵拖到乱葬岗丢弃,然后被饥饿的野狗吃得连骨头也不剩。
不过这不是属于他的命运,因为他不是一般的小乞丐,他是大明棋圣段天命的关门弟子,那个修为逆天的老怪物,教出来的徒弟,自然也是祸害天下的小怪物。
就在一群人苦苦寻找一个小乞丐的时候,身穿锦衣华服,改扮成一副世家少爷的庄不凡却在一家小酒馆中悠然的吃着糕点。
他自然是知道“三圣盟”的那些爪牙是冲着他而去,但是他却浑然不在意,因为只需要他稍加易容,就会是另一个样子,这些人又怎能看得出来?
店里的掌柜和小二,对于这个出手阔绰的小孩都很看重,因为他刚一踏进来,就打赏了一锭银子。这可不是摆阔,那小少爷说了,要为他准备一间雅间,不许任何人打扰。
这银子自然不死白给,掌柜听那小少爷说,若是做得好,让他满意了,他还会打赏更多。准备一间雅间给尊贵的客人,对于掌柜而言,是举手之劳。所以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小二讨好似的端来了可口的饭菜,然后恭敬地退出去。轻轻拉上了房门。曾经的小乞丐庄不凡看着他恭敬的模样,竟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自顾自说道:“我昨天行乞来到你们店外,你们还避之不及,用笤帚将我轰走,今日我换了一身衣裳,你们竟然都对我礼遇有加,看来这世上,还真是以貌取人的占多,慧眼如炬的少。”
他说完,便用筷子夹起一块肌肉放进了嘴里。津津有味的嚼起来。他的右手边放着一只酒坛子,是绍兴女儿红,这酒窖藏的时间越长,便越是醇香。
庄不凡虽然年纪尚小,却很懂得享受,他抱着游戏人间的态度,既可以做那人人回避的乞丐,也能做那人人敬畏的少爷。他揭开酒坛上的封泥,然后将酒坛凑近嘴边。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他打了一个嗝,出了一口道:“真是好酒,不过就是有些辣,不像糖水那般甜。”
对于这个遗憾。庄不凡也不打算继续追究,他继续吃着饭菜,没过多久。那几盘菜便被他吃得一干二净,长期节食的他。现如今的胃口实在很好。
看着街头上往来的行人,庄不凡没有过多的在意。那些人中是贩夫走卒居多,虽然也有些装成普通百姓的江湖人士,但是庄不凡仅凭他们的身形步伐,就能够大致判断出他们的武功水平。
当然,其中也不乏朝廷的锦衣卫,这些人也学得精明了许多,改扮成百姓的模样,混在其中,一旦有事就能够第一时间出手,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
突然,一个人的身影,吸引了庄不凡的注意。那是一个十分高大的身影,比起寻常男子都要高出一头,而且身形壮硕,比两百斤重的大胖子还要肥上一圈。
就是这样一个壮汉,他行走的速度竟然很快。没有人看清楚他的样貌,因为他整张脸都笼罩在黑袍之下。按理说这样的装束,在如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金陵城是必然会遭到严查的,但是他却能够招摇过市,看来他的背景十分不简单。
庄不凡饶有兴趣的看着那个身影消失,竟然没有追上前去一探究竟,这与他好奇心爆棚的性格有些不符,但是现如今,他是真的走不开。
“想不到世上还有这样的壮汉,只要他还在金陵城,我就一定会见到他。若不是那那贼还不来,我也不至于错过啊。”
庄不凡自顾自的低声说道,似乎在埋怨等待的那个老者迟迟不来让他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的话音刚落下,房间外便想起了敲门声,店小二领着一个老者推开了门。
“客观,这位老先生说是来找你的,不知可是你要等的人?”小二恭敬地问道,庄不凡点了点头,随即抛给小二一枚碎银子,小二接过银子,立刻露出欢喜的神情,他随手关上了房门,让庄不凡和老者好好谈话,便再也不打扰,识趣的走下了楼。
这名老者脸上的胡须已经花白,可是头发却依旧漆黑如墨。他双眼矍铄,炯炯有神,而且吐息浑然天成,有这样气度的自然非一般的高手。
庄不凡开口说道:“我听江湖传言,说先生排名十大悍匪的第八,还有个‘轻车都尉’的绰号,你老都这个岁数了,怎么还如此闹腾,安享晚年不好么?”
这实在是一句很冒昧的话,但是庄不凡面前的老者,却一点也不生气,悠悠说道:“有本事的人,脾气都很大,只有那些没本事的人,才会像狗一样听话,毫无个性所言。”
庄不凡哈哈一笑,说道:“先生可不要误会,小子可没有什么脾气,而是嘴向来很贱,总喜欢拿人开涮,难得你老不大发雷霆,这份胸襟气度,让我相信你有资格坐上今日的位子。”
这不是一句拍马屁的话,事实上高傲的庄不凡也不屑拍人的马匹,他只是单纯的欣赏眼前老者的淡定,是以才不吝惜言辞,赞美了他一番。对于他的话,他面前的枭雄人物,却很受用。
老者开口说道:“早听闻棋圣段天命的弟子是一个难得的妙人,今日得见,不想小兄弟比我想象中还要年轻许多,真是英雄出少年,再过几年,我们这些老家伙,就会彻底被你们这些后生超过咯。”
庄不凡淡然一笑,道:“先生说笑了,你们不让出路来,谁敢跑到你们前头去。今日你既然纡尊降贵亲自前来,也说明了诚意。小子为了谨慎起见,没有将你要的东西带在身上,而是要等你将那样东西教给我之后,才会带你去寻找你想要的东西,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老者大度的回答道:“老夫自然是信得过小兄弟的,棋圣的徒弟,以天下为局,自然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听到他的话,庄不凡竟然有些难为情的笑了起来。
第三百零五章 《纵横谱》
庄不凡想要的是一本棋谱,这本棋谱是他师父段天命有生之年最为推崇的,也是穷极一生想要寻找的。
可惜,直到老人临死前,都没能够找到那一本棋谱。
要说那一本棋谱虽然不凡,却也没有达到价值连城的地步。不过在棋界,它可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因为他是北宋时期理学大家邵雍编写的。
这本棋谱上记录了各种精妙绝伦的棋局,学棋的人得到它,棋力就会一日千里,所以在棋界,它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而最为重要的,还是因为这本棋谱是孤本,传承至今只有一本,而且绝无仿造的次品。因为见过他的人屈指可数,而能够拥有它的人,更是将它奉为珍宝,自然不舍得将它亵渎,制造它的赝品,是对它最大的侮辱。
这本棋谱的名字叫《纵横谱》,世人只知道邵雍是理学大家,却不知道他师出鬼谷子一门,研习最深的乃是纵横之术。
他的《皇极经世书》一经问世,便立刻被疯传,一时间洛阳纸贵,人人争相传抄。人们看到他这本著作,莫不惊为天人,想不到这世间还有如此惊采绝艳之辈。
而他的《纵横谱》却束之高,所知者寥寥无几,因为这本棋谱,不仅仅是棋谱,更是武学秘籍,聪明绝顶之辈,可以从中领悟无上的兵法。若是对方心怀坦荡,自然是社稷之福,若是那人心怀叵测,那么便会给天下带来无穷的战乱。民不聊生,狼烟遍地。
相传。邵雍患病垂危期间,当时的名家大儒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这些知名人士早晚在他跟前守候照料。为的也就是一睹《纵横谱》的内容。
与王安石斗了一辈子的司马光凭直觉问道:“先生可是将棋谱交给了介甫?”
介甫是王安石的字,此时的王安石已经第二次被罢相,已经远离了中央的权力中心,政治斗争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让他心灰意冷,又因为爱子王雱病逝,更是让他心力交瘁。所以他再也无心政治,哪怕保守党中司马君实一再上书废除新政,他也听之任之。没有了年少时期的锋芒。
听到司马光的询问,重病的邵雍微微一笑,道:“介甫虽然读懂了棋谱,却只学到了形似,而没有学到神似,是以才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
所有人都明白了,原来《纵横谱》早已经到了王安石的手中,只是在他执政的时候,这些人都不敢去动他。因为他是宰相,权倾朝野,连皇帝都是他的盟友。
即便是王安石已经远离了朝廷,权力已经失去。这些人同样无法逼迫他交出那本棋谱,要知道他“拗相公”的绰号可不是平白无故就有的,要是逼急了他。那本棋谱很有可能就会被他付之一炬。
所以,当今最为关键的人还是邵雍。虽然他已经重病在身,但是头脑依旧清醒。大家都希望他在临死前将自己毕生的才学说出来,因此这些人自然更加迫切的想要知道棋谱的内容。
但是邵雍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在他将死去时,他召唤他儿子邵伯温到跟前交代说:“诸君欲葬我近城的地方,应当从于先祖的坟地,一切从简。”
这一句话彻底断了所有人的念想,他们再也无法从他的死上面做文章,邵雍将自己的身后事都安排到滴水不漏,他们即便是想要在他下葬时检查,也已经无济于事,以他的聪慧与谨慎,自然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所以,在邵雍死后的几百年里,《纵横谱》也随之绝迹于江湖,司马光等人虽然觊觎王安石手中的孤本,却不敢在他面前提起一个字。他们费尽心思,想要从王安石那里得到棋谱,却都是无功而返。
在王安石临死之前,曾将《纵横谱》中的一页临摹下来,寄给了司马光,司马光看后,狂喜了三天,世人还以为这位权倾朝野的相国大人发了疯。
一代豪杰王安石死后,司马光却关在房间里黯然神伤了好几日。这一对政敌,却惺惺相惜。真是应验了那句话:肝胆相照的仇敌比推心置腹的知己更难能可贵。
在王安石死后,各方的诽谤随之而来,司马光当即向皇帝上书,评价王安石:“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此奏疏字字珠玑,一语中的,此后再无宵小之徒在背后攻讦已死的王安石。
司马光时不时的看着那一张残片,然后便会感叹: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没过多久,这位文臣中执牛耳者也溘然长逝,当家人发现的时候只看到他已将那一页奉为掌上明珠的纸烧成了灰烬,而脸上却带着释怀的笑容。
再之后的岁月,便是动乱,靖康之耻,再到崖山之战,中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在当时士大夫眼中,崖山的惨烈与悲壮,是亘古未有的,中原文化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是以才有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的这个说法。
同样,与朝堂紧密结合的江湖也没能够幸免,虽然江湖与朝堂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却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有着共同的血液。在蒙古的铁蹄下,众多的武林门派被夷为平地,无数的江湖豪杰被碾压成泥。
这场浩劫一直持续了百年,直到太祖皇帝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大元的统治,才让汉人重新坐拥了江山,可惜那些璀璨的文化早已经荡然无存。而作为开国之君,太祖皇帝的气度实在不深,格局也实在不大,至少他在拥有了江山之后,已经容不下其他有威胁的人。
所以,看到过《纵横谱》的他,不容许这样能够逆天改命的绝学存在于世,在他看来,朱家的子孙要想千秋万世作用江山,就不能够有太多通晓天意的人存在。
所以当年他的屠刀之下,因为宰相胡惟庸案杀了三万多人,之后又因为大将蓝玉案杀了一万五千多人,这些人中有很多术士相士,但是这事做得极为隐秘,对外宣称是乱党。
这场浩劫中,通晓风水的奇人几乎死绝,太祖皇帝以为这样就能够让朱家的江山千秋万世。但是他小看了阳谋天下的刘伯温,更不知道在刘伯温死后,那本被他藏起来的《纵横谱》会落到道衍和尚的手中。
时也,运也,命也,一切皆有定数,天道轮回,生生不息!
第三百零六章 谈判
坐拥宝山自不知,依旧过着贫苦的日子,这样人多少会让人觉得可悲。
庄不凡看眼前的黄云,就是这样的感觉,虽然对方在大明十大悍匪中排名第八,是鼎鼎大名的“轻车都尉”,可是他却不知道那《纵横谱》的价值,当真是有些可悲。
庄不凡以为,活到他这个岁数的人,怎么也该见识深厚,就算不能够看懂这棋谱的玄机,但是至少不会将它轻易让给别人。他再次看了一眼一脸和善的黄云,觉得这人真是白活了这些年岁。
黄云也在看着眼前的小孩,他能够活到这个岁数,而且经历了无数的江湖风风雨雨,都还没有去阎王那里报到,自然有他的高明之处。
从不轻易袒露自己的实力,从不在人前嚣张跋扈,哪怕自己很强,也要装成矮人一等的模样,这就是他常胜不败的关键。
轻敌者往往死于骄傲,武圣关二爷便是最好的例子,而能忍屈辱,方能成就大事,淮阴侯韩信,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没有理会小孩子眼神中的鄙夷,黄云哈哈一笑道:“小兄弟莫不是觉得老朽不明白这棋谱的价值,所以才会这样看待老朽。”
被黄云一言道破自己心中所想,庄不凡也不再那般桀骜,他心想这老头既然有洞穿人心的本事,看来也不是泛泛之辈,看来所谓的十大悍匪,朝廷十数年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还是有些本领的。
微微点了点头,庄不凡反问道:“既然前辈知晓这棋谱的价值,为何还要答应小子的请求,这本棋谱的价值,比起那玉麒麟,可不知珍贵了多少倍。”
谁知黄云只是哈哈一笑,说道:“小兄弟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