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国色江山-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咱们回去吧,明天就要兵临登州城下,进入战场就容不得半点儿疏忽了!”

######

子夜已过,刺骨的北风忽强忽弱延绵不绝,汹涌的大潮也缓缓退去,逐渐变宽的海岸线在暗夜中如同一条深灰色的绸带若隐若现。

倾颓多时的西峰台断垣上,枯草萋萋,紧靠海岸的土台周围满是残砖断瓦。

朱道临紧裹着大氅,围绕460个大木箱走一遍,也不管高坎上的500顶赈灾帐篷和2;000面卡车篷布是否堆放整齐,搓了搓鼻子下凝结的冰渣子,沿着海岸默默走向西面3公里外的河口营寨。

此次他定制的345门臼炮和110套火箭炮全部运回,能够动用的只有臼炮。

为了方便运输,580根火箭炮管集中装进50个长木箱,105套尚未组装的基座和零配件装在另外65个大木箱里,短时间他没有办法组装起来,也没有时间制作火箭弹,战事结束其中大半会被海军拿走,只有少部分装备需要开赴金州卫和皮岛的两支新军。

朱道临特意买回来的500顶帐篷和2;000张卡车篷布同样不会用于登州城外,而是要运到威海刘公岛和皮岛使用。

离开这几天朱道临想到很多,意识到当前还不到插足山东的时候。

山东地面上不但有众多传承数百年的豪强势力,还有根深蒂固影响巨大的朱家皇族和孔孟家族,各势力盘根错节,极其复杂,或许让李闯王、八大王什么的冲进来弄个翻天覆地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还有个关键原因是,登州乃至整个山东在战争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根基未稳的朱道临不能在这是非之地久留。

原本朱道临打算长期霸占的登州北面7公里的长岛,战事结束也要毫不犹豫地放弃,还要大大减少威海卫的投入,集中精力经营好目前并不显眼的青岛卫。

若有余力,宁愿去霸占济州岛,也不能在朝野瞩目的海防四大卫之首威海卫投入太多,在远离海岸的刘公岛上建立补给基地应该就足够了。

营寨内外一片寂静。

值夜的固定哨和游动哨忠于职守,让朱道临颇为满意,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凭借高超的身手进入营寨,回到中军木房子里才惊动值班亲卫。他摆了摆手示意亲卫别出声,简单吩咐几句便进入留给自己的卧室,脱去外衣坐在榻上盘腿练功。

######

天色微亮,朱道临出现在营区内。

亲卫队长郭中骏和骑兵营长齐恭良等将校正在集中车马,准备赶往东面3公里的西峰台搬运货物,看到朱道临出现,连忙上前来敬礼汇报。

得知姜玉龙和唐正林率领的主力各营昨晚已经抵达黄县,中午之前便能到达,朱道临立即吩咐众将校尽快去西峰台运回物资和装备,叫上郭中骏和齐恭良返回室内,几名参军立即送上热茶、米饼、肉铺、红枣和核桃等小吃。

朱道临示意大家坐下:“凌晨时分我巡视一圈,发现新搭建的马圈里满当当的,没时间细数,有300匹马了吧?”

“280匹,今天王将军还要送来100多匹战马和200匹以上的挽马,北面两排营房都堆满了粮食和草料,算上昨天交了钱今天要运来的30;000石,总数达到72;500石,暂时够用了。”负责总体事务的郭中骏回答。

朱道临询问齐恭良:“老齐,登莱巡抚陈大人那边能卖给我们多少马匹?”

四肢健硕、脸型却显得消瘦的齐恭良兴奋地回答:“总共250匹战马,600匹驮马和骡子,此外还有380副崭新的马鞍,中午就能送来,4;000石麦子需要等到明天,价格和王将军帮忙买回来的一样……”

“由此看来,四路大军的将领之间暗地里没少做生意,价格都一样。”

这下朱道临终于放心了:“弟兄们士气如何?”

“一句话,求战心切!”

齐恭良抢先回答,郭中骏立刻问他关你们骑兵什么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朱道临一口喝完杯里的茶,站起来笑着吩咐:“你们这几天绘制的地形图我刚才看了,很不错,但我还想到西面的蓬莱阁看看。”

“如果摆得开的话,龙潭军直接开到蓬莱阁上建立阵地,负责水城西炮台和攻打西北城墙。”

郭中骏立即劝道:“师兄,蓬莱阁住持元峙道长道法高深,德名远播,和我上清派同出一源,论辈分比我们还要高出两辈,登州都打成这样了,都没有一方敢触犯蓬莱阁,如果我们进驻的话,很可能会引发同道非议。”

“你去蓬莱阁拜访过了?”朱道临问道。

郭中骏点了点头:“前天勘测地形的时候我就去了,元峙道长还问起掌教真人和我师父,我把师兄的师承和如今的官职简要告之,元峙道长很惊讶,说很想见你一面。”

这下朱道临犹豫了,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打完仗再见吧!”

“蓬莱阁的三清观东南角距离水城北面的西炮台不到150米,我原本想派个火枪营上去的,只需端起500支火枪对准西炮台连续射击,几轮齐射就能把西炮台打成哑巴……”

“唉!算了,另想办法吧,走!”

***********

PS:月底了,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

第三六二章城西大营

朱道临带着郭中骏、齐恭良和十余亲卫策马出营,穿过王来骋的睡虎山大营便一阵急奔,掠过南门三百步之外,一路径直向西而去。

一行人经过黑峰山下的军营时,恰好与出营的吴襄父子碰面。

朱道临立即减速,来到吴襄父子前面五米,抱拳致意,看到吴襄客气地翻身下马,只好下马迎上去。

身形笔直的吴襄,长髯黝黑,仪表堂堂,满面红光,丝毫看不出已年近五十,他身边的吴三桂年方二十,和他老爹一样长着高挺的鼻子和略显细长的双眼,放到哪个时代都是一对帅哥。

吴襄看到朱道临抢先一步行礼问候,立刻上前托住朱道临的手,连声道:“朱将军客气了,哈哈!不知将军一早要去何处啊?”

朱道临指向东面1公里的登州城:“我想看看蓬莱阁和城墙之间600步宽的地面能不能摆下一个卫的兵马。”

吴襄吓了一大跳:“地方是够宽,原本巡抚陈大人的5;000人马就驻扎在蓬莱阁南面的营寨里,距离城墙约莫800步,可孔有德在城墙西北角上摆开8门大将军炮,连续炮轰几次之后,陈大人的人马不得不撤出好不容易扎下的营寨,向后挪了500步重新立营。”

朱道临非常惊讶:“城头上的大将军炮能打出800步?”

吴襄点点头:“没有800步也有700步,硕大的铁球扎在结冻的地面,能跳出百步远,你看那儿……空荡荡的那排缺口,就是被炮弹撞碎倒塌的。”

朱道临遥望北面位于蓬莱阁西南那片被遗弃的宽阔营寨,想了想说要去看看,吴襄主动要求一同前往。

两批人马合在一处,浩浩荡荡打马向北,在城头数百叛军紧张地注视下,直接从倒塌的营寨豁口进去,很快便来到寨子中央空无一人的木板房前,翻身下马,一同登上前方被削平的土岗,遥望距离1;000米左右的西城墙。

“快看!城头上的贼叛军像是在拖火炮,看样子要向我们发炮。”双眼圆睁的吴三桂大声提醒。

众人震惊之下连忙看去,朱道临却毫不在意,吩咐土坎下的几名参军骑马逛一圈营寨,勘察营区前方空旷地的地形和宽度。

四名年轻的参军立刻翻身上马,策马奔向营寨四角,没过多久便汇合在一起,毫无顾忌地打马出营,直接去到距离城墙300米至500米之间,由南向北仔细巡察,完了调转马头,再次向南慢跑,看得吴襄父子和关宁军官兵目瞪口呆。

朱道临平静地说道:“城头叛军到现在没把两门炮摆好,完全是虚张声势……就算他们玩真的,搬出火药铁弹装填好,至少也需要半刻到一刻时间,哪怕装填完毕,点火发炮,能打中我四名弟兄的机会不到一成,弓弩又射不到,有什么好担心的?”

老将吴襄一脸赧然,对于朱道临的大胆终于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他身边的儿子吴三桂沉思片刻,双目炯炯地望向朱道临,正好与转过头来的朱道临目光相对,吴三桂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转过头去。

朱道临客气地问道:“吴将军,在下8;000弟兄正在从黄县开过来,想进驻这个营寨便于下一步发起进攻,不知是否需要征得巡抚大人的同意?”

吴襄笑着回答:“巡抚大人巴不得有人进驻此地……原本驻扎此地的5;000人马,如今就在黑峰山北面的新建大营里,有人挡在他们面前,恐怕睡觉都能踏实许多。”

朱道临也笑了:“等会儿我还是去向朱大人和陈大人禀报一声,反正我的8;000弟兄也没地方驻扎,修建营寨恐怕来不及了,这片靠海的地方夜里能冻死人。”

吴襄对朱道临颇有好感,想了想低声提醒道:“若是贵军真要驻扎此地,恐怕攻打西城门和西北城墙的重担就要压到你脑袋上了。”

朱道临毫不在意:“没关系,千里迢迢来到这地方,不就是为了打一仗吗?吴将军的任务是否是攻打西门?”

“没错,巡抚朱大人的两个卫驻扎在我们身后,共同承担攻打西门的重任……如果朱将军接过西门以北的攻坚重担,估计陈大人会主动将麾下5;000人马交给朱将军指挥。”吴襄和蔼地回答。

朱道临点了点头,看到四名参军策马返回,便向吴襄告辞,率领麾下直奔城东南的中军大营。

吴三桂望着英姿勃勃的朱道临策马远去,心里感到非常羡慕,想起他老爹刚才的话又觉得不怎么对劲,看到老爹叹了口气要走,连忙跟上低声问道:

“刚才爹说陈大人会主动将麾下5;000人马交给朱将军指挥,孩儿细细一想,觉得不太可能啊……登莱巡抚如今手头就剩下这么点儿人马,他舍得?”

吴襄语重心长地教诲儿子:“他肯定舍不得,可人家朱道临主动进驻最危险的地方,只要山东巡抚朱大人一声令下,就要承担起最艰险的攻坚重任……在这样的情形下,陈大人总要有所表示吧?”

“人家朱道临可是替他排忧解难了,至少嘴巴上要说得漂亮些才不**份,至于到时候是否真把5;000人马交给朱道临指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大明文官是什么嘴脸,这么多年在宁锦、在山海关,你还没看够吗?”

吴三桂立即虚心说是,到了山丘下忍不住又问道:“那咱们是否要向朱道临表示一下愿意并肩作战的意思?”

吴襄停下脚步,认真地询问儿子:“你觉得朱道临如何?”

吴三桂皱眉沉思:“英勇无畏,一身是胆,孩儿觉得他应该有办法打下登州。”

吴襄点了点头:“直觉不错,为父也觉得他能打下登州,只需看他麾下几个营清一色火器装备,就知道他所仰仗的是什么。”

“之前几次军议,王来骋和丁思侯两位将军也提到过用火药炸毁城墙,大举冲锋,朱道临很可能会这么干……只要他能炸毁城墙,就等于拿下了登州,咱们为何不向他表明并肩作战的诚意?”

“退一万步讲,哪怕他惨败而归,对咱们也没害处,咱们是骑兵,不需要爬墙,城破就打马冲进去建功立业,若是朱道临和其他各部溃败而回,咱们顶多是回营歇息,进退自如,何乐而不为呢?”

吴三桂终于明白了,心悦诚服地点点头:“孩儿明白了,正如舅舅所说的那样,以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要是家底打没了,恐怕皇帝不会再看咱们吴家一眼!”

吴襄欣慰地拍拍儿子的肩膀:“有长进,爹老了,以后咱们老吴家只能靠你来发扬光大了!”

######

吴襄父子的心思朱道临毫无所知,他也不想知道,要不是今天碰巧遇到了,朱道临根本不会鸟吴家父子,更没想过与后世臭名昭著的吴家父子并肩作战。

整个关宁军在历次抗清战争中的恶行,给朱道临留下了极为恶劣的印象,他早已把关宁军视为未来必须消灭的无良军阀。

不过,有一点吴襄说得不错,朱道临主动要求进驻被遗弃的城西营寨,令朱大典和陈应元欣喜不已,陈应元果然主动表示愿意率领麾下5;000人马并肩战斗,必要时交给朱道临统一指挥。

朱大典高兴之下奖赏朱道临800石粮食和不少酒肉,送到了朱道临即将率部进驻的城西营寨。

明知道朱大典的意思是你要是不进驻城西营寨我就不送你东西,朱道临还是恭敬致谢,刚想提请告辞,中军探马及时来报:

“江南新军8;000人马抵达西南10里西山脚下,全军将士装备大量火枪火炮,行军速度非常快!”

朱大典和陈应元大喜过望,立刻站起来说要迎出三里,好好观摩一下江南新军的雄姿。

***********

PS:最后一天啦,再不投月票就浪费了,求月票支持!

第三六三章大军齐至

堂堂的巡抚大人要出营三里迎接,绝对是件很给面子的事情,可如此一来就需要集中卫队,竖起大旗,摆出仪仗,结果拖拖拉拉近半个小时尚未出营。

风尘仆仆的张德义就在此时从威海返回,赶到河口营寨不见朱道临,立即在留守营寨的李玉鸣陪同下打马前来,却被拦在辕门之外无法入内。

朱道临得到通报,立即骑马赶到营门外。

听完赵德义的禀报,朱道临大为高兴,更令他感到满意的是,麾下将领不但很好地执行了他的命令,还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合理的作战计划。

朱道临掏出怀表,略微估算了一下时间,吩咐赵德义回去休息,然后打马入营,找到刚刚换上大红官袍的朱大典,告诉他魏国公徐弘基和隆平侯张拱薇率领江南水陆两军即将到来。

朱大典惊讶过后满脸笑容:“太好了!这样一来叛军再也无路可逃,拿下登州可谓是指日可待,哈哈!”

“今晚本官设宴,为魏国公和隆平侯接风洗尘,顺便议一议这仗怎么打更好些。”

朱道临借机请示:“谨遵大人谕令!在下尚有一事请大人定夺。”

“请说,朱将军无需客气。”

朱大典豪爽地笑道,这时候换上新官袍的陈应元也到了。

朱道临抱拳施礼,低声呈报:“叛军从登莱水师手里抢夺的大部分战船均停在城北水城之中,水关外只有十几艘不到五丈长的巡逻快船,一时半会儿叛军不会知道江南水师到达。”

“如果咱们能与江南水师取得联系,先声夺人骤然发动,对水关外的敌船和两座炮台展开炮击,定可一举摧毁水城北面威胁最大的两座炮台,将叛军的退路彻底堵死!”

“要是一切顺利,我新军各部说不定还能抢占炮台,然后把火炮搬上去,对水城里停泊的敌船展开打击。”

朱大典和陈应元一听立刻来了精神,相互看了一眼,朱大典好奇地问道:“叛军盘踞的两座炮台占据地利,上面架设的十余门大将军炮居高临下,威力巨大……江南水师战船上的火炮能不能比得上?”

朱道临耐心解释:“比得上,江南水师的战舰上火炮不少,至少有50门火炮威力超过大将军炮,不但打得更远,使用的炮弹也比大将军炮的炮弹重……”

“叛军炮台地方不大,摆上八门炮已非常拥挤,一旦有两三颗炮弹落到叛军炮台之上,就能把叛军的大半火炮给摧毁。”

“什么!?江南水师的火炮竟然如此厉害?”

陈应元震惊不已,他无法理解比起大将军炮威力更大的火炮如何能装在船上。

朱道临肯定地点了点头:“都是花巨资从佛郎机人手里购买的新式长管铜炮,炮口要比大将军炮大得多,装药也多,所以威力无比巨大。”

这下朱大典终于放心了:“如能摧毁两座炮台,彻底封锁水城,叛军也就成了瓮中之鳖,定会军心浮动,不战自乱,对我军下一步的行动非常有利,很好!烦请朱将军与江南水师联系,只要对战事有益,尽可见机行事。”

“谢大人!在下定会全力以赴。”

朱道临由衷致谢。

有了朱大典这句话,等于是获得了战场最高军政长官的许可,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打下登州,不用再另行做请示通报。

至于战后朱大典是否会恼羞成怒,那就不关朱道临什么事了,打下登州抢一把就走,你奈我何?

隆重的迎接仪式结束后,朱道临命令姜玉龙将金州卫将士带到东面的河口营寨,抓紧时间进食,然后好好休息,随后便亲自带领龙潭军将士开赴城西营寨驻扎。

官兵们进入战场,看到近在咫尺的登州城西城墙上,聚集成百上千叛军大吼大叫,还不断向自己射箭,虽然稀稀拉拉射出的箭镞距离很远就落下了,但官兵们心里仍然难免感到紧张,进入营寨之后再也顾不上一路劳累,立刻在各自长官带领下收拾营寨,修补栅栏,不用督促便已干劲十足。

营寨中央的高台上,朱道临向龙潭军主将唐正林、镇抚李玉罡、副将赵五德和十个营长介绍敌我态势,对照新鲜出炉的手绘地图,指点龙潭军将校如何布置警戒、如何设立可快速推进的火炮阵地、如何应对叛军可能的炮击。

朱道临特别提醒众将校要防备叛军从水城与城池西北角之间隙摸过来,务必做好一切防范。

最后,朱道临向将校们通报水师和其他各部即将汇聚的消息,告诉众将校一旦水师袭击得手,全军将会在明天上午从北面和东西两个方向,对登州城发起猛烈进攻。

唐正林等人心里的担忧一扫而空,剩下的全是满腔战意。

朱道临再三提醒他们不能麻痹大意,留下两名参军和两名通信兵便返回河口营寨,检查完从西峰台运回来的数百个木箱和帐篷等物资,匆匆用过午饭便集合队伍,赶赴红石山海岸。

下午四点,800官兵用木桩、木板临时搭建的两座3米宽、60米长栈桥顺利完工。

300名全身湿透的官兵歪歪倒倒跑到岸上,围在熊熊燃烧的数十堆篝火旁,其他弟兄七手八脚帮助他们脱下身上快被冻结的衣衫,裹上厚重的被子,送上驱寒的烈酒,十余名受伤的弟兄得到医官们的及时治疗。

四点四十分。

十二艘运输船出现在了红石山东北方灰蒙蒙的海面上,站在刺骨寒风中等待了两个多小时的朱道临如释重负,悄悄呼出口浊气,收起望远镜,对身边举着望远镜满脸笑容的张德义问道:“看到你老爹了吗?”

“人没看到,但看到他的赤龙帅旗了。”

赵德义放下望远镜,乐呵呵转向朱道临:“我爹的帅旗土里土气的,大哥能不能帮忙设计一面新战旗?”

朱道临笑着道:“你爹的战旗是五军都督的定制战旗,和魏国公的青龙战旗一样,是不能随便改变的!”

“而我们却不同,我们是新成立的军队,皇上和兵部根本就顾不上我们,也没有心情管我们用什么战旗,只要不违制随便我们怎么干,明白了吗?”

赵德义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再次举起望远镜看向东北方海面。

***********

PS:本月最后半天啦,小火求订阅和月票!尤其是月票,再不投就浪费了哦,请大家仔细检查下,谢谢!

第三六四章先声夺人(求月票)

潮水层层拍击海岸,水位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缓慢上涨。

张德义、郭中骏、姜玉龙等弟兄对朱道临的博学钦佩不已,他们都知道大海每天都有潮起潮落的时候,但谁也没有朱道临的本事,能够精准计算出下午两点至三点潮位最低点,正好搭建用于卸货的栈桥。

四点以后水位再次缓慢上涨,到晚上九点左右涨到两米以上的最高潮位,而且还会持续两个多小时,足够新军把武器装备和弹药卸下船了。

对于弟兄们的崇拜,朱道临非常享受,他知道在弟兄们眼里非常神秘非常高深的种种本事,是增强个人魅力和权威的有利手段,所以他不会轻易说破。

其实,他也不懂沿海各地的潮汐规律,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神奇,是前几日回到段德铭那里提货时,为了登州战事特意上网查阅登州沿海的潮汐表。

由于数据太多,朱道临无法清楚地记下,干脆把渤海和黄海的全年潮汐表打印出来放在金钢圈里,为此他还暗暗决定,下次回去立即购买海事局出版的全国沿海各地潮汐表,这对他的海军和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船队缓缓而至,两艘500吨级战舰开到西面海域游弋警戒,张拱薇乘坐的700吨运输船率先靠岸,由于水深不够,700吨运输船无法靠上栈桥,张拱薇等人只能乘坐放下的小艇登岸。

令朱道临感到意外的是,魏国公徐弘基父子竟然跟随张拱薇父子一同到来。

满载的小艇直接划到靠近海岸的栈桥中后方,朱道临乐呵呵走上栈桥,把张拱薇父子和徐弘基父子一个个拉上桥面,回到坚实的陆地上才正式见礼。

“你小子可把我们给害苦了,早知道海上航行这么辛苦,我宁远走着来。”张拱薇仍然唏嘘不已,整个人几乎憔悴瘦了一圈。

众人随声附和,朱道临等人却乐得不行。

交谈片刻,朱道临询问徐弘基:“国公爷怎么不去指挥主力舰队打长岛?”

徐弘基不屑一股地说道:“屁大一个岛,用得着我亲自出马吗?”

众人哄然大笑,朱道临笑完低声通报:“根据最新情报,由于被官兵包围了三个月,长岛上的3;000叛军十日前就已断粮,所以大部分跑到登州城里混饭吃,留在长岛的不到500人,战船没几艘,估计很快就会传来捷报。”

话音未落,北面遥远的海上随风传来阵阵低沉的炮身,众将校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