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国色江山-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忙完这段时间,弟子再把医馆后面药房两侧的空地利用起来,修建两座清雅小院,一座专门给诸位师伯、师叔居住,另一座供祖庭派来的元老们们日常使用,前面两个小院都留给师兄弟们,住得宽敞些心情也会好很多。”

大师伯玄岳很喜欢朱道临的宽厚性格:“没想到我们几个临到老了还有这等福气可享,全靠有了道临啊!”

“这是大家的功劳,弟子只是尽本分罢了。”

朱道临谦逊完毕,忽然想起前几天遇到的趣事,于是就和大家说了:

“弟子纳妾的次日上午,紫竹园后面的清凉山上突然下来两位身披大红金丝袈裟的贵客,估计是之前打听到弟子喜欢古董字画吧,两位贵客非常客气地赠送弟子一幅宋代高僧佛印禅师的真迹,邀请弟子有时间到清凉寺喝杯茶聊聊天,交流一下琴技。”

“弟子恭敬地收下贺礼,邀请两位贵客前往西跨院喝茶,这才知道两位贵客一位是名传天下的佛学大师智衍禅师,另一位年纪不到四十长得非常文静帅气的,竟然是传说中以琴悟道的智灵禅师。”

玄青等人一听全都笑了,对佛道两教轶事趣谈很有研究的二师伯玄玑笑眯眯地问道:“后来呢?”

朱道临接着说道:“能让两位大名鼎鼎的高僧登门送礼是何等荣幸?于是弟子欣然弹奏一曲《禅院钟声》以表谢意,没想到名传天下的两位禅师激动得不愿再坐下,智灵禅师果然名不虚传,当即问弟子要来纸张笔墨,竟然一点不差地默写出《禅院钟声》的曲谱,把弟子震得一愣一愣,智衍禅师则把弟子拉到一边,悄悄询问能不能把曲中的故事写出来送给他?”

“弟子想到之前收下的厚礼,总觉得欠人东西,于是答应过完春节就把写好的故事送过去,没想到智衍禅师还是抓住弟子的手不愿松开,再次悄悄询问弟子,能不能从海外的天枢阁弄回一尊不低于三尺高的送子观音琉璃像,他愿意付给弟子十万两银子!”

“弟子当时吓了一大跳,心想十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于是悄悄询问智衍禅师是否确定?哪知智衍禅师以为弟子嫌他出价不够,咬咬牙艰难地说,最多给到十五万两银子,不能再多了!弟子于是勉为其难答应了。”

众人哄然大笑,纷纷望向用琉璃佛像宰了清凉寺和尚好几次的玄青道长。

玄青竟然也起了心思,询问爱徒:“能否顺带弄回几尊注生娘娘送子琉璃像?我道教的送子娘娘可比佛教的送子观音有名多了,药师殿右边宽阔大气的金殿里,即将供奉的可不止一位送子娘娘,太元圣母和她宝贝女儿西池极乐金慈圣母也会高居香台之上。”

几位师伯师叔和站在后面的十几个师兄弟又是一笑,忽有所感的朱道临却没笑,而是郑重地询问自己的师傅:“您老真的决定了?”

玄青道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我道教看似风光,其实已经日渐衰落,不变不行了!正如你说的那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必须善于学习,勇于改变,彻底放下大明国教的清高架子,以亲近民众善待民众的务实态度来弘扬道法。”

“如果再自命清高,固步自封,说不得哪天就让诡计多端手段百出的佛教给远远抛在身后,所以,不管祖庭对此有何看法,我都会从紫阳观开始做出改变,这辈子就为广大我道教医卜一门活着了!”

朱道临禁不住为师傅的胸怀和胆识肃然起敬,当即向师傅弯腰致礼:

“弟子将倾尽全力,支持师傅和师伯师叔的变革,如果师傅舍得的话,请把从祖庭带来的那套经策赠予弟子,这套包含了我上清教派历史传承和教中各门经文符咒的典籍,这对弟子接下来的经营帮助甚大。”

玄青道长当即答应:“等会儿下去你就到我屋里拿走吧,这套教中典籍虽然珍贵,但也不是独此一份,每任掌教正式上位之后,都会对教中典籍进行一次全面整理和增补,然后交由教中藏经院刻印数千套在教中分发。”

“为师手头这套,就是十二年前掌教真人下令刻印的,你大师伯手里也有一套,要是不够,为师再问祖庭给你要几套回来。”

朱道临高兴不已:“够了,足够了!一套就行,再多就不显得珍贵了。”

“你要来干嘛?”五师叔玄方好奇地问道。

早有预谋的朱道临嘿嘿一笑:“师叔是否想过,为何自从唐朝灭亡之后,我上清教派留下的典籍原来越少?”

“那是因为唐朝以及之后的朝廷大多尊奉佛教,还有就是佛教无所不用其极的排挤打压,对了!战乱是个重要原因……”

说到这儿,五师叔似乎有点明白了,可又不知道朱道临能用本教这套典籍换来什么样的帮助。

朱道临看到所有人都和五师叔一样期待自己回答,于是不再隐瞒自己的目的:

“远居海外的天枢阁那边,也有众多上清教派信徒,从民间到官场,笃信鬼神和风水堪舆者不胜枚举,上次我在网上……呃、晚上在那边到处逛的时候,无意中听说他们的上清教派因为战乱和流离故土等原因,至今无法凑齐一套较为完整的传承,特别是符咒、医卜、堪舆这几门的经文典籍缺失大半,我道教先贤神医扁鹊、华佗、葛洪等医药大师创下的医术和针灸之术完全丢失。”

“所以,这回弟子想带去一套,送给那边的上清派同门,向他们学习如何发扬光大我上清教派的经营之术,说不定还能弄回几尊比真人高的三清铜像回来。”

众人大喜过望,连连询问只拿一套典籍够不够?藏品最多的二师伯玄玑当场慷慨承诺,等会儿就送给朱道临一套唐代前辈李淳风的推背图册。

第六十六章钱多也发愁

二月六日,大年初四。

新春佳节过去近半,沉寂一个多月的鹤山别墅二楼主卧室里再次亮起昏黄的灯光,长发飘飘的朱道临放下手中刚连上电源线不久的手机,嘴里无序地嘀咕几下,不知道天亮之后如何向自己父母解释迟迟不归的原因。

心事重重的朱道临进入宽阔的浴室,脱下身上的道袍和内衣内裤,面对浴室墙上宽阔明亮的化妆镜细细打量,发现镜中的自己似乎有了些变化,肌肉条块分明,体型更为强健,略显消瘦的脸型却少了几许威武之气,多了几许无法言喻的温和与成熟,肤色似乎也白了不少。

朱道临带着不知该喜还是该愁的心绪打开热水器阀门,站在热雾腾腾的水流之下一动不动,直到全身泛红的皮肤被如同雨幕般的热水浇得微微发烫,才不紧不慢地开始清洗湿漉漉的长发。

两个小时之后。

吹干一头黑亮长发的朱道临走出浴室,换上洁白暖和的保暖秋装,再披上件咖啡色的真丝睡袍,小心关上衣柜的拖拉门,走向前面联通卧室的书房,将整齐码放在地毯上的十余个大小木箱小心放入书柜底层柜子里,剩下两个装着战国青铜鼎和元朝云龙青花大瓷瓶的木箱因为太大太重,只能搬到墙脚堆起来,然后找出一块备用的素色床单小心盖好,关上所有柜门回到书桌前。

望着书桌上卷起的两幅唐宋名人字画、一册蓝色绢面装订的推背图册和一个内装全套茅山上清派典籍的古朴木匣,朱道临沉思良久方才坐下。

此次带回的字画,均是唐宋时期的名家作品,总数高达十五幅,带回的十二件精美瓷器也都是宋元两朝难得一见的四大官窑珍品,无论造型还是品相都超过之前的任何一批。

堆在墙角的两个大木箱更了不得,一个装着战国时期的大型三足兽纹青铜鼎,另一个装着元朝皇家御用的青花蟠龙云纹大瓷罐,价值之高连朱道临都不敢估计。

颇为头疼的朱道临再次拿出之前制定的采购清单,看了几行忽然放下,拿起桌面另一边的三张银行卡开始计算:

瑞银卡里还有7;450多万美元,一张工行储蓄卡和一张长城卡里的余额合计4;500多万人民币,全部折合成人民币估算,三张卡里的金额总数竟然高达5。5亿之多。

朱道临平生第一次因为钱多发愁了,一时半会儿实在不知这笔巨款该用到何处才是,父母那边若是孝敬20或30万估计没关系,多了肯定会吓着他们,别墅如今也有了,缺辆好车代步顶多花个100万,剩下的哪怕再来几次物资大采购也用不完。

天色逐渐变亮,静静坐在书桌旁苦思两个多小时的朱道临终于做出决定:

过完春节上班之后,分期分批向周边三大城市的金属销售公司和铜业公司购买800吨H90铜板或者铜带、铜棒,运回去后再以分期分批的方式,逐步交给博孚钱庄铸造铜币,这样一来,就能快速花掉3;200万元左右,再加上此次采购预计花费的1;600万元,加起来差不多接近5;000万元的规模了。

至于桌面上这套上清派典籍和这本极其珍贵的推背图册,朱道临早已决定交给信奉道教并担任宗教事务科长的母亲,由母亲转送给茅山上清宫,然后通过茅山上清宫的关系,定购三尊大型三清鎏金铜像、两尊大型送子娘娘鎏金铜像和一尊大型药神扁鹊的鎏金铜像。

朱道临估计,这六尊大型鎏金铜像大约花费500万——800万元,对正在重建的紫阳观来说,现代先进的铜像铸造技术远比大明朝好得多,仅是整套先进的鎏金工艺流程,就不是大明匠师能望其项背的。

在道教神像铸造方面,如今的茅山三清宫最具权威性,不但拥有严格挑选的指定厂家长年为自己服务,在大型神像铸造期间,往往会派专人全程监造。

因此,无论铸造质量还是铜像的细节处理,都拥有最高的标准和最好的保证,不会闹出以次充好甚至张冠李戴的大笑话。

楼下汽车发动的声音打断了朱道临的思路,他离开书桌走到窗前拉开窗帘,正好看到楚梅升起驾驶室车窗玻璃,缓缓开车离去,知道自己的归来没有惊动楚梅,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

至于楚梅为何大年初四还留在这里,而不是在老家龙泉过年,朱道临一时半会儿还真不知道。

上午十一点刚过,朱道临完成了采购清单的重新修订,收拾好桌面上的物品,换上深色冬季休闲运动装,拔掉手机充电线,看了一眼上面的未接电话记录,收起手机转身下楼,走出小区大门拦下辆出租车,直接打个电话给好兄弟梁城,通完电话笑了笑,吩咐司机开往栖霞山下的老字号饭店。

公司蒸蒸日上的良好业绩让梁铸夫妇显得年轻许多,跟随而来的楚梅更见娇媚,红扑扑的脸上全是无法掩饰的笑容,美丽的眼睛蕴含久别重逢的欣喜和快慰,一见面就问朱道临为何不早点回来?还说担心朱道临有事情,她回老家过年只呆了一周时间,年初三就离开老家开车回来等着了。

朱道临听了楚梅包含嗔怪的话,心里禁不住生出丝丝愧疚,以至于在饭菜上桌之前的十多分钟里,不敢与含情脉脉的佳人对视。

第六十七章汇报成绩

三杯美酒下肚,朱道临才在兴致盎然的梁铸夫妇一连串成绩汇报中逐渐放开。

敬完兢兢业业劳苦功高的梁铸夫妇一杯,朱道临转向身边期待已久的楚梅:

“辛苦了!如果你愿意的话,下周陪我一起去龙泉拜访张大师和他两个徒弟,顺便再去拜访你家那位名传百里的酿酒姑父,我要向他取经,还想出钱买下他老人家手里那两个祖传的酿酒配方。”

楚梅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许反悔!不许耍赖!”

梁铸夫妇被逗得哈哈大笑,朱道临主动端起杯子的楚梅碰了一碰,喝完一杯坐下后郁闷地说道:“好像我经常耍赖似的。”

梁铸夫妇又是一阵大笑。

楚梅笑得更加开心了,紧身羊毛衣勾勒出的丰、满微微颤动,晃得朱道临心火旺盛,不得不几次用纸巾擦去脑门上飚出的汗珠。

酒足饭饱后,梁铸开始谈到了正题:“定制的十套手摇印刷机已经入库,各种易损配件共二十大箱非常齐全,我和公司一帮技术人员和车间几个老师傅逐一检查过,并试用了其中五套,总体效果完全达到你的要求,效率比预料的还要高出15%左右,随时可以提走。”

“另外,上次你列出的编印任务已经完成,楚梅亲自操刀的两万套《红楼梦》连环画版本非常精美,春节前被几个赶来提货的老客户看到后,生生要去了8;000套,因为公司业务繁忙,无法及时补印,库里只如今只剩下12;000套,你急也没用,只能等到初八上班以后才能补回来。”

“《聊斋志异》、《白蛇传》和《倩女幽魂》共30;000套库存原封不动,均为繁体话本和连环画册各占一半,估计够你卖一阵子的了,若是还有什么需要印刷的,你得抓紧做份详细计划,我赶在初八上班前列入生产计划之中,否则真的来不及了。”

朱道临感激地笑了笑:“计划有了,回去我整理一下,过两天让楚梅交给你吧,其中有两项比较麻烦,一个是编印两百册四开精装版的全国地形图册。这份分省地形图册要求有些特殊,除了保留山川、河流、湖泊、海洋和相应的绘图参数之外,不用标注各省名称和详细地名。”

“另一项是前几年科技出版社参考欧美各国相关资料,再汇总我国历代科技史料编辑出版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这套巨著我在网上大致看过一遍目录,分成了十多册,每一册详细记载了钢铁冶炼、船舶制造、纺织机械、造纸技术、皮革制造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历程,就连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历次大型战争中的科技创新、制胜武器的发明制造等等,都分出两册详细叙述。”

“整套书图文并茂,价值非常高,所以编印时需要选择最好的纸张,同样要求做成竖排列繁体字精装版本,数量为一百套,估计难度不小,需要你和楚梅多费些心思。”

梁城呲了呲牙:“难度确实不小啊,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这样吧,过完春节上班之后,我抽调几个水平高的技术员交给楚梅带着做,争取一个月完成制版,不过费用恐怕挺高的。”

“到时你把这两套特制版的费用和应收利润加起来一起算,无论多少我都双倍支付,你从我给你那张银行卡里直接提现就行,不用入账了。”朱道临大方地吩咐道。

梁铸夫人高兴地笑道:“这样最好不过了,正好用来给员工们发奖金,大哥你不知道如今的税务部门有多狠,要不是有你交给我们的几笔私活不用入账,年前我还真不敢按照业绩给员工发年终奖。”

众人又是一笑,朱道临看看时间差不多便提议散席,由于距离假期结束只有三天时间,勤勤恳恳的梁铸夫妇要回公司开始上班前的准备,临行前特意留下楚梅陪伴朱道临。

上午出门之前,朱道临已经和身在香港的宋少君通了电话。

得知朱道临归来,幽怨的宋少君取消了继续在香港购物的计划,明天下午就能飞回来团聚。

但不知为什么,朱道临并不急于见到已把他当成自己男人的宋少君,更不急于把手中的古董字画交到宋少君手中换成钱,倒是更愿意和楚梅一起说说话,一起轻轻松松地逛逛街。

由于大家都喝了酒,素来行事小心的楚梅征得朱道临同意,直接开车返回鹤山别墅,一路上两人都非常小心。

回到家里略作洗漱,兴奋的楚梅泡制了一壶好茶,把朱道临叫到自己房间,打开配置强劲的专业电脑,调出她每天夜里加班加点创作的系列连环画电子稿,请朱道临从读者角度给出意见。

看着一幅幅或是黑白或是彩色的精美画面,朱道临被感动了,深情地凝视楚梅的眼睛,低声致谢:“谢谢你楚梅,我不知道如何表达心中的敬意,但我知道这一切包含你许多的心血。”

楚梅满脸幸福地说道:“人家也不全是为了你嘛,里面那套来自道教神话《天师传说》的设计创作稿,已经传给了全国美术创作评委会,运气好的话,估计能在今年夏季的评比中卖出个好价钱。”

“应该的,我现在就向你保证,绝不盗版你创作的这套画册,全额向你支付版权费。”朱道临认真地承诺。

楚梅忍不住咯咯笑起来,谁知这一笑,本就心猿意马的朱道临更加难以忍受了。

第六十八章回家过年

母亲打来的电话及时解除了朱道临的窘境,朱道临把手机贴在耳朵上连声认错,最后保证半个小时内“滚”回去当面承认错误接受教诲,这才换来母亲的暂且饶恕。

“笑成这样至于吗?看你这幅幸灾乐祸的样子,我算明白什么叫做交友不慎了。”

朱道临埋怨完笑得花枝招展的楚梅,无奈地收起手机,接着邀请楚梅到自己家里做客。

楚梅顽皮地笑问:“是想让我为你分散火力吧?”

朱道临嘿嘿一笑,嘴上却不愿承认:“大过年的,你难道不应该去探望一下上司家里的老人吗?再说我现在没有车,总不能让我走回去吧?”

“还有就是,中午饭局结束的时候,不是想让你陪我去超市逛逛吗?因为喝了酒你才不得不放弃的,现在酒气散了,正好我要给自己爹娘买点儿年货回去,你也要买点食材回来放冰箱里吧?”

“一举多得之事,还犹豫什么?”

“狡猾的家伙!半年能有三四个月见不到影子,哪里还有半点上司的样子?新春佳节快过完了,还用你现在买年货?告诉你吧,年前左等右等你没回来,我和梁总还有嫂子就把丰盛的年货送去给你爹娘了,所以这个借口也不成立!至于购买食材嘛,昨天下午我已经买回来塞满了冰箱,所以用不着买了,买回来也没地方放。”

楚梅故意为难朱道临,想看看朱道临如何表现。

朱道临没有半点脸红的迹象:“总待在屋里对身体不好,大过年的,摄入那么多超量蛋白质和脂肪什么的,需要出去散散步才能尽快消耗掉,对吧?”

“你不是想减肥吗?别犹豫了,快换上衣服一起出去走走吧,我先下去等你啊!”

楚梅下意识抚住自己婀娜的小蛮腰,紧张地比划摩挲,直到朱道临离开才反应过来,气得小手握拳原地转了个圈,嘟着嫣红的嘴唇低声痛骂朱道临几句,这才气鼓鼓走到衣柜前,故意磨磨蹭蹭,让朱道临足足等了十五分钟,这才披上淡麦色驼绒大衣,把车钥匙串在白皙修长的食指上悠然转动,扬起可爱的下巴一步步慢慢下楼。

面对朱道临和煦的微笑,楚梅故做生气以掩饰心中的欢喜,开着白色奥迪车和朱道临一起返回机关小区,路过一家大型烟酒专卖店的时候却主动靠边停下,进入店里很快掏出精美的钱包,为朱道临的父母买了三千多元的干贝、瑶柱和野山菇。

心虚的朱道临更大方,刷卡买下两件52度五粮液六合盛典、两件52度洋河梦之蓝和一盒888元的野生蜂蜜。

十多分钟后,朱道临的母亲故意在铃响三遍后才打开大门,本想劈头盖脸给儿子一顿臭骂,谁知开门一看,竟然是白皙秀气的楚梅抱着满怀礼物,甜甜地叫了一声阿姨新年好,朱母欣喜之下哪还有半点怨气?一把将楚梅扶进门来问寒问暖,似乎忘了门外还有个儿子。

腹诽不已的朱道临抱着四件美酒,两只手腕分别挂着一盒蜂蜜和一个手提箱,伸长脖子看了看,很快听到厨房里传来锅铲发出的悦耳声音。

朱道临大步进门穿过客厅,把礼物和手提箱放到餐桌后的矮柜下方,脱下大衣随手扔在椅背上,进入厨房和久违的老爹低声聊起来。

父子俩尚未说上几句话,母亲已经兴冲冲来到厨房,大声询问菜做好了没有?朱道临趁老爸回答的时候,接过他手里的爆炒鳝片转身走向外面餐厅,勤快的楚梅默默端起托盘里的碗筷,和朱道临一起整齐摆放到餐桌上。

迟来的新春佳节团圆饭正式开始,朱母罕有地没骂儿子一句,满脸都是开心的笑容,齐齐喝过一杯祝福酒,立马拿起公筷外加一把不锈钢小叉子,一个劲儿地为满脸绯红的楚梅布菜。

朱道临连敬父亲三杯,放下杯子继续为父母斟酒,低声解释说由于生意太忙没能赶回来过年,请求父亲原谅。

“你什么时候开始做起生意来了?都做些什么?”

朱父颇为惊讶地询问,朱母和楚梅不约而同停止说话,望向满脸歉意的朱道临。

朱道临只能硬着头皮,开始背诵编好的借口:“还记得我当兵第二年夏天,和我一起回来探亲的那位贵州籍战友吗?”

“是不是那个身材不高、长得挺壮实的黑小伙?叫什么来着……好像叫段德铭吧?”朱母记起来了。

朱道临强忍心中的愧疚,点点头继续撒谎:“我从本省和浙沪各地定购些刀剑、书籍、仿古工艺品和其他一些旅游设备,送到段德铭那里,其中部分商品在贵州当地销售,大部分运到云南边境去……”

“段德铭在那边有些门路,生意还算不错,如果运气好碰到些古董字画什么的,他就交给我带回来,转让给宁沪两地的拍卖行或者收藏者,这半年来回倒腾几趟,我这手里赚到不少钱。”

朱父非常关心:“这门生意好像多年前就有人做了,特别是浙江沿海地区的商人,改革开放初期就全国跑了,不但做得早,而且从事这一行的人也很多,方方面面都占有很大优势,你竞争得过人家吗?”

“没问题,在西南边远地区我们还是有渠道的,段德铭熟门熟路,也有魄力,他老爸退休前是贵州安顺地区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