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国色江山-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旦宣称必将百倍报复之外,没有一个敢于祭出东林党人数十年来百用不厌的传统手段,走到堆满烂菜叶、破草鞋、臭鸡蛋和断砖碎瓦的大门外,气势凌人义正辞严地予以申斥。

入夜,数以万计的示。威者开始在府门外和空旷的街道上燃起一堆堆篝火,然后再次展开一轮又一轮的控诉声讨,把五花八门的申诉状贴得满城到处都是,用大桶墨汁在府衙的院墙上书写各种反贪反腐、争取权益和打击东林党人的标语口号。

一队队官兵不断游走其中,严密巡查,却没有半点儿出手制止的意思,被围困在应天府衙和六部衙门中的东林党人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明白:数万示威者背后的强大势力这回是打算彻底撕破脸了!

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行动持续到次日下午才宣告结束,13;000余名示。威者雄赳赳、气昂昂列队走出金川门,以胜利者的姿态返回幕府山下。

此时此刻,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游。行抗。议行动已经引发大江南北的剧烈震动,各种消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传向大明帝国的四面八方,江南东林党和复社的名声一落千丈,这场影响到大明帝国命运的全方位斗争才刚刚开始。

城门关闭的最后一刻,朱道临乘坐普通两轮马车,驶出神策门,回到紫阳观向一群同样被折腾得不轻的前辈进行禀报。

看到朱道临平安归来,担惊受怕两天一夜的玄青道长等人终于放下心来,别的不用说,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只有三十余人因踩踏碰撞受轻伤而无一人死亡的结果,就足以令玄青道长等人深感欣慰。

提前回来的玉虎、玉龙等十余师兄弟,已经准备好两万贯新崭崭的崇祯通宝,直接用马车运到每个工坊和雇农居住区,以加班费的名义发放给所有参加游。行示。威的工匠、民夫和武学的孩子们:

每人一贯,伤病者两贯,各队大小头目除此之外还另有奖励!

时至深夜,了解完所有内幕的紫阳观的道长们才把朱道临放回去歇息,回到虎山正院的朱道临,早已是又累又困,精疲力尽,在自己女人七手八脚的伺候中沉沉睡去,这一睡,就睡到次日中午客人登门才起来。

神清气爽的萨懿德进入正堂,向大步迎出的朱道临道贺。

这位几辈子居住在大名泉州府的海贸巨商,不但拥有超人的商业才华,同样拥有过人的政治眼光,萨懿德非常清楚两日来南京城里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什么,非常乐于看到朱道临及其勋贵阶层组成的新兴势力,对把持大明海贸近百年的东南豪强势力发起挑战。

此时的萨懿德不但清楚地意识到大明帝国畸形而又顽固的贸易传统即将被打破,也看到了彻底摆脱东南豪强集团数十年来横蛮控制的巨大契机。

宾主间略微寒暄分别坐下,朱道临望向满面红光的应昌培:“三哥,萨先生的船准备好了吗?”

“萨先生从朋友那儿租借到的三艘大船已经停靠在上元码头,我和萨先生几个怕你没睡醒,特意参观一遍码头才过来的。”应昌培笑着回答。

朱道临歉意地转向萨懿德:“对不起,萨先生,让你久等了,1;200套瓷器、100套车轮车轴、150面磨花镜子和其他八种货物昨日已准备就绪,等会儿用完午餐立刻装船。”

萨懿德笑着说:“为争取时间,午餐就免了吧,哈哈!有件事我一直想征求朱先生的意见,除了合约签订的交易商品之外,朱先生能否提供精美的提花丝绸……就像你身后两位美丽的夫人身上的这种。”

朱道临转头望向俏脸微红的徐佛和小影,发现她们把自己带回来几匹绸缎做成长裙穿上了,于是笑了笑对萨懿德解释道:

“提供这种提花绸布没有任何问题,天枢阁那边还有不少花色可供选择,不过他们用先进机器纺织的绸布与大明的手工绸布不太一样,规格上也大不相同。”

“用大明的尺度计算,每匹绸布的宽幅为4尺5寸,长度14。7丈,按照公制计算是宽幅145厘米,长度达到50米,一匹绸布就相当于5匹半大明普通绸布,我这估计还有一两匹完整的,您稍等……”

“小影,我上次带回的绸布有没开封的吗?”

“这两天都分下去了,就剩那匹大红底色的飞凤牡丹彩绸,奴家去拿来吧。”温婉的小影匆匆返回内室,很快便指使下人搬来她留着准备缝制嫁衣的整匹丝绸。

朱道临在小影耳边低语几句便打开布匹包装,和小影、徐拂一起把彩凤图案的大红色精美绸布展开五米左右。

萨懿德和两名助手连忙上前查看,细细观察编织工艺,边看边触摸揉捏,最后发现整匹丝绸毫无瑕疵,无以伦比的提花工艺、宽幅绸布柔软厚实的质地、细腻明艳的顺滑感令他们越看越爱,最后喜欢得眉飞色舞,强烈要求朱道临大量提供这种精美丝绸,花色越多越好。

************

PS:第二更送上!小火继续求订阅、推荐票、打赏和月票鼓励!

第一四四章全面交锋

在朱道临介绍完毕后,萨懿德很快便计算出面积和等级差别,非常爽快地笑道:

“大明绸布的码头交货价大家都知道,普通绸布每匹4—5两银子,中等品质的染色丝绸每匹在6—7两银子之间,上好的苏州锦缎按照等级每匹为12—16两银子。”

“朱先生提供的丝绸,无论是工艺、质地和花色都超出大明最好的丝绸,前所未有的宽幅更是需要巧夺天工的精密织机才可能达到,每匹丝绸的面积相当于大明普通丝绸的5。4倍左右。”

“朱先生,你看这样如何,这些绸布不论花色,全部按照最高价格再加上20两银子,按照每匹115两银子成交如何?但在供货数量上,能不能再增加一倍?”

朱道临考虑良久,颇为艰难地答应下来:“好吧!我接受萨先生制定的交易价格,考虑天枢阁的供应能力和运输限制,这种优等品质的提花丝绸无法保证更多的数量了,每一轮只能增加500匹,也就是每三个月交付萨先生2;500匹同等质量的提花绸布。”

“目前只能提供这么多,我必须忠实执行与桑切斯先生和莫莱诺先生签订的契约,每三个月必须保证他们3;000匹优等品质的提花丝绸供货数量,还请萨先生谅解!”

“若是天枢阁生产的普通丝绸倒是没有问题……这样吧,下次我带回两种不同规格和编织工艺的丝绸样品,价格会低一些,但供货数量会多一些,届时欢迎供萨先生和其他朋友来看看。”

萨懿德非常满意,连声向朱道临致谢,吩咐聘请来的翻译冯升泰抓紧时间,协助他的两名助手和应昌培带来的两名账房先生结算即将起运的货物,然后坐到朱道临身边,一面喝茶一面窃窃私语。

朱道临听完萨懿德的话,顿时精神一振,干脆拉上萨懿德前往花园里边走边谈,周围各人意识到两人定有大事需要决定,于是都知趣地留在正堂,不敢打扰朱道临和萨懿德之间的密谈。

几乎同一时刻,太仓州浏河,太师第门楼,百年世家王氏府邸。

从杭州、苏州、宁波、余姚、松江、扬州等地赶来的东南世家门阀代表,汇聚于王氏府邸,倾听刚辞去河南提学职务归家静养的王氏家族现任族长、已故大明首辅王锡爵的胞弟、被太仓民众誉为“救命王菩萨”的王老太爷王鼎爵的情况通报,

须发斑白精神矍铄的王老太爷说完金陵两天一夜的突发事件,满堂立刻响起阵阵惊叹怒骂声,早有预见的王老太爷平静地笑了笑,在主位上轻咳一声,满堂喧嚣便戛然而止。

王鼎爵缓缓放下雕刻精美的玛瑙鼻烟壶,继续用不紧不慢的浑厚嗓音说道:“金陵官场那些小辈恐怕是好日子过得太久了,面对危机一个个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更有几位贪生怕死者悄悄更换衣袍逃回家中……”

“就连我等正在力挺其出任北庭刑部尚书的郑三俊,似乎也没了当年的锐气,竟然在长达两天一夜之中,被紫阳观道士蛊惑起来的万余刁民,死死堵在自己衙门里。说句实在话,我们苦心栽培出来的这些人才,到了危急关头还是难当大任啊!”

“用章兄(郑三俊)不会如此不济吧?他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在元氏知县、南京礼部郎中、归德知府、福建提学使、南京户部尚书位置上摸爬滚打快三十年了,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估计是出了别的什么事情把他耽误了。”

说话的胖子是扬州百年世家、控制淮海盐业数十年的汪氏家族新任主事人汪立珩,可他刚为自己的亲家郑三俊辩护,就招来堂上近半家族代表的嘲笑。

五十多岁的汪立珩挺起硕大身子反唇相讥,立刻招致华亭徐家和苏州席家主事人的联合攻击,三个人你来我往,语言逐渐尖刻起来。

王鼎爵禁不住沉下脸来,敲了敲手边茶几:“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吵吵闹闹成何体统?你们争吵的时候,金陵城里不知道有多少秘密派出的信使,正日夜兼程赶赴京城和大明各地……”

“说不定金陵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指挥使司的密奏已经过了淮北,这个时候要是再不同心同德,如何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如何与蓄谋已久胆大包天的对手过招?”

“借此机会,老朽说句不中听的话,要是再不予以重视,联起手来共同打击妄想翻天的对手,说不定我东南各大世家用不了几年,就会被他们逐个收拾,到时候再来幡然悔悟,恐怕半点儿机会都没了!”

众人不敢再有半点儿放肆,立刻就金陵城出现的变局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影响展开讨论,你一言我一语接连提出一个个建议,共同商议应对办法。

东南世家门阀的密会从正午时分一直开到夜幕降临,貌合神离却又不得不共度难关的八大门阀终于达成一致,赞成王老爷子的详尽分析,认为事态仍在控制之中,对手虽然突然发难出手狠毒,但从种种情分析,对手同样没有做好准备,因此,尚无必要分出大家的既得利益来拉拢野心勃勃的福建郑家联手对敌。

有了统一的认识,东南八大世家大阀的主事人很容易便制定出系列应对之策:

第一,继续以东林党为骨干,发动所有能够争取的朝野势力,在朝堂上、官场上和道义上展开反击,通过制造舆论压制对手,诋毁对手,再次把动摇的民意争取回来;

第二,自二月初二青龙节开始,各家族各负其责,责令各家商号利用各种手段,在金陵城里展开为期十天的罢市、罢学,将金陵城里城外百万民众的怨恨,转到对妄想复辟的金陵勋贵和横空突起的紫阳观头上。

第三,秘密鼓动沿江水师各卫所官兵离开军队,贿赂军官们售卖武器和各种船只,尽一切努力削弱金陵勋贵的军权,架空水师各卫所忠于魏国公徐弘基的各级主官,同时悄然增强各家族的水上运输能力和护卫力量;

第四,由华亭徐家、苏州席家和绍兴王家负责,扬州汪家、苏州潘家、宁波谢家从旁协助,力争在半个月内,与沿海水上豪强取得联系,散布消息,把朱道临那支神秘船队的货物和富裕程度夸大十倍。

如此多管齐下,哪怕花费100万两银子,也要找到紫阳观道士朱道临的运输船队,然后群起而攻,发动致命一击,彻底断绝其海上航道,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

**********

PS:第三更!

这一章依然是为所有书友加更,请大家多多订阅支持!感激不尽!

第一四五章未来的希望

送走了萨懿德,朱道临用过午餐立刻前往东院的印刷作坊,与逐渐掌握手摇印刷机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的百余工匠,使用各种纸张和自制油墨,按照工匠们不断实验不断总结形成的一套技术,进行最后一次印刷检验。

最后的结果令朱道临颇为满意,印出的数十张不同规格和内容的印刷品全部合格,各种字号的印刷效果都不错,不但字迹清晰、版面工整精确,效率也比朱道临最初预期的提高近20%。

更让朱道临满意的是,高薪、高福利政策和技术创新奖励机制的刺激下,工匠们的积极性和潜在创造力空前高涨,不但成功掌握了手摇印刷机的排版技术和印刷技术,逐渐习惯公制计量衡和新式工具的使用,还能通过实践不断,改良技术操作方式,顺利配制出几种油墨,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

其次,200余名工匠和500名学徒经过近两个月学习,迅速适应朱道临制定的在所有工坊统一执行的《工坊技术保密条例》、《工坊规章制度》和《业务管理制度》,不管是否识字,人人都能背诵,逐渐改掉了从前那种敝帚自珍、自私自利、拉邦结派等陋习,学会相互商讨,相互体谅,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把五十多天来的三百余次试验过程和各项数据记录下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积累,并装订成册已备查询。

正是因为有了严格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印刷工坊的工匠们很快掌握了手摇印刷机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树立起崭新观念,他们在朱道临特别任命的技术总管蔡进演的主持下,群策群力加班加点,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研制出五种适合手摇印刷机使用的油墨配方,获得满意的印刷效果,终于完成了朱道临的重托,成功实现各种书籍和图册的大规模印刷。

但双色套印的实验效果仍未达到朱道临的预期,更别提油墨质量和技术要求更高的三色印刷技术了,对此朱道临毫无办法,尽管他带来的诸多技术资料早已交给两位总管,但谁也无法违背科技发展的规律。

两位经验丰富的总管需要时间学习和消化,工匠们需要时间去反复摸索慢慢总结,这才是该有的严谨态度,也是先进技术推广运用的必由之路。

朱道临针对目前情况,再次向工匠们提出建议,鼓励他们组成两到三个技术攻关小组,不要担心在技术创新和各种实验中耗费太多物资,只要能攻克双色套印技术的难关,投入多少都值得,掌握了双色套印技术,再进一步就不是什么难事。

工匠们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提出了六大困难,朱道临大手一挥,分别定下50两至100两银子的重奖,在一双双激动得发绿的目光注视下,当即叫过全体工匠和学徒共同推举的作坊总管谢九叔、技术总管蔡进演,吩咐他们组织各级管事,商量出一套实施办法,然后写下来贴到墙上。

次日上午,朱道临在虎山庄园大总管赵训庭陪同下,巡视后院秘密开凿的地下室,与赵训庭和他的两名心腹工头围着图纸讨论了一个多时辰,最后决定将已竣工的六十米秘密通道延长至一百二十米。

通道出口改在虎山脚下的六米石壁上,并修建石阶、石台、石亭,再载上棵榕树用以掩饰。

数月前修建于朱道临内书房下方的密室非常坚固,可以放心地投入使用了,但后院下方的两大两小共四间密室及通道尚需要进行加固,尽数使用三种规格的精工石条和上等城砖修砌,工期因此延长40天左右。

午饭过后,朱道临和前来通知的张德义赶赴金陵东郊的农庄,与魏国公徐弘基、隆平侯张拱薇、忻城伯赵之龙、应家掌舵人应老爷子召开密会,这才知道吴昌时的双腿是被小侯爷张德义叫人打断的。

自以为行事缜密的张德义之所以被揪出来,是在他老爹张拱薇讹诈之下露出马脚,最后不得不坦白从宽的结果。

此后连续十日,朱道临都在自己的虎山庄园忙碌,每天凌晨六点,他准时出现在东院的武馆检阅台上,观看围绕操场四百米跑道奔跑十圈的306名孩子的不同表现。

这306名孩子中,提前选拔出的50人皈依道门,已经成为紫阳观各位道长的入室弟子,他们白天在武馆学习,晚上还得回到各自师父身边接着学。

另外256人是紫阳书院与紫竹园义学合并后,紫阳观几位道长一起从4;000孩子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少年,其中20名是朱道临亲自从原紫竹园义学的孩子中挑选的弟子。

这256名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孤儿,他们将接受为期四十五天基础训练,按照紫阳观几位前辈的意见,还要再进行一次淘汰,最后只能留下100人。

为了能让更多的优秀孩子进入武馆接受新式教育,朱道临反复向师父师伯们陈述意见,据理力争,最后不惜将自己门下首批入室弟子的数量,从二十人猛然减少到两人,换取师傅和三位师伯师叔同意增加首批入学弟子人数,紫阳武馆的第一批弟子总人数,将从原计划的70人增加到150人。

围绕操场跑十圈的306名孩子非常勤奋,他们都是经过三轮严格选拔,最终从4;000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的优秀者,因此每个人都非常努力,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八天来,孩子们每天凌晨五点半就在声声哨声中穿鞋,然后在武学教习的带领下,围绕四百米跑道跑十圈,哪怕摔倒也要立刻挣扎着爬起来,跑到呕吐不止仍然踉踉跄跄向前挪,没有一个孩子放弃。

上午七点准时早餐,之后有一个小时休息时间,这段时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打扫各自营房的卫生。

八点开始,他们就要在朱道临的亲自指挥下,以十人为一队进行三个小时的队列训练,前三天,分不清左右方向的孩子们都会受到朱道临的严厉批评,从第四天开始只要做错,边上的教习就会拿着长长的细竹鞭,往出错的那条大腿上火辣辣地抽上一记。

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十天不到,所有孩子都能分清左右脚,在声声号令中极少有人再犯错。

每天上午队列训练完毕,事务繁忙的朱道临都会向孩子们敬个军礼才离开,午饭过后略作休息,孩子们继续在玉龙、玉虎等十余名教习率领下,进行两个小时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测试。

下午四点开始背诵朱道临制定的《紫阳武学内务条令》和《紫阳武学十大戒律》,五点半准时结束。

晚饭后,孩子们获得长达四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在此期间可以相互打闹,可以洗衣服,也可以提前请求教习教自己识字,但晚上十点必须熄灯睡觉,若有违背,立刻遭到值日官的惩罚,轻者脱掉衣衫露出脊背承受两记竹鞭,重者立刻送回道观东面的书院,彻底失去进入紫阳武馆的机会。

这两百六十名孩子最大的只有十五岁,最小的还不满十岁,他们十天前进入紫阳武馆,每天三餐都有足够的豆浆、馒头、米饭和鸡鸭鱼肉,身着统一式样的黑色棉布武士服,脚下穿的是朱道临特意带回来的黑色帆布面回力运动鞋,每天从早到晚,都要接受不同的训练和测试,十五名武馆教习会拿出一张张画有许多格子的白纸,写下他们每个人的名字,记下他们的每一项测试成绩。

尽管每个孩子都很努力,但一个月后,他们中的大半人将不得不返回紫阳观东面的紫阳书院就读,最后留下的100人,才有幸成为紫阳武学弟子,追随他们心目中天神般的英雄和父兄般的师父朱道临学本事,而师父至今没有确定下来的两名入室弟子,很可能会在最终留下的100人中挑选。

***********

PS:第四更!

看到订阅有长足的进步,小火喜不自胜,自作主张加更一章!谢谢大家的关照,小火继续声嘶力竭地求订阅支持!

第一四六章时不我待

虎山庄园东院。

朱道临笔直地站在操场正北的高台上,默默注视逐渐适应下来已经没有一个人呕吐掉队的孩子们,心中涌起的不是骄傲,而是阵阵伤感,脑子里全是孩子们望着他时那种满怀敬仰满是渴望的眼神。

八天来,每天只要他站在这个高台上,所以孩子就格外兴奋,格外卖力,朱道临也从中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不仅仅是师父那么简单了。

前天上午,7名孩子因查出病患或不适合练武,被送回道观东面的书院,7名孩子被送走时的绝望眼神,出门后骤然传来的声声痛哭,一直在隐隐刺痛朱道临的心,让他连续两个晚上都睡不踏实。

因此,朱道临暗暗下定决心,四十五天的基础训练期满后,不管师傅、师伯们如何反对,如何生气,他都要把所有坚持下来的孩子留在紫阳武馆,顶多为超额部分的孩子找个“预备生”的幌子搪塞过去,也要留下尽可能多的首批孩子,将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技巧、思想观念、爱国精神逐步传授给孩子们。

这批孩子将来不管是从军从商,都是他朱道临的嫡系弟子,都是他最忠诚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早餐结束,大总管赵训庭悄然来到武馆的大餐厅,抓起两个大肉包子边吃边走向朱道临禀报:“魏国公忽然坐船来了,还送来四船百年榆木和花梨木。”

朱道临立刻叫来师弟玉龙和玉虎,吩咐他们主持今天的训练和测试,然后与赵训庭步行前往码头,与徐弘基会面。

晋级为贴身保镖的师弟杨大鼎,立即扔下大碗,赶到隔壁的前院吩咐新接替他的车夫套上马车,迅速赶往西面的码头。

码头数百苦力和造船作坊的三百余工匠已经忙碌起来,利用两座安装不久的钢制吊塔,卸下船上一根根硕大木料,粗大的麻绳在滑轮组的作用下,小心翼翼地吊下直径超过1。5米、长达20余米的沉重原木,几名工头用上了铜皮哨子和红黄两色信号旗。

好奇的水师官兵站在外围,边看边议论,他们怎么也弄不清楚,为何加上几组相连的铁轮子之后,苦力们能节省那么多力气?

魏国公和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