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国色江山-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车上的朱道临正在发愁,师弟玉虎双手托着缩小一半的包袱心疼不已,马车经过升平桥头酒肉飘香的饭庄大门外,朱道临的肚子立刻咕咕叫起来,他咽了咽口水,当即大声叫道:“停车——”
车位停稳朱道临已经钻出来,掏出从师弟玉虎包袱里抢出来的五两银子递给车夫:“这是今天包车的车钱,先付给老哥吧,我和师弟先填饱肚子然后逛逛街,一个时辰内用不着马车,老哥只需把车停在前面柳树下等候就行。”
“好咧!”
车夫接过银子痛快地答应下来,扬起鞭子把车赶走,猜想两位年轻力壮的小道爷肚子饿是假,偷偷去窑子消火气恐怕才是真的。
饭庄门前的年轻小二已经笑眯眯地快步迎来,朱道抬头望一眼两层飞檐式饭庄雕梁画栋的门脸和高高飘扬的“酒”字旗幡,一把拽过抱紧小包袱惊慌失措的小师弟往里走:“二楼雅座靠窗看风景的位置有吗?”
“道爷来得真是时候,能看到半条秦淮河的二楼雅座刚好空出来呢。”店小二迈着轻快的碎步紧紧跟随。
“很好!按照十两银子的标准给道爷我上菜,再来五斤正宗的绍兴状元红,记住了,两个人的份,要精不要多,最好能上两个你们店里的招牌菜!”朱道临大步穿过客人众多热热闹闹的一楼大厅,背着双手挺胸昂首登上二楼。
“好咧——”
负责迎客的店小二大声答应,把两位豪爽的道爷交给楼梯口的另一位伙计,转身小跑前往柜台下菜单。
朱道临的豪气干云把小师弟玉虎吓得满脑袋飙汗,上到二楼雅座时脚都软了。
朱道临根本不管玉虎有何感受,大马金刀在靠窗位置坐下喝迎客茶,完了惬意的望向窗外碧波荡漾的秦淮河,最后把目光投向前方石桥下悠悠荡荡的两艘大画坊,脑袋里很快被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这些名字所占据,开始臆测这些秦淮美女如今究竟多大年纪?要是营养跟不上的话身材会不会好?这年头估计没流行罩杯吧?要是美女们真裹着令人恶心的小脚,自己会不会喜欢?
喝下满满一杯茶,满脑门汗珠的玉虎终于缓过来,耐心等待小二斟完茶离开,他立即趴在桌面上,压低声音告诉败家师兄:
“这地方的酒菜出奇的贵啊!光是饭菜花个十两银子也就罢了,可师兄你竟然还要五斤绍兴状元红,这种五斤装的江南第一名酒历来都是用雕花瓷罐做的酒坛,至少十两银子一坛,比十斤一坛还要贵一倍啊!我们哪里喝得起?包袱里的银子快没了!”
朱道临转过头来:“不是还剩几十两银子吗?这么着急干嘛?”
“能不急吗?买衣服鞋帽花去五十二两,给车把式五两,这餐饭至少要二十两,吃完饭打赏店小二的还没算进来,要是再按你说的吃完饭买些礼物去灵应观看个究竟,恐怕今天这一百两银子就花得干干净净了!”
玉虎心疼得呲牙咧嘴,长这么大从未抱过一百两银子,好不容易抱一回,没捂热就让败家师兄花得七七八八了。
朱道临见状噗呲一笑,觉得是好好敲打玉虎的时候了:“看你这熊样,没出息!好好坐下听我说,虎子,在我们这帮师兄弟里面你年纪最小,心地善良,聪明勤奋,能写会算,武技扎实,人也长得俊,最难得的是,你和我有缘分,所以我愿意和你深交,成为一辈子同甘共苦的手足兄弟,你若是信任我,愿意跟随我,就必须把心放宽,明白吗?你若有别的想法,也没关系,咱们还是师兄弟。”
玉虎愣住了,低头沉思良久,抬起头时已是满脸羞愧:“对不起师兄,我错了,不该这么心疼银子,我忘了师兄为重建紫阳观赚回来的几十万两银子,还有师兄眼都不眨一下慷慨送出五把价值千金的宝刀,也忘了包袱里还能换回很多银子的宝物……我明白了,往后再也不会小家子气了!”
这下轮到朱道临惊讶了:“你怎么知道重建紫阳观的银子是我赚回来的?”
玉虎如实回答:“今早天蒙蒙亮你跑去江边练拳之后,师叔对我们几个说了你为紫阳观付出的一切,师叔还说,我上清一派的振兴,恐怕落在师兄你的身上了,最后师叔还严厉告诫我们,选择留下就必须尊重你,服从你,决不能过问你的任何事情,更不能对外透露半点事情,看到的听到的都要放在肚子里,否则哪怕师兄你不在意,师叔他也会毫不客气把我们赶走。”
朱道临心中感慨万分,对师叔玄青的深沉心机佩服不已:“没想到师叔竟然对你们说起这事,看来,他老人家已经认可你们,打定主意把你们四个留下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聪颖的玉虎说出自己的看法。
酒菜络绎端上,想着心事的朱道临面对制作精美香馥可口的菜肴,已经没了多少胃口和好奇心。
他示意不喝酒的玉虎放开吃,示意边上为他暖酒的小二不用麻烦,推开整齐摆放着白瓷酒壶和漂亮小瓷杯的托盘,一把抓起卖相很好的酒坛子直接往大碗里倒,在店小二惊愕的注视下连续喝下三大碗状元红,完了边摇头边擦嘴,说出句令店小二气愤不已的话:“狗屁的江南第一名酒,果真是淡出个鸟来。”
这话一出不但店小二不高兴,隔着低矮围栏和几盆花草的另一桌客人也生气了,纷纷转过头来,怒视两位衣衫陈旧头上道冠歪歪扭扭的年轻道士,其中一位身穿华丽锦袍的俊俏书生直接骂出句“粗鄙不堪的野道士”,旁边几个立即随声附和,言语极为尖酸刻薄。
初来乍到的朱道临不想惹事,面无表情地盯着那个领头的傲慢书生看了一会儿,示意越听越恼火的玉虎好好吃饭不要理会,然后端起饭碗埋头吃饭,一刻钟不到结账走人。
两人在店小二们鄙夷的目光中出了饭庄大门,直接走向百步之外停在岸边柳树下的马车,走到一半朱道临忽然停下脚步,抬起头细细打量侧前方门面宽阔招牌显赫的珠宝铺子——翠微斋。
玉虎知道眼前这座翠微斋拥有很大的名气,里面上下两层卖得全是金银珠宝和古董,因此很快意识到自己师兄想干什么,主动将包袱送到朱道临面前。
朱道临嘿嘿一笑,夸了句“够机灵”便打开包袱拿,拿出个五寸见方雕刻藤蔓和玫瑰花的精美木盒,吩咐玉虎收好包袱跟着,暗暗吸了口气大步进入古香古色的翠微斋,扫一眼三三两两挑选首饰的客人,径直走向端坐在里侧高高柜台后方的中年人。
捧着本线装书的中年人看到个高大道士站在面前,收起书本客气地问道:“道长有何吩咐?”
朱道临直接将手里的木盒放到台面上:“请问掌先生,这东西你这有卖吗?”
“咦?”
高瘦的掌柜一眼就被木盒子的精致雕工所吸引:“道长,能否打开看看?”
朱道临伸手按一下面板正下方的突出铜扣,“嗒”的一声打开盒子,坐落在红色天鹅绒衬垫中心的水晶球出现在掌柜面前。
掌柜顿时睁大眼睛,俯下身近距离盯着晶莹透亮的水晶球,脑袋摆来摆去不断变换观察角度,足足看了半刻钟之久,仍然弄不清楚端水晶球里面造型栩栩如生的金色弥勒佛到底是怎么弄进去的。
掌柜情不自禁的声声惊叹吸引了边上几位衣衫华贵的女客人,没一会儿,店里的朝奉也快步过去围观,七八个人盯着从未见过的水晶球热议纷纷,其中一个贵妇直接高呼多少银子我买了。
退到一旁的朱道临很有耐心,似乎水晶球不是他的一样,竟然兴致勃勃地信步而走,细细欣赏柜台后方博古架上琳琅满目的瓷器和青铜器皿。
直到满脸笑容的掌柜过来恭请,朱道临才转过身,对让出条路的一群女客人微微点头致意,这才抖抖洗得发白的道袍袖子,背着左手从容走向高柜台:
“大家说得没错,这玩意儿就是水晶做的,至于如何把弥勒佛放进去的,我想了两年也没想明白,哈哈!”
“那么,此物从何而来?”掌柜抢先询问。
朱道临得意地介绍起来:“两年前在南海游历的时候,看到此物一时好奇,就从一个佛郎机商人手里买过来了,可惜没看到内中有我道家祖师的水晶球,不得不说是个遗憾啊!”
“道长花了多少钱买回来?”
一个丫头摸样的女子迫不及待的询问,立刻引来一片白眼,那贵妇立刻沉下脸低声喝斥,觉得身边不懂事的丫鬟给自己丢脸了。
掌柜见状大度的哈哈一笑,转向朱道临和气地问道:“道长恐怕不是来买东西,而是来卖东西的吧?”
朱道临嘿嘿一笑:“这都让你看出来了,厉害!”
“哈哈,过奖了!其实,水晶并非罕见之物,杭州有家小作坊也是得益于佛郎机人的传授,专为上年纪的士绅磨制老花眼镜,镜片用的就是水晶,哈哈!道长此物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上等水晶,打磨得晶莹剔透,浑圆无比,毫无瑕疵,不过归根到底,此物终归还是水晶,对吧?”
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掌柜开始步步紧逼,却做得温文尔雅,而且故意不提水晶球中最为精妙最诱人的弥勒佛。
四周所有目光再次转到朱道临脸上,朱道临哪还不知道掌柜的奸诈,脑子飞转灵机一动:“先生能不能告诉我,杭州那家小作坊卖出的老花眼镜多少钱一副?”
掌柜似是被噎了一下,在诸多客人的注视下只好如实地回答:“做工做好的老花眼镜最高不过百余两银子,次点的也就值三五十两银子,日后若是有人跟着做了,恐怕还得便宜。”
朱道临含笑致谢,伸手将小木箱盖上:“如此算来,当初买这玩意也没亏多少,哈哈!谢谢先生,让我长见识了,而且贵号架子上的不少古董令我大开眼界,也很喜欢,等过一段手头宽裕些,定会来麻烦先生。”
朱道临收回盒子再次施礼致谢,招呼被挤在外面的玉虎准备离开,已经被水晶球深深吸引的客人渐渐回过神来,两名贵妇立刻凑在一起紧张商议。
掌柜和柜台里的矮个子朝奉相视一眼,朝奉无可奈何地微微点头,掌柜只好转身追赶朱道临:“道长请留步——”
朱道停步转身:“先生有何吩咐?”
掌柜心里骂了句小狐狸,脸上却无比诚恳:“既然道长也喜欢本号的古董,何不留下喝杯茶好好谈谈?”
朱道临开心地笑了,四下看了看,凑近几乎和自己一般高的掌柜:“说句心里话,在下实在是无意冒犯,确实身上没钱了不得不进来试试运气,看看是否有识货的,所以,还请先生直接开价吧?”
“最多给你五百两,这玩意说白了就是水晶做得,虽然巧夺天工,但价格太高本号恐怕要亏本的。”掌柜的手捂在嘴边压低声音,看起来似乎牙疼的不行。
朱道临犹豫良久,最后指向侧前方博古架上那个最高的青花梅瓶:“五百两银票再加上那个高瓶子,怎么样?”
高瘦掌柜顺着朱道临手指的方向看了片刻,无比心痛地解释道:“那可是永乐年间的官窑贡瓷啊!至少值三百两银子,不行不行!换成边上那个矮点的青花执壶勉强可以,都是永乐年间的官窑珍品,少说也值两百两银子啊!”
“既然这样,干脆两个一起再加三百两银子,怎么样?别想了,这么多客人看着,说不定我一出门就有人拿着银票砸我脑袋上。”朱道临毫不退让。
掌柜郑重地地权衡起来,用眼角瞄一眼侧边两位眼睁睁望过来的贵妇,只好点头答应下来:“好吧,道长请把手中盒子给我,坐下稍候片刻,我让伙计取下两个瓷器为你打包装妥当了。”
“有劳掌柜了,合作愉快!”朱道临拱手致礼,脸上全是春天般灿烂的笑容。
第十六章循序渐进
眼看酉时将过,西天边际被云层遮住大半的太阳即将没入如黛山峦,金陵城的大部分城门也从这一刻起缓缓关闭。
年约二十眉清目秀的店小二匆匆进入开始打烊的张记成衣铺,堂中的二掌柜没等大汗淋漓的小二开口就大步迎上:“东家左等右等见不到你人,半个时辰前才回府,真是的,你现在赶快去东家府上禀报,再慢慢吞吞的我收拾你!”
店小二来不及辞别自己的亲叔叔兼二掌柜,转身出门飞也似冲过街口转入三山街,掠过半里长的大街在十字街口折而向北,马不停蹄向会同桥头的东家府上跑去。
终于到达挂上灯笼的庭院大门外,累个半死的店小二停下脚步喘息擦汗,向门口关切的门房老头摆摆手,呼吸稍微顺畅些再次小跑进入院门穿过前庭,跟随等候在亭廊上的老管家前往东家的书房。
“来了,先喘口气再说话吧,小娟,给志才倒杯茶吧。”
身穿月白色细棉便装的应大掌柜面带和蔼的笑容看向气喘吁吁的店小二,放下手中账本端起茶杯。
名叫志才的店小二接过丫鬟递来的暖茶一口喝完,擦擦嘴上前两步开始禀报:
“小的遵从东家吩咐,这大半天一直远远跟着朱道长两个,直到金川门关闭的前一刻,朱道长两个与紫阳观玄青道长几个汇合,坐上马车领着满载家具和各种货物的五辆大马车出城,小的才快步跑回来。”
“买这么多家具?看来幕府山下的紫阳观确实增加了不少人手,那座破败道观的重建恐怕开工在即。”应大掌柜做出合理判断。
小二连连点头,在东家示意下详细道来,从朱道临两人登上泰沣饭庄说起,一直说到朱道临卖掉“佛心水晶球”捧着装有两件青花瓷器的木箱走出翠微斋才被东家打断:“你都看清楚了?”
“那‘佛心水晶球’没看清楚,小的担心朱道长认出来,没敢靠近,当时店里起码有十五个客人,大多是官宦家的女眷,其中两个我认得是江宁县丞裴大人的夫人和裴家三小姐,这些人都围着那‘佛心水晶球’久久不散。”
“小的悄悄躲在后边偷偷看,瞧不真切,不过朱道长用水晶球换回翠微斋两个永乐朝青花瓷瓶、两张百两银票和一百两现银的时候,里面的客人一直围着看,小的倒是看得清清楚楚。”小二非常诚实,没有半点敷衍。
应大掌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么说来,朱道长没有将他那串蓝宝石念珠卖给翠微斋?”
小二非常肯定地回答:“肯定没有,我按照东家吩咐贴别留意那串念珠,在翠微斋的时候,朱道长左腕上那个青黑色金刚圈还在,右腕上那串宝石念珠没了影子,估计是出了咱们的铺子登上马车之后他就收起来了。”
应大掌柜终于放下心来:“很好,接着说。”
小二习惯性地应一声:“朱道长离开翠微斋后,直接走向西面的河边大柳树,装有青花瓷瓶的木箱由玉虎道士捧着,可没走到五十步外的周家巷口,裴夫人的丫鬟追了上去,我落后二十步没敢靠近,但从丫鬟的手势和隐隐听到话语中,猜出她是询问朱道长还有没有水晶球?”
“果然,朱道长犹豫片刻,裴夫人和三小姐不一会儿也过去了,我随即沿着河边石栏悄悄靠近,听到裴夫人向朱道长解释说,她婆婆的七十大寿快到了,希望能买到件新奇贺礼,这回朱道长没多想,从玉虎道士挂在胸前的小背囊里掏出个五寸见方的精美木盒子,裴夫人和三小姐打开一看,当即高兴得叫起来,三小姐大声说没想到竟然是水晶观音,太好了!最后……”
“打住!这水晶观音你看清楚是什么样的没有?”应大掌柜似乎很意外。
“这回我悄悄站在朱道长侧后的石墩上,离得近,太阳又好,看清楚了,盒子中那个比鹅蛋还大的水晶球浑圆剔透,中间竟然有座约一寸高如同白玉般的观音像,在阳光下非常璀璨夺目,可惜没能近看。”小二脸上满是留恋之色。
应大掌柜颇为意外:“没想到朱道长竟然带着这么多宝贝,是我疏忽了,只顾盯着那串宝石念珠,唉……继续说吧。”
小二用力咽了咽口水:“三小姐太过高兴,又笑又跳,走过边上的几个书生很快围上来,裴夫人连忙关上盒子,数出十张百两银票塞进朱道长手里,抱着盒子和三小姐乐呵呵钻进跟在后面的轿子走了,朱道长边笑边摇头,最后只是看一眼手中的一沓银票,数都不数就揣进怀里,很快走到河湾的大柳树下,坐马车前往灵应观。”
“可经过朝天宫东北角街口的时候,马车忽然在刘大善人家开设的粥棚前面停下来,朱道长和玉虎道士先后下车,绕过百十个等候施粥的流民,走进棚子里和刘家派出施粥的几个下人交谈好一会,我连忙穿过流民中间靠上去,看到朱道长转过身,从玉虎道士挂在身前的包袱里摸出五锭十两重的银子,请刘家的下人代为购买粮食赈济灾民,托付完他转身就走了。”
“刘家下人捧着五十两银子傻乎乎站在棚子里不知所措,连句感谢的话都忘了说,离得近的几十个灾民明白过来,全都冲登上马车的朱道长和玉虎跪下了,当时我也挺意外的,没想到朱道长心地这么好。”
应大掌柜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这半年来,从淮北逃难过来的灾民越来越多,城里城外不下三千人,承载皇家荣耀而且富得流油的朝天宫和佛教圣地清凉寺,至今没有办过一次赈灾善事,全都靠应天府衙和两县父母官百般说服城中富绅集资赈济,唉!由此看来,这个朱道长的心胸非同一般啊!”
小二知趣地没说话,他也听不明白东家话里的复杂含义,只知道朱道长的义举值得尊敬。
“接下来朱道长去了灵应观吧?”应大掌柜接着询问。
小二摇摇头:“没有,朱道长先是坐车到太平桥,买下五坛子洋河大曲,又买了几大包松糕和两大罐砂糖,这才坐车转头前往灵应观,朱道长两人进去的时候冷冷清清没人招呼,等了好一会儿,才见两个老道长领着四个小道士出来迎接,见礼完毕,几个小道士把马车上的酒和礼物搬进去,两个老道长客客气气地请朱道长进去,大半个时辰后又客客气气地送出来,最后朱道长坐上马车,直接赶往金川门内的马车行与其他人汇合,我看着他们出城才赶回来。”
应大掌柜对小二的表现非常满意,当即答应三个月后结束他的学徒生涯晋升一级,小二高兴得当即跪下磕头致谢。
打发走机灵勤快的店小二,应大掌柜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反复考虑,直到夜深才让一旁准备为她暖床的漂亮丫鬟把老管家叫来一起商量,最后在老管家的建议下,终于做出个重要决定。
应大掌柜和老管家商议的时候,朱道临同样和师叔玄青道长盘腿坐在油灯下,玉虎等四人端坐在另一侧墙下一溜摆放的新睡榻上入静练功。
“既然你觉得满意,那就买下来吧,不但能成全你在城中开办义学赈济贫苦的善举,日后我和你的师弟们进城办事也有个落脚之处。只是灵应观后院紧靠乌龙潭的百十丈地面被水泡塌了,需要修筑一道两百步左右的堤岸,又要花掉不少银子。”玄青道长非常支持朱道临的置业计划。
朱道临感激地笑道:“那么师叔您看,买下后改成什么名字好?灵应观几位道友自己不争气,被山上那群和尚抓住机会搞得灰头土脸的,原来的观名肯定不能再用了。”
玄青道长考虑良久:“灵应观西面的山脚和南面的院墙外,有两片生长百年的茂密紫竹林,干脆就叫紫竹园吧,这名字雅致,也不容易招人嫉妒。”
“紫竹园?这可不像道观的名字啊!”朱道临不怎么满意。
为朱道临想得很周到的玄青道长细细解释:“既然你决定买下来,就是你私人的产业了,你在那地方开办义学的同时兼顾经商,不更加方便吗?为何还要把那片地方当成道观?”
朱道临很惊讶:“道士能拥有自己的产业吗?”
玄青道长翻了个白眼:“你是真不明白还假不明白?”
“我明白什么啊?”朱道临疑惑不已。
玄青道长看清朱道临不是装的,而是真的不懂,只好敲敲桌面解释起来:“我们道士与那些断子绝孙的秃驴截然不同,我道教奉行的是道法自然,所以你就是娶十个老婆也没事,何况拥有自己的产业?”
“而且我道教是大明皇家信奉的国教,天下道教各派的产业连同道士名下的土地财产都不用交税,明白了吧?”
朱道临做梦都没想到做道士竟然这般威风:“实在想不到……既然这样,我听你老人家的,就叫紫竹园吧!”
“别高兴太早,我问你,你准备如何筹集买下灵应观的八千两银子?是不是打算这几天统统卖出你箱子里那些稀奇玩意?或者是卖掉那十面西洋镜子?”玄青道长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在担忧。
深思熟虑的朱道临连忙解释:“师叔放心,只需卖掉我手腕上这串蓝宝石念珠就差不多了,要是不够,最多再卖出一套水晶酒具,剩下的包括西洋镜子在内的所有物品我一概不碰,从现在起就全部交给您老人家处置,这样你老总能放心了吧?”
玄青道长终于放下大半个心:“还是得小心行事为好,千万不能急功急利,银子不够可以从我这要,反正重建紫阳观得一步步来,不会一下花掉几十万,做事稳妥些总是不错的。”
朱道临点点头:“谢谢师叔!除了购买灵应观之外,我没有什么花大钱的地方,估计过一阵子,我还得出去十天半个月的,您老……”
“等等!”
玄青道长有些着急了:“你要去哪儿?”
朱道临为难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