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国色江山-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行动前后不到二十分钟,126艘满载粮食的大小船只尽数落入水师官兵之手,数十名负隅顽抗的随船掌柜和护卫头目遭到无情镇压,所有船夫面对雪亮钢刀,战战兢兢起锚开船。

长长的船队在十余艘大小战舰的押解下,规规矩矩开往下游的上元码头。

上元港宽阔的码头上,千余名码头工人和刚招募五天的数千新兵已等候多时,战船押送的运粮船刚一靠岸,码头工人和新兵们立刻搭上宽大的踏板蜂拥而上,快速卸下船上的粮食。

正午时分,126艘大小货船上的470吨粮食被搬了个干干净净,负责警戒的水师执法队将羁押于码头上的大小掌柜和护卫驱赶上船,扔给其中主事者一张冠冕堂皇连南京六部衙门都带进来的收条,便将所有运粮船只统统轰走。

“上元水师鸣炮警告,强行征用粮食赈灾”的消息很快传遍城里城外,聚集在金陵城外的十余万灾民欢声雷动,迅速涌向北郊“已经堆满赈灾粮食的固山铁城”。

金陵城里的民众迅速从惊恐不安中回过味来,出于对无良奸商囤积粮食哄抬物价的痛恨,绝大多数民众高声叫好,大街小巷一片热议,喝彩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金陵官场一片震怒,东林党人更是对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形同谋反的罪恶行径”口诛笔伐深恶痛绝,一批批信使行色匆匆赶赴江南各地,一份份声讨朱道临的奏折紧急送往京城。

有意思的是,城里城外的军队一片沉默。

随着近十万灾民的快速离去,数以万计的守城官兵在连续十余天没日没夜担惊受怕之后,终于能安心地睡个好觉,有家有室的官兵得以返回家中与亲人团聚。

***************

PS:谢谢77白熊大大的月票!小火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

第二四八章应对

三山门外,江南水师大本营。

忻城伯赵之龙的四轮马车快速进入辕门,来到战旗高悬的帅府门前停下。

满头是汗的赵之龙匆匆钻出车厢进入正堂,顾不上向致礼的将校们回礼,径直走到端坐在太师椅上的徐弘基和张拱薇问道:“道临的征粮行动死了多少人?”

徐弘基眉飞色舞地站起来,把赵之龙拉到边上坐下:“一个死人都没有,整个过程干净利索,比我们期望的还要顺利……只是没想到,几十门火炮齐射的声音这么大,虽然炮管里没装铁蛋,但声势确实吓人,估计全城都被吓坏了,哈哈!”

“何止吓坏?我家里窗户玻璃被震得啪啪响,出门时我那宝贝孙子的泪水还没停呢!”

赵之龙嘴上虽然气呼呼的,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凌晨两轮惊天动地的炮声把他震得够呛,还好没死人,若是死伤几十个人,大家共同默许的这次行动说不定会成为对手最致命的把柄。

张拱薇笑道:“从昨晚到天亮我没闭过眼,总在想道临贤侄要调用多少兵?多少战船?如何行事?会不会弄得不可收拾?直到炮声停下,确切的消息传来,我才算是安下心,哈哈!”

徐弘基望向赵之龙:“贤弟恐怕不知道,昨晚上半夜,道临在上元码头展开针对性演习,亲自指挥五艘运兵船和百余老卒率领的千余新兵,反复练习兵船靠岸战兵迅速下船、结成百余个十人队扑向两旁船只的动作,所以真刀真枪干起来才会这么利索!”

“之前谁也没料到他竟然这么使用火炮,上去就是数十门火炮轰然齐鸣,先声夺人,五艘兵船迅速靠泊,千余名战兵不用指挥就知道怎么做,诸多巡逻快船强行插入百余艘粮船之间,船上官兵端起数百支燧发火枪不断开枪警告,大肆震慑,那些手舞刀枪的粮船护卫哪里还有半点反抗的勇气?”

“从开炮到完全控制百余艘粮船,前后仅用十七分钟,了不起啊!老实说,之前我对道临贤侄的统兵能力还有些顾虑,通过凌晨这次行动,我彻底放心了!”

“看似仓促,实则谋定后动,确实干得漂亮啊!”

赵之龙听完也服气了,别的他不担心,就是担心造成大量死伤难辞其咎,只要不死太多人,就等于狠狠扇了对手一个响亮耳光,还不用担心对手反扑。

上百万灾民涌到江南,南京城被十余万灾民围了个水泄不通,随时都有引发大规模暴乱的危险。

在如此危机关头,只要能缓解民怨疏散灾民,确保金陵城的安全和江南的稳定,哪怕手段恶劣卑鄙一些,也是大功一件。

何况确实是为了赈济灾民,才不得已征用了十万石粮食,恐怕没等东林党人和东南世家门阀告御状的奏折送到京城,皇上已经收到朱道临联合锦衣卫和东厂提前送去的奏章。

只要皇上得知江北各府县官仓早已空无一物,各地官员紧闭城门、任由百万灾民自生自灭,东南世家门阀疯狂囤积粮食发国难财,导致百万灾民滚滚涌入江南,团团围困金陵城,别说相关东林党官员要掉下几颗脑袋,涉案的江南世家门阀恐怕也难全身而退。

徐弘基等人在品评朱道临的能力商议应对各种可能之时,朱道临和他的幕僚们迎来了西班牙东印度公司的第二批船队。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东印度公司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经营,贸易航线和贸易对象都非常稳定。

长期以来,大明海商和南洋各地商人都以马尼拉为主要交易港,其次才是荷兰人控制的爪哇岛巴达维亚港。

西班牙东印度公司拥有往来于大明帝国广州港、泉州港、宁波港和上海港的贸易船队,从大明各大港口购买的货物,会运到物资中转基地马尼拉,重新装上吨位更大的远洋货船,然后组成远洋货船船队,分别运往美洲殖民地和欧洲各地。

西班牙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船队长年在马尼拉和大明各大港口之间往返,无需像侨居大明的阿拉伯富商萨懿德那样辛苦,一年只能在大明与中东之间往来一到两次。

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同样如此。

八十年前葡萄牙人通过各种诡计和贿赂手段,谋取珠江出海口的澳门居留权,经过八十年的贸易和建设,澳门港已成为誉满天下的东方贸易大港,每天都有来自大明沿海各地的商船驶入澳门港。

只是日渐没落的葡萄牙人没有西班牙人和荷兰人那么雄厚的资本,所以尽管他们距离更近,也有自己的船队,却没有财大气粗的西班牙人那样的货物流转速度。

此次率领西班牙东印度公司贸易船队抵达上元港的不是董事桑切斯,而是桑切斯的助手埃里克斯。加西亚。

个子瘦高、外表俊朗的加西亚刚过而立之年,大明官话说得非常拗口,但基本上能够进行正常交流。

加西亚此次带来的7艘500吨至800吨货船,运来650吨生铁、480吨锡锭、170吨铜锭、20吨血竭和乳香、250根直径60厘米以上的花梨木和柚木、1;900支燧发枪和大量弹药、72门12磅至24磅长管铜炮和400桶火药、55匹安达卢西亚马,其中两艘崭新的500吨三桅盖伦货船将和它运载的货物一起出售给朱道临。

朱道临听加西亚说55匹骏马中有17匹不到两岁的小马驹,立即吩咐冯升泰等人与对方人员进行接洽,尽快把船上宝贵的马匹送到马场去,热情邀请加西亚和他的年轻助手进入军营会议室休息,亲自为客人斟上两杯香茗:“加西亚先生,吕宋岛上是否没有足够的安达卢西亚马供应了?”

加西亚非常诚实地点了点头:“至少在未来两年之内,我们无法运来血统高贵的安达卢西亚马,吕宋驻军和农场主们拥有两千匹左右的成年马,但都是必不可少的自用马匹。”

“如果将军同意,我们将从印度和阿拉伯地区购买最好的种马,运回吕宋岛养马场,精心喂养半年至一年时间,等马匹适应之后再用来和将军进行交易,价格约为安达卢西亚马的一半。”

第二四九章瞒天过海

“我同意!”

听完加西亚的情况介绍,渴望引进优秀马种改良蒙古马的朱道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好主意!”

加西亚和他的助手非常高兴,为自己能够延续利润巨大的马匹交易而深感庆幸,双双站起,向朱道临表示感谢。

朱道临谦逊地请客人坐下,开始谈到双方的秘密约定:“加西亚先生,此次你们有几艘船只协助我前往淡水港?”

加西亚歉意地解释:“很抱歉,将军阁下,我不得不代表西班牙东印度公司以及尊敬的桑切斯先生,向你致以万分的歉意!”

“由于欧洲战争局势日益严峻,我们的船队此次返回马尼拉之后,其中三艘运送丝绸和瓷器的800吨级货船,将跟随远洋船队返回欧洲,所以无法为将军阁下运送建筑工匠前往淡水港。”

“为弥补给将军带来的损失,我们在马尼拉招募220名拥有7年以上远航经验的大副、枪炮长和熟练水手,又从马尼拉驻军和本公司卫队中,招募22名优秀的陆军退役军官和资深炮兵,卖给阁下的两艘500吨新式盖伦货船就是他们开来的,他们非常愿意为将军阁下效力,愿意和西梅诺上尉他们一样,与将军的军队签订为期三到五年的雇佣合约。”

朱道临没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沉思片刻,望向坐在侧后的师爷叶良辰。

叶良辰低声建议道:“可以吩咐教官队长西梅诺、副队长巴加斯尽快和新来的242人见个面,把我们的军纪、薪水、待遇等等和他们说一说,愿意留下的就签约,然后再考虑计划的执行,实在不行可以延迟几天。”

朱道临心里不快,转向忐忑不安的加西亚,问道:“驻守淡水港的27名西班牙官兵没有离开吧?”

“那当然,在将军的军队到达之前,我们的军队不会离开,这不但是合约的规定,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加西亚郑重地回答。

朱道临略微好受些:“1;200码头工人和2;000新招士兵正在卸货,分成三个批次连续工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下午三点之前,此次交易的所有货物将会尽数装上贵方的五艘大船。”

“由于用于接待远方客人和船员的宾馆还需要半年才能建成,只能让贵方的船员暂时住在这座军营里,如果加西亚先生不介意,可以率随员暂时住在冯升泰先生隔壁的院子里,那里设施齐全,比较安静,今晚的欢迎晚宴就设在那个新落成的院子里。”

加西亚对朱道临的大度非常感激,再次向朱道临致歉,表示愿意听从主人的安排,然后带上助手前往码头,与朱道临的贸易总管冯升泰汇合,抓紧时间展开核算和交易。

加西亚两人一走,朱道临立刻沉下脸:“西班牙人此次违约的性质十分恶劣,若是不严肃追究,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叶良辰微微点头:“是要好好敲打一下,但是恐怕你需要把移民计划调整一下,加上刚来的两艘新船,根本就无法一次运送6;000人前往淡水港……要不推迟半个月?说不定再过几天,葡萄牙人的船队就到。”

朱道临摆了摆手:“不!按原定计划进行,龙潭水域的两艘大货船从明天开始停止运送灾民,所有官兵休整一天做好远航准备,两艘新到的500吨盖伦船卸货完毕,立即装上粮食、帐篷、工具和锅碗瓢盆,挑选出来的5名主事和5名医生明早赶到龙潭,从小北山周围50;000灾民中,挑选出500户家主年龄在四十左右身体健康的家庭。”

“这次我将亲率亲兵营和500新兵随船前往淡水港,到达淡水立刻让船队返航,此后任何物资都不用装船,全部运新兵和匠户,抓紧时间多跑两趟……”

“再过45天左右,就会进入为期两个月的大风大浪季节,我们的水师官兵肯定无法在大风大浪中航行,所以必须抢在福建郑氏家族和荷兰人醒悟之前,把3;000士卒和5;000户工匠送到淡水港!”

叶良辰虽然不知道海上的风浪怎么样,但他知道时间非常宝贵,知道占据淡水港的重要意义,因此他没有再劝朱道临,而是默默出去召集人手调拨物资。

接待晚宴结束,朱道临召集8名核心幕僚、5名常驻淡水港的年轻主事和亲兵队长杨大鼎等3名正副队长,聚集于虎山正院后书房会议室,正式公布移民台湾的计划和实施方案,紫阳观住持玄青道长等4人列席会议。

与会者中,除了紫阳观住持玄青等四位前辈、首席幕僚叶良辰、工业总管赵训庭和亲兵队长杨大鼎之外,其余众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极其需要持续数年的庞大移民计划,甚至连台湾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在台湾岛西北角有个淡水港和一条叫淡水河的大河,因此所有人都紧紧盯着挂在墙壁上大幅手绘《台湾地图》,倾听朱道临的详细讲解。

朱道临把台湾岛的位置、移民的原因、淡水港与上元港之间距离1080公里的航线、台湾在国家主权以及对外贸易上的战略意义说完,与会者才逐渐明白台湾的重要性,但仍然没有把移民淡水港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考虑。

有些幕僚甚至觉得,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占领一个两千里之外远离大陆的岛屿得不偿失。

朱道临将每个人的神色看在眼里,他指着地图向大家深入解释:“诸位千万别小看台湾岛,北面这个没有开发基隆港,是个非常好的天然深水港,占据了基隆港和淡水港,就能遏制我大明东南沿海通往倭国和朝鲜的贸易线。”

“根据我们秘密获得的情报,基隆港周围百里之内的这片山区,有两个储量超过500万吨的优质煤矿,还有一个硫磺矿区和两个埋藏很浅的金矿区。”

话音未落惊呼四起,人类贪婪的**瞬间展现,大家终于明白朱道临为何要费这么大的力气移民荒岛了。

第二五〇章步步为营

虎山正院,后书房会议室。

见屋子里议论声长时间间不绝于耳,朱道临示意大家安静,手指在台湾地图上,由北向南画了条直线:

“大家看,由北向南贯穿整个台湾岛的600里山脉,占去全岛近八成面积,山上山下都是生长千百年的红桧、扁柏、红松、樟树、漆树、榕树等几十种珍贵树种,哪怕砍伐两百年也砍不完,鹿群更是数不胜数。”

“我们火枪兵、造船作坊和铁器作坊皮革分厂使用的12两银子1张的鹿皮,就是从台湾运来的!”

“这片淡水河平原直到中部沿海300里区域,有千万亩荒地等待我们去开垦,只要在45天内送去3;000户农夫开垦肥沃的淡水平原,再加上几千新兵帮忙,半年后就不用送去一粒粮食,水稻亩产量很可能超过江南的两倍!”

满堂惊呼再次响起,谁都不敢相信台湾的土地如此肥沃!

江南地区水稻亩产量超过5石花去数百年时间改良稻种,淡水平原刚刚开垦出来的田地,怎么能够达到亩产10石?

朱道临没有心情在这个重要会议上和大家详谈优质稻种和科学种田,回到座位上立即宣布:

“后天凌晨,我将跟随首航船队前往台湾,只有明天一天的准备时间,我要求诸位放下手头工作,全力以赴为首航台湾做准备,等会儿叶师父会发给诸位一张纸,上面列出每需要做的事,军队这块我来负责。”

“其次,我离开之后,需要诸位继续从灾民中挑选1;000户泥瓦匠和2;000户农夫,尽快送到宝山港,十天之内必须完成!”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本次会议均属于最高机密,决不能泄露出去,只能做不能说,而且要不动声色地去做!我的话讲完,请叶师父宣布具体事项。”

最高机密会议直到深夜才结束,肩负各种重任的幕僚们快速离去,被任命为“淡水营”首任营长的杨大鼎和两位副手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返回家中,此次离家至少一年之内无法回来,他们需要和父母妻儿好好说说话。

明天一早,杨大鼎和他的两位副手要从500亲兵中,挑选300名无牵无挂的弟兄为班底,然后到武库领取300把象征军官身份的唐刀、300支“天枢牌”燧发枪、3;000把“天枢牌”绣春刀、库存的20副天枢阁制造的钢弩,再从训练6;000水师新兵中挑选3;000人,正式组建扎根台湾的“淡水营”,乘坐魏国公徐弘基派遣的6艘沙船,以宝山卫扩编士卒的名义,先行前往长江口的宝山港待命。

朱道临和留下的师爷叶良辰谈到半夜,才返回前面的正房,与集中在茶室里不愿睡去的妻妾们摆上一座酒席,边喝边谈情深意浓,直到凌晨三点才散席。

######

崇祯五年,七月初七,西历1632年8月22日。

初秋的太阳从一望无垠的海平面升起,长江入海口南岸的宝山卫城在朝霞映照下显得格外陈旧狭小。

朱道临和胡子拉碴的宝山卫千户史青阳登上江边三十多米高的土山,遥望下方环绕卫城整齐排列的三百余顶帐篷和袅袅炊烟,低声谈论台风刚过就要起航是否合适。

他们脚下的土山,就是当年永乐皇帝建设宝山港时用泥土堆砌起来的宝山,宝山这个地名正是因此得来。

史青阳遥望卫城周边因台风而休整三天的数千军民,非常担心地对朱道临说道:

“连续六天六夜的大风大浪刚过去,江中的崇明中所和我们北面的南沙岛几乎被淹没一半,听说崇明中所损失了6条渔船,新建的两排砖瓦房倒塌近半,屋顶全没了,还死了不少人,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再起大风,唉!每年的这个季节都会有三到四次大风大浪,属下担心啊!”

朱道临轻松地笑道:“这场刚过去的大风反而让我安心了,所以才决定今天起航。”

“我判断至少半个月内不会再起风暴,到八月中旬就难说了,每年八月中下旬是西伯利亚冷高压南下的时候,这个时候冷热气流冲突交会,最容易酿成大风暴。”

“进入九月海况又会好转,直到次年四月中旬,长达半年几乎都是风平浪静的季节,所以我必须抓紧时间,争取在40天内再往返两次,明年四月之前完成移民20;000户的艰巨任务。”

“宝山作为移民的出发港,还要你多费心!”

“半个月内,定居宝山的30;000户灾民和800头牛马就会到来,宝山港的扩建、河道的疏浚河堤修整、初期50万亩水田开垦,都需要你和宝山卫的1;200弟兄严密配合,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史青阳郑重点头:“这是属下份内之事,绝不辜负将军期望……只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只需半年就能让宝山港变成繁荣之地,到时候别说50万亩水田,就是80万亩也能开出来。”

“只是……属下有些不明白,为何将军不愿把开垦一半的田地种上棉花?开荒种棉要比全部开垦稻田简单多了,明年就能见效,而且收入比种稻子还要高得多……几十年来整个松江一府四县八成土地都种棉花,地主老财们富得流油啊!”

“棉花能吃吗?”朱道临笑问。

史青阳嘿嘿一笑:“这倒是,属下也觉得将军恐怕也是这么想的,还是忍不住要问问,哈哈!”

朱道临再问:“我们缺银子吗?”

史青阳立刻明白朱道临的言中真意,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确实不缺银子,我们最先进驻宝山的1;200弟兄虽然训练辛苦些,但衣食无缺,粮饷充足,天天大鱼大肉,附近几个卫所的弟兄羡慕死了。”

“要不是属下严格遵照将军命令,严守宝山港和身后两百万亩沼泽地芦苇地,拒绝所有人投靠,如今至少有3000军户搬来了。”

“这次将军又给我们送来3000套军装皮甲和1;200支燧发枪,恐怕周边卫所的弟兄更坐不住了,他们天天盼着将军尽快整顿宝山卫啊!”

朱道临考虑片刻,把自己整顿宝山卫的计划,如实告诉史青阳:“我离开金陵前一天,任命书才下来,我如愿当上了宝山卫指挥使,明威将军封号也上调为三品昭毅将军,策划已久的宝山港扩建计划终于可以实施,整军方案也有了……”

“宝山千户所和黄埔江口西岸的吴淞千户所保持不变,崇明中所和上游的崇明沙所合并为崇明千户所,魏国公把北岸废弃多年的狼山卫所划入我宝山卫,成立狼山千户所,还有那里,你看那边……”

“横沙岛?上面全是芦苇和沼泽,涨潮的时候淹没大半,自古以来没人敢住上面,难道将军要在上面建个前哨?”史青阳疑惑地问道。

“你说对了,不但要建前哨,还要修建灯塔、码头、炮台和军营,两年之内把它建成能容纳20;000官兵长期驻扎的水师训练基地,相信你能看出横沙岛的重要地位。”

朱道临放下指向前方的手,凝望十公里外浮在茫茫水域中的两个互不相连的狭长小岛,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

里侧那片狭长的小岛,就是数百年后赫赫有名的造船基地长兴岛,若不是担心泥沙堆积,又没有那个技术和本钱,朱道临肯定会把自己的造船基地放到上面去。

如今朱道临只能先把外侧面临大海的横沙岛利用起来,用两年时间把横沙岛建成万里长江第一道闸门,否则单靠黄浦江口的宝山和吴淞两个千户所,实在难以保证长江口和附近海域的安全。

此次西班牙船队不经过崇明水师护送,直接便抵达数百公里的上游金陵城,带给朱道临的不仅是急需的货物和名贵马种,也给朱道临带来了国土安全的忧虑,这也是朱道临悄然更改原计划,决心要把宝山港建设成为东方贸易大港的根本原因。

可是,饭只能一口一口地吃,路只能一步一步地走,眼前最重要的不是宝山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