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唐-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段时间,李栋对隋朝流传下来的原有旧体制,大刀阔斧的削减增添,建立起一个风俗开朗化。多元化共存,兼容并蓄的管理机制。并派有经济头脑的得力干臣,带着大唐丰盛的物资。一路向西到西域、波斯、阿拉伯等国进行交流沟通,准备重新打通因为隋末战乱而中断的丝绸之路。

公元619年春节,中华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李栋颁布诏书,自正月初一始,改年号为乾阳年,大封群臣。

过了初五这天。乾阳殿上群臣咸集,热闹非凡。杜伏威和罗士信都报来消息,通过选美赐给他们的娘子。都怀孕了,他们二人也马上升级做父亲。李栋着实替他们高兴。高琼华公主和颜如玉也有了喜,怀孕了三个月,只是颜青玉的肚子仍然没有动静。而且她的癔症病。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过年的重要时刻,魏征自然不能缺席朝议。魏征见李栋满面春风,十分开心,不合时宜的提出,同是大唐功臣,能不能把秦琼的圈禁解除了。

李栋的脸色当时拉下来,心里指责魏征,哪壶不开提哪壶。大过年的,你就不能消停消停。让朕过一个安静平和的年?可当着一班文武大臣的面,李栋也不方便立即发火,便拖长声音问魏征:“为何解除啊?”

魏征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把道理说得天花乱坠。

过年要的就是喜庆热闹的气氛,李栋没有直接答应魏征,却在考虑:罗士信杜伏威都快当爹了,秦琼帮自己打天下,金戈铁马,倥偬大半生,天下刚太平,就被自己圈禁起来。

虽说自己对他狠心了一些,可是为了将来天下的安定太平,不得不让他再受几年的苦。他现在还年轻,若再圈禁下去,怎对得起这位结拜兄弟?将来年老了,体力不支,连一个薪火相传的后人也没有,这是不是太残酷了一些?

李栋当场满口答应下来,容他考虑考虑,择日再做最后的决定。

魏征心里一喜,虽然没有答应解除秦琼的圈禁,但至少已经有了松动的迹象,像冰封的河流遇到了阳春三月,冰层早晚要融化。也没有拼死进谏逼迫李栋当时就做决定。

李栋有自己的打算和计划,暗地派程咬金向当时名望最高的崔家,物色一位才貌双绝的奇女子,嫁给了秦琼,同时解除了对秦琼的圈禁。不过秦琼不能离开洛阳城,只能呆在洛阳城范围内活动。

处理完朝堂上的事情以后,李栋回到宫城,仔细想一想,大过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乐之事,只有颜青玉痴痴傻傻的,宫内冷冷清清,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便命令莫言把步辇抬到颜青玉的宫中。

颜青玉坐在宫内,守着火盆,盯着里面烧得红红的木炭,一盯就是小半天。圣上李栋前呼后拥进了她的宫,她也没有一点反应。

李栋长叹一声,让身边的人都退下去,也坐在火盆边,拉着颜青玉的手,絮絮道道就说起来:“都怪我,怪我当时鬼迷心窍,才放你们离开洛阳。如果我再强硬一些,固执地留你们在洛阳,也不会生出这档子事。想当初,我刚进济民当的时候,你才十五岁,多么天真,多么烂漫,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像一团富贵的牡丹。那时我就被你们姐妹惊若天仙的美貌吸引了,恰好遇到黄掌柜,不识好歹找刺激,被我一顿收拾才老实下来,从而收获了你们的爱情。”

“那块玉,颜老爹送我的玉,我一直放在离心口最近的距离,半刻也不曾离开。你的名字叫颜青玉,你姐姐叫颜如玉,这两块玉,我都喜欢得无以复加,都舍不得你们遭受任何的闪失!现在却让你生出这档子事,受了这些年的苦,我心里有愧,我对不起你。”

穿越以前,李栋曾经看过一些电视,上面的一些失忆人,在爱人面前,说些让她心动的话,都会恢复神智。李栋便想试上一试,一直就絮絮道道的,扯南扯北,扯地连天,胡侃一气。希望哪一句碰上颜青玉心里那道坎,使她清醒过来。

现在大唐国势蒸蒸日上,四海升平,一片欣欣向荣。只有两件事让李栋还牵挂不止,一件事就是太子李制能否成才,是否是合格的继承自大业的人选。这一点现在还看不出来,毕竟他才六七岁,还太小。只有到了十六七岁,性格基本定型后,才能看出来他将来能成什么样的材。

如果他如明朝那些皇帝,要么淫丶贼,要么学木匠,要么喜欢唱戏,就是不喜欢主政天下。那李栋也不会把偌大的江山送给他,败坏在他手里。李栋必需在已经怀孕了的,还没有诞生的皇子里面再选择一个培养。

如果真要走到这种地步,李栋希望在高琼华和颜青玉两位妃子生下的孩子里面选择。高琼华公主如今已经怀孕了,虽然不知道怀的是男是女,至少肚皮有了动静,也就有了希望。

李栋经常来陪颜青玉说话,谈到浓情之处,自然少不了行那夫妻之事。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她的身体一直都没有任何反应,这让李栋不禁怀疑,当初自己选择和她结婚,以喜事冲淡她心中的忧伤,达到祛除她的病根目的,是否做了一个错误的抉择?

宫内当时无人,李栋不禁轻轻拂着她柔软的小腹,叹道:“肚皮啊肚皮,争争气吧!”

正当李栋暧丶昧不止时,颜青玉肩膀突然抖了一下。这动作让李栋十分意外,立即停正不安分的色手,睁大眼睛盯着她苍白的脸色。奇迹这时出现了:颜青玉像木头人般的眼神,似乎有了一丝丝的活气。

李栋扳着颜青玉的柔肩,惊喜大叫:“你醒了?你醒了?你说话啊,你若是听得到,你倒是说话啊!”

颜青玉没有理会李栋,肩膀悚然又抖了一下,脖子里还传来呜呜声,似乎身体不舒服。紧接着,颜青玉做出了一个令李栋大感震惊的动作:她用手捂着自己的嘴,饶是如此,还是忍不住吐了一口口水。

李栋非常担心,怕她癔癔症症的,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赶忙来到殿外,叫人传医倌进殿,给颜青玉诊脉。

不一会,医倌慌慌张张赶到,正要向李栋请安,李栋一甩手:“现在是非常时刻,不必繁文缛节,给颜妃看病才是关键。”

那医倌用一方黄绸布覆在颜青玉的手腕上,搭三根手指,仔细把脉。把了一会儿,医倌十分疑惑,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重新搭上去,又诊了一遍。约有半柱香的功夫,医倌终于放下手,却转身噗通一声给李栋就跪下了。

李栋见医倌行为怪异,担心颜青玉出了意外,紧张问道:“颜妃如何?据实奏来!”

医倌连连叩首,说道:“请圣上治微臣之罪,颜妃的病,微臣不敢妄言!”

这样以来,李栋更加奇怪了,板起脸色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遮遮掩掩的,难道不怕孤砍了你的脑袋?”

医倌体如筛糠,抖声回道:“圣上就是砍了罪臣的脑袋,罪臣也不敢说。”

“去你丶妈丶的吧!”李栋怒火上撞,抬腿把医倌踹翻地上,喝道:“你宁愿死也不愿意说?”

医倌从地上爬起来,再次匍匐李栋脚下,老泪纵横,道:“除非陛下传一道圣旨,赦臣无罪,臣才敢把心里的话讲出来。”

李栋的肺都被他气炸了,但为了得到颜青玉的病情,只得忍气写了一道旨意,无论颜青玉所得何病,都与医倌无关,并保证不会滥杀无辜。

医倌拿了圣旨,看了又看,确定赦他无罪,才抖声说出一句让李栋目瞪口呆,半晌说不来话的话。

第337节:培养继承人

那医倌颤抖着告诉李栋,颜妃颜青玉怀孕了,身孕已有一个月。回完话垂下头,不敢看李栋的脸色。

李栋听医倌所说,身体剧烈一颤,蹬蹬后退数步,扶一张稍高的桌面才没跌坐地上,惊喜问道:“颜妃怀孕了?一个月了?”

李栋的脸色十分古怪,想笑笑不出,想严肃也严肃不起来,骇人的眼神从颜妃扫到医倌身上,再从医倌扫到颜妃身上。反复数次,最后落到医倌身上,强声问道:“这消息对朕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缘何你如此惧怕,把实情告诉朕?”

医倌体如筛糠,俯地只是叩首,抖得话都说不出来。

李栋慢慢镇静下来,板着脸严肃问道:“据实禀来,朕已赦你无罪,难道朕连自己妃子怀孕的消息,也不应该知晓么?”

那医倌抖了一会儿,细看几遍手中诏书,才抖着说出心事。在他眼中,颜妃就是一个神智失常的疯女人,李栋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身边胭脂如云,嫔妃无数,怎能与一个傻子行那夫妻之事?李栋既然没和颜妃亲热,颜妃肚里怀的孩子定是孽种,指不定哪个亲兵趁机捞腥才怀上的。

李栋听完医倌所说,鼻子都气歪了,差点没被气疯!医倌的逻辑太强悍了。这些蠢材废物,医术低劣,混吃等死,颜妃患病这么久,你们束手无策,害得我亲自动手为她治病。正是因为颜妃怀孕,腹内胎儿刺激她的神经。她的神智才有所恢复。这个时候,你不想办法稳定她的精神,用药使她更快恢复。还敢动私心杂念,乱想乱说?

李栋怒往上撞,一挥手命令宫外候着的太监,把医倌拖出宫,给他一个极刑。那医倌呼天抢地,把手里的诏书举得高高的,声嘶力竭喊道:“陛下饶命!免死诏书在此。陛下你不能这样作!”

李栋气坏了,冷冷说道:“免死诏书朕给你的,朕现在又想收回来了!屁大的本事也没有。嚼起舌头来一个顶仨,你不死,颜妃哪有清白?”

“陛下饶命!罪臣就是死,也不敢说出去半个字!”医倌老泪纵横。鼻泗横流。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使他彻底崩溃了。

“你说对了一点,颜妃若想清清白白,办法只有一个,把脑袋从脖子上砍下来,头都没有了,还能嚼舌头?拖出去!”李栋真生气了。

这话若传到宫外,颜妃的孩子长大了。还怎么抬头作人?何况李栋还有一个念头,李制若不成材。将在高琼华公主和颜青玉生下的孩子中选一个作继承人,怎能让将来的皇帝,顶着这名声去君临天下?关系着日后江山的稳定,所以医倌必需死。

处理完医倌的事,李栋才抽出空走到颜青玉面前,攥住她的手,温声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

颜青玉扭头看了李栋一眼,眼神里带着迷茫,把手从他手里轻轻抽出来,对他似乎有些些的敌意。不过她抽出手以后,又仔细看了李栋几眼,觉得似乎对他很熟悉,却想不起来他究竟是谁。

即便如此,李栋也十分兴奋,她终于有了一丝丝的意识。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到底是有了起色。李栋双手激动地搓了一会儿,把手放在她的腹部,嘿嘿对腹内的胎儿说道:“胎动没有?嘿嘿,你身上的肩负着双重重任。既要治好你娘亲的病,将来还要治理国家,至少也得成为左膀右臂。你要加油啊。”

说完以后,李栋才意识到,一个月的胎儿太小太小,在肚子里就算有动静,也感觉不到。胎儿三个月大约拇指大小时,才能感觉到胎动。

李栋起身,长舒一口气,从现在的情况看,当初和她拜堂并让她怀孕并没有失算。女人心底的母爱是非常伟大的,女人会调动全身所有的神经,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胎儿安全,。李栋所以想方设法使她成为母亲。十月怀胎,一朝临盆,那时也是颜青玉恢复神智的最佳时机。李栋心头一直压着的巨大石块,轰然落地,再有几个月的时间,到不了明年春节,颜妃就能恢复正常了。自己这几个月的辛苦,才算没有折费劲。

李栋增加了几名宫女,特意从宫外物色一名有过生养经验的老女人,来宫里侍候颜青玉。当天晚上,李栋哪也没去,就一直呆在宫里陪着颜青玉。夜晚降临,李栋抱着颜青玉睡觉,她还有些挣扎,不愿意和他贴身就寝。李栋也没有勉强她,毕竟现在她已经是两个人了,给她充分的空间,使她集中精力,使意识进行自我恢复。

第二天,早朝完毕,李栋派人到颜如玉有宫中,把颜青玉怀孕的消息告诉了她。她们是亲姐妹,应该让她知道这个天大的喜事。不过李栋让人叮嘱她不要过度操劳,颜青玉身边已经加强了护理,何况颜如玉也怀有孩子都三个月了,万一来来回回往妹妹宫里跑,动了胎气可不是闹着玩的。

办完手头的事,李栋便去了陆柔的宫里。李栋最担心的事,有两件事,一件是南火的事,另一件就是太子李制读书的事。李制身为太子,天下皆知。他如果不成器,被废除太子之位,另立新储君,如何对待前太子,处理起来仍然十分头疼。

自己还在位的情况下,李制和新太子之间还会保持平衡。如果自己驾崩西去,落架的凤凰不如鸡,新太子会不会对李制动手还在两可之间。自己临走时就算叮嘱新太子,不要对李制动手,他将来的日子也过不好。曹操去世以后,曹丕和曹植之间上演骨肉相残的事,现在想起七步诗,李栋心里还一阵阵发痛。

李制如果足够聪明,可心术不正,自己去了以后,他会不会联络那些朝堂大员进行反扑,试图夺回原来就属于他的太子之位?这不得不防。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血淋淋的现实一再衷告李栋,登临权力顶峰,历朝历代的争斗都是最厉害的。

远的不说,就说杨广和杨勇之间骨肉相残,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骨肉相残,武则天控制朝政以后,对李氏家族和功臣大肆屠戮,都让李栋心里非常担心自己的朝代也会落到这种地步。因为历史的演变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

李栋见到陆柔,淡然告诉她,颜青玉怀孕了。陆柔十分惊讶,问她怀孕多久了。李栋竖起一根手指,告诉她只有一个月。陆柔作为过来人,自然懂得一些生养经验,便说稍后要亲自去看望她。

李栋说:“你身为皇后,后丶宫之长,年龄又稍大些,是应该去看望一下。不过我劝你还是少打扰她,她并不是正常的孕妇,她还要集中精力,恢复自己的神智,去得频繁了,会产生负百影响。”

陆柔答应李栋,只派几名宫女去她宫内送些东西。李栋点点头,便问陆柔,太子李制最近学业如何。

一提起李制,陆柔的眼睛突然就亮起来,眼神充满母亲的慈爱,眉毛梢都是笑意。李制表现很乖,魏征的教诲他一字不落全部听从。那些诘屈赘牙的古先贤文章,魏征引读一遍,他再读三遍,四遍就能背诵下来。书法课也写得有板有眼,非常像回事。毕竟还是六七岁的孩子,能写到这种程度,已属不容易。

李栋听了也非常欣慰,都说虎父无犬子,朕贵为天子,虽不是上天派下来的,但也证明自己的聪明睿智超凡绝伦,儿子遗传自己的基因,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不过李栋考虑一番以后,蓦然醒悟,问陆柔道:“制儿一味听从魏师傅的话?从来没有反抗过?”

陆柔脸色当时拉下来,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李栋坐下来,与陆柔语重心长地说:“身为皇帝,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对天下有利,有百姓有利,虽千万人吾往矣。那些怀着世俗眼光的大臣纵使都反对,也要有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真理永远不会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如果没有这份执著,性格过于软弱,将来主政的时候,很容易受他人的左右而失去皇威。”

“制儿如果过于听话,你这当娘的就要寻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故意让他去,说些他不乐意听的话,故意让他去听,强迫他去陌生的,富有刺激的,冒险精神的事情。以培养他锐意进取的雄风,使他保持一颗好奇心。”

陆柔听了以后,点点头答应下来。稍一思考,又说:“既然如此,何不让他学习武术?马上步下都学习,只有强健其体魄,才能有更强悍的精神。”

李栋对陆柔伸了大拇指,大声笑道:“还是娘子考虑周全!我一门心思想着让他读书,这皇帝统御宇内,胸中既要有文治的韬略,还要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气概,文武双全才能保持内部安定,外部平靖。只是这学武的师傅,到哪里找?和哪位武将学最合适?”

第338节:废立太子事

陆柔考虑一会儿,猜测地对李栋说道:“罗士信如何?罗将军勇猛异常,单论个人身手,可谓天下一绝!让制儿和将军演武,一定能强健其体魄。”

李栋想都没想,摇头否定了陆柔的建议,说道:“三弟的身手在朝内军内都数一数二,可是他的神力乃是天生,他为人也太实心眼了,让制儿和他学武,就成了一名赳赳武夫,只懂勇武,不懂用兵。一人所向无敌并不代表千军万马无往不利,并非帝王之师也。”

“那单雄信有勇有谋,让制儿和他学武,个人功夫和用兵两个条件都具备了,应该不错。”陆柔又建议道。

“他——?固执而不精变化,过于草率而不善择主,论人品实非上格。他能有今日之位,今日之功,全是沾了瓦岗军的光辉,不行不行。”李栋又拒绝了。

“那究竟谁合适做制儿的师傅?”陆柔连续提两位,都被李栋否定了,一时想不起来,还有谁文武双全,智谋与武力并举,堪作太子之师。便问李栋是如何想的,兴许他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李栋考虑一下,张须陀和李世民这两位丞相,论统战军伍,战功赫赫,朝内几无有人可以比肩。可是他们二人,身为朝廷大员,诸事缠身,哪有时间指点制儿习武?一旦荒废时日,等他身子骨长硬实了,再想扭转过来,就非常困难了。

李密和徐世绩在智谋超人一筹,个人功力却不堪一提。尤其李密这个人。好大喜功,跟杨玄感,杨玄感兵败洛阳。上瓦岗,瓦岗被灭,运气似乎一直不佳。其实还是个人武力和智力没有完美融合,没能真正把握住敌我双方的实力,才导致一败再败的下场。

徐世绩倒有空闲时间,个人功夫不太出色,可谋略相当利害。他上瓦岗寨之初。就使瓦岗从流匪变为替天行道的正义之军,眼光独到,谋略深远。是一个可以托负重任的可靠人选。

魏征的智辩和徐世绩的智谋,李制若是都深入其灵魂,掌握其精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便不被藏在暗处那些沽名钓誉的真小人糊弄,自己撒手西去也就完全放心了。

不过这些学武的事,还是和魏征师傅商量商量,毕竟得从他传授制儿学文的时间里,抽出一些空余时间,才能有时间习武。魏征师傅眼光也很毒辣,兴许有让我意想不到的人选。

李栋打定主意,便和陆柔简单交待几句。亲自到塾倌瞧瞧,看魏征如何与制儿互动学习。

隔着很远的距离。便听到一老一少读书的声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魏征念一句,李制学一句。魏征的声音浑然若钟,低沉而悠扬,李制的声音奶声奶气,明亮如镜,如同身临其境。

李栋知道,这段文章出自《春秋?左传》,讲的是春秋时期,当时的霸主郑庄公与弟弟公叔段间的是非恩怨。庄公出生时难产,母亲姜氏遭受很大折磨,自幼不喜欢他,而喜欢顺产的公叔段。

母亲一再向父亲郑恒公建议,废除老大继承之位,立老二为储君,恒公没答应。庄公即位,母亲给弟弟亲自请封,母亲凡有所求,庄公都一一答应。母亲却给弟弟求国都封地,使弟弟共叔段掌握着京畿兵力。

臣下建议,庄公要及早清除怀有异心的弟弟。庄公没有这样做,所以才有“多行不义必自毙”之说。后来,弟弟果然造反,庄公不动声色一直暗中练兵,果断干脆铲除了弟弟叛乱。母亲因参与造反,被庄公冷落,他并说:“不及黄泉,不相见也。”

没过多久他就后悔了,母亲只有一个啊,哪个儿子不想孝敬母亲?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不到黄泉不相见,除非死了哪能到黄泉?有臣子便在地上挖地道,在地道里灌水,称之为黄泉,使庄公和母亲在地道相见。母子重归于好。

郑庄公和其父郑恒公后成天下所有“郑”姓人的祖宗,而共叔段是“段”姓的始祖。郑与段自古便是一家人。该典故言简而意丰,有人从这故事中看出孝,有人看出忠,有人看出不义,有人看出继承人之争。

穿越前李栋在军校学习这则典故时,主要学习郑庄公沉着理智,大气冷静的用兵风格。面对咄咄逼人的形势,他没有立刻铲除弟弟,而放任他多做些天下人所不耻的事情,等起兵灭之时,得到天下人的支持。

庄公面对的敌人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他才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铲除异己。帝王肩负一国安危,帝王之术首要是无情,无论是谁,哪怕是亲弟弟亲儿子祸乱朝纲,也必需无情铲除,决不能心慈手软。

李栋正为李制是否合适作继承人,忽然听到魏征念到这段话,心里不由得打一个激灵。储君之废立,关系重大,决不能马虎大意,必需从长远来考察李制是否合适。

李栋对魏征的传授方式非常满意。他确实在用心教授儿子如何做一个英明的帝王。可又隐隐觉得,帝王除了无情之外,似乎还应该有更高超的手段,如何避免发生骨肉相残的事。

有些史学学者就认为,郑庄公放任弟弟为非作歹的作法,符合帝王手段,却不符合哥哥的身份。哪有哥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