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称孤道寡-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公放心,今日放走众人,算是情至意尽,若他日这几位兄弟再与主公做对,某必定亲自将他们一个一个的全抓回来!”
“都起来吧!”刘坤口气温和了不少。
“这一万降卒,日后由你二人负责训练,本来想提升你二人做校尉,谁想你二人此时犯错,职位暂时不便,若能立功,再行提升!”
“谢主公!”
“谢主公!”
二人都改口叫主公,刘坤心里非常的高兴,安排二人负责收降周边的黄巾不提。
历史上张氏三兄弟都在这儿,张角先死,张梁后死,而后张宝退到了曲阳,可是现在张宝去哪儿了?
算了,张宝再次作乱的时候,再收拾他,若他就此沉寂,乖乖的做个良民,便由得他去吧!ps:求收藏!求推荐票票→→→→→→→→
第三十章波才归降
刘坤整理醍醐灌顶得到的信息,结合太平天书中的知识得知,张角之所以可以在练气期使用元神之力,因为他修炼练气之术的同时,修炼了神修。
神修顾名思义,主修神魂,分为:定神,出窍,夜游,驱物,日游,显形,附体,鬼仙,雷劫,证神等境界。
神修与练气不同,一个是神道,一个是仙道,修炼神魂的优势在于,可通过狂信徒的信念、加速修炼。
张角的黄巾众看似不少,有几十万人,其实真正的信徒并不多,寥寥万余而已,虔诚的信徒不过几百!
所以他坎坎领悟到出窍阶段,也正是因为修炼了神魂,他才可以越级绘画符录。
神修的缺点在于,一旦信徒信念崩溃,必会反噬神魂,张角广宗城破,便知自己寿命已尽,正是信徒信念崩溃所导致。
我是练气呢,还是修神呢?夜游,日游,驱物都很牛掰的样子。
何况我要争霸天下,给天下人带来富足的生活,必会产生很多的粉丝,稍微洗脑一番,便是狂信徒。
就像现实世界的特殊时期,几乎家家吃饭之前,都会歌颂**一般,与人争执,必以**语录为真理。出口必是;“**教导我们说。。。。。。”
若是效仿此法。。。。。。
好纠结,选什么呢?
反正暂时也没时间练,等回到幽州再说吧!
士兵清点物资,得金三万、银五千、铜钱数亿、粮草无数,至少可供十万人吃一年!
难怪张角敢有恃无恐的守城,原来城内这么多粮,也不知道搜刮了多少大户!
拿出一部分铜钱犒赏军士,其余的封存起来,送给皇帝!
刘坤已命典韦、管亥、廖化统领一万歩卒,和刚刚收降的广宗黄巾回幽州。
自己率麾下张飞、关羽、文丑、许褚以及宗员和北校五营班师回朝。
捷报送至洛阳,刘宏大喜,命刘坤再接再厉,至阳翟皇甫嵩和朱隽处扫平颍川蛾贼,而后进京受赏!
刘坤余虎牢关外接到圣旨,率麾下骑兵先行,命宗员率北营将士随后赶到!
八月初五,阳翟波才处的黄巾已经得到广宗城破,张角死亡的消息,顿时感觉天塌地陷。
此时波才和梁仲宁、陆梁、周仓等,忧心忡忡的盘坐在阳翟瞿帅府大厅之内。
波才忧虑的道:“咱们怎么办?大良贤师已死,人公将军早亡,地公将军不知去了何处,城内人心惶惶,如此下去,我等必将不战自败!”
陆梁愤恨的道:“为何咱们如此倒霉?降也是死,不降也是死!”
梁忠宁附和道:“是啊,遇到个杀人狂魔朱隽,想活可不容易!”
波才见周仓沉吟不语,逐问道:“元福有什么主意吗?”
周仓道:“我觉得咱们再坚持一阵子,目前全国的黄巾,仅剩咱们这一处成气候的队伍,若是朱隽和皇甫嵩依旧拿不下我等,定会换人前来!”
波才恍然大悟道:“元福说的有理,听说皇帝早就对朱隽和皇甫嵩的进展不满,一旦镇北将军回朝之后,定会派来此处!”
陆梁不解的道:“你们打什么哑谜?镇北将军一到,咱们岂非死的更快!”
梁忠宁道:“你这傻冒,镇北将军一到,等于咱们可以投降了!”
陆梁挠挠头道:“原来如此!”
波才忽然想到了什么,语气低沉的道:“能为兄弟们找好后路,我波才死也瞑目了!”
刚刚放松的气氛,再次压抑起来、
梁忠宁道:“瞿帅莫说丧气话,咱们向镇北将军说明,一同投降,活则同活!”
波才摇摇头道:“我与你们不同,我是在皇帝面前挂了号的人物,即便是镇北将军不杀我,皇帝也不会放过我!”
周仓道:“此事也可以解决,找一具尸体烧了,做成瞿帅死亡的样子即可,但瞿帅从此,便要改名换姓了!”
波才若有所思的道:“能不死当然最好,何况我本名也不叫波才!只是——镇北将军不会被这样的小伎俩瞒过吧?”
周仓道:“待镇北将军濒临城下,我引兵出战,亲自去见他一面,和他谈谈条件,若他肯放过将军,我等便投降!”
陆梁喜道:“这样最好!若是镇北将军一到,我等便被收降,刚好证明朱隽和皇甫嵩是废物,也算为惨死的几万黄巾兄弟出一口恶气!”
——————————————————————————————
刘坤不知道,他现在的名气如此好用,人还没有到呢,波才等人就准备向他投降了!
他正在考虑朝中的事,此番论功行赏,再升官就是做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或者卫将军了。
刘坤并不想留在朝中,他打算贿赂张让一番,让自己做幽州刺史,镇北将军,节制北方胡虏。
此事估计阻力不大,何进一方,或者清流一方,都不会愿意让自己留在朝中,张让只要顺势而为即可!
八月初七,刘坤率众来人阳翟,虽然圣旨并未并未取消皇甫嵩和朱隽的权利,但是众人都知道,此番定是要以刘坤为首了。
皇甫嵩的军营位于阳翟城北十里处,刘坤来到军营之外,见皇甫嵩等人并未前来迎接,逐率众离开此处,在阳翟东面扎营。
傍晚十分,士卒来报;一员黄巾小将营外摄战,自称姓周名仓!
周仓,关二弟的铁杆呐,都说此人是虚构杜撰而来,没想到还真有这么一个人,刘坤来了兴趣,率领几位义弟来到营外。
来将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年纪也不大,顶多十**岁。
周仓道:“可是镇北将军当面?”
刘坤气度悠闲的道:“某便是刘坤,听你口音是关西人?为何在阳翟城内为贼?”
周仓道:“某本地公将军张宝麾下小将,前番火烧长社之时,张宝为了掩人耳目,舍弃了我等,所以一直和波才大军在一起!”
刘坤听到周仓直呼张宝其名,且态度甚是友好,心中若有所悟,对许褚道:“去和他过几招,尽量生擒过来!”
许褚应诺而去,二人你来我往,相斗数合,周仓放弃了抵抗,被许褚生擒回来,其余黄巾卒顿时做鸟兽散!
带周仓回到大帐,周仓便将他们的条件说了一番,
果不其然,他是代表城内众黄巾来投降的,唯一的要求就是波才诈死,改名换姓!
刘坤沉吟一番,答应了周仓的要求。
与周仓约定,今夜子时,黄巾首领出城收降,而后刘坤‘夜袭阳翟’,收降黄巾!
为防黄巾使诈,刘坤特意买了一架带超清摄像头的遥控飞机,以确定城内没有陷阱,没有伏兵,没有瓮城。
夜间子时,刘坤几千骑兵已经列阵于阳翟城外,少时,城内出来几十个人,正是波才,波才表示,城内军队已做好准备,请将军放心接收!
确定波才的身份后,刘坤挥兵‘攻入’阳翟,城内‘喊杀声’震天,不久,将军府起火,‘波才’自——焚而亡!
ps:求收藏!求推荐票票→→→→→→→→
ps:本书尚无第一评价之人,第一张月票,求砸!
第三十一章颍川书院戏志才
刘坤自阳翟降卒中挑选了3000士卒,任命周仓为军候,暂时统领这些人。
波才暂时不能抛头露面,和梁忠宁、陆梁,配合关羽、文丑二人,率领黄巾俘虏前往幽州。
既然来到颍川,刘坤不想错过人才,决定去颍川书院寻找戏志才。至于荀家的几条龙,刘坤暂时没有兴趣。
戏志才(162-196年)名忠,字志才,东汉颍川郡人(今河南禹州)。经荀彧推荐,成为曹操手下谋士。为人多谋略,曹操十分器重,不幸早卒。他死后,荀彧推荐了郭嘉。
颍川郡多是山地,颍川书院正是倚山而建,书院坐落在城郊。它原本是颍川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做学堂。
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
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
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不知是因为战乱还是其他原因,门口之处并没有人,既然敞着门,刘坤几人便迈步而入。
进入大门,走过青石板路,正对之处有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
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檀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浙浙散开。
穿过旁门,来到学生读书的地方,刘坤往里面望去,矮几上满满都是书卷,坐垫分散四周,一个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年正在看书。
听到有人进来,少年抬起头,只见此少年面色白皙,唇红齿白,一双灵动的眼眸,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这位小友请了,书院中只有你一个人吗?其他人呢?”
少年不慌不慌的起身道:“其他人躲避黄巾之乱,皆回家去了,此处暂时只有我和戏大哥二人,不知你们找谁?”
刘坤心里一喜,逐道:“你说的戏大哥,是戏志才吗?”
“正是!”
刘坤喜上眉梢道:“我们寻的便是他,不知他现在何处?”
少年道:“你们是何人?寻戏大哥何事?”
刘坤道:“我是刘坤,目前任朝廷的镇北将军,想请你戏大哥出仕!”
少年道:“原来你便是刘坤,听说对联是你所创,我来出一上联,你可敢接?”
后世多少绝对都被对出来了,我还能怕你?刘坤淡定的示意少年出上联!
少年自信的道:“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刘坤洒然一笑道:“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少年无奈的道:“好吧!你赢了,我这几个对联难住不少人,你不亏是对联宗师!”
刘坤鼓励道:“你能想出这么多的上联,已是非同一般呐!”
“你们且等一会儿吧,戏大哥见昨夜城内起火,知黄巾已败,今天上午去城内家中取东西去了!”
刘坤对张飞道:“翼德,你跑一趟去城内看看,别将志才当作黄巾给抓起来!”
张飞领命而去,刘坤对少年道:“若我猜的没错,你是郭嘉吧?”
少年不可思议的看着刘坤,道:“你竟然知道我?”
刘坤故作洋洋自得状,道:“自然知道,我此来是招募戏志才出仕的,同时也预定你!”
“噢!预定我做什么?”
“你现在还太小,三五年之后,我会成为幽州牧,届时我会聘你为兵曹从事,你可愿否!”
“州牧?不可能吧!”郭嘉话毕沉吟了片刻,抬头道:“难道。。。。。”
“你想的没错,如今黄巾主力虽已剿灭,但其他零散的黄巾势力,闻讯必会四散而逃,若想完全剿灭,何其难也!”
郭嘉认真的道:“若你所言成真,我必往幽州助你!”
外面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你要去助谁呐!”
郭嘉高兴的道:“戏大哥回来了?急忙跑出去迎接。
此时的郭嘉才像一个少年,刚刚的睿智,几乎让刘坤忽略了他的年纪。
刘坤向门外望去,只见一个身高七尺、儒雅飘逸的青年男子,手里提着一袋米,正向自己看来!
刘坤抱拳施礼道:“请问,可是戏忠戏志才?”
青年回答道:“正是!不知足下是?”
“某是刘坤,得知颍川书院有一贤才,姓戏名忠字志才,特此慕名而来!”
青年急忙还礼道:“原来是镇北将军当面,忠实不知贵客驾临,赎罪赎罪!”
二人相互寒暄一番,戏志才道:“不知将军寻我何事?”
刘坤开门见山道:“某知戏忠有管仲之才,欲请志才出山助我,不知意下如何?”
“将军文韬武略,世所敬仰,忠实不敢当将军谬赞,将军旦夕之间、便破阳翟,立此大功,朝廷定会不吝封赏,不知将军志向何在?”
这是考校我吗?好像是耶!
刘坤道:“若是别人,定会借大破黄巾之势,入朝为官。怎奈本人讨厌政治,更喜欢做些实事,我会要求回到幽州,为大汉镇守边关!”
戏志才沉吟一番道:“将军深思远虑,志才佩服,若将军不嫌弃,忠愿效犬马之劳!”
刘坤顿时喜上眉梢,热切的握着戏志才的手道:“某得志才,如鱼得水也!”
戏志才心里暗道:‘不亏是纵横天下的人物,眼光何其敏锐,此人值得辅佐!’
刘坤命亲兵摆上带来的酒菜,与戏志才,郭嘉开怀畅饮,好不痛快。
席间见戏志才宗室咳嗽,刘坤想起了他的病症,这个问题不难,回现实世界给他拿些特效药就是,又不是癌症!
不过刘坤暂时不打算告诉他,准备到幽州之后,给他一个惊喜。
临别前,刘坤给戏志才留下十名亲兵,护送其前往幽州,另给郭嘉留下百金,让他安心读书,几年之后幽州再见!
八月初十,刘坤班师回朝,宗员等人昨夜刚刚抵达阳翟,见到战斗已经结束,连酱油都没有打上,心中郁闷可想而知。
八月十四日晚,刘坤抵达洛阳,夜间拜会了张让,私下达成秘密协议。
翌日,士兵禀报;有人送帖求见。
刘坤打开帖子,书曰;邀请镇北将军过府饮宴赏月!宗正刘焉。
刘坤对亲兵道:“请来人转告宗正,吾必准时前往!”
亲兵应诺出去,刘坤嘿然一笑;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哇,没想到刘焉会拉拢自己。
给刘焉送点什么礼物呢?毕竟归宗之事还要靠他。
刘焉是一个智者,此人胸有沟渠,天下大事了然于胸。几年后他会上奏;重开州牧制,从而避祸益州,
如今天下不靖,军权尤为重要,何进的军权太大,并非好事,所以他有意拉拢刘坤,希望可以制衡何进。
ps:求收藏!求推荐票票→→→→→→→→
ps:本书尚无第一评价之人,第一张月票,求砸!
第三十二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感谢‘花花花大少’两次100的打赏,‘紫星银河’两次100的打赏,感谢‘皇室之人’、‘洪荒逍遥大帝’、‘摄走他乡’一直以来打赏支持。
——————————————————————————
酉时三刻,刘坤准时来到了刘焉的府邸,刘焉亲自出迎!
刘坤施礼道:“见过宗正!”
刘焉笑着还礼道:“镇北将军毋须客气!”
刘坤将带来的礼物并礼单交给门房,道:“些许薄礼,不成敬意,还望宗正勿怪!”
刘焉道:“镇北将军太过客气,日后你我同朝为官,还需相互照拂!请!”
二人来到宗正府后花园,刘焉道:“将军请坐!”
刘坤道:“宗正先请!“
“将军扫平蛾贼,安定宇内,功莫大焉!”
“宗正谬赞了,叫我名字即可,实不相瞒,在下乃是宗正的晚辈!”
“莫非将军是我汉室子弟,不知出自那一支?”
刘坤从袖中拿出族谱,递给刘焉观看,正色道:“在下正是汉武帝的十六世孙,先祖为卫太子刘据!”
刘焉看毕大喜,如此一来他与刘坤的关系更加亲近,
刘焉并没有怀疑刘坤的身份,
一来刘坤的族谱传承有序,非常正规,内容基本和宗族记载接近、
二来,汉末没有这样的造假技术,且皇室的资料也不会外传!
三来,汉室子弟何止上万,宗亲的身份,并没有实质的好处。著名的刘备同志,便曾落魄的贩履织席,
刘焉笑容可掬的道:“吾汉室又出麒麟子,轮辈分,我高你一辈,便厚颜做你的叔父!”
刘坤起身对刘焉行子侄之礼,道:“坤见过叔父!”
刘焉急忙扶起,道:“贤侄免礼!今日改为家宴,来人,请夫人和少爷过来!”
少时,一个朱颜玉润的妇人,和一个胖乎乎的青年和一个花信少妇走了进来。
刘焉为几人相互做了介绍,刘坤上前道:“见过婶娘,见过大哥,见过嫂嫂!”
“贤侄免礼,贤侄送的宝镜,婶娘甚是喜欢,真是好东西!”
胖胖的年轻人道:“厚德贤弟的威名,为兄如雷灌耳,送与为兄的自行车,更是巧夺天工,只是为兄鲁钝,不知如何使用?”
刘坤送给刘焉一套精装版的四书五经,乃是在现实购买的,放到汉朝可谓豪华之极。
送给刘璋一辆自行车,送给刘焉夫人、和刘璋夫人两面半米大小的镜子。
刘坤让人把自行车带了过来,就在后花园骑上转了几圈,刘璋才知道这东西是代步用的。
从刘坤手中接过车子,歪歪扭扭的骑上去,好半天才学会,其中出了不少的洋相,引的众人喜笑颜开!
刘焉表示明日便将刘坤的家谱录入宗族,刘坤身份落实,在汉末的谋划又迈出一大步,喜不自禁。
刘璋下车后道:“久闻贤弟文武双全,创出对联之举,风靡天下,更有三字经、千字文、以及标点符号,和贤弟相比,真是愧煞为兄!”
刘坤连道不敢当,缪赞,谬赞了!
刘焉道:“今日月色正圆,厚德何不赋诗一首,以增雅兴!”
刘坤心情高兴,诗兴大发,抄袭了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端着酒杯起身朗诵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刘焉大声赞好:“贤侄出口成章,果然大才,此诗虽不按五言的格式,却意境幽远,立意高远、超旷飘逸,脍炙人口,妙、大妙!”
刘坤。。。。。。
————————————————————————————
八月十六,洛阳皇宫,大殿之上。
刘宏乐呵呵对众臣道:“镇北将军刘坤屡破黄巾,功勋卓著,理当重赏,众卿都拿个意见出来,朕该如何赏赐?”
袁隗出列道:“启禀陛下,刘坤年纪轻轻,已经官至镇北将军,都乡侯,不宜升职,酌情赏点钱财吧!”
何进也附议道:“确实不宜再升!”
刘坤一副波然不惊的样子,眼观鼻、鼻观心,一幅于我无关的模样。
刘宏的脸色变的有些难看,此时刘焉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有下情禀报!”
“说罢!”
“臣刚刚得知,镇北将军是我大汉皇族一脉!”
刘宏喜上眉梢道:“刘坤!此时当真?”
刘坤出列道:“启禀陛下,臣确是汉室子孙!”
刘宏道:“不知你是哪一支?”
刘坤道:“臣这一支,先祖是汉武帝的卫太子刘据!刘据次子刘益,刘益有子刘周、周子宏、宏子明、明子傅。。。。。。施子雄、雄子昭、昭子坤。臣是刘据的十五世孙!”
刘焉道:“启禀陛下,臣已经看过镇北将军的族谱,确实如此!”
刘宏喜道:“好!我汉室又出一英才耶!朕欲擢升刘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冠军候,众卿以为如何?”
袁隗与何进同时出列道:“陛下不可!”二人乃是政敌,没想到今日同仇敌忾。
刘坤根本不想留在洛阳,顺手推舟道:“启禀陛下,臣之所以出仕,是不忍见北方胡虏欺凌大汉边境子民,臣不求升官,愿继续镇守幽州,做大汉北方的屏障!”
众臣最怕刘坤携大胜黄巾之势,进入朝堂,如今见刘坤自己愿意去幽州苦寒之地,心里都非常的乐见其成。
何进假惺惺的出列道:“启禀陛下,刘镇北既有如此报复,恳请陛下成人之美,刚好也附和镇北将军的名头!”
袁隗也出列道:“正是!恳请陛下成全刘镇北一片拳拳报国之心!”
呼啦啦,一大片大臣躬身施礼齐道:“恳请陛下成全刘镇北一片拳拳报国之心!”
刘宏心中恨铁不成钢,朕有心栽培你,你往幽州跑什么?
转头对张让道:“阿父怎么看?”
张让道:“刘镇北一心为国,臣非常感动,幽州刺史郭勋被杀,如今北方的乌丸和鲜卑越来越不安分,幽州正缺一名德才兼备的刺史。”
刘宏不容拒绝的道:“传旨;擢升刘坤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兼任幽州刺史,总览幽州军政。”
刘坤心里这叫一个乐呀,这便是州牧的权限吧,施礼谢恩道:“谢陛下隆恩!!”
袁隗出列道:“陛下不可,如此一来,刘坤的权利堪比旧日州牧!”
刘宏怒道:“刚才你还要朕成全刘坤的拳拳报国之心?你说朕该怎么赏?”
袁隗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