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工帝国-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讯也摇摇头,表示无奈。

段学文接着说:“今年新建五百多所小学了,三所大学,还有招募的教书先生,等等诸多开支异常巨大,更客户咱们总不能每次都发动富户捐款,这个我是非常反对的,富户有钱不假,可是那钱只要不是偷来的抢来的,都是人家正常的钱。”

“那青岛附近那么多村子,上万孩子没学上呢。咱们总不能厚此薄彼吧。”齐讯说。

刘天凌思考了一会儿:“如今这钱还是有些的,但是不能动了,再动就出大问题了。再说现在天太冷了,根本不能休假学校,建新房最早也等到二月份了。到时候我想办法筹措一笔款子,估计到了五六月份学校就能建好了。”

齐讯又问:“那上半年呢,孩子们总不能不上学吧。”

“帐篷,房子弄不起帐篷还是管够的,帐篷小学。教师不足你想办法,行了吧。”刘天凌提议说。

齐讯一拍脑袋:“对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军队的那大帐篷我去过,非常的大,非常的结实,坚固耐用的,很好,当教室也合用,偏远的山区,不能修建的地方也可以用帐篷,你要多批点啊。”

“成,没问题,帐篷管够。不过我听说齐处长把工资全拿出来用给建设学校了,这样可不行啊,工资该拿的还是要拿的,不然把你自己熬坏了。”刘天凌说。

齐讯一摆手:“不要说工资了,如果能发展好教育,就算是把我这条命捐进去都在所不惜。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都是你和段总长的功劳,我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如果不是遇到了你们根本发展不了什么教育。”

刘天凌有些感动,像齐讯这样高尚的人很多,貌似在他们的思想里根本就没有为了自己这种想法,仿佛天生下来就是考虑国家考虑民族的。

段学文也说:“科技、教育、医疗、体育等等都需要发展,我不可能只把重心放在教育上,这一点老齐要理解我。”

齐讯点点头:“理解,理解,我都理解。最近医疗发展的情况的确不错,最起码生病了有地方看去。不过我还有最后一件事情要提一下,你们别嫌弃我啰嗦啊。”

段学文手一挥:“事情可以说,需要拨款免谈。如今的财政就剩下给困难百姓买种子款了,不能再拨了。”

“不是,不用拨款,我只是个建议。就说段总长办的那个电影放映吧,就是在电影中间夹着教育短片的那个东西,乡亲们反应很好,虽然大家短期内不一定能学会多少东西,但是多少有了学习文化的思想。不过能,总体来说,目前一个县也就是十来个放映队。一个村子,一共月能轮到一次就不错了,比如这个人今天学习了一首诗歌,让他一个月之后再听见,他还会记得吗?”

“这个肯定不记得了。但是电影放映队恐怕也没有能力再增加了,如今这辖区大了,一个县十个放映队依旧是极限了。”刘天凌说。

“我有一个好办法,电台,使用电台进行远程教育。”齐讯高兴的说。

第一百七十一章 工业和农业

求贵宾票票了,写书不容易,有的投几个。)“电台?”刘天凌有些晕,电台不是发电报的吗。

齐讯说:“虽然架设电台花费不少,但是效力持久,更何况还能销售收音机,还能在广播中刊登广告,什么钱不赚回来了。”

“哦,你说的是广播电台啊,那不是还要配备收音机啊,每个村一台广播匣子,还是大功率的,还得配备电源,作用是很大,不过投资也大。”刘天凌说。

段学文笑道:“这个办法好啊,而且广播能传达不少的消息。能讲解各种知识,农业的、科学的、文学的、等等诸多方便,而且这些硬件设施弄好之后后期投资就小了,我看可行,可以先筹划着,慢慢弄吧,凡事不能着急。”

“行,那老段就开始着手准备吧,先把电台加上,波段要能覆盖整个山东及其周边地区。我在安排上马一个收音机厂,这么落伍的东西还是能搞出来的。”

段学文说:“就算弄了广播电台,大部分的农村还是没有办法收听,因为广播匣子需要电,不可能像收音机一样用两节电池就解决了。”

齐讯无语了,他只负责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就不是他能负责的了。

刘天凌挠挠头:“汽油小型发电机倒是不错,但是太浪费资源了,每个没通电的村子配备一个汽油发电机也配不起啊。”

“那,这个办法也行不通了?”齐讯失望的说。

“汽油发电机不行咱们可以用风力发电机啊,一个村配备一个两千瓦的风力发电机足够了不仅仅能保证广播的用电,甚至可以架设上路灯呢。”刘天凌想出了好办法。

段学文说:“那就试试吧,我先安排人开始组建一个广播电台,收音机、广播匣子、风力发电机,你来安排生产。至于老齐你就开始安排一些老师在电台讲课,电台里讲一些基础知识,不要复杂的,除了生活知识还要讲道德礼仪。”

“好,那就开始准备吧。”

刘天凌也高兴,果然是一人一个办法,齐讯连通过收音机进行远程教育这种办法都想的出来,真怀疑他是不是也是穿越来的。

随着改编的临近,部队的调动越来越频繁了,新兵练成老兵,老兵练成军官。海军、空军也都搭建起了架子,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的发展。

接下来的几天,刘天凌往返于各个工厂之间,参考重工业发展的各种成绩。车辆起重机已经定型了三款,分别是一吨的、三吨和五吨的起重汽车,虽然重量低了点,但是已经有了发展。另外十五马力的拖拉机研发出来了,虽然十五马力和十二马力只差了三个马力,但是差别很大,在拖拉重物,农田犁地上都能显示出来。至于更大马力的柴油机都是低速的,二百三百马力的已经可以制造,这类只能供船舶用,不能用来造汽车。

鲁南的药厂也开了十多家,当然,大部分都是加工中成药的,如什么什么膏,什么什么丸的。大多是些民族企业家,采用了电力作为动力加工的产量还是比较不错的,而且质量管理非常严格,对于药品从来都是从严管理的。

最捞钱的一个项目莫过于刘天凌使用红警系统生成的士兵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这类药品出口到美国英国法国获取的都是暴利,但是这种暴利能持续多久是不好说的,别看他们口口声声要保护专利,一旦他们认为这种药品的利润太高就可能会仿制了,所以新的一年刘天凌和冯朝会经过商议决定在维护开发境外市场的同时加大对本土市场的培育和开发。

至于段学文对于工业过问不多,他只负责一些民族资本开厂的审批等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始终放在了农业上面。

在枣庄镇,有个很不起眼的小地方,门口挂了一个牌子,南瓜推广研究中心。今天是格外的热闹,一大早的把里里外外的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站长马大瓜站在门口,多少的有些紧张。四个助手都在忙忙碌碌的。

一个助手说:“可以了,该打扫的地方都打扫了。”

马大瓜看了说:“好,大家看看要准备的材料怎么样了,段总长不喜欢搞什么迎接那一套,但是很务实,工作做不好可是不行的。”

“放心吧,马站长不要那么紧张,咱们南瓜子都收了五百斤了,明年能推广很多,还能开始在实验田培育自己的南瓜种呢。”助手说。

马大瓜一笑:“还说我紧张,看看你自己不还是一样。”

早上刚刚过九点,门口响起了越野车的声音,马站长赶紧的带人出去,就见段段总长和几个助手已经进了院子,身后还有几个人抬着几个大箱子。

段学文说:“老马,眼看就要过年了,过来的时候顺便给你们带来点海货,一百斤鲅鱼,你们自己分分。”

马大瓜打好的草稿根本没用上,没想到这段总长过来就像是走亲戚一样。

“那啥,段总长,进屋说话,外面冷。”马大瓜丢弃了草稿,按照自己接待普通的方法接待段学文。

南瓜研究站的办公室还算可以,里面烧着土炕,暖呼呼的,窗户上用着玻璃光线明亮。

“老马,有几个月没过来了,怎么样,最近工作有什么进展吗?”段学文问。

“进展顺利,在秋季里,我们收购了长条南瓜种300斤。这种长条南瓜个大,平均一个在十斤上下,肥水条件好的南瓜每棵可以结果四到七个,一般一棵可以结果三个,最差也可以结果一个,长条南瓜最适合爬墙,在房前屋后等等不用太大的地方就可以栽种。还有就是这种南瓜嫩瓜口感好,可以做菜,做包子,非常棒。”马站长开始介绍。

“这长条南瓜当粮食吃,或者做养牲口的饲料怎么样。”段学文问。

“人吃不错,不过做饲料有更好的南瓜,就是另外一种磨盘南瓜。”说着马站长从旁边屋子里搬过来一个大南瓜,红红的皮,圆圆的磨盘一样。

众人纷纷说:“这么大个南瓜,恐怕有四十多斤吧。”

马站长说:“不错,标准的四十五斤,这瓜皮厚,淀粉含量高,口感一般。但是给猪做饲料很不错,能节省很多粮食。”

“有做实验吗,喂多大的量最合适,有没有副作用。”段学文问。

马站长说:“这个我们村里都是用这个养的,原来我家就是靠种南瓜养猪的,后来有了点钱我读书上学的。这个瓜没有任何的副作用,除非生长南瓜的地方有毒。一般占总饲料的三分之一就行了,磨盘南瓜最大的优点就是皮厚,耐放,普通的房间能放到明年开春。当然了普通的南瓜只有十斤左右,这个大瓜是在精心管理的条件下长成的。”

小农经济就是这样,农村的院子比较大,房前屋后的空地多。养些鸡鸭下蛋,养些猪,卖肉。一般从春天开始的小猪,春季吃嫩草米糠之类的,到了夏季就是草、南瓜、少量的米糠麸皮,秋季就是南瓜还有各类粮食的副产品,等过年的时候这一头猪也能长个二百斤。比起喂饲料的猪来说它生长的太慢了,但是猪肉味道鲜美,天然健康无激素,是非常好的天然绿色食品。

“种子收集的不错,一开春就推广宣传。南瓜将会成为农家必备的农作物,走,马站长带我们去村里看看,看看农户家用南瓜养猪的效果。”段学文说。

马站长站在那里不动了。

马站长说:“那个,啥,段总长,还是算了吧。我回头给做一个详细的养殖试验,试验一下吃南瓜的猪生长性能怎么样。”

“让你带我去看看,吞吞吐吐的,难不成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不成。”段学文问。

“不,不不,我们枣庄镇不仅仅煤炭出名,更出名就是南瓜,这点我以人格保证。主要是啊,农村的猪圈卫生条件都不好,有味道。”马站长不好意思的说。

“噢,呵呵,原来是因为这个啊,那你不了解我,我经常出入各种养殖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农业不稳百姓就要饿肚子。光有粮食吃还不够,还要稍微的有点肉食,不然老百姓身体太弱怎么行呢。”

马站长搓搓手,“走,我带你去吧,我们村有个七十多岁的马大娘,她养猪很厉害,咱们去她家看看吧。”

说走就走,马站长带路,通过宽敞的大街,慢慢的来到曲折的小街道,再往里走连小街道都没有了,只有一条很狭窄的土路,沿着曲折的土路走了三里多地,在山脚下有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村口有一个棵光秃秃的老槐树,当然,冬天啊,怎么会长叶子。

十多只鸡在田野里啄食呢,咕咕的乱叫着。

“那个草房就是马大娘家,就那个。”站在村口,马站长指着不远处的处草房说。

“过去看看吧。”段学文说着和马站长,另外还有一个保镖,三人走了过去。

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终军队大改编

一行三人来到了这栋小院门前,门口一垛高高的红薯秧子,两个老头在草垛跟前打盹呢,院子里一个老太太大约七十岁左右,正在切南瓜呢,满满当当的弄了一大锅。

“大瓜?你这是有什么事情吗?”马大娘看见马大瓜带来两个生人,忙问。

马大瓜说:“大娘,这是上头下来的领导,没啥事,就是想了解一下你养猪的情况。”

“我以为什么事情呢,这个又不是什么个保密的技术。这些领导是负责咱们农村事情的,我都懂,你们这是学了我的技术,传给大家伙的,我很乐意传授。”马大娘对段段学文说。

段学文笑道:“呵呵,是的大娘。不过你放心,我们学了你的技术不会白学,以后每个月给你发一些补助。”

谁知道马大娘一摇手:“补助还是免了吧,过年我和老家老头子一百斤的粮食补助都没要,更何况现在儿子分开家单过,女儿出嫁了,我们老两口靠养猪也算得上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了。”

“是啊,大娘这身体也真够棒的,你这怎么切了两大锅的南瓜啊。”段学文说,农村的那大锅非常巨大,烧柴火的还是。

“这不是正赶上做猪食吗,这不是全是南瓜。你们不是学习技术吗,我给你们详细说说。”马大娘说着掀开了一个锅盖,指着里面说,“看到没,南瓜、红薯、胡萝卜、花生饼,主打是南瓜红薯胡萝卜,山里人家家家都有,花生饼少放些毕竟这个金贵。养猪冬天要吃熟食,加好柴火把猪食煮熟了再炖一会儿,等到喂的时候再加上一些红薯秧草粉,这饲料就算是培成了。”

马站长把详细的配方和比例做了记录,段学文又说:“大娘,你这一年能养多少只猪呢?”

马大娘得意的笑了:“呵呵,我和老头子都爱养猪。养了三头种猪。每年能卖三百斤大小的猪十五六头吧。前几天刚刚卖给屠户八头大肥猪,一共两千五百斤。”

段学文有些吃惊,眼前这个干练的老太太还真能干啊。

“你今天做了这么多猪饲料,恐怕还养着不少猪吧。”

马大娘彷佛夸耀一般说:“我带你们看看去,你们都是领导,如果需要买猪记得来找我啊,我这里的猪非常好吃,夏天秋天都是野菜长大的。”马大娘快人快语,把门口晒太阳的老伴叫回来,让他烧火。自己转身去了屋子后面,那里是一片挺大的小菜园,虽然现在已经没有绿色了,但是依稀能看出来这夏秋季节是多么的热闹,恐怕南瓜、胡萝卜等等没少了种,就连房顶上都爬着南瓜秧呢。

一个是五个猪舍,三头种猪,都住的单间,坚固的石头垒的,上面用麦草做的顶棚,不漏雨。

两个较大的猪舍是育成猪舍,每个都有五十多平米。农村别的不多就空地多。

“这个空着的猪舍,就是前段时间出售了的八头猪住的。这个里面是九头小猪,你们看看,多好看啊。”马大娘指着猪舍说。

段学文一看真的不错,这小猪大约也就是四五十斤的样子,但是毛色好,皮肤发亮,看人来了还以为是喂食呢,直哼哼。

马大娘说:“三头种猪,两个的亩的,一年刚刚好产两次,每年也就是在十到二十之间。再养多了就感觉到累了,毕竟我家的地也没那么多,种的红薯南瓜都有限。”

“已经很好了,如果大家都能像你一样,日子早就好过了。”段学文说。

马站长忽然想起来了什么,说:“我看咱们播放的那个农场电影,有养羊养猪的片子啊。不如把大娘给拍上电影,这样一来,百姓一看大娘这么大年纪了都养猪,不是更能激发养殖的热情了吗?”

“对啊,行,我看可以。那个大娘给你养猪的事情派成电影啊。”段学文说。

马大娘连忙摇手:“这哪里成啊,我都不知道什么叫拍电影。”

“没事,就是你正常的养猪就行,很简单。不会让你白忙活,我看你养的猪质量不错,回头给你介绍个大收购公司,肯定比你卖屠户和算。”

段学文从这里出去,又走访了几家农户,有养猪的,养羊的。

马站长问:“段总长,为啥您如此的重视养猪养羊呢?”

“老马啊,你告诉我普通人家一年能吃几次肉?”段学文文。

马站长掰着手指头算算说:“也就是四五次吧,过年、中秋节、还有平时家里来客人,儿子接媳妇、孩子过满月。”

“还是啊,大家都不吃肉,一来是因为家里穷,没多余的钱买肉。第二就是因为猪羊的供给量太小了,吃饭问题始终是大问题,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重视养殖了。”段学文再次说。

马大瓜点头表示明白,也很感动,看来老百姓要有好日子过了。

转眼就是过年,少帅在济南异常的消停,除了犒赏三军就喝酒泡妞。鲁南的各路军马也非常的消停。就连西北的军阀、西南的军阀也在这个隆重的节日里短暂的消停了。

鲁南民团,军部,刘天凌和参谋处众参谋,还有几个重要的军官召开了农历1926年的最后一次会议。

最后,刘天凌说:“既然这样,那改编方案就这么定下来了。各部严格执行,不得有误。”

“是。”众人点头。

立刻命令通过电报发布到了鲁南驻军的各地。

从此刻开始,鲁南民团正式改编为华夏护**,军队宗旨为护国护民,是为华夏护**。

总司令,刘天凌,副司令华伟,副司唐浩然。参谋部总参谋长贾才,参谋毕庶澄、董震等等直属司令部的有龙牙特战大队、情报处、行动处。

下属三军陆军,海军、空军。

陆军司令部不再单独设立,由总部管理。海军司令,关世杰,副司令李巡航。海军命名为华夏太平洋舰队,简称太平洋舰队。

经过改组后,太平洋舰队实力大增,旗舰为排水量七千吨的蒸汽巡洋舰陈汤号,共计三艘巡洋舰。七艘驱逐舰改造后实力大大的增加,同时在舰尾部增加了直升机升降坪,只是目前直升机驾驶员处于培训阶段,暂未登舰。海蝎级炮舰三艘艘,五千吨的蒸汽运输舰三艘。舰队驻扎青岛,加上海军陆战队、海豹部队攻击五千人。经过大力整顿后争斗力和士兵素质都加强了不少。按照参谋部的估计再经历四个月严格的训练,华夏太平洋舰队可以具有近海作战的能力。为此刘天凌打算再为舰队扩大二十艘海蝎炮舰,来增加舰队的近海作战能力,震慑土匪和心怀不轨的东洋人。

空军,司令,康剑,人数最少,整编后不过一千二百人,其中机械师等等一百多人,地勤,机场保卫等等,六百余人。飞行员只有四百人,而且目前只有一百架攻击机,五十架战斗机,属于成长中的部队。

零零一师,为警卫师,师长刘天凌兼任,下辖三个旅,第一装甲旅,旅长铁汉。第二旅为机械化步兵旅,旅长方贤。第三旅,为山地旅,旅长雷虎。另外有两个大队,狙击大队,队长柴飞。飞行大队,队长李银镖。

零零二师,师长华伟,为机械化装甲师,全师配备轻型坦克五十辆,山猫装甲车、灵狐多功能步兵战车二十辆,其余士兵全部配备卡车,使用武器重机枪,火力异常的强大,机动性强,突击性强。

零零三师,师长刘玉娇,机械化步兵师,配备灵狐多功能防空车二十辆,山猫装甲车十辆,另外的都是越野机枪车和军用卡车,全部实现摩托化,移动快速,士兵以步枪为主,一个班配备一挺轻机枪,一个排最少一挺重机枪,另外设有迫击炮连、重机枪连这样的强大火力。三师士兵枪法准,训练严苛,别看是以步枪为主,但是战斗力无比强悍,能打硬仗,打狠仗。

零零四师,师长胡四海,机械化步兵师,刘天凌旅行了对他的承诺,所有以士兵均为德国造武器,以毛瑟步枪、马克沁重机枪为主,配备十辆装甲战车,其他均为越野机枪车和军用卡车,同时他们师拥有一个火炮营,装备80毫米口径加农炮五十门,攻坚能力相当强悍。

第零零五师,师长曲为民。机械化步兵师,配备机枪、步枪、枪榴弹发射器、迫击炮等等火力,配备军用卡车,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行动。曲为民正规军人出身,打仗果敢,指挥才能相当不错,尤其在炮兵和步兵配合上尤其突出。

第六师,也就是零零六师,为自行炮兵师,目前配备五十辆自行迫击炮,另外有大口径普通迫击炮三百余门,同时拥有数量众多的军用卡车作为后勤保障,是胡护**唯一一个炮兵师,火力威猛到了极致,能在短时间内把一个小县城夷为平地,假以时日配备了自行榴弹炮等大口径自行火炮,战斗力将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零零七师,师长赵连义,骑兵师。原来为骑兵购买犯晕马匹的乌海加入第七骑兵师,由于其骑术出众,枪法好任旅长职务。同时加入的还有他手下的几十名兄弟。至于桑格,他兽医技术比较好,留在龙牙山总部养马场,另有任用。七师全部配备优良的蒙古战马,配备轻机枪、步枪、手枪、枪榴弹、和少部分的迫击炮。上马能战斗,下马是步兵的优秀骑兵师。

第一百七十三章 空军支援

第零零八师,师长杨栋,骑兵素质和战斗技能稍逊,但是装备一样优良,战斗力经过强化训练之后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隐藏两个师,第零零九师,师长李犀牛,汽车兵训练师,其实教练加上维修培训不过一千余人,但是对部队贡献很大。

第十师,师长李灰熊,装甲训练师,担负坦克教学训练,同时也拥有二百余辆轻型坦克,属于隐藏在抱犊崮中的巨大装甲力量,不动则已,一动惊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