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猎清-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四人商讨,下一步刘兴华会如何安排晋昌这近万兵马之时。负责接收电报的通信员,很快敲门走进指挥部,神情有些兴奋的道:“参谋长,一号急电!”

四人脑中,都产生一个要打仗念头,很快便看着发来的电报。发现刘兴华指示他们进攻的地点,依兴阿立刻道:“把地图拿来!”

很快一张区别于清军作战地图不同,由安民师情报部门专门绘制详细的东三省地图,很快便摊到了四人面前。看到刘兴华的作战指示,四人都觉得这个作战计划很大胆啊!

不过依兴阿很快就道:“若是此战能成功的话,盛京省只怕要被我们分隔成两段了。这样一来,我们跟关外的通道,算是彻底的打通了。不过,此战有点悬啊!”

相比依兴阿的担心,庆祺却很直接的道:“我觉得师长做出这样的决定,应该还是充分考虑过我们与老毛子的军力对比。只要进攻突然,我们未必没有机会实现目标。

根据师长的作战命令,我们大概可以设想一下,师长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只怕不是固守忠勇军的大本营。相反,擅长出奇兵的他,肯定会带主力部队,踏到外围来作战。

而且我觉得,前次根据地实施的突袭,想必不会没来由的。如果我所料不错,警卫团这个时候,只怕已经在来这里的路上。有他们配合,你觉得没把握拿下这两个地方吗?”

听庆祺这样一分析,依兴阿也觉得非常有可能。很快道:“不管师长具体有什么计划,晋昌,这是你们的第一仗,我希望你打出气势来,让师长觉得八旗还是有敢战之将。

目前我也不清楚,到时忠勇军具体的指挥官会是谁,但师长是个量才适用之人。只要你们打出部队的气势来,我想未来忠勇军里面,肯定有你的一席之地。

只是有一点,我还是需要跟你讲明,既然我们做出了选择,那就不能再生有二心。虽然我知道,有关根据地的机密之事。可我想说,师长这人谋略同样恐怖。

尤其他亲自管理的情报部,如今我们都知晓甚少。如果你或你的部下,打算拉着部队重新投入朝廷的怀抱。我敢说,这种事情,绝对瞒不过他。对于反叛者,师长还是很痛恨的。”

虽然这些话,依兴阿跟晋昌还有寿长说过,但依兴阿非常清楚。人在逆境之时,觉得吃苦受难是理所当然。一旦重新掌握权势,又会生出其它心思来。

如果接下来,刘兴华的战术能够顺利完成。那么依兴阿几乎可以想象到,朝廷方面肯定会派人拉拢晋昌,希望他重新回到朝廷的系列当中。

要是晋昌真的这样做,能不能拉走部队另说。但依兴阿绝对相信,晋昌的性命,随时都有可能被秘密处决。对于反叛者,刘兴华从来不会手软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一章转战阜新

对于依兴阿而言,加入安民师时间越久,他对刘兴华的敬畏心便越重。那怕刘兴华实际年龄,比他要年青许多。可依兴阿对刘兴华,越了解越觉得不敢生出反叛之心。

这次随着刘兴华赶赴锦州,依兴阿终于知道,为何根据地物资不缺的原因。这一切都是因为,刘兴华拥有一种,在他看来如同神仙般的手段。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依兴阿不管后世如何评价于他。在依兴阿看来,如今的朝廷越发失势,未来被人推翻只是早晚的事情。

意识到这种结果,依兴阿也盘算过,有可能推翻朝廷的究竟是什么人。一番盘算下来,抛开朝廷内部的互轧,有可能导致君王更替外,刘兴华的机会无疑最大。

最令依兴阿敬畏刘兴华的原因是,从安民师起家到现在,刘兴华显露出的野心,似乎就是冲着推翻朝廷而去做的。如今漠北根据地的百姓,已然忘记他们身为朝廷子民的身份。

在根据地,刘兴华真可谓拥有皇帝一般的权力。可从始至终,刘兴华都很克制,不象其它拥有裂土封王能力之人一样,有了点成绩便骄傲自大的。

相反势力扩张的越大,刘兴华便显得越发繁忙。根据地民生建设,安民师军事规划,刘兴华都会亲历亲为的策划。这样的稳重,让依兴阿同样钦佩不已。

更有甚者,刘兴华不像想象中的一些汉人那样,痛恨他们这些八旗子弟。有些搬迁到根据地的旗民。只要遵守根据地的规矩,刘兴华对待他们一样友好亲切。

这种不分民族的融合政策。让搬迁至根据地的旗民,同样爱戴刘兴华这位汉人领袖。没人会觉得。他们身为旗人便高人一等。如今的朝廷,已经让他们丧失这种优越感。

也许只有尚在京城的那些旗民,还抱着大清王朝的昔日荣誉,不怎么把其它民族之人放在眼里。却不知,如今的天下,旗人已经成为不受欢迎跟待见的一族。

目前好不容易,有一支由旗人将领掌管的部队,有机会加入到刘兴华麾下。依兴阿也明白,晋昌跟曾经的他一样。还抱着对朝廷的期望,希望重塑昔日的八旗荣耀。

如果这次的战略计划能成功,以依兴阿对朝廷的了解。不敢跟老毛子硬碰硬的朝廷,若是知道晋昌成为忠勇军的重要将领,少不了又会加官升爵拉拢晋昌归顺。

真要那样做了,依兴阿几乎可以相信,刘兴华一定不会轻易放过他。甚至很有可能,在晋昌部队没拉走的同时,他的项上人头就会被人给摘了。

听着依兴阿的警示。晋昌苦笑道:“放心,我晋昌并非两面三刀之人。这次若非你们出手相救,只怕我早就身首异处了。何况,我家眷如今都在你们的掌控之下啊!”

对于晋昌的无奈。庆祺却很直接的道:“晋昌,寿长,你们完全可以放心。师长不是那种人。这次转移你们两人的家眷,师长还特意出动了漠北锄奸队呢!

虽说你们现在。暂时没法跟家人联络。可我相信,若是下次你们见到师长之后。完全可以联络你们的家人。如果不出所料,你们的家人会跟我们的家人住一起。

只要你们的家人平安抵达根据地,他们都会平安无事。等下次有机会,你们去看他们的时候,一定会知道,师长为了让我们后顾无忧上战场,他所做之事真的很仁义啊!”

身为四人中,年龄最年青的庆祺,很清楚刘兴华不是那种以家眷威胁将领的人。在猎户村基地居住的家人们,生活真可谓过的非常平静跟富实。

虽然没有下人再去伺候他们,可一应所需的东西,根据地都会免费提供给他们。而他们每月拥有的军饷,足以让他们的家人,在根据地过的非常舒适。

这次仅有四人知的对话,刘兴华并不是太清楚。正如依兴阿所说的那样,刘兴华虽然信任依兴阿他们,可在这支清军队伍中,情报部同样安插了大量眼线。

加上这次依兴阿带过来的军事骨干,大多担任连营级军官。如果晋昌真想拉走队伍,这些基层军官,也会以拒绝军令的方式,告诉晋昌再生二心的后果。

初次出山攻城城镇的忠勇军各营,经过这次战斗也检验了战斗力,同时他们也树立了自信心。而刘兴华清楚,这只是忠勇军席卷锦州的开始。

就在盛京各地的沙俄驻军,迅速赶往锦州地区进行增援之是。刘兴华命令凤翔做镇大本营,自己带着一支三千多人的队伍,在沙俄大军抵达前,却快速往阜新地区挺进。

面对刘兴华这种有些不同寻常的作战方式,同样带队出发的张作霖,虽然很想询问原因。可忠勇军的军规告诉他,一切服从命令就可以。

等到一行人,抵达阜新地区之时。从阜新赶往锦州增援的沙俄部队,同样开始展开拉网式的清剿,试图一举歼灭驻扎在七里河附近山区的忠勇军。

只是沙俄人根本不知道,忠勇军的主力,实际已经跳出他们的包围圈。没等沙俄人发动进攻,抵达阜新地区的刘兴华,便命令部队暂做休息,让侦察兵进城打探情报。

同一时间,刘兴华便给晋昌一部发去电报,命令他们启动攻城计划。已经做好一切出征准备的晋昌,立刻带领麾下这支近万,精力充沛装备精良的部队下山。

而他们进攻的城市,正是阜新的另一个军事重城彰武城。更令彰武城老毛子惊骇的是,晋昌一部从法库地区出来之后,便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彰武而来。

面对这种情况,盛京的沙俄指挥官,也觉得是不是流年不吉。一个忠勇军还没消灭,这支始终不肯归顺的清军残部,却又出山发动了进攻。

紧急抽调彰武附近的驻军,快速增援彰武城。同时,命令距离法库不远的沙俄驻军,直接形成包围圈,务必将晋昌一部,全歼于彰武地区。

已经待在阜新有两天,却始终未动的刘兴华一部,实际却在这两天,往城里渗透进一个携带武器的警卫连。这些战士,将在大战之时,给攻城部队提供内应。

望着原本拥有一支八千人驻城的沙俄部队,再次派出五千援兵前往彰武地区支援战斗。收到这条命令的刘兴华,便知他的战术终于起作用了。

如今的阜新城,除了三千人的沙俄驻军外,还有一支三千人左右的清军。这样的实力,普通的反抗军,想攻入阜新城几乎不太可能。

可问题是,眼下的忠勇军,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反抗军。收到凤翔发来的电报,沙俄的进攻部队,已经在攻打大本营。刘兴华便知,他的速度要加快了。

召集带队的各位营长,宣布了战斗命令之后,刘兴华表情严肃的道:“各位谨记,这次我们攻打阜新城的速度必须快。从开战到结束,希望半天时间内结束。”

望着刘兴华的严肃表情,诸位营长都明白。他们来到阜新的原因,就是要打乱沙俄人的布局。让沙俄人知道,在他们攻打忠勇军大本营的时候,战火已经被到处点燃了。

第三日凌晨,已经休息好的忠勇军三千官兵,摸着晨光潜伏到阜新城外。而这个时候,刘兴华却带领一个炮兵连,开始准备攻城前的炮击。

有进城侦察的官兵,发来的阜新城沙俄兵营准确方位参数。刘兴华亲自校正炮兵的参数,看着慢慢亮起来的天际,沉声的道:“好了!现在开始炮击,宣告我们的到来吧!”

带队的炮兵连长,虽然有些瞧不上,这些沙俄人的火炮。但他也知道,根据地炮团的那些火炮,如果出现在这里,还容易让人猜到忠勇军跟漠北军的关系。

不过,有心打无备,他们根本不用担心,城里的沙俄炮兵反击。原因很简单,他们首轮炮击的目标,便是沙俄炮营所在的位置。

伴随着炮兵连长挥下炮击号旗,一阵阵轰鸣声,让城里的百姓跟沙俄人都惊醒。没等他们想明白之时,便听到沙俄军营响起的剧烈爆炸声。

有人炮击阜新城!

听到这炮弹爆炸的声音,不论是城中的百姓,还是那些沙俄驻军,第一个反应便是如此。而第一轮炮击响起,让沙俄驻军彻底从梦中惊醒之时,第二轮炮击又重复上演。

看着一轮轮炮弹,准确的命中沙俄的军营。负责守卫城门的清军,同样显得提心吊胆。他们很清楚,这样的攻城部队,战斗力丝毫不比老毛子差。

他们打不过老毛子的根本原因,在很多官兵看来就是没有这种大炮。那么此番清晨攻城的部队,却拥有跟老毛子一样令他们胆寒的大炮。那他们能对付吗?

就在这些清军守城部队,觉得非常担心之时。阜城的几座城门处,却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望着那些从各个街道,端枪快速发动袭击的偷袭者。这些清军,直接被打懵了。

没多久,便有怕死的清军官兵,大声喊着‘投降’。而夺取城门的偷袭者,很适时的打开了城门。看着城门大开,潜伏在城外的忠勇军主力,自然加快脚步进城,夺取这座在很多官兵看来,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军事重城!(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二章围营打援

凌晨时分响起的炮击,令驻守阜新城的沙俄官兵,来不及做出及时的反应。被隆隆炮击声惊醒的沙俄官兵,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寻找可躲避的地方。

感受着一**从天降落的炮弹,在他们驻扎的军营四处响起。这些沙俄官兵,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更令他们没想到的,则是阜新城附近,何时有这样一支部队呢!

火炮,不是专属于他们的武器吗?

如今的东北全境,清军的火炮全部被他们收缴。至于活动在附近的反抗军,根本就没有火炮。那这些炮弹,又是怎么回事呢?

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阜新城的沙俄指挥官,第一反应就是组织防御,同时让副官去炮兵营,通知那些炮兵执行反击。

只是看着首先陷入火海的炮兵营地,他知道炮兵反击不太可能了。而敢于攻打阜新的部队,又到底来自于何方呢?没听说,盛京地区有什么武装,拥有这样数量之多的火炮啊!

就在沙俄指挥官,猜测这支攻城部队来自何方之时。听到城门附近响起的枪声,立刻意识到有部队攻城。心惊之下立刻道:“组织部队出营,阻止对方攻城。

另外致电奉天,告诉瓦奇偌将军,阜新受到一支不明武装攻击。对方拥有至少十余门大型火炮,请示附近各城的驻军支援。速度一定要快!”

下达了防御作战命令,那些被惊醒的沙俄官兵,同样清楚冲出军营才更加安全。只是就在集结好的沙俄官兵。准备走出他们的营地之时。

骑在战马上的沙俄军官,没等走出营地大门。就听到营地外传来一声枪响。这位军官就觉得眼前一黑,在头栽到了战马之下。

‘营外有敌人!’

这些准备出营的沙俄官兵。看到自家带队的军官,连营地都没走出去。便被对方的枪手放倒在地,自然吓一跳,纷纷四散开来。

而在这里,他们的军营外面,枪声很快一声接一声传来。每声枪响之后,必然有一个沙俄官兵倒地毙命。这准确的索命枪声,让这些沙俄官兵,根本没法走出营地。

更令他们觉得震撼的。则是他们采取集体冲锋的方式出营,却发现营地外面。响起越发急促的枪声,伴随这些急促的枪声,冲锋的士兵一批批倒在营地门口。

能看到那些埋伏在营地门口的人,似乎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敌人。可从对方面穿着打扮,沙俄人很快知道,将他们堵在军营中的枪手,是一群清朝百姓模样的人。

以前他们都觉得,修建的军营牢不可破。而现如今。他们却发现,被圈起来的军营,让他们根本没办法好好出营。被人堵住几个军营门口,连出都出不去了。

伴随着城内的枪声开始变得激烈起来。沙俄指挥官又命令副官发电奉天,强调阜新的局势已经非常危险。请求援兵尽快支援的同时,也命令官兵不要出营。就在军营组织防御。

此时,城外的炮击已经停止。真正受到重创的。还是他们的炮兵部队。而步兵营地,甚至于他们的指挥部。其实都还好,损失不是很大,还有与对方一战的能力。

在沙俄官兵,终于不想出营,开始将营门给堵起来展开军营防御之时。负责城门防御的清军部队,看着荷枪实弹进城的忠勇军部队,根本没有敢战之心。

除了负责城防守卫的清军,被偷袭之下有些死伤。清军在阜新城的大本营,在一个营的包围下,军营中将近三千多人的部队,很没用的选择了投降。

负责攻打清军大营的张作霖,根本没想到,战斗会如此顺利。几发小炮弹丢进对方的军营,这些人数比他们多几倍的清军,竟然会选择不战自降。

这样的官兵,还有什么指望呢?

面对举白旗投降的清军,张作霖同样不想自己营的官兵牺牲太多,立刻道:“冲进去,把那些人全部看押起来,收缴武器等待大当家下一步命令。”

下令手下的官兵,开始冲进军营之后,张作霖同样有些难以置信般,看着那些被陆续看押起来的清军官兵。他也很难想象,自己会有这样的一天!

相比清军营地的不战而降,开始进城的忠勇军,派遣一批官兵接管城防。重新将城门给关闭之后,其余部队全部往沙俄军营这边来,而此刻固守军营的沙俄人,已经知道攻打他们的是谁。

望着那几杆旗帜上,写的忠勇军三个大字,阜新城的沙俄指挥官,显得非常难以置信。这支部队,不是处于他们的包抄围剿中吗?怎么会跑到阜新来了。

不管他心里怎么困惑,他还是第一时间,让副官将最新的电报发送给奉天方面。看到阜新方面发来的电报,攻打阜新城的竟然是忠勇军,不少沙俄指挥官都显得异常震惊。

根本他们前线围剿军方面的战报,盘据在七里河地区的忠勇军,依托修建好的防御工事。如今跟他们的围剿部队,打的很激烈呢!怎么,又有一支忠勇军跑到阜新去了呢?

看着盛京三个地方的战事,盛京的沙俄指挥官瓦奇偌中将,显得很愤怒般道:“该死,这些反抗军,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为何,我们的情报部门,事先没得到一丝情报呢?

先是锦州,后是彰武,现在又是阜新,这些反抗军到底想做什么?该死,绝对不能让他们,把盛京搞成一团乱。命令阜新方面的援军,原路返回援救阜新。

同时,命令围剿忠勇军的部队,必须加快速度清剿这些叛军。另外,从奉天抽调一万大军,前往阜新方面,必须阻止这两支部队的联命!”

做为驻守盛京的中将,瓦奇偌从地图上,能敏锐发现到,一南一北攻击阜新两座军事重城的危险。如果让晋昌一部,跟忠勇军顺利会师,那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只是调遣一万驻军支援阜新,同样需要时间。而目前,他们的铁路线全部瘫痪,单靠陆路行军赶去支援,结果会怎么样,谁都不也想。

那怕瓦奇偌,电令阜新城的指挥官,一定要坚守阜新城。他们坚持的越久,对战事就越发有作用。而此刻,进城的刘兴华,看着把军营堵死的沙俄人,却忍不住笑了。

把几个营长召集而来,刘兴华很快道:“看这情况,老毛子似乎打算死守。既然他们愿意死守,那就让他们守好了。在军营外面,给我修建防御工事,不要进攻了。

另外派人去清军大营,宣传我们忠勇军的规矩,招收那些愿意反正的清军官兵。定远,雨亭,接下来阜新城就交给你们两个营防守,其余部队我要带走。

老毛子,既然想用阜新的老毛子,拖住我们的脚步。那我要做的,就是去城外伏击那些沙俄援军。我倒要看看,老毛子有多少部队可消耗的。

记住,老毛子的军营,你们要保持必要的攻击势头,要让老毛子觉得,我们始终在攻打他们的军营,却不能攻破他们的军营,给他们营造一种假想!

对了,愿意反正加入忠勇军的清军,把他们派到军营外面去凑凑人数。另外,每个想加入忠勇军的清兵,让他们纳个投名状,挑个沙俄俘虏见见血。

敢杀老毛子的,便让他们加入军中,不敢杀老毛子的,这种废物就没必要收了。还有一点,哨长级别以上的军官,原则上不能招收。

如果有想加入的,先收下等回大本营,考查一段时间再用。阜新城的具体情况,以定远为主,雨亭为辅。若有决断不了的事,发电报给我就行。

还有就是,在战斗没有结束前,阜新城禁止出入。交待我们的士兵,不要过度打扰城中的百姓生活。不过,那些老毛子商人开设的商铺,全部给我没收,明白吗?”

略显凌乱般交待了一番事情,吴定远也清楚。这次阜新城,不象以前那样,打完抢了东西就跑。而是要占领一段时间,看最终的战况如何,再决定要不要占领。

接受了命令的吴定远跟张作霖,同样清楚单凭他们两营人马,想镇守住阜新城,还真是有些困难。可给他们招收清军官兵的权利,便意味着人数还有可能增加。

虽然吴定远跟张作霖,有些看不上那些清军官兵。却也清楚,这些清兵在清军军营,也许是熊包一个。可加入忠勇军,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训练,也许会有所改变也说不定。

在城里补充了一些物资之后,刘兴华带着除两营之外的部队,快速的离开了阜新城。而此刻,面对忠勇军在军营外发动的攻击,沙俄指挥官也觉得长松了一口气。

虽然不时会出现伤亡,可这些围攻军营的忠勇军,似乎也没选择强攻军营。这意味着,他们能坚守的时间可能长一些。如果能坚守到天黑,说不定还有一线转机。

因此,阜新城的沙俄指挥官,将军营缺口给完全堵死。似乎铁了心,要把军营打的稳如磐石般,坚持到他们援兵的到来。而这恰恰也是吴定远所希望看到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准将的待遇

正如刘兴华所预料的那样,那些缴械投降的清军,在面对张作霖的招揽时,愿意加入的还真不少。不说忠勇军开出的条件,不少厌烦了投降的清兵,也选择不当这官军了。

自从东三省被老毛子占领,他们一边承受着老毛子的打压跟欺负,不敢做任何反抗。一边还要承受,那些百姓的白眼,被百姓背后骂他们是狗腿子。

这样的窝囊气,随着今天看到忠勇军进城,不少不想再受这夹板气的清兵,还是选择加入忠勇军。在他们看来,不就是跟老毛子打仗吗?怕啥呢!

军队,总不欠缺有血性的汉子,而清军当中真正窝囊怕死的,很多时候都是他们的指挥官。实际上,若是将领英勇的话,麾下的官兵想不英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