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清-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抛下这么一番话,刘兴华便在莫山娃的陪同下,很快带着几辆马车离开了武备学堂。等到清军来援的部队抵达,看到的只是战斗结束后的现场。
望着学堂周围一片狼籍,进攻通道中遍地没收敛的洋人士兵尸体。这些赶来支援的清军,被现场给惊呆了。似乎不敢相信,这里的战果如此之大。
更令赶来援军好奇的,则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守卫这里的清军,到底从那找来的火炮。为此,负责来援的清军将领,直接将牛把总给叫了过来。
以往称呼官职的将领,此刻却显得很客气般道:“满仓,看来你不愧为我天冿卫队的可造之才。这次你们让洋人丢人威风,让巡抚大人很是高兴。
说说,这么大的场面,你到底是怎么搞出来的?先前不是听人说,学堂的火炮都被洋人给炸了吗?那么你们的火炮,又是从那里搞来的?还有这么多洋兵尸体,都是你干的?”
面对这位将领的询问,牛满仓很想冒领这些泼天功劳。可最终还是一脸苦涩的道:“不敢欺瞒将军,今日之事并非属下所为。真要说,属下也只是凑个热闹罢了。
在将军率大军前来时,那些人就迅速的离开了。连同他们携带的火炮,还有不少洋人的枪支,都被他们给收拾走不少。若不是将军前来,只怕属下也打算撤退了。”
另有它人?
这话说的看到现场,其实就心存怀疑的将领,立刻道:“哦!我大清还有如此英雄,快说说。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火炮乃朝廷禁品,这些人是官军吗?”
以为是其它清军部队所为的清军将领,很快看到牛满仓继续摇头道:“请将军恕罪,那些人看口音并非是官军,那怕他们的真面目,属下都未能看清。
不至是属下,今天在这里的所有兵勇,都没能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他们从进来到离开,一直都是以黑巾蒙面,似乎很担心别人看清他们的真容。
只是来之前,他们通报过名号。不知将军可知道,前几日洋人火车被劫的事情。如果那人用的名号不是假的,那么搞出这么大动静的,就是这帮山东的响马。”
‘什么?一群响马干的?’
忍不住脱口而出的将领,立刻看到其它手下的军官,同样一脸错愕的表情。可看到几位同样被召见的学员兵,也很认真的表示,确实是一群响马所为。
觉得真是荒天下之大诞的清军武官们,也觉得这世道到底怎么了。他们堂堂的官军,被洋人打的灰头土脸。好不容易找回点颜面,却是一帮响马替他们找回来的。
自古便有兵匪不两立,眼下连响马都有这种实力。让他们这些官军,情何以堪呢?只是眼下对方不见踪影,想把他们找出来只怕不太可能。
城里那些大人们,还在等待消息。问清缘由的援军将领,还是第一时间安排部队打扫战场。趁着洋人没反应过来,先把这些尸体带回城里去。
不管怎么说,有这么多洋兵的尸体,也算给洋人一个下马威。甚至这个得来侥幸的胜利,还能鼓舞一下前方士兵。至于那伙响马,暂时不予理会便是!(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历史的顽固
蒙面出场的刘兴华等人,抛下一地死尸便潇洒离开。回到城外居住地,一行人又变成低调的马帮成员。根本没人知道,先前租界混乱是他们造成的。
回到租住地的刘兴华,立刻让李山柱等人休息的休息,打探消息的继续打探消息。总之,先前战斗的热血,随着回到这里便冷却了下来。
这次的战斗,对于随他出来的警卫排士兵而言,也第一次确定要了战斗的信心。今天的胜利,也让这些转换身份没多久的士兵,真正树立洋人不可怕的信心。
至于回归租住地,先前在武备学堂使用的火炮跟机枪,似乎又全部消失。也没人敢去询问,那些武器去了那里,还是每人一把手枪跟步枪防身。
当刘兴华跟警卫排士兵,再次当成闲人般关注局势发展。那批溃败而回的联军,在城外又受到拳民跟清军的阻击,再次付出不菲的代价才被租界援兵救回。
看着出租界时,五百多精锐的英德联军,此刻却不到百人返回。甚至有些士兵,看上去情况也不是很乐观。有些更是连不离身的步枪都不见,狼狈之样令人震惊。
望着几乎十不存一的士兵,躲在里面的联军最高指挥官,显得非常不解般询问道:“中尉,告诉我,你们到底遇到了什么?为何会变成现在这样?卢克上校呢?”
这位幸存士兵中,级别最高的中尉军官。一脸惊魂未定般道:“将军阁下,卢克上校牺牲了。防御那所学堂的部队,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大清精锐。
他们不但拥有数量惊人的机枪。还拥有短距离小口径的火炮。这些敌人,看上去跟普通的清**人不一样,全部都是黑巾蒙面,枪法作战技能都非常厉害。
原本我们已经攻占了学堂外的第一道防线,却没想到对方在二道防线设下埋伏,让我们的部队损失惨重。在战斗中,敌人的神射手。专门射杀我们的军官。
卢克上校还有其它军官,都在战斗中被对方射杀。最后实在没办法,我们才选择突围返回。结果在回来的路上。又遇到那些乱匪跟清军阻击,结果就只剩下这些人了!”
带着无奈又羞愧的神情,这位中尉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事情的经过。而赶来查看情况的各国大使,同样对中尉嘴中所说的蒙面部队感兴趣。
在他们看来。清朝军队装备了机枪。并非什么希罕的事情。可想做到,一个班配备一架机枪,那几乎不可能。更别说,还装备了小口径的短程火炮。
如果不是幸存的士兵,都表示这位中尉说的话一点不假,这些大使还会以为。这个谎言,是这位中尉有意推卸失败责任所编造的谎言。
面对近五百士兵的阵亡,租界里英吉利跟德意志的大使。无疑显得非常生气。可再怎么又如何,事实已经这样。再生气也无济于事。
立刻召集各国领事,再次紧急召开会议,催促各国加派援军的同时。也命令在往租界这边赶的援军,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救援。
这种失利,有时候也会传染的。在拳民亡命的进攻,还有清军的配合下,租界外围阵地正式宣告失守。得知这个情况,坐镇指挥的联军指挥官,立刻下令放弃外围阵地。
以最快的速度,转移居住在外围防线的各国公民。好在先前的炮击,已经转移了不少百姓。因此守卫部队撤退到二道防线阵地,空出的地方根本没什么各国公民存在。
蜂拥而入的拳民,还有那些清军士兵,看到守军开始后撤。自然显得非常兴奋,嗷嗷叫嚷着往租界里面冲。看到空无一人的房子,几乎不加考虑点起火把就烧。
一时间,租界的局势变得越发危险起来。而城里那些大清官员,看到终于攻进租界,自然是弹杯相庆。甚至随着那些战利品被拉回城里示众,彻底引燃百姓的兴奋之心。
相比这些百姓跟官员,为这艰难的胜利而高兴。得知消息的刘兴华,神情却显得有些凝重。他非常清楚,先前所做只是替进攻部队减轻一些负担。
如果这些大清官员,真正明白此刻事态的严重性,就应该早点转移城里的百姓。不然,等八国联军的大军一到,城里的百姓也将遭受池鱼之殃。
很可惜,他能做的只有这些,其它太多的根本做不了。唯一剩下能做的,便是跟在京城一样,花钱雇人不断散播流言,希望多挽救一些无辜百姓的性命。
昨天登陆便被狠狠收拾一顿的联军部队,进入天冿城的道路自然不顺利。接到死守命令的清军,也发了狠般拼命阻击,令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联军,同样进度缓慢。
可伴随租界各国大使,一封接一封的催促电报发来。甚至还严令,一天之内不赶到租界,他们将送各国带队的军官上军事法庭。
这种严厉的措词,令后方的联军将领同样清楚,此刻的租界只怕到了万分危及的时刻。他们的增援,稍有延误的话,躲在租界的本国公民便难逃一死。
这段时间,拳民屠杀洋人的行迹,可以说洋人都再清楚不过。这些被他们称为乱匪的拳民,根本就是一帮失控的暴徒,见到非本国的洋人便杀。
甚至连天冿城不少,被人称为假洋鬼子的人,此刻都赶紧买根辫子放脑门后。生怕他们的绅士形象,被拳民当成假洋鬼子给砍了。
原本以为战事结束可以休息的海军,立刻充当起运兵船,将布置在大清各地的联军,源源不断的增援到战场。甚至一些火炮,也被他们紧急调运而来。
随着阻击的清军,最终敌不过联军疯狂的炮击跟进攻,不得不退回天冿城。这些联军也马不停蹄,赶往随时有可能被攻陷的紫竹林租界。
面对洋人大批联军抵达,进攻受挫的清军,第一时间撤回天冿城。至于那些拳民,虽然心有不甘,却清楚大势已去,开始四处逃窜而去,优势又朝联军这边倒去。
不时能收到消息的刘兴华,看到这种情况,也只能无语问苍天。尤其在得知,他炮击租界的时候,那些清军跟拳民竟然看热闹,并未趁机发动进攻,便更无语了。
难不成,老天有意不让他扭转历史。他连这么多超前的武器都拿出来,还是没办法改变现状。那么接下来,只怕天冿陷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有关他冒充的响马,此刻惊动了坐镇朝廷的慈禧太后。就连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也被朝廷发电询问,山东境内有无这支响马。
被搞的一头雾水的袁世凯,得知这个消息,自然也是万分惊讶。可上任没多久的他,根本不清楚,响马遍地走的山东境内,到底有没有这么一股悍匪。
按照朝廷的意思,值此国难当天之即,这些响马能主动帮朝廷攻打洋人,也算一片赤诚之心。如果可以的话,让袁世凯代表朝廷,招安这些实力强悍的响马。
只可惜,袁世凯发动关系打听一番,也从未听过有什么姓胡的响马。而且在他看来,这年头响马用的上枪,已经是很不错。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强悍的实力呢?
机枪、大小口径的火炮,这种装备别说响马,就他管辖的新军部队里面,都属于稀罕的武器。要是山东真有这么一支实力强悍的响马,那山东只怕早就乱了。
对于这些来往密切的电报,刘兴华已经没心情关心。趁着联军进入租界暂做休息,城里的清军忙着布置守城之战的间歇,刘兴华再次深夜外出。
将清军布置了守军的军械局,将里面的东西一网打尽。甚至胆子长毛般,渗透进了重兵把守的租界之内。将不少洋人收藏的财富,一夜之间盗了个干干净净。
结果第二天清晨醒来,昨晚还兴奋的彻底难眠的洋人权贵,面对身家财产一夜不翼而飞,真的气炸了。可看到那支奇怪的梅花,便知这些丢失的钱财怕是找不回来了。
连京城防守坚固的银行金库,都防不住这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飞贼。就他们这些普通人,又怎么可能守的住,那些小心收藏起来的金银财宝呢?
对于这些洋人心里怎么想,刘兴华一点都不关心。在第二天联军开始攻打天冿城时,他又陆续前往几处军粮站,将里面储存的粮食跟军用物资,通通的盗走。
原本最初他觉得,盗走这些军用物资,会让天冿守军陷入失败的境地。可眼下的形势,再傻的人都知道,清军根本守不住天冿城,这些东西留着也是浪费。
成为警卫排最忙碌的刘兴华,当然也没忘记,给联军添点乱。盗走清军储存的米粮跟军械之外,联军的军火库,他也一样没忘记光顾一圈。
只是当他看到,仓储器显示出来的数据,表情又忍不住愤怒起来。因为,他在联军的军火仓库里,竟然发现了初级版的生化武器。
这种生化武器,虽然没后世的恐怖。可看着仓储器显示的毒气成份,刘兴华便知这种武器打进天冿城,只怕会让天冿城守军跟百姓,都承受难以防御的致命伤害!(未完待续。。)
第十九章寒心思归途
对于化学武器,来自后世的刘兴华自然清楚,这种武器有多么恐怖。尽管从联军仓库盗来的炮弹不多,可炮弹中蕴含的有毒气体,一旦爆炸开来后果非常严重。
清楚这年头,似乎也有化学武器协议。可身为军人的刘兴华,了解联军既然储存了这种炮弹,那么就很有可能,在战斗进展不利的情况下使用。
想到这里,刘兴华也在思考着,如何将这些炮弹打回联军军营。可他非常清楚,这种报复只怕对联军并不太凑效。化学武器的恐怖,或许联军心里同样清楚。
意识到这点的刘兴华,突然觉得这些武器到了他手里,何尝不是一个杀手锏的威胁呢?正愁找不到威胁联军的东西,这些化学炮弹着实令他眼前一亮。
想明白这点,原本想把这些炮弹,重新炸回到联军头上的刘兴华。突然做出决定,这批炮弹就留在手上,做为一道护身符,用来威胁联军有可能进行的屠杀行动。
让人找人纸笔的刘兴华,很快在纸上写下一篇告联军指挥官的信件。上面的内容并不多,只是告诉联军指挥官,这批丢失的炮弹在他手里。
如果在接下来的战事中,联军敢做出任何无故屠杀平民的举动。那么这些化学炮弹,会在任何时间被引爆于租界之内。到那时,相信这批炸弹所形成的杀伤力,应该会很惊人。
清楚这帮洋人,不把大清百姓的性命当回事。却很重视本国公民的人身安全。为了保险起见,刘兴华将写好的警告信,利于仓储器中的复印机。又复印了几百份。
就在联军跟清军,为各自被盗走的物资而震惊,开始猜测这个飞天大盗,到底想做什么时。再次潜入租界的刘兴华,将这些警告信,洒进了租界跟天冿城里。
当然,天冿城内的警告信不多。是直接丢进巡抚府里。那怕上面是用英文写的,可刘兴华相信那位巡抚大人,不愁找不到一个翻译这些文字的人来。
这样做的原因。也是希望这位巡抚跟领兵将领知道,洋人为了胜利将不择手段。如果不想全城的百姓,因此而遭受池鱼之殃,需早做好撤离全城百姓的准备。
两军交战。不应牵连百姓。战争应该让百姓走开!这便是刘兴华。希望通过这些信,告知双方交战指挥官的道理。不管有用没用,刘兴华都想试试!
伴随租界的洋人,早晨起来看到或贴或放在窗台的警报信,也很好奇的浏览了一下。可看过信件之后,居住在这里的洋人们开始不淡定了。
纷纷来到英吉利大使居住的房舍前,让其给出一个解释。原因便是,租界的普通洋人。并不清楚英军还准备了这样不人道的武器。
看着聚集在房舍前的各国公民,英吉利大使也显得非常气愤的道:“你们军方的人。怎么连武器都看管不好呢?现在这事情传扬开来,让大英帝国声誉蒙羞!”
一早被紧急召见而来的英军将领,也显得很无奈的道:“大使先生,我们也不知道,那位神秘的小偷,竟然能力如此之强。而我更不解的是,他是如何从营地带走那批武器?
通过我们收买的大清人那里,我们也得知清军方面,似乎也被盗走了不少军用物资。那怕位于城外的军械局,连里面的机器也被盗贼给搬空了。
这个该死的小偷,竟然如此嚣张。盗走我们大量的武器跟物资不说,还敢公然威胁我们。要是让我们知道他是谁,一定要当着全城百姓绞死他!”
对于将领的愤怒,大使却很直接的道:“不要讲这些无用的话,现在外面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租界各国公民,都知道化学武器被盗的事情。
我不管你是怎么想的,可我必须为大英帝国的荣誉考虑。接下来与清军的战斗中,我希望你们尽量顾及一下清国百姓的生命,约束联军士兵的行为。
这件事情,我也会召集各国大使商议。另外,关于这个飞天大盗,还有武器丢失的事情,军方必须加大力度调查。我相信,这个飞天大盗现在还在天冿。
从这封警告信上,我们能大概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个飞天大盗是大清人。熟知各国武器,并且了解我们的行事风格。这样的潜在敌人,很危险,必须尽早清除!”
清楚事情已经发生,再追究这位将领的责任也无济于事。虽说英吉利是世界最强国家,可也没到真正称霸世界的地步。在东方,他们制定的规则正在接受各方挑战。
这次各国联手出兵,真正担任主角的并非英吉利。而是实力在东欧不断扩大的沙俄,这个连接亚欧大陆的帝国,如今正在抢占他们在东方的殖民利益。
在租界群情鼎沸之时,天冿城的官老爷们,同样看着翻译出来的信件内容。参加会议的军方将领,也被信件的内容吓一跳。毕竟,化学武器的威力实在太恐怖了。
如果这种武器,真的被联军使用出来。可以想象,对化学武器根本没什么了解的清军,只怕唯有送命的份。甚至还会造成,诸多无辜平民的死伤。
尚且心存良知的官员,很快便看向坐在首位的直隶总督裕禄道:“大人,此事应如何处置呢?洋人居心如此歹毒,为了攻陷天冿,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啊!”
裕禄同样被信件的内容吓一跳,可听到手下官员的询问,略做思考的道:“此事不应过度声张,何况我们并不知晓,事件的内容到底是真是假。
就算信上说的事属实,那应该担心的是那些洋人才是。将百姓转移出城,费时费力不说,还更容易让百姓受到洋人的欺凌。在城里,好歹有大军保护一二。
如今太后跟皇上,都在关注天冿的战事。只要顶过这段艰难的时间,本官相信洋人们会服软的。交战到现在,我们不也杀了那么多洋人士兵吗?”
对于裕禄而言,他考虑更多是朝廷对他的评价。至于城中百姓的生死,他还真的没过多关注。何况,一个窃贼的话,如何能采信呢?
结果一次原本商议安置百姓的会议,最终却变成讨论作战的会议。相比这些文官的乐观,参加会议的武将们更清楚,这场天冿保卫战只怕还是要输啊!
相比朝廷只知道催促他们用命作战,不能提供任何有利的援助。联军却通过攻占的港口,不断的补充兵力。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天冿又怎么可能守的住呢?
何况,如今天冿城里聚集了太多的拳民。虽然这些拳民,在作战中起到一定帮忙的作用。可他们的存在,也极大消耗了城中储存的粮食。
一旦时间延长下去,那怕联军不进攻,他们的存粮耗尽,也唯有开城投降一途。可笑的是,清楚这种结果的清军将领,也不敢在这时说出这种结果。
他们非常清楚,眼前这位总督大人,可还在给朝廷报喜不报忧。若是他们身为属下,却给上官泼冷水,后果会如何,这些也不是莽夫的将领自知。
结果还期待,天冿城的百姓会慢慢转移出来的刘兴华。却依然看到,天冿城没有任何动静。仿佛他送去的信任,跟石沉大海了一般。
面对这种情况,那种无语问苍天的无奈再次浮上心头。现在他只能期望,认真对待他威胁的联军,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少做一些屠杀平民的事情。
实力!这些天的经历,让刘兴华对于实力无比渴望。如果他手中,拥有一支万人以上的军队,那么他就敢跟这些洋人,来次硬碰硬的战争。可他有吗?
没有!如今他能拿出手的实力,唯有远在漠河的安民营。一支千人左右的部队,其中还有不少根本没经历实战洗礼的新兵。想打造一支护国强军,任重道远啊!
觉得天冿之行,应该能划上一个句号的刘兴华。突然有种想快点回到漠河的冲动,也许回到那里,才会让他觉得自己还有点用,还能为这个国家跟民族做点什么。
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
眼下手里连个整编团都没有的他,面对国难当头的时候,他又能做些什么呢?如今这个天下,大权还掌握在一帮醉生梦死的腐朽官员手上。
想到这里,刘兴华很快召集警卫排的士兵,略带严肃的道:“今天休息一晚,明天我们正式踏上回程路。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再来这里的时候,不用蒙面示人!”
清楚这话是何意思的警卫排官兵,也很清楚给这位营长一些时间,他们相信未来会有所改变。或许到那时,他们不用再冒充响马了!
对于刘兴华的命令,已经能做到无条件执行的官兵。很快集体回归,准备明天回归路上的东西。这一次出来,他们也觉得受益匪浅,理解了很多以前理解不了的东西。
国与家的概念,或许只有亲身经历这种国难当头时的巨变,才能真正的分清。安民营跟眼前这位营长,或许才是他们真正值得,为之战斗到底的信仰寄托所在!(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边关燃战火
天冿战事一起,联接天冿与京城的铁路算是彻底瘫痪。对于痛恨洋人的拳民而言,这些需要毁田建造的铁路,都是罪恶之源,必须给予坚决的催毁。
没了铁路,意味着刘兴华一行想回归东北,就必须依靠马匹代步。好在警卫排的士兵,每人都是骑术好手,那怕刘兴华也习惯了骑马飞驰赶路的生活。
哀大莫过于心死!
见识到朝廷官员对百姓生命的漠视,刘兴华也算真正看清。想要改变这个时代,首先需要推翻这个朝廷。若不推翻这些腐朽官员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