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明-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什么?”

吴凯杰满脸的为难,“王爷,那些文官大臣普遍反对,就连,就连不少咱们的人也有想法,封妻荫子,谁不想挣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可是这有何王爷的初衷背离……”

顾振华这个时候不怕后院起火,放开让所有人讨论政体,其实有相当大的风险,人心浮动对战局不是什么好事情。可是他又不得不如此,一旦真正击败了鞑子,光复京师。到那个时候,朱慈烺就会被当成中兴之主,无论如何,威望都会大增。

另外一面,安**一系也会野心膨胀,支持顾振华黄袍加身,他们好当从龙开国的功臣!

如此一来,两边势必水火不容,再也没有挽回的机会。到了顾振华的位置,他清楚的明白什么叫做身不由己。不趁着此时把框架定下来,只怕以后就做不了了!

“文官们自然要反对,不过不用在意。自己人必须要统一思想,你去告诉他们,子女家属可以适当照顾,但是绝不能成为人上人,变成吸血虫!至于真想世袭罔替,海外有无数的土地,日后本王必然征讨海外,他们的机会有的是,当个有滋有味的国王,总比圈养的王爷好吧!”

安**建立到现在,也不过是三年时间,就将满清鞑虏驱赶出去,以后还有多少个三年!再说了这些将领们多数二三十岁,正是血气方刚,开拓进取的时候,与其在国内苦苦盼着那点封王封侯的机会,倒不如到海外另辟一番天地。宁为鸡口毋为牛后,这个道理谁都懂!

吴凯杰眼前一亮,笑道:“王爷,您真准备在海外建立一大堆的国家啊?”

“难道不可以吗?”

“当然不是,只是一旦养虎为患,恐怕不妥,历来分封都是大忌,比如汉朝的七国之乱,再比如唐朝的藩镇,国内怕是也有人反对。”

“哈哈哈,你还是没想透啊,如今安**打仗是靠着几个名将吗?要说起来,本王这点水平恐怕都不是戚继光的对手,但是本王却能横扫鞑虏,图谋海外!靠的是那些工场作坊,靠的是熟练匠师,靠的是前所未有的财力。就算分封海外诸王又如何,他们有什么出产,要贩售给天朝,需要商品从天朝购买,如此紧密的联系,量他们也不敢作乱!非但不会作乱,还会成为我们的屏障和打手,只要天朝自己不乱不糊涂,这世上就没有国家能欺辱天朝!”

顾振华说这话的时候,透着强烈的自信!当然凭着中国的块头,也有这个底气。蒙元和满清不过是利用中国内忧外患的衰败时机,才侥幸得手。近代中国之所以屈辱不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满清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使得中国没能赶上工业化的浪潮。造成了工业日本对战农业中国的局面!

不同等级的文明程度,才有了刻骨铭心的惨痛教训!如今在顾振华的领导之下,中国已经为了工业时代快速准备,同时又把目光投向了海外,根本不存在闭关锁国的担忧。

“三条!”顾振华毫不客气的伸出了手指,说道:“第一废除君父,皇帝遵民意而非天命,代表国家,垂拱而治。第二责任内阁,首辅变首相,选拔能臣,依法秉政,为万民谋利。第三士农工商,各领域选拨代表,充实都察院,监督皇帝百官,弹劾违法人员。”

顾振华这三条每一条都听得吴凯杰浑身战栗,瑟瑟发抖,毫不客气的说,这三条等于是挖了皇权的祖坟,手段之狠,简直令人咋舌!

神圣的皇权被限制了,君父不再是高高在上,金口玉言,行政大权尽数落到首相掌中,士人集团也别想独霸官场,农工商业插手其中,社会的结构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洗牌。

先秦诸子争论出一个大一统,争论出皇权天下,两千年的时光,如今同样剧烈变更的时代再度来临,身处其中,跟得上时代,就能开创彪炳史册的功业,跟不上,就只能被无情的抛弃!

吴凯杰深吸了一口气,躬身说道:“王爷的意思卑职立刻告诉他们,保证拿出一套堪为百世之师的方案来!”

……

“太好了,太好了!”黄宗羲兴奋的挥拳,砸在了桌面上。

周围坐着的十几位年轻学者纷纷盯着他,在左手边一个三十出头的书生忍不住问道:“黄兄,有什么喜事吗?”

“哈哈哈,顾兄,你看看这个,从此之后,没有君父矣!”

黄宗羲将手里的纸条向所有人展示,这些人全都惊得屏住了呼吸,一个个不敢置信,转而又若有所思。

到了第二天,中州讲坛正式开场,第一个走上讲台的就是顾炎武,他望着台下成千上万的百姓,心潮澎湃。

“乡亲们,学子们,我朝从开国皇帝算起,是明君多,还是昏君多呢?要我说除了洪武,永乐,仁宣之外,半数多为平庸之主,乃至昏君。有胡作非为的,有怠惰朝政的,有修醮炼丹的,有刚愎自用的,不一而足,就连洪武太祖,也是滥杀无辜,永乐大帝好大喜功。大家真的放心把身家性命,把福祸安危都寄托在一家人的身上吗”

第四百四十六章下血本

前方战事越紧张,后方的辩论就越痴狂,大家伙心里都清楚,这场辩论的东西绝对会影响日后的国策。

国策的重要,自不必说,一句君王与士人共治天下,就造就了文官集团的强大,这些守旧文官站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肯定要数死一搏。

同样的道理,作为新兴文官集团的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也势必奋力一争。别看他们崛起时间短,但是商、官、民、学、军,各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根基雄厚,再加上顾振华这么一个强势人物支持,他们大有一举定乾坤的气势。

顾炎武第一个上台,直接炮轰明朝的历代皇帝,胆魄之大,超乎了想象。

“人有七情六欲,难免出错,将九州万方,亿兆黎庶,都交给这么一个人,凭着一个人的喜好决定大家的生死,这公平吗?合适吗?”

顾炎武的话刚刚说完,四周围着的百姓就互相交头接耳。以往多少代人,就盼着有个好皇帝,有个青天大老爷,能体恤他们,能为他们伸张正义。

可是千百年下来,明君少,清官更少,唯独老百姓的苦一点都不少!

换个角度想想,一旦你有了胡作非为的机会,还没有人指责你,你又会如何?

百姓越讨论越激烈,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限制皇权了。

这时候在顾炎武的对面,一大排的座位上面。范克勤等人涨红了脸,巍然端坐。他们互相对喷了多少天,全都有了充分的准备。

范克勤扫视了一下两边的人:“今日狂徒们竟然直接攻讦我大明历代皇帝。丧心病狂,令人发指。诸公,我们当为大明江山奋力一战!”

给事中张孝起率先站了起来,大步走到了顾炎武的对面,鼻子轻哼了一声,然后斜着眼睛,根本不屑一顾的样子。

“礼教以三纲为。三纲以君权为。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若并此弃之。法未行而大乱作矣;故而须得守此不失。百世不移。汝无君无父,败坏纲常,则天无日月星辰,地无山川河流,人心败坏,恍如末世!”

张孝起摇头晃脑,半文半白的说着,不少旧派文人频频点头。似乎说到了心坎里面。

顾炎武心里头早有腹案,满不在乎的笑道:“张先生以为这君父从来没有变过吗?”

“你见过日月变化吗?”

“哈哈哈。张先生,你怎么日月没有变化?月亮每月阴晴圆缺,自不用说,就说太阳吧,如今已经制出了望远镜,以此观测太阳,其中也是或明或暗,变化不断。说日月没有变化,不过是鼠目寸光而已!”

“你敢口出不逊!”

张孝起顿时气喘如牛,说起了天文,他所知寥寥,情急之下只能说道:“顾炎武,你们攻讦大明历代皇帝,不把君父放在眼里,在朝为奸贼,在家是逆子。任凭你巧言令色,都没法自圆其说,从古至今,君臣父子,就是天经地义,自然而然,难道你在家里不孝顺父母,不祭祀祖先吗?”

“父母生我养我,自然要孝顺,可是顾某从落生开始,朱皇帝就没给我什么,相反他们还把大明江山搞得一团糟,生灵涂炭,百姓遭殃,难道还要替他们遮掩,瞪着眼睛说瞎话吗?诸位熟读经史的饱学之士,就是如此道德吗?”

“好!”

顾炎武几句话,把下面的老百姓心中怨气都说了出来,以往大家不敢骂,不敢说,可是心里头都有愤恨不平!这下子不少人拍手叫好,掌声像是海浪一般。

“丧心病狂!”张孝起勉强从嘴里挤出了几个字。他还想要争辩,可是一只大手按住了他的肩头,回头一看,站出来的正是何腾蛟。

“部堂,此等狂徒,恨不得举刀杀之!”

何腾蛟微微一笑:“不用着急,欺君罔上,自有收了他们的!”

“顾炎武,我朝皇帝,或有些许不足,但是绝非你说的如此不堪。要是没了皇帝,只怕天下会更加混乱。上古之时,人之害多矣。人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无爪牙以争食自卫,若无上古帝王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则万民灭绝久已。即使今日,人人皆知如何自食其力,可为农为工、为贾为医,无需他人教之,但仍需人君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忧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奸恶;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难道说君王对你的恩情不如父母?”

何腾蛟信心十足的说道:“故而国朝以孝治国,君君臣臣正如父父乎乎,对父亲要孝顺,对君王要移孝作忠。这便是纲常,这边是伦理,遵守这些纲常伦理,则上下尊卑、各归其位,国家才能不乱,百姓也得以安居乐业。”

这几句话说的入情入理,场下的狂热似乎消退了一些,这皇帝也并非不堪!

范克勤在何腾蛟说话之间,已经到了他的身后,满脸笑容的说道:“妙哉,何大人所言甚是。顾炎武,你出身微末,不过读了几本书而已,哪里知道朝廷的运作!你们说我朝天子可以随意胡为,全都是污蔑之词,无知之语。百官奏折要经过内阁票拟,送司礼监披红,六科十三道,众多的言官监督施行。而且六科甚至有封驳大权,若朝廷有不合适的政令,可以封还驳回,如此苦心孤诣,皆是太祖太宗为了天下长治久安,精心安排,用功之深,岂是尔等可以窥测的!”

范克勤冷笑道:“后辈子孙,唯有尊奉祖制。克勤克俭,以德育民,诚如此。才能复兴三代之治,万民安然,天下太平。背弃祖制,攻讦历代君父,目无法纪的妖孽,才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

“范大人,一把年纪了。火气还这么大,真是难得!”黄宗羲也下场了,脸上带着含蓄的笑容。缓缓走到了范克勤的对面。

“范大人,你说一千道一万,能否给在下解释一件事情?”

“说,老夫来者不拒!”

“好。在下只想知道。我大明为何会被鞑子夺取了京师,为什么千万百姓要沦落到鞑子的践踏之下?”

范克勤嘴角抽动,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是把罪名归结到皇帝身上,他们刚才的话就成了笑谈,归结到大臣身上?他更不愿意。不过范克勤的确敏捷,他说道:“天数如此,合该劫数!”

“扯淡!”

黄宗羲瞬间露出了犀利的神色。厉声说道:“天数,什么是天数?范大人。有本事你把老天爷请下来,让我们都看看!”

“强词夺理!”范克勤须发皆乍的说道。

“推卸责任!”黄宗羲毫不客气的说道:“大明得病了,病在皇帝,病在文武大臣,皇帝无能,文武贪鄙,才使得朝廷连吃败仗。不敢反思朝廷问题,就是讳疾忌医,就是文过饰非!方才何大人说皇帝自古就有之,这话不错,可是你忘了,上古的三皇五帝是禅让帝位的。选贤举能,有德者为皇帝!这些上古君王无不是为万民解困,受万民敬仰爱戴。可是自从夏朝以来,父子相传,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汉唐以来,历朝皇帝,开国的君主熟悉百姓疾苦,雄才大略,或能闯出盛世。可是后代子孙,深居九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身边多是阉宦和词臣,根本不懂如何治国,叛逆顽劣者胡作非为,无能之辈守成尚且做不到。好好的天下,被败坏到了如今的程度,倘若不是有辽王殿下,有安**在,只怕我辈早就剃发易服,成了鞑子的奴才!”

黄宗羲一出手,比起顾炎武更加狠辣直接,将皇权的弊端直接摊开,血淋淋的展示在了百姓面前。

这时候从人群之中挤出了一个年轻的书生,头上的帽子都被挤到了,呼呼气喘的到了台上。

“说的太好了,天数非是虚无缥缈,天听既人听,天数就是万民之愿。为君者必须顺应万民心声。古之以来,皇帝越发神圣,文武百官逢君之恶,致使皇帝肆意胡为。光靠着圣君良心发现,这天下就难免治乱循环,只有限制皇权,厘定法度,诚如此才能国运不衰!”

这个年轻人刚开始还有些紧张,可是越说又有力气,抑扬顿挫,听的人心悦诚服。黄宗羲和顾炎武都不由得暗暗竖起了大拇指。

“哈哈哈,这位朋友,你把黄某心中的想法都说出来了,还不知道高姓大名啊?”

“在下王夫之,草字而农,不值一提!”

明清之交的三大思想家站在了一起,梦幻的组合,三人的嘴炮工夫绝对是出神入化,登峰造极。

范克勤等人被质问的节节败退,说到底大明的百姓都在反思,甲申天变是天数使然,还是**所致!

原本大家不敢想,可是窗户纸被戳破之后,大家的矛头自然而然的就指向了皇权!

大势如此,范克勤他们想翻盘绝对不容易。

老范看了看那些理学名臣,心学的鸿儒,这些人都悄然低下了头。范克勤也忍不住咬了咬牙,抛出了自己的王牌!

“黄宗羲,你们说的天花乱坠,只是老夫有一事想问你们。倘若真的是朱明失德,你们无非是想让顾振华取而代之,要是他坐了皇帝,那可是雄才大略的人物。你们也要限制皇权吗?你们有这个本事吗?”

什么叫诛心,这就是最狠毒的招数!

他直接将矛头转向了顾振华,批评朱明皇帝可以肆无忌惮,但是批评顾振华还能如此吗?

黄宗羲他们互相看了一眼,的确有些为难。

就在这时候,突然一阵把掌声,从人群外面走进了一位淡蓝衣裙的年轻夫人,长长的青丝,插着玉簪,典雅清淡,宛如莲花,浑身上下透着无与伦比的大气,微笑着走上了讲坛。

范克勤他们全都愣住了,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女人竟然会出现在这种场合。何腾蛟满脸的不快,冷冷的说道:“军国大事,自有须眉男儿决断,一介女流何必搀和!”

梅珺若微微一笑,宛如花朵盛开,清澈如水的眸子闪动着智慧的光芒。

“小女子是顾振华之妻,你们提到了我家夫君,他又不在开封,自然有我这个夫人代表。”

梅珺若缓缓向着周围百姓万福,简单的一个动作,在场成千上万的人都忍不住低下了头,尤其是那些女人分外的自惭形秽。

“辽王说过,士农工商四民平等,岂止四民,这男女难道不该平权吗?天下大事,女人也该有说话的权力,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既然要限制皇权,索性不如限制彻底,大臣在科举之后,都要经过历练,才能担当重任,皇帝权力更大,职责更重,何尝不需要如此!凡是皇子五岁入学,十五从军,二十观政,三十执政,最多二十年,五十岁退位,恋栈不去者,内阁可罢黜之!无论何人,皆是如此。”

黄宗羲他们讨论的立宪制度,已经极大限制了皇权,让内阁成为了国家的权力中心。不过这还有一项极大的隐患,那就是皇权的反扑,而且难保有超强势的皇帝,可以左右朝政。梅珺若所说,正好堵上了最后一块漏洞,一旦皇帝真的按照这个路数培养,而且定期退位,就再也不用担心出现荒唐君主了。

黄宗羲等人忍不住起身,向着梅珺若深深一躬。

“王妃见识过人,拨云见日,我等是茅塞顿开!”

“诸位先生,王爷设立中州讲坛,就是让天下人各抒己见,找到跳出兴衰治乱的法子,你们用心探讨就是了!”

……

“摄政王,奴才请罪!”

李率泰战战兢兢的跪在了多尔衮的马前,身上仿佛背着石碑,连头都不敢抬起来。多尔衮给了他一万多骑兵,结果不但没能保住邯郸,还损兵折将,如今只身逃回,脑袋恐怕是保不住了!

沉默了半晌,可怕的无声,像是死一般!

“去后面领四十军棍!”多尔衮从牙缝里面挤出了几句话。

“多谢主子洪恩!”

多尔衮没有搭理磕头如捣蒜的李率泰,而是对着身边的人说道:“邯郸乃是南下之咽喉,不得不战,谁能抢先攻下邯郸,赏郡王爵位!”

第四百四十七章迷惑的多尔衮

村子中间,宽阔的打谷场既是农忙收割脱粒的地方,也是农闲百姓聚会的场所。二百多名村民战战兢兢的围在了打谷场的周围,在他们的身边,上百个手持火铳的士兵,雪亮的三棱刺高高对着天空,闪烁着不寒而栗的光。

这些兵更是英挺高大,一个个健壮如牛,比起村里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毫不用怀疑,一个至少能打十个!

“乡亲们,这几年你们落到了鞑子手里,都受苦了!如今安**打过来了,你们离着好日子不远了。辽王殿下这些年行新政,均田地,励工商,以后你们都能吃饱饭,孩子们也能上学读书!”

李来亨兴冲冲的说着,可是下面的百姓神情木然,根本不为所动。李来亨挠了挠头,看来他是没有鼓动人心的天赋了。

“我也不废话了,在过好日子之前,大家还要闯过一关,鞑子随时会南下,我们现在要把你们都迁到邯郸去,保护起来。粮食物资一律带走,房屋烧毁,水井填死,桥梁道路也不能放过。你们都听明白没有?”

一个老农嘴角抽搐了一下,想要说什么,但是又咽了回去。

李来亨一摆手,顿时士兵们跟在了农民的身后,冲向了房屋,将东西搬出来,就准备一把火烧毁。

老百姓的破家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最多的就是粮食,再有牛马牲畜,搬运起来并不麻烦。转眼一半的人家都搬了出来。不过等到了村子东边的一家。却出现了一点麻烦。

一个老妇人手里抱着坛子,她的儿子拿着火把,媳妇带着两个孩子。紧紧的站在他们后面,眼中泪水噼里啪啦的落下来。

“这是老太太的家,就算是死,老太太也不搬走,你们有本事进来,老太太就一把火烧了房子!”

说着举起了坛子,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油流了一地。

看着她这个样子,士兵们都不敢动手了,只能让人去通报李来亨。

此时的李来亨正找来了村子里年纪最大的老农。将一沓子票子送到了他的手里。

“军爷,这,这是什么东西啊?”

“老先生,刚刚忘了一件事。这次执行坚壁清野的任务。要让大家抛弃家园,另外田里没来得及收割的庄稼也要焚烧了。百姓们损失太大,我们要予以补偿!”

老农听到了补偿两个字,眼睛瞪得溜圆,他哪里敢相信这是真的,急忙摆手说:“军爷,我们愿意啊,我们愿意。只要人平平安安。这年头还有什么奢求啊!”

老农侧过头,眼圈发红。浊泪滚落下来,他说的正是心中所想,这些年军队来来回回,过一次遭一次灾,天底下哪有说理的地方啊!

“老先生,实不相瞒,我原本也出身流寇,知道你想的是什么。可是我告诉你,你想错了,安**和以往的军队不一样,这是辽王殿下亲自制定的规矩。”

李来亨拿起来一张军用券,对着老农说道:“看到没有,这上面有金额,有军队的印章,还有编号。拿到了河南的银行票号,见票即兑,和银票没有差别!一栋房子补偿十两,一亩地三两,你们的粮食按照三两一担收购。”

老农把眼珠瞪得溜圆,惊骇的问道:“军爷,此话当真?”

“那是自然,安**办事从来不会让老百姓吃亏!”

“多谢军爷,老汉代表所有乡亲,给您磕头了!”

老农慌忙跪在了地上,痛哭流涕,他见过了明朝的军队,碰到过流寇,又被鞑子统治,自以为什么都见过了,什么都看透了,可是他没有想到,竟然真有能为了他们想的部队!

从地上爬起来,老农抓着军用券的手不断的颤抖,青筋蹦起老高。

“军爷,老汉这就去告诉乡亲们,把军用券发下去!”

“七爷,不好了,洪婆婆要烧了房子,您快去看看吧!”

老农一听,顿时气哼哼的说道:“真是头发长见识短,老汉这就过去!”

虽然年纪大了,可是七爷手脚一点不慢,转眼到了事发地点,看到院子周围正好为了一群人,他立刻分开人群,走了进去。

这时候洪婆婆正好抱着儿子媳妇痛哭流涕,指天骂地。

“天杀的安**,怎么不来个霹雳,把你们都杀了!鞑子还不抢老身的房子呢,你们怎么比鞑子还凶残,你们都是人吗!”

“洪家侄媳,你在说什么?”

洪婆婆一听这声音,急忙抬头,正好看到了怒气冲冲的七爷。

“七爷,你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时候也给人家当狗了?是不是想劝我们把房子给安**,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