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明-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非只如此啊。”李济伯长叹了一口气:“当年王经略就说过: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

想到了昔日的恩主王在晋,李济伯也格外的感慨:“辽东败坏的开始,就是萨尔浒。本来四路大军齐出,胜算不小,可是居然让老奴提前探知了消息,不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结果十四万大军功亏一篑,从此之后,满清的势力越发膨胀。”

顾振华也基本认同李济伯的说法,的确后世有关萨尔浒之战,替满清找出了无数种胜利的理由,但是都经不住推敲,或者说是想当然。

明军主帅杨镐是援朝的重要将领,战功赫赫,他手下的将领也极为熟悉辽东局势,整体布置并无不妥。最要命的就是情报泄露,才让满清抓住了战机。

对胜利者无限美化,对于失败者狂泼脏水,这几乎是人性的通病!

作为一个在军队待过多年的人,顾振华深知走漏情报的可怕,多少大战的胜负,就决定在情报上!

李济伯继续说道:“老夫时常在想,是谁走漏了消息,最大的嫌疑就是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他娶了老奴二弟舒尔哈齐的女儿。而且在大战之后,负责指挥的辽东经略杨镐只是去职,一直拖到了崇祯二年,才被处死。可是李如柏当时竟然迷路了,兵败之后,又畏罪自杀了,这未太蹊跷了吧。你说当头的不死,下面人却死了,这是什么缘由?”

顾振华点点头说道:“的确,李成梁在辽东多年,他和老奴之间,过从甚密。而李如柏生长在辽东,根本不可能犯那种低级错误,我看多半是畏敌避战,泄密者就是他!”

李济伯又苦笑了一声:“以往老夫也是这么怀疑的,可是堂堂将门虎子,为什么甘愿自杀,也不愿意为国效力,剿灭鞑子呢?老夫多年以来,一直有所不解。可是现在看到了晋商的所作所为,老夫终于是明白了。商人,鞑子,边将,三者之间,构成了严密的关系,利益联结,要是鞑子灭了,他们李家罪证曝光,就要灭门了!”

听到了李济伯的话,顾振华也顿时明白了,抛开那些替满清歌功颂德的垃圾文字,一个罪恶的链条就显现在眼前。

晋商靠着走私发财,李成梁一类的边将也大肆捞油水,早期对老奴的纵容,实际上就是在养寇自重。

可是结果竟然是养虎遗患,李成梁家族捞钱的时候,也留下了一屁股屎。老奴手握着大量边将的把柄,足以要他们命的罪证,迫使他们不得不向老奴通报消息。甚至到了战场上,不得不放水,让老奴得胜,不然明军杀到了满清的老巢,罪证一旦公诸天下,他们恐怕要灭门九族!

这就是李如柏宁可自杀,也要帮着老奴获胜的原因!

李济伯咬牙切齿:“这些商人全都该杀,就是他们腐蚀边军,败坏辽东局势,走私物资,提供情报,帮着买通官员,维持着罪恶的利益交换,才致使局势崩坏,大明几近亡国,一个个都该万剐凌迟。”

“说得太对了!”顾振华冷笑道:“不光是要杀了,还要让他们身败名裂!李先生,你就负责收集他们的罪证,然后尽快把这些东西公诸天下,让民众认清这些人的无耻嘴脸。”

毫无疑问晋商就是满清入关的一条有力臂膀,把他们搞残,搞臭,等于是断绝了满清的物资来源,蒙上了满清的眼睛,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这也是对汉奸的有力威慑吗,让那些犹犹豫豫的人知难而退!

李济伯已经把晋商给恨透了,自然是当仁不让,立刻动手彻查。

天津的各大商人顿时鸡飞狗跳,狼狈不堪,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的理念,一共有六十几位大商人被抓。

经过一番调查,从他们身上榨出了四百多万两的金银物资。另外光是范大成的运宝船,加上银库的储存,就超过了八百多万两,其中有将近五百万两是顾振华他们从京城带出来的。

范家本以为能大捞一笔,结果白白的帮顾振华保存了这么长时间,如今又全数回到了顾振华的手上!

另外三百万两之中,有不少是满清抢掠的金银珠宝,他们都交给了范家,要送到南方变现,然后在换成物资,供应满清作战,收买南方官员。结果这些钱全都落到了顾振华的手上,满清的如意算盘也破产了。

如果再把从票号搜出的金银都算起来,顾振华手上的财富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五百万两!

明朝征收三饷,前后加起来还不到两千万两银子,而一个小小的天津,就云集了如此的财富,是何等的惊人,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有了这些钱,顾振华就有了底气,腰杆也顿时就硬了起来。

当然除了抓钱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抓人”,三天时间,顾振华已经先后招募了一千七百多合格的士兵。

这些小伙子兴冲冲的进入了安**,按照顾振华的规定,每个士兵可以得到十两银子,五担粮食,五十斤食盐作为安家费。

守着天津城,顾振华不在乎粮食和银子,可是普通老百姓不能不在乎啊,送一个儿子进安**,就等于是发了一笔横财。因此无数人趋之若鹜,招兵处都排满了人,一旦哪个少年被录取,家里头就像是过年一样,欢天喜地。

录取的少年脖子上挂着大红花,活像新郎官。

不过这些少年可不知道,进了安**之后,不是一步踏入了天堂,而是一步落到了地狱!

最早入选的三百多人,他们已经开始了正式训练,足足两天时间,他们只做了两件事情,一个是跑步,一个是站立。

早上绕着城跑,晚上绕着校场跑,上午一站两个时辰,下午一站还是两个时辰,就像是木头桩子一样,钉在那里,稍微动一下,教官就是恶狠狠的一棒子,两天下来,足有几十个人挨打,浑身都是青一块紫一块。

“康大力,你这个逃兵,怎么才来,不知道我受了多少罪么?”赵天忍不住抱怨道。

康大力嘿嘿一笑:“小屠户,告诉你我弟弟也通过了测试,俺哥俩都是安**的人了!”

“大力,我告诉你,这就是一个火坑,哥们我跑得腿也细了,站得腰也断了。”

“哼,百炼成钢,不练怎么和鞑子拼命!”

赵天白了这家伙一眼,恶狠狠的说道:“明天也让你尝尝滋味。”

就在大家聊天的时候,突然周英杰带着几个教官跑了过来,对他们大声说道:“忠勇伯有令,所有人到校场集合,有要事宣布。”

第七十六章最大祸水

风卷狂沙,衰草濠梁。

大顺军的残兵败将,从山海关退回,再度回到了京城。前后一个月的时间,沧海桑田,幻如隔世。

当初打破京城,何等威风,何等霸气,天下尽入我手,囊括四海。转眼之间,星落云散,宛如一群丧家之犬。

旗罗伞盖之下,李自成垂头丧气,满脸的风霜,早就没有了当初的气势。

大军来到了城门之下,李自成看了看,然后说道:“快,把城外的羊马墙,还有护城河周围的民房全都拆除了,全城戒备,防范鞑子来袭。”

“遵命。”

手下人慌忙去准备了,就在李自成回京不久,李岩也带着人马从天津撤了回来。

“李将军,你不是说要替陛下抢占天津吗,怎么仓皇回来,难道你又打败仗了?”牛金星冷笑着说道。

李岩垂着头,也不搭理牛金星,而是对李自成说道:“陛下,罪臣未能完成使命,天津已被顾振华抢占了!”

“什么?”李自成豁然站起,瞪圆了眼睛,如果说被满清占领了,他都能接受,可是被顾振华抢占了,实在是太出乎预料了。

“你是说那个前明的余孽,他怎么又跑到了天津?”

“启禀陛下,顾振华所部改编成了安**,趁着我和天津守军大战之际,诈开了城门……”

“李将军,我看你是有意把天津送给顾振华吧!”牛金星冷笑着说道:“陛下,臣听说在山海关的时候,就是李岩纵容,才放跑了顾振华,不然这个家伙早就死了。如今李岩又让出了天津,我看他多半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准备着日后投降南明。”

“胡说!”李岩怒目圆睁,火气冲到了头顶。

“牛丞相,我李岩对陛下忠心耿耿,何来投降一说,战败的罪责我愿意承担,但是说我叛变,简直是岂有此理!”

牛金星冷笑了一声:“顾振华那个家伙有多少人马,不过是疲敝之卒,勉强纠合在一起的乌合之众,竟然能抢关夺寨,这等蹊跷的事情谁能相信,陛下应该彻查,绝对不能放过小人。”

啪啦!

李自成猛地将茶碗摔在了地上,上好的官窑粉粉碎。

“吵吵吵,都什么时候了,就知道吵架,难道就不知道御敌吗?”

牛金星一看李自成发怒,急忙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京城人心未附,加之我军新败,后续兵源跟不上来。应当放弃京畿,退回山西,陕西,那才是我军的根本之地。”

“不可!”李岩一听要退走,也是大惊失色,急忙说道:“陛下,士气可鼓不可泄,一旦退出京城,满清铁骑必定尾随而来,我大顺又能退到哪里呢,臣以为应当依托坚城,和满清誓死一搏,或许还有生路。”

他们争吵,其他的刘宗敏,宋献策等人也纷纷加入进来,有的主张退,有的主张战,总之莫衷一是,李自成只觉得几万只苍蝇在耳边乱叫,扰的心绪不宁。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手下人前来报信。

“陛下,天津派遣了使者过来,请求拜见!”

“好大的胆子!”刘宗敏顿时就跳了起来,大声的说道:“陛下,顾振华这是欺人太甚,我这就去吧使者砍了。”

“慢着。”宋献策突然说道:“刘将军,不如先听听他们说什么,然后在做决定。”

刘宗敏勉强点点头,李自成命令手下,把使者带上来。

来的人正是夏守礼,自从进了京城,夏守礼的眼睛就不够用了,看看大顺军的面貌,观察京城百姓的反应。

看了一圈,夏守礼的心就悬了起来,李自成兵无斗志,垂头丧气。而且失败之后,军纪更加崩坏,回到京城之后,烧杀抢掠越来越严重。

一路上夏守礼就撞见了几次大顺军士兵抢夺,结果当官的全都不闻不问,仿佛没看见一般。大顺军如此,京城的百姓的愤怒也在发酵。明朝遗留下来的势力也趁机反扑,他们组织人手,暗中偷袭大顺军的士兵,京城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夏守礼连连摇头,到了这个地步,大顺军是绝对没法守住京城了!当然对于夏守礼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赶快达成和李自成的交易,按照顾振华的交代,将急需的工匠给带出去。

在太监的带领之下,夏守礼战战兢兢的来到了金銮殿上。

“小人拜见闯王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自成一见夏守礼如同大虾一般的模样,顿时笑了起来:“你来见朕有什么事情?”

“回禀陛下,忠勇伯说了虽然和大顺有些误会,但是如今满清入关,是双方共同的敌人,因此愿意献上一些物资,帮助陛下作战。”

“哦?顾振华还有这样的好心眼?”

“陛下,实不相瞒,忠勇伯已经下令从天津起运五十万担粮食,如今正在前往通州的路上,只要陛下愿意,天津还可以再运五十万担。”

大顺的这些文武一听,全都傻了眼,两个五十万,那可是一百万担粮食啊!

李自成都忍不住咬了咬牙,大顺军怎么起来的,还不是因为吃不上饭吗,因此一听到粮食,所有人都血液沸腾。

“你说的是真的吗,天津怎么会有那么多粮食?”

“启禀陛下,千真万确,天津本来就是粮商云集之地,漕运粮食多数囤积在了天津。”

李自成一听这话,狠狠的瞪了一眼李岩,李岩也是一肚子委屈,自己主张拿下天津,结果李自成不多派人马,现在知道天津的重要,可是一切都晚了!

李自成看了看夏守礼,半晌说道:“天上不会掉馅饼,顾振华给朕送粮食,他是想干什么?”

“启禀陛下,忠勇伯大公无私,一心想帮助陛下,对付鞑子,绝对没有其他的心思。如今鞑子必然南下,天津和京城,是唇齿相依,忠勇伯愿意替陛下守住运河,保证粮道畅通。”

“这么说,朕还要感谢顾振华了?”

“不敢,陛下,小人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天津城墙年久失修,恐怕难以抵挡满清攻击,因此希望陛下能够提供一些工匠,小人感激不尽。”

夏守礼说这话的时候,把心都悬了起来,生怕李自成看透其中的如意算盘。

就在夏守礼心里头砰砰打鼓的时候,李自成笑道:“小事一桩,只要把粮食给朕送过来,任凭你在把工匠带走,要是敢唬弄朕,朕就发兵,踏平天津,生擒了顾振华!”

“不敢,不敢,小人就算敢欺骗我爹,也不敢欺骗陛下。”

李自成一听是哈哈大笑,这或许是从山海关败退之后,唯一的喜讯了。对于粮食,李自成的看法和顾振华迥然不同,他把粮食当成了命根子!

大顺军南征北战的历史,就是裹挟着饥民找粮食的历史,只要有足够的粮食,李自成就能拉起强大的队伍!

这种思维已经深植李自成的头脑里头,因此一听说顾振华给他送粮食,李自成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当然他不知道,满清和曾经的大明全然不同了。

交代了几句之后,夏守礼就退了出来。当然搞定了李自成只是第一步,他又把在天津弄到的珠宝字画装了三大箱,全都秘密送到了牛金星的府上,这位在金殿上大肆指责李岩的牛丞相,一看到了这些,也顿时怦然心动,给夏守礼大开方便之门。

夏守礼当即就找到了还留在京城的匠户,如何对这些人威逼利诱,那就不用细说了。总之不到一天的时间,夏守礼就找到了七百多位曾经给明朝制作武器的匠师。

他们有的专精弓箭,有的专精火器,还有善于炼钢的,**的,光是能独当一面的匠师就有五六十位,剩下的全是技术娴熟的学徒工。

对于这些匠户,习惯流动作战的李自成并不怎么在乎,可是在夏守礼的眼睛之中,这可是十足的宝贝疙瘩儿。他已经见识了顾振华用火铳对抗满清骑兵,如果火铳足够多,足够好,那就简直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各位,实不相瞒,你们是我家忠勇伯用一百万担粮食换来的,知道吗?用这些粮食,都够制作几百个金人了,你们可要老实听话,一心效忠安**,不然后果很严重!”

事情比想象的还要顺利,运粮船到了通州之后,李自成马上派人去接收粮食,确认无误之后,这些工匠连同家属,全都上船,直奔天津。

夏守礼还再等第二批粮食,他也发现了京城就是一个筛子,到处都是窟窿,他也想趁机多划拉一点好东西。

可是就在夏守礼等待之时,突然有人找了过来,竟然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女尼!

夏守礼一见,顿时就是浑身一震,这个女尼未免也太漂亮了吧,身材高挑,僧袍也遮不住风情,清水脸,皮肤细腻,五官精巧完美,竟然没有一丝的缺陷。

只见她双眼微红,还有一圈泪水滚动,楚楚可怜,只是一眼,魂都要飘走了,夏守礼急忙稳住了心神。

“你是何人,为何要找我啊?”

“小女子陈圆圆,请求先生能把我带出苦海,只要送到了吴总兵的手上,必定感激不尽!”

第七十七章锄奸

夜色蒙蒙,灯笼昏黄的光,照的人影婆娑。

顾振华带着几位结拜的弟兄,和新军士兵全都席地而坐,没有高低贵贱,畅所欲言。

“虽然大家刚刚加入安**,但是从踏入了军营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明白安**的使命,知道我们肩头的责任。满清入关,涂炭生灵,他们杀的正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可能是你们的父母长辈,也可能是你们的兄弟朋友。这是一场浩劫,我们谁也躲不过去。”

“国破家亡,在这个关头,有人效仿吴三桂,充当满清走狗,也会有人慷慨赴死,舍身殉国。我想告诉大家,安**都是铮铮铁骨的汉子,我们不可能投降满清。而是要和满清周旋到底,最终把他们赶出中原,捍卫汉家江山!”

在场的这些少年听着顾振华的话,全都默默无声,每一个字都落到了他们的心头,印在了脑子之中。

“接下来我们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会有无数的考验,也会有众多的牺牲,我不敢保证有多少人能活着看到胜利的时候,但是我可以保证一点,满清绝对不可能征服汉人,因为有我们在!”

顾振华说着,一挥手,就有亲兵扛过来几面军旗,全都是朱红色的旗面,上面用金线绣着部队番号。

顾振华接过了一面军旗,笑着对所有人说道:“本来应该是新军训练结束,才正式授旗成军,不过局势紧张,授旗就提前了。你们将成为安**第一批采用全新编制的正式部队,我希望大家能够珍视荣誉,将军旗视作生命,在日后的抗清战场上,建功立业!”

什么时代的部队,就要有什么样的编制。

安**的建军方向很明确,那就是要有火器为重点,也只有这样,才能抗衡满清的铁骑,因此在编制新军的时候,顾振华充分考虑了后世军队的特点,进行了编制。

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名,两伍为一什,设什长一人。四什为一棚,设棚长一人,四棚为一哨,设哨长一人,三哨为一营,设营长一人,副营长两人。

考虑到目前的指挥官素质,营就是最大的作战单位了,每营拥有四百八十名士兵,另外在加上医务兵,传令兵,伙夫,掌旗官,侦察兵,满编的一营大约是五百三十人上下。

基本上一个营就足够在野战之中结成一个方阵,对付千人以内的敌军都不会吃亏。一旦遇上了大股部队,也可以几个营,甚至更多联合起来作战。

按照顾振华的计划,每营之中,有两哨装备火铳,一哨是枪盾兵,在野战之中,枪盾兵提供掩护,火铳兵作为主要攻击力量,两者互相配合,灵活作战。

当然遇到了小股敌军的时候,还可以拆开作战,十分灵活方便。只是眼下刚刚开始训练,如何分派具体的职位,还没有选好,因此顾振华在手下的老兵之中,抽出了一部分精锐,每营配置二十名夜不收精兵,二十名火铳教官,十名武术教官。

这些老兵既是新军的老师,也是新军的骨干,由他们把新军整合到一起。

当然顾振华也清楚,眼下还不能指望新军发挥什么作用,最大的期盼就是这些人别在南下的时候逃散,能够安安稳稳的跟着自己,找到根据地。

只要安顿下来,再有一点时间,顾振华就有把握把这些棒小伙子变成猛虎,而且还是一群有组织有纪律的猛虎,到那时他们就是满清的一场噩梦!

顾振华手握着第一营的军旗,郑重的交到了康大力的手上。康大力双手都有些颤抖,单膝跪倒,恭恭敬敬的把军旗攥在了自己的手上。

“军旗不光是荣誉,而是一支部队的生命。我知道很多大明的军队都失去了宝贵的荣誉,在老百姓眼中,兵匪一家。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安**是与众不同的,你们不再是卑贱的军户,受人白眼的丘八。在安**里,你们将受到各种优待,而且你们还有机会读书识字,甚至成为官员,你们的子弟也可以随意选择职业,不用受什么户籍的限制。自尊自贵,安**给你们这些,也希望你们能够严格遵守军纪,成为百姓的捍卫者,对得起这面军旗!”

“请大人放心!”

康大力忍不住大吼起来,在队伍之中的赵天眼睛都红了,康大力能代表第一营接受军旗,那是因为他不但把兄弟康乐笙带来了,还带过来十几名年轻的书生。安**正好缺少读书人,因此康大力受到了嘉奖。

“哼,别高兴的太早了,等着新军训练完,我一定把营长抢来!”

憋着一股劲的不只是赵天,康乐笙同样把拳头攥得紧紧的。新军不只要猛将,还要有脑子的指挥官,论起读书学东西,自己还怕谁啊!

其他新兵也都发起内心的吼了起来,稚嫩的脸蛋涨得通红,一个个斗志昂扬。

在安**之中,他们感到了一种不同的东西,像是磁铁一般,吸引力越来越强烈。这些年轻人最需要表扬,最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这恰恰是顾振华不断灌输给他们的,他们要保家卫国,要向岳家军一般,抗击鞑虏,扫荡狼烟,他们也会被后人牢牢铭记,树碑立传,名留青史。

而且安**也不同于其他的部队,不用论资排辈,一切都唯才是举,只要表现好,就有机会升官。这两天训练之中,就有不少人得到了奖励。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实实在在的丰厚待遇,训练虽然辛苦,但是每天都有肉吃,油汪汪的肥膘,那可是连过年都未必能吃得上的东西。

精神和物质都得到了满足的新军士兵,对这个团体有了强烈的归属感。第一营拿到了军旗之后,全都格外的兴奋,欢蹦跳跃。

紧接着顾振华又授予了两面军旗,新军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三营之多,后续更多的年轻人还在加入这个团队之中。

授旗结束之后,顾振华就一面命令加快扩军的步伐,同时整顿船队,搜检天津的各种物资,为南下做准备。

就在此时,一队人马正在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