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79-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饕宓牡赖鹿郏谢谏裱У模灿谢谌颂煨缘摹⒁糯模诼呒夏艹晌桓鱿低场S⒐拇笳苎Ъ冶咔呤耸兰退担赖率导噬鲜谴蠹业睦妗<虻サ厮担郎系氖虑榉治死骸⑺鹑死骸⑺鸺豪恕⑺鹑怂鸺核闹郑詈玫囊恢智榭觯尤缁崂唇彩抢死骸K淙淮拥赖吕唇菜鸺豪耸亲詈茫庖彩亲畈幌质档摹U庖坏阄疑钣辛旎幔罱液投苤茏魅酥淠置埽馊梦页沟酌靼坠矗核缴缁岬赖挛侍猓际俏蔽侍猓饕故撬嚼侍狻N颐切值埽星叶加懈髯缘乃嚼慰錾缁帷
我们的先贤崇尚道德教化,然而道德实在算不上什么高大上之物。道德不过是自利的产物,在根本上,道德源于对于私利的追求。民众不讲卫生是因为公用垃圾桶不够,随地大小便是因为公厕不足,官员贪污是因为权力约束机制不够,一个社会如果从道德上做文章,永远难以进步。官办的企业,享受着各种税收优惠,卖油的年年亏,修铁路也亏,甚至公路收费的也出现亏损的怪事。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跟国民素质关系非浅,更与经济资源配置的公平度息息相关。
老百姓一睁眼全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经济才是人类的天然属性。道德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相反,道德本身倒是需要给出解释的。利己和利他行为都不过是特定制度约束下个人追求私利的产物。制度、也只有制度,才是决定人的行为。这样看问题,把重心置于制度建设上了,也才抓住了道德问题的根本。所以我强调用制度建设来代替道德宣教。制度好了,使坏人改变恶行;制度不好,使好人做坏事。道德建设如中药温补,制度完善才是救命之药!在岌岌可危的社会呼吁道德,如同为一命在旦夕的病人慢慢调养,身体经得起等待吗?制度才是救命之根,我们需要法治的手术刀切除社会毒瘤。
不过话说回来,说到中国人的道德,恐怕大家都不免要摇一摇头,发出一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感慨。几十年前的中国,还是一个民风淳朴的道德之邦,但工商立国之后,国家逐步转型为市场经济,自私自利、见利忘义、为富不仁者不断涌现,一次又一次地挑战道德的底线。其实市场经济并不是吞噬道德的恶魔,而是新时期的道德和传统道德存在严重冲突。传统道德认为人应当克制自己的私欲,从存天理,灭**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表达的都是这种观点。这种观点看起来理所当然,实际上却会事与愿违。人性是难以改造的,压制人性是中国几千来走错的老路。我们必须承认人的自利性,市场利用每个人的自利性,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引导着人们辛勤工作,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在市场经济的新时代,我们的道德观也应当与时俱进,适时扬弃旧道德,这样中国人的道德,才能有个光明的前景。”
鲁迅还到北大演讲,介绍泰西的个人主义哲学。他介绍,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个人主义的基本信条是:每个人是其自身利益以及知道如何促进这些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如何赋予每个人以选择自身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之手段的最大自由和责任,并使得个人采取相应的行动,则是一个社会是否符合理性要求的重要标准。个人理性是意识到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承认人活着不是自我牺牲,而是自力更生和自我实现;理性是自私的美德。我将永远不会为了另外一个人而活,也永远不会要求另一个人为了我的缘故而活。人不是为别人活着,人有权追求快乐,人的快乐不是通往任何终点的途径,它是终点,是它本身的意图和目标。人也不是任何人的目的和手段,不是他人的工具,不是他人的奴隶。所以,年轻的朋友,我要正告你们,永远不要放弃生活中那些你想要的东西,为之奋斗是值得的!
鲁迅这样的思想,几乎激怒了整个中国的知识分子:激进的革命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他们贬低他的思想,称“只有十几岁的青少年醉心于他的学说。”在政治上,鲁迅也貌似是一个失败者,自由主义者不喜欢他摆出的自我为中心的姿态;保守派不喜欢他功利主义;双方同时都反对他对金钱的正名。唯一支持他的人,是大总统李经述,他没有罢免鲁迅教育部副总长的职务。鲁迅心生感慨,“我的文章,只要大总统一个人看得懂行。”
可是连这句话,也被一些无德无耻的伪公知在报纸上大肆批判:“鲁迅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拥有革命家情怀和艺术家气质的孤独旅者,一个胸怀天下又困于琐碎的书生,一个混迹于江湖又将闻名于朝堂的盖世英雄,现在他自己露出了狐狸尾巴,原来他也只是奴家心中只有皇上一人的货”。
这些攻击彻底激怒了鲁迅,给鲁迅带来的却是兴奋。出于反击,他发起了一场捍卫自己思想的新青年解放运动,鲁迅经常到各大学巡回演讲,回击各种关于他的批评。他经常跟青年学生们说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勇敢走你自己的路,当一位伟大的战士,不理会那些路边的牛粪上嗡嗡乱叫的苍蝇
第256章何为强国
为了捍卫自己的自由思想,鲁迅回到北大的青年讲堂演讲,鼓励年轻人做自己的英雄。↗搜“兰涩書把”,看醉新章節他那天演讲的题目叫《中国知识分子致命的自负》,他的语调很缓慢,声音也有点沙哑和低沉,但是语言依然如锋利的匕首:“中国知识分子,从孔子时代开始,就一直在强调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这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他们头脑中的商周礼制和道德乌托邦,迷惑了中国人几千年,也误导了中国几千年中国现在的年轻人,要意识到,我们的社会,跟他们构想的道德社会是颠倒的。现实中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年轻人要时刻提醒自己:人性本身会随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变迁,也就是说,好人会干坏事,坏人也可以做好事。年轻人要时刻提醒自己:世界有它本身的规矩,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人生譬如在风雨中赶路,风起了,你要往前走;风停了,你也还是要往前走。你们要明白:个人有权为了自己和家人而活,选择个人和家庭幸福并为实现这样的幸福而努力,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演讲结束后,一位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赶来听鲁迅演讲的女大学生李雯芳站了起来,问鲁迅道:“先生,最近有很多报纸说你抹黑中国传统文化,骂你不爱国,你是这样的人吗?”
鲁迅听了,严肃回答说:“批评传统就是不爱国?这岂不是荒谬绝伦吗,我早就写过公开的文章驳斥这些无知的人。当然,中国的传统文明,也有很好的东西。实质上,中国史与西洋史不同。我们的周朝,不是昙花一现的希腊,文化灿烂,诗书礼乐,代代相传;我们的汉朝和唐朝,雄伟壮丽,而不是一衰而不可复兴的罗马。我们中国人具有西洋人所没有的韧性,朝代虽有兴亡,国势虽有盛衰,但是我们的民族,中华文明自从埃及巴比伦之时便一直屹立于东亚,不曾消亡,如果一棍子全部打死,不合常理。我不主张把传统文化当婴儿和洗澡水一起扔掉。我主张要进行有甄别的扬弃。另外,我这里特别声明:爱国是人的天性。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总爱无中生有地批评别人不爱国,来彰显自己爱国,实际上,别人指出问题,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总喜欢指责提出问题的人是抹黑中国,这哪是正常人类的思维呢?一个不黑的东西,别人说几句话,就可以抹黑吗?历史上,只有像赵高那样的奸诈强权者可以指鹿为马,混淆是非。我觉得我非常爱国。有些当官的以及他们的走狗太无耻,一边鱼肉老百姓,还想老百姓为他们唱赞歌,老百姓骂骂娘,就说是抹黑中国,这岂不是做了妓女还想立牌坊?”
鲁迅幽默的回答,让在场的学生都哈哈大笑。鲁迅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说:“年轻人,如果你因为有勇气去按你自己的想法做事,并只对你自己的生命负责,就被人们称为自私,你**的思想被称为傲慢,你绝不妥协的正直被称为残酷,你因为有着探索和发现的远见和思想而被称为不爱国者,你追求理想的力量和自我约束被称为无情,你这个最有良心的人被讥讽为庸俗的物质主义者,你不必懊恼,坚持做你自己的英雄就可以了。”
鲁迅的演讲,说到了年轻人的心坎里,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但一些报纸转发了鲁迅的演讲后,在社会上又引起的争议不小。在国会里,一些保守的议员们也议论纷纷,李经述便去国会作了《何为强国》的主题报告。
那天的会场很安静,议员们都正襟危坐。李经述望着下面坐着的议员们,那些保守派一个个眉头紧锁,仿佛有什么灾难,他笑着说:“我注意到最近有关儒家传统文化的争议声很大。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实现现代化,实现富强文明民主的国家始终无法绕过去的坎,因为几千年了,这种文化和道德的血液,已经进入我们每一个人的潜意识。我们无法否认,儒家始终轻视工商与实业,为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而鼓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儒家的经济**观,认为财富的积累,不过是实现道德生活的手段,反对竞争,“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儒家经典中,很少阐述优胜劣败的道理,更反对到外面的世界探索和冒险,在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开出科学与民主之花,儒家信奉的安土重迁,适用于农业社会,不适合发展商业的市场经济。鲁迅的很多观点,最近引起很大的争议,我是赞成的,商业社会自由买卖公平交易,这的确比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君子要高尚得多。
诸位想一想,何为强国?国家绝对不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器,国家是由一个个的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这些人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要有国家,是因为我们想在一起生活得更好,而不是一部分人压榨另一部分人。
我的朋友,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几十年前就来到中国,他看到了种种匪夷所思的苦难,做出了诊断:中国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现代科技,而是基础文明。所谓基础文明,指的就是契约精神公民的权利意识,还有对民主政治和个人自由的理解,这些东西每个人都该懂得,除非你还是个野蛮人。
我认为以下的观念,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取决于它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长城之坚固,而在于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泰西有句话,我热爱我的国家,但警惕我的政府用英文说,就是公民挑剔政府,批评其不合理的政策,便是爱我们的国家。但你辱骂普通人,并对其造成了实际危害,就会被严惩。我想,这将是中国成为强国的基石。因为只有这样,个人才会有创新的思想,社会才不是一团死水,才会有新的发明创造,人民才会有更好的生活。我希望我们未来的国家,法律比总统更可靠,民生比政治更符合需求,教育能让人看到希望。”
李经述讲到这里,参议院议长容闳带头鼓掌,国会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李经述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继续说:“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要建立法制国家,这是什么意思?”
有一些议员回答说:“每一个公民必须守法”。
李经述说:“错,我的理解,是政府必须守法。人民好比林中之鸟,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在森林里繁衍生息,尽情欢歌,为什么要花钱养着猎人,那是为了保护整个森林。但是,什么能保证贪婪的猎人,不把枪口对准他们?只有靠法律。所以,人民在赋予猎人猎枪时,就要有法律,规定猎人的猎枪,只能枪口对外。一个法制国家,它必然要求每个公民行使监督政府的权利,来确保政府权力受到约束,确保猎人的枪口,无法对准他们。”
现场掌声又响起来,李经述笑道:“我相信只要政府有形的手,管好市场的秩序,打击那些无良的奸商,打击官商勾结,维护好市场秩序,保障法律上的人人平等,人民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用开放的心态,拥抱整个世界,不管是泰西的,还是中国的,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只要是有用的,只要是好东西,只要是好方法,只要是好思想,只要是好制度,我们都要学习。我们国家存在的意义,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我们要制定法律,制定制度来实现这一点,而不是陷入无意义的争论。”
这时,容闳这时站起身问道:“大总统,你的意思是我们的中华文明,应该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开放式文明,吸收一切有利于中国人民的东西?”
李经述说:“容总长说得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未灭,其实靠的就是包罗万象。只是到了近代,才特别固步自封。我们要恢复中华文明开放的传统。中华文明绝对不只是孔老二一家店。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诸子百家,琴棋书画,都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中国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华文明的嬗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接纳新的文明元素,如何消化外来文明,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中西文明彼此相互借鉴,我相信我们可以在坚持中国传统的道德天下理念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重视教育对人的教化作用,一个文明现代的社会形态就会出现在中国,中华文明也因此可以顺利完成现代化转型。”
容闳道:“社会向现代化转型,很多乡坤地主觉得改革对他们不公平。大总统,我们怎样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呢?”
李经述回答说:“对于公平正义,社会上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会认为我的人生顺利,世界就是公平正义的,我的人生不顺,那世界就是肮脏的,那剩下的公平正义,就只有法律了国家要追求法律的公正,而不是什么抽象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会有公平正义的社会虽然法治的进程很慢,但是只有法治,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和正义另外,我们要搞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不是建立在等级制的基础之上,法律让人与人社会地位较为平等,因而借助于权势去损人利己的机会大大减少。人人**治的社会,道德必然高尚,人人讲道德而不**治的社会,必然是个虚伪的社会,道德也会一塌糊涂”
容闳点点头,说:“除了法治的市场经济,我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要保障个人的人权。从前的封建皇帝,看到哪个女孩子漂亮,就可以把她弄到皇宫去。皇帝有特权,老百姓的女儿家就没有人权。中国以前几千年,多数人没有人权。直到中华帝国,人民慢慢的才有了人权的观念。个人的产权和人权,是法治社会的核心和基础,个人产权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个人人权则让人活得有尊严,缺一不可。”
李经述点点头,说:“现在,社会上仇富心理普遍,但是这种心态,是最要不得的,试想一下,如果因为自己没有当上富人而仇富,那么对暂时的穷人来说。最好是打倒富人。但是,打倒富人之后呢?难道要等自己变成富人以后再来保护富人?所以,我们的法律。既要保护穷人,也要保护富人,也就是要保护所有人的产权。在我国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误解,即认为财产私有制是人类社会的万恶之源。这些学说以法国的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为代表。实际上,有了私有制才产生出交换,才有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一旦取消了财产私有制,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别人的,那么正如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属于你的一样。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可以随便被别人占有,谁还愿意从事生产?实际上,这个社会,穷人的财产最缺乏保护,因为他们无钱无势,经常被有特权的人或有钱人所欺侮。所以我们才需要公平的法律,来保护所有人。”
李经述的话掷地有声,又合情合理,在场的官员议论纷纷。李经述接着说:“关于平等,中国古代有大同世界的理想,包括康有为也曾提出来过,但为什么这种结果的平等,只会是乌托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恋爱结婚,如果人人一样,男的必然要选最漂亮的女人,女人必然要挑长得帅的,那剩下的怎么办?这样的社会,怎么可能在现实中存在?中国以前是一个传统农业社会,政治也是是少数人的专利,虽然也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制度,但在实践中,人的因素要远远高于制度的作用。我们将来的目标,是要实现政治现代化。纵观泰西列强,政治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政治斗争成为一种合规则且相对公开的博弈,道德制度及法律共同规定着政治斗争的限度,少了很多血腥和残暴。而不发达国家下的政治,则沿袭古老宫廷斗争,丛林法则发挥着作用,密室政治和血腥暴戾大行其道。如果为政者深陷政治斗争的残酷之中,哪有心思治国理政或谋划国家未来的发展?”
有一些议员不理解,问李经述道:“大总统,您这些话的意思是?”
李经述回答说:“我的意思是,中国将来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将来中国的政治,也要实现现代化,要光明正大地斗。我们将来的社会,必然只能是法律上人人平等,教育上人人平等,再保障每个人的人权和自由,这样的社会,才是正常的社会才是公平的社会这样的中国,才算是真正的世界强国而当务之急,就是我们国家要加大反腐的力度,建立起一个真正廉洁高效公平的政府”
第257章放开舆论监督
经过思想的大解放之后,建立一个廉洁、高效、公平正义的好政府,就成了李经述关注的焦点。鲁迅还为此上书李经述总统,要求政府放开舆论监督,称这有助于遏制官员*,建立一个好政府。
鲁迅在李经述接见他时,说:“古今中外,官员的贪腐问题所在皆有。说要根本解决,倒也没有这个可能。但将之遏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其实也不难。汲取古今中外的经验,无非就是两种方法:一是大幅度削减官员的权力,不给官员贪污的机会;二是加强监督,多几双眼睛看着,放开报禁,开放舆论监督,就等于让六万万老百姓的眼睛盯着所有政府官员,这对廉政局的监管是一种有力补充。”
李经述点点头,说:“中国的古代也有御史制度,近代出现了报纸,报纸可以把御史不管的事情公开。报纸的舆论监督确实是监督官员的一*宝。我会让国会通过相关法律,准备开放报禁,让民间人士自由办报。”
李经述要国会制定法律、放开舆论监督的意见后,袁世凯急匆匆赶来总统府,脸色很不好看,问李经述道:“我听说大总统要开放报禁?”
这时,李经述正在总统府的后湖钓鱼,算是小憩。袁世凯赶来时,正好一条半尺长的鲤鱼上钩,在耀眼的阳光中活蹦乱跳,他将鱼取下放进鱼桶里,哈哈大笑,说:“项城,我正要去找你呢。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是于民有利的好事,你为何如此忧心?”
袁世凯说:“卑职以为,这样可能会使我们将来失去政权!”
这时,带有一丝凉意的风,吹皱了四周的水面,李经述淡淡地回答袁世凯道:“世上的政权都是人民选的,没有谁能永远在台上。而且人民不是一架架机器,不能按照一个模型铸造出来,又开动它毫厘不爽地去做替它规定好了的工作;人民像一棵树,需要生长并且从各方面发展起来,需要按照那使它成为活东西的内在力量趋向自由生长和发展。而言论自由,是他们最重要的自由,政府不能剥夺啊。”
李经述的声音不大,语气轻微,但这一句话,分明如同万钧雷霆,振聋发聩。袁世凯第一次有点摸不透李经述的心思,他问道:“二十年前,大总统不是反对开放报禁吗?这样会不会搞乱人民的思想?”
李经述说:“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我们的国家内忧外患,主权没有完全**,民众多为吃饱饭而努力,当然不能开放报禁。不过,被剥夺了言论自主的人民,没有尊严,不能叫活着,只能说没死而已。现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应该还给民众了。这对监督我们政府的公职人员,防止贪污*,是大有好处的。”
袁世凯说:“万一有人又趁机捣乱怎么办?”
李经述说:“不足虑。开放报禁之前,国会会通过新闻法,禁止煽动暴力、对有损于国家利益、颠覆政府的言论予以禁止,还有侮辱诽谤他人等言论,也会被禁止。我们的政府也都是由人去执政的,不会‘一贯正确’,被强行压制下去的声音可能是正确的。要对不同的声音多一些宽容。”
袁世凯说:“我还是有点担心局面会失控,社会的思想会混乱。”
李经述说:“我们要吸取前车之鉴。中华民族自古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文化又早熟,在汉代就备有一套特别好的习俗:儒家思想!但是独尊儒术后,中国却已变成静止的了,几千年来原封未动,甚至倒退。五代就不是唐朝,元朝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