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墙-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刘福身边最为隐秘的情报部门,五鬼是关中最神秘的部门,除了有限的几个人知道外,大多数人连五鬼的存在都不知道。而作为有限的几个知之一的郭嘉,见刘福为了一个甘宁竟然动用了五鬼,不免对甘宁也有了一些好奇。

“主公,那个甘宁有什么特别的本事,竟然让你如此重视?”郭嘉好奇的问刘福道。

刘福闻言笑了笑,对郭嘉解释道:“奉孝,咱们关中军陆战无双,可将来要收复江东,水战是不可避免的,而那甘宁就是一员水上悍将。只要能够将他拉拢过来,就等于补齐了我关中军的短板。”

“收复江东也不见得就一定要从水上过去。我们可以通过迂回交趾到达江东。”郭嘉反驳刘福道。

对于郭嘉这种没事找事的行为,刘福猛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你很闲吗?要不要我给你找点事做?”

“别呀主公,咱们还是说说益州的事情吧。您说咱们什么时候出兵汉中比较合适?”郭嘉赶忙转移话题道。

“你个懒鬼!就知道偷懒!”刘福不满的嘟哝了一句,摇头对郭嘉说道:“出兵汉中不着急,总要有个合适的理由。按照时间推算,益州的刘璋差不多也该派信使出发了。”

“主公,我不明白,那刘璋赶忙要派信使来找我们求援?”

刘福白了明知故问的郭嘉一眼,他不信这么浅显的事情他郭奉孝会看不出来,只不过是想要转移话题而已。反正眼下也没什么要紧事,该安排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出去了,自己坐镇长安也只是为了应付突发状况。

“他如果不想被庞羲赶下台,那就必须寻找外援。汉中张鲁跟他是死对头,搞不好会帮着庞羲一起搞他,而荆州刘表正自顾不暇,也没工夫来帮他,南蛮倒是有空,可他又瞧不上那些蛮人,数来数去,也就只有我们有能力帮他了。”

“汉中张鲁不好对付吧?”

“有什么不好对付的,以为自己占了汉中就是汉中王了。竟然敢断商路,要不是为了大局考虑,我早就让铁壁军推过去了,你以为贾老头跟张任就不想回益州风光风光?”

“提起贾老头,主公准备怎么安排?就留在学院教书?”

“那你有什么建议?贾老头年纪大了,已经不适合继续担任主将。还是让他过几天安生日子吧。等铁壁军入蜀的时候让他担任副将,凭他在蜀中的名望,想必可以减少我们不少麻烦。”

“那汉中呢?等拿下了汉中,主公准备怎么处置张鲁?”郭嘉又问道。

“奉孝有什么建议?”

“主公可知道佛教?”

刘福听到郭嘉这话,眉头不由皱了起来,问道:“怎么?那帮秃驴又开始不安分了吗?”

西域人信奉佛教,随着刘福率领大军征服了西域,佛教也随之传入了大汉境内。宗教这东西想要消灭很困难,只要有人信,那就很难灭绝。唯一可以让一个宗教彻底消亡,那就只能杀光所以信教的教徒。可那样一来,要杀的人就太多了,即便是刘福也下不了这个决定。

刘福对佛教没有好感,虽然佛教的教义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但却容易让一个民族失去血性,成为逆来顺受的待宰绵羊。什么都指望来世,今世受苦只是为了来世享福,扯淡!下辈子的事情谁知道真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凭啥啊?杀人犯放下凶器就没事了?被害人的家属答应不?

灭佛不可能,唯有限制。在得知佛教传入凉州后,刘福就对佛教进行了严苛的限。所有佛教徒必须在官府登记,任何没有官府发放的度牒之人,都将受到徭役严惩。凡是接纳非官方承认的和尚,也将受到严惩。任何人想要出家都必须经过官府的审查,只有那些没有父母子嗣,身上没有背负案件之人才被允许信教,而且佛教中人必须缴纳税赋。对于这一条,作为佛教代表的图澄表示坚决反对,声称出家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自不该受世俗礼法约束,可惜却被刘福一句你人在人世间,就要遵守人世间的规矩,要不然就送你们去西天,那里是不受世俗礼法约束。

图澄暂时还不想去侍奉佛祖,只能忍气吞声的答应了刘福的要求。可即便是答应了这种无耻至极的要求,刘福对佛教的打压也没有丝毫中止。

寺院不可有私产,寺院不可私自为人剃度,寺院不可参与任何商业活动……一条条限制将佛教牢牢捆绑住了手脚,在雍凉之地,佛教的传播受到了极大的阻扰,以至于直到今日,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信奉。毕竟如今生活在雍凉之地的人还是追求物质方面满足的居多,没多少人去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

。。。

第168章道门整改

郭嘉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无的放矢的人,既然提到了和尚,那就肯定有他的深意。uruo.刘福一追问才知道,那些和尚在这段时间里的确有些不安分,借口寺产需要保护,私募僧兵,郭嘉等人知晓后有点不好下手,原因就是那座寺庙要保护的私产是太后捐的香油钱。

何太后这些年过得逍遥自在。在洛阳的时候,她是不能随意出宫的。可到了张掖以后,刘福为了给何太后找点事做,不至于整日闷在宫中闷出病来,便给了何太后这个便利。而何太后也的确需要这个便利,刘福给她找的事情就是照顾治下孤寡,这也是给刘福自己赢得好名声的一种手段。

在何太后的帮助下,刘福的善名远播,并不是因为将土豆这种祥瑞分给了诸侯才得到贤王的美名。随着关中的入手,何太后也带着鸾卫营开始在关中各地巡视,收留因为战乱而无人照顾的孤寡。

“主公,太后会给法云寺捐赠香油钱估计也是看法云寺的和尚生活清苦,不会是想要给主公作对,主公莫要多想。”郭嘉见刘福沉默不语,出声为何太后解释道。

刘福闻言笑道:“奉孝想多了,我母后是什么脾气我比你清楚。她给那帮和尚钱肯定是出于好意,可恶的是那帮和尚,竟然敢利用我母后的善心。来人,通知典韦带五百虎卫军随我去扶风法云寺走一遭。”

“主公准备做什么?”郭嘉连忙问道。

“去看看那佛门护法是不是真能护住佛门。”刘福冷笑着答道。

杀气腾腾的带着五百虎卫军离开了长安,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刘福便装打扮,带着典韦跟胡车儿来到法云寺的庙门外,一眼就看到了摆放在法云寺正殿前的一尊高达三丈,沐浴在烟雾中的佛像。无数百姓跪在四周不断参拜,有信徒上前用柳枝蘸着清水,替佛像洗浴,而正在参拜佛像的百姓见状立刻就会张着嘴努力去接那些洗过佛像的清水,仿佛这样做就能得到佛祖的保佑一样。

刘福不解的拦住一位参拜完毕准备退出寺庙的老人,“这位老丈,你们为何要这么参拜一尊佛像?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吗?”

老人闻言有些不悦的对刘福说道:“小子无礼!怎能如此说话。这可不是一般的佛像,而是已经具有佛性的一尊真佛,赶紧去拜拜,免得佛祖怪罪。”

“佛性?老丈,这尊佛是怎么有佛性的?难道你拜了它以后它就让你百病全消?还是让你走路捡到钱了?哎~老丈,别走啊。”

老人不等刘福把话说完就如同躲避瘟神一样快步离开,仿佛再在刘福身边多待一会都会被佛祖怪罪一样。

“让虎卫军原地待命,派几个机灵的去查查,看看这尊泥胎木像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刘福沉声对典韦吩咐道。典韦应了声是,转身离去。刘福带着胡车儿退到路旁,看着那些前来参拜真佛的百姓,脸色难看。

“主公,不过是一座寺庙,只要主公下令,末将立马带人平了这里。”胡车儿小声向刘福请命道。

刘福闻言摇了摇头,“毁掉这座寺庙容易,可毁掉百姓心里的佛像就困难了。胡车儿,稍安勿躁,等事情弄清楚了再商量对策。”

人在遇到好事的时候总是会想要与人分享自己的好事,不管是出于炫耀还是出于喜悦,典韦派出去的人很快就收集到了大量有关法云寺佛像显灵的种种事迹。归纳终结起来就是法云寺原来的佛像破旧,在收到太后捐赠的香油以后,法云寺的和尚准备重建一尊佛像,不料新造好的佛像还没等搬进正殿,就出现了异状。就在和尚们准备将佛像请入大雄宝殿的前夜,佛像忽然无故放光,住在附近的百姓亲眼目睹,随后便一传十,十传百,引来无数人围观。

而这时,法云寺的方丈法福也不急着将发生异状的佛像请进大雄宝殿了,对外宣称这尊受了太后香火的佛像有了灵性,已然成为了一尊真佛。而在佛像变成真佛没多久,附近有些前来参拜过佛像的百姓也纷纷宣称自己多年顽疾不治而愈,这一下就引来了更多人的参拜。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刘福听后怒极发笑。这佛门为了传教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难道他们以为拉上太后这张虎皮,自己在知道以后就会一笑了之?胆敢愚弄我治下的百姓,有种!

“……回去找军师商量对策。”刘福没有带人去抄了法云寺,下过令后带着人回了长安。郭嘉见状不解的问道:“主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刘福没好气的答了一句,将命人收集到的事情对郭嘉说了一遍。郭嘉听后连连拍手,“高,实在是高,能想出这个法子的人看来也是一个才智过人之辈。”

“哼,可惜聪明用错了地方。”刘福冷哼一声道。

“怎么?主公不信神佛?”

“你信啊?”刘福反问道。

“不信。”

“那不就结了。少说废话,赶紧想想怎么才能拆穿这帮和尚的骗局。”

“这个……不太好办啊,即便我们知道了那帮和尚是如何造假的,可被骗的那些百姓会信吗?”郭嘉有些为难的说道。

凡事只要出现在大人物的身上,普通的一件事也会变得不普通。就比如襄王会神女,如果襄王只是一个庄稼汉,会神女这件事会被人看成是庄稼汉的一场,可襄王不是庄稼汉,因为是王,所以襄王的一场就变成了一桩奇遇。

眼下佛像显灵就是如此,百姓们愿意相信和尚编造的美丽谎言,哪怕刘福派人给他们解释这不过是一场骗局,百姓们大多数也不会愿意相信,他们依然愿意活在自己脑补的假象里。

刘福感到为难的也正是这一点。

左思右想想不出个好主意,郭嘉忽然一拍脑门,对刘福说道:“主公,咱们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不代表别人也想不出来。正所谓最了解敌人的只有敌人。我想道门是不会坐看佛门风光的。”

“主公,南华大师求见。”还没等刘福点头附和,就听侍卫前来禀报道。刘福闻言笑着对郭嘉说道:“看来不需要我们派人去请了。”

道门多奇人!南华既然能被人视为半仙,那肯定不是单单依靠招摇撞骗。刘福跟郭嘉想不出法云寺的和尚能够让佛像半夜放光的法门,但对南化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

……

“怎么样?老夫如今是不是也算是位列仙班了?”南华坐在一个火盆后面得意洋洋的问刘福跟郭嘉道。

就跟变魔术一样,不知道手法的时候会觉得神奇,可等知道了是如何变的,也就不觉得神奇了,只会感叹想出这个魔术的人心思灵巧。眼下南华就是如此,佛像发光,说白了就是松香跟镜子。

千里眼早就被刘福制造了出来,为了赚钱,镜子这种东西是肯定要大卖特卖的。只是刘福没想到和尚们造假的时候会想到用镜子,还真是一帮懂得与时俱进的家伙。

郭嘉随手抓起一把松香扔进火盆里,一时间南华身上光芒大作,郭嘉扭头对刘福说道:“主公,我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

“既然和尚能造佛,咱们也可以造佛。”

“……你想成佛?”刘福惊讶的问道。

“我担心会被和尚送去西天见真佛。”郭嘉笑道。

“那你准备找谁?……不会是我吧?”刘福指了指自己问道。

郭嘉点点头,“南华大师出身道门,他成佛的话和尚们会发疯。只有主公成佛,才能叫他们老实下来。”

“你这纯粹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刘福没好气的埋怨了郭嘉一句,随后说道:“也罢,就让你得逞一回,反正佛家有句话叫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改成我不成佛谁成佛也成。”

得到刘福的同意,郭嘉随即出去准备相应的事宜。刘福看着没走的南华,有些没好气的说道:“老头,眼下就你我二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能答应的会答应,不能答应的你说破大天也没门。”

南华就像是早就料到刘福会怎么说一样,抚须笑道:“主公果然直接,既如此,南华也不拐弯抹角。不知主公可有对付佛门的良策?”

“你有什么主意?先跟你说清楚啊,灭佛这种事不可能,只要有人信,那就灭不干净,反而会平添无数麻烦。”

南华本来的确是想要建议刘福全面禁绝佛门,不过刘福的态度已经表面这种想法只是奢望,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对刘福说道:“道家讲究清静无为,自然不会对佛门赶尽杀绝。不过凡事讲究一个平衡,想要抑佛,最好还是给佛门竖立一个对手……”

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刘福无奈的看着南华,废话那么多,中心思想就只有一个,希望刘福可以扶持道门。自太平道张角发起黄巾之乱起,道门在大汉境内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大多数人都不敢再信道教,这也才给了像佛教这种舶来品可趁之机。

耐着性子听完南华的长篇大论,刘福摇头对南华说道:“老头,你所提的意见我承认的确是对付佛门的好办法。可你想过没有,你这样的提议,谁让道门也蒙受巨大的损失。我不骗你,如果想要让道门对付佛门,那对佛门的限制,也同样会用在道门的身上。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总好过看着自己碗里的饭被外人一勺勺挖走要强吧。”南华也有些无奈的对刘福说了句实话。

“你这是损人不利已啊。”

“主公高见。”南华奉承了一句。如今的道门与佛门远没有后世那种分庭抗礼的局面,说直白点,就是道门赔得起,道门赔得伤筋动骨,佛门就得赔得当裤子。

刘福考虑了片刻,对一脸期待的南华点头说道:“好吧,我答应你的请求。说实话,我不喜欢佛门,它的教义虽然劝人向善,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但却会磨灭一个种族的血性,我不希望汉人将来成为外族眼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不过你也别高兴的太早,对你们道门的教义,我同样也不是太喜欢。清静无为,与世无争,这对一个想要发展延续的国家也是不利的。你不争,不代表别人就不会跟你争,大汉周边强敌环伺,不争就会成为别人口中的美食。道门想要成为大汉的国教,教义就必须跟上国家的脚步。无为而治只适合在国家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而当国家需要对外扩张的时候,道门的教义也必须改变。”

“还请主公指点迷津。”南华一脸严肃的对刘福拱手一礼道。

刘福受了南华这一礼,开口说道:“老头你跟我也算是老交情了,有些话既然你开口问了,我也不好不对你明说。趁着今天这个机会,我就好好跟你说说道门的缺点。”

“愿闻其详。”

“道门最大的缺点,就是教派林立,信谁的都有。你们就不能把你们信奉的神仙排个座次,分门别类一下。官府里都有个主事的头头,可你们道门呢?你能告诉我你们道门里哪个神仙最大?”

“呃……”南华一下子被问住了,平时没有往这方面想,被刘福这么一问,南华才发现事实确实如刘福所说。

“道门为什么对佛门的到来如临大敌,就是因为道门自身一盘散沙,想要抵抗都不知道该从何入手。你等等……”刘福说着扔下一句话就回了屋,再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纸笔。摊开摆在桌案上后,刘福提起笔一边写一边对南华说道:“自盘古开天辟地开始,我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少神仙,你们就不知道给他们排排座次,都是一帮懒到骨头里的懒货。”

南华被说的有点不好意思,凑到跟前瞅了瞅,就见刘福在纸上分别写上了诸多神仙的名讳,最上方写的是鸿钧,下一行则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每一个神仙都有自己的位置,南华看得激动不已,他很清楚,只要按照刘福所写的这张纸上的神仙排位对道门进行整合,那一统道门不是梦想。

刘福写到玉皇大帝跟王母娘娘以后就停笔了,看着南华说道:“剩下的你们自己商量,反正道门里的神仙你比我要熟悉,你们自己商量着办。”

“多谢主公指点。”南华激动的对刘福说道。

“少来这些虚的,我也有事情要委托你们道门去办。”

“请主公吩咐。”

“我要你们道门日后在各地修建城隍庙。”

“……主公,敢问这城隍是哪路神仙?”南华不解的问道。

“城隍不是神仙,是我军中战死将士的英灵。他们为我征战,死后化为英灵守护家乡,而你道门要负责的就是每个城隍庙的管理。”

原本已经做好出血准备的南华闻言大喜,这哪里是要为难道门,简直就是在给道门送好处。只要日后道门管理好城隍庙,就不需担心会受到来自朝廷的打击。

“多谢主公厚爱。”

“少谢我,这也算是对你多年来为我尽心教授弟子的回报。不过老头,想要让道门久盛不衰,教你一招,那就是紧随当权者的脚步,不要站在当权者的对立面,更不要起不该有的心思。”

道门多奇人!南华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年来为刘福培养了大批精通观天望气、冶炼锻造的人才,如今刘福的科学院里,有超过三成的人是受过南华指导的。而最早照顾刘福的史老道如今已经是科学院的院长,而南华则担任着名誉副院长一职。

之所以厚待道门,一方面是想要回报南华这些年对张掖的贡献,还有一方面就是希望通过南华将道门里那些不可多得的人才聚拢过来。至于佛门,除了阿弥陀佛外,刘福还没有发现佛门对自己的发展有什么大的作用。

对于刘福所提的要求,南华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完成任务。作为道门里的大佬,他的保证还是可信的。送走了南华,郭嘉兴冲冲的跑来告诉刘福,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刘福有空的时候就能让刘福成佛。

……

三日后,法云寺主持法福再也没有前几日的志得意满,看着坐在火盆后光芒万丈的关中王刘福,身体不住的颤抖。

刘福刚来的时候,法福高兴的就跟吃了喜鹊屎一样兴奋,认为这是一个宣扬佛法的大好时机,但在听到刘福说自己想要成佛的话以后,法福就没来由的感到不妙。紧接着发生的事情,也让法福再也无法保持镇定。

好名声的建立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可毁掉一个好名声,往往只需要一件小事。看着那些窃窃私语的百姓,法福知道,法云寺完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人问津。

。。。

第169章刘璋求援

汉中的张鲁此时日子很难过。虽然因为刘范的关系,益州的刘璋暂时停止了与汉中的交战,可战事停了,新的麻烦也随即到来。

作为五斗米教的教主,当然有资格收到南华的书信。道门一统,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好处,张鲁认为自己就得不到什么好处。本来是一教之主,平时说一不二,现在平白给自己找个对自己指手画脚的人,换谁都不会愿意。

可让张鲁直接拒绝张鲁又不敢。汉中跟关中离得太近了,张鲁不认为仅凭一道阳平关就能阻挡关中的铁骑。早在刘福取下关中以后,张鲁就一直在担心自己的汉中会被刘福盯上。为了早作打算,张鲁这才有了拿下蜀地以便日后与关中抗衡的念头。

可事实上计划的进展并不顺利,蜀中虽然无大将,可张鲁这边也同样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双方都是半桶水,谁也不用瞧不起谁。虽说斗的旗鼓相当,可精彩程度远远没有其他地方的引人注目。

南华人在关中,他现在忽然提出要整合道门,肯定是得到了关中王刘福的首肯,甚至双方已经达成了某些协议,一旦自己公开反对,保不齐就会引来关中军,惹祸上身。尤其是听了观看了关中军演兵的杨松讲述以后,张鲁更是不愿给关中军一个可以名正言顺攻击自己的借口。

作为张鲁最为倚重的幕僚,阎圃在听完张鲁的烦恼以后,笑着安慰张鲁道:“主公,不必感到为难,答应就是。南华的书信里只是提议道门统一,并没有对五斗米教的教务指手画脚。主公只需在名义上表示支持,至于五斗米教日后谁说了算,还是会由主公来主持大局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拿下蜀地,即便不能全取,也务必要拿下一半。否则一旦关中军来袭,我们连一个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子茂,你的意思是跟刘范结盟?”张鲁皱眉问道。说心里话,刘家兄弟的内斗,他还真不想参与。

“不,不,不,千万不能结盟。”阎圃连连摇头说道。

在张鲁不解的眼神注视下,阎圃缓缓解释道:“如今蜀中大多数人都对益州的这场内斗持观望态度,我们汉中如果贸然插手,保不齐就会推着那些保持中立的世家转为支持刘璋。一旦如此,对我们攻取蜀地会增加不小的难度。”

“可我们一旦这时出兵,还不是会将那些益州世家推向刘璋那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