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民国之烽烟-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胡狗子到了这边尤其是刚刚看到韩争毫无留情的黑手,想到自己把知道的都告诉了这群杀人不眨眼的人,而自己以往又做了那么多的恶事,哪能说放过自己就放过了?!
于是,胡狗子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也慢慢的回味过来。
但此时,留给他的也只能一路走到底了,他待到刚才混乱的时候,这才抓住机会想趁乱和天黑逃跑,但是天不遂人愿,没想到却被殿后的韩强发现了。
“做的好,韩强。”韩争赞了一句,又扭头看了胡狗子一眼说道:“你跑什么呀,嗯?”
“长官见笑了,小人哪里敢跑呀,况且长官已经答应不杀自己了,我还哪里有跑的意思?不过有点尿急,去旁边撒泡尿罢了,没想到却是被这位长官误会了。”胡狗子勉强笑了笑,他已经有些绝望了,做着最后的挣扎。
但此时他也只能奢望韩争能遵守自己的诺言,放自己一马。
“你要不是想逃跑,那你看到我们跑什么跑呀!”韩强用脚踢了对方一脚,揭穿了对方的谎言。
韩争制止了韩强接着还要想说的话,皮笑肉不笑的看了胡狗子一眼,没有说话。
胡狗子最善于观察眼sè,在火把的照耀下,这次是看清了韩争眼中的冰冷和杀意,顿时吓的瘫了下去,但一会之后,仍是不死心的大喊道:“长官呀,你答应不杀我的,你要说话算数呀长官···”
“我答应你不杀你就是不杀你,但那些被你残害的百姓会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带下去吧。”韩争不顾不对绝望的惨嚎声,让手下把人带了下去。
“自己也算是做了自己来这世界上的第一件有利的实事了。”韩争看着远处深夜中的县城,有些感慨的想道。
耳边彻底的清净下来,想到自己这次的第一次亲手主导的战争,心中忽然有些感慨,自己辛辛苦苦终于走到了这一天···
当天边出现一丝亮光的时候,整个战场已经被打扫干净了,这种活做起来对于韩争的这群手下来说,已经有些轻车熟路,整个过程都是安安静静的。
士兵们的兴奋劲也渐渐的过去,想着自己战场上的表现,也不禁有些自己都对自己有些刮目相看起来。
尤其是那些新兵们,在当兵前还是一些胆小如鼠的农民,但刚才他们却几乎是习惯之下,就听着各自长官的命令做着抬枪,瞄准,shè击的动作。
直到战斗结束之后,看到那些惨不忍睹的水匪尸首和满地的鲜血,他们才反应过来,却也是发觉杀人虽然恶心,但是却也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
;
第七十六章:前线
战场已经被打扫完毕,河中的那两艘船也被韩争军控制。
韩争带着人快步来到河边,然后跳到船上,这才看到那两挺冰冷的马克沁旁边,忍不住用手摸了一把,感受着枪身上折shè出来的冰冷的寒意。
然后韩争撇开这两挺马克沁,直接走进船舱,那里还有自己这次缴获的好东西!
“还真是侥幸···”看着面前码放在一起的好几箱步枪弹药,以及两箱马克沁重机枪弹药,韩争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要是对方和自己手下面对面的对垒拼杀,对方依靠两挺重机枪以及充足的弹药,自己很难轻易的拿下对方,更别说自己这边还有一半的新兵了。
不过,现在这些东西从此都变成了自己的。
在韩争军被安排就食于此地的时候,韩争就知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自己是不可能从上面得到什么枪弹和军饷粮草,每一步都要靠自己努力的去争取。
因此,对于这时的韩争来说,每一颗子弹甚至是每一分钱,都是无比珍贵的,而这批战利品可是暂解燃眉之急。
尤其是重机枪,算是使韩争军摆脱了连重武器都没有的历史,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火力方面的不足。
至于银钱,船舱里整整的一箱子就在那里安安静静的躺着,真切的告诉韩争,什么叫财货双收。
身边众人高兴的议论着,韩争没有理会旁边几人,直接安排手下把船舱的东西都搬出来,然后向自己驻地运去。
至于两条船,韩争更是不会浪费,正好自己没有船只,想要走出去也难,这两条船在自己发展早期看来也是正好派上用场,一点的都不会浪费。
士兵们抬着这些东西欢欢喜喜的回去了,刚刚过去的战斗让他们没有一点睡意。
韩争承诺大家,这次每人都会发下去三块大洋作为奖励,战斗期间表现好的,还有五块大洋的额外奖励,至于留守的和卫生队的人也同样没落下来,一人一块大洋,可谓是皆大欢喜。
就这样花费的对于缴获的银钱来说也是九牛一毛罢了。
两条船被暂时放在在这里,让后勤部安排的几个人过来守着,而且韩争已经看上了这里的地形,他决定过两天稳定下来,就在这里建个小型的码头,也算是自己打通水运,向外发展的开始。
且不说韩争在这边发财享小福,张勋部那边,在韩争辞别之后,大军在安徽以北地区一路行军还算顺利,虽偶有小战役战斗,但也是势如破竹,一九一二年一月初五,过凤台县,初十rì下淮南城,十三rì过长丰,二十五rì抵达定远,在二十六rì抵达滁州来安···
然而张勋的顺利之路,在南方反应过来之后,也就止步于此。
直到今天,张勋部已经到达滁州两天了,仍然是没有顺利的走出滁州一步,南方军队在前线死命的阻止着张勋部前进的步伐,前方两军短期内已经成焦灼状态。
事实证明,南方的士兵们果然是不缺乏狠人的,虽然和张勋部的装备略有差异,但是仍然和张勋的辫子军打的热火朝天,几乎寸土必争。
双方每前进或者后退一步,都会留下大量的鲜血,双方是真正的打出了火气。
就这样,张勋在滁州与南京遥遥相望,每天战场上伤亡人数都不会下于四五百人的规模,张勋带来的江防军已经差点被打残了,伤亡近千人,江防军的几位统制官差点跪在张勋的面前,希望对方能够让自己的残余手下替换下来喘口气。
在第四rì,眼看着江防军将要崩溃,张勋再也不敢掉以轻心,立刻下令让已经被打残的江防军替换下来,由自己的嫡系辫子军顶了上去。也因此,前面的战线慢慢的稳定下来,但是却看不到打开局面的希望。
张勋这几rì在自己的临时办公室里急的抓脑袋,嘴角也露出了水泡,但是面临南方军不要命的反抗,再加上自己爱惜自己的部下,却是终究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就是参谋部的一群人也被张勋按在房间里的地图前。
“李严,怎么样了?查到咱们对面是谁带队的没有?”张勋看到李严大冬天都是满身汗水的走进来,也顾不得那些虚礼了,直接开口问道,五十几岁的张勋此时看起来老了十多岁,前方焦灼的战线,以及不断伤亡的嫡系军,让他心中冒火。
“知道了,对面和咱们对阵的是林述庆,以前是镇江当地驻军的标统。”李严知道张勋此时的急迫,也不绕弯子,直接说道。
“原来是他,怪不得了,他不在江苏待着,跑这来干嘛,老家都不要了吗!”对于这个林述庆,张勋有些印象,自己前一段时间过来的时候,就查看了南方的一些人物,知道这个林述庆原本也是朝廷的一个标统,吃着皇粮的,没想到的是竟然养出来的是条白眼狼。
李严听到张勋的话,只有苦笑一声没有接声,这也知道这是张勋的气话,难道那边安排谁过来还真的要问问张勋的意见不成?
“报告!急电!”就在张勋这边气的骂娘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通信兵的声音。
“进来吧,李严帮我看看是什么事情。”张勋最近收到好几封北方传来的催促命令,心中以为这次也一样,有些无力的摆了摆手,对着李严说道。
李严接过通信兵手上的那张纸,并在通信兵手上的登记本上签了字之后,这才看了起来。
李严的表情先是一喜,但是接着眉头就皱在了一起,有些哭笑的看了张勋一眼。
“怎么?还是督战的命令?”张勋诧异的看了李严一眼,开口疑惑的问道。
李严摇了摇头,直接把电报交给对方:“老总,你还是自己看看吧···”
张勋诧异的看了李严一眼,顺手接过,但是还没看完,就见张勋把手中的茶杯重重的放在桌子上,怒哼了一声。
原来在袁世凯刚刚决定对南方动武之时,就派段祺瑞南下兼任第一军总统官,并署湖广总督,而在电报上所说,段祺瑞马上就要带着后续部队到达这里,全权负责此次对南方的军事行动,张勋要受其辖制。
虽然表面上没有责罚张勋的意思,但是张勋很清楚这份电报意味着身,而且自己和段祺瑞的关系并不怎么好。
要是韩争知道的话,一定会知道有是自己蝴蝶效应爆发了。
在前世的历史之中,段祺瑞可是在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十八rì,接到袁世凯任命,南下兼任第一军总统官,并署湖广总督的,十二月十四rì与冯国璋移交第一军军统关防要卷,驻师湖北孝感,全权主持前线和革命军作战任务,以武力压迫革命军。
而此时却是与这段历史完全不同了,无论是参战的人还是时间,都是已经完全混乱了,至少在前世中,淮河以北地区此时北洋军过境还不会遭遇任何战斗,完全处于北洋控制之下,而此时张勋一路走来却是小战役也时有发生,而且段祺瑞的任命已经和原历史有了很大的冲突。
“算了,不想这些了,待到段老总到了,咱们就把这摊子交给他就是,看他们能否打出个花来,让士兵们都撤下来吧,也让他们都休息休息,防着那边的突袭就行,咱们的事情看来要做完了。”张勋沉默片刻之后终于说道。
既然是袁世凯的意思,自己现在地位尴尬,无论如何是不敢反对的,况且自己在心里也有想看段祺瑞这个所谓北洋三杰之一笑话的意思。
听到张勋语气松了下来,那边的参谋部的人都是松了一口气,也许是之前太顺利了,这次被打的有些措手不及,想要短时间里找到应对的方法却也是一时想不出来,听张老总的意思,自己也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李严看着有些颓废的张勋,本想劝说几句,却也是不知如何开口,张勋原本希望这次自己当前锋,要带人好好的打击一下南方革命党人的气焰,这也是为清zhèngfǔ尽忠的意思,但却是不想受到所谓北洋三杰辖制的。
但现在段祺瑞过来,张勋的算盘也是落空了,到时候虽然南北会有一场大战,但双方都想着议和的心思,真正打起来一定会有各自的分寸,会各自克制的,一旦分出胜负,不管南北,双方都会有默契的停火议和。
这场战争的后续就是政客们的游戏了······
在一月的最后一天,不管张勋愿不愿意,段祺瑞还是来到了,一次xìng就跟随而来的不仅是将近两万的老北洋的士兵,还有一些张勋都眼红的一排排的重机枪和大量的德式克虏伯75毫米炮。
“不愧是北洋三杰,这排场,呵!就是和咱们这些半路出家的强。”张勋眼热的看着那些宝贝,心中冷笑一声,颇有些嫉妒的自语着,若是自己有这些宝贝,早把对面的乱党打趴下了!
但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样,不管你甘心也好,不甘心也罢,并不能影响任何事情。
这次正如张勋所料想的一样,段祺瑞这次来的目的xìng很强,没有和张勋等人说太多的闲话,直接了解了当前局势之后,二话不说就把各个炮营各就各位,干净利落的把对方的阵地轰个稀巴烂,然后就是各种重机枪交织出来的弹幕蛮横的在战场上横行着。
林述庆提前已经知道段祺瑞到来的消息,但几天和张勋交锋下来,放松了jǐng惕,以为北洋也就如此,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但是没想到的是段祺瑞在刚到此地的第一天就发起猛烈的进攻,尤其是那些强大的重武器,完全超出了原先防御阵地的防御能力范围之外,在突袭之下,林述庆部队可谓是伤亡惨重。
林述庆眼看自己不对损失惨重,前方战线有崩溃之危,再也撑不住了,直接向南京陆军部求援。
陆军部那边回复却是已经集结好了部队,并且正在赶来的路上,而对林述庆部的要求就是无论如何在坚守一天半的时间,等待后援过来。
但先机已失,兵员困乏,装备损失严重,而且在炮火强烈轰击之下的部队,已经无力继续坚持下去了。
林述庆说起来是一个理想的革命者,心中没有那些政客们的小心思,要不然当初南方要找人打这第一仗的时候,别人推推嚷嚷的,却只有他自己主动担下了这个任务。
因此这次上面既然仍让自己坚守一天半的时间,即使对上面不满,心中知道自己如果死守这里,自己的军队估计也就被打残了,但是他仍然艰难的接受了命令,死守在这里。
第七十七章:南北停战
然而接下来,令林述庆没想到的是,民国zhèngfǔ派来的援兵已经到了自己身后,但是他们并没有过来接应林述庆部或者和林述庆一起防守阵地,而是在林述庆身后的施官镇到大塘以及龙山这一线,利用林述庆争取的时间重新布置防线。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南方zhèngfǔ已经放弃了林述庆部的防御阵线,对于林述庆部,为了大局,只能说声对不起了。
二月一rì,奉命坚守一天半时间的林述庆部,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终于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但是等待他们的不是援军部队,而是更为猛烈的敌军攻击!
因此,已经陷入绝望的林述庆部,终于因为部队伤亡过大半,战线开始崩溃了,二月一rì晚间,段祺瑞正式攻破林述庆部阵地,这场残酷的,伤亡数千人的战场,在历经六rì之后,终于落下了帷幕。
林述庆的头号手下大将,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陶宝骏也在最后的突围中,为掩护主力撤退而丧生,这更是令林述庆悲痛yù绝,直到林述庆带着手下不到千人的残兵败将退下来之后,却是才知道真相。
面对负责这次总战事的江西都督李烈钧和自己的江苏都督徐固卿的低声安慰,又看看自己手下们满眼的血sè和迷茫,想起陶宝骏之前劝自己离开,而自己还在天真的等着援兵,最后却害死了自己的这个好手下和好兄弟,顿时满心悲凉。
对于李、徐两人所说的让自己回南京整顿的事情,却是再也提不起心情听这些了,只是向两人抱了抱拳,有些苍凉的笑了一声:“我们还是自己回家吧,就不麻烦zhèngfǔ了~”
然后面对那些看着自己的子弟兵们大声的喊了一句:“兄弟们,我们回家!”
然后,不理旁边脸sè尴尬的李、徐两人,千余人无声的转身离开。
就这样,在数万大军的注目之中,千余士兵默默的抬着自己受伤战友和抢回来的尸首,身影渐渐远去。
李、徐二人看着从身边走过的满身污血的士兵们,齐齐叹了口气,看到这些士兵,他们就知道这几天战斗是多么惨烈,因此两人恭恭敬敬的向这群血战六rì的英雄们敬礼致意,以表示自己的尊重。这群负伤的一群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受伤,都是没人在理会两人,冷漠的看了一眼然后离开。
徐固卿看到这群士兵的冷漠,和林述庆的抗命,感觉对方总是自己江苏出来的,脸上不好看,不自觉的说了一句:“这也太···”
“好了,徐兄的心情咱们也能理解,毕竟摊上这样是事情,谁也不好受。”不待徐固卿说下去,李烈钧就打断了对方的话。
徐固卿也反应过来,有些话自己的却是不能说的,幸好没说出来。
“这抗命之事,怎么向总统和部长交代?”徐固卿想到这事,不知道心里想到了什么,忍不住的问了一句。
“随他去吧,今后咱们是没脸见林兄了。”李烈钧只好回了一句。
李烈钧却是知道徐固卿的心思,林述庆自身有实力,又是革命的江苏元老,在江苏有很大的人望,对方实力受损,徐固卿反而更有利于自己在江苏地位的巩固,乐的落井下石。
但李烈钧又想到陆军部下的命令,却也是无奈,南北双方都是打着以打促和的心思,自然不希望真的是两败俱伤。
一九一二年二月三rì,休整一天的段祺瑞部,终于全副武装的走出徐州城,向李烈钧和徐固卿带领的各省的革命联军发动了进攻,双方很有默契的在进攻的第一天都是歇尽全力的激烈交战。
双方都知道,这一战两方都已经调齐了兵将,想要在这场战役之中,决定胜负,这是南北博弈最为关键的一战,没有什么试探进攻的这些动作!
已经知根知底的双方,尽情的在这条战线上抛洒着鲜血,反复争夺着每一寸阵地,一天下来,双方伤亡人数尽然有将近三千将士,但毕竟还是老牌的北洋军实力强些,只伤亡一千人左右。
这种伤亡实在是太大了,若是僵持下去,不知道要死去多少人才能填满这个战争的机器。
因此,就当外人都以为此次南北会战会在第二天继续进行惨烈的拉锯时,却诡异的是,双方在第二rì都是很有默契的停了下来,只有在两军交界处时不时的想起一阵枪声,整个战场渐渐的平息下来,昨天的惨烈仿佛没有发生一般,如果不去看战场上的残肢和未尽的硝烟烽火。
这场战争中,南方看到了北方的强大,北方也看到了南方的决心,就这样,在这种不可思议而又理所当然中,双方如同儿戏一般战斗停止了。
一九一二年,经过南北双方的暗处博弈,第一场南北战争结束了。
南京总统府,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再商议这次的战事,身后站着自己的得意弟子汪jīng卫。
战事能结束,孙中山还是很高兴的,至少南方这次没有跌太大的份,南北双方又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
几人商定好谈判的细节的之后,却是头疼起没人去代表南方谈判起来,伍廷芳上次主动留在上海,不愿意回来,这次却是不知对方的意思如何,能否出山代表南方进行这场至关重要的谈判,伍廷芳为人稳重,做事认真,还是让几人很是放心的。
最后黄兴只好表示自己再次写信告诉对方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也要把他请过来,对于谈判这样的事情,还是这些专业人士比较好。
谈完这件事情之后,当说到这次战争中贡献最大的人时,一时有些沉默,北方这次能答应那方再次谈判,无疑在先期的南北会战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样以来,这林述庆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大功臣,如果没有林部在前线死扛着三万余人的进攻,坚持了五六天时间,让北方看到了南方的血xìng,不知道这场战争还会不会这么快就结束下来。
但这件事情毕竟是zhèngfǔ做事不光彩,颇有yīn私利用的意思,几乎把林述庆逼到了绝路上,差点无法生还,这几位大佬也是心知肚明的,如何不尴尬。
而且现在这次最大的功臣林述庆反而最后心灰意冷,负气离开,这种行为无疑是狠狠的打了南方zhèngfǔ一巴掌,这里坐着的几位大佬,不知道有几人在心里希望林述庆还不如在战场上牺牲了呢,那么zhèngfǔ这次对这次的授攻也不会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
对于徐固卿和李烈钧递上来的关于林述庆抗命返回的事情递交的报告,几人也看了,徐固卿在报告中指责林述庆居功自傲,对zhèngfǔ不满之情跃然于脸上,诋毁zhèngfǔ的作战计划等等事宜,而李烈钧却是恰恰相反,并没有说什么林述庆有居功自傲之意,只是说对方一时想不通,闹些情绪,想要回去休息休息罢了。
但两人却都是说了林述庆部队的惨况,这一点上就连徐固卿都没有昧着良心说话,毕竟血淋淋的事实在那里摆着。
孙中山对于这件事,始终认为要革命就是要牺牲的,战士在沙场上送命,却也是为国为民,因此对林述庆负气离开有些不满的。
但想到对方也是革命的功臣元老了,又是第一个响应这次战争的,况且这件事zhèngfǔ的确做的事情有些yīn私,颇有些拿不出手的意思,因此倒也不好说什么。
黄兴看了一圈都没有人愿意在这上面发表意见,无奈之下只好主动担当起了这个黑锅,谁让自己是陆军部长呢,难道还能让zhèngfǔ为这件事情公开向林述庆道歉不成?也只能在暗地里给对方一些补偿罢了。
最后黄兴只好硬着头皮说了自己的想法,就是先把林述庆的这件事压下去,谁也不要提这件事了,至于授勋之类的事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事后可以找其他的理由对林述庆给予一些其他补偿。
这补偿到时候有没有这些人心中也没底的,毕竟如果将来袁世凯当总统,这些补偿是想也不要想了,因此,这个承诺就像水中花镜中月一般虚无。
但在场的几人没人点清这一点,既然黄兴提出来了,有人带头,这事情就好办了,孙中山知道大家的心思,在心里也只能叹了口气,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当事人不在,没人去得罪人的提出异议来,况且也没有人对这种做法提出异议。
林述庆要是知道这事的话,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其他的实力派的又会作何感想,是否会生出兔死狐悲之感?也许正是这次的原因,后来孙中山发起的二次革命之类的才没人响应吧。
而北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