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陈贼-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樊稠,你的亲信早就被我料理了,这些都是陛下的人。”

樊稠拔出长刀,厉声道:“贼子,我与你拼了。”

“徐将军,这个叛贼就交给你了。”只见一手持大斧的武将杀出,短短几个回合就将樊稠斩杀。

长安城外,安定军已经集结完毕。只见长安城头火起,李儒立马走到陈寻身边道:“将军,樊稠李肃二位将军得手了。”

“你说谁,李肃?”一股危机感从陈寻心头升起,李肃这个人在当年劝降吕布之时陈寻便知道此人为了自己的前程不择手段。

陈寻脸上露出一抹挣扎之色,许久才道:“传令下去,大军修整,明日再准备攻城。”

李儒跪倒在地,建言道:“主公,机不可失啊,若是失去了今天这个千载良机,那么我们想要拿下长安不知道还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陈寻咬着牙,道:“我也知晓今夜乃是千载的良机,但是李肃此人不值得信任,这极有可能是献帝身后那位高人为我们设下的局。”

“将军,此次乃是千载良机,万不能放弃,不论如何也要试上一试,末将愿意带领五千兵马先进长安城中,若是无陷阱,那么凭借着五千儿郎也足以控制长安的城门。”华开单膝跪地,请战道。

陈寻咬了咬牙,道:“就依将军所言。”这是个好时机,陈寻也不想放弃。

就这样,华开带领五千精兵悄悄来到了长安城下,一个士兵向华开做了个手势,然后长安城门就那么依约打开。

华开带着兵马走进了长安城,但是却感到城中的气氛十分的诡异。

“不好,撤退。”华开察觉到一些异样,下命部下撤退,可是却是来不及了。

长安的城门被人悄悄地关上,而长安城的内城此刻也亮起了火把,城头之上站满了手持弓箭的士兵。

“放箭。”长安城头之上,一员战将发号施令,只见漫天的箭雨从城头之上射下,华开带领的士兵措手不及,死伤惨重。

看着忽然关上的长安城门,陈寻脸上一脸的阴沉。

“传令下去,全军准备攻城,支援华将军。”

“将军,不可啊,这是敌军的阴谋,万不可上当啊。”陈寻手下诸将跪倒在地,相劝道。

陈寻蹲下了身子,将双手放到了后脑勺之上,他知道现在攻城只能徒增伤亡,但是心中却是后悔不已。

“华开,是最开始就追随他的将领之一啊,他是陈寻的老兄弟。”

第72章 那一日,长安的城墙

“举盾。”在第一轮的射杀之后,华开立刻发布了命令,残余的重步兵举起了手中的盾盘,阻挡箭雨。

“这位将军,你们没有援军了,投降吧。”城楼之上,陈宫大喊道。

“结阵,冲锋。”面对陈宫的劝降,华开只有那么短短的几个字回答。

“可惜了这位忠义将军,公明带领骑兵给他们最后一个冲锋。”陈宫冲着身旁的将军说道。

这位将军姓徐名晃字公明,原先是长安军团的校尉,后来被陈宫发现了才干,被举荐为偏将。

“冲锋。”徐晃带领着骑兵向已经损失过半的华开军冲去。这些骑兵都是精锐,再加上城头之上的弓箭辅助,占尽了优势。

华开举起了手中的长刀,高声喊道:“我们是陈将军的兵,誓死不降。”

“誓死不降,誓死不降。”这只残兵的声音响彻云霄,即使是长安城外的其他安定军将士也是清晰可闻。他们很想去救华开,但是献帝的兵马早就在城头上枕戈待旦,他们的箭头已经对准了安定军的将士。

“全军。。。。。。”陈寻很想喊出冲锋这两个字,但是理智告诉他如果现在攻城他的兵马一定会经历一场溃败,一场伤亡过半的溃败。

“撤退。”这两个字似乎用尽了陈寻身上所有的力气,使得他一下子瘫软在了地上。

“将军,华将军还在里面,末将请战,定将华将军救出。”陈寻军中不少的将领请战。

“我说撤退,你们不想听我命令了吗。”陈寻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老部下,眼中泛着光。

就这样,安定军撤回了自己的大营,不过这一日,安定军的将士们却没有睡着,他们都明明白白的知道以华开的性格绝不会做俘虏,他战死了。

在长安城内在陈寻撤兵后的一刻钟也结束了战斗。五千安定士兵死战不退,给予了献帝军极大地伤亡,他们的勇武忠义获得了敌人的尊敬,在徐晃的请求下,陈宫答应将这五千具尸体送回安定军大营。

清晨,看着送回来的将士尸体,陈寻咬着牙,在这一具具尸体前默默走过。这一刻他很想哭,但是他知道他不能哭,他是全军的统帅,这里的所有人都在注意着他的一言一行。

整整半日的功夫,陈寻才将每一个士兵的面容看过,他回到了大营,传召李儒和贾诩觐见。

“姐夫,先生,我想将你们送走。”陈寻看着两人说道。

“为什么!我愿随主公奋战到最后一刻。”李儒跪倒在地,而贾诩在旁边选择了沉默。

“姜叙听命,集中兵力,准备攻城。”

“韩德听命,将李先生和贾先生趁着攻城的时候送走,送去兖州。”

“我不走,我要与你战至最后一刻。”李儒起身,状若疯魔。

“那就让我们战至最后一刻。”

陈寻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慢慢的走到了李儒的身后,在李儒的耳边轻声说道:“姐夫,活下去。”

啪的一声,陈寻一击掌刀劈出,李儒的身子瘫软,被陈寻接在了手中。

“主公,其实此战只要我们在韩遂大军来之前拿下长安便可翻盘,主公莫要悲观。”看着一脸哀伤的陈寻,贾诩道。

“先生,昨日一战,我军的士气已经变得低落,而韩遂军距离此地也只有两日半日的路程,此战虽说还有胜机,但是却是不大。”

“所以我打算先派遣老弱病残攻城,以兵力优势用车轮战的打法消磨敌军的兵力,不给他们休息时间,然后在第二日,亲自带领精锐攻城。”

贾诩闻言点了点头,这个方法确实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为了以防万一,所以我想让先生和姐夫去兖州,兖州牧曹操与我有旧,以先生之才获得他的赏识不难。若我不幸战死在长安城下,他也是当世唯一几个有实力为我报仇的诸侯。”陈寻脸上露出一抹悲意,显然他对此战并不看好。

“将军,若是你战死,那栩定会让那些害你的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看着陈寻,贾诩话语中带着决然的语气。

“那就谢谢先生了。”陈寻笑了,这是他开战以来第一次露出笑容。

当李儒醒来,发现自己在一辆马车上,想要回去,却被鹰卫的士兵阻拦。

“放开我,我要和辅之并肩作战。”

“文优,安静些。”贾诩一击掌刀批下,李儒再度昏迷,那鹰卫士兵看着贾诩不由得露出震惊之色,因为他发现刚刚贾诩的那一击无比的熟练,显然贾诩也是练过的。

长安城下,城下的土地此刻已经被血水浸透,无数的尸体堆积。

安定军损失惨重,但是长安的守军也好不了多少,现在的长安军被连日的激战拖垮,士卒疲惫不堪。

“姜叙,我们还有多少可以上战场的士兵。”大帐之内,陈寻疲惫问道。

“除去那些受伤的我们大约还有六万之众。”

“好,传命下去,今夜给将士们吃顿好的,然后将我军的粮草焚毁,锅铲打破,明日我亲自上阵,与长安守军决一死战。”

“主公!不可啊!”姜叙闻言大急,粮草可是大军的生命线,若是失去了粮草,那么安定军定然哗变。

“韩遂快来了,我需要我的士兵抱有死志,这样才能一举攻克长安。至于粮草,长安的梅坞中的粮草还不够吗。”

此次,陈寻破釜沉舟,准备背水一战的决心极大地激励了士卒。

当他们站在长安城下的时候,个个都带着死志。

看着城下的安定军,陈宫露出一抹凝重之色。

“攻城。”此次的安定军比前两日的兵马更加的精锐强悍,他们悍不畏死,短短一个时辰的功夫便沾上了长安的城头。

“将他们赶下城去。”陈宫这个书生也拔出了手中的长剑,左砍右杀,而徐晃跟随在陈宫的身边,保护陈宫的安全。

“龙虎军,让他们看看你们即使不在马上也是最优秀的战士。”陈寻将自己手上最后一支,也是最为精锐的兵马派出,加入攻城的序列。

第73章 援军

龙虎军将士都是军中一等一的精锐,他们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将早已经疲惫不堪的长安军压垮。?

“顶住。”看着已经登上城头的龙虎军将士,陈宫也是慌了神,要知道献帝还在长安城中,若是让陈寻攻破长安,那么以他先前疯狂攻城的程度来看,献帝怕是凶多吉少。到了那时,那么陈宫就成了千古罪人,后世也会将他当做一个罪臣。

龙虎军的士兵单兵战力极强,短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小半的城头,而安定军的士兵也靠着这小半的城头一批批的爬了上来。

看着城头之上也来越多的士兵,陈宫不由得感到一阵绝望。他知道,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城头的士兵打回去,那么凭借着安定军的军力优势,此战已经有了定数。

“大家速去城头将敌军赶下城去。”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此人正是皇甫嵩。在渭水大败之后他便被献帝赶回到了家中。那时,献帝极尽嘲讽之能事,让这位忠臣受尽了委屈,想不到此次居然是他带兵前来救援。

“陈先生,这是我从弘农世族手中调集的兵马,现在全都交给你了。”皇甫嵩持剑杀入城头,看着这一支生力军,长安军不由得精神一振。

“皇甫将军,请接过长安军的指挥权,在下不善此道。”陈宫将手中的佩剑递给了皇甫嵩。长安军由皇甫嵩全面掌控。

皇甫嵩不愧是军中宿将,在他手上的长安军如使臂指,一时间将长安城头的形式给控制住了。

看着长安城头,陈寻将双拳紧握,鲜血从他的手中渗出,他知道,此战他已经败了,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撤兵,可是粮草已经被他烧尽,后方也被他放弃,此时的他已经是进退维谷,陷入了困局。

“可恶。”陈寻现在十分的后悔,他后悔他的盲目自大,后悔他自己的不理智。

“传命下去,大军后撤。”

攻打长安城的士兵如同潮水一般的撤退了下去,撤回了大营。

“我军败了,趁着韩遂军还没有赶来,形成合围,我会亲率一支兵马突围,吸引长安军的注意力,趁着这个空当,大家各自逃命去吧,我允许投降。”陈寻面对着这一个个带着伤的士兵,脸上露出伤感之色。

安定军中,一支支的兵马分批离开,城头之上的陈宫原先以为是陈寻的计谋,但是看着那一支支队伍渐行渐远,他才知道陈寻已经不想打了。

而就在此时,远处传来轰隆的声音,一个个羌人战士由阎行带领冲击陈寻的后方大阵。

“徐将军,两面夹击,拿下陈寻中军。”在陈宫的命令下,徐晃带着长安城中最为精锐的骑兵向陈寻军冲杀而去。

“这可能是我的最后一战了吧。”看着营中的那些伤兵,看着那些不愿意离开的士卒,陈寻眼中露出战意。

“此战,乃我之过,亦是命也,今日我等同死。”陈寻手持穿云枪,带着那些不愿离去的老兵准备做最后一次冲锋。

“我等愿随将军赴死。”高顺等军中战将跪倒在地。

“杀啊”只听得喊杀声震天,在陈寻的带领下,那些老兵有如喝了鸡血一般,但奈何韩遂的兵马向陈寻的后方杀去,很快,陈寻的兵马就呈现了溃败之势。

看着身边的一个个士兵死去,陈寻只觉得一阵心痛。

此时陈寻身上带着血,有敌人的,有战友的。也有自己的。

陈寻感到很累,他很想睡下去,正当他昏昏沉沉想要倒地的时候,只听得远处响彻云霄的声音传来。

“休伤我家将军。”一虎背熊腰之人手持着长刀向包围圈杀去。

此人很是勇武,在他的带领下,竟然生生的将包围圈打出了一个口子。

“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报陈将军救命之恩。”两个长得极像的将军带着兵马杀来,此二人正是当年在汜水关见曹操时的两个人,夏侯渊和夏侯惇。

看着突如其来的援军,陈寻大喜,而他带领的士兵看到援军也是生出了希望。

“杀出去。”陈寻带着兵马杀出了重围,与华雄和夏侯兄弟会和。三路兵马会合后,声势大涨,与韩遂与陈宫所带兵马形成了对峙之势。

“你们是何人的兵马。”皇甫嵩出阵,问道。

“老子华雄,华文开。”华雄出阵,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

“我二人是兖州牧曹操曹孟德的部下,此次出兵就只为救下陈辅之。”

看着眼前的几路兵马,陈宫目光闪烁。连日的大战已经使得长安军成为了强撸之末,而韩遂又是个极具野心的人,此时若是再战下去,那么长安军怕是会真正的被拖垮,韩遂也会趁虚而入,不过就这样放过陈寻和他手下的兵马陈宫也是不甘心的。

“陛下对于兖州的曹将军也是极为看重,陈寻是陛下亲要的人,还望两位将军勿要干扰。”陈宫先是抛出了橄榄枝,然后是说出了献帝,以作压迫,逼迫夏侯兄弟撤兵。

只要夏侯兄弟撤兵那么单凭着华雄手上的兵马加上陈寻手上的残兵,陈宫还是能应付的。

“我家主公说了,此次不惜一切代价救回陈辅之,若是陈辅之死了,我家主公定会亲起大军十五万兵临虎牢关。

陈宫闻言大惊,现在的曹操可是当世最有实力的诸侯之一,前年他击败袁术,得到了大半个豫州。而就在最近的几个月,曹操击败张扬,得到了河内之地,此次他的兵马能够到达长安,想来也是从河内出兵。

陈宫咬了咬牙,道:“陈辅之可以走,但他的兵马必须留下。”

“我们此次除了要救陈辅之,他手下的兵马也是要救的。”夏侯兄弟的态度很强硬,然后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韩遂的兵马。

陈宫权衡了一下利弊咬着牙道:“好,此次我陈宫台认栽,我们撤兵。”

“公台先生,若是将陈寻放走,陛下怕是不会高兴的。”皇甫嵩道,在名义上他才是主将。

“皇甫将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些东西不能只看表面。”陈宫看了眼韩遂方向的兵马,皇甫嵩见状,顿知其意,只得长叹一声。

第74章 曹操的试探

当献帝知道陈宫将陈寻放走之后,脸色变得阴沉了起来。

“陈公台,你太不将朕放在眼里了。”

“陛下,陈先生求见。”一个小太监走了献帝的宫室禀告道。

听到小太监的禀告,献帝努力的将自己的脸色变得平稳,他知道现在他还需要依仗陈宫。现在还不能得罪他。

陈宫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献帝的寝宫。

“陈爱卿,你来了,快坐到朕的身边来。”对于来到的陈宫,献帝显得很是热情。

“陛下,臣是来请罪的,臣私自将陈寻放走,死罪也。”

献帝闻言微微一笑道:“爱卿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汉,朕不怪你。”

陈宫顿时感到热泪盈眶,感到自己所做的都是值得的。

夏侯兄弟带着陈寻回到了河内,在路上,陈寻得知曹操现在也在河内,此次曹操为了救他在河内屯集了五万大军。让陈寻不由得一阵感动。

华雄是董卓的老部将,对董卓忠心耿耿,此次他集结了不少董卓的旧部和徐荣一起前来救援陈寻,据他所说在洛阳城中至少还有一万人对董卓还是很怀念的,可以劝降。如果能说服曹操相助,那么或许还有反败为胜之机。

此次陈寻去河内见曹操为的就是向他借兵再战。不过想要曹操出兵就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不然谁会帮你呢。

代价方面陈寻已经想好了,只待与曹操会面。

当陈寻来到了河内的大营,曹操亲自出城相迎,在他身后还有一人,虽模样清秀,但是脸上却带着苍白。

“孟德兄。咱们又见面了。”陈寻看着曹操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贤弟可是在长安打了好大的一场仗啊,连皇甫嵩都败给了贤弟。”对于陈寻,曹操很是热情。

“兄长谬赞了,此次若非兄长,辅之怕是早就死在了长安城下。”陈寻脸上带着一抹羞愧之色,道。

“陈将军勇武天下无双,乃是卢中郎口中的虎狼之将,若是你想突围,天下谁拦得住你。”那面色苍白的年轻人笑道。

此人陈寻早先就注意到了,在此人身上拥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陈寻生平仅见。

“此乃是我的军师郭嘉郭奉孝。”曹操想陈寻介绍道。

“原来是鬼才先生,辅之失敬了。”陈寻向眼前之人恭敬一拜,对于这个三国有名的大智者陈寻还是很钦佩的。

“鬼才,倒是个不错的外号,奉孝也当得起这个称号。”曹操笑道。

此刻的郭嘉还没有真正的展露他的军事才华,唯一一次便是献计击败了华雄。

“将军谬赞了,奉孝担不起这个名号。”郭嘉脸上露出一抹潮红之色,道。

“孟德兄,此来我只有一事想与你详谈,可否借一步说话。”

“有什么话不能在这里说,非要离开。”在旁边的一个黑脸大汉看着陈寻,瞪大了眼。

“此人乃是我的护卫名叫典韦,有万夫不当之勇。”曹操笑着解释道。

“典韦。:这个人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对于从后世穿越过来的陈寻来说却是久仰大名。从演义的评书来看,典韦的勇武甚至不下于吕布,吕布此人陈寻也是交过手的,对战吕布陈寻认为自己没有胜算。

“看样子老曹手下的人才倒是挺齐全的。”陈寻心中暗道,对于此次要付出的代价,心中更加的坚定了一份。

“孟德,我想请你出兵相助我拿下河南关中之地,我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至于代价我也已经想好了。”

“末将陈寻,拜见主公。”陈寻跪倒在地,而在他身后的士卒则面面相觑,对于陈寻的做法很是不解。

“主公,不可啊。”华雄高顺等旧将跪倒在地,他们知道陈寻此举只是为了让他们有一个栖身之地。

陈寻此举目的其实并不单纯,他投靠曹操为的不仅仅是借兵,更多的是想让自己的部下有个栖身之所,这一次陈寻对不起他们,他没脸让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和他一起流浪,没有栖身之所。

“辅之,你。”看着跪倒的陈寻,曹操立马去扶,但陈寻却死活不肯起来。

“请主公收纳陈寻。”陈寻道。

看着眼前的陈寻,郭嘉目光闪烁,他一把拉过了曹操,轻声说道:“陈辅之乃是世之悍将,主公若能收归己用对我等将来的大业也是帮助极大,但不知他是否真心,毕竟传言他是董卓既定的继承人。若是他是真心投奔,那么我们收容他也是利大于弊。”

曹操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去对陈寻说道:“辅之,我愿将河内之地借给你,作为你暂时的栖身之所。”

郭嘉闻言大惊,曹操此举不是想要将陈寻收归帐下,而是想要将这头猛虎再度养起来。

“主公,我手上现在还有接近三万兵马,还有不少的兵马在大战时被冲散,若是在河内打出旗号,我相信三日内必能集结不下五万的旧部。我原先还是董公的继承人只要我打出旗号,也必有不少的西凉军旧部前来投奔,,主公不肯接纳么。”

陈寻抛出了一个重磅的炸弹,但是曹操却是面色不动。

曹操慢慢的走到了陈寻的身旁,缓缓说道:“你与我很像,当日我接到了我父亲之死的消息后也是和你一样的疯狂,我不顾部下的反对执意攻打徐州,最终因为缺粮被你兄长打得大败,但是我不后悔,因为这是我的心。此次我借你地盘作为栖身之地是因为你是我的知己,你的情义,你的狂你的傲你看人的眼神与我是那么的相像。”

陈寻心中生出一股他乡遇故知之感,曹操与他虽然相交时间不长却和他那么的相像。

“主公,你救了我,救了我的部下,那么我的命就是你的。主公我有一计可使主公成就五霸之业。”

郭嘉目光闪烁,道:“主公此次事关重大,我们先和陈将军找一处僻静之地,然后好生的商量一番。”

“奉孝先生所言极是。”还不等曹操说话,陈寻便那么说道。

第75章 收徒曹昂

曹操屏退了左右,和陈寻郭嘉一起来到了一处僻静的营寨。典韦原先也想跟着却被曹操阻拦。

“辅之,你有什么要和我说的吗。”

。。。。。。

这一次的谈话无人知晓,只知道曹操收纳了陈寻所有的兵马,还有陈寻的旧将也一并被委以重任,不过再也不受陈寻的管制。

“奉孝,陈辅之已经归心。”偏僻小帐内,曹操道。

郭嘉是个聪明人,他明白曹操的意思,曹操曾说将河内借给陈寻其实是一种试探,可是那时候看着曹操的神情似乎是真心的。这就是曹操,他身上有一种让人无可抗拒,且又让人捉摸不透的魅力。也正是这种魅力使得郭嘉这种奇才甘愿让他驱策。

陈寻投靠曹操之后自愿被罢去了兵权,来到了曹操的府邸当起了教书先生,教导曹操长子曹昂,也就是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读书。

曹昂是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谦和,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曹操此举一是为了实现他们的谈话,二是为了让陈寻与曹昂促进感情,日后好辅佐他。

曹昂据《后汉书》记载,建安二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